超声造影对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研究

合集下载

超声造影在肝硬化合并小肝癌中的诊断价值

超声造影在肝硬化合并小肝癌中的诊断价值
黄 燕 江西省宜春市第二人 民医院超声科 ( 江西 宜春 3 3 6 0 0 0)
[ 摘
要 ]目的
探讨超声 造影对肝硬化 合并小肝癌 的诊 断价值。方法
选取 2 0 1 4年 1 月至 2 0 1 6年 9
月收治 的 3 1 例肝硬化 合并小肝癌 患者作为研究 对象 ,对患者进 行超声造影诊 断。观察患者超声 造影后小肝
癌灶开始增强时 间、增 强峰值 时间、开始消退 时间,小肝癌超 声造影增强模式。结果 高分化癌患者开始消
退 时间高于中 一 低分化癌者 , 高分化癌患者开始增强时间低于透 明细胞癌患者 , 差异均 有统计 学意义( P < 0 . 0 5) 。
小肝癌 超声造影增强模式有 一定 的差别。结论 超声造影可辅助对肝 硬化合并小肝癌的临床诊断 ,结合开始
2 结 果
据患者的临床病史及症状行宫腔粘连检查时 ,应对子宫 内膜 回声情况予以特别注意,同时应对宫腔内膜的正常回声情况 特别熟悉。在月经任何 时期认真观察宫腔内膜均可见宫腔线 和两侧对称内膜的回声 。另外 ,应首先排 除月经量少或停经
经 阴道超声影像 显示 5 4 例发生 宫腔粘连 ,其 中 1 6 例为
3 讨 论
手术后发生闭经现象可对患者作 出宫腔粘连诊断。
综 上所述 ,经阴道 超声具有 操作 简单 、无 创伤性 、无
调查显示 ,官腔粘连的发生率 随高龄产妇及人工流产手 术 的增 加逐渐升高 [ 4 1 。官 腔粘 连的主要 原因是官 腔手术操 作 不规 范 ,另外 ,可破坏子宫 内膜 的任何 因素均可造成宫腔粘 连 】 。宫腔镜检查可直接 观察 宫腔 内情 况 ,可判 断内膜 的走 行情况及 薄厚 ,检查宫腔 内膜是否发生粘连 ,观察发生粘连 的部位及类 型 、粘连程度 ,是诊断宫腔粘连 的金标准 ,但 该

探讨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早期诊断中超声造影的价值

探讨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早期诊断中超声造影的价值

472018.08基础研究探讨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早期诊断中超声造影的价值龙世武 李苑颖 马忠芸贵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贵州省都匀市 558000【摘 要】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早期诊断中超声造影的价值。

方法:选取从2017年1月至2017年11月患有肝硬化合并小肝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30例/组。

常规组采取常规超声检查,观察组则采取超声造影检查,对比两组准确率。

结果: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超声检查方式后,常规组患者诊断准确率为70%,观察组患者诊断准确率为90%,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肝硬化合并小肝癌患者,采取超声造影进行早期诊断,可提高诊断准确率,为临床的进一步治疗方案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

【关键词】肝硬化;小肝癌;早期诊断;超声造影肝硬化患者会随着病情加重而导致有效循环量减少和肝内血管收缩,影响肝功能正常运转,而小肝癌是体积较小的肝癌,早期发病无任何表现,患者如还有肝硬化合并小肝癌应及时发现并确诊,以预防癌细胞的扩散。

常规的超声检查存在一定局限性,对于肝功能的一些结节病变无法准确判断和鉴别。

因此,在此基础上采用造影剂联合的超声造影检查可对患者的肝动脉、门静脉等早期参数变化进行监测和确诊,提高了患者早期的诊断准确率。

本文针对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早期诊断中超声造影的价值,做出以下探讨和分析[1]。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从2017年1月至2017年11月患有肝硬化合并小肝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30例/组。

常规组患者男15例,女15例,年龄在27~72岁,平均年龄(66.42±5.72)岁,病程为4~8月,平均病程为(5.12±3.02)月;观察组患者男18例,女12例,年龄在30~77岁,平均年龄(71.152±6.41)岁,病程为3~7月,平均病程为(5.14±2.04)月。

超声造影在肝硬化合并小肝癌中的早期诊断价值

超声造影在肝硬化合并小肝癌中的早期诊断价值

超声造影在肝硬化合并小肝癌中的早期诊断价值作者:罗婷婷董常峰黄芳来源:《中国医药科学》2017年第15期[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肝硬化合并小肝癌中的早期诊断价值。

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经术后病理学诊断的80例肝硬化合并小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超声造影应用于患者的早期诊断之中。

不同分化程度癌超声造影时间分析、增强CT与超声造影诊断率比较、造影前后超声诊断评分比较。

结果(1)高分化癌与中-低分化癌在开始增强时间、增强峰值时间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化癌开始消退时间显著高于中-低分化癌(P[关键词]超声造影;肝硬化合并小肝癌;肝硬化再生结节;早期诊断价值[中图分类号] R575.2;R735.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7)15-132-03[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 in early diagnosis of liver cirrhosis combined with smal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80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 complicated with smal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fter operation were collected,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was applied in patients with early diagnosis. The different degree of differentiation of cancer ultrasound contrast time was analyzed, The enhanced CT and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diagnosis rate were compared, and the ultrasonic diagnostic score before and after contrastwas compared. Results (1) The difference of high differentiation and moderate to low differentiation cancer in the beginning of enhanced time and enhanced peak time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high differentiation began to subside tim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low differentiation cancer (P[Key words] 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 Liver cirrhosis with smal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irrhosis regenerative nodule; Early diagnostic value临床上,一般将超声应用于肝硬化以及肝癌的临床诊断之中,然而对于肝硬化合并小肝癌来说,常规超声诊断存在较大的局限,如肠气增多、肝癌结节声像图不清楚以及肝脏萎缩等方面的缺陷,而且很难对肝硬化结节与肝癌结节加以区分[1-2]。

超声造影对肝硬化小肝癌的临床诊断价值

超声造影对肝硬化小肝癌的临床诊断价值

超声造影对肝硬化小肝癌的临床诊断价值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肝硬化小肝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肝胆肿瘤科的住院患者,共发现病灶96灶。

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超声造影,观察肝癌病灶造影前与造影后的良恶性评分以及小肝癌病灶超声造影开始增强时间和开始消退时间。

结果造影前以及造影后评定为1~5分病灶分别为0、10、32、38、26和0、0、4、8、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癌、高分化癌及透明细胞癌造影开始增强时间和开始消退时间分别为(13.2±4.8)s、(65.1±12.2)s和(43.4±4.2)s、(276.5±54.3)s及(27.4±9.8)s、(143.2±23.3)s,高分化癌开始增强时间和开始消退时间最长,低分化癌最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超声造影下肝硬化小肝癌病灶不同病理分型与超声造影开始增强时间、开始消退时间有明显关系。

超声造影能明显提高对肝硬化小肝癌的诊断率。

标签:超声造影;肝硬化;小肝癌;临床诊断目前中国的肝硬化患者逐年增多,肝硬化最严重的并发症为肝癌[1-3]。

虽然临床上肝穿刺取得的病理组织为诊断肝癌的金标准,但因其属有创性检查,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推广[4]。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超声造影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能增强肝脏二维信息,反映不同组织的血流灌注,为诊断早期小肝癌提供了技术手段。

因此,本研究的目的为探讨肝硬化小肝癌超声造影增强特点以及灌注时间,为超声造影诊断小肝癌提供临床经验。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肝胆肿瘤科的住院患者,收集时间为2008年1月~2012年6月,共90例。

所有研究对象在行超声造影后经肝穿刺或手术确诊为肝硬化小肝癌,年龄(57.6±14.6)岁,其中男60例,女30例。

发现病灶共计96灶,其中低分化癌76灶,高分化癌12灶,透明细胞癌8灶。

超声造影在肝硬化合并小肝癌中的早期诊断价值

超声造影在肝硬化合并小肝癌中的早期诊断价值

超声造影在肝硬化合并小肝癌中的早期诊断价值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肝硬化合并小肝癌中的早期诊断价值。

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经术后病理学诊断的80例肝硬化合并小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超声造影应用于患者的早期诊断之中。

不同分化程度癌超声造影时间分析、增强CT 与超声造影诊断率比较、造影前后超声诊断评分比较。

结果(1)高分化癌与中-低分化癌在开始增强时间、增强峰值时间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化癌开始消退时间显著高于中-低分化癌(P<0.05);(2)本研究中,运用增强CT检查的患者,诊断正确的有65例,诊断准确率为81.25%(65/80);运用超声造影检查的患者,诊断正确的有74例,诊断准确率为92.50%(74/80)。

增强CT检查诊断准确率显著低于超声造影诊断正确率(P<0.05);(3)本组80例患者造影后超声评分状况显著优于超声造影前(P<0.05)。

结论超声造影在肝硬化合并小肝癌中的早期诊断准确率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 in early diagnosis of liver cirrhosis combined with smal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80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 complicated with smal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fter operation were collected,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was applied in patients with early diagnosis. The different degree of differentiation of cancer ultrasound contrast time was analyzed,The enhanced CT and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diagnosis rate were compared,and the ultrasonic diagnostic score before and after contrastwas compared. Results (1)The difference of high differentiation and moderate to low differentiation cancer in the beginning of enhanced time and enhanced peak time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high differentiation began to subside tim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low differentiation cancer (P<0.05). (2)In this study,patients with enhanced CT were diagnosed correctly with a diagnosis of accuracy of 81.25% (65/80)in all cases. There were 74 cases diagnosed correctly by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the diagnostic accuracy was 92.50% (74/80).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contrast-enhanced CT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 (P<0.05). (3)The ultrasound score of the patients after angiography in this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before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P<0.05). Conclusion The accuracy of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in early diagnosis of liver cirrhosis and smal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s high,and it has high clinical value.[Key words] 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Liver cirrhosis with smal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Cirrhosis regenerative nodule;Early diagnostic value臨床上,一般将超声应用于肝硬化以及肝癌的临床诊断之中,然而对于肝硬化合并小肝癌来说,常规超声诊断存在较大的局限,如肠气增多、肝癌结节声像图不清楚以及肝脏萎缩等方面的缺陷,而且很难对肝硬化结节与肝癌结节加以区分[1-2]。

超声造影用于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早期诊断的价值

超声造影用于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早期诊断的价值

超声造影用于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早期诊断的价值发表时间:2018-09-30T15:10:18.833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9月25期作者:马财[导读] 超声造影用于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早期诊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升诊断准确率,降低不良反应风险,灵敏度高,值得推广。

(新疆五家渠市第六师医院B超室新疆五家渠 831300)【摘要】目的:研究超声造影用于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早期诊断的价值。

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小肝癌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造影,执行病理活检,观察其超声造影的诊断准确率,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

结果:超声造影检测准确率为93.3%,中-低分化癌在动脉期快速增强,高分化癌动脉期快速增强,透明细胞癌动脉期增强缓慢。

结论:超声造影用于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早期诊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升诊断准确率,降低不良反应风险,灵敏度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肝硬化;小肝癌;超声造影;早期诊断【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5-0149-02 肝硬化合并小肝癌属于高发性肝脏疾病,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其病发率有持续性上升的趋势,其病症机理较为复杂,一旦治疗不及很容易造成多种临床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

因其回声异常不明显,肝脏接受形态与超声造影缺乏典型性,因此其早期诊断难度较大,临床诊断率不高,因此选择一种更加精确的诊断方式,在控制疾病,降低相关安全风险方面意义重大[1]。

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多种检测方式不断完善,目前主要以增强MRU、CT及血管造影等方式为主,本次研究选择120例肝硬化合并小肝癌患者执行超声造影,检测其肝局灶性病变,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小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12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造影,执行病理活检,其中男性60例,女性60例,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40.5±15.0)岁,病灶总数为135个,病灶平均直径(1.5±0.5)cm,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执行超声诊断,获我院伦理委员会批转,签署知情同意书。

超声造影对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分析

超声造影对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分析

临床探索超声造影对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分析李小双 (广元市中心医院超声科,四川广元 628000)摘要:目的:探讨在肝硬化合并小肝癌患者的疾病诊断中,采用超声造影对提高疾病早期诊断价值的意义。

方法:本次实验采用分组对照原则进行研究设计,研究时间区间为2019年12月~2021年12月,研究资料为此期间在本院建档的58例肝硬化合并小肝癌患者,患者入院均接受超声造影检查,对比病理学检查结果,分析超声造影的诊断价值。

结果:经病理学检查确诊,本次研究58例患者均确诊疾病,检出小肝癌病灶104枚,经超声造影检查,确诊病患55例,检查准确度为94.87%(55/58)。

结论:对肝硬化合并小肝癌患者展开诊断时,采用超声造影,更利于医师观察患者病灶,获取更多临床诊断资料,了解患者病灶分化、生长情况,提高疾病治疗方案设计准确度。

关键词:超声造影;肝硬化合并小肝癌;早期诊断;价值分析根据我国最新一版《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定义,将单发结节直径<3cm,或多发结节总数低于2个,最大直径<3cm的肝癌疾病患者,确定为小肝癌疾病患者[1]。

随着近年来我国现代人生活环境的变化,生活方式的调整,进一步提升了小肝癌人群患病占比,国内也较为关注该疾病的诊疗研究[2]。

小肝癌疾病患者,疾病病灶生长、分化程度,产生的风险也有所差异,因此需要对症治疗,才可有效控制疾病进展,提升临床效率,但出于病灶直径影响且存在较多微小病变,因此难以依靠常规检查方式作出明确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诊疗难度。

近年来,随着现代影像学技术的进步,以及超声技术的广泛应用,也进一步提高了肝癌疾病检出率[3]。

在早期疾病检查方面,常规超声被当作高危患病人群的主要疾病筛查手段,但随着人们研究深入,发现常规二维超声仅在大肝癌患者诊断中较占优势。

对小肝癌疾病患者,其典型影像学征象与肝硬化结节和良性肿瘤病灶检查征象均具相似性,因此容易发生误诊、漏诊。

在超声检查过程中,融入造影技术可帮助医师更客观了解患者病灶内血流灌注情况,在微小病变检出方面更具优势。

超声造影对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超声造影对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超声造影对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摘要:目的:对超声造影对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

方法:研究为了分析超声造影的应用效果,将本院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73例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采取超声造影和常规二维超声检查措施,比较两组方法检查的诊断准确性。

结果:经对比发现,超声造影的诊断准确率为93.15%,常规二维超声的诊断准确率为83.56%,超声造影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肝硬化合并小肝癌患者的诊断过程中采取超声造影诊断措施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患者的治疗打下良好基础,促进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

关键词:超声造影;肝硬化;小肝癌;早期诊断引言:随着当前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肝硬化疾病的发生几率也随之上升,成为了临床中的常见疾病类型,该疾病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在临床中诊断准确率也相对较高。

但是如果肝硬化患者合并有小肝癌,就可能会导致患者回声异常不明显或病灶结构和超声影像不具有典型性等因素而降低患者的病情诊断准确率,从而导致患者无法及时的进行治疗,错过最佳治疗时间[1]。

在临床中,针对该疾病通常采取CT和MRI检查法进行诊断,但是其诊断准确性也受到了检查期间的一些微小变化的影响,从而导致诊断准确性降低。

因此就需在肝硬化合并小肝癌患者诊断期间采取更有效的诊断方法来促进患者诊断准确率的提升,本文就超声造影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这一期间诊断的73例肝硬化合并小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患者的男女比例为40∶33,年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为37岁和76岁,平均年龄为(58.66±3.25)岁。

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且患者均经过病理检查后明确为肝硬化合并小肝癌,检查前三个月无急慢性感染的情况。

研究内不包含合并循环障碍的患者以及并发急慢性感染的患者和严重心肺疾病患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声造影对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研究
作者:尹海霞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5年第27期
【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超声造影对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方法选择40例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的肝硬化合并小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病灶共有45个,病灶大小均
【关键词】超声造影;肝硬化;小肝癌;早期诊断
DOI:10.14163/ki.11-5547/r.2015.27.058
在临床上,肝硬化以及肝癌是常见的肝脏疾病,临床以超声波作为诊断手段,诊断率较高[1]。

然而对于肝硬化合并小肝癌患者,早期诊断的难度较大,主要原因为肝内小肝癌的声像缺乏典型性、肝脏形态结构以及回声不够明显等所致[2]。

本院对收治的40例肝硬化合并小肝癌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查,旨在总结超声造影对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的肝硬化合并小肝癌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31例,女9例。

年龄28~84岁,平均年龄
(56.4±7.5)岁。

共有病灶45个,大小均
1. 2 方法所有患者均实施超声造影检查,设备选择百胜超高档全数字化彩色多普勒成像系统TechnosDU6、DU8以及CnT1实时超声造影匹配成像技术。

造影剂选择博莱科公司的Sono Vue造影剂,使用前先取5 ml生理盐水溶解造影剂冻干粉,振荡混匀后取
2.4 ml的量对患者肘部浅静脉进行注射,注射时间控制在2~3 s。

采用常规二维超声对患者肝脏进行扫查,并记录患者的病灶情况,包括位置、大小、数量以及回声特点等,并进行初步诊断。

肝肿瘤的扫查需要先确定能够最大程度显示多个结节的位置,并启动造影程序,结合患者的胖瘦以及病灶深浅调节仪器的功率,确保机械指数相符。

此时显示屏无肝灰阶图像,仅存在造影剂的二次谐波信号。

在给予患者注射造影剂时,启动内置计时器,因患者相关部位的病灶灌注以及回声存在强度转换,因此需要给予动态观察。

记录每个时相下的目标主灶。

造影过程中,固定探头,确保微小病灶时相得以捕捉,且指导患者控制呼吸。

对于肋间的扫查需要避开肋骨的干扰。

获得时相记录后对患者肝脏进行全面扫查,如果存在造影剂已经退出,或者新病灶的显示不彻底,或者需要对不同位置进行观察,则需要10 min后再行造影。

对造影过程的各个时相进行判断,并利用磁光盘对单帧静态图像进行备份。

每次观察可以1~3个的典型病灶作为对象。

由专业医师对患者造影前的超声进行评分,并结合声像记录造影剂的灌注时相以及消退时间。

之后再将操作录像观看≥2次。

对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完成诊断。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结合病灶回声、形态、病灶内血供、造影灌注时相等对患者造影前后的超声诊断进行评分,评分标准如下:5分:确定恶性;4分:疑似恶性;3分:无法确定;2分:疑似良性;1分:确定良性。

患者造影后分值如果提高≥2分,则可确定诊断率有所提高。

无法确定的患者,需要再行超声造影,或者给予穿刺活检。

2 结果
经检查,共有42个病灶确定,其中有3个病灶位于S7、S8区膈下,病灶
2. 1 小肝癌超声造影时间超声造影结果显示,中低-低分化癌共36个,开始增强时间为(14.12±5.12)s,增强峰值时间为(21.21±4.52)s,开始消退时间为(59.4±
3.22)s;高分化癌有5个,开始增强时间为(1
4.76±3.01)s,增强峰值时间为(24.89±
5.41)s,开始消退时间为(262.27±10.22)s;透明细胞癌共4个,开始增强时间为(24.78±4.45)s,增强峰值时间为(29.92±5.44)s,开始消退时间为(133.87±63.12)s。

2. 2 小肝癌造影增强模式分析中低-低分化癌造影后动脉期快速增强,实质期则快速退出;高分化癌造影后动脉期快速增强,实质期则缓慢退出;透明细胞癌有3个为门脉期轻度增强,实质期则缓慢退出, 1个为门脉期快速增强,实质期则快速退出。

2. 3 造影前后超声诊断评分造影前多数声像缺乏典型性,仅有20个病灶确诊。

造影后共有14个病灶分值为2~4分, 15个病灶分值提高。

见表1。

3 讨论
对于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早期诊断,超声造影是一种有效的手段,然而因其存在一定的创伤性,因此应用范围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3]。

常规超声在诊断上,存在操作便捷、价格便宜以及定位精确等优势,在肝癌诊断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然而,在患者增生结节存在回声相似,或者病灶周围存在无包膜的小肝癌时,常规超声的诊断就受到了限制,且彩超因患者存在一系列隐私的感染,因此准确率也会受到影响[3]。

此次研究中,部分患者显示出在肝硬化基础下存在≤2 cm的病灶,声像缺乏典型性,导致无法确认,或者出现漏诊,而超声造影的介入,使得增强、消退特性得到显示,提高了小病灶的检出率,因此造影前多数声像缺乏典型性,仅有20个病灶确诊。

而造影后共有14个病灶分值为2~4分, 15个病灶分值提高。

这与相关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采用超声造影对肝硬化合并小肝癌进行诊断,大大提高了病灶的早期诊断率,值得普及。

参考文献
[1] 王敏,印淑均,杨倩玫,等. 超声造影对老年肝硬化背景下肝局灶性小病变的诊断价值.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8):277-278.
[2] 叶明,司徒明珠,严赟. 超声造影对肝硬化背景下小肝癌和增生结节的诊断价值.现代实用医学, 2014, 26(7):292-293.
[3] 张洲. 超声造影对肝硬化小肝癌的临床诊断价值.中国现代医生, 2014(35):215-216.
[收稿日期:2015-03-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