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复习导学案

合集下载

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5课时 解决问题》

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5课时  解决问题》
独立完成。
5.完成课本第99页第19题。
讨论,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
6.完成课本第99页第20题。
同桌互相说一说,她们分别可能套中哪个圈?
二、归纳总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知识?大家有什么收获?
自主交流汇报。




解决问题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
学 习 过 程
师生笔记
一、复习“解决问题”
1.完成课本第96页第7题和第8题。
讨论交流: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要求的问题是什么?怎样列式?
2.完成课本第98页第16题。
讨论交流: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要求的问题是什么?怎样列式?
3.完成课本第99页第17题。
4.完成课本第99页第18题。
第八单元总复习第5课时
学习内容
解决问题
学校
备课日期
审核人
备课人




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生熟练掌握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会解答简单的加、减法应用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及有序性。
学习重点、难点
进一步培养学生合理利用各种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导学案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导学案

22.司马光(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的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难点】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揭题走近人物。

1.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介绍一位新朋友。

板书课题:20司马光(学习生字“司”)2.介绍司马光。

(我国古代有名的历史学家。

)你知道这位小朋友姓什么吗?(告诉学生“司马”是复姓,“光”是名。

)二、初读感知人物。

(一)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小组汇报。

2.请每组()号同学朗读生字词。

(二)读通课文,了解大意1.司马光生活在古代,他不能来和我们见面,如果我们想要认识他,和他交上朋友,可以从读通课文开始。

下面就让我们根据“活动二”的要求进行学习吧!及时总结概括:砸缸救人(板书)三、看图观察人物。

1. 读了课文,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图。

这里谁是司马光?你是怎样认出他的?2. 学生简述画面的内容。

3. 你觉得课文中的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四、教学生字。

1. 自由记忆字形。

2. 指导书写。

(1)指导分析字形。

(2)找出关键笔画。

(3)范写:候、孩、找。

(4)指导描红。

看老师范写,跟老师书空。

(5)描红课后生字。

【检测反馈】写《习字册》板书:22.司马光砸缸救人22.司马光(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

2.启发学生遇到问题时,开动脑筋想办法,养成积极动脑的良好品格。

【教学重难点】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

启发学生遇到问题时,开动脑筋想办法,养成积极动脑的良好品格。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复习导入。

同学们,昨天我们从课文中认识了一个小朋友,他叫(司马光)。

板书:司马光我们还和课文中的许多字宝宝交了朋友你们还认识他们吗?(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二、朗读感悟人物(一)看图,学习第1自然段1.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什么?司马光和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呢?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比较,体会水缸的“大”和水的“满”。

电功率单元复习课导学案

电功率单元复习课导学案

第八章电功率(复习导学案一)【复习目标】一、掌握求电流做功的公式,会计算电功。

二、领悟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能灵活解决电功率的相关计算题。

三、会设计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方案,并做出评估。

四、能利用焦耳定律解决电热问题,并能理解电热与电功的关系。

【课前预习】1、电功:计算公式为W=____________或W=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和 ________。

换算关系为_____________,测量工具:______。

2、电功率:⑴、电功率的意义:表示电流做功的_____。

电功率的定义:__________内电流做的功叫电功率,电功率的定义式P=___________,推导式为P =_____。

电功率的单位有_______和________。

⑵、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一节能灯泡的铭牌上标有“220V 20W”字样,其中220V是指_____电压,20W是指______功率。

但节能灯在实际发光时,当U实=U额时,P实=P额灯泡正常发光当U实>U额时,P实>P额灯泡比正常发光___,当U实<U额时,P实<P额灯泡比正常发光___。

3、电功率的测定:实验原理________,需要的测量工具_______表和________表。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焦耳定律:用来计算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______多少的定律,公式为Q=___________,单位是____。

交流预习内容:前后桌总结知识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课内探究】【复习一】1、一台彩电的功率约为200w ,工作6h,约耗电_____Kwh。

合____________J。

2、我们的教室有6 盏40W 的日光灯,由于同学们注意节约用电,平均每天少开半小时,那么 1 个月(按30 天计)可以节约电多少度?3、1度电可供家中一盏40W的电灯亮多少小时?250W 的洗衣机呢?【复习二】4、一盏标有“6V 3W”字样的小灯泡,接入电压值为12V的电路中,若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则需____ 联一个阻值为_____Ω的电阻。

第八单元导学案

第八单元导学案

第八单元解读单元名称:异域风情单元教学目的要求:1.要抓住主要内容,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特点,增长见识。

2.要揣摩作者是怎样写出景物、风情特点的,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3.引导学生积累优美的语言。

4.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各自条件,通过多种途径尽可能多的收集资料,以丰富对异域风情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1.本单元会认生字31个,会写17个。

2.积累文中的优美词句。

3.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从中受到启示教育。

4.领会作者抓住特点和巴人的活动同事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表达方法。

解决措施:教学本组教材,要在阅读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尊重世界多样文化的教育,使学生受到审美情趣的陶冶。

还要适当考虑本组课文作为最后一单元,对学生注重培养阅读能力──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等,要加以巩固和复习。

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学习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语言。

2、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感受异域风情。

3、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

学习反思教学重难点感受异域风情。

理解“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学习准备课时安排 2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前置作业1、我能把课文读5遍,做到通顺流畅,能准确读下面的词语天性宇宙真切脊梁家家户户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我发现易出错误的生字想提醒大家3、我知道《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4..我读懂了季先生再次到德国后,他见到德国的景色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请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5、我知道课文背景:我了解了作者季羡林先生的相关资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对于课文中作者提到的山阴道的资料是这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复习课教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复习课教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复巩固学生对第八单元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2. 培养学生正确理解文本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并掌握第八单元的核心词汇、短语和句型。

2. 掌握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研究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部分:复课前预热(5分钟)1. 利用图片或实物激发学生对第八单元的回忆,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让学生与伙伴共同回顾第八单元所学内容,尽量回忆相关的词汇、短语和句型。

第二部分:复文本阅读(15分钟)1. 向学生呈现第八单元的文本,让学生自主阅读并理解文本的大意。

2. 分组讨论和分享,学生互相交流并梳理文本的要点和关键信息。

第三部分:复词汇和句型(15分钟)1. 教师提供第八单元的核心词汇和短语,并与学生一起进行复和巩固。

2. 引导学生使用所学词汇和短语,编写句子,并互相分享和修改句子。

第四部分:复阅读理解(15分钟)1. 准备一些与第八单元内容相关的阅读理解题目,让学生进行阅读理解练。

2. 学生独立完成阅读理解题目,并交流答案和解题思路。

第五部分:复写作能力(15分钟)1. 提供一个与第八单元相关的写作任务,例如写一篇关于自己的家庭的短文。

2. 学生独立进行写作,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和修改。

四、教学反思本节复习课通过多种形式,如阅读、讨论、写作等,巩固学生对第八单元的理解和掌握。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互相交流和分享,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同时,通过阅读理解和写作的练习,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学习效果。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复习课教案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复习课教案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复习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充分复习第八单元所学内容,包括词语、句子的认读和书写;
2.能够在实际情境中正确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简单的语文交流;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感受和理解语文的趣味和魅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复习第八单元词语、课文内容;
2.进行相关句子的听写和书写。

难点:
1.能够准确书写生字词;
2.能够准确理解并运用所学内容进行语言交流。

三、教学准备
1.语文教学课件;
2.黑板、彩色粉笔;
3.语文练习册、课本;
4.学生练习本、铅笔等。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阶段
1.温故知新,带领学生回想第八单元的主要内容;
2.组织学生快速背诵本单元重点句子和词语。

二、讲解与引入
1.复习教材中重要课文段落,让学生齐读;
2.对难点知识点进行适当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三、练习与巩固
1.学生进行听写练习,重点是词语拼写和句子书写;
2.学生进行课文朗读练习,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拓展与综合
1.对学生进行语文小测验,检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2.引导学生进行语文交流,运用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问答。

五、作业布置
1.给学生布置相关练习册和课后作业;
2.要求学生认真对待作业,及时复习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反思与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有较全面地复习巩固第八单元的内容,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表达能力。

下一步需要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八单元 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复习 青岛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八单元 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复习 青岛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八单元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复习青岛版一、导入1.1 教师引导同学们在上一节课中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了解了周长的概念以及计算公式。

今天我们将进行一些复习,并巩固所学知识。

1.2 学生自主学习请同学们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周长计算方法,思考以下问题:1.长方形、正方形的定义是什么?2.周长的定义是什么?3.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是什么?请同学们分别回答问题,并在课堂上交流答案。

二、学习2.1 相关概念的回顾在我们继续学习之前,我们需要先回顾一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定义和周长的概念。

2.1.1 长方形的定义长方形是由两个相等且平行的长边和两个相等且平行的短边组成的四边形。

2.1.2 正方形的定义正方形是由四条相等的边和四个直角组成的四边形。

2.1.3 周长的定义周长是指一条封闭曲线的长度。

在数学中,周长通常指的是几何图形的周长。

2.2 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2.2.1 长方形的周长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为:周长= 2 × (长 + 宽)其中,长和宽分别表示长方形的长和宽。

例如,一个长为6cm,宽为4cm的长方形的周长为:周长= 2 × (6 + 4) = 20cm2.2.2 正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为:周长= 4 × 边长其中,边长表示正方形的边长。

例如,一个边长为5cm的正方形的周长为:周长= 4 × 5 = 20cm2.3 练习请同学们完成以下练习:1.一个长为8cm,宽为3cm的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2.一个边长为10cm的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3.一个长方形的长为12cm,宽为5cm,它的周长是多少?4.一个正方形的周长为20cm,它的边长是多少?2.4 解答请同学们交流思路,共同解答练习题。

三、小结3.1 知识点回顾在本节课中,我们复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定义及周长的概念,同时巩固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人教版九年级第八单元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第八单元导学案
3) Not only do I feel good about helping other people, but I get to spend time doing what I love to do.
4) You could help coach a soccer team for little kids.
【学习重点
难点】
could向他人提建议,动词短语的区别
【学法指导】
1.listening, speaking; writing
2. Role playing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㈠回答问题:
1. Do you think volunteering is great?
2. What will you do if you are a volunteer? Please give some examples.
2.知识目标:
重点单词:hunger; homeless; sign; advertisement; set; establish
重点短语:clean up;;cheer up; give out; at the food bank ; help…with;; set up; come up with; put off; hand out; write down; call up; clean-up Day
导学1.小结含up的短语:
1) get up______ 2) end up______ 3) pick up______ 4)wake up_____ 5)hands up______ 6)call sb up______ 7)cut up_____ 8) mix up______ 9) grow up ______10)open up ______ 11)hurry up____12)ring sb up______ 13)turn up______ 14) give up______ 15)clean up_____ 16)set up______ 17) cheer up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单元复习导学案
班级:姓名:复习日期:
在课文中用红色笔划出生词,掌握词语盘点、日积月累。

感受艺术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陶冶自己的情趣。

背诵默写古文,划出停顿处,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

背诵《月光曲》中的规定段落,了解联想和现实。

积累描写朋友之间深情厚意的名言、警句。

2.默写《伯牙绝弦》,划出停顿处,掌握古文解释及表达的感情。

3.背诵《月光曲》经典段落,注意“啊”变调。

通过背诵,小组抽到()号得到一面旗,本人得到一面旗。

5个)五、作文方舟:艺术就在我们身边,选择你喜欢的艺术,写一篇美文吧!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