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调节及PID

合集下载

《自动控制原理》自动控制PID实验报告

《自动控制原理》自动控制PID实验报告

《自动控制原理》自动控制PID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自动控制原理实验类型:实验项目名称:自动控制PID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学习并掌握利用MATLAB 编程平台进行控制系统复数域和频率域仿真的方法。

2、通过仿真实验研究并总结PID 控制规律及参数对系统特性影响的规律。

3、实验研究并总结PID 控制规律及参数对系统根轨迹、频率特性影响的规律,并总结系统特定性能指标下根据根轨迹图、频率响应图选择PID 控制规律和参数的规则。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一)任务设计如图所示系统,进行实验及仿真程序,研究在控制器分别采用比例(P)、比例积分(PI)、比例微分(PD)及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规律和控制器参数(Kp、Ki、Kd)不同取值时,控制系统根轨迹和阶跃响应的变化,总结pid 控制规律及参数变化对系统性能、系统根轨迹、系统阶跃响应影响的规律。

具体实验容如下:1、比例(P)控制,设计参数Kp 使得系统处于过阻尼、临界阻尼、欠阻尼三种状态,并在根轨迹图上选择三种阻尼情况的Kp 值,同时绘制对应的阶跃响应曲线,确定三种情况下系统性能指标随参数Kp 的变化情况。

总结比例(P)控制的规律。

2、比例积分(PI)控制,设计参数Kp、Ki 使得由控制器引入的开环零点分别处于:1)被控对象两个极点的左侧;2)被控对象两个极点之间;3)被控对象两个极点的右侧(不进入右半平面)。

分别绘制三种情况下的根轨迹图,在根轨迹图上确定主导极点及控制器的相应参数;通过绘制对应的系统阶跃响应曲线,确定三种情况下系统性能指标随参数Kp 和Ki 的变化情况。

总结比例积分(PI)控制的规律。

3、比例微分(PD)控制,设计参数Kp、Kd 使得由控制器引入的开环零点分别处于:1)被控对象两个极点的左侧;2)被控对象两个极点之间;66 3)被控对象两个极点的右侧(不进入右半平面)。

分别绘制三种情况下的根轨迹图,在根轨迹图上确定控制器的相应参数;通过绘制对应的系统阶跃响应曲线,确定三种情况下系统性能指标随参数Kp 和Kd 的变化情况。

pid自动控制

pid自动控制

四、PID 参数的作用(1)比例调节的特点:1、调节作用快,系统一出现偏差,调节器立即将偏差放大K 倍输出; 2、系统存在余差。

K 越小,过渡过程越平稳,但余差越大;K 增大,余差将减小,但是不能完全消除余差,只能起到粗调作用,但是K 过大,过渡过程易振荡,K 太大时,就可能出现发散振荡。

(2)积分调节的特点:积分调节作用的输出变化与输入偏差的积分成正比,积分作用能消除余差,但降低了系统的稳定性,T1由大变小时,积分作用由弱到强,消除余差的能力由弱到强,只有消除偏差,输出才停止变化。

(3)微分调节的特点:微分调节的输出是与被调量的变化率成正比,在引入微分作用后能全面提高控制质量,但是微分作用太强,会引起控制阀时而全开时而全关,因此不能把T2取的太大,当T2由小到大变化时,微分作用由弱到强,对容量滞后有明显的作用,但是对纯滞后没有效果。

PID 参数整定的方法一般在工程应用中采用经验凑试法。

经验凑试法在实践中最为实用。

在整定参数时,必须认真观察系统响应情况,根据系统的响应情况决定调整那些参数。

观察系统响应效果,可以通过查看控制回路细目画面中的实时趋势曲线,衰减曲线最好是4:1,即前一个峰值与后一个峰值的比值为4:1。

经验值:在实际调试中,只能先大致设定一个经验值,然后根据调节效果修改,这里的P 代表比例度,P =1/K 。

t总之,在整定时不能让系统出现发散振荡,如出现发散振荡,应立即切为手动,等系统稳定后减小放大倍数、增大积分时间或减小微分时间,重新切换到自动控制。

放大倍数越小,过渡过程越平稳,但余差越大。

放大倍数越大,过渡过程容易发生振荡。

积分时间越小,消除余差就越快,但系统振荡会较大;积分时间越大,系统消除余差的速度较慢。

微分时间太大,系统振荡次数增加,调节时间增加,微分太小,系统调节缓慢。

控制器参数凑试法的步骤:因为比例作用是基本的控制作用,因此,首先把比例度凑试好,待过渡过程已基本稳定,然后加积分作用消除余差,最后加入微分作用进一步提高控制质量,基本步骤如下:(A)对P控制器,将放大倍数放在较小的位置,逐渐增大K,观察被控量的过渡过程曲线,直到曲线满意为止;(B)对PI控制器,先置T1=0,按纯比例作用整定放大倍数使之达到4:1衰减曲线;然后将K缩小(10~20%),将积分时间T1由大到小逐步加入,直到获得4:1衰减过程;(C)对PID控制器,将T2=0;先按PI作用凑试程序整定K,T1参数,然后将放大倍数增大到比原值大(10~20%)位置,T1也适当减小之后,再把T2由小到大逐步加入,观察过渡曲线,直到获得满意的过渡过程。

介绍PID控制中P、I、D参数的作用

介绍PID控制中P、I、D参数的作用

介绍PID控制中P、I、D参数的作用导读PID控制中有P、I、D三个参数,只有明白这三个参数的含义和作用才能完成控制器PID 参数整定,让控制器到达最佳控制效果。

能熟练进行PID参数整定,将自动控制系统投自动,这代表着工程技术人员的自动化技能水平,但很多人并未真正掌握PID控制和PID参数整定。

本文给大家介绍PID控制中P、I、D参数的作用。

比例作用比例控制器实际上就是个放大倍数可调的放大器,即△P=Kp×e,式中Kp为比例增益,即Kp可大于1,也可小于1;e为控制器的输入,也就是测量值与给定值之差,又称为偏差。

要说明的是,对于大多数模拟控制器而言,都不采用比例增益Kp作为刻度,而是用比例度来刻度,即δ=1/Kc×100%。

也就是说比例度与控制器的放大倍数的倒数成比例;控制器的比例度越小,它的放大倍数越大,偏差放大的能力越大,反之亦然。

明白了上述关系,就可知道:比例度越大,控制器的放大倍数越小,被控参数的曲线越平稳;比例度越小,控制器的放大倍数越大,被控参数的曲线越波动。

比例控制有个缺点,就是会产生余差,要克服余差就必须引入积分作用。

积分作用控制器的积分作用就是为了消除自控系统的余差而设置的。

所谓积分,就是随时间进行累积的意思,即当有偏差输入e存在时,积分控制器就要将偏差随时间不断累积起来,也就是积分累积的快慢与偏差e的大小和积分速度成正比。

只要有偏差e存在,积分控制器的输出就要改变,也就是说积分总是起作用的,只有偏差不存在时,积分才会停止。

对于恒定的偏差,调整积分作用的实质就是改变控制器输出的变化速率,这个速率是通过积分作用的输出等于比例作用的输出所需的一段时问来衡量的。

积分时间小,表示积分速。

PID参数调节原理和整定方法(1)

PID参数调节原理和整定方法(1)
PID控制只有在控制回路处于AUT状态,也就 是负反馈回路时才有用。
PID参数调节原理和整定方法
CS3000系统PID参数整定方法
增大比例系数P一般将加快系统的响应,在有静 差的情况下有利于减小静差,但是过大的比例系 数会使系统有比较大的超调,并产生振荡,使稳 定性变坏。
增大积分时间I有利于减小超调,减小振荡,使 系统的稳定性增加,但是系统静差消除时间变长。
因此希望优秀的工艺人员与用心的仪表人 员共同努力,共同提高我们国际化的大石 化自控率,同时也为减轻大家的劳动强度。
PID参数调节原理和整定方法
CS3000 仪表面板
位号
位号注释
功能块模式 测量值
位号标志 报警状态
设定值
输出值
输出指针 测量值棒状图
工程单位
测量值上限 报警设置 设定值指针
测量值下限
PID参数调节原理和整定方法
CS3000 仪表面板
输出值指针 设定值指针 功能块模式 报警状态 位号 位号注释 位号标志 测量值棒状图 测量值上下限 工程单位
P比例调节
P:比例调节
在P调节中,调节器的输出信号u与偏差信号e成比例, 即 u = Kc e (kc称为比例增益)
但在实际控制中习惯用增益的倒数表示 δ =1 / kc (δ称为比例带)
不同的DCS使用不同的参数作为P的调节参数,以CS3000 为例,选用δ 比例带为调节参数,单位%。可以理解为:
P:比例带;值越大,作用越弱。单 位:%
I:积分时间;值越大,作用越弱, 单位:分钟(m)
D:微分时间;值越大,作用越强, 单位:分钟(m)
PID参数含义均与CS3000一致,但要 注意积分和微分时间,为分钟。
手动/自动 切换

《自控原理PID控制》课件

《自控原理PID控制》课件
2 PID控制的3个参数分别是什么?
PID控制器的三个参数分别是比例系数(P)、积分系数(I)和微分系数(D)。
3 什么情况下需要调整PID参数?
当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发生变化时,需要调整PID参数以实现更好的控制效果。
PID控制器的设计
1 如何选择控制策略?
2 PID控制器的实现方法
有哪些?
选择合适的控制策略取决于
3 如何设置PID控制器的
参数?
被控对象的特性、系统的要
PID控制器可以通过模拟电
设置PID控制器的参数需要
求以及应用场景。
路、数字控制器或计算机软
根据系统响应和稳定性要求
件等方式进行实现。
进行调D控制在哪些领域应用广泛?
PID控制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飞行器、机器 人等领域,实现对物理过程的精确控制。
2 PID控制在具体应用中的设计及实现。
PID控制在具体应用中需要根据被控对象的特性 和应用要求进行设计和实现。
总结
1 PID控制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2 如何优化PID控制器的设计?
PID控制具有简单、灵活、精确的特点,适用于 许多系统,但在复杂或非线性系统中可能表现不 佳。
优化PID控制器的设计可以通过调整参数、采用 先进的控制算法或引入自适应控制等方法来实现。
《自控原理PID控制》PPT 课件
自控原理PID控制课件是一份介绍PID控制原理和应用的演示文稿。通过本课件, 您将详细了解PID控制的概念、原理、设计和应用,并掌握优化PID控制器的方 法。
概述
1 什么是PID控制?
PID控制是一种常用的自控原理,通过不断调整控制器的输出来使被控对象的状态达到期 望值。
2 为什么需要PID控制?

pid自动控制原理

pid自动控制原理

pid自动控制原理
PID自动控制是一种常用的控制方法,它的原理是通过不断调整控制器的输出值,使得被控制对象的输出值尽可能接近于期望值。

PID控制器由三个部分组成:比例部分(P部分)、积分部分(I部分)和微分部分(D部分)。

1. 比例部分(P部分)根据被控制对象的当前值与期望值之间的差异来产生输出。

它乘以一个比例系数Kp,该系数决定了输出值对差异大小的敏感程度。

P部分的作用是对差异进行放大,越大差异越大,输出也越大。

2. 积分部分(I部分)根据被控制对象的历史错误累积来产生输出。

它乘以一个积分时间Ti,该参数决定了输出对积累误差的敏感程度。

I部分的作用是对累积误差进行放大,比例控制无法完全消除的稳态误差可以通过I部分来消除。

3. 微分部分(D部分)根据被控制对象的系统响应速度来产生输出。

它乘以一个微分时间Td,该参数决定了输出对系统响应速度的敏感程度。

D部分的作用是对系统的瞬态响应进行调节,使其变化更加平缓。

PID控制器的输出值由三部分的加权和组成:输出值 = P部分输出 + I部分输出 + D部分输出。

其中,每个部分的输出都是根据被控制对象的状态和控制器的参数计算获得的。

通过不断调整比例系数Kp、积分时间Ti和微分时间Td的大小,可以使得PID控制器的输出值逐渐接近于期望值,从而实现对被控制对象的自动调节。

PID及自整定的说明

PID及自整定的说明

PID及自整定的说明由于项目中经常要用到PID控制,因此一直在寻找一个好的PID算法,虽然西门子PLC自带的FB41也可以满足要求,但没有提供自整定,PCS7虽然带了自整定,但对于一些小项目就不适用了,因此决定自己编写一个。

为何使用PID算法?原因是因为在现场有好多不确定因素,而基于模型的好多控制算法因为无法得到准确的数学模型而使调试变得很困难,而PID不是基于模型的,因而适应性更好一些,更通用一些。

本算法使用的是增量PID递推算法,增量PID相对于位置式(也叫连续式)PID有好些优点,例如无扰动切换等等,但也有缺点,我仿真下来的结果是对设定值的变化或过程值的干扰比较敏感,因此对于设定值的变化在程序里做了优化,彻底解决了设定值变化对系统的干扰。

对于过程值的干扰,通过分析发现,干扰主要影响在微分项上,因此对微分项做了限幅优化处理,对正常的控制不产生影响且对干扰产生很大的抑制作用。

本PID使用的公式为U(K)=U(K-1)+Kp*(E(K)-E(K-1)+T*E(K)/Ti+Td*(E(K)-2*E(K-1)+E(K-2))/T)式子中U(K)为当前输出U(K-1)为上次输出E(K)为当前偏差E(K-1)为上次偏差E(K-2)为上上次偏差T为扫描周期Kp为比例系数Ti为积分时间Td为微分时间人工整定PID对自控工程师的经验要求很高,而使用自整定程序则对自控工程师的经验要求大大降低,即使没有太多经验的自控工程师也可以轻松整定,也大大减少了自控工程师在现场调整PID参数的时间,基本上可以做到傻瓜整定。

自整定算法目前主要有Z-N阶跃响应法和继电反馈整定法,Z-N阶跃响应法的缺点是很难知道控制信号的阶跃大小,以及是否达到稳态,且整定过程对干扰敏感,继电反馈整定是在闭环的条件下进行的,所以对干扰不敏感,几乎不受噪声影响,因此在本控制器中决定采用此整定算法。

其方法是由程序控制过程变量产生一个稳定的震荡,从而得到其临界增益K u和临界周期T u,进而通过一组经验公式算出PID的参数控制器Kp Ti TdPID 0.6K u0.5T u0.125T u程序的使用:定时中断调用本PID块(例如在OB35里调用),并将中断的间隔时间填在Cycle里,由于本程序里对微分项也做了限幅处理,如果不希望被限幅,请将Threshold的值增大或者直接设为100。

PID调节温度自动控制系统

PID调节温度自动控制系统
Physical implementation of PID control In the early history of automatic process control the PID controller was implemented as a mechanical device. These mechanical controllers used a lever, spring and a mass and were often energized by compressed air. These pneumatic controllers were once the industry standard.Electronic analog controllers can be made from a solid-state or tube amplifier, a capacitor and a resistance. Electronic analog PID control loops were often found within more complex electronic systems, for example, the head positioning of a disk drive, the power conditioning of a power supply, or even the movement-detection circuit of a modern seismometer. Nowadays, electronic controllers have largely been replaced by digital controllers implemented with microcontrollers or FPGA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开环控制系统开环控制系统(open-loop control system)是指被控对象的输出(被控制量)对控制器(controller)的输出没有影响。

在这种控制系统中,不依赖将被控量反送回来以形成任何闭环回路。

2、闭环控制系统闭环控制系统(closed-loop control system)的特点是系统被控对象的输出(被控制量)会反送回来影响控制器的输出,形成一个或多个闭环。

闭环控制系统有正反馈和负反馈,若反馈信号与系统给定值信号相反,则称为负反馈( Negative Feedback),若极性相同,则称为正反馈,一般闭环控制系统均采用负反馈,又称负反馈控制系统。

闭环控制系统的例子很多。

比如人就是一个具有负反馈的闭环控制系统,眼睛便是传感器,充当反馈,人体系统能通过不断的修正最后作出各种正确的动作。

如果没有眼睛,就没有了反馈回路,也就成了一个开环控制系统。

另例,当一台真正的全自动洗衣机具有能连续检查衣物是否洗净,并在洗净之后能自动切断电源,它就是一个闭环控制系统。

3、阶跃响应阶跃响应是指将一个阶跃输入(step function)加到系统上时,系统的输出。

稳态误差是指系统的响应进入稳态后﹐系统的期望输出与实际输出之差。

控制系统的性能可以用稳、准、快三个字来描述。

稳是指系统的稳定性(stability),一个系统要能正常工作,首先必须是稳定的,从阶跃响应上看应该是收敛的﹔准是指控制系统的准确性、控制精度,通常用稳态误差来(Steady-state error)描述,它表示系统输出稳态值与期望值之差﹔快是指控制系统响应的快速性,通常用上升时间来定量描述。

4、PID控制的原理和特点在工程实际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调节器控制规律为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简称PID控制,又称PID 调节。

PID控制器问世至今已有近70年历史,它以其结构简单、稳定性好、工作可靠、调整方便而成为工业控制的主要技术之一。

当被控对象的结构和参数不能完全掌握,或得不到精确的数学模型时,控制理论的其它技术难以采用时,系统控制器的结构和参数必须依靠经验和现场调试来确定,这时应用PID控制技术最为方便。

即当我们不完全了解一个系统和被控对象﹐或不能通过有效的测量手段来获得系统参数时,最适合用PID控制技术。

PID控制,实际中也有PI和PD控制。

PID控制器就是根据系统的误差,利用比例、积分、微分计算出控制量进行控制的。

比例(P)控制比例控制是一种最简单的控制方式。

其控制器的输出与输入误差信号成比例关系。

当仅有比例控制时系统输出存在稳态误差(Steady-state error)。

积分(I)控制在积分控制中,控制器的输出与输入误差信号的积分成正比关系。

对一个自动控制系统,如果在进入稳态后存在稳态误差,则称这个控制系统是有稳态误差的或简称有差系统(System with Steady-state Error)。

为了消除稳态误差,在控制器中必须引入“积分项”。

积分项对误差取决于时间的积分,随着时间的增加,积分项会增大。

这样,即便误差很小,积分项也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加大,它推动控制器的输出增大使稳态误差进一步减小,直到等于零。

因此,比例+积分(PI)控制器,可以使系统在进入稳态后无稳态误差。

微分(D)控制在微分控制中,控制器的输出与输入误差信号的微分(即误差的变化率)成正比关系。

自动控制系统在克服误差的调节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振荡甚至失稳。

其原因是由于存在有较大惯性组件(环节)或有滞后(delay)组件,具有抑制误差的作用,其变化总是落后于误差的变化。

解决的办法是使抑制误差的作用的变化“超前”,即在误差接近零时,抑制误差的作用就应该是零。

这就是说,在控制器中仅引入“比例”项往往是不够的,比例项的作用仅是放大误差的幅值,而目前需要增加的是“微分项”,它能预测误差变化的趋势,这样,具有比例+微分的控制器,就能够提前使抑制误差的控制作用等于零,甚至为负值,从而避免了被控量的严重超调。

所以对有较大惯性或滞后的被控对象,比例+微分(PD)控制器能改善系统在调节过程中的动态特性。

本文要点:自动控制PID PID控制积分by:,自动化吧5、PID控制器的参数整定PID控制器的参数整定是控制系统设计的核心内容。

它是根据被控过程的特性确定PID控制器的比例系数、积分时间和微分时间的大小。

PID控制器参数整定的方法很多,概括起来有两大类:一是理论计算整定法。

它主要是依据系统的数学模型,经过理论计算确定控制器参数。

这种方法所得到的计算数据未必可以直接用,还必须通过工程实际进行调整和修改。

二是工程整定方法,它主要依赖工程经验,直接在控制系统的试验中进行,且方法简单、易于掌握,在工程实际中被广泛采用。

PID控制器参数的工程整定方法,主要有临界比例法、反应曲线法和衰减法。

三种方法各有其特点,其共同点都是通过试验,然后按照工程经验公式对控制器参数进行整定。

但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所得到的控制器参数,都需要在实际运行中进行最后调整与完善。

现在一般采用的是临界比例法。

利用该方法进行PID控制器参数的整定步骤如下:(1)首先预选择一个足够短的采样周期让系统工作﹔(2)仅加入比例控制环节,直到系统对输入的阶跃响应出现临界振荡,记下这时的比例放大系数和临界振荡周期﹔(3)在一定的控制度下通过公式计算得到PID 控制器的参数。

3.PID控制器参数的工程整定,各种调节系统中PID参数经验数据以下可参照:温度T: P=20~60%,T=180~600s,D=3-180s压力P: P=30~70%,T=24~180s,液位L: P=20~80%,T=60~300s,流量L: P=40~100%,T=6~60s。

4. PID常用口诀:参数整定找最佳,从小到大顺序查先是比例后积分,最后再把微分加曲线振荡很频繁,比例度盘要放大曲线漂浮绕大湾,比例度盘往小扳曲线偏离回复慢,积分时间往下降曲线波动周期长,积分时间再加长曲线振荡频率快,先把微分降下来动差大来波动慢。

微分时间应加长理想曲线两个波,前高后低4比1一看二调多分析,调节质量不会低1. PID调试步骤没有一种控制算法比PID调节规律更有效、更方便的了。

现在一些时髦点的调节器基本源自PID。

甚至可以这样说:PID调节器是其它控制调节算法的妈。

为什么PID应用如此广泛、又长久不衰?因为PID解决了自动控制理论所要解决的最基本问题,既系统的稳定性、快速性和准确性。

调节PID的参数,可实现在系统稳定的前提下,兼顾系统的带载能力和抗扰能力,同时,在PID调节器中引入积分项,系统增加了一个零积点,使之成为一阶或一阶以上的系统,这样系统阶跃响应的稳态误差就为零。

由于自动控制系统被控对象的千差万别,PID的参数也必须随之变化,以满足系统的性能要求。

这就给使用者带来相当的麻烦,特别是对初学者。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调试PID参数的一般步骤:1.负反馈自动控制理论也被称为负反馈控制理论。

首先检查系统接线,确定系统的反馈为负反馈。

例如电机调速系统,输入信号为正,要求电机正转时,反馈信号也为正(PID算法时,误差=输入-反馈),同时电机转速越高,反馈信号越大。

其余系统同此方法。

2.PID调试一般原则a.在输出不振荡时,增大比例增益P。

b.在输出不振荡时,减小积分时间常数Ti。

c.在输出不振荡时,增大微分时间常数Td。

3.一般步骤a.确定比例增益P确定比例增益P 时,首先去掉PID的积分项和微分项,一般是令Ti=0、Td=0(具体见PID的参数设定说明),使PID为纯比例调节。

输入设定为系统允许的最大值的60%~70%,由0逐渐加大比例增益P,直至系统出现振荡;再反过来,从此时的比例增益P逐渐减小,直至系统振荡消失,记录此时的比例增益P,设定PID的比例增益P为当前值的60%~70%。

比例增益P调试完成。

b.确定积分时间常数Ti比例增益P确定后,设定一个较大的积分时间常数Ti的初值,然后逐渐减小Ti,直至系统出现振荡,之后在反过来,逐渐加大Ti,直至系统振荡消失。

记录此时的Ti,设定PID的积分时间常数Ti为当前值的150%~180%。

积分时间常数Ti调试完成。

c.确定积分时间常数Td积分时间常数Td一般不用设定,为0即可。

若要设定,与确定P和Ti的方法相同,取不振荡时的30%。

d.系统空载、带载联调,再对PID参数进行微调,直至满足要求。

2.PID控制简介目前工业自动化水平已成为衡量各行各业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同时,控制理论的发展也经历了古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和智能控制理论三个阶段。

智能控制的典型实例是模糊全自动洗衣机等。

自动控制系统可分为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

一个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传感器、变送器、执行机构、输入输出接口。

控制器的输出经过输出接口、执行机构,加到被控系统上;控制系统的被控量,经过传感器,变送器,通过输入接口送到控制器。

不同的控制系统,其传感器、变送器、执行机构是不一样的。

比如压力控制系统要采用压力传感器。

电加热控制系统的传感器是温度传感器。

目前,PID控制及其控制器或智能PID 控制器(仪表)已经很多,产品已在工程实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各种各样的PID控制器产品,各大公司均开发了具有PID参数自整定功能的智能调节器(intelligent regulator),其中PID控制器参数的自动调整是通过智能化调整或自校正、自适应算法来实现。

有利用PID控制实现的压力、温度、流量、液位控制器,能实现PID控制功能的可编程控制器(PLC),还有可实现PID控制的PC 系统等等。

可编程控制器(PLC) 是利用其闭环控制模块来实现PID控制,而可编程控制器(PLC)可以直接与ControlNet相连,如Rockwell的PLC-5等。

还有可以实现PID控制功能的控制器,如Rockwell 的Logix产品系列,它可以直接与ControlNet相连,利用网络来实现其远程控制功能。

1、开环控制系统开环控制系统(open-loop control system)是指被控对象的输出(被控制量)对控制器(controller)的输出没有影响。

在这种控制系统中,不依赖将被控量反送回来以形成任何闭环回路。

2、闭环控制系统闭环控制系统(closed-loop control system)的特点是系统被控对象的输出(被控制量)会反送回来影响控制器的输出,形成一个或多个闭环。

闭环控制系统有正反馈和负反馈,若反馈信号与系统给定值信号相反,则称为负反馈( Negative Feedback),若极性相同,则称为正反馈,一般闭环控制系统均采用负反馈,又称负反馈控制系统。

闭环控制系统的例子很多。

比如人就是一个具有负反馈的闭环控制系统,眼睛便是传感器,充当反馈,人体系统能通过不断的修正最后作出各种正确的动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