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和密度复习
质量与密度 专题复习

质量与密度专题复习知识回顾一、质量1.(准备知识)物体与物质的区别一切物体都由物质组成,物体是具有一定体积和形状的个体,物质则是组成物体的材料,物质具有软硬、颜色气味等性质,但不具有形状和体积。
例如:水是物质,一杯水就是物体;铁是物质,一块铁块就是物体了。
2. 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叫做物体的质量,用符号m表示。
3. 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 ,它不随物体的、、的变化而变化。
例:下列现象中质量发生变化的是()A、铁水凝固成铁块B、将菜刀磨得更锋利些C、机器从北京运到广州D、将金丝通过拉伸机拉长4. 质量单位间的换算关系为: 1t= kg; 1kg= g; 1g= mg。
日常生活中还常用公斤、斤、两作为质量的单位。
其中1公斤=2斤;1斤=10两;所以,1公斤=1千克; 1斤=0.5千克=500克 1两=50克5.完成下列单位换算(1)2.5t=______kg=______g; (2)360mg=______g; (3)4.2kg=_______g=_______mg.二、天平和量筒1、天平的使用方法①放,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上。
②调,使用前将游码移至上;然后调节,使天平保持水平平衡。
③称,按左盘放,右盘放的顺序放置砝码和物品,不可颠倒;添加砝码时应按由到顺序,并适当移动使天平平衡。
④读,被称物体的质量为和之和。
2、使用天平时的注意事项:①从砝码盒中取砝码时必须用夹取,不能用手拿。
②称量过程中不允许调节使天平平衡,而只能通过加减或移动的方法使天平平衡。
③天平移动位置后需重新调平。
3、质量测量的特殊方法①累积法,例如称一张邮票的质量时可称出50张邮票的质量为m,那么每张邮票的质量为。
②间接法,称取液体质量时须先称出干燥烧杯的质量m1,再称出烧杯和液体的中质量m2,那么液体的质量为。
4、使用量筒和量杯量筒和量杯是用来测量液体的工具,使用它们也可间接测量不溶于水的固体的体积。
量筒和量杯上端标有的200mL或500mL等字样表示它们的。
质量和密度综合复习

[点拨]测液体密度时,若先称出空烧杯的质量,再称液体和烧杯总质量,然 后将液体全部倒入量筒,由于烧杯内液体倒不尽,使得所测体积偏小,所以密 度偏大,误差较大。
·人教版
11
4.密度的应用 (1)用公式ρ=V(m)求密度,用密度鉴别物质。
(2)用公式m=ρV求质量
(3)用公式V=ρ(m)求体积。 (4)判断空心实心,鉴别物质。
[点拨]测固体密度时,如果先测物块体积,使得物体表面有 液体残留,造成所测质量偏大,所以密度偏大,误差较大。
·人教版
10
(2)测液体的密度
原理 器材
ρ = m/V ________
方法
天平、烧杯、量筒、被测液体 ①用天平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1 ②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 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③称出 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 ____________________的质量m2;④得出液 (m1-m2)/V 体的密度ρ=________________
直接测量:固体质量 测量 分类 特殊测量:液体质量(质量差法)、微小质量(累积法)
·人教版
5
考点2 密度及测量 1.密度
定义
公式 单位
ρ 质量 ________某种物质的________,用符号____表 单位体积 示 m/V ρ=_______ kg/m3 千克/米3 _(符号:______),1g/cm3=_ _______ 103 ___kg/m3
·人教版
20
类型四 密度的相关计算
例4 [2011·黄石] 分别由不同物质a 、b 、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 关系如图15-4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质量和密度复习(精)

3.一壶冷水的质量是2.5kg,放在炉子上烧开 后称得其质量为2.4kg,这是因为 ( C) A、由于温度升高了,所以其质量变小了 B、质量不会变小肯定是称量错了 C、质量变小是因为水在烧开的过程中,部分 水汽化的结果 D、以上说法对都不对
国际单位—— 千克(kg)
2、单位
常用单位——
吨(t)、克(g)、毫克(mg)
天 平 的 使 用 方 法
(2)由图可知,矿石的质量为______g.
例3.一位同学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 称量某种物体的质量时,将砝码放 在了左盘,盘内的砝码及游码的位 置如图所示,物体的质量应为( ) A.55.8g B. 58.2g C. 55.6g D. 58.4g
例2.小明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操作情况如 图所示,其中的错误是: (1)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
人的密度与水的密度 差不多,某同学体重 为50kg,求他的体积 多大?
50kg
3 3 kg/m × 1 10
=
50kg 1000kg m3
=
50kg ×
m3 1000kg =
50 1000
m3 = 0、05 m3
答:该同学的身体体积为0、05立方米。
例题:
• 有一暖瓶,装入2、5kg 水时,壶就满了。 求:暖瓶胆的容积多大?
3.换不同体积的铝块和铁块,分别测量测量,找普遍规律 。 4.再分别计算每个铝块、每个铁块各自的质量与体积的比 值。
▲形成:说明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物
质不同,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也不同。这反映了不同物质 的不同性质,物理学中就用“密度”来表示这种性质。
中考物理专项复习第五部分质量与密度

第五部分 质量与密度一.知识网络二.习题1、宇宙是由组成的,物质是由组成的,分子又是由组成的。
2、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科学家发现,原子的结构与十分相似,它的中心是,在它的周围,有一定数目的在绕核运动,而原子核是由和组成。
3、分子是保持____的微小粒子,纳米是一个____单位,1纳米=____米,头发丝的直径大约是70____.4、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 )A.1.2nm=1.2×109m B.1.2nm=1.2×10-9m C.12nm=12×109m D. 12nm=12×10-9m5、下列对物质结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固态物质的排列规则,就像学生做广播体操一样B .液态物质的分子可以移动,就像操场上踢足球的学生一样可以在球场上跑动C .气态物质的分子几乎不受力,就像下课以后的同学可以自由活动D .三种状态中的物质中,固体之间分子的相互作用是最弱的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不容易压缩B .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极小,因而具有流动性C .当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时,体积一定变大D .多数物质由液态变气态时,体积会显著增大1.在实验室里用________测物体的质量,在某次实验中所用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如图10-8所示,那么该物体的质量是__________g . 2.中国赠送给联合国的“世纪宝鼎”质量是1.6t ,由中国运抵联合国总部,其质量______,神州号飞船将一面质量为500g 的国旗载入太空,在太空中,国旗的质量将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一只普通鸡的质量大约是2.0_______;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___________;一张邮票的质量约为0.06__________.4.用托盘天平称物体质量时,当把一只最小的砝码加入右盘时嫌多,而取出这只最小的砝码又嫌少,这时应通过___________使天平平衡,从而称出物体的质量.5.托盘天平横梁上都有标尺和游码,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是( )A .相当于向左调节平衡螺母B .代替指针用来指示平衡C .相当于在左盘中加小砝码D .相当于在右盘中加小砝码6.某同学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时,发现砝码已经磨损,则测量结果与真实值相比较 ( )A .偏小B .相等C .偏大D .无法确定7.用天平称一粒米的质量,下列方法中相对比较简便而又正确的是( )A .先测出100粒米的质量,再通过计算求得B .把一粒米放在一只杯子中,测出其质量,再减去杯子的质量C .把一粒米放在天平盘里仔细测量D .把一粒米放在天平盘里,反复测量,再求平均值8.小明在用天平测物体质量的实验中,首先取来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发现如图10-2所示情况.(1)他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10-8(2)天平调节平衡后,小明按图10-3所示的方法来称量物体的质量,小华立即对小明说:“你操作时至少犯了两个错误.”小华所说的两个错误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明虚心地听取了小华的建议,重新进行操作.在称量过程中,又出现了如图10-2所示的情况,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天平再次平衡后,所用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10-4所示,那么小明所称量物体的质量是_________g.1.一松木块的密度是0.4×103kg/m3,读作_______ _________,把它锯掉3/4,剩下的松木块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
质量与密度总复习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一、中考要求1.知道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概念、单位和测量工具;能进行质量单位的换算;会使用天平测物体质量。
2.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会使用天平和量筒测物体的密度;应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知识梳理1.质量(1)质量: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理中把物体所含的多少叫,用字母表示。
(2)质量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符号是:。
常用的单位还有(t)、(g)、(mg)。
它们的换算关系是:1t=103kg,1kg=103g,1g=103mg。
(3)估测物体的质量:一头大象约5 ;一名中学生约50 ;一枚一元硬币约6 ;一张邮票约50 。
(4)质量是物体的一种物理属性:所谓属性,就是一种不变性。
质量不会随物体的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的一种物理属性。
(5)质量的测量工具: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工具有:案秤、台秤、杆秤。
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是。
2.天平的使用(1)托盘天平的调节使用方法: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调节天平横梁两端的(有的天平只一个),使横梁平衡。
横梁平衡的标志是:。
把被测物体放在,用镊子(注意:不能用手)向加减砝码,(简记“左物右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2)使天平“平”的方法:天平之“平”体现在三处:一是底座要放水平;二是称量之前横梁要水平,这需要调节平衡螺母;三是称量时横梁要水平,这时决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需要的是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
(3)加减砝码的次序和方法:要按照质量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添加砝码。
当在右盘放上一个较大的砝码,横梁右端下沉,就要换一个比之小一级的砝码,如此依次进行。
什么时候开始移动游码呢?要知道,向右移动游码就相当于在右盘加砝码,游码移到最右端时的读数就等于最小的砝码值。
所以,当在右盘放上最小的砝码,横梁右端下沉,这时,就要把最小的砝码拿下来,向右移动游码。
(4)天平的读数:被测物体的质量 = 右盘中砝码总质量 + 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
质量密度专题复习

质量与密度专题复习一、知识结构二、典型例题1、考点: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不随位置,形状,状态等因素而改变例1:关于物体的质量,下面哪种说法正确( )A .同一块铁,做成铁锤质量大,做成铁管质量小B .一块铝熔化成液体后,质量变小了C .一块铜在地球上时的质量比在月球上时的质量大D .一块铜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温度、状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例2:在下面所说的几种情况中,质量有变化的是 ( )A .由于瓶口打开,装在容器内的酒精经几天仅剩下一半B .把铁块压成铁板C .铁块熔化后铸成零件D .把铁块从广州带到上海2、考点: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主要由物质的材料决定例3:一块木块分成三等分后,每一小块的密度是原木块密度的 ( ) 质 量定义:物体所含________的多少叫做质量 单位:国际单位 kg 换算关系:1kg=103g=106mg 质量是物质的属性:不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变 测量工具:________ 天平的使用方法使用前注意事项 使用过程中注意事项读数方法 密度定义:__________某种物质的________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单位:国际单位 kg/m 3 换算关系:1g/cm 3=103kg/m 3 计算公式:___________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________和________无关 密度的应用 测量物质密度的原理公式:________ 已知物质的密度和体积求质量的公式:________ 已知物质的密度和质量求体积的公式:_________A .3倍B .1倍C .倍31 D .无法判断 例4:下列有关密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一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它们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B .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密度大的质量也大C .不同物体质量大的,密度也大D .一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质量不等但密度相等例5:把边长为3分米的正方体的铁块,在相同的温度下压成长2米、宽0.2米的均匀铁皮,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铁块的形状、质量和体积都变了B .铁块的形状、体积变,质量不变C .铁块的形状变,体积和质量不变D .铁块的质量变,体积和形状不变3、考点:天平的使用和天平的读数 例6:某同学用天平测量一物块质量,右盘内所用砝码和游码示数如图2所示,那么这块物块的质量为( )A .70.4gB .54.2gC .74.15gD .73.5g例7:若砝码被磨损了,用这样的砝码测质量,测量结果将( )A .偏大B .偏小C .与物体的真实值一样D .无法确定例8:某人用托盘天平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他设计的实验步骤是:(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的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第六章_质量与密度总复习

巩固提高
1.质量为1.5×106g的物体可能是( D ) A.一头牛犊 B.一只老母鸡 C.一本书 D.一头大象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一物体被移到月球上质量将变小 B.1 kg铁的质量比1 kg棉花的质量大 C.一块冰熔化成水,其质量减小 D.将一铁块拉制成铁丝,它的质量将不发生变化 3.下面有关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巩固提高
6.小燕同学在学习了密度的知识后,想用天平 和量筒测量一杯盐水的密度,实验过程如下: ①把烧杯中盐水倒一部分到量筒中,测出量筒中 盐水的体积V; ②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下盐水的总质量m1; ③把天平放在水平桌上,旋动平衡螺母,使横梁 平衡; ④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2; ⑤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3。
练习2、如图,三只形状相同的杯子,分别盛有质 量相等的三种不同液体,他们分别是水、酒精、硫 酸。试根据图中液面的高度并查密度表,可知甲杯 酒精 水 盛的是 ,乙杯盛的是 ,丙杯 硫酸 盛的是 。
甲
乙
丙
天平的使用和注意事项
1、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2、使用前,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 上;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尖对准分度尺中央 的刻度线。 3、测量时天平的右盘放置砝码,左端放置需 测量的物体;添加砝码和移动游码,使指针对 准分度尺的中央刻度线,此时砝码质量与称量 标尺的示数之和,即为素称物体的质量。 4、天平使用时,不能超过量程,要保持清洁干燥。
巩固提高
(2)因颗粒易溶于水,小组同学采用如图乙所 示的方法测体积,所称量的颗粒体积是____cm3。 60 2.46×103 (3)该物质的密度是__________kg/m3。 (4)在步骤C中,若摇动不够充分,则测出的密 小 度比实际密度值偏____。
质量密度重力压强复习

物理量理解一、质量1.理解质量的概念:(1)定义: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叫做物体的质量。
(2)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与物体的、、无关。
(3)单位:国际单位,符号:,常用单位 t , g , mg。
一头大象的质量约为5t= kg= g.(4)实验室测量物体质量的常用工具是。
二、物质的密度(1)密度的概念:某种物质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通常用字母表示密度,表示质量,表示体积,计算密度的公式可写为:。
(2)密度的单位:如果质量的单位是kg,体积的单位用m3,那密度的单位就是;纯水的密度是 kg/m3= g/cm3,它表示。
(3)密度是物质的一种,一般情况下物质不同,密度不同;同一物质的密度还和其所处的状态有关。
(4) 要测物体的密度,应首先测出被测物体的和,然后利用密度公式求出密度值。
对于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可以用或进行测量。
练习:例一:密度概念的理解和固体密度的测定:在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时,小明同学把收集到的数据填入下表。
但他漏填了第二次测量的质量和体积,其质量和体积的读数如图1中所示,请你帮他完成下表。
图 (1)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写出一个)。
(2)小明与其他同学交流后,发现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由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之间存在一个关系,其表达式为:。
例二:液体密度的测定:某同学在测定盐水密度的实验中,方法和步骤完全正确,如图2甲显示的是:他将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后,天平重新平衡时的情景,乙显示的是倒入盐水后量筒的读数。
(1)根据图中相关数据帮小东将下表填写完整。
烧杯质量,并在量筒中倒入盐水,测出盐水的体积,再把量筒内盐水全部倒入烧杯,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然后计算盐水的密度,用这种方法测出盐水的密度ρ'与小东 测出盐水的密度ρ相比较,则ρ'_____ρ (选填“<”、“>”或“=”) 三、 重力1.概念:在同一地理位置,离地面越高,g 值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
3 1 1×103 Kg/m3=____g/cm
鉴别物质ρ=m/v 。
求体积 V
m
求质量(m=ρV)。
ρ
。
密度的测定:
如何测定固体的密度。 如何测定液体的密度。
物质名称
密度
(kg/m3)
物质名称
密度
(kg/m3)
2.一根铜棒,在下列各种情况下,它的质量会 发生变化的是 (D ) A、把铜棒加热到100℃ B、把铜棒轧成一张薄铜板 C、宇航员将铜棒带上月球 D、用锉刀对铜棒进行加工
3.一壶冷水的质量是2.5kg,放在炉子上烧开 后称得其质量为2.4kg,这是因为 ( C) A、由于温度升高了,所以其质量变小了 B、质量不会变小肯定是称量错了 C、质量变小是因为水在烧开的过程中,部分 水汽化的结果 D、以上说法对都不对
_________________
10g 20g
50g
0
1
2
3
4
5
例1 在“用天平称物体质量”的实验中,张强同学 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称物体质量时,指针偏在分 D ) 度盘中线左边一点,这时应该( 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D.向右移动游码
m物=m砝码+m游码读数 天平的读数:
※小聪测量一石块质量时,当他在天平右盘中放 一个50g砝码、一个20g砝码和一个10g砝码,并将游 码拨到如图的位置,这时指针恰好指在分度盘的中央, 则物体的质量为 83.6g 。 ※若是小聪测量时误把石块放在了右盘,砝码放在 了左盘,则石块的质量又该为 76.4g 。
称量过程中注意不能调节平衡螺母
提醒你
例2.小明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操作情况如 图所示,其中的错误是: (1)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
例3.一位同学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 称量某种物体的质量时,将砝码放 在了左盘,盘内的砝码及游码的位 置如图所示,物体的质量应为( ) A.55.8g B. 58.2g C. 55.6g D. 58.4g
例4.若在调节天平时游码没有放在零刻线处,用这架天 平称量物体时,称量结果将比物体质 量的真实值 偏大 若调节平衡的天平使用已磨损的砝码称量时, _____. 偏大 测量结果 将比物体质量的真实值______.( 填“偏大” 或“偏小”)
关于天平的误差分析可用天平的简 易图来分析
例5. 一位同学忘记调节托盘天平的横梁平衡,指针 静止时指向分度盘中央刻线的右方,用这架托盘 天平称物体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测量出的质 小于物体的真实质量。(填“大于” “小于” 量_____ 或“等于”)
冰
0.9×10 Kg/m
解:由ρ=m/v得: 1m3 冰质量m冰=ρ冰v冰=0.9×103Kg/m3×1m3=900Kg 冰化成水后质量不变,∴m水=m冰=900Kg 900Kg 3 水的体积 V水=m水/ρ水= =0.9m 1.0×103。 冰化成水质量 不变 ;密度 变大 ;体积 变小 。
一张邮票的质量大约:50 mg 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50 kg 一枚大头针的质量: 80 mg 一个苹果的质量大约:150 g 一元硬币的质量: 6g 一只鸡的质量大约: 2 kg 一头大象的质量约: 2 t 一本物理书的质量: 0.25 kg 一条鲸鱼的质量: 120 t
估测
试一试
例1 感受身边的物理—质量为1.5×105mg的
质量和密度复习
初三物理组
知识网络
定义: 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质 量 单位及换算:Kg(国际单位)1t=____Kg 103 106 =____mg 109 =____g 质 量 和 密 度
质量的测量:
测量工具 天平的结构与使用
状态 和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 属性 ,它不随物体的形状 、 位置 而改变。
利用图象比较物质的密度,注意控制变量
(二)质量相等问题
冰的密度是0.9×103 kg/m3.一 3 块体积为100 cm 的冰熔化成水 后, 质量是____g,体积是 ____cm3. 135 g的水结成冰 后,质量是_____kg,体积是 _____cm3.
(三)体积相等问题
例1:一个瓶子能盛500克水, 用这个瓶子能盛多少克酒精?
密 度
2、单位
国际单位—— 千克(kg) 常用单位——
吨(t)、克(g)、毫克(mg)
t (课堂练习) -5 -2 8 × 10 8×10 (1)80mg= _________ g= kg (2)0.5t= 5×102 kg = 5×105 g
103
3 10 kg
g 103 mg
一、质量
1、2kg的铁块完全熔化为铁水,其质量 为 。当这铁水全部浇铸成一铁球,其质 量为 。将这铁球带到月球上时,其质量 为 。 以上现象说明了什么?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基本属性。它 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的改变 而改变。
3、封闭在容器中的气体,当气体的体积被压缩时,其质量、体积、 密度将( B ) A、质量减小,体积减小,密度不变 B、质量不变,体积减小,密度变大 C、质量增大,体积减小,密度变大 D、质量减小,体积减小,密度变大 4.探究性学习课题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了“水的体积 随温度的变化”的研究,得到如图所示的图线。根据这个图 线,说明水的温度从8º C降低至2º C (C ) A.水的密度先变小后变大 B.水的密度保持不变 C.水的密度先变大后变小 D.水的密度一直变大
30
10 20 30
54
8 16 24
1 .8
0 .8 0 .8 0 .8
(1)分析实验次数1和2(2和3、1和3),可得结 论: 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 (2)分析实验次数 1,4 可得结论:相同体积的甲 乙两种液体质量不同。 (3)分析两种液体各自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可得结 论 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 。
夏天,在天平左盘中放一敞口玻璃杯,杯中有一 冰块,右盘中放有一定质量的砝码,这时天平是 平衡的,过了几分钟后,天平失去了平衡,天平 向__________倾斜了,原因是____________。
一个鸡蛋大约50 g
约150 g
大约2 Kg
约50—80Kg
大约6 t
可达150 t
一些常见物体的质量:
2、最多只能装1kg酒精的瓶子,一 定不能装下1kg的( )(ρ水银>ρ 盐水>ρ水>ρ酒精>ρ汽油) A、水
C、水银
B、汽油
D、盐水
练:1m
的水结成冰后,冰的质量是多少kg?体积是多少m3? 1m3 的冰化成水后,水的质量是多少kg?体积是多少m3?
3
解:由ρ=m/v得:
1m3 水质量m水=ρ水v水=1×103Kg/m3×1m3=103Kg 水结成冰后质量不变,∴m冰=m水=103Kg 3Kg 10 冰的体积 V =m冰/ρ冰= 3 =1.11m 3 3
物体可能是( A.一头牛 C.一本书
提醒你
) B.一只老母鸡 D.一头大象
先进行合理的单位换算,后进行合理估算
磅秤
案秤
质 量 的 测 量 工 具
杆秤
物 理 天 平
☆托盘天平的构造
指针 天平的构造 分度盘
游码 标尺 横梁
平衡 螺母
☆天平的使用方法
把游码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放在标尺左端零刻线处 。 2、调节平衡螺母 ,使指针指 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 粱平衡。 3、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 里, 镊子 右盘加减砝 用 向 码 ,并调节游码的位置 , 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1. 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 2. 用量筒测出水的体积V1 。 。
质量 m/g 筒前水的体 积V1/cm3
石块和水 的总体积 V2 /cm3
石块的体 积V/cm3
石块的密 度ρ/ g/cm3
将石块放入量筒中,测出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密度概念的理解
类型题总结
1、根据公式 ρ = m / V ,对于同种物质,下面 说法正确的是( D )
A、ρ 与m成正比
B、ρ 与V成反比
C、ρ 与m成正比,与V成反比 D、ρ 与m、 V无关 2.工人使用氧气瓶内的氧气进行气焊的过程中, 以下有关瓶内氧气的物理量中,不变的是 ( B ) A.质量 B.体积 C.密度 D.以上都是
铜 铝
水银 纯水 空气 一氧化碳
8.9×103 2.7×103 13.6×103 1.0×103 1.29 1.25
铁 冰
酒精 煤油 氧气 二氧化碳
7.9×103
0.9×103 0.8×103 0.8×103 1.43 1.98
由上述物质的密度可得哪些信息?
小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物理属性.即
(1)物质的密度与该物质组成的物体 的质量、体积、形状等无关。 (2)物质的密度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 等有关。密度大小等于质量与体积的比 值(ρ= m/v) (3)对于同种物质,密度是相同的;不 同的物质,密度一般是不同的。
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2
思考如何测液体的密度?
石块密度 = m = 的表达式: V V
m 2 V1
实验表格:
小石块 水的体 水和石块的 石块的 石块的 的质量 积V1 总体积V2 体积V 密度ρ m(g) (cm3) (cm3) (cm3) (g/cm3)
同一种物质密度相同,物体的质量与它的 体积成正比,不能说ρ与m成正比和与v成反比.
• 密度的测量
实验: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