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树椿教授推拿手法在中医标准化治疗方案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孙树椿教授推拿手法在中医标准化治疗方案中的应用

孙树椿教授推拿手法在中医标准化治疗方案中的应用

l u mb a r a n d t h e n p o p u l a r i z e t h e TC M s t a n d a r d i z e d t r e a t me n t p r o t o c o l s .
[ Ke y wo r d s ] S UN S h u c h u n ; Ma s s a g e ma n i p u l a t i o n ; S t a n d a r d i z e d t r e a t me n t p r o t o c o l s
孙树椿教 授 是名老 中医专家 学术 经验继承 工作指 导老
病方 》 , 因其 所记载 内容 以五十二 类疾病 为基础故 名 。中医
师, 主任医师 , 博 士生导 师 、 中国 中医科学 院首席研 究员 、 享
受 国务院政府特殊 津贴。他总结 自己临床几十年 的经验 , 结 合前 人及各流派 的手法 , 对手法治疗颈腰椎 疾病进行了系统 的研 究和整理 , 形成 了一 套行 之有效 的方法 。我国的中 医药 标 准化研究起 步于 2 0世 纪 8 0年代 , 从 中医病证 的客观化和 规范 化开始 , 到 近年来 的中 医病 症 的临床路径 的设立 , 中医 药的标准化研 究 已经在各地 医院和研究机构全 面开展 , 并取

中医中药 ・
2 O l 3 年 1 月 第 3 卷 第 1 期
孙树椿教授推拿手法在 中医标准化 治疗 方案 中的应用
郑 世 江
山西省中医院 , 山西太原 0 3 0 0 1 2
【 摘要 】目前临床运 用的推拿手法 较为多样 , 流派众 多 , 这 就使临床 的疗 效难 以保证 。孙 树椿教授 的治疗 手法规范

中医骨伤科学学术流派正骨理筋手法传承的熟悉

中医骨伤科学学术流派正骨理筋手法传承的熟悉

中医骨伤科学学术流派正骨理筋手法传承的熟悉摘要:中医骨伤科学学术流派有其悠长的历史,通过历代医家临床实践和整理,至今已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和医治方式。

如何将一代代骨伤科大伙儿及伤科流派的学术思想、临床体会传承和发扬,已成为当下中医骨伤科学医师和学者们的重任。

但是,作为新时期的中医人,应将传统中医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起来,扬长避短,发挥其特色,以更好的指导临床实践和应用。

关键词:中医骨伤科;学术流派;正骨理筋手法中医骨伤科学学术流派是中医骨伤科在长期进展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具有独特的学术思想和独到的临床诊疗技艺,有清楚的学术传承脉络和必然的历史阻碍及公认度的学术派别。

中医学形成进展的历史规律说明,“一源多流、流派纷呈”是中医临床与学术传承创新的大体特点,是贯穿于中医进展史的一个突显现象,是中医临床特色优势的表现,也是打造名医和培育高素养中医人材的重要途径。

增强对学术流派的熟悉与总结,宏扬学术流派特色与优势,推动学术流派的传承与进展,进而从深层次揭露中医骨伤科学术传承进展的内外部规律,更好的立足临床实践,宣传中医特色文化,扩大流派辐射阻碍力,整合传承资源,创新流派进展机制,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和历史意义。

1 中医骨伤科学学术流派简述中医骨伤科流派是中医学学术流派的重要分支,在中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体会不断积存、丰硕和完善的进程中慢慢形成并进展,而形成的独具特色与优势的临床学派,传承至今,较有阻碍的中医骨伤科流派已达三十余家之众,可谓遍及五湖四海,灿假设星辰。

如河南郭氏正骨、福建林氏正骨、北京刘氏正骨、少林杜氏伤科、上海石氏伤科、辽宁苏氏正骨、四川郑氏正骨、上海魏氏伤科、广东何氏伤科、天津苏氏正骨、北京罗氏正骨、湖北李氏伤科等,有些已列入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为中医临床医学流派之一,骨伤科流派的形成必需具有以下大体的条件:一是流派必需具有与其他流派不同的特点或优势,那个特长能够表此刻学术思想或理论观点上,能够是独特的正骨技术,或是家传的疗伤秘方等;二是该流派不仅有开创人,而且有传人或继承人传承和进展其学说;三是有骨伤科高作传世或医治骨伤科疾患在某一地域有必然的阻碍。

推拿配合针刀治疗慢性梨状肌综合征78例临床观察

推拿配合针刀治疗慢性梨状肌综合征78例临床观察

推拿配合针刀治疗慢性梨状肌综合征78例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比较针刀配合推拿治疗与封闭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效应差异。

方法将梨状肌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针刀推拿合用治疗组(78例)及对照封闭组(30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针刀推拿合用组总有效率为98.8%,封闭组为80%。

针刀推拿合用明显优于封闭组(P<0.05)。

结论针刀配合推拿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疗效优于封闭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梨状肌综合征;针刀;推拿;封闭梨状肌损伤在临床腰腿痛的患者中约占10%左右,为常见损伤之一。

髋关节过度内、外旋或外展久站、久蹲、感受风寒均可损伤梨状肌,使该肌肌膜破裂,或部分肌束断裂,梨状肌出血,炎性水肿并呈保护性痉挛状态,经半月以上者未愈,为慢性梨状肌综合征。

本科自2007年6月2009年12月,采用推拿配合小针刀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78例中男48例,女30例;年龄35~40岁46例,41~55岁32例,平均42岁;病程15 d至两年,平均6个月,均为单侧发病,其中左侧31例,右侧47例。

1.2 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1]《中医筋伤学》第一版梨状肌综合征诊断标准,X线可排除髋部骨性疾病,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炎,沿坐骨神经经络疼痛疾病等相鉴别。

2 治疗方法2.1 治疗组推拿手法治疗:患者俯卧位,双下肢平伸、外展、外旋,双上肢后伸,肌肉放松,术者立于患者患侧,先在梨状肌周围施以轻柔的掌根按揉或衮法,治疗5~10 min,健侧用右手大鱼际在患侧臀部以梨状肌走向推按5~10 min,再用拇指与梨状肌纤维垂直方向上下反复弹拨5~10 min,接着顺肌纤维方向以直压5 min,再在患侧下肢施以点穴、衮、拿、推、提腿、牵、抖等手法,治疗5~10 min,最后患者仰卧,术者做被动梨状肌紧张试验7~10次,被动直腿抬高7~10次,所施手法宜轻,使患者在治疗中即感到局部胀痛,而又舒服,1次/d,10 d为一疗程。

中医药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进展

中医药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进展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医疗论怯・114・ChinesejournalofethnomedieineandethnopharmacyMedicialTreatmentForum中医药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进展王敏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300193【摘要】:对近五年中医药治疗神经根犁颈椎病酃分文献作一综述。

中医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钉推拿手法、中药(包括中成药和汤剂)、针灸、针刀及综合疗法,选用炳种或多种疗法综合治疗较为普遍。

手法和针灸在叶l医临床较为常用。

中医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但不论哪种保守治疗在安伞性、规范性和标准化疗效指标上,仍有待进一步。

【关键词】:中医药治疗;神经根捌;颈椎病【中图分类号】R68I.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l007—851712010)02-0114-02颈椎病(cervicalspondylopathy)义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问盘脱出症的总称。

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

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是颈椎病中发病率最高的类型,伏案日久更是使其发病率只高不下,引起了学者们和人们的重视。

笔者将2004年至今为止的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1推拿手法孙树椿孙教授认为…,手法治疗应是颈椎病的酋选。

通过手法在人体病变部位及压痛点上适度的机械性按摩刺激,对神经末梢与其周嗣的无菌性炎症组织起到间接的松解作用,可起到“去痛致松,松则不痛”的效果。

丛德毓等u1采取颈椎旁神经根阻滞法加颈部扳动法进行治疗,结果总有效率97.8%。

周红海等¨’得出结论: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中,根据不同节段选用不同的调整椎体、关节的手法,比单纯运用一种调整手法或纯粹的软组织按摩方法疗效明显。

王晓升H1选取5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门诊病人,先充分放松,再用拿法和拨法拿拨颈后部两侧儡硬的肌肉,之后点按上胶诸穴,最后采用“提端法”。

张氏”1运用点穴(风池、颈神经压痛点、缺盆)镇痛法、端脱旋转法、松肌解痉法推拿t部曲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消炎止痛,疏通经络,调理气血,以达到“通则不痛”。

张素芳--孙重三小儿推拿流派特色与临床应用完整版

张素芳--孙重三小儿推拿流派特色与临床应用完整版

目录
孙重三先生简介及流派发展概况 孙重三小儿推拿流派的学术思想 孙重三小儿推拿流派的诊疗特色 孙重三小儿推拿流派十三大手法
孙重三小儿推拿流派的诊法特色与临床应用
四诊合参,重视望闻
望神色
望形态
望指纹
听声音
嗅气味
在诊断方面,孙老强调医者必须认识到诊断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的 重要性,针对病人的痛苦采取四诊检查方法,应用祖国医学的理论 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对疾病做出判断,若没有正确的判断就不 可能作出正确的治疗方法。临诊以“望” “闻”为主,“问”“切” 为辅,既全面又有特色。
孙重三小儿推拿流派大事记
孙重三小儿推拿流派大事记
1982年拍摄《齐鲁推拿》科技片由我科孙承南主任牵头,山东中 医学院推拿教研室与青岛医学院附院小儿推拿科合作,邀请北京科 技电影制片厂,以推拿治病常用手法、穴位及机理探讨为基本内容, 拍摄了《齐鲁推拿》为名的科技片一部,其内容收录了孙重三老师 的常用手法、穴位操作等,同时还有张汉臣老先生的手法、操作技 术,更重要的是收录了张老的“推拿脾经穴对胃运动的影响”等三 大实验的推拿治病原理探讨等,两强合璧,该片在山东及全国中医 院校多次放映,深受好评。 1986年拍摄教学录像片《山东推拿集锦》在以上科技片基础上, 添加山东中医学院推拿教研室及临床医疗教学等内容,教学录像片 取名为《山东推拿集锦》,于1986年7月在山东电视台多次播出, 为山东的推拿特别是小儿推拿的宣传推广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1902-1978
孙重三先生简历(1902~1978)
1902年
出生于山东省荣成市埠柳公社不夜村
1922年 拜本县老中医林椒圃为师
1957年 1958年 1959年 1972年 入山东中医进修学校学习 任山东中医进修学校教员 山东中医学院任儿科教研室主任兼附院推拿科主任 山东中医学院推拿教研室讲师兼附院推拿科主任

孙树椿骨伤手法治疗的特点

孙树椿骨伤手法治疗的特点

孙树椿骨伤手法治疗的特点范东【摘要】@@ 孙树椿教授是国内著名骨伤科专家,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骨伤科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也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正骨"传承人.笔者有幸成为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孙树椿学术经验继承人,在跟师学习过程中对孙老的学术思想逐渐有了一些肤浅的认识,尤其对老师的手法治疗特点初步有了自己的一些体会,今整理如下,以飨同道.【期刊名称】《世界中医药》【年(卷),期】2011(006)002【总页数】2页(P113-114)【关键词】孙树椿;骨伤科/手法治疗【作者】范东【作者单位】中央芭蕾舞团医务室,北京西城区太平街3号,100050【正文语种】中文孙树椿教授是国内著名骨伤科专家,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骨伤科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也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正骨”传承人。

笔者有幸成为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孙树椿学术经验继承人,在跟师学习过程中对孙老的学术思想逐渐有了一些肤浅的认识,尤其对老师的手法治疗特点初步有了自己的一些体会,今整理如下,以飨同道。

中医骨伤科学是中医学伟大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手法治疗又是其中的一大优势,孙老认为手法对于治疗软组织损伤及骨、关节损伤有着药物疗法所不能比拟的效果。

手法作用于局部体表可以影响到所连属的脏腑、组织,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使百脉疏通,五脏安和,达到治疗效果。

正如《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所言:“因跌扑闪失,以致骨缝开错,气血郁滞,为肿为痛,宜用按摩法。

按其经络,以通郁闭之气,以散瘀结之肿,其患可愈。

”故孙老经常强调:临床疗效靠的是手法本身,历代推拿正骨名家无不在手法上做学问、下功夫。

孙老的手法主要源于清廷正骨传人刘寿山老先生,尽得刘老理伤正骨手法真传。

在孙老等人编著的《刘寿山正骨经验》中,详细介绍了八种治筋手法:拔、戳、捻、散、捋、顺、归、合。

《推拿手法》ppt课件完整版

《推拿手法》ppt课件完整版

推拿手法可用于坐骨神经痛的治疗, 通过放松臀部肌肉、点按环跳等穴位 缓解疼痛,同时配合腰椎牵引和理疗。
网球肘
对于网球肘患者,推拿治疗可针对肘 关节周围肌肉进行放松,同时点按曲 池、手三里等穴位以缓解疼痛。
06
推拿手法培训与实践指导
培训目标及内容设置
掌握推拿基本理论知识
包括推拿的定义、原理、作用及适应症等。
《推拿手法》ppt课件完整版
目录
• 推拿手法概述 • 常见推拿手法介绍 • 推拿手法操作规范与注意事项 • 推拿手法治疗原则与选穴方法
目录
• 推拿手法在临床应用案例分析 • 推拿手法培训与实践指导
01
推拿手法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推拿手法是中医外治法的一种,通过 特定的手法和技巧作用于人体体表, 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达到治 疗疾病和保健养生的目的。
学科地位
随着现代医学对推拿手法研究的深入,推拿手法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不仅在中医领 域占有重要地位,而且逐渐被现代医学所接受和认可,成为医学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国际影响
推拿手法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已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 接受和应用推拿手法治疗疾病和保健养生,推拿手法在国际医学领域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摩法
1 2
定义 以指或掌在体表做环形摩擦的手法。
操作方法
指摩法、掌摩法。
3
注意事项 操作时肘关节微屈,腕部放松,指掌自然伸直, 动作要缓和而协调,频率每分钟120次左右。
推法
01
定义
以指、掌或肘部着力于人体一定 穴位或部位上,做单方向直线移
动的手法。
02
操作方法
指推法、掌推法、肘推法。

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恶心呕吐症状, 主要是椎—基底动脉受刺激痉挛, 血流速度高度减缓 , 以致颈部供血量急剧下降颈部交感神经受激惹引起 , 这和 手法 操作 技巧相 关 , 以人为 避免 Ⅲ 可 。 目前对于中医手法治疗争议中最大的是关于旋转手法的应用, 因发力 不当导致各种并发症的事件常有报道。 由于传统的复位手法提到了“ 咔哒” 声, 有人就以此为追求 目标, 结果导致各种并发症, 甚至引起高位脊髓损
综上所述 , 由上可知, 药必须通过炮制, 中 才能达到与临床疗效的关 系, 调整荮眭, 增利除弊, 才能适应 中医辨证施治, 灵活性用药的要求。 所以 炮制是中医运用中药的一大特色 , 充分意识到保证炮制饮片质量的重要
【】 廉景奎, 1 王静, 杜秀芬. 中药材质量分析[. 药事, 9 , ( : 0 J 中国 ] 1 61 5 3 — 9 0)0
明显优于对照组, 旋提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 宋永伟 采 用孙民睫提手法治疗 , 但是结果显示, 治疗后即使与3 个月后随访时的临床 疗效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中国中医科学院孙树椿教授创立的旋提手 法经多位临床医师临床应用证实 , 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 压痛及上肢放 射痛. 并改善其颈部活动度 , 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的有效方 。
3 0j
f】 刘培勋 . 2 试析影响中药材质量的若干因素【 J ]中国药业 , 0 , 5 3 2 09 ) 3 0 (:
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的临床研 究进展
郭 晴佳
【 关键词 】 神经根型颈椎 病; 手法治疗; 临床应用
【 中图分类号 】 2 4 R 7 【 文献标 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6 2 2 2 ( 0 2 O — 2 0 0 17 — 5 3 2 1 ) 1 0 6 —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树椿教授推拿手法在中医标准化治疗方案中的应用[摘要] 目前临床运用的推拿手法较为多样,流派众多,这就使临床的疗效难以保证。

孙树椿教授的治疗手法规范性强、临床疗效好,对于目前要求的中医标准化治疗有着很好的实用性,通过对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的运用,规范颈腰椎常见病的治疗手法,推广中医标准化治疗方案。

[关键词] 孙树椿;推拿手法;标准化治疗
[中图分类号] r24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01-104-02
孙树椿教授是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他总结自己临床几十年的经验,结合前人及各流派的手法,对手法治疗颈腰椎疾病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整理,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我国的中医药标准化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从中医病证的客观化和规范化开始,到近年来的中医病症的临床路径的设立,中医药的标准化研究已经在各地医院和研究机构全面开展,并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

但在具体的中医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等技术标准方面,尤其是推拿按摩等手法操作方面,由于各地医学工作者所用手法从属流派不同,施治过程中力量时间的安排随心所欲,导致同一病种疗效千差万别。

已有的一些操作标准在临床实践中实用性不强,疗效欠佳。

因此需要有一种简便、可操作性强、效
果显著的规范手法进行推广。

笔者有幸跟师孙树椿教授学习,发现孙树椿教授的治疗手法规范性强、临床疗效好,对于目前要求的中医标准化治疗有着很好的实用性,对于在全国积极推广的颈腰椎病的临床路径有极大的应用价值[1]。

现对孙树椿教授的一些学术思想和治疗手法在中医标准化治疗中的应用提出自己的浅见,以供参考。

1 辨病为主,辨证相辅的学术思想的运用
中医的诊疗其实是始于辨病。

最早在发现的商周时期的甲骨文中,记录着与疾病内容相关的文字存有400多辞、300多块。

1973年出土于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的《五十二病方》,因其所记载内容以五十二类疾病为基础故名。

中医临床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运用在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孙树椿教授认为,临床诊治时,不仅要懂得辨证,更要懂得识病。

尤其在诊治骨科疾病时,更应该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和现代医学的检测手段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明了人体解剖结构,去真实客观的了解和分析疾病内在的病机、病因和病理演变规律。

在颈椎病的诊治过程中,他就十分重视x线和其他影像学,认为影像资料对颈椎病临床的辨证分型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通过影像资料观察颈椎生理曲度的改变,能够对颈椎各椎体结构及颈部肌肉的紧张状态做到一目了然、心中有数,为下一步的手法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辨病论治的关键是认清疾病本质和抓住疾病本身的病理变化,这与辨证论治
的内容是相符合的[2]。

正如清代医学家徐灵胎在《兰台轨范》中说:“欲治病者,必先识病之名,能识病之名,而后求其病之所由生,知其所由生,又当辨其所生之因各不同,而病状所由异,然后考虑其治之法。

”像骨科常见的一些临床疾病如神经根型颈椎病、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急性腰扭伤等都属于气滞血瘀、脉络痹阻的辨证分型,均可以运用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治疗原则,在治疗手法上进行规范化统一,更加适宜于临床推广和提高疗效。

辨病思维并不是说就排斥辨证论治,将规范统一、博采众家所长的推拿手法运用于中医标准化方案中,恰好是辨病思维与辨证论治的互相统一。

2 颈椎病治疗手法的规范应用
目前,临床上普遍将颈椎病分为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型颈椎病五大类,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是发病率最高,临床症状比较典型,手法治疗疗效明确。

孙树椿教授认为,神经根周围组织的水肿、渗出和充血,所发生的炎症细胞反应,当属于中医的血瘀气滞,在现代医学分型的神经根型颈椎病中,气血不畅、脉络瘀阻,是本病的基本病机。

运用理筋手法进行治疗可以缓解肌肉痉挛、松解小关节粘连,促进血运,消除炎症[3]。

具体手法如下:(1)旋提法:患者取正坐位,术者立于患者身后,用右手或右前臂置于患者颌下,左手大小鱼际托住枕部,向上轻提并且做颈部左右旋转运动2~3次,然后用力上提,
保持颈部牵引于中立位,向上牵引时左手将患者的头颈右旋至有固定感时,右手及前臂肘部快速发力旋转颈部,此时以可听到一到两声弹响声疗效为佳,之后放松牵引力,用同样手法反方向左侧旋复一次,旋提手法完毕。

(2)滚法:医生站于患者身后,施术时患者取坐位,手虚握半拳状,以食指至小指四指的近端指间关节为支点压于患处皮肤,用前臂的腕关节发力摆动,带动指间关节作均匀的来回滚动,来完成滚法的动作。

滚动速度以60~100次/min为宜,时间3 min。

(3)揉捻法:操作时,患者取正坐位,术者用大鱼际、掌根或指面交替在两侧颈部,或某一穴位上,自上而下做回旋揉捻,频率每分钟100次,时间3 min。

(4)收功手法:收功手法包括劈法、散法、拿法及归合法等。

每种手法做1~2 min,2~3遍为宜[4]。

3 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手法的规范应用
腰椎间盘突出症同颈椎病一样,近年来随着ct和磁共振等诊断仪器的普及,一直在门诊有着高发病率和高诊断率,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症状严重者,疼痛剧烈,活动受限,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质量和工作状态。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辨证证型较为固定,属于气滞血瘀、脉络痹阻的辨证分型,手法治疗在本病的治疗方案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具体手法如下:患者俯卧位,放松腰部肌肉。

(1)三扳手法:包括搬腿推腰法、搬肩推腰法、斜扳法,要求保持牵引力的情况下,使腰椎旋转保持30 s后施以牵拉和推按。

(2)
滚法:用术者小鱼际或指间关节滚动放松患者腰部两侧及骶骼关节周围肌肉,保持力量连绵不决,遵循由轻到重,由重到轻的手法原则,反复治疗5遍,时间控制在3 min。

(3)推按法:双掌上下重叠,掌根部用力沿患者腰椎棘突自上而下推按,力量以患者忍受为限,保持均匀、持久,反复操作5遍,时间控制在3 min。

(4)揉捻法:操作要求同颈椎病。

(5)收功手法:操作要求同颈椎病[5-6]。

目前临床伤筋治疗的推拿手法在临床上运用的五花八门,各家医院在诊疗方案制定时会存在很大差异,这就使评定临床疗效难以统一,治疗水平参差不齐。

而推拿手法流派众多,由此可见,博采众长,以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为主导,规范整理全国中医各种有效的理筋手法,并进一步优化诊疗方案,推广应用中医标准化诊疗方案,完善常见中医病种的临床路径,成为一套实用规范的并且疗效确切的方案,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孙树椿.骨伤名师二十三讲[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1-22.
[2] 唐东昕,张军,张淳,等.孙树椿筋伤学术思想初探[j].辽宁中医杂志,2008,35(1):3.
[3] 唐东昕,张军,张淳,等.孙树椿治疗颈椎病经验介绍[j].新中医,2007,39(6):6.
[4] 张军.孙树椿主任医师治疗颈椎病的手法经验[j].中国中
医骨伤杂志,2008,8(4):61.
[5] 赵国东,张军,高景华,等.筋伤学大家孙树椿[j].中医学报,2011,26(160):1048-1052.
[6] 唐东昕,张军,张淳,等.浅析孙树椿治疗筋伤疾病的学术经验特点[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22(12):870-872.
(收稿日期:2012-10-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