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隋炀帝与大运河

合集下载

隋唐大运河介绍 隋炀帝的大运河有何历史意义

隋唐大运河介绍 隋炀帝的大运河有何历史意义

隋唐大运河介绍隋炀帝的大运河有何历史意义隋炀帝是个了不起的帝王仅拿大运河来说,完全可以为隋炀帝翻案。

过去,史书上,还有大量约定俗成的固定看法,都把隋炀帝界定为一个很坏的统治者,说他劳民伤财,穷兵黩武,挥霍无度,很快把国家掏空了,隋代遂成了十分短命的朝代,昙花一现。

罪魁认定就是这位隋炀帝。

但是,有了大运河,情况完全变了样。

隋炀帝称帝在公元605年,自其父隋文帝杨坚手中继位,至617年,在位12年。

他在位期间做了一件大事,就是举全国之力挖凿大运河,这是他的雄才大略,为国家为民族为历史做出了惊天动地的大业,立下了不朽的伟绩。

现在看来,隋炀帝的大运河,起码在历史上有以下六大功劳:第一,沟通了中国大地的东西南北,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融会贯通和大一统。

在古代,陆路长途迁移,只能靠骑马、坐牛车和步行,要跋山涉水,行动十分艰难和缓慢。

但是人类早就有认识,水是可以利用的,可以坐船过河甚至跨海,既快捷又能载重,往往比走旱路要方便许多。

把人和物放在船上,或人划,或扬帆,或做水闸提升下降,可以日行数十里甚至百里,真是一种人类行为的飞跃。

船大,可运兵,可运马,可运粮食,可运草料,可运煤炭,可运石材,花样多了,大大拓宽了人类的活动空间,以致可以组织起有效的大规模的国家行为。

不过,中国地势西高东低,河的流向基本上是自西向东,南北则不行。

隋炀帝决定挖凿南北大运河,干脆把东西南北都用水连起来,组成水网,把几大自然水系(长江、淮河、黄河、海河、钱塘江)变成一个大水系,岂不是一盘大活棋?有了大运河,他可以把整个中国国土真正地完整地纳入自己的王权范围,宛如揣在自己的怀中,牢牢地属于自己。

在过去的历史上,还没有一位帝王这么做过。

这是空前的。

第二,一下子诞生了几十座沿河的繁荣城市。

先有河,后有城镇,后者因河而生,因河而旺,纯属拔地而起,这不得了。

大城,意味着人口的相对集中,意味着人才的聚集,而且因需要而都有分工,有搞运输的,有搞搬运的,有收税的,有管理的,有造船的,有搞仓储的,有搞货物集散的,有做买卖的,有旅店,有饭店,有美人街,有唱戏娱乐的,还有学校一类的机构,总之,越聚越多,名气也越传越远,终成气候,在历史上留下了永久的记忆。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功与过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功与过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功与过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是隋文帝杨坚的第二个儿子。

小名阿麽,又名杨英。

开皇元年(585年)只有十三岁被封为晋王,并做了并州的总管,拱卫京城。

(山西太原市)杨坚为了让儿子得到锻炼,日后能当大任。

让很有才干的大臣王韶担任杨广的辅臣。

炀帝年少好学,善诗文,有集55卷。

杨广在位14年(604年——618年),文武双全,才华横溢,战功卓著。

“统一江山”、“修通运河”、“修建东都”、“西巡张掖”、“改革创新”、“三游江都”、“三驾辽东”、可以概括他一生所为。

隋炀帝的功业:一、亲自指挥完成祖国统一(一统江山)公元589年,年仅20岁的杨广被拜为隋朝兵马都讨大元帅,统领51万大军南下向富裕、强盛的陈朝发动进攻,并完成统一。

当时人们认为“长江天堑,古以为限隔为南北......”当年符坚百万大军都没有突破长江天堑。

可见这是非常难以完成的任务。

可隋军在杨广的指挥下,纪律严明、英勇善战,一举突破长江天堑。

所到之处,所向披靡。

而对百姓则“秋毫无犯”,对于陈朝库府资财,“一无所取”。

博得了人民广泛的赞扬。

“天下皆称广以为贤”。

在公元590年,奉命到江南任扬州总管,并平定了江南高智慧的叛乱。

杨广学江南方言,娶江南妻子,亲近江南学子,重用其中的学者来整理典籍。

他亲自实地在江南花了十年来拢络,自此南北朝之后和北方隔离多年的江南才始归顺中央,更使得之后唐朝在南方的统治得以顺利进行。

20岁的杨广完成了中国的统一大业,结束了上百年来中国分裂的局面。

也结束了中国三、四百年的战乱时代。

从此中国进入了和平、强盛的时代。

这要比李世民指挥部队平定各路农民起义与割据的小军阀要战功卓著。

隋炀帝杨广功劳盖世二、修建畅通国家命脉(修通运河)、(修建东都)隋文帝杨坚曾于公元584年命宇文恺率众开漕渠。

自大兴城西北引渭水,略循汉代漕渠故道而东,至潼关入黄河,长150多公里,名广通渠。

公元604年改名永通渠。

但随着南北政治、经济和文化日益发展,修凿的局部运河,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要。

隋炀帝和大运河的历史小作文200字

隋炀帝和大运河的历史小作文200字

隋炀帝和大运河的历史小作文200字全文共9篇示例,供读者参考隋炀帝和大运河的历史小作文200字篇1我家旁边有条古老的河——京杭大运河。

我一直生活在她的身边,感受着她一天天的变化。

以前,运河边有很多厂,厂里不停地向运河排放污水,河里的小鱼受不了这黑黑的河水,只好搬家了;岸边的柳树东一棵、西一棵,稀稀拉拉的不成排;一股股臭味随风飘进运河边的人家里,更是让人受不了,大家都不敢开窗了;晚饭后,几乎没有人选择去运河边散步。

运河像一位没有人关心的老人,一天天在衰老,好冷清好凄凉啊!这几年,大家保护环境的意识越来越强,运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简直让人不敢相信。

你瞧,运河边排污水的厂关门了,两岸种上柳树、花、草等植物,河里的`垃圾有专人清理了,人们在运河里放生小鱼、小虾、小青蛙,河岸边还装上了很多彩灯。

白天,运河绿起来了,河边的柳树随风舞动,摇摆着绿色的长发;运河红起来了,桃花绽开了美丽的笑脸,欢迎人们到来;运河动起来了,水上巴士来来往往,喜迎各方来客。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运河亮起来了,许多彩灯闪闪点点,红的、黄的、绿的、白的、紫的,橘黄的,让人看得眼花缭乱;运河边的欢歌笑语响起来了,散步的人们在运河边坐坐走走,畅谈运河的古今,笑看运河的变化。

听妈妈说,在三堡船闸的地方新建造了一个引水工程,就是要把钱塘江的水引进到运河,这样江水、河水手拉手,运河清起来了,小鱼又将回来了,古老的运河将越来越年轻了。

我爱京杭大运河,爱她的悠久历史,爱她的文化韵味,更爱她重获新生的美好未来。

她是我们的母亲河,我们每个人都将努力为她增添一份美隋炀帝和大运河的历史小作文200字篇2标题:隋炀帝和他的伟大工程——大运河大家好,我是小明。

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讲隋朝时期的一个了不起的皇帝——隋炀帝,以及他创造的伟大工程——大运河。

隋炀帝的小名叫杨广,他从小就很聪明,对很多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

长大后,他当上了皇帝,开始实现自己的一个伟大梦想——修建一条贯通南北、连接长江和黄河的大运河。

隋文帝有开过大运河吗?他为什么要开凿大运河?大运河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隋文帝有开过大运河吗?他为什么要开凿大运河?大运河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隋文帝有开过大运河吗?他为什么要开凿大运河?大运河对后世有什么
影响?
首先我们要说明的一点是,大运河是隋炀帝杨广开凿的,但是提出这个构想的人却不是隋炀帝,而是他的父亲隋文帝杨坚。

在隋文帝的在位期间,他就下令打通了一
安。

时候水路就是杨坚要考虑的唯一出路了。

可是自潼关至长安的渭水,自古以来就是一条极为难走的水路,甚至有话流传渭水多少,流有深浅。

可见这渭水的确是古代人民难以跨越的一道大障碍。

粮食问题迫在眉睫,文帝没有办法,只能先派宇文恺在渭水之南挖道开渠,引渭水自大兴都城东至潼关三百余里,这条渠道就是有名的广通渠。

广通渠建成后,从潼关西上的槽船运粮食入京就不用再涉险走渭水了,但是潼关之东的三门峡仍是槽船们的噩梦,文帝一直都想把这三门峡的问题给解决掉,
但是始终都没有办法。

后来在开皇七年,隋文帝为了消灭陈国,采取了特殊的作战战略,派人在原古邗沟的基础上挖大运河的江淮段,用于运输士兵和军粮,打败陈国,完成统一。

隋炀帝杨广继位后,颁布了一条迁都的命令,新的都城建在了洛阳。

在隋文帝晚期,隋朝的人口就已经猛增到了900万户之多,人口的激增带来的就是各种问题,其中一项就是曾经困扰过隋文帝的粮食问题,前都城交通不便,潼关三
渠的成功建成,标志着这条以洛阳为中心的南北大运河就完工了。

这条运河后来对
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方面都有着不小的影响。

---来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2/2。

隋炀帝与大运河的建设野史

隋炀帝与大运河的建设野史

隋炀帝与大运河的建设野史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开创了统一中国的局面,而隋炀帝是这个朝代的第二位皇帝。

他是个有着雄图大志的君王,为了实现自己的统一中国的梦想,他下令修建了一条跨越千里、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大运河的建设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对于隋朝的统一和国家的繁荣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隋炀帝统一中国之后,他深知交通的重要性。

为了促进经济的繁荣和国家的统一,他决定修建一条穿越中国北部平原的大运河。

这条运河的规模之大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历时数十年才最终完成。

它横贯了整个中国北部地区,连接了中国最大的两个河流——黄河和长江,使得从东海到黄河流域的货物可以通过运河运输,大大提高了交通效率,促进了各地区的发展。

大运河的建设不仅仅是一项水利工程,更是一项国家战略。

为了修筑这条运河,隋炀帝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他下令动员各地的百姓参与到修建工程中,同时征用了大量的粮食、木材和石料。

为了保证修建的顺利进行,隋炀帝还建立了专门的工程管理机构,对整个修建过程进行了科学的统筹安排和管理。

大运河的建设过程充满了艰辛和困难。

修建过程中,随着工程的推进,不断遇到了各种挑战。

特别是在穿越江、河和丘陵地带时,面临了巨大的困难。

为了应对这些困难,隋炀帝号召各地的工匠和技术人员加入到修建的行列中,他们通过研究和探索找到了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术,使得工程能够继续进行下去。

隋炀帝的大运河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大运河的修建使得各地的商品可以更加便捷地流通,促进了商品的交换和贸易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的繁荣。

其次,大运河也对于中国的统一和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极大地加强了不同地区之间的联系,加深了各个地区的经济和政治交流,使得国家更加稳固和统一。

然而,隋炀帝修建大运河的过程中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大量的人力物力被动用,百姓承受着沉重的负担。

同时,由于工程规模庞大,隋炀帝在修建过程中还遭遇了很多困难和挑战,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历史故事-大运河开凿

历史故事-大运河开凿

历史故事-⼤运河开凿 从先秦时期到南北朝,中国古代劳动⼈民开凿了⼤量运河,其分布地区⼏乎遍及⼤半个中国。

西到关中,南达⼴东,北到华北⼤平原,都有⼈⼯运河。

这些⼈⼯运河与天然河流连接起来可以由河道通达中国的⼤部分地区。

⼩编给⼤家整理⼤运河开凿的故事,请⼤家欣赏。

⼤运河开凿 京杭⼤运河,是中国古代伟⼤的⽔利⼯程,早在公元605-610年隋炀帝时开凿。

它以洛阳为中⼼。

北起北京,南达杭州,全长1794公⾥,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流经北京、天津、河北、⼭东、江苏、浙江等省、市沟通了海河、淮河、长江、钱塘江5⼤⽔系。

京杭运河是利⽤许多天然河流、湖泊开凿成的⼈⼯运河。

是古代中国南北交通⼤动脉。

⼤运河的开凿是中国古代劳动⼈民创造的⼀项伟⼤的⽔利建筑⼯程。

不但具有防洪的作⽤,还具有重要的政治军事⽤途,在社会⽣活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

隋炀帝修建⼤运河 中国古代很早就有利⽤⾃然⽔源、修筑⼈⼯运河、灌溉农⽥和进⾏运输的历史。

据记载,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为了进攻齐国,运兵运粮,征调⼤批民夫,在长江与淮河之间开凿⼀条运河,叫做“邗沟”。

这就是后来⼤运河在江苏境内的⼀段。

两汉⾄南北朝,时期,相继修建了⼀些渠道。

这些渠道虽然断断续续,却使⼤运河的开凿,在江南和中原地区初具规模了。

随着南北政治、经济和⽂化⽇益发展,修凿的局部运河,已经不能满⾜社会需要。

尤其江南地区在全国经济⽣活中越来越占重要地位,沟通南北⽔道已经成为社会经济交流的迫切需要了。

隋炀帝杨⼴即位后,为了加强对全国政治上的控制,并且使江南地区的物资能够更⽅便地运到北⽅来,加上他个⼈追求享乐,⼀开始就办了两件事:⼀是在洛阳建造⼀座新的城,叫东都;⼆是开⼀条贯通南北的⼤运河。

公元605年,隋炀帝派管理建筑⼯程的⼤⾂宇⽂恺负责造东都。

宇⽂恺是个⾼明的⼯程专家,他迎合隋炀帝追求奢侈的⼼理,把⼯程规模搞得特别宏⼤。

建造宫需要的⾼级⽊材⽯料,都是从⼤江以南、五岭以北地区运来的,光⼀根柱⼦就得⽤上千⼈拉。

千秋功罪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始末,遗祸当时,造福后世

千秋功罪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始末,遗祸当时,造福后世

千秋功罪隋炀帝:开凿⼤运河始末,遗祸当时,造福后世从'开皇之治'到⼆世即亡,隋朝共历时三⼗⼋载,在悠长的中国历史长河中,它犹如匆匆划过天际的流星。

隋炀帝,却⼤名⿍⿍,被史书标榜为骄奢淫逸、暴政苛民的坏皇帝。

历史上的隋炀帝究竟是怎样⼀个⼈?隋炀帝杨⼴,堪称中国历史上名声最差的皇帝之⼀。

在⼤多数历史记载和影视剧的描述中,杨⼴是⼀个荒淫的富⼆代、昏庸的亡国之君:弑兄奸母,残害忠良、靡费奢侈、荒淫好⾊、滥⽤民⼒……在后⼈眼⾥,隋炀帝是'天下第⼀荒淫皇帝',此评价千百年来⼏乎已成定论。

⼈们习惯称杨⼴为隋炀帝,其实'炀'是谥号,是杨⼴被缢杀当年,唐朝开国皇帝李渊为其追加的,表⽰'好内怠政、外内从乱',为'下谥'、'恶谥'。

'炀'字并不是⼀个好词,《周书·谥法》说:'去礼远众⽈炀,好内远礼⽈炀,好内怠政⽈炀,肆⾏劳神⽈炀。

'把这个字⽤在杨⼴⾝上,等于为他做了个好⾊⽆礼、背信弃义、欺压百姓的鉴定。

封建专制时代,舆论⽅⾯有个习惯,⼀锤定⾳以后,只可众⼝⼀辞。

后世对隋炀帝的评价,主要来源于唐朝史官编纂的《隋书》。

对于隋炀帝的评价尤为如此。

唐朝所修《隋书》,其⽬的是为了吸取隋亡的教训,巩固李唐政权,⾃然将前朝皇帝贬得很低。

后世承袭《隋书》之说,再加上⼩说、传奇的渲染,隋炀帝便成了历史上最荒淫⽆道的皇帝。

所以他的出名却并不是以贤德圣明⽽为后⼈所铭记,但是不论他的⽣平事迹已经被抹⿊得如何如何,他⼀⽣的所作所为也还是不容否定的。

隋炀帝在位的前后⼗四年间,在他的诏令之下完成了东都洛阳的营造以及⼤运河的兴修。

京杭⼤运河直接连通了海河、黄河、长江、淮河以及钱塘江等⼏⼤⽔系,以隋朝的东都洛阳为中⼼,向西⾄关中之盆地,北达华北平原,南通太湖流域,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项⾮常庞⼤的⽔利⼯程。

隋炀帝倾其国⼒开挖⼤运河,后⼈⼀直颇有争议,有'贪恋⼴陵美景'之说,有'搜括江南财富'之说,有'耀兵江南、挖掉王⽓'之说,也有'攻打⾼丽'之说等等。

隋朝的典故

隋朝的典故

隋朝的典故
隋朝的典故有很多,以下是其中两个著名的典故:
1.隋炀帝与大运河:隋炀帝为了加强南北交通,方便运输粮食和军队,下令开凿大运河。

这条运河全长2000多公里,连接了黄河、长江和淮河,成为我国古代最重要的水运通道。

然而,开凿大运河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剧了人民的不满情绪,为隋朝的灭亡埋下了隐患。

2.隋文帝与独孤伽罗:隋文帝杨坚的妻子独孤伽罗是一位非常有才华和权力的女性。

她提倡节俭,关心民生,助丈夫稳固政权。

在杨坚登基后,独孤伽罗被册封为皇后,两人共同治理国家,使隋朝出现了短暂的繁荣。

然而,独孤伽罗的强势和杨坚对她的宠爱,也引发了朝野内外的不满,为后来的政治斗争埋下了伏笔。

这两个典故均反映了隋朝时期的历史事件,展现了当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洛阳
涿郡
海河 永
济 黄河

全长1794公里
通 济 渠
淮河
长江

沟 江

余杭

钱塘江
大运河由北向南依 次流经哪些省市?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东 河南 江苏 浙江
隋炀帝下扬州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对大运河开凿的评价
1、(积极)①大运河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 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 “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
②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的发展; ③使它持续发挥着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
2、(消极)隋炀帝滥用民力,也造成百姓的困苦。
总的看来,大运河的开凿,是隋对中国历史的重大贡 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