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原理与结构》+A+林波
汽车发动机原理与结构+林波+B卷答案

《汽车发动机原理与结构》B卷答案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1.(×);2.(×);3.(√);4.(×);5.(√);6.(×);7.(×);8.(×);9.(×);10.(√);11.(×);12.(√);13.(×);14.(√);15.(×)。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B);2.(A);3.(C);4.(A);5.(A);6.(A);7.(C);8.(A);9.(A);10.(B);11.(C);12.(A);13.(B);14.(C);15.(C)。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有效转矩;有效功率;燃料消耗率。
2.2;一个。
3.发动机的基础;发动机所有零件和附件;各种载荷。
4.进气管;排气管;排气消声器。
5.1-2-4-3;1-3-4-2;1-5-3-6-2-4;1-4-2-6-3-5。
6.气门安装位置的;侧置式;顶置式。
7.反。
四、名词解释(10分)1.多缸发动机各气缸工作容积的总和,称为发动机工作容积或发动机排量。
2.活塞上下止点间的距离称为活塞行程。
3.充气系数指在进气行程中,实际进入气缸内的新鲜气体质量与在标准大气压状态下充满气缸的新鲜气体质量之比。
4.发动机不对外输出功率以最低稳定转速运转。
5.燃烧过程中实际供给的空气质量与理论上完全燃烧时所需要的空气质量之比。
五、简答题(总共25分)1.进气门早开:在进气行程开始时可获得较大的气体通道截面,减小进气阻力,保证进气充分;进气门晚闭:利用进气气流惯性继续对气缸充气;排气门早开:利用废气残余压力使废气迅速排出气缸;排气门晚闭:利用废气气流惯性使废气排出彻底。
2.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作用是:根据发动机各种不同工作情况的要求,配制出一定数量和浓度的可燃混合气供入气缸,并在燃烧作功后,将废气排入到大气中。
3.1-气缸盖;2-气缸盖螺栓;3-气缸垫;4-活塞环;5-活塞环槽;6-活塞销;7-活塞;8-气缸体;9-连杆轴颈;10-主轴颈;11-主轴承;12-油底壳;13-飞轮;14-曲柄;15-连杆。
汽车原理课件——汽车发动机

发动机横剖视图
凸轮轴 液压挺柱 气缸盖
喷油器 进气门 限压阀 机油滤清器 活塞 连杆 油底壳 机油泵
第一节 发动机的结构与原理
2、发动机分类 (1) 按照所用燃料分类(如图2-2)
汽 油机
柴 油机
图2 - 2
第一节 发动机的结构与原理
2、发动机分类 (2)按照行程分类(如图2-3)
四 行程
二行程
第一节 发动机的结构与原理
5、发动机工作原理
(2)四行程柴油机工作原理
柴油机与汽油机不同点:燃料采用柴油,为压燃式结构,无化
油器和火花塞;柴油机吸入气缸的为纯净空气,柴油由喷油泵和喷油
器直接喷入气缸,与压缩后的高温空气混合并进行自燃。
喷油泵和喷油器是柴油机燃料供给系中最为重要的部件,单缸
四行程柴油机示意图如图2-18。
第二节 机体组
1、汽缸体
气缸体是发动机的基础骨架,它不仅要承受着高温高压气体的作用 力,而且发动机的几乎所有零件都安装在气缸体上,因此气缸体应 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根据气缸体与油底壳安装平面的位置不同,通常把气缸体分为以下 三种形式,如图2-24。
活 塞环槽 活 塞
气 缸总 容积
排量:多缸发 动机各缸工作 容积的总和, 称为发动机排 量。
图2 - 15 发动机相关术语图示
连杆 曲轴
第一节 发动机的结构与原理
5、发动机工作原理
(1)四行程汽油机工作原理
汽油机的工作过程可分为:进气行程、压缩行程、 作功行程、排气行程。
分电器 正时皮带 (或正时链条) 凸轮轴 排气门 进气门
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 润滑系、冷却系、点火系和起动系。
柴油机的两大机构和四大系统:
《发动机原理及汽车理论》课程教案

《发动机原理及汽车理论》课程教案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发动机原理及汽车理论2. 课时安排:100分钟3. 授课对象:汽车工程专业学生4.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和工作过程。
使学生掌握汽车理论的基本知识和应用。
培养学生对汽车行业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1. 发动机概述介绍发动机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讲解发动机的主要性能参数。
2.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讲解内燃机的工作原理。
介绍发动机的燃烧过程和排放控制。
3. 发动机的组成部分分析发动机的曲轴连杆机构。
讲解发动机的配气机构和燃油系统。
4. 汽车理论讲解汽车的动力学原理。
介绍汽车的运动控制和操控性能。
5. 汽车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讲解汽车发动机的维修和保养知识。
介绍汽车发动机的故障诊断和排除方法。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发动机原理和汽车理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演示法:通过实物或动画演示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和汽车的运动原理。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和回答,检查学生对发动机原理和汽车理论的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习题和案例分析,巩固所学知识。
3. 实践操作:安排发动机拆装和汽车操控实验,检验学生的动手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发动机原理及汽车理论》教材。
2. 课件:制作精美的PPT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
3. 实物模型:展示发动机和汽车的实物模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原理和结构。
4. 视频资料:播放相关的教学视频,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程度。
六、教案设计与实施1. 设计思路:以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就业方向为导向,结合行业标准和最新技术发展。
采用案例导入、理论讲解、互动讨论和实操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活动设计:导入: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引发学生对发动机原理和汽车理论的兴趣。
第1章汽车发动机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讲解

第1章汽车发动机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讲解
一、汽车发动机概述
汽车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源,它是一种运用化学能转换成机械能,并
有输出功率的机械装置。
通常情况下,汽车发动机是指内燃机,其主要构
成有气缸、活塞、火花塞、燃料系统等构件。
内燃机以燃烧混合气来增压
气缸,利用增压燃气的压力来使活塞沿周向运动,从而带动曲轴、转子和
其它机械部件运动,产生机械能。
二、汽车发动机结构
汽车发动机主要由气缸、连杆、活塞、火花塞、发动机曲轴、曲轴壳、冷却系统、燃油系统等若干部分组成。
(1)气缸:气缸是内燃机的核心部件。
它主要由气缸盖、气缸筒、
嘴板组成,是内燃机中燃烧混合气和排出烟气的地方。
(2)连杆:连杆是内燃机的轴部件,它由连杆尾和连杆头两部分组成,用于把活塞的运动转换为曲轴的运动。
(3)活塞:活塞是内燃机的运动部件,它是由活塞皮、活塞销、活
塞柱等构成,由气缸中的燃烧混合气的压力带动活塞沿着气缸的径向运动。
(4)火花塞:火花塞是内燃机中重要的设备,它是由火花塞体、火
花塞头、火花塞线圈等构成,用于向气缸中放入火花,由火花“点燃”混
合气,从而发生燃烧作用,产生增压。
汽车发动机原理与结构+林波+A卷答案

《汽车发动机原理与结构》A卷答案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1.(√);2.(×);3.(×);4.(×);5.(√);6.(√);7.(√);8.(×);9.(×);10.(×);12.(×);13.(×);14.(√);15.(×)。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D);2.(B);3.(A);4.(B);5.(C);6.(A);7.(C);8.(C);9.(A);10.(A);11.(B);12.(A);13.(B);14.(C);15.(C)。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曲柄连杆机构酒己气机构;润滑系、冷却系、燃料供给系、点火系、起动系。
2.4;1。
3.机体组;活塞连杆组;曲轴飞轮组。
4.一般式;龙门式;隧道式.5.普通环;组合环。
6.齿轮传动;链传动;齿形带传动。
7.反。
8.汽油供给装置;空气供给装置;可燃混合气形成装置;可燃混合气供给和废气排出装置。
四、名词解释(10分)1.活塞顶离曲轴中心最远处,即活塞最高位置;活塞顶离曲轴中心最近处,即活塞最低位置。
2.压缩前气缸中气体的最大容积与压缩后的最小容积之比,即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比。
3.活塞在上止点时,活塞顶、气缸壁和气缸盖所围成的空间(容积),称为燃烧室。
是可燃混合气着火的空间。
4.气门杆尾端与摇臂(或挺杆)端之间的间隙。
5.燃烧过程中实际供给的空气质量与理论上完全燃烧时所需要的空气质量之比。
五、简答题(总共25分)1.气环作用是密封活塞与气缸壁,防止漏气,并将活塞头部的热传给缸壁;油环作用是刮除缸壁上多余的润滑油,并使润滑油均匀地分布于气缸壁上。
2.在气门杆尾端与摇臂端(侧置式气门机构为挺杆端)之间留有气门间隙,是为补偿气门受热后的膨胀之需的。
但此间隙必须适当。
过大,则会出现气门开度减小(升程不够),进排气阻力增加,充气量下降,从而影响动力性;同时增加气门传动零件之间的冲击和磨损。
发动机原理及构造

发动机原理及构造
发动机是一种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它的主要构造部分包括气缸、活塞、曲轴、气门、进气道、喷油器、点火系统等。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循环的,被称为四冲程循环。
这意味着在四个行程内,发动机会完成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这四个过程。
在进气行程中,发动机通过开启进气门,使气缸内进入大量的空气。
然后,在压缩行程中,活塞向上移动,将空气压缩到气缸顶部。
接下来,在燃烧行程中,喷射器会喷入燃料,并由点火系统点火引燃混合气体。
混合气体的燃烧会产生高温和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
最后,在排气行程中,排气门会开启,将燃烧产物排出气缸。
发动机的构造是基于上述原理而设计的。
气缸是发动机的核心部件,用于容纳活塞和产生燃烧室。
气缸上有气门,用于控制气体的进出。
活塞连接着曲轴,一起完成压缩和燃烧过程。
曲轴通过转动将活塞的上下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最终驱动车辆前进。
进气道和喷油器用于将空气和燃料引入气缸。
点火系统则用于在燃烧行程中点燃燃油混合物。
发动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发动机而有所不同,如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和电动发动机等。
不同类型的发动机在燃烧过程、燃料供应和点火方式等方面有所区别,但基本原理和构造仍然遵循相似的规律。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工作原理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工作原理汽车是现代社会中最常见的交通工具之一,而发动机则是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
本文将介绍汽车发动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一、汽车发动机的构造1. 活塞和缸体:汽车发动机通常采用多缸设计,其中每个缸体内都装有一个活塞。
活塞上下运动,通过与缸体内形成的密封空间进行往复运动,从而产生压缩和燃烧工作。
2. 曲轴和连杆:曲轴与活塞通过连杆相连,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
曲轴是发动机输出动力的关键部件。
3. 气门和气门机构:气门用于调控燃油和空气的进出。
气门机构控制气门的开合,确保正常的进气和排气过程。
常见的气门机构有顶置式和侧置式。
4. 燃油系统:燃油系统包括燃油供给装置、燃油喷射器和燃油滤清器等。
它负责将燃油输送到气缸内,供给燃烧所需。
5. 点火系统:点火系统主要由点火线圈、火花塞和点火控制器组成。
它的作用是在气缸内产生火花,引燃混合气体。
6. 冷却系统:冷却系统通过循环冷却液来降低发动机的温度。
常见的冷却方式有水冷和空冷。
二、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1. 进气过程:活塞下行时,气门开启,燃油和空气混合物通过进气道进入气缸。
之后,气门关闭,活塞上升,压缩进气混合物。
2. 压缩过程:当活塞上升至顶点时,进气混合物被压缩至高压状态。
此时,燃油和空气混合物变得更加稳定,准备点火燃烧。
3. 燃烧过程:点火系统在活塞顶点处产生火花,点燃燃烧室内的混合气体。
燃烧产生的高温和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完成一次工作循环。
4. 排气过程:活塞再次上升,将燃烧产生的废气通过排气门排出气缸,完成一次工作循环。
5. 动力输出:多个气缸依次进行工作循环,通过连杆和曲轴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最终提供足够的动力驱动汽车行驶。
总结:汽车发动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极其复杂,需要各个部件的精确配合和协同工作。
通过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的过程,汽车发动机能够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为汽车提供动力。
了解发动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有助于对汽车的性能和维修保养有更深入的理解。
《汽车发动机原理》课件

曲轴
将活塞的直线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输出 动力。
活塞
在气缸内上下运动,通过与气缸盖的配合 完成工作循环。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01
02
03
04
进气过程
空气通过气。
压缩过程
活塞向上运动,压缩可燃混合 气,提高其温度和压力。
燃烧过程
当活塞达到上止点时,火花塞 产生电火花点燃可燃混合气, 产生能量推动活塞向下运动。
点火系统
燃烧过程
燃烧效率
排放控制
排放污染物
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等。
排放法规
各国对汽车排放标准的规定。
排放控制技术
三元催化转换器、颗粒物捕集器等,降低污染物排放 。
03
发动机的性能指标
动力性能
总结词
衡量汽车加速、爬坡和最高车速的能力。
详细描述
动力性能主要通过汽车的加速时间、最大爬坡度以及最高车速来衡量。加速时 间越短,车辆的加速性能越好;最大爬坡度越大,车辆的爬坡能力越强;最高 车速越高,车辆的极速性能越好。
燃料电池技术
总结词
燃料电池技术是一种将化学能转换为电 能的发电技术,通过燃料和氧化剂之间 的化学反应产生电流。
VS
详细描述
燃料电池技术利用燃料(如氢气)和氧化 剂(如氧气)之间的化学反应来产生电能 。与传统的内燃机相比,燃料电池技术具 有更高的效率和更少的排放。然而,目前 燃料电池技术的成本较高,且需要特殊的 燃料和氧化剂。
排气过程
燃烧后的废气通过排气门排出 气缸,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02
发动机的工作循环
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循环
吸气冲程
空气通过进气门进入汽缸,与 汽油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11-12学年度上期期末试题
考试科目:《汽车发动机原理与结构》
使用班级:汽车制造ZB421101/汽车制造ZB721101/汽车制造ZB921101 试卷类型:A 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具体考试时间: 年 月 日 时至 时 考试形式:闭卷
1.由于柴油机的压缩比大于汽油机的压缩比,因此在压缩终了时的压力及燃烧后产生的气体压力比汽油机压力高。
( )
2.发动机的燃油消耗率越小,经济性越好。
( )
3.发动机总容积越大,它的功率也就越大。
( )
4.对于四冲程发动机,无论其是几缸,其作功间隔均为180°曲轴转角。
( )
5.气环的密封原理除了自身的弹力外,主要还是靠少量高压气体作用在环背产生的背压而起 的作用。
( )
6.活塞顶是燃烧室的一部分,活塞头部主要用来安装活塞环,活塞裙部可起导向的作用。
( )
7.进气门头部直径通常要比排气门的头部大,而气门锥角有时比排气门的小。
( )
8.气门间隙是指气门与气门座之间的间隙。
( )
9.采用顶置式气门时,充气系数可能大于1。
( )
10.过量空气系数α为1时,不论从理论上或实际上来说,混合气燃烧最完全,发动机的经济性
最好。
( ) 11.混合气浓度越浓,发动机产生的功率越大。
( ) 12.怠速工况需要供给多而浓(α=0.6~0.8)的混合气。
( ) 13.一般来说,柴油机采用的过量空气系数比汽油机大。
( ) 14.汽油机形成混合气在气缸外已开始进行,而柴油机混合气形成是在气缸内进行。
( ) 15.机油细滤器滤清能力强,所以经过细滤器滤清后的机油直接流向润滑表面。
(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 发动机在某一转速发出的功率与同一转速下所可能发出的最大功率之比称之为( )。
A 、发动机工况 B 、有效功率 C 、工作效率 D 、发动机负荷
2. 汽车耗油量最少的行驶速度是( )。
A 、低速
B 、中速
C 、全速
D 、超速 3. 曲轴轴向定位点采用的是( )。
A 、一点定位
B 、二点定位
C 、三点定位 4. 外圆切槽的扭曲环安装时切槽( )。
A 、向上 B 、向下
5. 曲轴上的平衡重一般设在( )。
A 、曲轴前端
B 、曲轴后端
C 、曲柄上 6. 曲轴后端的回油螺纹的旋向应该是( )。
A 、与曲轴转动方向相同
B 、与曲轴转动方向相反 7. 曲轴正时齿轮与凸轮轴正时齿轮的传动比是( )。
A 、1∶1 B 、1∶2
C 、2∶1
8. 四冲程六缸发动机,各同名凸轮之间的相对位置夹角应当是( )。
A 、120° B 、90° C 、60°
9. 在压力差的作用下,汽油从化油器喷管中吸出,并在高速流动的空气流撞击下分散成细小的汽油颗粒,此过程称为( )。
A 、雾化过程
B 、汽化过程
10. 获最低耗油率的混合气成份应是( )。
A 、α=1.05~1.15
B 、α=1
C 、α=0.85~0.95 11. 加浓装置的加浓量孔与主量孔( )。
A 、串联
B 、并联 12. 怠速喷口在( )。
A 、节气门下方
B 、主喷管内
C 、加速喷口内 13. 柴油机混合气是在( )内完成的。
A 、进气管
B 、燃烧室
C 、化油器
14. 柴油机燃烧过程中,气缸内温度达最高时在( )。
A 、后燃期
B 、速燃期
C 、缓燃期 15. 机油泵常用的形式有( )。
A 、齿轮式与膜片式
B 、转子式和活塞式
C 、转子式与齿轮式
D 、柱塞式与膜片式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往复活塞式点燃发动机一般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组成。
2.四冲程发动机曲轴转二周,活塞在气缸里往复行程 ____次,进、排气门各开闭 ____次,气缸里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次。
密
封
线
班级
3.曲柄连杆机构的主要零件可分为、和三个组。
4.气缸体的结构形式有、、三种。
5.油环的结构形式有和二种。
6.曲轴与凸轮轴间的正时传动方式有、、等三种形式。
7.采用双气门弹簧时,双个弹簧的旋向必须相 _________。
8.汽油机燃料供给系一般由、、、
等装置组成。
四、名词解释(10分)
1.上止点和下止点
2.压缩比
3.燃烧室
4.气门间隙
3.过量空气系数
五、简答题(1、2题各9分,3题7分,总共25分)
1.简答气环与油环的作用。
2.为什么要预留气门间隙?气门间隙过大、过小为什么都不好?
3.化油器的作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