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胰岛素抵抗指数的相关性研究_周建扬

合集下载

2型糖尿病相关指标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

2型糖尿病相关指标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

2型糖尿病相关指标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目前对糖尿病证型的诊断和疗效判断,重宏观、轻微观,防碍了该病的深入研究,为揭示中医证型与客观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加速证型客观化研究的进程,近年来笔者对120例2型糖尿病病人进行了中医证型与胰岛素、C-肽、糖化血红蛋白、血流变学、血脂等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研究。

结果发现,中医辨证分型与客观检查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

标签:2型糖尿病;辨证分型;客观化开展2型糖尿病证型与多项实验指标之间关系的研究,从多层次、多角度,全面系统揭示证型的科学内涵,最终为糖尿病证型的诊断,由定性向定量方面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自2002年6月~2006年9月,笔者对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证型与胰岛素、C-肽等的相关性研究,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自2002年4月~2006年9月,笔者对本院住院及门诊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新药治疗消渴(糖尿病)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并结合笔者的观察,将其辨证分为阴虚燥热、气阴两虚、阴阳两虚、湿热内蕴、瘀血内阻5个证型。

其中阴虚燥热50例,占41.7%,男23例,女27例,平均年龄(55.1±11.510)岁,平均病程(3.3±1.233)年;气阴两虚型34例,占28.3%,男14例,女20例,平均年龄(57.5±10.709)岁,平均病程(4.9+2.140)年;阴阳两虚型6例,占5.0%,男4例,女2例,平均年龄(61.3±10.875)岁,平均病程(5.8±2.098)年;湿热内蕴型19例,占15.8%,男10例,女9例,平均年龄(53.5±9.186)岁,平均病程(1.4±0.700)年;瘀血内阻型11例,占9.2%,男2例,女9例,平均年龄(63.1±10.015)岁,平均病程(5.5±2.588)年。

各证型理化指标具有可比性。

2方法与步骤2.1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按照WHO制定的标准,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患者。

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

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

5 8 . 5 8 + 7 . 7 8 ) 岁; 对 照组 中男 性 7 3例 , 女 性 前 的进 展 显示 , 多 种代谢 紊 乱 以及心 脑 血管疾 病 与 2 型 平 均 年龄 为 (
糖 尿病 均与胰 岛素抵 抗有着 密切 的相关 联系 。 糖尿 病属
4 7例 , 年 龄在 4 2 — 7 O岁 , 平 均年龄 为( 5 6 . 2 8 + _ 5 . 7 8 ) 岁 。实 验 组 中的患者其 中湿 热 困脾证 5 1 例, 肝郁脾虚证 8 0例 , 阴虚 燥热 证 5 3 例, 阴 阳两 虚证 4 6例 。
【 中图分类 号】R 2 5 9 【 文 献标识 码】A 【 文章 编 号】1 6 7 2 — 4 0 6 2( 2 0 1 5 ) 1 2 ( a ) 一 0 0 6 2 — 0 3
2型糖 尿 病 是 目前 临 床 中较 为常 见 的代谢 内分 泌
以及 1 2 0例健 康 体检 者 为该 次研 究 的对 象 , 并将 2 3 0例
I A I 、 S S 和病 程 具有 负 相 关性 ( P < 0 . 0 5 ) ; 实验 组各 证 型 间 的指标 差 异有 统计 学 意 义 ( P < 0 . 0 5 ) ; 患者 年 龄 的增 长 和病 程
的延长 , 肝郁 脾 虚证 以及 阴 阳两虚 证 也会 随之 明显增 加 , 两 者 差异 有 统计 学意 义 ( P < 0 . 0 5 ) ; 并 表 明了病 程 时 间越长 ,
1 . 2 研 究 方 法
于中医学 的“ 消渴 ” 范畴之 内, 在《 黄帝 内经》 中病名第

次 出现 。 现代 的中 医学 把糖 尿病 称为 消渴病 。 其 特征
为多食 、 多饮 、 多尿以及消瘦 、 疲乏 等综合征 。 为 了进一步 了解 2型糖 尿 病 与胰 岛 素抵 抗 之 间存 在 的相 关 性 , 以

视黄醇结合蛋白-4与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的相关性

视黄醇结合蛋白-4与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的相关性

视黄醇结合蛋白-4与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的相关性倪娟;马向华;沈捷【摘要】目的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脂血症的代谢特点及其与视黄醇结合蛋-4(RBP-4)的相关性. 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初诊的T2DM患者131例,根据是否合并高脂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和(或)高总胆固醇血症]分为2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其中T2DM不伴高脂血症组73例,T2DM伴高脂血症组58例.比较2组病人一般临床资料和生化指标等有无差异,并对相关指标做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初诊T2DM合并高脂血症组患者年龄明显低于未合并高脂血症组(P<0.05),尿酸、RBP-4明显高于未合并高脂血症组(P<0.05),而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2组间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RBP-4是初发T2DM合并高脂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初诊T2DM 合并高脂血症者较未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存在高尿酸血症相伴发生的风险;RBP-4在预测初发T2DM合并高脂血症风险方面有重要临床价值.%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etabolic characteristics of newly-diagnosed type 2 diabetes with hyperlipoidemia and the risk factors.Methods A case-control study containing 131 case of newly-diagnosed type 2 diabetes was conducted from January 2010 to March 2012.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with or without hyperlipoidemia,73 patients without hyperlipoidemia and 58 patients with hyperlipoidemia.The blood pressure,body mass index (BMI) and biochemical indicator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nd logistic regresstion analysis was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the risk factors.Results The age in hyperlipidemia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non-hyperlipidemiagroup.Uric acid and retinol binding protein 4 (RBP-4)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nonhyperlipidemia group (P < 0.05).BMI,fasting plasma glucose,HbA1 c showed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2 groups (P > 0.05).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revealed that RBP-4 wa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hyperlipidemia in the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Conclusions The data suggest that the patients with newly-diagnosed type 2 diabetes complicated with hyperlipidemia are likely to suffer from hyperuricemia.RBP-4 may be an potential indicator of hyperlipidemia in the patients with newly-diagnosed type 2 diabetes.【期刊名称】《实用老年医学》【年(卷),期】2013(027)006【总页数】4页(P488-491)【关键词】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视黄醇结合蛋白-4;危险因素【作者】倪娟;马向华;沈捷【作者单位】210029 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210029 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210029 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糖代谢与脂代谢相互影响,2 型糖尿病(T2DM)患者常合并有高三酰甘油(TG)血症或高总胆固醇血症。

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与体重指数、血胰岛素水平及血脂关系的研究

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与体重指数、血胰岛素水平及血脂关系的研究

172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Cardiovascular Disea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2019 年 1月 A 第 7 卷第 1 期Jan. A 2019 V ol. 7 No. 1 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与体重指数、血胰岛素水平及血脂关系的研究刘 义,李枝锋,李坤正,徐艳美(湖北省恩施州咸丰县中医医院内一科,湖北恩施 445600)【摘要】目的 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与体重指数、血胰岛素水平及血脂关系的研究。

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中医辨证分型,其中有15例是阴阳两虚型、16例气阴两虚型、25例湿热困脾型、24例因虚热盛型。

结果 这四类胰岛素血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其中占比例最多的是湿热困脾型,四类患者的血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中医辨证型治疗对两种糖尿病有效,主要是通过对患者的血脂、体重、胰岛素进行鉴别。

湿热困脾型是糖尿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可以通过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血脂;胰岛素;体质量指数【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1.172.01糖尿病属于一种分泌代谢异常的疾病,在临床中比较多见,根据数据显示,我国2型糖尿病大约占了10%左右。

糖尿病患者会出现器官衰竭的现象,慢慢地会因为阴津亏损,而威胁患者的生命。

还有数据显示糖尿病与体重、胰岛素、血脂都有着关联,本院收治了8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析,同时对患者的血脂、胰岛素、体重进行了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中医辨证分析,其中有15例是阴阳两虚型、16例气阴两虚型、25例湿热困脾型、24例因虚热盛型。

视黄醇结合蛋白4与胰岛素抵抗及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视黄醇结合蛋白4与胰岛素抵抗及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视黄醇结合蛋白4与胰岛素抵抗及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摘要】视黄醇结合蛋白4(retinol binding protein 4,RBP4)被发现在胰岛素抵抗的人和大鼠的血清水平升高,被并证实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相关。

本文从RBP4概述及其于T2DM大血管病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多囊卵巢综合症的相关性方面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RBP4;T2DM;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多囊卵巢综合症【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1-0005-02RBP4是体内负责结合并转运维生素A视黄醇类活性代谢物的一类蛋白质。

Yang等[1]与2005年通过基因芯片技术鉴定出一种新的细胞因子--RBP4,一种新的参与胰岛素抵抗(IR)的脂肪细胞因子,在2型糖尿病(T2DM)及其并发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等多种疾病的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对RBP4与IR及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RBP4概述RBP4是视黄醇类结合蛋白家族中的一员,相对分子质量为 21kD,基因由181个氨基酸组成。

当RBP4释放入血后,通过与视黄醇和甲状腺激素转运蛋白以1:1:1的比例相结合成三元复合物,最后通过肾脏排出体外。

2.RBP4与T2DM的相关性研究2.1 RBP4与IRYang[1]等研究表明,IR小鼠血清 RBP4水平显著升高,且IR越高,RBP4水平就越高。

在一些人体试验中也显示:IR个体RBP4水平是增高的[2]。

目前已有多项试验在研究RBP4参与IR的机制,可能是RBP4通过直接诱导肝脏磷酸烯醇或丙酮酸激酶基因,使周围组织对糖的摄取和利用减少,同时使肝糖输出增加而促使IR的发生。

2.2 RBP4与糖脂代谢障碍有研究显示,处于炎症状态的脂肪细胞RBP4水平升高,并进一步干扰胰岛素受体的信号传导过程,导致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下降,进而脂肪细胞释放过多的TG,并引起糖、脂代谢的紊乱。

RBP4与2型糖尿病研究进展

RBP4与2型糖尿病研究进展

RBP4与2型糖尿病研究进展摘要:视黄醇(维生素A)结合蛋白4(RBP4,retinal binding protein 4)是新近研究发现的一种脂肪因子,有研究显示它与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的发生有关,是肥胖和Ⅱ型糖尿病之间的联系因子。

关键词:RBP4;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近年来,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糖尿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的重要因素,而肥胖是导致胰岛素抵抗的重要环节。

近年来脂肪细胞的缺陷在胰岛素抵抗的机理中表现尤为活跃,脂肪组织不仅是能量储存器官,还是一个可以分泌产生多种激素和细胞因子的内分泌器官[1,2]。

脂肪组织分泌产生的生物活性分子,如瘦素、脂联素、抵抗素等,统称脂肪因子[3,5]。

它作为内源性信号分子作用于脂肪组织和能量代谢器官,从而控制机体内能量的合成和代谢活动的功能稳态[4,5]。

脂肪因子与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特别是与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因此,对其的研究已成为研究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的热点之一[6]。

RBP4视黄醇(维生素A)结合蛋白4(RBP4,retinal binding protein 4)是新近发现的一种脂肪因子,它与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的发生[7]密切相关。

1 RBP4的发现近年Beth Israel Deaconess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研究发现脂肪细胞中存在的一种蛋白是导致胰岛素抗性的一个新因子——它是肥胖和Ⅱ型糖尿病之间的联系因子。

2005年在由Qin Yang[7]博士和Timothy Graham博士领导的研究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脂肪组织GLUT4葡萄糖运载体表达时也偶然发现了此种蛋白,随后他们进行了全面的基因芯片分析,鉴定了这种新的蛋白-视黄醇(维生素A)结合蛋白4 。

研究显示脂肪组织的特殊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glucose transporter 4)基因敲除小鼠其骨骼肌和肝表现明显的胰岛素抵抗,其血清RBP4水平明显升高。

Ⅱ型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分析

Ⅱ型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分析

Ⅱ型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分析陈思兰;林兰;楚晓燕;王兆礼【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年(卷),期】2001(008)006【摘要】目的:探讨Ⅱ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在广安门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部严格筛选出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感染,无其他内分泌疾患的Ⅱ型糖尿病患者1 51例,按照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分为阴虚热盛型、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3型,并与健康对照组作胰岛素敏感性比较.结果:Ⅱ型糖尿病各证型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P<0.01),若将健康对照组的胰岛素敏感性定为1.00,则阴虚热盛型、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的胰岛素敏感性分别为0.81 5、0.76 5、0.89;3型间胰岛素敏感性比较,则阴阳两虚型>阴虚热盛型>气阴两虚型,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胰岛素抵抗是Ⅱ型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的病理基础之一.【总页数】3页(P49-51)【作者】陈思兰;林兰;楚晓燕;王兆礼【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北京,100053;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北京,100053;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北京,100053;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北京,10005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相关文献】1.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其胰岛素抵抗及IL-6、IL-8水平相关性分析 [J], 李欣;姚定国;周金虎2.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J], 申涛;黄晓华;欧亚龙;罗勤;李光琼;李向东3.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胰岛素抵抗及生长抑素的关系 [J], 周金虎;姚定国;李欣4.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胰岛素抵抗及尿微量白蛋白相关性 [J], 李颖;宋含平;范晨5.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 [J], 杨玉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作者:刘福华周克义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7年第21期【摘要】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方法选取191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按照中医辨证将其分为3种类型,分别为阳虚湿瘀型(34例)、湿热困脾型(102例)、阴虚燥热型(55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69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体质量指数(BMI)水平,分析中医辨证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结果观察组阳虚湿瘀型患者ISI为(-4.43±0.38)、FINS为(19.89±4.74)mU/L、FPG为(10.34±1.37)mmol/L,湿热困脾型患者ISI为(-4.91±1.07)、FINS为(23.29±8.46)mU/L、FPG为(11.40±1.86)mmol/L,阴虚燥热型患者ISI为(-4.28±0.26)、FINS为(14.94±3.19)mU/L、FPG为(8.65±1.11)mmol/L;对照组ISI为(-3.44±0.26)、FINS为(7.56±3.80)mU/L、FPG为(4.74±0.86)mmol/L,观察组患者ISI、FINS、FPG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 2型糖尿病;阳虚湿瘀型;湿热困脾型;阴虚燥热型;胰岛素抵抗DOI:10.14163/ki.11-5547/r.2017.21.040中医治疗糖尿病在我国具有很长时间的历史,但由于糖尿病中医病机复杂,辨证困难,因此进展缓慢[1]。

科学在不断进步,通过研究糖尿病患者关键指标,如胰岛素抵抗在中医各症型患者中的关系,有助于帮助中医获得更大的进展,使辨证更加准确规范[1-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中医药学刊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胰岛素抵抗指数的相关性研究周建扬1,杨江成2,龚文波1,周开1,戴强1,翁思颖1(1.宁波市中医院,浙江宁波315010;2.浙江中医药大学2009级硕士研究生,浙江杭州310053)摘要:目的:初步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胰岛素抵抗指数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

方法:将入组的30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为阴虚热盛型(58例)、气阴两虚型(177例)、血瘀脉络型(35例)和气虚痰浊型(30例)4组,并设健康对照组(30例)。

全部病例监测空腹血糖(FPG )、空腹胰岛素(FINS )、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 ),测定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etinol binding protein ,RBP4)。

结果:①气虚痰浊型患者RBP4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血瘀脉络型、阴虚热盛型与气阴两虚型;②RBP4与IR 之间呈正相关(r =0.312;P <0.01)。

结论: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与气虚痰浊型糖尿病患者关系密切;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呈正相关,降低血清视黄醇水平可能是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一种新方法。

关键词:2型糖尿病;视黄醇结合蛋白4;中医证型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717(2012)07-1539-03Clinical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and RBP 4and Insulin Resistance IndexZHOU Jian-yang 1,YANG Jiang-cheng 2,GONG Wen-bo 1,ZHOU Kai 1,DAI Qiang 1,WENG Si-ying 1(1.Ningbo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Ningbo 315010,Zhejiang ,China ;2.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53,Zhejiang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sulin resistance index ,RBP4and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preliminarily.Methods :300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were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the asthenia heat due to yin deficiency (58cases ),qi and yin deficiency (177cases ),blood stasis (35cases ),qi de-ficiency with phlegm (30cases );normal controling group (30cases ).All cases were observed 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 ),fasting plasma insulin (FINS ),retinol binding protein (RBP4),calculatied insulin resistance index.Results :1.The group of qi deficiency with phlegm was apparently higher than the normal controling group ,blood stasis group ,as-thenia heat due to deficiency yin group ,the group of Qi and yin deficiency ;2.RBP4and IR were positively associated (r =0.312;P <0.01).Conclution :There is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RBP4and syndrome of qi deficiency with phlegm with diabetes mellitus and RBP4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IR ,so reducing RBP4could be a new method of treating insulin resistance index.Key words :type 2diabetes mellitus ;retinol -binding proteins 4;syndrome type in TCM收稿日期:2012-03-04基金项目: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为2009CA097)作者简介:周建扬(1954-),女,浙江宁波人,主任中医师、教授,研究方向:中医药治疗内分泌代谢疾病。

通讯作者:杨江成(1985-),男,浙江杭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医内分泌。

2型糖尿病是一组以胰岛素抵抗和(或)胰岛素缺乏而致高血糖为特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呈逐年递增趋势。

为探讨中医辨证各辨证分型与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关系,更好地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

本研究以30名健康者为对照,对300例不同中医证型的2型糖尿病患者与其血清视黄醇结蛋白4、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符合标准的浙江省宁波市中医院2009年7月-2010年12月住院及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共300例,按照辨证分型,分为阴虚热盛型、气阴两虚型、血瘀脉络型与气虚痰浊型四组。

其中阴虚热盛型58例,占19.3%,男20例,女38例,平均年龄54.0岁,平均病程4.8年;气阴两虚型177例,占59.0%,男86例,女91例,平均年龄55.4岁,平均病程4.5年;血瘀脉络型35例,占11.7%,男11例,女24例,平均年龄56.7岁,平均病程4.4年;气虚痰浊型30例,占10.0%,男13例,女17例,平均年龄51.0岁,平均病程4.6年;健康对照组30人,男11例,女19例,平均年龄49.8岁。

各证型间在年龄、性别和病程间无显著性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与诊断标准1.2.1西医诊断标准2型糖尿病病人(参照1997年美9351中华中医药学刊国ADA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

1.2.2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及《消渴病(糖尿病)中医分期辨证与疗效评定标准》[2]):阴虚热盛型主证:烦渴多饮,多食易饥,尿频量多,大便干结,尿色赤黄,舌红苔黄,脉弦数或滑数。

同时具备3项症状且舌脉相符,即可诊断。

气阴两虚型主证:口咽干燥,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腰膝酸软,盗汗自汗,五心烦热,心悸失眠,或视物模糊,舌质嫩红或红,苔少或薄白,脉细数或弦细。

同时具备3项症状且舌脉相符,即可诊断。

血瘀脉络型主证:胸胁刺痛,部位固定,肢体麻木,或有疼痛,肌肤甲错,口唇紫黯,舌质黯或伴有瘀斑,舌苔少或薄白,脉弦,或沉而涩。

同时具备3项症状且舌脉相符,即可诊断。

气虚痰浊型主证:神疲乏力,少气懒言,或自汗,或胸闷脘痞,或纳呆呕恶,或全身困倦,或头胀肢沉,大便溏稀或软,舌胖或有齿印,苔白腻,脉滑或细。

同时具备3项症状且舌脉相符,即可诊断。

1.2.3体重状态判定标准依据2003年《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试用)》,以体重指数(BMI)<18.5kg/m2为消瘦,18.5kg/m2≤BMI<24kg/m2为标准体重,24kg/m2≤BMI<28kg/m2为超重,BMI≥28kg/m2为肥胖。

1.3排除标准1型糖尿病;各种应激状态:如感染、创伤、大出血等;严重急性并发症者(如酮症或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渗,急性心梗、急性脑卒中,心衰);糖尿病肾病III Ⅴ期;严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重度非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重度NPDR),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及青光眼;严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单侧或双侧肢体持续性刺痛或烧灼痛,睡眠及工作受到影响);严重的糖尿病性心脏病患者(心功能III级以上);其他兼症(如肿瘤、肝病、免疫系统或血液系统疾病者)。

1.4观察方法将300例患者通过辨证分型分成4组。

每位患者均测定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RBP4等各项指标记录在观察表内。

胰岛素抵抗指数按稳态模型公式(HOMA-IR公式)计算=FPGˑFINS/22.5。

以上实验室检查由本院检验科完成,测定仪器为美国贝克曼公司生产的LX-2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盒由上海九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血糖检测均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静脉血浆葡萄糖。

1.5统计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珋xʃs表示,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HOMA-IR与RBP4的关系采用Pearson分析,检验水准取a=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各组间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胰岛素抵抗指数的比较见表1。

中医辨证4型胰岛素抵抗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气虚痰浊型胰岛素抵抗水平显著高于血瘀脉络型;气虚痰浊型血清RBP4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及其它中医辨证3型。

表1各组间RBP4、胰岛素抵抗指数比较(珋xʃs)组别例数HOMA-IR RBP4(μg/mL)健康对照组301.2ʃ0.6052.9ʃ9.420阴虚热盛型582.4ʃ2.50##52.6ʃ17.220*气阴两虚型1772.5ʃ1.88##51.6ʃ17.906**血瘀脉络型351.9ʃ1.22#**54.2ʃ27.529*气虚痰浊型303.2ʃ2.21##63.2ʃ16.329#注: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气虚痰浊组比较,*P<0.05,**P<0.01。

2.2各组间体重状态比较见表2。

体重状态经χ2检验提示:气虚痰浊型超过标准体重的比例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气阴两虚型(p<0.01)与阴虚热胜型(p<0.05),气虚痰浊型与血瘀脉络型相比,两者超重状态比例水平接近,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表2各组间体重状态比较[例(%)]组别例数肥胖超重标准体重消瘦健康对照组303(10.0)8(26.7)17(56.6)2(6.7)阴虚热盛型586(10.3)24(41.4)27(46.6)1(1.7)气阴两虚型17715(8.5)66(37.3)91(51.4)5(2.8)血瘀脉络型355(14.3)16(45.7)14(40.0)0(0.0)气虚痰浊型304(13.3)20(66.7)6(20.0)0(0.0)2.3Pearson分析见表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