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基适用性验证方案
3.微生物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验证方案.doc

3.微生物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验证方案1.概述:培养基是微生物试验的基础,直接影响微生物试验结果。
适宜的培养基制备方法、贮藏条件和质量控制是提供优质培养基的保证。
供试品微生物限度检查中所使用的培养基应进行适用性检查。
2.验证目的:本次验证的目的是确认需氧菌总数、霉菌及酵母菌总数检查用的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的质量,以及其制备程序、保存条件等是否满足微生物限度检查用要求。
3.验证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物计数法”、“9203 药品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指导原则”。
4.验证项目: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5.适用范围:成品培养基、由脱水培养基或按处方配制的培养基均应进行培养基适用性检查。
6.验证周期:除另有规定外,在实验室中,若采用已验证的配制和灭菌程序制备培养基且过程受控,那么同一批脱水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试验可以只进行一次。
如果培养基的制备过程未经验证,那么每一灭菌批培养基均要进行适用性检查试验。
7.验证小组人员及职责:题目微生物计数培养基适用性试验验证方案文件编号SOP-YZ-6303制订人制定日期年月日版本号 B 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页码0/12 批准人批准日期年月日修改状态 0颁发部门质量部生效日期年月日分发份数分发部门质量部7.3.3.6负责对验证人员的培训、考核工作。
7.3.3.7负责验证资料和报告的审核工作。
7.3.3.8负责验证文件回收、归档管理工作。
8.合格标准:8.1被检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的比值应在0.5-2范围内,且菌落形态大小应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一致;8.2被检液体培养基管与对照培养基管比较,试验菌应生长良好。
9.验证实施条件9.1验证方案培训:在验证实施前,应对参与验证的人员进行验证方案以及与验证相关的文件进行培训,确保相关人员掌握了验证的相关要求与知识。
新版GMP培养基适用性检查验证方案

培养基适用性检查验证方案文件编号:VMP-VV-501-00起草人: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批准人:_________________批准日期:年月曰通过验证以确认所采用的培养基适合于细菌、霉菌及酵母菌的测定及控制菌的检查,根据特性制订检验方法和检验条件,按制定的方法进行试验,根据验证结果判断是否符合验证标准。
假设符合,按验证的方法和条件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假设不符合,重新建立制订检验方法和检验条件,再进行验证,直至验证结果符合设立的验证标准。
为了确认所采用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和控制菌检查的培养基是否符合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规定要求,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及检验方法的完整性。
对于本次验证的执行进行了如下的风险分析:4.1验证人员培训:验证报告起草人有责任在方案批准后〔且在验证实施前〕对本次验证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培训人员记录见附件1。
将所有的平皿和稀释剂都应该严格按照相关的灭菌程序消毒,以确保其对试验的结果没有影响。
4.3仪器与器具:恒温培养箱、生化培养箱、高压蒸汽灭菌器、净化工作台、无菌培养皿、无菌移液管所有检查在环境洁净度C级下的局部A级洁净度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隔离系统内进行,其全过程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能防止微生物污染。
5.2.1验证用菌种及培养基:521.1来源:食品药品检验所注:编号由菌种首字母-传代代数-配制日期组成。
5.2.2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取市售的脱水培养基,分别按照规定方法进行配制后灌装于洁净的三角烧瓶中,然后加塞灭菌,在实验前加温熔化备用。
523.1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枯草芽抱杆菌的新鲜培养物至10ml营养肉汤培养基中,30〜35C培养18〜24小时,取此培养液1ml,力卩0.9 %无菌氯化钠溶液至10ml,采用10倍递增稀释法,稀释至10-6〜10-7,使菌数约为50〜100cfu/ml,做活菌计数备用。
5.2.3.2接种白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至10ml改进马丁培养基中,23〜28C培养24〜48小时,取此培养液1ml,加0.9 %无菌氯化钠溶液至10ml,采用10倍递增稀释法,稀释至10-6〜10-7,使菌数约为50〜100cfu/ml,做活菌计数备用。
RA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方案

题目计数培养基适用性验证方案方案号版本号01批准页起草人审核人签字日期QC经理批准人签字日期QA经理目录1.验证目的2. 参照标准3. 验证项目4. 验证人员及职责5. 判定标准6. 实验材料7. 菌液制备8. 菌液计数9. 适用性检查 10.阴性对照 附件1.检测记录 1.验证目的纯化水微生物计数用的培养基应进行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本次验证的目的是确认R2A 培养基适合纯化水中总需氧菌总数测定。
2.参照标准2015版中国药典二部1105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3.验证项目R2A 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4.验证小组人员及职责:4.1验证小组人员: 4.2验证人员职责及要求 4.3验证中各部门的职责4.3.1.4负责验证资料及结果的审核工作。
4.3.1.5负责验证报告的批准工作。
4.3.2验证工作小组职责4.3.2.1负责验证方案的起草工作。
4.3.2.2参与验证方案的讨论、确认工作。
4.3.2.3负责验证方案的实施。
4.3.2.4负责验证结果的分析、统计、报告工作。
4.3.2.5参与验证结果的评价工作。
4.3.3质量部职责小组人员职务姓 名所在部门 组 长 质量部 组 员 质量部 组 员质量部4.3.3.1负责公司验证日常管理工作。
4.3.3.2负责验证方案的审核工作。
4.3.3.3负责验证过程中仪器、仪表、计量器具的校验工作。
证过程中的各项检验工作负责。
5.判定标准被检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的比值应在0.5-2的范围内,且菌落形态大小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一致。
6.试验材料6.1 被验证产品:R2A琼脂培养基6.2 仪器设备6.2.1 压力蒸汽灭菌器6.2.2 HF1200LC型生物安全柜6.2.3 DNP-9160BS型培养箱6.2.4 DHG90型鼓风干燥箱6.2.5微波炉6.3. 验证用培养基名称生产厂家批号R2A琼脂培养基6.4. 验证用菌株:(第代)试验菌株增菌培养基培养温度培养时间枯草芽孢杆菌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30—35℃18-24h 铜绿假单胞菌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23—28℃18-24h 7. 菌液制备分别取铜绿假胞杆菌、与枯草芽孢杆菌的新鲜培养物至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中,于30~35℃培养不超过18-24h。
控制菌检查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方案

控制菌检查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方案一、研究背景和目的:菌检查是指通过检测和培养方法,对样品中的细菌进行分离鉴定和数量测定的过程。
菌检查培养基是进行菌检查的重要工具,其适用性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因此,对菌检查培养基的适用性进行检查和验证,对于确保菌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检查方案旨在对菌检查培养基的适用性进行系统检查,建立合理、可行的检查流程,以确保培养基的适用性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二、检查方法和步骤:1.收集样品:2.培养基准备:根据不同菌种和检测要求,选取合适的培养基进行准备。
培养基的准备需要按照相应的标准操作程序进行,以确保培养基的质量和规范性。
3.菌液接种:将收集的菌种,按照规定的菌液接种方法,接种于相应的培养基上。
4.培养条件控制:控制培养基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以及培养时间,以确保菌种在培养基上可以适应和生长。
5.菌落计数和观察:在培养时间结束后,观察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成情况,并进行菌落计数。
6.鉴定和比对:选择代表性的菌落进行鉴定和比对,以确认其和已知菌种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7.结果评估:对所得的结果进行评估和统计分析,比对实验结果与对培养基适用性的要求是否一致。
8.结论和建议: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包括是否适用、适用范围、注意事项等。
三、影响因素和处理措施:1.培养基成分:培养基中的成分可能对菌种的生长和繁殖产生影响,因此需要确保培养基中的成分符合菌种的需求和标准要求。
2.培养条件控制:地域、温度、湿度、pH等环境因素都会对菌种的生长和繁殖产生影响,因此在进行实验时需要控制这些因素的影响,以确保实验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3.常见菌种筛选:针对不同食品、水等样品中的常见菌种,通过前期调查和研究,筛选出适用于相应样品的菌种进行实验。
4.对照组设定:在实验中设置对照组,以确保菌检查培养基的适用性与已知的标准相一致。
四、质量控制措施:1.培养基质量控制:对培养基的成分进行严格控制和质量评估,确保培养基的质量符合标准和要求。
新版GMP培养基适用性检查验证方案

培养基适用性检查验证方案文件编号:VMP-VV-501-00起草人:审核人:批准人:批准日期:年月日验证立项申请表验证方案审批表1.概述通过验证以确认所采用的培养基适合于细菌、霉菌及酵母菌的测定及控制菌的检查,根据特性制订检验方法和检验条件,按制定的方法进行试验,根据验证结果判断是否符合验证标准。
若符合,按验证的方法和条件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若不符合,重新建立制订检验方法和检验条件,再进行验证,直至验证结果符合设立的验证标准。
2.验证目的及范围为了确认所采用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和控制菌检查的培养基是否符合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规定要求,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及检验方法的完整性。
3.验证风险评估对于本次验证的执行进行了如下的风险分析:4.验证前准备验证人员培训:验证报告起草人有责任在方案批准后(且在验证实施前)对本次验证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培训人员记录见附件1。
将所有的平皿和稀释剂都应该严格按照相关的灭菌程序消毒,以确保其对试验的结果没有影响。
仪器与器具:恒温培养箱、生化培养箱、高压蒸汽灭菌器、净化工作台、无菌培养皿、无菌移液管。
5.验证内容测试环境条件要求所有检查在环境洁净度C级下的局部A级洁净度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隔离系统内进行,其全过程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能防止微生物污染。
计数培养基验证用菌种及培养基:来源:食品药品检验所菌落计数用菌种注:编号由菌种首字母-传代代数-配制日期组成。
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取市售的脱水培养基,分别按照规定方法进行配制后灌装于洁净的三角烧瓶中,然后加塞灭菌,在实验前加温熔化备用。
菌液制备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新鲜培养物至10ml营养肉汤培养基中,30~35℃培养18~24小时,取此培养液1ml,加%无菌氯化钠溶液至10ml,采用10倍递增稀释法,稀释至10-6~10-7,使菌数约为50~100cfu/ml,做活菌计数备用。
接种白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至10ml改良马丁培养基中,23~28℃培养24~48小时,取此培养液1ml,加%无菌氯化钠溶液至10ml,采用10倍递增稀释法,稀释至10-6~10-7,使菌数约为50~100cfu/ml,做活菌计数备用。
R2A琼脂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方案

R2A琼脂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了我的书桌上,一股莫名的动力涌上心头。
十年的方案写作经验告诉我,此刻正是沉浸在创意的海洋中,挥洒文字的最佳时刻。
那么,就让我们来谈谈R2A琼脂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方案吧。
一、方案背景近年来,微生物实验室在科研和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培养基作为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基础物质,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R2A琼脂培养基作为一种常用的培养基,其适用性检查显得尤为重要。
二、方案目标1.评估R2A琼脂培养基的质量,确保其适用于微生物实验室的各项实验。
2.为实验室人员提供一套完整的R2A琼脂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方案。
三、方案内容1.培养基的外观检查我们要对R2A琼脂培养基的外观进行检查。
观察其颜色、透明度、有无杂质等。
合格的R2A琼脂培养基应为淡黄色,透明度好,无杂质。
2.培养基的溶解性检查将R2A琼脂培养基加入蒸馏水中,观察其溶解性。
合格的R2A琼脂培养基应在短时间内完全溶解,无沉淀。
3.培养基的PH值检查使用PH计对R2A琼脂培养基的PH值进行测定。
合格的R2A琼脂培养基的PH值应在6.8-7.2之间。
4.培养基的微生物生长情况检查将R2A琼脂培养基接种到已知微生物菌种中,观察其在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
合格的R2A琼脂培养基应能支持目标微生物的生长。
5.培养基的稳定性检查将R2A琼脂培养基在室温下放置一定时间,观察其是否发生变质。
合格的R2A琼脂培养基应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稳定,不发生变质。
6.培养基的保存期检查对R2A琼脂培养基的保存期进行测定,确保其在有效期内使用。
合格的R2A琼脂培养基的保存期一般不应低于6个月。
四、方案实施1.准备实验材料实验所需材料包括:R2A琼脂培养基、蒸馏水、PH计、微生物菌种、培养皿等。
2.实施检查按照方案内容逐项进行检查,详细记录实验数据。
3.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评估R2A琼脂培养基的适用性。
4.结果报告将实验结果整理成报告,提交给实验室负责人。
培养基适用性验证

.培养基适用性验证方案起草人:方案审核人:方案批准人:XXXXX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目录1. 验证目的 (2)2. 参照标准 (2)3. 验证项目 (2)4. 验证小组人员及职责 (3)5. 验证可接受的标准 (3)6. 验证步骤 (3)7. 菌液制备 (6)8. 适用性检查 (6)9. 控制菌检查 (7)10. 操作方法 (8)11.结论 (11)1. 验证目的:需氧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用的培养基及控制菌培养基应进行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本次验证的目的是确认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和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适合需氧菌、霉菌及酵母菌总数及测定和控制菌适用性检查。
2. 参照标准:2015版中国药典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3. 验证项目:营养琼脂培养基和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和控制菌适用性检查。
4.验证小组人员及职责:4.14.2验证人员职责及要求4.2.1按验证方案及相关文件实施验证。
4.2.2认真观察并做好验证原始记录。
4.2.3对实施验证的结果负责。
4.3验证中各部门的职责4.3.1验证领导组职责4.3.1.1制订验证总计划,负责全公司验证工作的管理。
4.3.1.2确定验证项目及验证项目负责人。
4.3.1.3负责验证方案的批准工作。
4.3.1.4负责验证资料及结果的审核工作。
4.3.1.5负责验证报告的批准工作。
4.3.2验证工作小组职责4.3.2.1负责验证方案的起草工作。
4.3.2.2参与验证方案的讨论、确认工作。
4.3.2.3负责验证方案的实施。
4.3.2.4负责验证结果的分析、统计、报告工作。
4.3.2.5参与验证结果的评价工作。
4.3.3质量部职责4.3.3.1负责验证方案的审核工作。
4.3.3.2负责验证过程中仪器、仪表、计量器具的校验工作。
4.3.3.3负责验证中各项检测工作,提供验证的检验记录、检验报告,对验证过程中的各项检验工作负责。
4.3.3.4负责验证资料和报告的审核工作。
4.3.3.5负责验证文件回收、归档管理工作。
5.耐胆盐革兰阴性菌检查用培养基适用性检查验证方案

1.概述:培养基是微生物试验的基础,直接影响微生物试验结果。
适宜的培养基制备方法、贮藏条件和质量控制是提供优质培养基的保证。
供试品微生物限度检查中所使用的培养基应进行适用性检查。
:本次验证的目的是确认耐胆盐革兰阴性菌检查用培养基适用性检查用的肠道菌增菌液体培养基、紫红胆盐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的质量,以及其制备程序、保存条件等是否满足微生物限度检查用要求。
:《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1106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物控制菌检查”、“9203药品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指导原则”。
:肠道菌增菌液体培养基、紫红胆盐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成品培养基、由脱水培养基或按处方配制的培养基均应进行培养基适用性检查。
:除另有规定外,在实验室中,若采用已验证的配制和灭菌程序制备培养基且过程受控,那么同一批脱水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试验可以只进行一次。
如果培养基的制备过程未经验证,那么每一灭菌批培养基均要进行适用性检查试验。
7.验证小组人员及职责:7.1验证小组人员:7.2.1按验证方案及相关文件实施验证。
7.2.2认真观察并做好验证原始记录。
7.2.3对实施验证的结果负责。
7.3.1.1制订验证总计划,负责全公司验证工作的管理。
7.3.1.2确定验证项目及验证项目负责人。
7.3.1.3负责验证方案的批准工作。
7.3.1.4负责验证资料及结果的审核工作。
7.3.1.5负责验证报告的批准工作。
7.3.2.1负责验证方案的起草工作。
7.3.2.2参与验证方案的讨论、确认工作。
7.3.2.3负责验证方案的实施。
7.3.2.4负责验证结果的分析、统计、报告工作。
7.3.2.5参与验证结果的评价工作。
7.3.3.1负责公司验证日常管理工作。
7.3.3.2负责验证方案的审核工作。
7.3.3.3负责验证过程中仪器、仪表、计量器具的校验工作。
7.3.3.4负责检验仪器及检验方法的验证。
7.3.3.5负责验证中各项检测工作,提供验证的检验记录、检验报告,对验证过程中的各项检验工作负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基适用性验证 第 1 页 共 7 页
培养基适用性
验证
方案起草人: 日期: 年 月 日
方案审核人: 日期: 年 月 日
方案批准人: 日期: 年 月 日
.
.
目 录
1. 验证目的…………………………………………………………………………3
2. 参照标准…………………………………………………………………………3
3. 验证项目…………………………………………………………………………3
4. 验证小组人员及职责……………………………………………………………3-4
5. 验证可接受的标准………………………………………………………………4
6. 验证材料…………………………………………………………………………4-5
7. 菌液制备…………………………………………………………………………5
8. 适用性检查………………………………………………………………………5-6
9. 控制菌检查………………………………………………………………………7
1. 验证目的:
.
.
需氧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用的培养基及控制菌培养基应进行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本次验证的目的是确认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和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麦康凯液体培养
基和麦康凯琼脂培养基适合需氧菌、霉菌及酵母菌、大肠埃希菌的测定和控制菌适用性检
查。
2. 参照标准:2015版中国药典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3. 验证项目: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和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麦康凯液体培养基和麦康
凯琼脂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4.验证小组人员及职责:
4.1验证小组人员:
小组人员职务 姓 名 所在部门 职 务
组 长 刘秀 质量管理部 经 理
组 员 郝枝桃 质量管理部 QC主任
组 员 王和霞 质量管理部 检验员
组 员 兰丹 质量管理部 检验员
4.2验证人员职责及要求
4.2.1按验证方案及相关文件实施验证。
4.2.2认真观察并做好验证原始记录。
4.2.3对实施验证的结果负责。
4.3验证中各部门的职责
4.3.1验证领导组职责
4.3.1.1制订验证总计划,负责全公司验证工作的管理。
4.3.1.2确定验证项目及验证项目负责人。
4.3.1.3负责验证方案的批准工作。
4.3.1.4负责验证资料及结果的审核工作。
4.3.1.5负责验证报告的批准工作。
4.3.2验证工作小组职责
4.3.2.1负责验证方案的起草工作。
4.3.2.2参与验证方案的讨论、确认工作。
.
.
4.3.2.3负责验证方案的实施。
4.3.2.4负责验证结果的分析、统计、报告工作。
4.3.2.5参与验证结果的评价工作。
4.3.3质量部职责
4.3.3.1负责验证方案的审核工作。
4.3.3.2负责验证过程中仪器、仪表、计量器具的校验工作。
4.3.3.3负责验证中各项检测工作,提供验证的检验记录、检验报告,对验证过程中的各项
检验工作负责。
4.3.3.4负责验证资料和报告的审核工作。
4.3.3.5负责验证文件回收、归档管理工作。
5. 合格标准:被检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不小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的70%,且菌
落形态大小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一致。
6. 试验材料:
6.1. 被验证培养基: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麦康凯琼脂培养基、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
麦康凯液体培养基
6.2. 仪器设备:
6.2.1.YX280B手提式不锈钢蒸锅
6.2.2.DH-360型电热恒温培养箱
6.2.3. 250B生化培养箱
6.2.4. 101型电热恒温培养箱
6.3. 验证用培养基
名称 生产厂家 批号
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
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麦康凯琼脂培养基
麦康凯液体培养基
胰酪大豆胨琼脂对照培养基
沙氏葡萄糖琼脂对照培养基
麦康凯琼脂对照培养基
.
.
麦康凯液体对照培养基
6.4. 验证用菌株:(第 代)
7. 菌液制备
7.1.取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白色念球菌的新鲜培养物。
7.2.用0.9%的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适宜浓度的菌悬液。
7.3.取黑曲霉的新鲜培养物加入3-5ml浓度为0.9%的无菌氯化钠溶液,将孢子洗脱。
7..4.采用适宜的方法吸出孢子悬液至无菌试管中。
7.5.用0.9%的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适宜浓度的孢子悬液。
7.6.注意事项:菌液制备后,如在室温下放置,应在2h内使用;如保存在2-8℃,可在24h
内使用,黑曲霉孢子悬液可保存在2-8℃,在验证过的储存期内使用。
8、培养基适用性检查:
8.1分别接种不大于100cfu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的菌液至胰酪
大豆胨培养基。
8.2每株试验菌平行制备2个平板,混匀、凝固,置于30-35℃培养不超过3天计数。
8.3分别接种不大于100cfu的白色念珠菌、黑曲霉的菌液至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8.4每个试验菌平行制备2个平板,混匀、凝固,置于20-25℃培养不超过5天计数。
8.5用对应的对照培养基代替被检培养基进行上述试验。
8.6结果判定:被检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对照培养基上菌落平均数的70%,且菌落形态
大少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一致,判定培养基的适用性试验检测符合规定。
试验时间 年 月 日 完成时间 年 月 日
试验菌株 培养基 培养温度 培养时间(小时)
白色念珠菌 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20-25℃ 24-48h
黑曲霉 5-7天
金黄色葡萄球菌
胰酪大豆胨培养基 30—35℃ 18-24h 大肠埃希菌
铜绿假单胞菌
.
.
验证菌株 平皿号
供试品组 cfu∕ml 对照培养基组 cfu∕ml 回收率%
应≥70%
铜绿假单胞菌
(培养3天计数)
1 --
2 --
平均值
金黄色葡萄球菌
(培养3天计数)
1 --
2 --
平均值
大肠埃希菌
(培养3天计数)
1 --
2 --
平均值
白色念珠菌
(培养5天开始计数)
1 --
2 --
平均值
黑曲霉菌
(培养5天开始计数)
1 --
2 --
平均值
结论
试验人 复核人
9、控制菌检查
控制菌检查用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项目包括促生长能力、抑制能力及指示特性的检查。常
用培养基适用性检测项目及所用菌株见下表。
大肠埃希菌 麦康凯液体培养基 促生长能力 大肠埃希菌
.
.
抑制能力 金黄色葡萄球菌
麦康凯琼脂培养基
促生长能力+指示特性 大肠埃希菌
9.1麦康凯液体培养基适用性检查
9.1.1促生长能力检查
9.1.1.1分别接种不大于100cfu的大肠埃希菌于被检培养基和对照培养基中。
9.1.1.2在35℃条件下培养24h,与对照培养基管比较。
9.1.1.3检查标准:被检培养基管试验菌应生长良好。
检验结果:
9.1.2抑制能力检查
9.1.2.1分别接种不少于100cfu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于被检培养基和对照培养基中。
9.1.2.2在35℃条件下培养24h,并将被检培养基与对照培养基管比较。
9.1.2.3检查标准:被检培养基管和对照培养基管试验菌均不得生长
检验结果:
9.2麦康凯琼脂培养基适用性检查:促生长能力+指示特性的检查
9.2.1.用涂布法分别接种不大于100cfu的大肠埃希菌于被检培养基和对照培养基平板上。
9.2.2在35℃条件下培养24h。
9.2.3检查标准:被检培养基与对照培养基上试验菌生长的菌落大小、形态特征应、指示剂
反应情况等应一致。
检验结果:
实验人: 复核人:
年 月 日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