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125例临床分析
产后出血120例临床分析

产后出血120例临床分析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ml。
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导致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但如果找准出血原因,抢救及时绝大多数可避免产妇死亡。
临床资料1.2 病因1.3 出血量测定及估计,120例产后出血病人中,出血量在500-1000ml97例,1000ml-2000ml20例,>2000ml3例。
1.4 产后出血原因的诊断1.4.1 子宫收缩乏力时,宫底升高,子宫质软,袋状,阴道流血多,按摩子宫及用缩宫剂后子宫变硬,阴道流血停止或减少,可确定为子宫收缩乏力。
1.4.3 软产道损伤。
疑有软产道损伤应仔细检查软产道,注意有无宫颈撕伤,阴道撕裂伤及会阴撕伤。
1.4.4 凝血功能障碍。
根据病史,出血特点(持续阴道流血,血液不凝,止血困难,全身多部位出血)及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等凝血功能检测可作出诊断。
1.5 处理原则:针对出血原因,迅速止血,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防止感染。
1.5.1 子宫收缩乏力。
1.5.1.1 按摩子宫;直肠给药;1.5.1.3 压迫法:a、双手压迫法;b宫腔纱条堵塞法;1.5.1.4 手术止血:a、结扎子宫动脉或髂内动脉;b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栓塞;c、切除子宫,经积极抢救无效,危及产妇生命时,应进行子宫次全切除或子宫全切除术以挽救产妇生命。
一般保守治疗法,手术保守治疗:a、剖宫产手术中胎盘剥离面病灶切除,创面,用肠线作“8”缝扎止血;b、用宫腔纱条在迫止血;c子宫blynch捆绑术,药物保守治疗:肌内注射甲氨蝶呤50mg/d,连用3天,并口服未非司酮25mg,每天2次或辅予中药。
全子宫切除术或次全子宫切除术。
1.5.3 软产道损伤,应行彻底止血,并按解剖层次缝合撕伤。
1.5.4 凝血功能障碍,首先排除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原因引起的出血,尽快输新鲜全血,补充血小板,纤维蛋白原或凝血酶原复合物,凝血因子,若并发DIC可按DIC处理。
产后出血156例临床分析与防治

产后出血156例临床分析与防治目的探索研究影响产后出血(PPH)的不同因素并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对产后出血的预防,降低产妇的死亡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3年12月发生产后出血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总结。
结果5608例孕产妇中有156例发生产后出血,发生率约为2.32%。
造成产后出血的众多因素中,111例(71.15%)患者因子宫收缩乏力发生出血。
30例(19.23%)患者因胎盘因素发生出血,软产道裂伤10例(6.41%),凝血功能障碍5例(3.21%)。
结论对产程经想严密的观察,分析比较产后发生出血的因素并加以预防,降低剖宫产率,对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和孕产妇死亡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study (PPH) of different factors and positive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the prevention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reducing maternal deaths.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in our hospital in January 2008 ~ December 2013 occurred in patients with postpartum hemorrhage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Results5608 cases of maternal post-partum haemorrhage occurred in 156 cases, the incidence rate of 2.32%.Numerous factors contribute to postpartum hemorrhage in 111 cases (71.15%) patients with bleeding due to uterine atony. 30 cases (19.23%) patients due to placental factors for bleeding, soft birth canal laceration 10 cases (6.41%), coagulopathy five cases (3.21%). ConclusionRigorous production process by observing, analyzing the factors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occurred and compare them to prevent, reduce cesarean section rate,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and maternal mortality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Key words:Postpartum hemorrhage; Reason analysis; Control产后发生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严重的并发症的一种类型,也是导致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我国居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1]。
产后出血100例临床分析

产后出血100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提高对产后出血的认识和急救处理能力,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诊断、危险因素以及防治措施。
方法对四川地质医院近14年来收治的100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出血原因中宫缩乏力占67.0%,占产后出血的首位。
胎盘因素占20.0%,软产道损伤占13.0%。
影响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主要是分娩中的损伤、妊娠并发症,多胎妊娠和人流引产史。
结论重视产妇的孕期保健、加强产前检查管理、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住院分娩率、积极控制并发症、合理选择剖宫产以及正确处理第三产程可以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针对具体病因综合应用药物及进行各种保守性手术是治疗产后出血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产后出血宫缩乏力高危因素防治措施产后出血是产科最常见,对产妇危害最严重的分娩期并发症,也是导致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我国孕产妇死亡原因,产后出血占首位[1]。
我院所在地区农村及外来人口多,其中大部分人缺乏保健意识,孕期未建卡,为行定期产检,有的在家中或个体诊所分娩,产程长或发生产后出血才来院。
产后出血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出血量达到或超过500 ml。
本文通过对四川地质医院近14年来发生的100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以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诊断,危险因素以进一步探讨防治产后出血的有效措施。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6年6月~2010年6月在我院住院分娩3526例,其中阴道分娩2821例,剖宫产705例,诊断产后出血100例,发生率2.8%,100例产后出血者年龄19.5-39岁,平均29.87岁,患者中初产妇42例,经产妇58例;有多胎史、人工流产、引产史者61例。
1.2 产后出血诊断产后出血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失血量超过500ml[2]。
达到1000ml以上为严重产后出血[3]。
失血性休克指低血容量致血压下降、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头晕、脉搏快弱,严重时伴有心慌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尿量减少等临床表现。
100例产后出血临床分析及治疗

100例产后出血临床分析及治疗目的研究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方法对我院收治的产妇中100例出现产后出血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产后出血病因、治疗方法和效果。
结果造成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有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等,顺产比剖宫产、产钳助产发生产后出血概率低,胎儿体重等因素也会对其产生影响。
对其治疗首选促宫缩、缝合等操作较便捷方式,用纱布填塞、子宫缝合等方法能有效止血,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能降低死亡率。
结论对有剖宫产指征、需进行剖宫产的产妇,以及经过双胞胎或胎儿较大的产妇,应做好产后出血预防应对准备,对发生产后出血患者选择合适治疗方法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标签:产后出血;临床分析;治疗产后出血是产妇分娩期一种严重并发症,是指产妇在分娩出胎儿后24h之内失血量高于500ml[1]的情况,失血过多极易导致产妇死亡。
本文将对产后出血患者出血原因与相应治疗方法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所选的100例研究对象均来自2013年1月~2014年10月在我院进行分娩发生产后出血的产妇。
分娩方式包括:自然分娩37例,剖宫产55例,产钳分娩8例。
产后出血量500~3010ml,平均出血量(1164.5±216.5)ml,均符合产后出血临床诊断标准,其中无心、脑、肝、肾等脏器严重疾病患者、精神疾病患者或孕期少于28w者。
1.2方法对所有对象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对其引起出血的原因、出血量、出血时间进行统计;关注患者分娩方式、妊娠期发生的并发症与产后出血之间关系;分析不同情况下使用的不同治疗方法及其效果。
1.3治疗方法当发现患者出现产后出血,首先采取促宫缩、缝合方式。
出血量较多、治疗无效者,改用纱布填充治疗或Hayman子宫缝合术。
纱布填充具体方法为:将窄长医用纱布浸透碘伏,拧干,从宫角一侧开始呈”之”字形填塞至子宫切口,填塞完成后对切口和纱布两端进行缝合。
Hayman子宫缝合术具体方法为:将患者膀胱覆膜下推;剖宫产产妇进针位置在子宫内侧约2cm、子宫切口左右两方到阴道约2cm处;自然分娩产妇进针点在子宫内侧2cm、宫颈内扣约3cm 处;从子宫前壁开始进针,抑制贯穿子宫后壁;取出针后在宫底缠绕、打结。
125例产后出血原因分析与护理

2 . 1 总结 临床 1 2 5例产后 出血情 况如 下。一般 子宫 收缩乏 力 的原 因在于 : 胎盘娩 出后 , 子宫体肌纤维收缩无力 。子宫下段 收 缩力 差常见于 : 前置胎 盘或胎 盘低置 状态 的患者 。胎盘 完整剥 离并顺 利娩出 , 但 由于胎盘 附着部位 肌纤 维含量少 , 压迫止血 效
例, 年龄 2 3~3 6岁 、 孕龄 3 7~ 4 1 周 的 孕 产 妇 中发 生 产 后 出 血 的
1 2 5例( 占总量 的 8 %) 进行 产后 出血 原 因分析 。其 中, 顺产 9 4
工作单位 : 6 5 0 0 5 1 昆明 云 南 昆 明市 盘 龙 区人 民 医 院
合人 的最佳护 理 。整 体护 理 在一 般 护 理 的基 础上 , 强 调 了社 会 因素及 心理 因 素对 疾 病 的影 响 。有研 究 表 明 心理 、 社会 的 负性 因子 可使机体 产生应激 反 应 , 引起 交感 神 经兴奋 、 内分 泌 紊乱 、 血管 收缩 、 血 压 升 高 。早 发 型 重 度 子 痫 前 期 患 者 发 病 早, 病 情重 , 入 院后 对陌生环 境 的恐惧 对住 院后 经 济负 担 的担 忧、 躯 体不适 引进 的烦 躁 、 对 自身 和胎 儿 安 危 的担 心 , 对 用 药 后 出现 的副作用 的不 理解等 等这 些负 面情 绪无 不 形成 负面 因
1 . 2 . 2 经过全力抢 救治疗 与 精心 护理 , 1 2 5例产后 出血 孕妇 , 无死亡病例 , 子宫切除 4例 , 3例转 院 , 无其他严重并发症 。
2 产 后 出血 原 因 分 析
选择 2 0 0 9年 1月 ~2 0 1 1年 1 2月 本 院妇产 科 收治 的 1 5 2 3
产后出血的150例临床分析

中 图 分 类 号 :R7 1 4
文 献 标 识 码 :B
D OI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6 7 1 — 3 1 4 1 . 2 0 1 3 . 1 5 . 1 0 6
0 引 言
产后 出血是 严重 的并发症 ,居 我 国产妇 四大死亡 原 因之 首 ,在 产科 比较 常见 。产 后一 旦 发 生 出血 ,会 造 成 严重 的 后 果 。所 以 , 避 免产妇 产后 出血是 产科 工作人员 的迫 切任务 。 本 文对 我 院 收 治 的 2 0 0 0年 1 月至 2 0 1 3年 1月 的 1 5 0例 发 生产 后 出 血 的患 者进 行 分 析 ,以分 析其 产 后 出血 的原 因与 探 讨有 效 的治疗策 略 。
1 资 料 及 方 法
1 . 1 对 象 选择 2 0 0 2年 1月 至 2 0 1 3年 1 月 我院收治 的 1 5 0例 产 后 发 生 出血 的产妇 ,设 为 观察 组 ,分娩 人数 为 6 2 5 0例 ,发 生产 后 出 血 的 占 2 . 6 %。产后 出血 的 患者 的年 龄 为 2 4~ 3 5 岁 ,平 均 年龄 2 6 . 8岁 ,平 均孕 周 3 8 . 5周 。初产 妇 为 9 8例 , 经产妇 5 2例 。其 中 ,剖 宫产 2 6 3 8例 ,7 1 例 患者 发 生 了产 后 出血 ; 阴道分 娩 3 6 1 2例 ,7 9例患者 发生 了产后 出血 。
3 . 2 产 后 出 血 的 预 防 在孕 期就要 加强 对孕 妇进行 健康宣 教与保 健 …。产妇要
及 时排 尿 ,不要 憋尿 ,产妇 在分 娩过 程 中产程 如果 比较 长 , 产 妇 的体 力 消耗 会 比较大 ,助 产 医师 在督 促 排 尿 的 同时要 按 摩 患者 的子宫 ,小 腹 热 敷或 者使 孕 妇 产生 条 件反 射 及 时 排 尿 。应 用 缩 宫素 1 0 U加 入 5 % 葡 萄糖 注 射 液进 行 静 脉输 注 可减 少 出血 的发 生 。产 后对 患 者进 行 观 察 ,有 出血 及 时 进行 处理 。
100例产后出血临床分析

100例产后出血临床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我院于2006年1~11月共住院分娩1 180例,按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500 ml为产后出血的诊断标准。
评估产后出血量的方法为盆接法及称重法及面积法。
盆接法:专用产后接血盆,胎儿娩出后即放于产妇臀部下方收集血液,然后用量杯测定失血量。
面积法:血湿面积按10 cm×10 cm=10 ml 即每1 cm2为1 ml计算失血量。
称重法:分娩后敷料重(湿重)-干重=失血量(血液比重为1.05 g =1 ml)[1]。
发生产后出血者100例,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8.47%。
此100例均为足月分娩,初产妇82例占82%,经产妇18例占18%,平均年龄28岁。
1.2 产后出血原因:按主要原因分类:宫缩乏力性出血86例,占86%,居首位;其次为胎盘因素11例,软产道损伤2例,凝血功能障碍1例(血小板减少)。
在宫缩乏力性出血中,剖宫产分娩56例,正常阴道分娩30例。
11例胎盘因素出血中,剖宫产7例(因前置胎盘),阴道分娩4例(主要因胎盘粘连部分剥离或胎盘残留导致出血过多)。
软产道损伤导致出血2例,1例为剖宫产术中子宫切口延伸损伤子宫血管,导致出血过多;1例为阴道分娩,产后发现阴道内血肿。
凝血功能异常导致出血1例,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其为阴道分娩。
1.3 产后出血量与休克:100例产后出血中失血量<600 ml者68例占68%,≥600 ml者32例,占32%,其中出血量最多为2 610 ml。
发生失血性休克5例,占5%,其出血量均大于600 ml,提示产后出血达600 ml或以上者都会诱发失血性休克。
1.4 止血方法:有休克者边抗休克边制止出血。
对宫缩乏力性出血,主要采用经腹壁手法按摩子宫刺激宫缩,并给予宫缩剂等传统方法,即常规给予催产素20 U静脉滴注及20 U宫体注射,如果效果不佳者可给予欣母沛250 ?滋g宫体注射(剖宫产术中)或宫颈注射(阴道分娩者)。
农村产妇产后出血108例临床分析

农村产妇产后出血108例临床分析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失血量超过500ml,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1]。
居我國孕产妇死亡原因之首,其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多发生于产后24h内,农村比城市高5倍[2],农村产妇产后出血值得引起足够的重视,现对我院2010~2013年,收治的农村产妇产后出血108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年龄与产次年龄<20岁15例(13.9%),21~35岁85例(78.7%),36岁以上8例(7.4%)。
初产妇48例(44.4%),经产妇60例(55.6%),其中双胎4例,单胎104例。
1.2 人流及引产史人流史42例,引产20例,(38.88%),其中有3次以上人流史15例。
1.3分娩方式住院分娩100例,在家分娩5例,送医院途中3例,其顺产97例,臀位6例,胎吸1例,剖宫产4例。
1.4产程产程异常45例(46.67%),第一产程≥15h30例,第二产程≥2h5例,第三产程≥10例。
1.5缩宫剂应用第一产程用宫缩剂3例(2.77%),第二产程及产后用宫缩剂30例(27.77),未用者75例(69.44%)。
1.6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贫血39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20例,其它合并症10例。
1.7新生儿体重<2500g8例(7.4%),2300g~3990g90例(83.33%),4000g10例(9.25%)。
1.8出血发生时间及出血原因(见表1)。
1.9 产后出血量最少500ml,最多2000ml,平均500ml。
2 产后出血的估算方法[3]我们采用称重法,也就是说将分娩后所用的敷料称重,减去分娩前敷料的重量,基本上为失血量。
血液比重是1.05g=1ml。
3 临床表现与分析3.1 社会因素本组108例产后出血的患者中,有12例产妇听到自己所娩女婴时,情绪激动,烦恼,沮丧心里,突发阴道大量流血,腹查为子宫松软如袋状,轮廓不清,阴道出血速度快,因孕期血循环中,肾上腺素浓度增加,而子宫的肾上腺素能神经分布减少,这两者都有抑制子宫肌肉的收缩活动[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后出血125例临床分析
产后出血是最常见的分娩并发症,起病急,后果严重,如果不及时处理,会给产妇造成生命危险;在产妇分娩之前,准确及时识别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掌握其出血原因、时间,及早预防和治疗,就会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现将我院2010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共发生产后出血125
例的出血原因、时间、分娩方式、存在的高危因素及并发症进行临床分析。
1 临床资料
1.1发生率我院2010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共收入院的足月产妇3320例,发生产后出血125例,发生率为3.76%,产后2h出血104例,占出血总人数83.20%;24h以内出血21例,占出血总人数16.80%;阴道手术助产1380例,产后出血84例,出血发生率6.08%;阴道顺产738例,发生产后出血27例,发生率3.65%;剖宫产1202例,发生产后出血14例,发生率1.16%,分娩方式与出血原因见表1。
从表1看产后出血占首位的仍是宫缩乏力,其次是胎盘因素;从分娩方式看,阴道手术助产的产后出血率最高。
因此,凡是阴道手术助产的产妇大部分存在着产后出血的高危
因素,高危因素与产后出血的关系见表2。
从表2看,3320例中430例存在着高危因素,87例发生了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7.35%,无高危因素的产妇为2870例,针对产妇的情况,详细询问产妇孕产史,及时识别高危因素,及早预防是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非常必要的。
1.2产后出血的并发症125例中23例发生失血性休克,7例合并产褥感染,3例出现神经系统症状。
在临床实践治疗过程中,经观察出血越多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就越大;出血持续时间越长,对机体的各脏器损害越大。
125例产后出血的产妇中,23例出血量均超过500ml,3例合并了神经系统症状者均是失血性休克未得到及时纠正所致,是产后5~7d 发病临床症状明显。
2 讨论
2.1产后出血的标准2005年6月第六版高等医药院校教材正式将产后出血定义为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超过
500ml者为产后出血[1],此标准与国际标准相一致。
2.2在发病因素上子宫收缩乏力仍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2],临床上要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对症处理是注射宫缩剂,临床实践前列腺素F2a经腹壁直接注射入子宫体肌层,效果更为明显。
其次是胎盘因素,如胎盘滞留、残留、植入等。
根据资料调查[3],第三产程胎下者,产后出血关系密切,第三产程在10min内者,产后出血明显减少,据统计
脐带牵引法加速胎盘娩出等综合措施预防产后出血取得良
好效果:如胎盘剥离较慢,可人工剥离胎盘,对植入性胎盘不可盲目挖取,手法按摩子宫,阴道涂擦乙醚,尤其剖宫产术时发生产后出血不止,应用宫腔填塞纱布条效果较好。
125例产后出血中有104例发生在产后2h内,占出血总数的83.20%。
因此产后2h观察非常重要;对于血压、脉搏、宫缩情况,阴道流血等均应做详细记录,一旦有异常,针对其原因应及早处理,有人提出产后2h应为第四产程,说明此时间与其它产程在观察和处理上同等重要。
同时胎盘迟迟不下者,是产后出血的一个重要信号,应提高警惕。
2.3对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4],有些是可以预防的。
如产前宫缩乏力可调整宫缩;贫血者查找原因,对症治疗,输血等。
积极治疗妊高症,积极治疗肝炎及胎盘早剥、死胎等引起之凝血机制障碍的患者,对于一些不能预防的如巨大儿,产前出血史,多种因素并存可及早选择分娩方式;阴道手术助产相对会增加产后出血量,应严格掌握适应症。
注意第三产程和产后2h均是预防产后出血的措施,对高危妊娠者,应做好监护,预防产后出血。
2.4本文125例产后出血中,有23例发生了失血性休克,休克一旦发生,机体多脏器就会受到损害,如肾功能不全,脑缺氧症、感染、贫血等,因此产后出血一定要积极治疗,万万不可忽视。
2.5产后出血与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可能也有一定的关系;在对有些家庭来说,仍存在着重男轻女现象;本人统计3320例产妇中,共分娩出婴儿3332例,其中男婴1895例,女婴1437例。
125例产后出血患者中,生男婴者为52例,产后出血2例,发生率为
3.84%;生女婴者73例,产后出血7例,发生率为9.58%;临床中,有些产妇一听到婴儿的啼哭声首先询问是男是女,如婴儿的性别不如愿,面部表情萎靡不振,甚至哭啼,随即就会出现一些相应的症状如宫缩不良,血压下降等,所以对有这种重男轻女倾向的产妇,婴儿娩出后最好不要立即告知性别或及时给予安慰。
产后出血是产妇四大死亡原因之一,尤其是贫困山区,医疗条件较差,产后出血的死亡率仍是很高,其并发症也会相应增加,所以提高产前检查的依从率,加强围产期保健,及早预防,及时治疗是减少产后出血的关键。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24-227.
[2]杨晓琼.产后出血126临床分析[J].临床医学,2010,30(1):41-42.
[3]赵少飞,孙晓峰.第三产程后出血防治措施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3,19(5):260.
[4]滕利,吕荣君.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
保健,2008,23(16):2227-2228.
编辑/成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