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江西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合集下载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中共党史707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中共党史707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名称: 707 中共党史适用专业: 030204中共党史;030506中国近现代基本问题研究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题型结构简答题(简述题): 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分析论述题(综合题):2小题,每小题50分,共100分……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中国共产党历史,尤其是中共党史中的发展脉络、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思想理论,并能正确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分析、论述其中的重大事件、思想理论与问题。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第一章中国共产党成立1.新文化运动2.五四运动3.中国共产党的创建第二章在大革命的洪流中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2.国共合作建立后革命新局面3.大革命失败第三章土地革命1.共产党人的武装起义2.从井冈山的斗争到古田会议3.红军反“围剿”的胜利与根据地建设4.党内“左”倾错误及其危害5.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的胜利第四章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1.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2.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3.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4.整风运动5.党的七大和抗日战争的胜利第五章争取民主革命的全国性胜利1.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2.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的军事进攻3.第二条战线的开辟4.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第六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形势和党的任务2.抗美援朝、土地制度改革和其他民主改革3.国民经济恢复和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4.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5.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第七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中共八大和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兴起3.初步纠正“左”倾错误的努力4.“反右倾”斗争和继续“大跃进”的错误5.在调整政策、战胜困难中进一步探索6.十年建设成就和探索第八章“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1.“文化大革命”的发动2.“打倒一切”的全面内乱3.林彪集团的覆灭4.江青集团的覆灭和“文化大革命”的结束第九章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1.在徘徊中前进的两年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转折3.拨乱反正与改革开放的起步4.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与成就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1.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我决定考研的那一刻正面临着我人生中的灰暗时期,那时发生的事对当时的我来讲是一个重大的打击,我甚至一再怀疑自己可不可以继续走下去,而就是那个时候我决定考研,让自己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新的人生方向。

那个时刻,很大意义上是想要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不再让自己纠结于一件耗费心力和情绪的事情。

而如今,已相隔一年的时间,虽然这一年相当漫长,但在整个人生道路上不过是短短的一个线段。

就在短短的一年中我发现一切都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

曾经让自己大为恼火,让自己费尽心力和心绪的事情现如今不过是弹指的一抹灰尘。

而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心境变化,我认为,是因为,在备考的这段时间内,我的全身心进入了一个全然自我,不被外界所干扰的心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做着同样枯燥、琐碎、乏味的事情。

这不正是一种修行吗,若说在初期,只是把自己当作机器一样用以逃避现实生活的灾难的话,但在后期就是真的在这过程中慢慢发生了变化,不知不觉中进入到了忘记自身的状态里。

所以我就终于明白,佛家坐定,参禅为什么会叫作修行了。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所以经过这一年我不仅在心智上更加成熟,而且也成功上岸。

正如我预期的那样,我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有了新的人生方向。

在此,只是想要把我这一年备考过程中的积累的种种干货和经验记录下来,也希望各位看到后能够有所帮助,只不过考研毕竟是大工程,所以本篇内容会比较长,希望大家可以耐心看完,文章结尾会附上我的学习资料供大家下载。

江西师范大学中国史初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13)历史学基础参考书:经典“十一本”《中国古代史》(上下册) ,朱绍侯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中国近代史》(第四版),李侃主编,中华书局;《中国现代史》(上下册) 王桧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世界史》六卷本,吴于廑、齐世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跟大家先说一下英语的复习吧。

学英语免不了背单词这个难关,词汇量上不去,影响的不仅是考试成绩,更是整体英语能力的提升;背单词也是学习者最感到头痛的过程,不是背完了转身就忘,就是背的单词不会用,重点单词主要是在做阅读的时候总结的,我把不认识不熟悉的单词全都挑出来写到旁边,记下来反复背直至考前,总之单词这一块贵在坚持,背单词的日程一定要坚持到考研前一天。

因此,学会如何高效、科学地记忆词汇,养成良好的记单词习惯,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我用的是《木糖英语单词闪电版》,里面的高频词汇都给列出来了,真的挺方便的,并且刷真题我用的《木糖英语真题手译》这本书,我感觉对我帮助特别大,里面的知识点讲解的通俗易懂,而且给出的例子都很经典,不容易忘记。

前期,在这段时间最重要的是积累,也就是扩充自己的词汇量,基础相对差一些的同学可以背考研单词,而基础相对好一些的同学考研单词相对于你来说就会比较简单,这时就不必浪费时间,可以进行外刊阅读。

由于考研英语阅读的文章全部都是从外刊中摘录的,所以进行外刊阅读就可以把其当作“真题”的泛读。

中期,在期末考试和小学期结束之后就要开始做真题了,我从最早的那年开始一路做下来,留了三套考前模拟,大概是有二十多套。

我一般会第一天做一套然后后面花1~2天的时间对文章进行精读及分析错误原因。

早些年的英语出题有相当难度,考察的有不少都是很复杂的句式及熟词僻义,这与近几年的考察角度是完全不同的,所以我建议时间不多的同学完全可以放弃早些年的真题,然后时间比较充足的同学可以做一做,但是不需要因为错很多,而丧失信心,我记得有一张卷子的阅读我错了快十个,但是今年阅读部分,我分数还不错。

关于完型部分不需要特别的训练,这个是考词汇的用法,要训练的话可谓大海捞针,最重要的是培养自己的语感,这个在阅读中就会慢慢建立起来的。

然后是新题型部分,这两年考的都是排序,这种题目是需要一定技巧的,我没有重视导致今年错了两个。

最后的翻译部分个人觉得真题中的翻译能吃透的话就足够了,每年五句这么多年真题算下来也有一百来句,能搞懂这些翻译拿个7、8分问题不大。

之后在,9月中~12月这段时间应当主攻作文,我用的木糖英语的作文书,这本书有几篇小作文范文写的很好,然后其他几本作文书我都借同学的来看过,这些作文书上一些模版我看的尴尬癌都犯了,英语作文想要拿高分尤其是在热门地区仅靠作文书上的模版是不可能的。

小作文我拿的算是高分,但是考前由于时间问题(主要是懒)我没有练过一篇小作文,能拿到这样的分数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我没有用模版绝大部分句子都是在考场上想的,正是因为这样我的作文内容是紧扣题目并且用词我个人认为还是比较出彩的,还有一个原因我觉得是我写满了,因为格式问题我的小作文只比大作文短一点,这样其实是向老师传递一个信息:你在完成客观题之后还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一篇有质量且有长度的文章。

这说明你的英语能力是比较强的。

(313)历史学基础专业课复习复习专业知识的时候,推荐大家用一种方法:等你复习一段时间后,可以在晚上睡觉的时候,或者学累了的时候,脑子里想那些知识点,比如重庆谈判与政治协商会议,内战时期的政治、经济与社会,这时候你就要想,要是考试的时候,我怎么做,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平时留心多积累,遇到一些关键点就要想想是什么意思,多积累,例如古代中美洲文明,印加文明。

首先要把可能考的考点都搜集下来,比如世界近现代史:1.近代初期的欧洲。

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君主专制时期的英法、宗教改革和反宗教改革、重商主义和商业战争、科学革命。

2.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转型。

尼德兰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明君主专制;启蒙运动;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帝国;工业革命;19世纪的英国改革;19世纪法国政治演进;美国内战;俄国农奴制改革;德意志的统一、意大利的统一;19世纪晚期欧美主要国家的政治与经济;第二次工业革命与工业文明;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近代欧美文学艺术的主要流派。

3.近代的亚非拉。

大西洋奴隶贸易;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独立后拉美的政治与经济变化;19世纪中后期亚洲反殖斗争;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瓜分非洲;埃及阿里改革;土耳其坦志麦特;日本明治维新;20世纪初亚洲的觉醒。

4.近代欧洲国际关系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三十年战争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维也纳会议与欧洲国际体系;两大军事同盟;第一次世界大战。

5.俄国革命与共产国际1905年革命;二月革命;十月革命;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战时共产主义”与“新经济政策”;德国十一月革命;匈牙利革命;共产国际;6.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巴黎和会;国际联盟;华盛顿会议。

7.两战之间的世界。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与“斯大林模式”;西方国家的恢复与调整;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日本军国主义和德意法西斯;甘地主义;凯末尔主义;卡德纳斯改革。

8.第二次世界大战。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与欧美大国的对策;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欧洲战场与太平洋战场;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格局。

雅尔塔体系;联合国的建立;冷战与两大阵营的对峙;殖民体系的解体与第三世界的兴起。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方国家。

美国的内政与外交;西欧主要国家的内政与外交;战后的日本;西欧一体化进程;当代科技革命。

1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

苏南冲突;赫鲁晓夫的改革;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超级大国地位的确立;戈尔巴乔夫改革;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这些知识点可以多看看,差不多离考试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就开始自己下笔写,一定要注意格式,不同类型知识点有不同的题型去用,这部分建议大家不用过早开始复习。

平常多积累,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如果你觉得自己专业知识掌握不好,那就找一些有深意的部分章节来看。

大学这几年相信大家能做题的机会不多,大多数人手比较生,所以专业课一定要抽时间多做题,不要一下子拖到最后,还有,因为答题卷就是一张白纸,所以一定要字迹工整,即使你的字写的不好看,也要写工整,整体一看,让人舒服,这样卷面分就有了,这个就是平时的基本功了。

多积累专业知识,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条理非常清晰,解题结构是老师最看重的。

顺便说一下,我在复习过程中发现其实不管是哪一个科目,他们大体的复习原则都是近似的,专业课和公共课其实有相似的地方,拿英语和政治举例子,在做《木糖英语真题手译》的时候,如果只是单纯的做题而不加以总结,就会变成边做边丢,所以可以将类似的题型进行归纳,并且将一些知识点和常见的陷阱做一个笔记,政治也是这样,尤其政治的大题很多,答题的时候更加不能盲目,可以在《政治新时器》上面做一些相关的归纳笔记,这里有个小技巧,就是可以把目录作为一个框架,在框架上填入细枝末节的知识点,就可以轻松行程自己的框架笔记,总之就是将公共课与专业课进行有规律的复习。

然后我们言归正传继续回归专业课上来。

在这说一下,专业课我当时用的是研教新版的课后题,里面几乎包含了往年所有的题型,并且还有经典题型和原题,后续我是刷了好几遍,刷完之后可以再去对照答案,自己要整理好一本错题集,我记得我自己刚开始做的时候,有些基础性的题型,复习的时候忽略了,所以刷题的时候有些吃力,在这里忠告大家,千万不能忽略基础性知识点。

多读多背,说白了就是“背”书,七月份之前都更多是在“读”课本。

因为此时专业课都至少过了一遍,基本也都过了三到五遍,熟悉程度也有所加深。

之前是一上午分给的专业课,平均每门课一天可以过一章。

11月开始,上午+下午都在看同一门专业课,基本可以达到一天一门课的速度。

对每门课才有了一个比较系统宏观的把握。

在这个时期不仅靠嘴,更靠手,我个人倾向于一边看书一边随手写下本章节的框架,一边背一边写用心理学的话说也算是多元表征了吧。

我在12月初时曾陷入一段自我怀疑的低谷,加上天气原因带来的身体不适,直接导致极其低下的效率。

度过了那段瓶颈,静下心来,就慢慢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

曾经戏言,这就好比练武,一天是一个小周天,四天是一个大周天,待运行满七七四十九个大周天,神功可成矣。

这段时间的作息也有所改变,早晚开始、结束学习的时间都分别提前和延后了一个小时,中午也是尽量保证两点半就到教室,毕竟刚开学那会儿大家学习热情都比较足,我们自习室还不能占位子,曾经出现过连续将近一个月六点二十自习室一开门位子就基本哄抢一空的局面。

也许这也是人生,你努力了,最终却看不到想要的风景,蝴蝶飞不过沧海,有谁忍心去责怪?(哎,不要这么悲观,不就是字写丑了点么,老师会仁慈的),但我们始终应该坚信的是,你努力了不一定会成功,但是你不努力,就一定不会成功(废话一样的真理)。

考研本来就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他不靠你多聪明,重要的是持之以恒的坚持,不仅是对知识的考验,更是对心灵的考验;如果实在找不到好的研友,就一个人前行吧,你要坚信,太阳是孤独的,月亮是孤独的,不孤独的只有繁星,因为你选择了这条路,就选择了孤独,注定了要风雨兼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