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威解毒膏治疗长春新碱外渗的
长春新碱药液外渗的预防及应对措施

长春新碱药液外渗的预防及应对措施刘丽;初晓丽;李洁;朱玲玲;石红【期刊名称】《牡丹江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0(31)6【摘要】@@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手段之一,但静脉输注化疗药物对血管有毒性刺激,加之在操作中化疗药物的外渗及静脉炎时有发生.化疗药物的外渗是指化疗药物输注过程中漏出或渗浸到皮下组织的一种常见现象.临床表现为:漏出或外渗到血管外可表现为局部皮下或深部组织红肿、热、痛,甚至皮肤及组织坏死,也可导致永久性溃烂.注入静脉可引起化学性静脉炎,表现为沿注射静脉走向的条索状红线,血管压痛,后期血管变硬,色素沉着[1].长春新碱对治疗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有独特疗效,且神经毒性较低,在临床应用广泛.由于该药有极强的刺激性,易发生外渗及静脉炎,本文针对应用此药外渗的预防及应对措施介绍如下.【总页数】1页(P66)【作者】刘丽;初晓丽;李洁;朱玲玲;石红【作者单位】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血液科,黑龙江,牡丹江,157000;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血液科,黑龙江,牡丹江,157000;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血液科,黑龙江,牡丹江,157000;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血液科,黑龙江,牡丹江,157000;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血液科,黑龙江,牡丹江,15700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PICU药液外渗的预防及处理 [J], 朱旦花2.多西他赛药液外渗的预防及护理 [J], 吴碧兰;林伟芬;袁长深3.静脉滴注垂体后叶素药液外渗的预防及护理 [J], 陈冬雅4.门诊静脉点滴中如何预防药液外渗 [J], 李娜;刘国芬;李波5.循证护理对预防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药液外渗的效果探讨 [J], 李银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例长春新碱迟缓渗漏引起皮肤坏死的护理

1例长春新碱迟缓渗漏引起皮肤坏死的护理发表时间:2013-01-25T09:26:43.50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28期供稿作者:谭凤玲[导读] 利多卡因可以减轻局部疼痛并稳定细胞膜跨膜电位,减少对各种刺激的反应,称为“非极化型阻断”[3]。
谭凤玲 (柳州市人民医院广西柳州 545001)【摘要】本文通过 1 例化疗药物迟缓外渗致使局部组织溃疡坏死的护理,总结经验教训,提出预防措施,减少外渗化疗药物危害。
【关键词】长春新碱迟缓渗漏坏死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8-0275-02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化疗药物的使用挽救和延长了无数癌症患者的生命,同时,也带来了令人担忧的问题即化疗药物的外渗。
长春新碱是长春新硷类阻止细胞分裂的抗肿瘤药物,目前临床上广泛用于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由于长春新碱系发泡型化疗药物,因此,一旦外渗或外漏,可引起局部组织的损伤及周围组织坏死,严重者需外科清创,甚至植皮。
但我科曾经收治1例患儿是因长春新碱静脉注射后第5天及第10天后才出现缓慢渗漏而导致局部皮肤坏死,在临床中极少见,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病例资料患儿,男,7岁,因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2型” 3年5个月并在我科住院进行化疗,已完成诱导缓解,巩固,髓外白血病防治,早期强化等疗程化疗,现需再次化疗,而于2012年5月3日入院。
入院查体:T36.8℃,P92次/分,R24次/分,体重22kg,身高:117cm,血压:95/62mmHg;入院后经全面复查后无化疗禁忌后进行化疗,按医嘱予以长春新碱化疗,用0.9%NS10ml 予左手背进行静脉穿刺,确保注射针头在血管内,接上0.9%NS100ml,再次确保注射针头在血管内后,将稀释的长春新碱从茂菲氏滴管加入进行静脉点滴,输注过程中反复观察患儿的注射部位并确保注射针头在血管内,局部皮肤无红肿,液体点滴顺利,患儿未述不适,约30分钟后顺利点滴完,予以拔除输液针头。
长春新碱治疗小儿急性白血病药物渗漏3例分析

脉推 注 V CR 的过程和局部皮肤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1 例发生 V R 渗漏导致局 部皮肤发 红、疼痛 、水泡、溃烂 ( C 外院带入 ) , 2例局部 出现皮肤潮红 ,没有发 生皮肤溃烂。结论 做好相应 的措施 ,可以预 防 V CR渗漏的发 生,减轻患儿的痛苦。
【 关键词 】 长春新碱 ;小儿急性白血病 ;药物渗漏
分 析 。现 报告 如 下 。
液 ,定 时予 09 .%氯化钠溶 液清洗患处 ,水泡有渗 液时用 1m l
注 射 器 抽 吸 渗 液 ,然 后 外 涂 皮 维 碘 后 再 贴 优 拓 敷 帖 ,水 泡 干 燥
1 资料 与方 法
11 一 般 资 料 .
脱落后 ,溃疡面没有渗液 ,颜色红 ,1 0天后溃烂 的皮肤逐渐愈
h h l nfo s f rn t ec id e r m u e ig. r
【 e od】 V csn, hde i u ue i Du om s K y rs w n ii i rt eC i n ta tl ma r e s oi l wh c ee r k , gx s
长春新碱 ( C )是 治疗d J 急性 白血病 的联合化疗 药物 22 药 物渗 漏发 生 情 况 V R ,L . 之一 『,发生渗漏 。可能会引起渗漏部位红 、肿 、疼痛 ,周 围 l _ 3例发生 药物 渗漏 者都 是经一次性头皮针推 注。其 中 1 例 组织坏死 ,严重者可造成肌腱坏死 、肢体丧失功 能 _。为预防 ( 院带 人 )局部皮 肤 ( m ×5a 大小 )发红 、疼痛 、水 2 _ 外 5e m V R渗漏 的发生 ,对 2 0 年 1 ~2 1 C 08 月 0 0年 1 月在我科住 院的 泡 、溃烂 ,患儿家属 带药 回当地 医院使用 ,用药第二天后 出现 急性 白血病 患儿静 脉推 注 V R的过 程和局 部皮 肤进行 观察 、 局 部 皮 肤 红 痒 痛 再返 院 ,发 红 处 皮 肤 起 水 泡 ,水 泡 底 部 可 见 渗 C
化疗药物外渗的分类与处理

化疗药物外渗的分类与处理化疗药物外渗的分类①发疱性化疗药物;②刺激性化疗药物;③非刺激性化疗药物1发泡性化疗药物是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由长春新碱、诺维本、托马克等、蓖环类抗肿瘤药物、阿霉素、表阿霉素及丝裂霉素等,一旦渗入血管外,短时间内可发生红、肿、热、痛,甚至皮肤及组织坏死,也可导致永久性溃烂。
2刺激性化疗药物可引起轻度组织炎症和疼痛,不可导致皮下及组织坏死,如氮烯咪胺(DTIC)和足叶乙甙(VP-16)等。
3非刺激性药物对皮肤及组织无明显的刺激,如5-氟脲嘧啶(5-Fu)、顺铂(DDP)、甲氨喋呤(MTX)等。
但也应引起注意。
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药物外渗一旦发生,要保持镇静,立即停止输注,保留注射针头,回抽残留药物以3~5ml为宜,还要沿血管走行观察和了解血管情况。
(1)立即行局部封闭。
常用封闭药物为0.5%的利多卡因5~10ml加氟美松5mg环形封闭或150u/ml的透明质酸酶环形封闭,局部涂肤轻松软膏或者24h内50%的硫酸镁湿敷或冰敷(长春新碱和vp16不主张冰敷,宜用热敷)。
抬高患肢,24h后改位热敷。
如疼痛不止可用氯乙烷表面麻醉止痛,详细纪录渗漏情况。
(2)皮下注射解毒药物。
(3)密切观察局部皮肤等情况的变化,冷敷或热敷防止冻伤或烫伤。
冰敷时间为6~8h;护理人员需经常观察局部皮肤有无紫绀、麻木和冻伤。
热敷时水温不宜过高,以不超过50~60℃为宜。
(4)局部疼痛、红肿可用中药消炎散、如意金黄散外涂,如坏死形成溃疡时,可用京万红烫伤药膏涂敷患处,每日换药一次化疗药物安全操作规程•配药时,应注意尽量勿使药液溅出,气雾逸出。
锯安瓿前应轻弹其颈部,使上面的药液降至瓶底,垫无菌纱布打开安瓿;对于粉剂药物,应小心沿瓶壁缓慢注入溶解剂,待药粉浸没后再行摇匀,以防粉末逸出;要防止由于瓶内压力增高使针栓脱出造成药物污染,因此加药针头应粗些,尽量把空气排在安瓿内。
•加药完毕立即脱去手套,切勿戴手套触摸其它物品。
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方法

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方法发现药物外渗或怀疑有外渗时采取以下处理措施:1立即停止输液或静脉注射,保留穿刺针头,利用此针头尽量回抽渗漏在皮下的药液,由保留针头注入相应的细胞毒药物拮抗剂后拔针并于局部皮下注入解毒剂2 解毒剂具体使用如下:局部常规消毒后,用无菌1 ml空针抽取解毒剂,做局部皮下封闭。
即由疼痛或肿胀区域外缘向内做多点注射,封闭液使用量根据化疗药的种类、漏出量、漏出范围做相应增减。
如无相应解毒剂选择地塞米松5 mg+利多卡因100 mg局部封闭,每日1次,连续3天。
以减轻局部疼痛和炎症反应;抬高患肢,避免剧烈活动物理方法1 冷敷外渗24 h内冷敷可使血管收缩,减少化疗药物的吸收,同时缓解疼痛,抑制局部炎症可酌情给予冷湿敷。
方法:每次20~30 min,间断冷敷。
2 热敷对于一些禁用冷敷的药物,如足叶乙甙[5]、草酸铂等可采用33%硫酸镁湿热敷,有消肿止痛的作用。
用法:温度40 ℃~50 ℃,24 h持续使用。
3 药物湿敷(1)采用三黄汤加味外敷治疗化疗药物外渗引起局部肿胀疼痛,取得良好效果;(2)推荐使用维氏油外涂,涂抹范围大于外渗局部3 cm左右,间隔4~6 h涂药1次,有水疱者用无菌注射器将水疱内液体抽出再涂药;(3)中药黄连、黄柏加3%硼酸湿敷(4)喜疗妥软膏适量外涂,每日4次;(5)也可涂湿润烧伤膏每日数次。
好,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1 用注射器连接头皮针将药物回抽,以减少化疗药的渗出量,回抽的血液药物以3-5ml为宜.2 可选择性的注入25mg氢化考的松,然后拔掉针头.3 保留针头,用2%普鲁卡因2ml加的塞米松1ml进行局部封闭.4 可用95%酒精,呋喃西林湿敷或冰敷.5 抬高患肢.6 避免局部按压,密切观察.7 如出现组织破坏或溃疡时,应考虑手术切除(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方法

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方法大家都应该听说过外渗吧,特别是化疗药物外渗,化疗药物外渗是非常严重的事情,那么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方法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方法一1. 一旦发生,立即停止药物推注或输注,保留注射针头;回抽残留的药物,回抽的血及液体量以 3~5 mL 为宜;在渗漏部位皮下环形注射相应的解毒剂再拔针。
2. 抬高患肢 24~48 h,避免局部受压,促进血液回流,减少局部组织肿胀。
3. 根据所用的化疗药物进行热敷或冷敷或 50% MgSO4 湿敷。
4. 疼痛剧烈者可用 2% 利多卡因 100 mg 或 2% 普鲁卡因 2 mL + 地塞米松 5 mg 局部封闭。
5. 功能锻练:指导并鼓励患者进行合理的屈肘、握拳、外展、内旋运动,避免出现关节强直、肌肉萎缩等严重后果。
6. 密切观察。
外渗损伤溃疡一般 3~10 d 发生,观察时间不得少于 10 d。
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方法二局部外敷方式,根据化疗药选用1. 冷敷蒽环类抗肿瘤药、紫杉醇、氮芥等化疗药渗漏早期(24 h 内),局部首选冰敷,可减少渗出药物的吸收,灭活某些药物的局部破坏作用。
同时,冰敷可减轻疼痛及对组织细胞的损害。
2. 热敷对于长春碱、长春新碱、长春花碱、长春地辛、长春瑞滨等药物在发生外渗后的 24~48 h 内每天至少 4 次热敷,每次 15 ~ 30 min。
局部加热可使血管扩张,促进药物分布和吸收,有助于药物在损伤部位的扩散,通常用于非 DNA 结合型药物外渗。
3. 湿敷长春新碱、柔红霉素、吡喃阿霉素、阿克拉霉素、表阿霉素、米托蒽醌、足叶乙甙外渗后(24 h)可选用 50% 硫酸镁湿敷,以促进液体吸收。
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方法三解毒剂的选择,局部使用1. 环磷酰胺、长春新碱、长春花碱、长春地辛、长春瑞滨、紫杉醇局部注射透明质酸酶 300 u + 生理盐水 2 mL,透明质酸酶能够破坏组织中的透明质酸,从而使溃疡发生率减少了 50%。
化疗药物外渗处理

化疗药物外渗处理发表者:曾辉8822人已访问外敷冷敷:冰袋24h 最长3天药物湿敷:氢考MgSO42-4%NaHCO3中药湿敷:金黄散六神丸+蜂蜜长春瑞滨出现渗漏的处理1在注药过程中,当病人感觉注射部位疼痛并加剧时,既使回血良好亦要停止注药,换用预先备好的生理盐水冲管后另行穿刺。
一旦发现局部肿胀出现渗漏时,应立即停止输注并按以下程序处理。
①回吸,利用原针头接一无菌注射器进行多方向强力抽吸,尽可能将针头、皮管内及皮下水疱液吸出。
②解毒剂局部环封,局部常规消毒后,用1ml无菌空针抽取解毒剂,做局部皮下环形封闭,即由疼痛或肿胀区域外缘向内做多点注射,常用的方法为地塞米松5mg+利多卡因100mg局部封闭,每日一次,连续三天。
③外敷:宜局部冷敷,一般使用24小时,最长可用至三天。
也可先冰敷6-24小时后再冷敷。
必要时也可局部用50%硫酸镁湿敷,但严禁热敷。
④渗漏24小时后,可适情使用超短波、红外线、紫外线照射仪等,可达到止痛、消炎、促进局部吸收等作用。
2 经上述处理无效,渗漏部位由暗红色转为黑褐色,形成溃疡时,我科应用自己配制的脐血血浆加地卡因外涂溃疡局部,每日三次,并配合外科换药,直至痊愈,1-3个月内皆能完全恢复。
对于渗入皮下范围大或合并感染者,要加用抗生素治疗。
3 功能锻炼:渗漏发生后引起的疼痛往往使患者不敢活动患肢,时间一长,可引起关节强直,肌肉萎缩,应指导、鼓励患者进行合理的屈肘、握拳等动作。
以下是我们总结的长春瑞滨渗漏的可能原因和预防措施,仅供参考:长春瑞滨化疗局部渗漏的可能原因1 药物自身的因素,长春瑞滨属碱性药物,可使血管内二氧化碳蓄积,血管内压升高,血管的通透性升高,致使药物渗漏皮下。
2 血管因素,经常采集血标本或静脉注射、老年人均可使血管脆性增加;血管栓塞、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肿瘤压迫、上腔静脉压迫征等引起上肢血管阻力增加。
3 操作因素,各种穿刺的损伤是导致血管外漏出的直接原因,如针尖刺破血管或针尖斜面未完全进入血管腔;针尖固定不牢等。
化疗药物外渗的应急预案及程序.doc 文本

化疗药物外渗的应急预案及程序1. 应立即停止化疗药物的输注,接注射器回抽药液,并报告经治医生和护士长。
2. 护士应及时了解化学药物的名称, 剂量, 输注的方法, 评估患者药物外渗的穿刺部位, 面积, 外渗药物的量, 皮肤的颜色, 温度, 疼痛的性质。
3. 护理人员准确评估外渗药液损失量, 如损失量超过原药量的10%, 在重新输注时应遵医嘱补足损失量。
4. 出现化疗药物外渗时应立即做皮下封闭。
护士长或值班医生指导护士立即应用0.5%利多卡因+地塞米松给患者做皮下封闭。
5. 对于药物外渗轻度者,第一天行皮下封闭2次,两次的时间间隔以6~8小时为宜,第二天1~2次,以后酌情处理。
同时要将过程记录在护理记录中。
6. 对于药液外渗严重者,第一天行皮下封闭3~4次,第二,第三天各2次,时间间隔以6 ~8小时为宜,以后酌情处理。
护士应每天严密观察患者皮肤药液外渗处的情况,如:皮肤颜色,温度,弹性,疼痛的程度等变化,做好护理记录。
7. 局部选用25~50%硫酸镁湿敷:纱布浸硫酸镁溶液,以不滴液为宜;湿敷面积应超过外渗部位外围2~3cm,湿敷时间应保持24小时以上。
8. 局部也可中药外敷:将如意金黄散调成糊状,敷于外渗部位,用护肤膜覆盖于中药之上,防止中药水分丢失干裂影响治疗效果。
敷药时间应保持24小时以上。
9. 外敷时,注意保持患者衣物,床单的清洁,干燥。
10. 患者自感外渗部位有烧灼感时, 遵医嘱用药,奥沙利铂甘露醇忌冷敷,热敷(长春新碱、艾恒),其余药物禁止使用任何方式的热敷。
11. 因药物外渗局部有破溃,感染时,应报告医生及时给予清创,换药处理。
12. 抬高患肢,减轻因药物外渗引起的肢体肿胀。
下肢药液外渗时,应让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床尾抬高15度。
上肢药液外渗,可用绷带悬吊上肢,尽量减轻肢体负担。
13. 外渗部位未痊愈前,禁止在外渗区域周围及远心端再行各种穿刺注射。
14. 护士在整个化疗药外渗处理过程中,要关心体贴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的恐惧,不安情绪,以取得患者的合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檀威解毒膏治疗长春新碱外渗的疗效观察E ffect on Tanweijiedu Ointment Apply2 ing to Treat the Exo smo sis of Vincristin 侯凤娟 常春云 翟东红Hou Fengjuan,Chang Chunyun,Zha i Donghong(Tu2 mor Hospital of Anyang City Henan Province,Henan 455000China)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9-6493(2001)04-0228-02 长春新碱是治疗恶性肿瘤的常用化疗药物之一,但在用药过程中,常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药物渗漏至皮下,轻者引起局部疼痛、红肿,严重者可造成局部组织坏死,导致功能障碍[1:136],给病人造成很大痛苦。
常规治疗方法是在长春新碱渗漏处用透明质酸酶环行封闭,局部热敷,抬高患肢[2],该效果并不满意。
为此,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檀威解毒膏外敷,效果满意。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抽取1996年1月至1999年12月在我院住院期间应用长春新碱化疗外渗病人42例,男26例,女16例,年龄21岁~72岁。
其中恶性淋巴瘤12例,小细胞肺癌25例,食管癌5例;渗漏直径<2cm者22例,2cm~4cm者13例,> 4cm者7例;渗出至处理时间:立即处理34例,1h内处理6例,>1h处理2例。
渗漏后已形成溃疡者不得入选。
将42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24例,对照组18例,两组病人病种、年龄、性别、身体状况、渗出范围、渗出至处理时间经统计学处理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详见表1、表2。
表1 两组病人病种比较例组别例数恶性淋巴瘤小细胞肺癌食管癌治疗组247152对照组185103 注:χ2=0.484,P>0.05。
表2 两组病人渗漏范围及渗漏至处理时间组别例数渗漏范围cm渗出至处理时间h治疗组24 2.45±1.270.14±0.35对照组18 2.51±0.700.12±0.34t值0.180.20P>0.05>0.051.2 檀威解毒膏的药物组成及制作方法 檀威解毒膏是由檀香、威灵仙、乳香、没药、赤芍、丹皮、蒲黄、五灵脂、元胡、川楝子、黄柏、黄连、沉香、血竭、细辛、肉桂、冰片、黄丹、麻油等中药组成。
制作方法依据《中药药剂学》黑膏药的制作方法[3],制好后取出摊于生白布上备用。
使用时根据渗漏范围剪一块,并将其加热变软后敷于患处。
1.3 治疗方法 常规处理:发现长春新碱外渗后,立即停止输液,分离输液管与头皮静脉针头,用注射器接头皮静脉针头尽量抽吸渗出液体,抽毕,拔出头皮静脉针头,用透明质酸酶1ml~6ml(150U~900U,视渗漏范围及渗出药物多少选择用药量)围绕渗漏的外圈环形封闭。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檀威解毒膏持续外敷3d,每天更换檀威解毒膏1次;热水袋热敷(水温55℃左右),每次热敷4h,每日2次,连敷3d;抬高患肢。
对照组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加用热水袋热敷,方法同治疗组,并抬高患肢。
分别于处理后5h、10h、24h重点观察渗漏局部,并询问病人的局部感觉。
1.4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红肿、疼痛在10h内消失,无水疱、表皮破溃、溃疡。
显效:红肿、疼痛在10h~24h消失或减轻,无水疱、表皮破溃、溃疡。
无效:疼痛、红肿在24h内未减轻或加重,或有水疱、表皮破溃、溃疡形成。
2 结果(见表3)表3 两组病人有效率比较例(%)组别例数治愈显效无效有效率%治疗组2416(66.7)7(29.2)1(4.1)95.8对照组187(38.9)5(27.8)6(33.3)66.7 注:χ2=4.38,P<0.05。
3 讨论 长春新碱为夹竹桃科植物长春花中提取的有效成分,1961年应用于临床,至今仍为治疗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小细胞肺癌等最有效、最常用的化疗药物之一。
临床常用长春新碱1mg~2mg加生理盐水20ml静脉注射或1mg~2mg用生理盐水4ml溶解后从茂菲氏滴管内冲入。
造成长春新碱渗漏性损伤的原因很多,最主要因素是药物浓度过高、药物本身的理化因素及穿刺不当所致。
渗漏后可使局部p H值、代谢、渗透压发生改变。
p H值改变后酸碱平衡失调,引起毛细血管病变,局部供血减少,导致局部缺血、缺氧、静脉瘀血;代谢及渗透压改变,使细胞溶解、溶酶体裂解释放出化学介质,血管痉挛,局部组织处于缺血、缺氧状态;由此引起局部组织肿胀,数小时后发生渐进性刺痛及烧灼样疼痛,局部皮肤由苍白转向暗红,局部活动明显受限,之后发生溃烂、坏死,并由疼痛转为麻木感,肢体活动受限,受损部位周围逐渐变硬,组织坏死,中心溃疡形成,愈合过程艰难而漫长[1:136]。
对于长春新碱渗漏后的处理,曾有不少报道,有用33%硫酸镁湿敷[4],有用六神丸研碎加蜂蜜外敷[5],还有用高渗糖联合硫酸镁和维生素B12湿敷[6]。
由于疗效判定标准不一,无法对其有效率进行比较。
常规的治疗方法是应用长春新碱的解毒剂透明质酸酶局部环形封闭,加局部热敷。
因为透明质酸酶对粘多糖、透明质酸有解聚合的特殊作用,同时可降低其粘度,使皮下积液迅速扩散,增加吸收速率[7],因而可促进渗漏药物的吸收,减轻局部水肿。
热敷能降低痛觉神经的兴奋性,使局部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炎性渗出物的吸收消散,减轻炎性水肿,解除局部神经末梢的压力,从而缓解疼痛[8]。
中医认为,本症的发生乃因外邪入侵、热毒蕴结、气血瘀滞而成,故治疗宜凉血解毒、行气活血、化瘀止痛。
檀威解毒膏中丹皮、黄连、黄柏、赤芍凉血解毒,檀香、威灵仙活血通络,乳香、没药、元胡、冰片化瘀止痛[9]。
全方气血同治,热瘀共消,有机结合,可增强疗效。
从表3可看出,檀威解毒膏治疗长春新碱外渗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使用方便,疗程短,价格低廉,无明显副反应。
在应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外敷药膏宜早用,一旦发现渗漏先用透明质酸酶封闭后即用药膏外敷,否则将影响疗效。
②如发现较晚,局部皮肤溃烂、渗液较多者,不宜用本药膏。
③药膏外敷后如出现局部刺痒、起疱等,是药物过敏反应,应立即揭去药膏,外涂肤轻松软膏。
④用药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或改用其它方法。
⑤贴敷药膏前应先加温使之软化,但应注意药物的温度不宜过高,否则易烫伤皮肤。
参考文献[1] 张代钊.中西医结合治疗放化疗毒副作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36.[2] 周际昌.实用肿瘤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95.[3] 曹春林.中药药剂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340.[4] 瞿月霞.恶性肿瘤化疗中护理失误教训[J].护士进修杂志,1995,10(7):47.[5] 王建霞.保护静脉与静脉化疗[J].实用护理杂志,1995,11(12):2.[6] 周莲,姜明杰.高渗糖联合硫酸镁和维生素B12用于化疗药渗漏处皮肤[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2):119.[7] 余清声.常用药物手册[M].第3版.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6.659.[8] 陈维英.基础护理学[M].第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29.[9] 上海中医学院中药教研室编著.中药临床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58~178. 作者简介:侯凤娟(1963—),女,河南省濮阳人,主管护师,大专,从事肿瘤内科护理工作。
工作单位:455000,河南省安阳市肿瘤医院。
常春云、翟东红工作单位同第一作者。
(收稿日期:20010111 修回日期:20010701)(本文编辑范秋霞)腋静脉置管用于肠瘘病人完全胃肠外营养的护理Nursing Care of Axillary Vein Indwelling Catheter Used for Total Parenteral Nu2 trition in Inte stinal Fistula Patient s孙玉美Sun Yumei(People’s Hospital of Heze Prefect ure Shandong Province,Shandong274031China)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9-6493(2001)04-0229-02 经中心静脉置管补充营养和电解质是治疗肠瘘病人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
我院自1999年以来采用腋静脉置管行完全胃肠外营养(TPN)治疗肠瘘病人40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40例病人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15岁~65岁,40例病人曾先后在外院及我院接受过3次~4次手术治疗,住院时间最长者达120d,最短者68d,接受TPN治疗前营养状况差,伴腹腔感染,切口部分或全层裂开。
2 TPN方法2.1 材料 美国ARRO W中央静脉导管1副,静脉切开包,灭菌手套,肝素帽,3M透明敷料,2%利多卡因,消毒液,输液装置。
2.2 腋静脉穿刺方法 腋静脉解剖位置在锁骨下静脉末端连着腋静脉,腋静脉的全程均经过锁骨下方,腋静脉与锁骨相交处距锁骨内侧端间距为65.7mm±6.2mm,腋静脉起始于锁骨内侧2/5与外侧3/5交点,直径12.3mm±0.2mm[1]。
穿刺方法:皮肤进针点为锁骨内侧2/3与外侧1/3交点下方4cm~5cm处,向胸锁乳突肌下端外侧缘方向与皮肤成30度~45度角穿入腋静脉,缓慢进针3cm~6cm,有暗红色回血后即成功,然后送入钢丝20cm~25cm,拔出穿刺针,沿钢丝送入深静脉置管20cm后退出钢丝,连接输液装置,用3M透明膜固定。
3 结果 本组病人通过腋静脉置管行营养支持治疗,营养状况改善,体重增加(由治疗前平均52kg增加到57kg),血浆白蛋白由原来的平均26g/L增至32g/L,三头肌皮肤皱折厚度由原来的平均8.4mm增至11.8mm。
40例行TPN治疗22d~94d后均行择期手术后痊愈出院。
4 护理4.1 营养液配制与输注的护理 ①营养液的配制应在空气净化台或层流空气罩内进行,如无条件,须在专用的配液间配制,室内每日紫外线照射2次,尤其在配液前应照射1次,照射时间不能少于2h,并控制人员走动,防止空气污染。
②检查核对所有药物的有效期和质量,按规定顺序进行配制,配制好的营养液必须在24h内均匀输完。
③不宜通过深静脉留置管输血和血浆及抽取血标本,禁止随意拆卸接头注射药物,因其一方面可增加直接污染导管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可使营养液发生污染。
4.2 导管感染的预防 护理人员在穿刺和护理时必须严格消毒穿刺处皮肤及护士双手,每日穿刺处用碘酒、酒精消毒后用3M消毒透明膜覆盖,并尽量减少导管留置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