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硫酸根的重量法和容量法测定_陈洪
硫酸根含量的测定

硫酸根含量的测定前言在化学实验和分析中,硫酸根(SO4^2-)的含量测定是一项常见的任务。
硫酸根的测定通常涉及到酸碱滴定法、重量法和化学分析法等多种方法。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对硫酸根的含量测定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的探讨。
一、酸碱滴定法测定硫酸根含量1. 原理酸碱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硫酸根含量的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酸与硫酸根的反应生成水溶液中的酸根离子,通过酸碱中和反应,用酸碱指示剂来标志滴定终点,从而确定硫酸根的含量。
2. 实验步骤1.准备标准硫酸钠溶液和酸碱指示剂。
2.取一定量的待测溶液,并加入适量的酸碱指示剂。
3.用标准硫酸钠溶液进行滴定,记录滴定所需的体积。
4.重复实验,取平均值,并计算硫酸根含量。
二、重量法测定硫酸根含量1. 原理重量法是一种直接测定硫酸根含量的方法,利用溶液中硫酸根的沉淀质量与其含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2. 实验步骤1.取一定量的待测溶液,用滴定管将其转移到称量瓶中,并记录溶液质量。
2.加入适量的沉淀试剂,使硫酸根沉淀出来。
3.进行过滤,将沉淀收集在滤纸上。
4.洗涤并干燥沉淀,记录沉淀质量。
5.计算硫酸根的含量。
三、化学分析法测定硫酸根含量1. 原理化学分析法包括草酸钙法、钡盐法和铅盐法等多种方法,其原理是根据硫酸根与草酸钙、钡离子或铅离子的反应生成沉淀,通过分析沉淀的质量或体积来测定硫酸根的含量。
2. 实验步骤以草酸钙法为例: 1. 取一定量的待测溶液,并加入适量的草酸钙试剂。
2. 进行反应,并使反应达到平衡。
3. 进行过滤,将沉淀收集在滤纸上。
4. 洗涤并干燥沉淀,记录沉淀质量。
5. 计算硫酸根的含量。
四、总结硫酸根含量测定是化学实验和分析中重要的一项任务。
通过酸碱滴定法、重量法和化学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可以准确测定硫酸根的含量。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实验条件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并进行严密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1.《化学分析原理与应用》,朱文良等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年。
重量法测定硫酸根

重量法测定硫酸根重量法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通过测定物质的质量来确定其化学组成。
重量法测定硫酸根是指通过测定样品中硫酸根离子的质量来确定其含量的方法。
以下是重量法测定硫酸根的一般步骤:一、实验原理硫酸根离子(SO42-)是常见的阴离子之一,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许多物质中,如矿物、植物、动物等。
重量法测定硫酸根是通过沉淀反应将硫酸根离子转化为不溶于水的物质,然后通过称量沉淀物的质量来确定硫酸根离子的含量。
二、实验步骤1.样品处理首先,将样品进行破碎、研磨等处理,以便更好地溶解样品中的硫酸根离子。
同时,需要将样品进行干燥,以去除水分对测定的影响。
2.样品溶解将处理后的样品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以便充分提取出样品中的硫酸根离子。
通常使用的溶剂是酸性的,如盐酸加入适量的盐酸是指向反应体系中加入适量的某物质,使得反应向正向移动,增大反应产物的产量。
在这里,加入适量的BaCl2(氯化钡)溶液是为了使SO42-(硫酸根离子)生成BaSO4(硫酸钡)沉淀,进而通过过滤、洗涤、烘干沉淀等步骤测定其质量。
3.沉淀反应向溶解液中加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使得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
此时,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被转化为沉淀物。
4.过滤、洗涤、烘干通过过滤的方法将生成的硫酸钡沉淀与溶液分离。
用蒸馏水洗涤沉淀,以去除可能附着在沉淀表面的可溶性杂质。
最后,将沉淀烘干至恒重,即干燥至一定温度后,继续放置在干燥器中冷却并称重,直至两次称重结果相差不超过0.2mg。
5.结果计算通过测量沉淀物的质量,可以计算出样品中硫酸根离子的含量。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已知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摩尔质量,可以计算出硫酸钡的摩尔质量。
因此,可以根据沉淀物的质量计算出样品中硫酸根离子的质量分数。
三、注意事项1.在实验过程中要避免引入其他离子或干扰物质,以免对测定结果产生影响。
2.在进行沉淀反应时,要充分搅拌溶解液和氯化钡溶液,以保证反应充分进行。
硫酸根检测方法

MM_FS_CNG_0301制盐工业通用试验方法硫酸根离子的测定1.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制盐工业中工业盐、食用盐(海盐、湖盐、矿盐、精制盐)、氯化钾、工业氯化镁试样中硫酸根含量的测定。
2.重量法2.1.原理概要2.2.2.2.1.氯化钡:盐酸:甲基红:2.3./L盐酸2min,冷。
以少量水冲洗坩埚外壁后,置电烘箱内于120±2℃烘1h后取出。
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
以后每次烘30min,直至两次称重之差不超过0.0002g视为恒重。
2.4.结果计算硫酸根含量按式(1)计算。
硫酸根(%)=(G1-G2)×0.4116×100 (1)W式中:G1——玻璃坩埚加硫酸钡质量,g;G2——玻璃坩埚质量,g;W——所取样品质量,g;0.4116——硫酸钡换算为硫酸根的系数。
2.5.允许差允许差见表1。
表1硫酸根,%允许差,%<0.500.030.50~<1.50~2.6.告值。
3.3.1.3.2称取500mL容量氨-称取20g氯化铵,以无二氧化碳水溶解,加入100mL25%氨水,用水稀释至1l铬黑T:0.2%溶液;称取0.2g铬黑T和2g盐酸羟胺,溶于无水乙醇中,用无水乙醇稀释至100mL,贮于棕色瓶内;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0.02mol/L标准溶液;配制:称取40g二水合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于不含二氧化碳水中,稀释至5l,混匀,贮于棕色瓶中备用;标定:吸取20.00mL氧化锌标准溶液,置于150mL烧杯中,加入5mL氨性缓冲溶液,4滴铬黑T指示剂,然后用0.02mol/LEDTA 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酒红色变为亮蓝色为止;计算:EDTA标准溶液对硫酸根的滴定度按式(2)计算。
TEDTA/SO24-=TEDTA/Mg2+×3.9515 (2)式中:TEDTA/Mg2+——EDTA标准溶液对镁离子的滴定度,g/mL;3.9515——镁离子换算为硫酸根的系数。
硫酸根检测方法

MM_FS_CNG_0301制盐工业通用试验方法硫酸根离子的测定1.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制盐工业中工业盐、食用盐(海盐、湖盐、矿盐、精制盐)、氯化钾、工业氯化镁试样中硫酸根含量的测定。
2.重量法2.1.原理概要样品溶液调至弱酸性,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硫酸钡沉淀,沉淀经过滤、洗涤、烘干、称重,计算硫酸根含量。
2.2.主要试剂和仪器2.2.1.主要试剂氯化钡:0.02mol/L溶液;配制:称取2.40g氯化钡,溶于500mL水中,室温放置24h,使用前过滤;盐酸:2mol/L溶液;甲基红:0.2%溶液。
一般实验室仪器。
2.3.过程简述吸取一定量样品溶液〔见附录A(补充件)〕,置于400mL烧杯中,加水至150mL,加2滴甲基红指示剂,滴加2mol/L盐酸至溶液恰呈红色,加热至近沸,迅速加入40mL(硫酸根含量>2.5%时加入60mL)0.02mol/L氯化钡热溶液,剧烈搅拌2min,冷却至室温,再加少许氯化钡溶液检查沉淀是否完全,用预先在120℃烘至恒重的4号玻璃坩埚抽滤,先将上层清液倾入坩埚内,用水将杯内沉淀洗涤数次,然后将杯内沉淀全部移入坩埚内,继续用水洗涤沉淀数次,至滤液中不含氯离子(硝酸介质中硝酸银检验)。
以少量水冲洗坩埚外壁后,置电烘箱内于120±2℃烘1h后取出。
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
以后每次烘30min,直至两次称重之差不超过0.0002g视为恒重。
2.4.结果计算硫酸根含量按式(1)计算。
硫酸根(%)=(G1-G2)×0.4116 ×100 (1)W式中:G1——玻璃坩埚加硫酸钡质量,g;G2——玻璃坩埚质量,g;W——所取样品质量,g;0.4116——硫酸钡换算为硫酸根的系数。
2.5.允许差允许差见表1。
表 1硫酸根,%允许差,%<0.50 0.030.50~<1.50 0.041.50~3.50 0.052.6.分析次数和报告值同一实验室取双样进行平行测定,其测定值之差超过允许差时应重测,平行测定值之差如不超过允许差取测定值的平均值作为报告值。
重量法测定硫酸根

重量法测定硫酸根
一、试剂
盐酸(1+1):50mL 浓盐酸和50mL 蒸馏水混匀至100mL 容量瓶
氯化钡溶液:取5g 二水合氯化钡溶解定容至1000mL
硝酸银溶液:取4.3g 硝酸银,加0.25mL 浓硝酸溶解定容至250mL
甲基红溶液:取0.1g 甲基红,溶于100mL 60%乙醇中
二、仪器
恒温水浴锅、马弗炉、坩埚、干燥器、电炉
三、步骤
1、 吸取500 mL 水样于烧杯中,加入几滴甲基红试剂,加盐酸(1+1)使水样变红后,再加
3滴,在电炉上加热浓缩至50mL
2、 将酸化后的水样用中速定量滤纸过滤,除去悬浮物,再用经盐酸(1+1)酸化过的水洗
涤滤纸
3、 加热溶液至沸腾,在不断搅拌下,缓缓滴加热氯化钡溶液,一直滴加至溶液上部澄清,
不再出现白色浑浊,再多加2mL 氯化钡溶液,然后80度水浴2小时
4、 用中速定量滤纸过滤,并用水洗涤烧杯和沉淀直至滤液加数滴硝酸银不产生浑浊为止
5、 将滤纸连同沉淀放在预先已恒重的坩埚内,在电炉上灰化,然后移入马弗炉,800度灼
烧1小时,将坩埚放入干燥器内冷却到室温,称其重量至恒重
四、计算
硫酸根含量X(mg/L)=V
W 6.411 W---------硫酸钡重量(mg )
V----------水样体积(mL )。
硫酸根检测方法

MM_FS_CNG_0301制盐工业通用试验方法硫酸根离子的测定1.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制盐工业中工业盐、食用盐(海盐、湖盐、矿盐、精制盐)、氯化钾、工业氯化镁试样中硫酸根含量的测定。
2.重量法.原理概要样品溶液调至弱酸性,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硫酸钡沉淀,沉淀经过滤、洗涤、烘干、称重,计算硫酸根含量。
.主要试剂和仪器2.2.1.主要试剂氯化钡:/L溶液;配制:称取氯化钡,溶于500mL水中,室温放置24h,使用前过滤;盐酸:2mol/L溶液;甲基红:%溶液。
仪器一般实验室仪器。
.过程简述吸取一定量样品溶液〔见附录A(补充件)〕,置于400mL烧杯中,加水至150mL,加2滴甲基红指示剂,滴加2mol/L盐酸至溶液恰呈红色,加热至近沸,迅速加入40mL(硫酸根含量>%时加入60mL)/L氯化钡热溶液,剧烈搅拌2min,冷却至室温,再加少许氯化钡溶液检查沉淀是否完全,用预先在120℃烘至恒重的4号玻璃坩埚抽滤,先将上层清液倾入坩埚内,用水将杯内沉淀洗涤数次,然后将杯内沉淀全部移入坩埚内,继续用水洗涤沉淀数次,至滤液中不含氯离子(硝酸介质中硝酸银检验)。
以少量水冲洗坩埚外壁后,置电烘箱内于120±2℃烘1h后取出。
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
以后每次烘30min,直至两次称重之差不超过视为恒重。
.结果计算硫酸根含量按式(1)计算。
硫酸根(%)=(G1-G2)× ×100 (1)W式中:G1——玻璃坩埚加硫酸钡质量,g;G2——玻璃坩埚质量,g;W——所取样品质量,g;——硫酸钡换算为硫酸根的系数。
.允许差允许差见表1。
表 1硫酸根,%允许差,%<~<~.分析次数和报告值同一实验室取双样进行平行测定,其测定值之差超过允许差时应重测,平行测定值之差如不超过允许差取测定值的平均值作为报告值。
3.容量法(EDTA络合滴定法).原理概要氯化钡与样品中硫酸根生成难溶的硫酸钡沉淀,过剩的钡离子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间接测定硫酸根。
硫酸根检测方法

MM_FS_CNG_0301制盐工业通用试验方法硫酸根离子的测定1.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制盐工业中工业盐、食用盐(海盐、湖盐、矿盐、精制盐)、氯化钾、工业氯化镁试样中硫酸根含量的测定。
2.重量法2.1.原理概要样品溶液调至弱酸性,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硫酸钡沉淀,沉淀经过滤、洗涤、烘干、称重,计算硫酸根含量。
2.2.主要试剂和仪器2.2.1.主要试剂氯化钡:0.02mol/L溶液;配制:称取2.40g氯化钡,溶于500mL水中,室温放置24h,使用前过滤;盐酸:2mol/L溶液;甲基红:0.2%溶液。
2.2.2.仪器一般实验室仪器。
2.3.过程简述吸取一定量样品溶液〔见附录A(补充件)〕,置于400mL烧杯中,加水至150mL,加2滴甲基红指示剂,滴加2mol/L盐酸至溶液恰呈红色,加热至近沸,迅速加入40mL(硫酸根含量>2.5%时加入60mL)0.02mol/L氯化钡热溶液,剧烈搅拌2min,冷却至室温,再加少许氯化钡溶液检查沉淀是否完全,用预先在120℃烘至恒重的4号玻璃坩埚抽滤,先将上层清液倾入坩埚内,用水将杯内沉淀洗涤数次,然后将杯内沉淀全部移入坩埚内,继续用水洗涤沉淀数次,至滤液中不含氯离子(硝酸介质中硝酸银检验)。
以少量水冲洗坩埚外壁后,置电烘箱内于120±2℃烘1h后取出。
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
以后每次烘30min,直至两次称重之差不超过0.0002g视为恒重。
2.4.结果计算硫酸根含量按式(1)计算。
硫酸根(%)=(G1-G2)×0.4116 ×100 (1)W式中:G1——玻璃坩埚加硫酸钡质量,g;G2——玻璃坩埚质量,g;W——所取样品质量,g;0.4116——硫酸钡换算为硫酸根的系数。
2.5.允许差允许差见表1。
表 1硫酸根,%允许差,%<0.50 0.030.50~<1.50 0.041.50~3.50 0.052.6.分析次数和报告值同一实验室取双样进行平行测定,其测定值之差超过允许差时应重测,平行测定值之差如不超过允许差取测定值的平均值作为报告值。
硫酸根含量的测定方法

硫酸根含量的测定方法引言硫酸根离子(SO4^2-)是一种常见的无机离子,广泛存在于水体、土壤和化学制品中。
测定硫酸根含量对于环境监测、水质分析和工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硫酸根含量测定方法,包括重量法、滴定法和光度法。
1. 重量法重量法是一种简单直接的测定硫酸根含量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称量样品和测定硫酸根离子的重量差来计算含量。
实验步骤1.取一定质量的样品,并记录其质量为m1。
2.将样品溶解在适量的溶剂中。
3.将溶液过滤并收集滤液。
4.将滤液转移到称量瓶中,并称量其质量为m2。
5.计算硫酸根离子的质量差,即m2 - m1,得到硫酸根含量。
优点和注意事项重量法操作简单,不需要特殊设备,适用于样品含硫酸根离子较高的情况。
但需要注意的是,样品中可能存在其他含硫物质,需要进行干燥或者酸溶解等前处理步骤,以排除干扰。
2. 滴定法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用于测定硫酸根离子的含量。
该方法基于酸碱中和反应,通过滴定一定浓度的酸或碱来确定硫酸根离子的浓度。
实验步骤1.取一定体积的样品溶液,并加入指示剂。
2.准备一定浓度的酸或碱溶液作为滴定液。
3.将滴定液滴加到样品溶液中,直到指示剂的颜色发生变化。
4.记录滴定液的体积V1。
5.根据滴定液的浓度和滴定液的用量,计算硫酸根离子的含量。
优点和注意事项滴定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各种样品类型。
但需要注意选择适当的指示剂和滴定液,以及控制滴定液的滴加速度,避免过量滴加导致结果偏差。
3. 光度法光度法是一种基于溶液中物质吸收或散射光的强度与物质浓度之间的关系来测定物质浓度的方法。
在测定硫酸根含量时,可以利用硫酸根离子与特定试剂形成复合物,通过测量复合物的吸光度来计算硫酸根离子的浓度。
实验步骤1.取一定体积的样品溶液,并加入特定试剂。
2.搅拌溶液使其充分反应。
3.使用分光光度计测量溶液的吸光度。
4.根据吸光度和已知浓度标准曲线,计算硫酸根离子的浓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这两种方法各有所长 $ 就准确度而言 $
重量法比容量法测得准 % 就操作而言 $ 容量法比重量 法简便 & 快速 # 下面就两种分析方法加以讨论 # 重量法历史比较 长 $ 方 法 成 熟 $ 适 用 范 围 广 $ 测 定准确度较高 $ 但是测定中每个步骤的原理 & 控制条 件等不是每个操作者都能很好的掌握 $ 一旦其中的 控制条件发生变化 $ 而这种变化又很难在后一过程 有效的处理$ 就会给试验引入较大误差# 在测定
34+ 共沉淀从而引起误差 $ 在中性溶液中 $ 沉淀的颗
粒太细而无法过滤 # 在酸性溶液中沉淀的颗粒较大 $ 但 34+%6的溶解度随酸度的增加而增大 $ 在有过量的
78?<% 存在下 $7834+ 的溶解度极小 $ 所以在分析中 $
有大量的 (8D存在 $ 应迅速加入 78?<%$ 且 EA 值一般 控制在 ’ 左右为宜 # !+ " 沉 淀 放 置 时 间 ’ 快 速 沉 淀 3>+%6 共 沉 淀 少 $ 又是在近沸的热溶液中沉淀的 $ 所以冷却至室温即 可过滤 $ 不必久放 # !’ " 沉淀 的 洗 涤 ’ 洗 涤 水 不 宜 过 多 $783>+ 的 溶 解度虽然很小 $ 但洗涤水过多 $ 也会使少部分 783>+ 溶解 $ 故洗至无 ?<6为止 # 容量法比重量法 操 作 简 单 $ 速 度 快 & 时 间 短 $ 且 在 3>+%6 含 量 不 很 高 情 况 下 $ 其 准 确 度 接 近 于 重 量 法 $ 但在用容量法分析时应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 !- " 准确获得滴定终点 ’ 要准确获得滴定终点 $ 必须保证 F9%D:78%D大于 % $ 否则终点色变延 长 $ 测 定 溶液中 (8?< 的含量控制在 -*’ 克左右 $ 滴定体积也
@ 收稿日期 !%&&’6&/6%-B @编辑 :孔志远 B
!"
!"#$ %&稿日期 &/++<0+<0/+4 1编辑 F孔志远 4
.
结束语 根据以上的试验 ’ 在经过综合分析后 ’我们认为
5678gVA> 作为铁盐的添加剂能基本克服以上三个
方面的问题 ’而其吸收率也高于其他添加剂 ’其生产 工艺简单 ’ 成本低 ’ 社会效益好 & 为了得到更好的证 实 ’ 我公司于去年 2/ 月试生产了半吨铁盐 ’ 送往湖 南省娄底市的新化县进行试销 ’ 并对该批盐进行了
&*-. &*&0 &*&1 &*&& &*&& &*&&*&& &*-& &*&& &*&&*&&*&& &*&’ &*&+ &*&/ &*&&*&& &*&&
.
结束语 从以上数据的对比来看 $3>+%6量较低 $ 相应沉淀
量较少的 $ 检测绝对误差要小一点 $ 当 3>+%6量在 -, 以下的 $ 绝对误差为零或接近于零 %3>+%6量较高 $ 检 测绝对误差超过 L7:I-.&%’*2 对平行样检测允许误 差 # 因此笔者认为 ’3>+%6量 在 -, 以 下 容 量 法 ! 非 仲 裁法 " 是可以取代重量法的 $ 只要我们在操作中做到 认真细致 $ 把握容量法分析时应注意上面几个问题 和被测溶液的沉淀量 &(8?< 的含量等 $ 检测结果一 样准确 #
=>(-"1?-a^_>bOWVT_OX WVTSZU >PU bZBRWVT_OX WVTSZU Z[ QRB[>TV _>UOX>BQ S>bV TSVO_ ZcP WV_OTQ >PU UV" WV_OTQHdSVP QRB[>TV _>UOX>B OQ RPUV_ -H++MJbZBRWVT_OX WVTSZU X>P _V‘B>XV L_>bOWVT_OX WVTSZUH8XXR_>TV _VQRBTQ X>P eV ZeT>OPVU >Q BZPL >Q _VBVb>PT XZPUOTOZP OQ cVBB XZPT_ZBBVU H @$A B+"C(a)RB[>TV _>UOX>BfWVTSZU Z[ UVTV_WOP>TOZPfL_>bOWVT_OX WVTSZU Z[ e>_ORW QRB[>TVf5678 bZBRWVT" _OX WVTSZU !
第 I$ 卷
中
国
井
矿
盐
<+3DEF
=K(A8 d5hh 8A6 D*=i )8h7
浅谈硫酸根的重量法和容量法测定
陈 洪 # 王学华
//I++& "
! 中国新兴集团总公司江苏淮海盐化厂 ’ 江苏淮安
摘 要 & 硫酸 根 的 重 量 法 和 容 量 法 测 定 各 有 所 长 # 当 硫 酸 根 小 于 2H++M 其 容 量 法 测 定 可 以 替 代 重 量 法 # 只要相应条件控制好 # 一样可以获得精确的结果 % 关键词 & 硫酸根 $ 测定方法 $ 硫酸钡重量法 $5678 容量法 中图分类号 !7)I&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0+II< "?++< #+.0++.-0+?
作者简介 ! 陈 洪 !!"#$% "# 女 # 江苏省淮安市人 # 工程师 # 大学本科学历 # 主要从事产品开发工作 $ 王学华 !!"&’% "# 男 # 江苏省淮安市人 # 工程师 #()*"+,- 国家注册审核员 # 主要从事质量管理工作 %
!!!!!!!!!!!!!!!!!!!!!!!!!!!!!!!!!!!!!!!!!!!!!!
78@>AB% 共 沉 淀 $ 只 要 把 78?<% 溶 液 稀 释 到 &*’, 就
可以使 783>+ 沉淀中包含的 78?<% 相应减少 $ 如 对 于 (8?< &C?< 中 34+%6的测定就应该迅速加入 78?<%# !. " 沉淀时溶液的酸度 ’ 必须在酸性溶液中进 行 $ 因在碱性溶液中 沉 淀 则 有 78 !4A "% 生 成 与 78!
!"#$% &’()*((’+, +, -./ &/-/"0’,1-’+, +% 2*3%1-/ 415’613( 7’-8 9"1:’0/-"’6 ;$-8+5 1,5 <+3*0$-"’6 ;$-8+5
!"#$ %&$’ ()*$’ +,-",*
9NO>PLQR KR>OS>O )>BT >PU =SVWOX>B YB>PT Z[ NO>PLQR \OP]OPL ^_ZR‘ KR>O!>P JNO>PLQR //I,,&4
GHIJ 滴定 F9%D$ 如直接用 GHIJ 滴定 78%D$ 则终点
不明 # 我们对重量法和容量法测定硫酸根 !3>+%6" 作了 多次对比试验 $ 其中选择一组数据作比较 $ 对比数据 如表 - # 表编号 重量法和容量法测定硫酸根对比数据 绝对误差 硫酸根含量 !," 容量法 重量法
34+%6时 $应注意以下问题 ’
硫 酸 根 ! )*./0 " 的 测 定 方 法 在 化 学 分 析 中 常 见 的 有 五 种 # 123 硫 酸 钡 重 量 法 $ 1/4 5678 容 量 法 $ 9:4 茜素红法 $; % 比浊法 $< % 比色法 & 后两种方法因要借 助于仪器和标准比色溶液 ’ 加上各生产单位条件的 限制而不能广泛使用 & 而茜素红法不适用于海盐分 析 ’ 因海盐中 =>?@%A>@和 =B0都对此法测定有干扰 ’ 大量 =>?@的存在 会 使 )*.?0与 =>?@形 成 =>)*.’ 干 扰 了对 C>?@的吸附 ’ 妨碍了 C>?@与 8D)0的结合 & 实验证
!- " 沉淀时 的 浓 度 ’ 溶 液 中 有 碱 金 属 存 在 时 $ 溶 液浓度较稀为宜 $ 因在浓溶液中生成的 7834+ 晶形 细 而 不 完 整 $ 易 吸 附 杂 质 $ 故 测 定 34+%6 时 是 采 用 在 稀溶液中进行 $ 稀释度在 &*&’9:;< 左右为宜 # !% " 沉淀 时 溶 液 的 温 度 ’ 温 度 高 $78=>+ 的 溶 解 度稍大 $ 不易呈过饱和状态 $78=>+ 颗粒大而完整 $ 易过滤洗涤 $ 所以都是将溶液加热至近沸后 $ 迅速加 入 &*’, 的 78?<% 热溶液 # 为什么要迅速加入呢 ( 因 溶液中含有大量的碱金属 $ 迅速加入可以减少生成
!""# 年 $ 月第 % 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