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根离子精确检测方法

合集下载

检验硫酸根离子的方法

检验硫酸根离子的方法

检验硫酸根离子的方法
检验硫酸根离子的方法:
1. 沉淀反应法:将待检样品与金属离子反应,如Ba2+、Sr2+或Pb2+,产生沉淀。

添加硫酸根离子(SO42-)后,若产生白色沉淀,可以初步确认存在硫酸根离子。

2. 酸碱滴定法:将待检样品与氯化银溶液反应,过量氯化银与硝酸钾溶液滴定,生成硫酸根离子沉淀。

终点可通过滴定溶液颜色由黄变红来判断。

3. 火焰试验法:将待检样品在火焰中加热,硫酸根离子会发出明亮的绿色火焰。

4. 紫外光谱法:利用硫酸根离子在紫外光谱范围的吸收特性,通过测量吸光度的变化来间接测定硫酸根离子的存在。

5. 离子交换色谱法:使用离子交换色谱技术,将待检样品中的硫酸根离子与其他离子分离,并通过测定离子峰的出现来判断硫酸根离子的存在。

6. 红外光谱法:利用硫酸根离子的红外光谱特征峰,通过测定红外光谱图谱来判断硫酸根离子的存在。

7. 电化学法:利用电化学分析技术,如离子选择性电极或离子色谱仪,通过测量样品中硫酸根离子的电位或浓度来判断其存在与否。

注意:在实际检验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中一种或结合多种方法进行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硫酸根测定方法范文

硫酸根测定方法范文

硫酸根测定方法范文硫酸根离子(SO4²⁻)是一种常见的无机阴离子,其测定方法主要根据硫酸根离子与其他离子或化合物的反应特性实现。

下面将介绍几种主要的硫酸根离子测定方法。

一、沉淀法硫酸根离子可以与钡离子反应生成不溶性的硫酸钡沉淀(BaSO4)。

该反应是重力沉淀法测定硫酸根离子的常用方法。

1.取一定体积的待测溶液,加入适量的钡离子溶液,使两者摩尔比为1:1,充分混合。

2.等待一段时间,以使生成的硫酸钡沉淀充分沉淀。

3.通过过滤将沉淀分离,并用去离子水洗涤沉淀。

4.将沉淀样品烘干或煅烧,得到硫酸钡的质量,从而计算出硫酸根离子的浓度。

二、电位滴定法电位滴定法是一种精确快速的测定硫酸根离子浓度的方法,基于硫酸根离子与过量的钡离子在其中一酸性条件下的滴定反应。

1.准备滴定溶液:将硫酸根离子样品与过量的硫酸钡溶液混合,在弱酸性pH条件下保持溶液的pH值。

2.使用钡离子电极和甘汞电极进行电位检测,开始滴定过程。

3.滴定时,向待测溶液中滴定硫酸根离子标准溶液,直到检测到电位滴定曲线的终点。

4.根据滴定曲线的终点测得的体积及硫酸根离子标准溶液的浓度,计算出待测溶液中硫酸根离子的浓度。

三、紫外可见光谱法硫酸根离子在紫外可见光谱下有显著的吸收峰,可以利用其吸收性质进行定量测定。

1.准备硫酸根离子样品的溶液,调节其浓度在检测范围之内。

2. 在紫外可见光谱仪上选择合适的波长(如260 nm)。

3.将样品放入光学池中,从零点开始记录光谱曲线。

4.根据紫外吸收峰的强度,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工作曲线的测定,并计算出样品中硫酸根离子的浓度。

四、离子色谱法离子色谱法是一种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测定离子浓度的方法,也适用于硫酸根离子的测定。

1.准备硫酸根离子样品的溶液,并适当稀释。

2.设置离子色谱仪的工作参数,如流速、柱温等。

3.将样品注入离子色谱仪并进行分析,通过检测器检测出硫酸根离子的峰面积或峰高。

4.通过标准曲线测得硫酸根离子的浓度。

硫酸根定量测量方法

硫酸根定量测量方法

硫酸根定量测量方法硫酸根离子(SO42-)是一种常见的无机阴离子,通常用于水质分析、环境监测和化学反应等领域。

测量硫酸根离子的浓度对于评估水质和环境污染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硫酸根离子定量测量方法。

1.显色法显色法是硫酸根离子测量的一种传统方法。

该方法利用硫酸根离子与巴比妥酸结合生成显色复合物,通过测量复合物的吸光度来定量测量硫酸根的浓度。

根据巴比妥酸显色法的特性,该方法只适用于测量范围较窄的硫酸根浓度。

2.电化学法电化学法是一种常见且精确的硫酸根离子测量方法。

该方法利用电极对硫酸根离子的反应进行测量。

常用的电化学方法包括离子选择性电极法和离子色谱法。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是根据硫酸根离子与选择性电极的选择性反应来测量其浓度。

离子色谱法则是通过离子交换柱将硫酸根离子与其他离子区分开来,并使用荧光检测器或电导检测器测量其浓度。

3.光谱法光谱法是一种基于硫酸根离子与特定试剂形成显色复合物进行测量的方法。

例如,溴酸盐法可以通过硫酸根离子与溴酸银形成黄色的复合物并测量其吸收波长来测量浓度。

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试剂如巴豆酸、亚铁离子和巴黎紫等也可用于测量硫酸根离子的浓度。

4.化学计量法化学计量法是一种利用酸碱滴定反应来测量硫酸根离子浓度的方法。

该方法是将硫酸根离子与酸溶液中的酸度指示剂(如甲基橙)反应至酸度指示剂(溶液颜色转变)终点颜色改变的点时,反应物的摩尔比例和硫酸根离子的浓度之间建立线性关系,从而测定硫酸根离子的含量。

总结起来,硫酸根离子的定量测量方法有显色法、电化学法、光谱法和化学计量法等多种方法。

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来准确测量硫酸根离子的浓度。

硫酸根离子检验方法

硫酸根离子检验方法

硫酸根离子检验方法一、引言硫酸根离子是化学分析中常见的一个重要离子。

它的检验方法主要有沉淀反应法和气体检测法两种。

本文将重点介绍这两种方法的原理和步骤,以及它们的优缺点和应用范围。

二、沉淀反应法沉淀反应法是一种常用的检验硫酸根离子的方法。

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硫酸根离子与金属离子反应生成不溶性的硫酸盐沉淀。

以下是具体的实验步骤:1. 取待检样品溶液,加入适量的盐酸,使样品中的金属离子与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不溶性的硫酸盐沉淀。

2. 将产生的沉淀经过过滤,将过滤得到的固体沉淀洗净。

3. 将洗净的固体沉淀溶解在适量的水溶液中,加入硝酸进行酸化处理。

4. 加入硫酸钡溶液,观察是否生成白色沉淀。

若生成白色沉淀,则可以确定样品中存在硫酸根离子。

沉淀反应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结果直观。

但它的缺点是不能准确测定硫酸根离子的浓度,只能判断是否存在。

三、气体检测法气体检测法是另一种常用的检验硫酸根离子的方法。

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硫酸根离子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然后通过气体检测仪器进行检测。

以下是具体的实验步骤:1. 取待检样品溶液,加入适量的酸溶液,使样品中的硫酸根离子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

2. 将产生的气体导入气体检测仪器中进行检测。

气体检测法的优点是可以准确测定硫酸根离子的浓度,结果可靠。

但它的缺点是操作相对复杂,需要专用的检测仪器。

四、比较与应用沉淀反应法和气体检测法各有优劣,适用于不同的实际情况。

沉淀反应法操作简便,适用于快速判断样品中是否存在硫酸根离子的情况。

它在工业生产中常用于快速筛查原料和产品中是否含有硫酸根离子,以及环境监测中检测废水中的硫酸根离子。

气体检测法准确度高,适用于对硫酸根离子浓度进行精确测定的情况。

它在科研实验和质量控制中常用于测定样品中硫酸根离子的含量,如食品、药品和化妆品中的硫酸盐含量检测。

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主要有沉淀反应法和气体检测法。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测,可以快速判断是否存在硫酸根离子,或者准确测定其浓度。

硫酸根离子精确检测方法

硫酸根离子精确检测方法

硫酸根离子精确检测方法2.重量法2.1.原理概要样品溶液调至弱酸性,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硫酸钡沉淀,沉淀经过滤、洗涤、烘干、称重,计算硫酸根含量。

2.2.主要试剂和仪器2.2.1.主要试剂氯化钡:0.02mol/L溶液;配制:称取2.40g氯化钡,溶于500mL水中,室温放置24h,使用前过滤;盐酸:2mol/L溶液;甲基红:0.2%溶液。

2.2.2.仪器一般实验室仪器。

2.3.过程简述吸取一定量样品溶液〔见附录A(补充件)〕,置于400mL烧杯中,加水至150mL,加2滴甲基红指示剂,滴加2mol/L盐酸至溶液恰呈红色,加热至近沸,迅速加入40mL(硫酸根含量>2.5%时加入60mL)0.02mol/L氯化钡热溶液,剧烈搅拌2min,冷却至室温,再加少许氯化钡溶液检查沉淀是否完全,用预先在120℃烘至恒重的4号玻璃坩埚抽滤,先将上层清液倾入坩埚内,用水将杯内沉淀洗涤数次,然后将杯内沉淀全部移入坩埚内,继续用水洗涤沉淀数次,至滤液中不含氯离子(硝酸介质中硝酸银检验)。

以少量水冲洗坩埚外壁后,置电烘箱内于120±2℃烘1h 后取出。

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

以后每次烘30min,直至两次称重之差不超过0.0002g视为恒重。

2.4.结果计算硫酸根含量按式(1)计算。

硫酸根(%)=(G1-G2)×0.4116 ×100 (1)W式中:G1——玻璃坩埚加硫酸钡质量,g;G2——玻璃坩埚质量,g;W——所取样品质量,g;0.4116——硫酸钡换算为硫酸根的系数。

2.5.允许差允许差见表1。

表 1硫酸根,%允许差,%<0.50 0.030.50~<1.50 0.041.50~3.50 0.052.6.分析次数和报告值同一实验室取双样进行平行测定,其测定值之差超过允许差时应重测,平行测定值之差如不超过允许差取测定值的平均值作为报告值。

3.容量法(EDTA络合滴定法)3.1.原理概要氯化钡与样品中硫酸根生成难溶的硫酸钡沉淀,过剩的钡离子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间接测定硫酸根。

检验硫酸根离子的操作方法

检验硫酸根离子的操作方法

检验硫酸根离子的操作方法硫酸根离子(SO42-)是一种常见的阴离子,广泛存在于天然水体、土壤和许多化合物中。

检验硫酸根离子的方法主要包括利用酸碱中和反应、沉淀反应和电化学法等。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操作方法。

1.酸碱中和反应法硫酸根离子是一种酸性离子,在酸性溶液中能与鹼合成相应的盐。

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添加碱溶液与硫酸根离子发生中和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盐类,然后通过沉淀产物或者回归生成硫酸根离子。

实验步骤:(1)取少量待检测物质溶解于适量的水中,得到待测溶液。

(2)加入酸性指示剂(如酚酞),溶液变红,表示酸性反应。

(3)缓慢滴加碱溶液(如氢氧化钠溶液),同时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

(4)当溶液由红色逐渐转变为橙黄色,表示硫酸根离子已中和完全。

(5)记录滴加的碱溶液体积。

2.沉淀反应法硫酸根离子与钙离子(Ca2+)可以发生反应生成难溶性的硫酸钙(CaSO4)沉淀。

利用这个特性,可以通过观察沉淀形成与否来检验硫酸根离子的存在。

实验步骤:(1)取待检测物溶液,加入几滴酸性指示剂(如酚酞),溶液变红,表示酸性反应。

(2)缓慢滴加氯化钙溶液,同时观察溶液变化。

(3)当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停止滴加。

(4)记录滴加的氯化钙溶液体积,并记录观察到的沉淀形成。

(5)通过标准曲线或者计算公式可以计算出待检测溶液中硫酸根离子的浓度。

3.电化学法硫酸根离子可以通过电化学方法检测。

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电化学电位测量的原理,利用稳定的电极反应对硫酸根离子进行定量分析。

实验步骤:(1)准备好电化学实验所需的电极、电解质溶液和电位计等设备。

(2)将待检测溶液与电解质混合,形成电解质溶液。

(3)将电极浸入待检测溶液中,确保电极完全浸入且不产生电位漂移。

(4)使用电位计测量溶液的电位变化,计算硫酸根离子的浓度。

(5)确保实验室环境稳定,避免外界干扰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总结:。

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一、铁铵法检验硫酸根离子:实验步骤:1. 取一定量的待测溶液,加入几滴0.05mol/L硝酸铁(VI)(Fe(NO3)3)溶液,使之完全反应。

2.若生成黑色沉淀,则说明待测溶液中存在硫酸根离子。

二、钡盐法检验硫酸根离子:实验步骤:1.取一定量的待测溶液,加入25%硝酸(HNO3)溶液调酸,使之呈酸性。

2.逐滴加入稀硫酸(H2SO4)溶液。

3.若出现白色沉淀,则说明待测溶液中存在硫酸根离子。

三、巴厘石法检验硫酸根离子:这是一种化学发光分析法,其原理是硫酸根与巴厘石(BaLi2F6)反应,产生化学发光现象。

实验步骤:1.取一定量的待测溶液,加入硫酸铵(NH4SO4)溶液,使之与硫酸根离子生成白色的沉淀。

2.加入巴厘石(BaLi2F6)粉末,并进行摇动或加热。

3.如果溶液发出绿色或蓝色的化学发光,则说明待测溶液中存在硫酸根离子。

四、离子选择电极法检验硫酸根离子:离子选择性电极(ISE)是一种基于离子浓度的电极,可以用于检测硫酸根离子的存在。

操作步骤:1.根据具体的ISE仪器进行操作,按照设备的说明书进行样品和试剂的准备。

2.将待测溶液置于ISE电极的测量池中,同时记录温度、PH值等监测参数。

3.离子选择电极根据硫酸根离子的浓度生成电势变化,通过电极上的传感器转化为电信号。

4.根据仪器设备的显示和计算方法,得到硫酸根离子的浓度。

这是一种精确测量硫酸根离子的方法,常用于实验室等精密检测。

综上所述,以上是几种常用的硫酸根离子检验方法。

在实际使用中,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测。

检验硫酸根离子的方法

检验硫酸根离子的方法

检验硫酸根离子的方法
检验硫酸根离子可以加入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就可以确定含有硫酸根离子。

1
第一种方法:
加入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就可以确定含有硫酸根离子。

第二种方法:
1、反应原理:Ba2+ + SO42-=BaSO4↓。

2、所用试剂:稀盐酸和BaCl2溶液。

3、滴加顺序:先加稀盐酸(排除是碳酸根和银离子的干扰),再加BaCl2溶液。

2
硫酸根,也可称为硫酸根离子,化学式为SO₄²⁻。

SO₄²⁻离子中,S原子采用sp3杂化,离子呈正四面体结构,硫原子位于正四面体体心,4个氧原子位于正四面体四个顶点。

S-O键键长为149pm,有很大程度的双键性质。

4个氧原子与硫原子之间的键完全一样。

存在于硫酸水溶液,硫酸盐、硫酸氢盐等的固体及水溶液中。

硫酸根遇高温会分解为二氧化硫和氧。

因此煤在燃烧前都要经过总硫含量测定,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重量法
2.1.原理概要
样品溶液调至弱酸性,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硫酸钡沉淀,沉淀经过滤、洗涤、烘干、称重,计算硫酸根含量。

2.2.主要试剂和仪器
2.2.1.主要试剂
氯化钡:0.02mol/L溶液;
配制:称取2.40g氯化钡,溶于500mL水中,室温放置24h,使用前过滤;
盐酸:2mol/L溶液;
甲基红:0.2%溶液。

2.2.2.仪器
一般实验室仪器。

2.3.过程简述
吸取一定量样品溶液〔见附录A(补充件)〕,置于400mL烧杯中,加水至150mL,加2滴甲基红指示剂,滴加2mol/L盐酸至溶液恰呈红色,加热至近沸,迅速加入40mL(硫酸根含量>2.5%时加入60mL)0.02mol/L氯化钡热溶液,剧烈搅拌2min,冷却至室温,再加少许氯化钡溶液检查沉淀是否完全,用预先在120℃烘至恒重的4号玻璃坩埚抽滤,先将上层清液倾入坩埚内,用水将杯内沉淀洗涤数次,然后将杯内沉淀全部移入坩埚内,继续用水洗涤沉淀数次,至滤液中不含氯离子(硝酸介质中硝酸银检验)。

以少量水冲洗坩埚外壁后,置电烘箱内于120±2℃烘1h后取出。

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

以后每次烘30min,直至两次称重之差不超过0.0002g视为恒重。

2.4.结果计算
硫酸根含量按式(1)计算。

硫酸根(%)=(G1-G2)×0.4116 ×100 (1)
W
式中:G1——玻璃坩埚加硫酸钡质量,g;
G2——玻璃坩埚质量,g;
W——所取样品质量,g;
0.4116——硫酸钡换算为硫酸根的系数。

2.5.允许差
允许差见表1。

表1
硫酸根,%允许差,%
<0.50 0.03
0.50~<1.50 0.04
1.50~3.50 0.05
2.6.分析次数和报告值
同一实验室取双样进行平行测定,其测定值之差超过允许差时应重测,平行测定值之差如不超过允许差取测定值的平均值作为报告值。

3.容量法(EDTA络合滴定法)
3.1.原理概要
氯化钡与样品中硫酸根生成难溶的硫酸钡沉淀,过剩的钡离子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间接测定硫酸根。

3.2主要试剂和仪器
3.2.1.主要试剂
氧化锌;标准溶液。

称取0.8139g于800℃灼烧恒重的氧化锌,置于150mL烧杯中,用少量水润湿,滴加盐酸(1∶2)至全部溶解,移入500mL容量瓶,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氨-氯化铵缓冲溶液(pH≈10);
称取20g氯化铵,以无二氧化碳水溶解,加入100mL 25%氨水,用水稀释至
1l
铬黑T:0.2%溶液;
称取0.2g铬黑T和2g盐酸羟胺,溶于无水乙醇中,用无水乙醇稀释至100mL,贮于棕色瓶内;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0.02mol/L标准溶液;
配制:称取40g二水合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于不含二氧化碳水中,稀释至5l,混匀,贮于棕色瓶中备用;
标定:吸取20.00mL氧化锌标准溶液,置于150mL烧杯中,加入5mL氨性缓冲溶液,4滴铬黑T指示剂,然后用0.02mol/L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酒红色变为亮蓝色为止;
计算:EDTA标准溶液对硫酸根的滴定度按式(2)计算。

TEDTA/SO24 -=TEDTA/Mg2+×3.9515 (2)
式中:TEDTA/Mg2+——EDTA标准溶液对镁离子的滴定度,g/mL;
3.9515——镁离子换算为硫酸根的系数。

TEDTA/Mg2+=W×20/500 ×0.2987 (3)
V
式中:W——称取氧化锌的质量,g;
V——EDTA标准溶液的用量,mL;
0.2987——氧化锌换算为镁离子的系数。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镁(Mg-EDTA):0.04mol/L溶液;
称取17.2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镁(四水盐),溶于1l无二氧化碳水中;
无水乙醇;
盐酸:1mol/L溶液;
氯化钡:0.02mol/L溶液;
配制:同2.2.1;
标定:吸取5.00mL氯化钡溶液,加入5mLmg-EDTA溶液、10mL无水乙醇、5mL氨性缓冲溶液、4滴铬黑T指示剂,然后用0.02mol/L 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酒红色变为亮蓝色,记录EDTA用量。

3.2.2.仪器
一般实验室仪器。

3.3.过程简述
吸取一定量样品溶液〔见附录A(补充件)〕,置于150mL烧杯中,加1滴1mol /L盐酸,加入5.00mL0.02mol/L氯化钡溶液(硫酸根含量大于0.6%时,加入10.00mL),于搅拌器上搅拌片刻,放置5min,加入5mL或10mLmg-EDTA 溶液(与氯化钡量同),10mL或15mL无水乙醇(占总体积30%),5mL氨性缓冲溶液,4滴铬黑T指示剂,用0.02mol/L 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酒红色变为亮蓝色。

另取一份与测定硫酸根时相同的样品溶液,置于150mL烧杯中,加入5mL氨性缓冲溶液,4滴铬黑T指示剂,然后用0.02mol/L EDTA 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酒红色变为亮蓝色为止,EDTA用量为钙、镁离子总量。

3.4.结果计算
硫酸根含量按式(4)计算。

硫酸根(%)=TEDTA/SO24-×(V1+V2-V3)×100 (4)
W
式中:TEDTA/SO24-——EDTA标准溶液对硫酸根的滴定度,g/mL;
V1——滴定5.00mL氯化钡溶液EDTA标准溶液的用量,mL;
V2——滴定钙、镁离子总量EDTA标准溶液的用量,mL;
V3——滴定硫酸根EDTA标准溶液的用量,mL;
W——所取样品质量,g。

3.5.允许差
允许差见表2。

表2
硫酸根,%允许差,%
<0.50 0.03
0.50~<1.50 0.05
1.50~3.50 0.06
3.6.分析次数和报告值
同一实验室取双样进行平行测定,其测定值之差超过允许差时应重测,平行测定之差如不超过允许差取测定值的平均值作为报告值。

4.光度法(适用于微量硫酸根含量的测定)
4.1.原理概要
样品溶液中加入铬酸钡悬浮液生成硫酸钡沉淀,硫酸根离子置换的铬酸根离子以分光光度法测定,间接求出硫酸根含量。

4.2主要试剂和仪器
4.2.2.仪器
一般实验室仪器。

分光光度计。

4.2.1.主要试剂
铬酸钡悬浮液:
称取1g精制后的铬酸钡〔铬酸钡精制见附录B(补充件)〕,溶于100mL乙酸(1∶35)和100mL盐酸(1∶50)混合液中,充分摇匀,放置过夜;
含钙氨水:
称取1.40g氯化钙,溶于500mL氨水(1∶4),贮于聚乙烯塑料瓶中;
硫酸钾:标准溶液;
称取1.8141g于110±2℃干燥之硫酸钾,加水溶解,移入1000mL容量瓶,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此溶液1mL含1.0mg硫酸根,用时稀释10倍,得1mL 含0.1mg硫酸根标准溶液;
氯化钠:10%溶液;
溴百里酚蓝:0.1%溶液;
称取0.1g溴百里酚蓝,溶解于100mL乙醇(1∶1)中;
乙醇:95%溶液。

4.3.过程简述
4.3.1.标准曲线
适用于硫酸根含量0.1%以下样品。

吸取0.00、1.00、2.00、3.00、4.00、5.00mL硫酸根标准溶液(0.1mg/mL),分别至50mL比色管中,加5mL10%氯化钠(测定氯化钾时则加入10%氯化钾)溶液,加水稀释至25mL,摇匀,加3mL混匀后的铬酸钡悬浮液,摇动2min,静置5min,摇动下加1mL含钙氨水清液、10mL乙醇,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动1min,静置10min,过滤溶液,用1cm比色池在波长380nm处(或用2cm比色池、波长420nm处)以水作对照测定吸光度,与相应的硫酸根含量绘制标准曲线。

适用于硫酸根含量为0.1~1.0%氯化镁样品。

吸取0.00、0.50、1.00、1.50、2.00、2.50mL硫酸根标准溶液(1.0mg/mL)分别至50mL比色管中,加2mL 10%氯化镁溶液,加水稀释至25mL,摇匀,加3mL混匀后的铬酸钡悬浮液,摇动2min,静置5min,摇动下加1mL含钙氨水清液、10mL乙醇,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动1min,静置10min,过滤溶液,用2cm比色池在波长420nm处,以水作对照测定吸光度,与相应的硫酸根含量绘制标准曲线。

4.3.2.样品测定
吸取一定量样品溶液〔见附录A(补充件)〕,置于50mL比色管中,加水稀释至25mL,以下操作同4.3.1.1(测定氯化镁时同4.3.1.2),由测得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查出硫酸根量。

4.4.结果计算
硫酸根含量按式(5)计算。

硫酸根含量(%)=G ×100 (5)
W
式中:G——测得硫酸根量,mg;
W——所取样品质量,mg。

4.5.允许差
允许差见表3。

表3
硫酸根,%允许差,%
<0.03 0.003
0.1~1.00(氯化镁中)0.01
4.6.分析次数和报告值
同一实验室取双样进行平行测定,其测定值之差超过允许差时应重测,平行测定值之差如不超过允许差取测定值的平均值作为报告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