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根离子的测定
硫酸根测定方法范文

硫酸根测定方法范文硫酸根离子(SO4²⁻)是一种常见的无机阴离子,其测定方法主要根据硫酸根离子与其他离子或化合物的反应特性实现。
下面将介绍几种主要的硫酸根离子测定方法。
一、沉淀法硫酸根离子可以与钡离子反应生成不溶性的硫酸钡沉淀(BaSO4)。
该反应是重力沉淀法测定硫酸根离子的常用方法。
1.取一定体积的待测溶液,加入适量的钡离子溶液,使两者摩尔比为1:1,充分混合。
2.等待一段时间,以使生成的硫酸钡沉淀充分沉淀。
3.通过过滤将沉淀分离,并用去离子水洗涤沉淀。
4.将沉淀样品烘干或煅烧,得到硫酸钡的质量,从而计算出硫酸根离子的浓度。
二、电位滴定法电位滴定法是一种精确快速的测定硫酸根离子浓度的方法,基于硫酸根离子与过量的钡离子在其中一酸性条件下的滴定反应。
1.准备滴定溶液:将硫酸根离子样品与过量的硫酸钡溶液混合,在弱酸性pH条件下保持溶液的pH值。
2.使用钡离子电极和甘汞电极进行电位检测,开始滴定过程。
3.滴定时,向待测溶液中滴定硫酸根离子标准溶液,直到检测到电位滴定曲线的终点。
4.根据滴定曲线的终点测得的体积及硫酸根离子标准溶液的浓度,计算出待测溶液中硫酸根离子的浓度。
三、紫外可见光谱法硫酸根离子在紫外可见光谱下有显著的吸收峰,可以利用其吸收性质进行定量测定。
1.准备硫酸根离子样品的溶液,调节其浓度在检测范围之内。
2. 在紫外可见光谱仪上选择合适的波长(如260 nm)。
3.将样品放入光学池中,从零点开始记录光谱曲线。
4.根据紫外吸收峰的强度,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工作曲线的测定,并计算出样品中硫酸根离子的浓度。
四、离子色谱法离子色谱法是一种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测定离子浓度的方法,也适用于硫酸根离子的测定。
1.准备硫酸根离子样品的溶液,并适当稀释。
2.设置离子色谱仪的工作参数,如流速、柱温等。
3.将样品注入离子色谱仪并进行分析,通过检测器检测出硫酸根离子的峰面积或峰高。
4.通过标准曲线测得硫酸根离子的浓度。
土壤中硫酸根离子的测定

土壤中硫酸根离子的测定在农业生产及土壤肥力研究中,对土壤中硫酸根离子的测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研究其分析测定方法及处理过程十分重要。
一、硫酸根离子的分析测定方法1、硫酸根含量的比色分析方法和光谱分析方法硫酸根的比色分析方法是根据硫酸根的溶解度而选择不同的试剂,将土壤硫酸根进行比色分析。
基于测定结果,采用光谱分析方法测定硫酸根含量,以便识别不同类型的硫酸根,进而确定残留土壤硫酸根的水合特性、影响强度及速率等。
2、表面传感技术表面传感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硫酸根含量测定方法,它主要是利用Coulomb力和表面印迹法,将土壤中的硫酸根与表面探测器表面的电场进行作用,从而实现从溶液中分离硫酸根的目的。
3、微生物分析方法微生物分析方法是一种基于微生物的分析方法,它采用特定的微生物种群及其相关酶活性指标进行测定,从而可以鉴定出土壤中特定类型的硫酸根及其组分。
二、测定土壤硫酸根的处理过程1、采集土壤样品采集的土壤样品必须是新鲜的、未受污染的,以确保测定的结果准确可靠。
采集的土壤样品应符合标准,其中包括水分含量、粒径等相关参数的控制。
2、提取土壤中的硫酸根提取土壤中的硫酸根含量,可采用典型的溶剂法,如用水、乙醇、丙酮等进行提取,一般使用1:1的液固比,然后通过搅拌和蒸馏等方式,实现提取硫酸根的目的。
3、分析测定硫酸根含量根据硫酸根含量的不同,采用相应的分析测定方法,如比色分析法、光谱分析法、表面传感技术等进行测定,最后根据测定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及分析,从而得出土壤中硫酸根的含量。
三、土壤硫酸根的管理及保护1、控制土壤养分的滥用滥用氮、磷、钾肥料可能会导致土壤中硫酸根的浓度升高,以致旱地肥力变差,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因而在使用肥料时应注意肥料的控制和施用措施,保护土壤的肥力。
2、减少土壤的污染工业污染及化学污染是土壤中硫酸根含量出现异常升高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实施合理的环境保护措施,减少土壤污染,以保护土壤中硫酸根的稳定性及肥力水平。
硫酸根检验方法

硫酸根检验方法
硫酸根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离子,其检验方法在化学实验和工业
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硫酸根检验方法,以
供参考。
首先,最常见的硫酸根检验方法之一是巴比特试剂法。
该方法
利用巴比特试剂与硫酸根生成的沉淀来进行检验。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首先将待检测的溶液加入试管中,然后加入适量的巴比特试剂,观察是否生成黄色沉淀。
若生成黄色沉淀,则表示溶液中含有硫酸根。
其次,还可以利用铅醋酸法进行硫酸根的检验。
该方法的操作
步骤如下,首先将待检测的溶液加入试管中,然后加入适量的铅醋
酸溶液,观察是否生成白色沉淀。
若生成白色沉淀,则表示溶液中
含有硫酸根。
此外,还可以利用硫酸铅法进行硫酸根的检验。
具体操作步骤
如下,首先将待检测的溶液加入试管中,然后加入适量的硫酸铅溶液,观察是否生成白色沉淀。
若生成白色沉淀,则表示溶液中含有
硫酸根。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硫酸根检验时,应当注意避免与其他离子发生干扰反应,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另外,不同的检验方法可能会受到溶液酸碱度、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检验时应当注意控制这些因素,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硫酸根的检验方法有多种,其中巴比特试剂法、铅醋酸法和硫酸铅法是比较常用的方法。
在进行检验时,应当注意避免干扰反应,并控制溶液的酸碱度、温度等因素,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希望本文介绍的硫酸根检验方法能对您有所帮助。
硫酸根离子的测定

MM_FS_CNG_0301制盐工业通用试验方法硫酸根离子重量法光度法(适用于微量硫酸根含量的最)容量法(EDTA络合滴定法)MM_FS_CNG_0301制盐工而用证验方法硫酸根离子的测定1.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制盐工业中工业盐、食用盐(海盐、湖盐、矿盐、精制盐)、氯化钾、工业氯化镁试样中硫酸根含量的测定。
2.重量法2.1.原理概要样品溶液调至弱酸性,加入氯化彻溶液生成硫酸彻沉淀,沉淀经过滤、洗涤、烘干、称重,计算硫酸根含量。
2.2.主要试剂和仪器2.2.1.主要试剂氯化彻:0.02mol / L溶液;配制:称取2.40g氯化饱溶于500mL水中,室温放置24h,使用前过滤;盐酸:2mol / L溶液;甲基红:0.2%溶液。
2.2.2.仪器一般实验室仪器。
2.3.过程简述吸取一定量样品溶液〔见附录 A (补充件)〕,置于400mL烧杯中,加水至150mL,加2滴甲基红指示剂,滴加2mol / L盐酸至溶液恰呈红色,加热至近沸,迅速加入40mL (硫酸根含量> 2.5%时加入60mL)0.02mol / L氯化彻热溶液,居U烈搅拌2min ,冷却至室温,再加少许氯化彻溶液检查沉淀是否完全,用预先在120C烘至恒重的4号玻璃塔蜗抽滤,先将上层清液倾入塔蜗内,用水将杯内沉淀洗涤数次,然后将杯内沉淀全部移入塔蜗内,继续用水洗涤沉淀数次,至滤液中不含氯离子(硝酸介质中硝酸银检验)。
以少量水冲洗塔蜗外壁后,置电烘箱内于120±2C烘1h后取出。
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
以后每次烘30min ,直至两次称重之差不超过0.0002g视为恒重。
2.4 .结果计算硫酸根含量按式(1)计算。
硫酸根(%) = (G1 — G2) X 0.4116 X 100 (1)W式中:G1——玻璃土甘蜗加硫酸彻质量,g; G2——玻璃土甘蜗质量,g; W——所取样品质量,g;0.4116——硫酸彻换算为硫酸根的系数。
2.5.允许差允许差见表1。
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硫酸根离子是化学中常见的一种阴离子,其检验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检验和物理检验两种。
化学检验方法包括沉淀法、气体检验法和滴定法,而物理检验方法则包括光谱分析和质谱分析等。
下面将对这些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沉淀法是一种常用的硫酸根离子检验方法。
通过向待检测的溶液中加入适当的化学试剂,可以使硫酸根离子与其他离子形成沉淀,从而进行检验。
常用的化学试剂包括氯化铅溶液和氯化钡溶液。
当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铅溶液时,如果生成了黄色的沉淀,则说明存在硫酸根离子。
而当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时,如果生成了白色的沉淀,则也可以确认硫酸根离子的存在。
其次,气体检验法也是一种常用的硫酸根离子检验方法。
在此方法中,我们可以将待检测的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硫化氢气体。
通过检测气体是否有刺激性臭味,可以初步判断溶液中是否存在硫酸根离子。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一般实验室条件下的检验。
另外,滴定法也是一种常用的硫酸根离子检验方法。
通过向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可以使硫酸根离子与硝酸银发生沉淀反应,从而进行滴定检验。
这种方法需要精确的试剂配制和滴定操作,适用于对硫酸根离子含量进行准确测定的场合。
此外,光谱分析和质谱分析是物理检验方法中常用的手段。
光谱分析通过分析样品在特定波长范围内的吸收或发射光谱来确定硫酸根离子的存在与否。
而质谱分析则是通过对样品中的离子进行质量分析,从而确定硫酸根离子的含量和结构。
综上所述,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包括化学检验和物理检验两种。
化学检验方法主要包括沉淀法、气体检验法和滴定法,而物理检验方法则包括光谱分析和质谱分析。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进行分析,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硫酸根离子含量的检验方法

硫酸根离子含量的检验方法1.光度法检测:该方法利用硫酸根离子与巴拉松硫酸铵络合物反应生成紫色复合物,并根据复合物的吸收光谱进行定量分析。
具体操作步骤为:首先将待测样品与巴拉松硫酸铵溶液混合反应,形成紫色的复合物;然后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复合物的吸光度,并与标准曲线进行比较,从而确定硫酸根离子的含量。
2.酸碱滴定法检测:该方法通过酸碱滴定反应来确定硫酸根离子的含量。
具体操作步骤为:首先将待测样品与酸性溶液混合反应,酸性溶液中的酸分子与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和相应的盐;然后再用酸性溶液与强碱溶液进行滴定反应,使用酸碱指示剂来判断反应终点,从而得到硫酸根离子的含量。
3.铵铬酸滴定法检测:该方法利用硫酸根离子与铵铬酸反应生成铬酸根离子,然后在强酸存在下,铵盐和硫酸根离子再次反应生成硫酸铵。
具体操作步骤为:首先用铵盐与溴化亚铬反应得到铵铬酸;然后再将待测样品与铵铬酸反应,并在强酸存在下滴定,使用碘化钾作为指示剂,直到溶液由蓝色变为黄色为止;最后通过滴定反应的体积计算出硫酸根离子的含量。
4.离子色谱法检测:该方法利用离子色谱仪对待测样品进行分析,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硫酸根离子的含量。
具体操作步骤为:首先将待测样品进行适当的前处理,如离子交换或溶液浓缩等;然后将样品进样仪进样,经过进样阀控制进入色谱柱;在色谱柱中,硫酸根离子与离子交换树脂发生离子交换反应,通过流动相的携带下,硫酸根离子与其他离子分离出来;最后,通过检测器检测并计算出硫酸根离子的含量。
总之,硫酸根离子含量的检验方法有多种选择,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和实验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测。
上述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检测自来水中硫酸根离子的方法

检测自来水中硫酸根离子的方法检测自来水中硫酸根离子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方法包括电导率法、滴定法和光度法。
电导率法是利用自来水中的硫酸根离子会影响电导率的变化来检测硫酸根离子含量的方法。
该方法使用电导率仪测量自来水的电导率,并通过与标准溶液的电导率比较来估算自来水中硫酸根离子的含量。
滴定法是利用硫酸根离子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来检测硫酸根离子含量的方法。
该方法通常使用银色发色剂或银精度溶液来测定自来水中的硫酸根离子。
光度法是利用硫酸根离子对光的吸收能力来检测硫酸根离子含量的方法。
该方法使用光度仪测量自来水的光吸收率,并通过与标准溶液的光吸收率比较来估算自来水中硫酸根离子的含量。
综上,检测自来水中硫酸根离子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方法包括电导率法、滴定法和光度法。
根据所需的精度和需要检测的其他物质的存在情况,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检测方法。
电导率法电导率法是利用自来水中的硫酸根离子会影响电导率的变化来检测硫酸根离子含量的方法。
电导率是一种物质传导电流的能力的物理量,它的大小取决于物质中电流可以流动的程度。
电导率越大,则说明物质中电流流动的能力越强,电导率越小,则说明物质中电流流动的能力越弱。
硫酸根离子是一种带有正电荷的离子,它们可以通过溶液中的电场流动,而溶液的电导率就是由这些离子流动的能力决定的。
因此,当自来水中的硫酸根离子含量变化时,自来水的电导率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电导率法通常使用电导率仪测量自来水的电导率。
电导率仪是一种仪器,它通常包含一个电极和一个计数器。
将电极放在自来水中,电极之间就会形成一个电场。
这个电场会使自来水中的硫酸根离子流动,从而使电导率发生变化。
电导率仪能够测量这种电导率的变化,并将其转换为数值输出。
通过测量自来水的电导率,就能够估算自来水中硫酸根离子的含量。
这一过程通常使用标准溶液来进行校准。
标准溶液是一种已知硫酸根离子含量的溶液,它的电导率与硫酸根离子含量之间有一个线性关系。
因此,通过将自来水的电导率与标准溶液的电导率进行比较,就能够估算自来水中硫酸根离子的含量。
硫酸根离子含量的测定原理

硫酸根离子含量的测定原理硫酸根离子(SO4 2-)是一种常见的阴离子化合物,它在环境监测和水质分析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测定硫酸根离子的含量可以帮助我们评估水质的污染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测定硫酸根离子含量的原理。
1. 比重法测定硫酸根离子含量比重法是一种简单且常用的测定离子含量的方法。
其原理基于溶液的密度与其中离子浓度的关系。
对于硫酸根离子,可以通过比重法来测定其含量。
首先,新鲜的样品溶液中加入已知浓度的氯化钡溶液,生成沉淀。
然后,通过离心机将沉淀与溶液分离。
最后,将沉淀干燥并称重,从而计算出硫酸根离子的含量。
2. 导电度法测定硫酸根离子含量导电度法是一种基于电解质的溶液导电性与其中离子浓度之间的关系来测定离子含量的方法。
在测定硫酸根离子含量时,可以将样品溶液倒入电导池中,并测量电导池的电导度。
根据硫酸根离子浓度与电导度之间的已知关系,可以计算出硫酸根离子的含量。
3. 滴定法测定硫酸根离子含量滴定法是一种通过溶液滴加滴定剂,直到获得化学反应终点的方法。
对于硫酸根离子的测定,常用的滴定剂是巯基亚甲基蓝(MBTH)和氢氧化钡溶液。
首先,将样品溶液与MBTH滴定剂反应生成蓝色络合物。
然后,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进行滴定,直到颜色由蓝色变为无色。
根据滴定所需的氢氧化钡溶液体积,可以计算出硫酸根离子的含量。
4. 光度法测定硫酸根离子含量光度法是一种通过测量溶液中化学反应产物的吸光度来测定离子含量的方法。
对于硫酸根离子的测定,可以利用硫酸根离子与巴维反应产生吲哚染料溶液,其吸光度与硫酸根离子浓度成正比。
通过光度计测量吸光度,并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硫酸根离子的含量。
总结起来,测定硫酸根离子含量的常用方法包括比重法、导电度法、滴定法和光度法。
不同的方法侧重于不同的测量原理和操作步骤,但都能够准确测定硫酸根离子的含量,并为环境监测和水质分析提供重要数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M_FS_CNG_0301制盐工业通用试验方法硫酸根离子重量法光度法(适用于微量硫酸根含量的测定)容量法(EDTA络合滴定法)MM_FS_CNG_0301制盐工业通用试验方法硫酸根离子的测定1.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制盐工业中工业盐、食用盐(海盐、湖盐、矿盐、精制盐)、氯化钾、工业氯化镁试样中硫酸根含量的测定。
2.重量法.原理概要样品溶液调至弱酸性,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硫酸钡沉淀,沉淀经过滤、洗涤、烘干、称重,计算硫酸根含量。
.主要试剂和仪器2.2.1.主要试剂氯化钡:/L溶液;配制:称取氯化钡,溶于500mL水中,室温放置24h,使用前过滤;盐酸:2mol/L溶液;甲基红:%溶液。
仪器一般实验室仪器。
.过程简述吸取一定量样品溶液〔见附录A(补充件)〕,置于400mL烧杯中,加水至150mL,加2滴甲基红指示剂,滴加2mol/L盐酸至溶液恰呈红色,加热至近沸,迅速加入40mL(硫酸根含量>%时加入60mL)/L氯化钡热溶液,剧烈搅拌2min,冷却至室温,再加少许氯化钡溶液检查沉淀是否完全,用预先在120℃烘至恒重的4号玻璃坩埚抽滤,先将上层清液倾入坩埚内,用水将杯内沉淀洗涤数次,然后将杯内沉淀全部移入坩埚内,继续用水洗涤沉淀数次,至滤液中不含氯离子(硝酸介质中硝酸银检验)。
以少量水冲洗坩埚外壁后,置电烘箱内于120±2℃烘1h后取出。
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
以后每次烘30min,直至两次称重之差不超过视为恒重。
.结果计算硫酸根含量按式(1)计算。
硫酸根(%)=(G1-G2)××100 (1)W式中:G1——玻璃坩埚加硫酸钡质量,g;G2——玻璃坩埚质量,g;W——所取样品质量,g;——硫酸钡换算为硫酸根的系数。
.允许差允许差见表1。
表 1硫酸根,%允许差,%<~<~.分析次数和报告值同一实验室取双样进行平行测定,其测定值之差超过允许差时应重测,平行测定值之差如不超过允许差取测定值的平均值作为报告值。
3.容量法(EDTA络合滴定法).原理概要氯化钡与样品中硫酸根生成难溶的硫酸钡沉淀,过剩的钡离子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间接测定硫酸根。
主要试剂和仪器主要试剂氧化锌;标准溶液。
称取于800℃灼烧恒重的氧化锌,置于150mL烧杯中,用少量水润湿,滴加盐酸(1∶2)至全部溶解,移入500mL容量瓶,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氨-氯化铵缓冲溶液(pH≈10);称取20g氯化铵,以无二氧化碳水溶解,加入100mL 25%氨水,用水稀释至1l铬黑T:%溶液;称取铬黑T和2g盐酸羟胺,溶于无水乙醇中,用无水乙醇稀释至100mL,贮于棕色瓶内;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L标准溶液;配制:称取40g二水合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于不含二氧化碳水中,稀释至5l,混匀,贮于棕色瓶中备用;标定:吸取氧化锌标准溶液,置于150mL烧杯中,加入5mL氨性缓冲溶液,4滴铬黑T指示剂,然后用/L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酒红色变为亮蓝色为止;计算:EDTA标准溶液对硫酸根的滴定度按式(2)计算。
TEDTA/SO24 -=TEDTA/Mg2+× (2)式中:TEDTA/Mg2+——EDTA标准溶液对镁离子的滴定度,g/mL;——镁离子换算为硫酸根的系数。
TEDTA/Mg2+=W×20/500 × (3)V式中:W——称取氧化锌的质量,g;V——EDTA标准溶液的用量,mL;——氧化锌换算为镁离子的系数。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镁(Mg-EDTA):/L溶液;称取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镁(四水盐),溶于1l无二氧化碳水中;无水乙醇;盐酸:1mol/L溶液;氯化钡:/L溶液;配制:同;标定:吸取氯化钡溶液,加入5mLmg-EDTA 溶液、10mL无水乙醇、5mL氨性缓冲溶液、4滴铬黑T指示剂,然后用/L 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酒红色变为亮蓝色,记录EDTA用量。
仪器一般实验室仪器。
.过程简述吸取一定量样品溶液〔见附录A(补充件)〕,置于150mL烧杯中,加1滴1mol/L盐酸,加入氯化钡溶液(硫酸根含量大于%时,加入),于搅拌器上搅拌片刻,放置5min,加入5mL或10mLmg-EDTA溶液(与氯化钡量同),10mL或15mL无水乙醇(占总体积30%),5mL氨性缓冲溶液,4滴铬黑T指示剂,用/L 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酒红色变为亮蓝色。
另取一份与测定硫酸根时相同的样品溶液,置于150mL烧杯中,加入5mL氨性缓冲溶液,4滴铬黑T指示剂,然后用/L 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酒红色变为亮蓝色为止,EDTA用量为钙、镁离子总量。
.结果计算硫酸根含量按式(4)计算。
硫酸根(%)= TEDTA/SO24-×(V1+V2-V3)×100 (4)W式中:TEDTA/SO24-——EDTA标准溶液对硫酸根的滴定度,g/mL;V1——滴定氯化钡溶液EDTA标准溶液的用量,mL;V2——滴定钙、镁离子总量EDTA标准溶液的用量,mL;V3——滴定硫酸根EDTA标准溶液的用量,mL;W——所取样品质量,g。
.允许差允许差见表2。
表 2硫酸根,%允许差,%<~<~.分析次数和报告值同一实验室取双样进行平行测定,其测定值之差超过允许差时应重测,平行测定之差如不超过允许差取测定值的平均值作为报告值。
4.光度法(适用于微量硫酸根含量的测定).原理概要样品溶液中加入铬酸钡悬浮液生成硫酸钡沉淀,硫酸根离子置换的铬酸根离子以分光光度法测定,间接求出硫酸根含量。
主要试剂和仪器仪器一般实验室仪器。
分光光度计。
主要试剂铬酸钡悬浮液:称取1g精制后的铬酸钡〔铬酸钡精制见附录B(补充件)〕,溶于100mL乙酸(1∶35)和100mL盐酸(1∶50)混合液中,充分摇匀,放置过夜;含钙氨水:称取氯化钙,溶于500mL氨水(1∶4),贮于聚乙烯塑料瓶中;硫酸钾:标准溶液;称取于110±2℃干燥之硫酸钾,加水溶解,移入1000mL容量瓶,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此溶液1mL含硫酸根,用时稀释10倍,得1mL含硫酸根标准溶液;氯化钠:10%溶液;溴百里酚蓝:%溶液;称取溴百里酚蓝,溶解于100mL乙醇(1∶1)中;乙醇:95%溶液。
.过程简述标准曲线适用于硫酸根含量%以下样品。
吸取、、、、、硫酸根标准溶液(/mL),分别至50mL比色管中,加5mL10%氯化钠(测定氯化钾时则加入10%氯化钾)溶液,加水稀释至25mL,摇匀,加3mL混匀后的铬酸钡悬浮液,摇动2min,静置5min,摇动下加1mL含钙氨水清液、10mL 乙醇,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动1min,静置10min,过滤溶液,用1cm比色池在波长380nm处(或用2cm比色池、波长420nm处)以水作对照测定吸光度,与相应的硫酸根含量绘制标准曲线。
适用于硫酸根含量为~%氯化镁样品。
吸取、、、、、硫酸根标准溶液(/mL)分别至50mL比色管中,加2mL 10%氯化镁溶液,加水稀释至25mL,摇匀,加3mL混匀后的铬酸钡悬浮液,摇动2min,静置5min,摇动下加1mL含钙氨水清液、10mL乙醇,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动1min,静置10min,过滤溶液,用2cm比色池在波长420nm处,以水作对照测定吸光度,与相应的硫酸根含量绘制标准曲线。
样品测定吸取一定量样品溶液〔见附录A(补充件)〕,置于50mL比色管中,加水稀释至25mL,以下操作同(测定氯化镁时同),由测得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查出硫酸根量。
.结果计算硫酸根含量按式(5)计算。
硫酸根含量(%)= G×100 (5)W式中:G——测得硫酸根量,mg;W——所取样品质量,mg。
.允许差允许差见表3。
表 3硫酸根,%允许差,%<~(氯化镁中).分析次数和报告值同一实验室取双样进行平行测定,其测定值之差超过允许差时应重测,平行测定值之差如不超过允许差取测定值的平均值作为报告值。
5.来源:GB/T —91附录 A样品溶液的配制和用量(补充件)本附录提供了测定硫酸根时样品溶液的配制及吸取量。
表 A1样品名称待测范围样品配制吸取体积mL 相当样品量g精制盐、氯化钾 SO24 -称取样品,溶解,转移至500mL容量瓶,稀释至刻度容量法:重量法:微量SO24 -称取样品,溶解,转移至500mL容量瓶,稀释至刻度食用盐、工业盐 SO24 -称取样品,溶解,转移至500mL容量瓶,稀释至刻度容量法:重量法1):微量SO24 -称取样品,溶解,转移至500mL容量瓶,稀释至刻度工业氯化镁 SO24 -①称取样品,溶解,转移至500mL容量瓶,稀释至刻度②吸取以上溶液,转移至250mL容量瓶,稀释至刻度容量法:SO24 -(1%以下)称取样品,溶解,转移至500mL容量瓶,稀释至刻度光度法:注:1)SO24 -含量在1%以上时取。
附录 B铬酸钡精制方法(补充件)称取铬酸钡6g,溶解于50mL盐酸(1∶5)中,稀释至400mL,加热至70~80℃,静置,加数滴溴百里酚蓝指示剂,然后加入氨水(1∶7)使之重新沉淀,直至溴百里酚蓝变色。
沉淀用500mL温水分数次洗涤,过滤,再以少量水洗涤数次。
沉淀于110±2℃烘1h,磨细,贮存备用。
附录 c坩埚的处理方法(参考件)将使用过的坩埚浸入10% EDTA热溶液(100mL EDTA热溶液加入10mL浓氨水)中煮沸片刻,然后用蒸馏水煮沸片刻,抽滤洗涤2~3次,烘干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