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知识点:唯物辩证法矛盾观原理方法论讲解
(完整版)高中政治哲学必背详细知识点

(完整版)高中政治哲学必背详细知识点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哲学常识》一、唯物论(辩证唯物论)1、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原理】物质是别依靠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办法论】要求我们看咨询题办情况要一切从实际动身,反对从主观动身,反对“上帝创世讲”。
2、物质决定意识【原理】辩证唯物主义以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进展的产物,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办法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动身,使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从主观动身。
3、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反作用。
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进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进展。
【办法论】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性。
意识别仅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且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进展,错误的意识则阻碍客观事物的进展。
【办法论】正确处理主客观关系,坚持一切从实际动身,使主观符合客观,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5、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世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
又是能够认识和利用的。
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离别开辟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办法论】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尊重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做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二、辩证法(唯物辩证法)1、事物是普遍联系【原理】唯物辩证法以为:事物内部诸要素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妨碍、相互制约的关系,叫做联系。
整个世界是一具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世界上全然没有别依靠于身边其他事物而孤立存在的事物,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多样的。
【办法论】坚持用联系的、全面的观点看咨询题,对事物的联系举行具体分析,反对形而上学孤立地、片面地看咨询题。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政治唯物论的原理及方法论

2019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政治唯物论的原理及方法论一、辩证唯物论1、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方法论:①想问题、办事情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②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
2、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辨证关系原理:规律是客观的,它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制约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另一方面,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方法论: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变害为利。
二、唯物辩证法(一)联系的观点1、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
事物的联系又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们不能否认和割断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也不能主观臆造联系。
方法论: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认识和把握事物的真实联系,具体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改变条件创造条件),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2、因果联系原理: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既是先行后续的关系,又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原因总是伴随一定的结果,结果总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的;任何事物都处于因果联系的连接之中,因果联系是普遍存在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①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②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3、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原理:整体处于统帅的决定地位,部分从属于整体,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整体功能的形成离不开部分原有的功能,部分制约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状态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①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②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高二政治通用版 必修四唯物辩证法—矛盾观 含解析

必修四唯物辩证法—矛盾观矛盾分析法:(1)矛盾即对立统一,要求我们要用全面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2)矛盾具有普遍性,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要求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还要坚持一分为二,两分法。
(3)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①两者相互联结。
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②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5)主次矛盾原理: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求我们办事情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又不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统筹兼顾。
(6)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二者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求我们看问题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主流;但又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即支流。
(7)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辨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1、矛盾的普遍性包含特殊性,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这种说法正确吗?2、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就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这种说法正确吗?一、单选题(根据题目要求作答,每小题6分,共72分。
)1.闻名硅谷的“创意实验室”创始人BILL GROSS。
成立过100多家公司、经历过多次成败,BILL GROSS总结出决定创业成败的“五要素”:创意、时机、团队、盈利模式、融资。
在比对了200多家公司的数据后,他的结论是:再次是创意。
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有①矛盾具有同一性,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转化②矛盾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③创造条件抓住时机是我们做好事情的关键所在④既要善于抓住关键,还要统筹兼顾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我国C919大型客机所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对我国经济和科技发展、基础学科进步及航空工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辐射作用。
政治复习提纲: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及方法论

政治复习提纲: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及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及方法论一、辩证唯物论1、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原理内容: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方法论:①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反对: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而否认物质决定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和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而不发挥意识能动作用,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机械唯物主义思想。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重点掌握】〖原理内容:①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②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一直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③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方法论:①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反对:反对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规律的客观性、盲目蛮干的唯心主义错误;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规律的客观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无所作为的机械唯物主义错误。
3、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原理内容:⑴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实物的本质和规律。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⑵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一、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二、错误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实物的发展。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高考政治唯物辩证法矛盾观的原理和方法论阐释

高考政治唯物辩证法矛盾观的原理和方法论阐释高考唯物辩证法矛盾观的原理和方法论解读唯物辩证法矛盾观的原理和方法论阐释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分离的属性和趋势。
所谓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系的属性和趋势。
希望对我们掌握xx唯物辩证法矛盾观的原理和方法论有所帮助。
矛盾的意义原理:原理:事物本身所包含的矛盾统一的关系叫做矛盾,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所谓“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分离的属性和趋势,也称“斗争”。
所谓“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的属性和趋势,也称“同一性”。
它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矛盾双方二是矛盾双方按照一定条件相互转化。
方法论:我们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看待这个问题。
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则:原则:矛盾是客观存在的。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贯穿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一切事物中总有矛盾。
方法论: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敢于承认和揭露矛盾;也要善于综合分析矛盾,坚持二分法,防止片面性。
矛盾的特殊性原则:原理: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的事物及其每一面都有自己的特点。
矛盾的特殊性在于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矛盾的特殊性还表现在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特点;矛盾的特殊性也说明矛盾双方各有特点。
方法论:矛盾特殊性原则要求我们在思考问题、做事时,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则: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系的;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可以在不同的场合相互转化。
方法论:掌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对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学习科学的工作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则:原则:在事物发展中起支配和决定作用的矛盾称为主要矛盾;其他从属性的、对事物发展没有决定性作用的矛盾称为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善于抓xx,集中精力解决重大矛盾;学会统筹规划,妥善处理小矛盾。
高考政治矛盾观

矛盾观(一)、知识结构图第七单元辩证法知识结构图表内部联系外部联系内因外因矛盾辩证法推动条件根据普遍性特殊性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片面的观点不平衡性主、次矛盾关系矛盾主次方面关系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联系普遍性、客观性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孤立的观点对立对立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发展状态途径量变质变的统一前进性曲折性的统一静止的观点对立形而上学(二)、矛盾论原理、方法论 原理1、矛盾是对立统一的内容:(1)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矛盾的对立属性就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2)①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②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它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3)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二分法,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地看问题。
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变。
原理2、矛盾的普遍性内容: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每一事物从产生到灭亡都存在着自始自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情,我们都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反对一点论、片面地看问题。
原理3、矛盾的特殊性内容: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的原理和方法论总结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矛盾分析法)一、矛盾的观点、矛盾的普遍性原理1.【原理】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具有普遍性2.【方法论】用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二、矛盾的特殊性原理1.〖原理〗:矛盾具有特殊性2.〖方法论〗: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1.〖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①两者相互联结。
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②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方法论〗:这一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
要求我们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不断实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标志性词语:四、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1.〖原理〗: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方法论〗: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办事情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又不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统筹兼顾。
标志性词语:五、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1.〖原理〗:每一个矛盾中的两个方面的力量是不平衡的。
其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叫矛盾的主要方面。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方法论〗: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看问题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善于把握事物的性质,抓主流;但又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即支流。
标志性词语:六、“两点论”和“重点论”辩证关系原理1.【原理】:“重点论”指分析和解决问题时,首先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从而抓住重点和主流;“两点论”指要恰当处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的关系。
2020高考政治知识点:辩证法(唯物主义辩证法)矛盾观

2020高考政治知识点:辩证法(唯物主义辩证法)矛盾观辩证法(唯物主义辩证法)三、矛盾观<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要用一分为二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一点论片面看问题。
<2>.矛盾有同一性。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和贯通,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3>.矛盾有斗争性。
(矛盾双方相互排斥和对立。
)<4>.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矛盾的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矛盾的对立统一是矛盾相反相成的基本属性,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我们要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把握统一,促使事物向有利的方向转化。
)<5>.矛盾的普遍性原理矛盾有普遍性。
我们要客观地承认矛盾,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全面地分析和解决矛盾;坚持两分法和两点论,反对用一点论片面看问题。
<6>.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矛盾有特殊性。
我们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7>.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矛盾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二者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我们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特殊性,不断实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8>.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①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决定事物发展方向和趋势。
我们要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②次要矛盾影响事物发展,在一定条件下主次矛盾可相互转化。
我们要统筹兼顾,妥善解决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9>.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①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事物内部居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
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我们要善于把握本质和主流(,正确分析和判断事物)。
②矛盾的次要方面影响事物性质,一定条件下矛盾的主次方面可相互转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政治知识点:唯物辩证法矛盾观原理方法论讲解
掌握好政治知识点是高考政治取得高分的关键,大家在平时备考复习的过程中要多把精力用在政治知识点的掌握上面,下面为大家带来2017高考政治知识点:唯物辩证法矛盾观原理方法论讲解,希望大家能够认真掌握这些政治知识点。
矛盾的含义原理:
原理: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做矛盾,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所谓“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趋势,又叫“斗争性”.所谓“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趋势,又叫“同一性”.它有如下两种情形:第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
方法论:我们要一分为二的看问题.
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
原理:矛盾是客观的,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还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原理: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表现在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矛盾的特殊性还表现在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矛盾的特殊性还表现为事物矛盾的双方也各有其特点.
方法论:矛盾特殊性的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掌握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我们正确地认识事物,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关系原理:
原理: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它们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结合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得出对应的方法论:
方法论:我们懂得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关系的原理,就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结合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得出对应的方法论:
方法论:我们懂得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关系的原理,就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内因和外因相互关系原理:
原理: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方法论:坚持内因外因相结合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