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考点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2021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生活与哲学9.1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课件(共77张PPT)

唯物辩证法的本质——批判的、革命的、创新的
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综合探究)
本单元的核心问题:
世界是怎么样的: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联系、发 展、矛盾的。
[唯物辩证法] 1.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总特征:
联系的观点
发展的观点
2.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实质与核心)
准确理解把握矛盾的含义:“事物内部” 既指事物内部, 也指事物之间
“事物内部”是针对不同的范畴来说的。
列举生活中蕴涵矛盾的例子:
足球比赛中的 学习过程中的 自身存在的 社会生活中的
自然界中的
攻与守 苦与乐、成功与失败 缺点与优点
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福 与祸、正气与歪风、自由和纪 律、先进与落后、战争与和平
1.矛盾着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这种转化是( ) A.有条件的 B.无条件的 C.多数情况下是有条件的 D.多数情况下是无条件的
2.下列说法中,最能体现矛盾同一性的是( ) A量体裁衣 B因材施教 c积劳成疾 D居安思危
3.“我们嘲笑别人的缺陷,却不知道这些缺陷也在我们内心 嘲笑着我们自己”。这其中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
下列选项中,反映矛盾同一性道理的俗语是
()
A.不见高山,不显平川 B.积劳成疾
C. 量体裁衣
D.因材施教
《孙子兵法》“投之亡地而后存,置之死地而 后生”。这一观点表明( ) A.矛盾双方是相互依赖、互为前提的 B.矛盾双方是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 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D.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如:不想当裁缝的厨子不是好司机;自相矛盾的由来
从外延说,哲学矛盾无处不在,逻辑矛盾可以避免。
考点1、矛盾概述
高考政治 (必修ⅳ)一轮复习 第9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4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区别与联系。
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
含义 且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
区
程的始终
别
方法论 要求
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 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 方法解决矛盾
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 侧面各有其特点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联系
矛盾的普遍性(共性)与特殊性(个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①二者是相互联结、相互依存的。一方面,普遍性寓于 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
[答案]A
10
4.“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这首诗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
A.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要善于抓住重点 C.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D.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 [解析]这首诗的含义是想问题、办事情要集中主要力量, 抓主要矛盾。 [答案]B
11
考点1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矛盾的含义: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
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
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②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15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方法论要求。 ①要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既要从特殊性中去 总结普遍性,又要在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去认识特殊性。②把 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9
3.下列谚语或俗语与所对应的哲理表述不相符的是( ) A.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B.士别三日,刮目相看——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不能用 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C.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坚持两分法,反对一点论 D.入山问樵,入水问渔——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 具体分析
3.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课件-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总特征 联系观 发展观
唯物 辩证法
矛盾观
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 核心
2022—2024年高考考情透视
考点要求
世界是普 遍联系的
2024 2023
考题统计 选择题:北京卷、浙江卷、甘肃卷 主观题:新课标Ⅱ卷 选择题:北京卷、辽宁卷 主观题:天津卷、浙江卷
哲学上,相反的东西就是对立。如:善与恶,美与丑等。
知识点1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
斗争性
乱生于治,怯生于勇
“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
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 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
注:
事物发展的 源泉和动力
⑴区分矛盾同一性的“相互依赖”、“相互贯通”
①相2.矛互盾依的赖基:本强属调性的是谁对 统也立 一离不开谁矛;盾
解决矛盾
地位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特别提醒: 矛盾普遍性的标志词: 出现问题、困难;既……又……;尽管……但是……;利弊,成就和不足; 机遇和挑战;优缺;双刃剑。
知识点2 矛盾问题的精髓
2.矛盾的特殊性
含义 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知识点1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矛盾概念反映的是事物内部的对立和统一关系。 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事物发展的 源泉和动力
1.矛盾的含义
矛盾
➢“事物本身所固有”之意,说明不是人们从外部强加的,说明矛盾是客观的。 ➢“事物内部”并非指只有事物内部才有矛盾,事物之间也存在矛盾,矛盾具有普遍性 ➢“事物内部”强调构成矛盾的双方必须处于“同一体”中,并非任意两个事物都能构成矛盾。 比如
2023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部编版) 第20课 第3课时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第三课时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课标要求:学会运用矛盾分析法观察和处理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懂得要从中国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理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科学精神:掌握矛盾的基本属性,科学分析坚持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公共参与:学会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和解决生活和实践中的具体问题。
思维导图核心考点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1.矛盾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1)含义:矛盾概念反映的是事物内部的对立和统一关系。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2)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提醒]不能将对立和统一理解为矛盾的双方,对立和统一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双方是指事物的两个方面,两个方面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即矛盾。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1)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它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3)关系: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由此构成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4)要求①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应促进有利转化,防止不利转化。
②矛盾双方的对立与统一不可分割,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拓展提升]联系、发展、矛盾的关系唯物辩证法是研究世界状况的。
联系和发展从表层回答了世界的存在状况,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而矛盾观点则从深层次揭示了出现这一状况的根本原因。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政治课件(部编版浙江专用):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作队队长,无缝衔接担任了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他们面临从以前管好“每棵
苗”到现在抚育“一片林”、从以前作答“客观题”到现在应对“主观题”、
从以前“串门多”到现在“出门多”等一系列挑战。从哲学上看,这是基于
①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
②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③任何事物都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确的是
①辩证法与形而上学都承认事物之间的确定界限
②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③形而上学的缺陷之一是只见“事物”忘记联系
④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认识的唯一科学的思维方法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辩证法使固定的形而上学的差异互相过渡,除了非此即彼,又在适当的 地方承认亦此亦彼,这说明辩证法与形而上学都承认事物之间的确定界 限,①正确。 联系具有条件性,②错误。 形而上学的缺陷之一是孤立地看问题,③正确。 辩证法不仅仅是关于自然界的认识,而且有唯物辩证法也有唯心辩证法, ④错误。
“分析个人体质就能彻底实现强健体魄”说法过于绝对,②错误。 材料强调的是科学健身,而不是强调开展“精准医疗”为健康赢得主动 权,④不符合题意。
课时精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7.专精定律是指一个人对某一个领域专注研究,达到精通的境界。专精 定律告诉我们无论做任何的行业和事情,都要将自己的精力集中于一个 领域,并将这个领域内的最顶尖作为自己的目标。只有当你能够专精的 时候,你所做的事物和领域才会有成绩和突破。这主要体现了 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要重视量的积累
5.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关于事物矛盾的精髓。 答案 F。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的精髓。
一轮复习: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课件

• ③坚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就是既要看事物的 优点,又要看事物的缺点。( )
• 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制造矛盾越多越能 推动事物发展。( )
• ⑤矛盾就的辩证关系
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B、“两个方面”是辨证统一的,不是“对立的一面”
和“统一的一面”。 C、“两个方面”是具体的、多样的,不局限于“好”
与“不好”两个方面。
2、矛盾的对立属性:斗争性 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体现着
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注意:斗争性具有绝对性。
3、矛盾的统一属性:同一性 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存在以另一方存在
材料一:近年我国的民间借贷市场迅速膨胀。专 家称,一方面,民间借贷可以暂时缓解企业资金 紧张局面,同时也使部分私人资金得到有效利用, 获得更多收益,但另一方面高额利息重压之下, 一旦企业无力还本付息,将导致大量的民间借贷 资金血本无归,进而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威胁国家金融安全及社会稳定。
结合材料一,用矛盾的对立统一性原理谈谈你 对民间借贷的作用的理解。(8分)
• 2、说出下列语句体现的矛盾观道理
• ①悬挂在悬崖上的两个人,构成一种动态的 平衡。
•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 ②相反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 最美的和谐。
• 矛盾具有对立性和统一性。对立性寓于同一 性之中。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 ③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1)同一性以差别和斗争为前提:没有斗 争,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 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2)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为同一性所 制约:P.没69有页同墨一子性对,学就生没要有求矛严盾格的的统事一例体 的说存明在了,什事么物道同理样?不能存在和发展。
3.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课件-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2021福建,T20(1) 2018全国卷Ⅱ,T21
✓ 高考命题常选取党和国家发展中的重大决策与举措等, 考查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021浙江6月选考,T29 ✓ 有时也会以漫画的形式,综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一
2018全国卷Ⅰ,T22
切从实际出发、联系的特点等进行考查。题型以选择题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方法论: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
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白壁微瑕,瑕不掩瑜;以公有制为主体,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②矛盾的次要方面:在某一矛盾中,处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
看问题要全面,不能忽略次要方面
防微杜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辨识判断】下列句子体现了什么原理/方法论
◇反对眉毛胡子一把抓 主次矛盾:反对不分主次,坚持重点论 ◇反对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主次矛盾:反对颠倒主次 ◇弹钢琴的工作方法 既要抓住主要矛盾,又要统筹兼顾 ◇反对单打一 坚持两点论,反对形而上学一点论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工作要做到点子上 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牵牛要牵牛鼻子 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荷花好看也要绿叶相扶 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 ◇擒贼先擒王 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一个篱笆三个桩 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 ◇9个指头和1个的关系 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两和重统一 ◇白璧微瑕,瑕不掩瑜 分清主流和支流,着重把握主要方面
灵魂。
(3)重要性: 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侧重怎么看;矛盾的特殊性 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 的特殊本质
侧重怎么做;把握矛盾的特殊 性,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 方法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点(矛盾分析的方法)优秀课件

A、既要看到矛盾的这一方,又要看到矛盾的另一方; B、既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又要看到双方的统一;在 统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注重统一 ;
C、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变。
【反对】:反对用片面的观点看问题(一点论),反对离开 对立谈统一或离开统一谈对立。
考点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矛盾的含义: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的 关系哲学范畴,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同一性(统一)和斗争性(对立)是矛盾所固有 的两种基本属性: 2.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
(1)二者的区别:(略) (2)二者的联系:(略)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 变化和发展。
盾
普遍性
特征 辨证关系
特殊性
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 世界观
坚持两点论两分法
矛
承认矛盾;解决矛盾
盾
分
共性和个性相结合
析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方
法
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
方法论
例7:目前,我国中医的从业人数只有27万人,中、
西医的发展极不均衡。由于对中、西医相结合的片 面理解,中医异化是中医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中 医已经陷入了传承危机,甚至有一部分人声称要废 除中医。卫生部发言人明确指出,废除中医是对历 史的无知,也是对现实生活中中医所发挥的重要作 用的抹杀。
们可以领悟到哲学道理是
A.事物发展的前途都是光明的 B.矛盾的普遍性高于特殊中
B
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D.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解析】从题干中看出“小岗村的改革”是矛盾的 特殊性,“中国的改革开放”是普遍性,中的改革 开放通过小岗村的改革展现出来,“小岗村是中国 农村改革的缩影”反映了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 之中,故B项正确;其余各项均不符合题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矛盾的含义及基本属性 1.含义: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
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①________。
哲学上所讲的矛盾≠生活中所讲的矛盾 辩证矛盾≠逻辑矛盾
2.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
同一性
斗争性
矛盾双方相互②________、 矛盾双方相互④____
含义 相互③________的属性和趋 ____、相互⑤______
流,但又不能忽视支 流,侧重于看问题该怎
区
该怎样
样
别
“重点”“中心” “关键”“ “主流”“主体”“形势”“
关键词 要害”“突破口”“核心 性质”“绝大多数”“总体
问题”等
上说”等
联系
①是矛盾特殊性的两种情形,都是讲矛盾发展 的不平衡性问题;②都是重点论所要把握的重 点;③主要矛盾当中也存在矛盾的主要方面; ④都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反对形而 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一 ④只有把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联结,才能认识事物
的本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各国以 “自主贡献”的方式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发达国家与发 展中国家共同的责任,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由于发达国家与 发展中国家在资金、技术、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承担的 责任要有所区别,这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③④符合题意;① 不选,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②不符合题意。
归纳总结 主次矛盾关系原理与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以及两 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在高考中属于常考点,也是最容易 丢分的地方。在近年高考试题中,选择题与非选择题均有涉及, 备考时必须多加重视,通过反复训练,真正深入理解才能灵活 运用。
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含义 地位
是指在⑳________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 的
观点
观点一:经 济先行
观点二:文 化先行
论据及论证过程
经济决定文化,文化是经济的反映。共建海 上丝绸之路,离不开文化的交流合作,但更 重要的是经济的发展
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只有文化上的相互理解尊重、交流合作,才 能保证经济上的互利共赢
材料中的讨论运用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简要说明 他们是如何运用这种方法的,以及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观点上的 分歧。(9分)
三、主次矛盾与矛盾主次方面
1.原理及方法论
主要矛盾
主要矛盾 与次要矛 盾的关系
原理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 处于⑭________地 位、对事物发展起 ⑮________作用的 矛盾
相互依赖、相互影 响,并在一定条件 下相互⑯________
方法论
联系
①主次矛盾和
善于抓住重 矛盾的主次方
点,集中力量 面都要求坚持
3.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是唯物辩证法关于主要矛盾 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间的辩证关系原理 的方法论要求。
两点论
重点论
区 别
内容
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 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 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 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 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 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④矛盾的个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D.③④
【解析】“先试点后推广”体现的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 关系,即共性与个性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①②正确;个性优于共性的 说法错误,排除③;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④错误。
盾”相互比较而言的 比较而言的
区
别
主要矛盾是一个包含 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是一 内涵 着“两个方面”的完整 个矛盾体的两个方面中
的“矛盾体”
的其中一个方面
作用
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 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
展的进程
定事物的性质
做工作要抓重点、抓 看问题要把握本质和主
方法论
中心,但又不能忽视 一般,侧重于办事情
2.[2014·海南单科,25(2),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为了发展素质教育,我国一些中小学结合实际开展“一
校一品”活动:有的学校以本地区的“最美妈妈”“最美教师” 的感人事迹带动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美丽”德育活动,彰 显美好品行文化;有的学校开展生活自理、学习自主、行 为自律、身心自强的“四自”活动,培养学生自理能力和责 任感;有的学校开展汉字书法教育,全校师生每天伴随着 校园广播里悠悠的古筝静心习字20分钟;有的学校开展“我 是创造之星”活动,鼓励学生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创意作 品……
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发达国家继续带头减排,并对发展中国家
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提供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的支持。协定
坚持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这一
原则体现的唯物辩证法原理是
()
①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了事物的性质 ②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
中起决定作用 ③任何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统
正以博大宽广的胸襟、心系天下的情怀,奏响“一带一路”交响 曲,谱写自贸区战略新华章。
一部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史,既是中华民族走向海洋、走 向世界的历史,也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互动、共生共荣的历 史。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开放合作、和谐包容、 互利共赢之路。对此,同学们围绕“经济和文化何者先行”展开 讨论。
①矛盾普遍性也可以理解为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 盾,但 “事事有矛盾”并不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 在矛盾;“时时有矛盾”并不意味着矛盾无法解决。
②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在表现上的对应关系。
例2 (2017·课标Ⅰ,20,4分)2015年12月联合国巴黎气候变化大
会通过《巴黎协定》要求,各国以“自主贡献”的方式参与全球
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 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 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 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 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
反面
一点论
均衡论
联系
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⑲________中的重 点,要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 论的统一
例3 [2015·福建文综,39(3),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同心逐梦的中国,
势
的属性
区 别
表现
一是矛盾双方相互⑥_____; 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并在 一定条件下相互⑦_______;
矛盾双方相互排斥、 相互斗争
条件
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 ⑧________的
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 件的、绝对的
联系
同一性与斗争性相互联结、不可分割;同一性离不 开斗争性,⑨________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⑩ ________离不开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 化和发展
答案:D
归纳总结 (1)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学习的重点、理解 的难点,也是近几年高考的高频考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 中去”“抓典型”等工作方法都体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 证统一关系。在备考中,我们要注意运用这一原理分析发展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等问题。 (2)不能认为“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应该是“矛盾的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二者不是 多数与少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而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 别的关系。不能认为“没有普遍性就没有特殊性”,应该是 “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解决主要矛盾 两点论和重点
论的统一;②
无论是主要矛
学会统筹兼 盾内部还是次
顾,恰当处理 要矛盾内部都
次要矛盾 存在着矛盾的
主次方面
矛盾主要 方面
矛盾主要 方面与次 要方面的 关系
在事物内部居于⑰___ _____地位,起⑱____ ____作用的矛盾方面
相互排斥、相互依赖, 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 化
善于把握 事物的本 质和主流
不能忽视 支流
①主次矛盾和 矛盾的主次方 面都要求坚持 两点论和重点 论的统一;② 无论是主要矛 盾内部还是次 要矛盾内部都 存在着矛盾的 主次方面
2.区分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
主要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
主要矛盾是就复杂事 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就“ 外延 物中所包含的“许多矛 同一矛盾”的双方相互
________,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 的灵魂
作用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 _,也是正确解决矛盾的 ________
_______
前提——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做到主观 怎么做 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下相互转化,符合同一性;③体现了卑鄙者和高尚者的对立,
属于斗争性;④体现了战争与和平矛盾双方转化的关系,符合
同一性。
答案:C
归纳总结 (1)结合具体材料,特别是名言警句分析矛盾的基本 属性及其关系是高考的常见形式,既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 做题时,第一,要弄清题目侧重的是矛盾双方的斗争性还是同 一性,在深入理解斗争性和同一性内涵的前提下进行准确判断; 第二,在阐释二者的关系时要注意,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 中,而不是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中。 (2)在解答关于这一考点的非选择题时,通常分三步组织答案: 首先,点明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其次,分析二者具有对立性 (斗争性)、二者具有统一性(同一性);最后强调在对立统一中 正确处理二者关系。
关于矛盾基本属性的两大方法论:第一,矛盾双方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种转化可能是有利的, 也可能是不利的,我们应当促进有利转化,防止不利转 化。第二,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不可分割,我们应当在 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
例1 (2015·重庆文综,10,4分)事物的矛盾包括两个基本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