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说课讲解

合集下载

高中思想政治《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优质教学课件

高中思想政治《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优质教学课件

B
预测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
关系
B
预测三:主要矛 盾
C
时政热点:
高三二轮复习: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考纲展示:
一、矛盾的概念:
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二、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 题 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
面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知识网络构建:
核心考点 展

核心考点: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对立统一规律
【易错点拨】 :
1. 矛盾的基本属性是普遍性和特殊性。
2. 任何事物都存在两个方面,即都有自己 的优点和缺点。
3.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就是整体与部之中。
【易错点拨】 :
4. 主要矛盾就是急需解决的矛盾。只 要
解决了主要矛盾,办事情就能成功。
命题预 预测测 一 : 矛 盾 的 普 遍

高二政治通用版 必修四唯物辩证法—矛盾观 含解析

高二政治通用版 必修四唯物辩证法—矛盾观 含解析

必修四唯物辩证法—矛盾观矛盾分析法:(1)矛盾即对立统一,要求我们要用全面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2)矛盾具有普遍性,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要求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还要坚持一分为二,两分法。

(3)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①两者相互联结。

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②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5)主次矛盾原理: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求我们办事情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又不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统筹兼顾。

(6)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二者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求我们看问题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主流;但又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即支流。

(7)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辨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1、矛盾的普遍性包含特殊性,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这种说法正确吗?2、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就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这种说法正确吗?一、单选题(根据题目要求作答,每小题6分,共72分。

)1.闻名硅谷的“创意实验室”创始人BILL GROSS。

成立过100多家公司、经历过多次成败,BILL GROSS总结出决定创业成败的“五要素”:创意、时机、团队、盈利模式、融资。

在比对了200多家公司的数据后,他的结论是:再次是创意。

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有①矛盾具有同一性,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转化②矛盾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③创造条件抓住时机是我们做好事情的关键所在④既要善于抓住关键,还要统筹兼顾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我国C919大型客机所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对我国经济和科技发展、基础学科进步及航空工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辐射作用。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1、矛盾就就是对立统一,所以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瞧问题(全面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

2、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1)矛盾的斗争性就是指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

(2)矛盾的同一性就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相互转化。

3、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具有普遍性,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1)所以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敢于揭露矛盾,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2)要坚持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反对片面瞧问题。

4、矛盾的特殊性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所以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1)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

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矛盾的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

所以要善于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又要善于在普遍性的指导下去研究特殊性。

(2)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6、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1)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所以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

(2)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决定着事物的性质,而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所以瞧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与支流。

高中思想政治《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思想政治《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思想政治《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矛盾观点及对应的方法论即矛盾分析法,具体包括矛盾对立统一原理,矛盾普遍性性原理,矛盾特殊性原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

唯物辩证法作为世界观,最根本的就是关于世界的矛盾观;作为认识规律最基本的,就是矛盾的规律;作为认识方法,最根本的就是矛盾分析法。

【考点突破】:(一)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1.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2.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二)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1. 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2.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课标要求】:运用生活中的事例,说明事物自身“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理解矛盾分析法的普遍意义,能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解决问题时要抓住主要矛盾。

在新课程高考中,本讲的内容一直是考查的重点。

1. 考查题型——既有选择题,又有非选择题。

2. 能力要求——着重考查考生对哲学基本观点的掌握、理解和运用能力,且对能力要求的较高。

在本讲的学习中要注意多题型、多角度去思考和把握课本的基础知识点,并着重于理解和运用。

3. 考查热点——运用矛盾特殊性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说明我国根据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意义;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民币升值的影响;运用主要矛盾的原理,分析“发展是硬道理”、“把发展作为我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等内容。

【重难点提示】:重点:1. 矛盾观的整体框架 2. 准确理解矛盾的含义、基本属性及其关系3. 矛盾的普遍性4. 矛盾的特殊性5.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6.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7. 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关系8. 正确区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9. 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难点: 1. 矛盾观的整体框架 2.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3. 正确区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4. 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重点知识解读】:1、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内容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每一事物从产生到灭亡都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时时有矛盾)。

唯物辩证法矛盾观教案

唯物辩证法矛盾观教案

尖子生辅导教案1课题:矛盾观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及其重要意义。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重要意义。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及其重要意义。

○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运用○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运用相关原理,分析一个复杂事物中所包含的各种矛盾,理解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运用所学原理,说明具体分析矛盾特殊性是正确认识事物、区分事物的基础,是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和途径。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说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2.能力目标(1)使学生初步形成用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相统一的观点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能力,理解矛盾是一切现存事物自己运动的原因,矛盾双方的既对立又统一,推动着事物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

(2)使学生初步具有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初步形成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分析和解决各种矛盾的能力,初步学会从错综复杂的事物中抓主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点: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教学难点: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教学过程:整体归纳:【重点突破】一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1.矛盾的含义与属性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知识拓展】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联结任何一个矛盾总是既具有同一性,又具有斗争性。

只有同一性没有斗争性,或者只有斗争性没有同一性的矛盾是没有的。

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联结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同一之中有斗争,同一性不能离开斗争性而存在。

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是包含着对立的统一,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这就是所谓的“相反”才能“相成”。

(教师版教案)高中政治-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教师版教案)高中政治-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XXXXXXXXXXX温馨提醒: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恩格斯高二年级政治经典教案——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4课时)一、考点、热点回顾(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①矛盾的含义: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即对立统一。

②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③矛盾的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④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方法论:坚持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

(两点论、两分法)。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①矛盾的普遍性原理: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方法论: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②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矛盾特殊性的表现:A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B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C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主次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矛盾的主次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方法论: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运用):A含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B重要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原理:A:二者相互联结。

普遍性离不开特殊性;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B: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应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辨证关系原理:①区别: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次要矛盾。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观)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观)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把一般方法和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坚持 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抓重点,又不忽视次 要矛盾的解决,统筹兼顾。
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重视主流, 但又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即支流。 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矛 盾 分 析 的 方 法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要方面辩证关系
【2013年上海卷26】.由“环境炸弹”变成“城市矿 山”的哲学依据是( )
4、两者的联系
【方法论】: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看问题) 反对片面的观点和一点论。
A
判断:下列句子共同体现了矛盾的基本属性的什么道理?
①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②“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强调矛盾双方是对立统一的。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 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和:说明不同的事物结合生成万物,强调没有斗争就 没有同一性,相反相成的事物才能成统一体。
6、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
A.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决定事物的性质。 B.矛盾的主次方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 要求我们看问题时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 支流,弄清事物的性质。
7、主次矛盾与矛盾主次方面要求 我们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
(2)运用“重点论”和“两点论”关系的原理分析说明上述材 料(须简述原理,然后结合材料分析说明)。(7分)
重点论指分析和解决问题时,首先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 面,从而抓住重点和主流;两点论指同时要注意和恰当处理次要矛 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 在错综复杂的外交工作中强调“贯穿一条主线”是抓住了重点和主 流,同时强调“与各国携手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和“妥善解决热 点问题和全球性问题”,是对外交工作统筹兼顾,这既分清了主次, 更体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点(矛盾分析的方法)优秀课件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点(矛盾分析的方法)优秀课件
【方法论】: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 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两分法。
A、既要看到矛盾的这一方,又要看到矛盾的另一方; B、既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又要看到双方的统一;在 统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注重统一 ;
C、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变。
【反对】:反对用片面的观点看问题(一点论),反对离开 对立谈统一或离开统一谈对立。
考点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矛盾的含义: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的 关系哲学范畴,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同一性(统一)和斗争性(对立)是矛盾所固有 的两种基本属性: 2.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
(1)二者的区别:(略) (2)二者的联系:(略)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 变化和发展。

普遍性
特征 辨证关系
特殊性
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 世界观
坚持两点论两分法

承认矛盾;解决矛盾


共性和个性相结合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
方法论
例7:目前,我国中医的从业人数只有27万人,中、
西医的发展极不均衡。由于对中、西医相结合的片 面理解,中医异化是中医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中 医已经陷入了传承危机,甚至有一部分人声称要废 除中医。卫生部发言人明确指出,废除中医是对历 史的无知,也是对现实生活中中医所发挥的重要作 用的抹杀。
们可以领悟到哲学道理是
A.事物发展的前途都是光明的 B.矛盾的普遍性高于特殊中
B
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D.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解析】从题干中看出“小岗村的改革”是矛盾的 特殊性,“中国的改革开放”是普遍性,中的改革 开放通过小岗村的改革展现出来,“小岗村是中国 农村改革的缩影”反映了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 之中,故B项正确;其余各项均不符合题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所以要用对立
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全面的观点,
一分为二的观点)。

2、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
(1)矛盾的斗争性是指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

(2)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

①矛盾双方相
互依赖;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相互
转化。

3、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具有普遍性,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1)所以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敢于揭露矛盾,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2)要坚持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反对片面看问题。

4、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所以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
中,矛盾的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
性。

所以要善于从特殊性中概括出
普遍性,又要善于在普遍性的指导
下去研究特殊性。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6、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所以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
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决定着事物的性质,而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所以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
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