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某城市供水管网模型的建立_吴晨光

合集下载

城市供水管网GIS系统的建立演示教学

城市供水管网GIS系统的建立演示教学

城市供水管网G I S系统的建立城市供水管网GIS系统的建立摘要:九十年代后,GIS技术在我国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方面已得到了广泛使用,由于年代久远有些城市的地下管线日趋老化,由于各种原因的制约难以实现统一的抽换与改造,如何在管线事故多发期,科学、合理地管理管线信息,进行险情预报,抢修方案制定,管网运行管理,管网工程设计均是摆在各城市管线管理部门面前的首要问题。

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ArcGIS Server的城市供水管网GIS系统的系统组成、系统环境、系统构架、系统先进性、系统功能,系统建议。

该系统的成功开发经验和技术对国内城市和供水合资公司具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ArcGIS Server、供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 A正文:1.背景20世纪90年代,美国率先提出了数字化管道的概念。

随着3S技术的推广与集成应用,城市管网管理已从CAD 时代过渡到GIS时代。

九十年代后,GIS技术在我国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方面已得到了广泛使用。

在我国,有些城市的地下管线已经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管线已经远远超过了其使用寿命,在资金、技术等多方面因数的制约下,难以实现统一的抽换与改造,如何在管线事故多发期,科学、合理地管理管线信息,进行险情预报,抢修方案制定,管网运行管理,管网工程设计均是摆在各城市管线管理部门面前的首要问题。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可以一举改变管网管理工作的落后面貌,克服管理中的矛盾。

采用地理信息技术,可以使燃气/供水管网管理工作进入可视化、科学化管理阶段,彻底改变城市管网管理的落后状况,适应城市快速发展对燃气/供水管线信息的快速反应的需求。

在此背景下建立了先进的“基于ArcGIS Server的城市供水管网GIS系统”。

2.系统结构“城市供水管网GIS系统”由数据维护系统、离线系统和发布系统三部分组成。

2.1数据管理系统数据维护系统(ArcEditor维护终端)是网络版的核心部分。

供水管网中余氯浓度模拟计算及工程应用

供水管网中余氯浓度模拟计算及工程应用

一阶 反 应模 型 , 即d 式 中, C / d � =- K�C , C为 余 氯浓度( / ; 1 / ) , �g L) K 为余氯 衰减系数 ( �� � K 包括 与主 体水 中的无 机物 和有 机物 反应 系数 及与 管壁 的反 应系 数 ; 为 时间 ( � �� � ) .
2 . 2 K 值的 测试 实验 在市 政铸铁 管段 上取 样 , 管段 没有 分流 . 通过 测定 管道 流速和 取样 口的 间距 推算 水的 流经 测 试 管段 管 1 9 8 , 3 4 2 , 6 3 0 , 10 8 0 , 162 依次 为 9 �8 距 1 的距 离 ( 0 , �)
径D 流速 0 通过 实 验 , 发现采 0 0��, . 3�/ . N1 � 用 一 阶 反 应 模型 和 实 验 数 据 吻 合比 较 好 ( 图 1 ) , 相关 系数 R 测试 =0 . 9 6 36 ,K= -0 . 0 2 26 5�� � . 仪表 为便 携式 Ha � c h余氯 测量 仪 . 2 . 3 水质 模型 计算 原理 水质 模 型 有动 态 算 法 和静 态 算 法两 大 类 , 目 前研 究 大都 采 用 动 态算 法 . 动 态 算法 基 本 原理 是
邓 涛 1 宁 冉 1 吴晨光 1 赵洪宾 1
哈尔滨工业大学 ( 1 . 市政环境工程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 5 0 0 9 0 )

要: 供 水管网中的余氯浓 度指示供水管网水 质安全状况 , 手动或者在线仪 表检测余氯 浓度 , 都不能全面 地
动态地反应整个管网余氯的变化规律 . 在 供水管网数字化水力模型基础上 , 运用拉格朗 日动态水质算法对 中国 南方某市管网余氯量进行了仿真计算 , 并 采用分布式并行遗传算法对水质模型参数进行了校核 , 最后模拟 的结 果和现场实测结果非常吻合 . 这表明 , 经过校核的水质模型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 关键词 : 供水管网 ; 余氯 ; 拉格朗日算法 ; 校核 ; 分 布式并行遗传算法 中图分类号 : T U9 9 1 .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2 7 0 3 7 ( 2 0 0 6 ) S 1 0 1 5 3 0 3

浅谈x市多水源复合供水管网数学模型的建立

浅谈x市多水源复合供水管网数学模型的建立

—望宣塑堂浅谈x市多水源复合供水管网数学模型的建立曹琮(银川市自来水总公司,宁夏银川750001)。

L j。

、t 《i脯要】供水管踊教学模型系统是真实拱水管网系统的计算机模拟再现,与管网的真实运行情况相吻瘩、本文介绍了x市建神}水管网i:,数学模型的具体方法以及校验过程。

‘:o鹾键词】供水管网;数学模型;现代化供水,,,,j。

,h“。

÷一。

㈨/一。

?。

rt;一/}/’j。

:i,|}。

/:j j I“;1 1}一,_’?÷-|j}!|j÷i a:多年来,供水管网的日常操作基本上都是依靠经验运行,没有一.来年的4月份是供暖期,分类中就会有锅炉用水类型。

种真正科学的理论计算来支持及指导管网运行。

在大力发展节水型经三、测压点的布置济,加快构建节水型城市的背景思路下,如I可保持供水畅通,确保用户管网中的压力数据为数学模型提供了压力校验的依据。

压力数据对水压、水质的要求,最终高效节能地做好城市供水是我们供水人所考.通过在管网中布置测压点来获得,理论匕测压点布置的越多,采集的数虑的重要任务。

因此,建立供水管网数学模型是自来水公司发展聊代化据越多,模型的验证就越全面,但是这样的成本就越高。

通过实际情供水的必要手段之一。

况,确定以下几点布置原则。

X市在区域上划分为三个区,A区(老城)、B区(新城)、C(新㈠管网水力最不利点、控帆董市区)。

全市全部采用地下水作为供水水源,整个给水管网是—个多水整个管网中配水的最不利点在最远端枝状管网的末梢处,这个点源供水系统。

整个管网供水水源分为两种形式,—种是水源地深井将地能较好的反映管网的配水偏差情况。

下水输送^水厂,由水厂打^管网;另—种是直供井直接将水送入环状㈡直供井与管网连接的地方或水厂出水管与管网的连援处管网中。

这两种供水形式同时存在,且同时使用,仅一个C区就由一直供井供水入管网的地方和水厂出水管与管网的连接处都是整个个水厂和十二口直供井同时供水,这种供水方式使得管网内水力条件复管网压力变化反应较敏感的区域,在这些区域内布置测压点不仅有助于杂,不易被掌握,与其他城市的供水方式相比有很大差异,也比较特了解管网内压力变化的相关性,还可以了解管网状态对调度命令的反殊。

华东某城市供水管网模型的建立

华东某城市供水管网模型的建立

(.colfMu ii l n ni n e t n i eig H ri Is tt o eh o g, abn10 9 , hn ; 1 ho o n p dE vr m na E gn r , abn ntuef T cn l y H ri 5 0 0 C ia S c aa o l e n i o 2 Sh o o i c, ri I tueo c nl , ri 5 0 0C ia . c ol S e e bn n i t f T hoo Habn10 9, hn) c n Ha s t e f y g
维普资讯




Vo . 6 . 0 7 1 2 42 0 No
W A r R U F CGY
华东某城市供水管网模型的建立
吴 晨 光 ’张 骏 , 光辉 ’石振 峰 , , 王 , 向 高 ’ ( . 尔滨工 业 大学 市政 环境 工 程 学 院 , 1哈 黑龙 江哈 尔滨 10 9 ; 5 0 0 2哈 尔滨 工 业 大学理 学 院 , . 黑龙 江哈 尔滨 10 9 ) 500
尔滨 工业 大学 给水 排水 系 统研究 所 开发 的管 网 图形
运 行工况 也随之 不 断变化 。单依 靠传 统 的经验 型管
理模 式不 利于供 水 管网运 行 、 护 和更新 . 维 也不 利于 实 现供 水 系统 的经济调 度 。 建立该 地 区的供水 管 网模 型 ,实 现供 水系 统数
b sso e h d a l i l t n a i ft y r ni s h c mu ai . o
Ke r w t r u p yn t r h d a l d l n d l o c lb ain y wo d a e p l ewo k s y r ui mo e o a w c l f airt o

供水管网微观模型系统的开发与建立

供水管网微观模型系统的开发与建立

2 南海供 水 管 网微 观模 型 的 建 立
南 海供 水 管 网模 型 系 统 的开 发 目标 有 两个 : ① 建立 管 网微观模 型 ; 建立 水 厂 泵 站模 型 。考 虑 到 ② 供水 安全 和水 厂生 产 条 件 的 限制 , 能 进行 水 泵 特 不 性 曲线 测试 的企 业 , 可不建 立泵站 模 型 , 待条 件成熟 后 再 开展 。这样 , 水 管 网模 型 系 统开 发 的 目标 就 供
Ditit Fo h n Ciy wa nr d c d, i c u i t r c o o m i o e ig,m o e tr al c t n src , s a t s i to u e n l dng newo k mir c s c m d l n d lwa e lo a i o
统 、C D S A A系统 、 厂 和泵 站 自动 化 信 息 采 集 系 统 水 等, 为建 立 管 网模 型 系 统 和科 学 调 度 系统 奠 定 了 良
好 的基 础 。
1 南海 区供 水概 况
南海 区 目前 主要 由南 海 发展 股 份有 限公 司 ( 以 下简称 “ 南海 发展 ” 供水 。该 公 司 目前拥 有 桂城 水 )
在 信 息化 建 设方 面 , 海发 展 建 立 了统 一 的局 南
立, 为科 学 、 客观 分析 管 网 提供 了工具 , 不仅 可 以避
免凭 主观想 象 臆 断 、 策 , 服 盲 目主 观带 来 的 隐 决 克 患, 还有助 于提 高管 网管理 的技术 水平 。
域 网 , 有 较 完 善 的 GS系 统 、 拥 I 自来 水 营 业 收 费 系
wae alc to v rf ain; tr lo ain; e ii to c

《2024年城市地下供水管网水力模型建立及漏失检测定位研究》范文

《2024年城市地下供水管网水力模型建立及漏失检测定位研究》范文

《城市地下供水管网水力模型建立及漏失检测定位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供水管网系统的复杂性和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确保供水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对城市地下供水管网进行水力模型的建立及漏失检测定位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城市地下供水管网水力模型的建立方法,以及漏失检测与定位技术的研究进展,为供水管网的优化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城市地下供水管网水力模型建立1. 数据收集与处理建立水力模型的首要任务是收集供水管网的基础数据,包括管网布局、管道材质、管径、长度、节点信息等。

同时,还需要收集实时流量、压力等动态数据,以便进行模型验证和优化。

数据收集完成后,需进行数据清洗和预处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模型构建根据收集到的数据,采用合适的建模方法和软件,构建供水管网的水力模型。

模型应能反映管网的拓扑结构、水流方向、节点压力等信息。

同时,还需考虑管网的运行状态、水源分布、用水量变化等因素对模型的影响。

3. 模型验证与优化模型构建完成后,需进行验证和优化。

验证方法包括对比模型输出与实际监测数据的吻合程度,以及进行模拟实验和实际运行测试。

根据验证结果,对模型进行优化,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漏失检测与定位技术研究1. 漏失检测技术漏失检测技术主要包括基于流量、压力、声波等方法的检测技术。

其中,流量法通过监测管网流量变化来判断是否发生漏失;压力法通过监测管网压力变化来发现漏失;声波法则利用漏失产生的声音信号进行检测。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2. 漏失定位技术漏失定位技术是确定漏失位置的关键技术。

常用的定位方法包括基于声波的定位方法、基于流量和压力的定位方法等。

其中,声波定位法通过监测漏失产生的声波信号来确定漏失位置;流量和压力定位法则通过分析漏失前后流量和压力的变化规律来推断漏失位置。

此外,还可采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辅助定位。

四、研究进展与展望目前,城市地下供水管网水力模型的建立及漏失检测定位技术已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建立城市供水官网动态模型的技术流程

建立城市供水官网动态模型的技术流程

建立城市供水官网动态模型的技术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构建城市供水官网动态模型的技术流程在现代化城市管理中,建立城市供水官网动态模型是保障水资源安全、优化供水系统、提升服务效率的关键环节。

2022-2023年公用设备工程师《专业基础知识(给排水)》预测试题15(答案解析)

2022-2023年公用设备工程师《专业基础知识(给排水)》预测试题15(答案解析)

2022-2023年公用设备工程师《专业基础知识(给排水)》预测试题(答案解析)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壹卷一.综合考点题库(共50题)1.当水泵的吸水井水位下降时,工况点会向出水量( )的方向移动。

A.增大B.减小C.不变D.增大或减小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2.我国在对生活饮用水的水质评价时,一般不包括下面哪一项?( )A.水的物理性质和水中普通盐类成分B.水中有毒物质和各种细菌C.水中的放射性元素D.水的来源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我国在对生活饮用水的水质评价时,主要考虑水的物理性质和溶解的普通盐类,特别注意地下水是否受到细菌和毒物的污染。

3. 当三角形薄壁堰的作用水头增加20%后,流量将变为原来的()。

A.1.2倍B.1.44倍C.1.58倍D.1.73倍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三角形薄壁堰流量的计算公式为:式中,θ为三角形开口的开口角度,常采用90°。

当θ=90°时,m0=0.395,原公式可化简为:Q=1.4H5/2。

根据公式,当三角形薄壁堰作用水头增加20%后,流量Q′=1.4(1.2H)5/2,Q′/Q=(1.2)5/2=1.577。

故当三角形薄壁堰的作用水头增加20%后,流量将变为原来的1.58倍。

4.按连续介质的概念,液体的质点是指()。

A.液体的分子B.液体内的固体颗粒C.几何的点D.几何尺寸同流动空间相比是极小量,又含有大量的微元体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连续介质假说是流体力学和固体力学中的基本假设之一。

它认为真实流体或固体所占有的空间可以近似地看作连续地无空隙地充满着“质点”。

质点是指微观上充分大、宏观上充分小的分子团(又称微团)。

5.可以用于络合滴定时,络合物的稳定常数应符合()。

A.lgKa>6B.lgKa=8C.lgKa<8D.lgKa>8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络合物的稳定性是以络合物的稳定常数来表示的,不同的络合物有其一定的稳定常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净水技术Vol.26No.42007华东某市位于长江下游南岸,其供水系统始建于1958年,由3个水厂、8个中途加压站和420km供水管线组成。

近年来,随着该地区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为了满足市政道路建设和用户用水需求,城市供水管网处于不断地改扩建过程中,其运行工况也随之不断变化。

单依靠传统的经验型管理模式不利于供水管网运行、维护和更新,也不利于实现供水系统的经济调度。

建立该地区的供水管网模型,实现供水系统数字化管理能够为管网系统的日常运营管理、管网系统改扩建和管网系统总体规划等提供科学的依据。

1管网拓扑结构生成供水系统的拓扑结构是管网建模过程中进行水力计算的基础,一般有两种方法来生成供水系统的拓扑结构。

一种是通过数字化仪将供水设施和管网附件数字化输入到管网建模软件中,形成管网拓扑结构;另一种是将地理信息系统(GIS)中的管网信息通过程序接口导入管网建模软件中生成管网拓扑结构。

该市目前还没有建成供水管网的地理信息系统,但是在2001年形成了完整的1:1000供水管网CAD图,包括标高、阀门和消火栓等信息,并不断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图形的修改和更新。

因此,在建模过程中,利用现有的CAD图,将图形信息导入到哈尔滨工业大学给水排水系统研究所开发的管网图形编辑软件(PDG)中。

在PDG中对管网图形进行简化处理[1,5],并输入管网系统的属性信息,最终形成了该市供水管网的拓扑结构,见图1。

2现场实测2.1大用户用水规律实测(1)大用户的确定根据该市所有用户2005年4月至2006年4月一年的用水量记录,选定其中用水量出现4个月大于1000m3/月的用户为大用户。

这样的大用户总共506户,其每月用水量总量占全市总用水量的60%左右。

(2)大用户用水规律曲线的拟合在城市供水管网中,不同类型的用户有其各自的用水规律,为了能够得到各类用户的用水规律以华东某城市供水管网模型的建立吴晨光1,张骏1,王光辉1,石振峰2,向高1(1.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90;2.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90)摘要以华东某城市供水管网系统为基础,建立了该市的供水管网模型。

通过对供水系统的水力模拟,为供水公司的日常运营管理、优化改扩建和供水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供水系统水力模型节点流量校核ModelEstablishmentofWaterSupplyNetworkinaCityinEasternChinaWuChenguang1,ZhangJun1,WangGuanghui,ShiZhenfeng2,XiangGao1(1.SchoolofMunicipalandEnvironmentalEngineering,HarbinInstituteofTechnology,Harbin150090,China;2.SchoolofScience,HarbinInstituteofTechnology,Harbin150090,China)AbstractThehydraulicmodelwasestablishedonthefoundationofwatersupplynetworkinacityineasternChina.Thescientificadvicefordailysystemoperation,rehabilitationofnetworkandwatersupplylayoutwereproposedonthebasisofthehydranlicsimulation.Keywordwatersupplynetworkhydraulicmodelnodalflowcalibration净水技术WATERPURIFICATIONTECHNOLOGY29--Vol.26No.42007便准确模拟管网实际运行情况,需对各种用户进行实测。

先调查该市实际用水情况,将用水性质分为8类:居民、工业、机关、医院、学校、商业、服务业和洗浴业。

从各类型中选择典型用户共45户,分别在各用户进水总表上安装智能流量采集仪进行连续480h数据采集。

将得到的实测数据剔除可疑点并用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处理后,最终把每类用户的用水变化规律分别拟合成一条曲线,以代表该类用户的用水规律。

图2为居民用户用水规律曲线。

2.2管道阻力系数实测管道阻力系数是管网水力模拟的重要参数之一,管网系统经过长期使用后其管道阻力系数会发生较大的变化,使系统的实际运行工况与设计工况产生偏差。

因此在对管网进行水力模拟时,需要管道的实际阻力系数。

在该市管网中选取不同管径、不同敷设年代的典型管段共9条,应用“两点法”进行现场测试,得到各种管道的阻力系数,结果见表1。

图1华东某市供水管网拓扑结构Fig.1TopologicalgraphicsofwatersupplynetworkinacityineasternChina图2居民用水规律曲线Fig.2Variationcurveofdomesticwaterconsumer根据实测数据,建立了该市管道阻力系数的组合灰色推定模型[3]:C(Y,d)=58.4382e0.01694(Y-1958)+0.004738d+5.63式中:Y为管道敷设年份(年);d为管径(mm)。

模型精度校核,最大相对误差为2.1%,平均相对误差为0.91%,满足工程要求。

3阀门开关状态调查供水管道上阀门的开关和开启度状况,直接影响到管道中的水流方向、局部水头损失等情况,对供水系统的实际工况有很大影响。

在建立该市水力模敷设管径/mm年代20030040050060019585919646519727419808619869319879419909819961101998116表1管道阻力系数实测数据Tab.1Testresultsofpiperesistancecoefficient华东某城市供水管网模型的建立30--净水技术Vol.26No.42007型时,通过查阅自来水公司的阀门运行记录和现场调查,掌握了管径≥300mm的所有管道和管径≥200mm的重要管道上阀门的开关状态。

4水泵特性曲线确定通过对该市3个水厂的调查,收集到水厂二泵站、吸水井和水泵的各种标高信息,还有水泵出厂的特性曲线和二泵站的日常生产报表。

经过对以上资料整理和分析,拟合得到了二泵站水泵并联运行的特性曲线。

5节点流量计算节点流量是供水系统模拟中重要的参数,其合理程度直接影响到管网系统模型的精确性。

该市供水系统的节点流量是在大量实测数据和用水户每月读表所得数据库的基础上计算得到的,节点流量计算方法[1,2]见图3。

6模型的校核和应用6.1模型的校核按照以上过程初步建立了供水系统模型,但该模型模拟结果往往不能与管网实际工况相吻合。

需要经过校核使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管网实际运行状态。

将经过PDG处理后的管网拓扑结构导入到WNW管网建模软件中,参考袁一星等人[4]的方法,对该市管网模型进行预校核和精确校核,使模型模拟结果和实际管网运行工况达到了较好的一致性,结果见表2和图4。

6.2模型的应用通过建立该市供水系统的模型和应用该模型进行水力模拟,为该市自来水公司将来的工作提供了科学可靠的依据。

(1)应用模型计算发现供水管网中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管段。

如:解放路DN400的管道,压力明显偏高,说明该供水管道负担过大;花园路DN400的管道压力较小,说明该供水管道未能充分发挥其供水能力。

(2)近年来,该市城市建设很快,管网的改扩建非常频繁。

通过模型模拟,可以为今后的管网改扩建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3)该市在未来城市发展中,实行“东进南扩”的策略,这就带来了整个城市供水系统未来规划的问题。

根据模型的模拟计算结果,可以给城市供水规划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参考文献1赵洪宾,严煦世.给水管网系统理论与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出工业版社,20032袁一星,高金良,苑茂荣.给水管网节点流量计算方法的研究[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1999,32(1):67~713张洪国,袁一星,赵洪宾.给水管网动态模型中管道阻力系数的组合灰色推定方法[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1998,31(5):45~504袁一星,张杰,赵洪宾等.城市给水管网系统模型的校核[J].中国给水排水,2005,21(12):44~465施卫红,陶建科.华东某地区给水管网微观动态水力模型的建立[J].城市给排水,2003,17(5):17~19收稿日期:2006-09-21图3节点流量计算流程Fig.3Flowchartofnodalflowcalculating误差/m<1<4<6<10<12误差/%8.545.489.699.5100.0表2该市供水系统模型校核统计结果Tab.2Calibrationstatisticsresultsofwaterdistributionnetworkmodel图4某点压力计算值与实测值的比较Fig.4Predictedandobservedpressureononemeasurementsite第一作者简介:吴晨光(1960-),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城市给排水系统信息化与自动化。

E-mail:wucg@hit.edu.cn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