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论选

合集下载

自考汉语言文学——西方文论选读(课程介绍大纲)

自考汉语言文学——西方文论选读(课程介绍大纲)

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
西方文论选读(课程代码:00815):
一、课程的性质:
西方文论选读是一门选修课,它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它以研究西方文学的本质、特征、功用以及创作、欣赏、发展的规律为己任,是文艺创作实践的概括,也是时代现实和社会思潮在文艺领域的理论表现。

它是西方对文艺现象和规律认识的发展史。

二、课程学习目的:
本课程将通过对西方文论史上的一些代表人物和思潮流派的探讨分析,使学生通过“以点带面”式的学习,充分熟识西方文论代表性人物和思潮流派的艺术特色。

通过学习,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认识文学现象、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帮助学生从更宽阔的视野总结文学的普遍规律,概括更丰富的文学现象。

三、考试形式
课程考核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成绩实行百分制。

西方文论选读

西方文论选读

第二章中世纪时期就4个小人+一个人但丁4个人分别是:1.波伊修斯,意大利哲学家,政治家,《哲学的安慰》(安慰波在狱中)2.安瑟伦,神学家哲学家,“被誉为厄里根那之后第一个重要思想家”。

3.托马斯阿奎那,法国的《神学大全》,主张最高的美属于最高的神4.阿伯拉尔,法国的《认识你自己》《我的苦难史》,他认为苦难是具有安慰他人,净化自己的作用。

一个人:但丁著作:《神曲》《致大亲王书》《论俗语》《论帝制》俗语观:(1)对俗语大力倡导,包含他对未来的民族国家、对进步民族文化期待与希望。

倡导的俗语是自然的,是活生生的感性的、人本主义的。

(2)他充分估价了语言文化的社会改造意义,估价了它在建设新的社会及其文化中的伟大作用,显示了他的敏锐。

如何理解“但丁是历史转折时期的代表诗人”(1)但丁作为历史~,他的作品和文学政治论著表达了深刻的变革意识,包含了作者对人类以往历史的严肃批判,也融汇了对未来的崇高理想。

(2)他对上帝和人之间的关系理解,是与整个中世纪神学相对立了,他高度评价了人的自由意志和理性精神,预言了人“获得全部的胜利”(3)值得重视的是他对俗语的大力倡导,(把上面的一说)第三章就三个人:锡德尼、达芬奇、卡斯特尔维屈罗1.锡德尼:《星星》《女郎》《为诗辩护》理论:(1)肯定诗人是创造者,诗人则不受自然束缚,诗人虽然模仿自然,但它却能够创造出自然所没有的事物或形象,借此使人升入另一种自然,进而与自然携手并进。

(2)真正诗人的标志是通过怡悦性情的虚构启发德行(3)任何事物都有滥用和正当使用之分2.达芬奇诗学思想(1)在探讨绘画与自然的关系时,认为绘画模仿自然,但又胜过自然的观点,同样适用于文学,尤其是在看到文学施法自然的同时,而注意到具有创造性的特征。

(2)在对诗画作比较时,达芬奇虽有扬画抑诗的倾向,但他开创了对各门艺术进行比较研究的先河,同时在这种比较中,从各种角度比较准确的揭示了文学的特点。

3.卡斯特尔维屈罗“三一律”(1)对悲剧和史诗进行比较,他对亚里士多德的悲剧定义做了极大的发挥,提出了三一律的主张。

完整版自考西方文论选复习笔记资料

完整版自考西方文论选复习笔记资料

我西方文论选读复习资料1.柏拉图: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学生。

公园前387年在雅典城外建立学园开始授徒讲学,撰写对话。

柏拉图的作品即《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中讨论美学和文艺理论问题较多的有:《大希庇阿斯》、《伊安》、《高吉阿斯》、《会饮》、《斐德若》、《理想国》、《斐利布斯》、《法律》等。

▲柏拉图《伊安》和《斐若德》内容:主要阐述了"迷狂说"和"灵魂回忆说":柏拉图认为,高明的诗人都是凭灵感来创作,而灵感来自于两种途径,一是"神灵凭附",一是"灵魂回忆"。

当诗人获得了诗神的灵感或在灵魂中回忆到了理念世界,就可能产生一种精神上的迷狂状态。

诗神的作品就是在这样一种情感状态下创作出来的。

这在一定意义上否定了技艺和经验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

▲柏拉图《理想国》阐述的问题(1)("模仿说"):文艺模仿现实事物,现实事物模仿理念,因而文艺与真理隔着两层,是模仿的模仿,影子的影子。

(2)文艺的这种属性,使得它无原则地同情和滋长了人的不良心理和原始情欲,颠覆了人的理性,成为一种低贱的东西。

这也正是柏拉图要在他所构想的理想国中驱逐诗人的理论依据。

2.亚里斯多德:古希腊哲学家、自然科学家、文艺理论家。

17岁到雅典,成为柏拉图高足。

公元前335年创办吕克昂学院。

现存著作47种,文艺理论著作只有《修辞学》《诗学》及对话《格律罗斯》论文《忒俄得克忒亚》。

▲亚里士多德《诗学》内容涉及诗的起源、分类、真实性、以及悲剧观念等问题。

(1)艺术模仿说:①亚里斯多德认为诗或艺术起源于人的模仿本能。

因模仿对象不同,而有悲剧和喜剧;因模仿方式不同,而有史诗、抒情诗和戏剧。

②艺术模仿是创造性的,模仿出来的是可能发生的事;艺术所模仿的对象是真实的,艺术体现的“可然律和必然律”,是一种富有哲学意味的高度真实性。

(2)亚里士多德对悲剧的认识与柏拉图不一致:悲剧,是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其效果是引起观众的恐惧和怜悯,使人的心灵得到陶冶;悲剧成分(形象、性格、思想、情节、言词、歌曲)中,情节是最重要的,人物性格居第二位。

西方文论选读资料

西方文论选读资料

西方文论选读资料1.哲学角度划分西方文论的三个阶段:1)本体论。

A.柏拉图文艺模仿:“文艺是自然的摹仿”,这个“自然”是以“理式”为蓝本的“自然”,“理式"是第一性的,“自然”是第二性的,“自然”自然只是“理式”的“摹本”和“影子”.文艺摹仿自然,只能摹仿事物的“外形"和“影像”,而不能表现事物的“本质”。

B.亚里士多德所谓模仿,同传统说法也不同,传统说法只回答了艺术模仿什么的问题,而没有回答艺术如何模仿的问题,这个问题由亚里士多德解决了,它体现在“艺术即形式"命题中.在他看来,艺术模仿自然,并不是对自然进行原封不动的抄袭,而是进行能动的创造。

亚里士多德不仅认为艺术是创造性活动的产物,而且还认为艺术能表现自然的真实和本质。

根据这一思想,他认为,艺术模仿的对象应该是过去有的或现在有的事、传说中的或人们相信的事、应当有的事。

2)认识论。

A.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理性主义。

B.弗洛伊德“我感主体”非理性主义。

C.鲍姆加登创立了感觉学,即美学。

D.浪漫主义华兹华斯实现了诗歌表现中"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

E.唯意志论是非理性的开端.叔本华、尼采(重估一切价值)。

尼采认为价值体系的根基正在分崩离析,因此提出“重估一切价值”。

首先是高呼“上帝已死",并且对道德谱系做出相应的研究,提出“超人理论”和“你要成为你自己”.3)语言论.“语言是认识的边界”“语言是存在的家园”“语言是被理解的存在”A.研究文学本质向研究文学作品转变。

B.研究文学作品向研究文学读者转变。

2。

柏拉图的理式论:这是在他的《理想国》中提出的文学本体论范畴.理念,即真理。

柏拉图认为现实是对理念的模仿,文艺是对现实的模仿,相对于理念,文艺是模仿的模仿,与真理隔着三层,如果说现实生活是理念的影子,则文艺就是影子的影子。

美的理式是感性事物没的源泉。

3。

柏拉图的灵感说:灵感的基本含义是“神助”、“灵启”、“陶醉"、“迷狂”等。

西方文论选读自考重点

西方文论选读自考重点

西方文论选读自考重点西方文论选读是一门重要的自考课程,涵盖了众多思想家和流派的理论观点。

以下将为您梳理这门课程的一些重点内容,帮助您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一、古希腊罗马时期古希腊罗马时期是西方文论的源头。

柏拉图的“理念论”对后世影响深远。

他认为现实世界是对理念世界的模仿,艺术则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因此是“影子的影子”,与真理隔着三层。

但他也承认艺术能够激发人的情感。

亚里士多德则对柏拉图的观点进行了修正。

他强调艺术模仿的是“可能发生的事”,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

他的《诗学》是西方第一部系统的文艺理论著作,对悲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悲剧的“六要素”。

二、中世纪时期中世纪的文论受到基督教神学的影响。

圣奥古斯丁认为艺术应该为宗教服务,宣扬上帝的伟大。

托马斯·阿奎那则试图调和理性与信仰,认为艺术是上帝创造力的反映。

三、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强调人文主义精神,主张以人为中心,反对神学束缚。

薄伽丘的《十日谈》通过故事展现了人性的多样和自由。

锡德尼在《为诗辩护》中强调诗歌的教育和娱乐功能,认为诗歌能够给人带来愉悦和启示。

四、新古典主义时期新古典主义强调理性、秩序和规则。

布瓦洛的《诗的艺术》提出了“三一律”原则,即时间、地点、情节的一致性。

这一时期的文论注重对古代文学的模仿和借鉴,追求形式的完美和典雅。

五、浪漫主义时期浪漫主义强调情感、想象和个性。

华兹华斯在《抒情歌谣集·序言》中主张诗歌应该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

拜伦、雪莱等诗人的作品充满了反抗精神和对自由的追求。

六、现实主义时期现实主义关注社会现实,强调真实地反映生活。

巴尔扎克主张文学要成为社会的“书记员”,通过作品展现社会的全貌。

福楼拜注重对细节的精确描写,追求艺术的客观真实性。

七、现代主义时期现代主义文学呈现出多元化和创新的特点。

象征主义强调用象征、隐喻等手法表达内心的感受和体验。

意识流文学则打破传统的叙事结构,深入挖掘人物的内心意识流动。

《西方文论选读》部分名词解释

《西方文论选读》部分名词解释

《西方文论选读》部分名词解释一、结构主义结构主义是20世纪50年代处于法国文化环境中形成的一种理论及其附属研究方法。

结构主义认为一切事物都是通过结构而存在的,并且结构与结构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

在文学研究中,结构主义的重点是分析文学作品中的结构和符号系统。

二、形式主义形式主义是20世纪初俄国文学界一种思潮和学派,也是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方法中的一个流派。

形式主义主张从文本的形式、结构、语言等方面出发,研究文学作品的内在构造规律,强调研究文学作品自身的内在属性,反对对作品进行含义的外在解释。

三、意识流小说意识流小说是指一种文学流派,主要表现为运用第一人称叙述,描写人物的内心体验,以此表现人物的思想与情感活动,强调心理描写的一种小说形式。

其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欧洲文学,如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弗吉尼亚·伍尔夫的《至灵》等。

四、现代主义现代主义是20世纪初在欧美文学界兴起的一种新古典主义,也是西方文学史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个流派。

现代主义主张以自我为中心,追求艺术独创性和认识独立性,强调以形式和语言为表达媒介,反对传统的现实主义文学,致力于开拓新的文学领域和语言形式。

五、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欧美文化界兴起的一种思想,也是相关文学、哲学、艺术及其它领域的文化现象。

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基础是对现代理性主义的批判,认为现代理性主义存在着种种问题,并提出了一种新的文化和知识观念,致力于打破和超越现代的边界和固化的结构。

六、启示录启示录是指一种文学形式,主要表现为排列、挑选各种文本素材,形成一种随机性和挑战性的文本形态。

启示录的目的在于通过破坏惯常的文学语码和表达方式,触发文学创作和认识的新的时空维度。

七、先锋派诗歌先锋派诗歌是20世纪初在欧美文坛上的一股思潮和文学运动,旨在创造新的艺术形式和自由创作体验,反对传统文学关注于道德、情感和启示,强调拟展现未曾被表现出来的诗化感知体验,其作品形式具有随意性、唯美性、语言释放性和多样化的形式实验等特点。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读书笔记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读书笔记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读书笔记从古至今,“文论”一词都是文学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的文论,旨在揭示文学的本质,探求文学的真理,以及阐释文学的价值。

《西方文论选》是伍蠡甫精选的西方文论集,有如开篇的“中国文论史”之说的话:“文论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推动着文学本身的发展。

《西方文论选》给我们提供一个宏观的视角,去认识象征、典型和文学本质相关的西方文论,从而更深入地理解中国文学发展的现代性格。

《西方文论选》中收录的文论,涵盖了大量的文学理论、文艺思潮、流派发展史等多个方面,文论框架非常完善。

中,有些西方文论源自古诗词,从《欧乐》开始,走到《诗经》、《楚辞》、《康有为文集》;有些西方文论则源于近现代,从《康德文集》、《济慈诗文》开始,走到《欧罗斯特文集》、《卢梭文集》等等;有些西方文论则源于反省,从《弗洛伊德文集》、《卡夫卡文集》开始,走到《现代文论》等等。

而这些文论,恰好营造了一个西方文学的艺术审美世界,可谓前所未有。

伍蠡甫精选的《西方文论选》不仅完整记录了西方文论的发展历史,而且更进一步提炼出了其中的“文学的本质”。

他将“文学的本质”划分为“抒情”、“哲理”、“创造”、“行为”四大部分,而“抒情”则包括“情情意意”、“改善仁义”、“愉悦美感”、“思考人生”等叙事;“哲理”则包括“理性思考”、“探索真理”、“理解复杂”等哲学文论;“创造”则包括“想象绘画”、“作品表达”、“构思创造”等创作手法;“行为”则包括“活动思考”、“正义提升”、“对空想”等行为实践。

由此可见,伍蠡甫的《西方文论选》是一部既有理性思辨又有行动实践的文学著作。

在《西方文论选》中,伍蠡甫强调了文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探讨文学思想的价值。

伍蠡甫认为,文论本身不能独立于实践,而是实践文学的重要指导力量,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发挥文论的创造力和行动力,以把文学精神贯彻到实践中。

比如,伍蠡甫在《文论诗词十一》中指出,文论的理论知识应该落实在文学实践中:“文论的理论知识只有与实践联系起来,才能真正传播开来,并且推动文学实践活动。

00815西方文论选读

00815西方文论选读

一、单项选择题1、贺拉斯的文学理论代表做是()A、《诗学》B、《诗艺》C、《论崇高》D、《论冲高的诗与素朴的诗》2、《论崇高》是哪个的著作?()A、尼采B、阿奎拉C、朗吉弩斯D、席勒3、魏尔伦创作的主题是()A、描写激情洋溢的革命生活B、描写田园牧歌式的恬静生活C、描写高度精确和真实的外物和内心生活D、描写颓废忧郁情绪及人生的痛苦4、黑格尔说:“浪漫型艺术理念与现实的完美的统一破坏了,在较高的阶段上回到象征型艺术所没有克服的理念的差异和对立。

”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A、浪漫型艺术和象征型艺术在处理理念和现实关系时犯了完全一样的错误B、浪漫型艺术和象征型艺术都是拙劣的艺术形式C、浪漫型艺术再度高扬了理念,力图摆脱感性形式的束缚D、浪漫型艺术是最值得肯定的文学形式5、历史上哪个最先提出“世界文学”的概念()A、锡德尼B、马克思C、歌德D、席勒6、历史上最早从理论上阐述浪漫主义文艺观的理论家是()A、费利德里希·施莱格尔B、席勒C、拜伦D、康德7、法国浪漫主义运动的宣言纲领是雨果的()A、《法国的浪漫主义》B、《克伦威尔序言》C、《悲惨世界序言》D、《拉辛与莎士比亚》8、叔本华说的意志是指()A、一种没有目的、没有止尽、不可遏止的冲动和生存的欲求B、尼采后来提到的权利意志C、一种在理性的规范下个体生命的支配力量D、世界的本原9、佩特在《文艺复兴》中说:“……艺术向你坦率地表示,它所给你的,就是给予你的片刻时间以最高的质量,而且仅仅是为了过好这些片刻时间而已。

”对这句话的最正确理解是()A、艺术和时间一样是生命存在的维度 B、欣赏艺术的真正目的在于对美感的体验本身C、艺术是转瞬即逝的,艺术的激动低于理性的激动D、这句话实际上是贬低了艺术的价值和意义10、“音、色、相通论”是由哪一位理论家提出的()A、波德莱尔B、魏尔伦C、马拉美D、兰波11、被誉为“现象学美学领域出现的唯一最全面的最完美的著作”是()A、《美学与哲学》B、《叙事作为话语》C、《审美经验现象学》D、《艺术作品的起源》12、标志着一种新的哲学解释学诞生的著作是()A、《真理与方法》B、《柏拉图对话中欲望的本质》C、《互动模式的历史说明》D、《解释学》13、斯坦利·费什是当代什么流派的重要理论家?()A、解构主义B、结构主义C、存在主义D、读者反应批评14、《欧洲现实主义研究》是哪个的作品?()A、卢卡契B、本雅明C、阿多尔诺D、马克思15、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指出,随着传统艺术光晕的消失,艺术原有的功能与价值也发生巨大变化,艺术的全部功能颠倒过来,它不再建立在利益基础上,而开始建立在()A、另一种实践——政治的基础上B、接写的艺术复制工序上C、媚俗的、缺乏艺术价值的实践活动D、膜拜价值的追求上16、阿多尔诺认为艺术寿命的终极目的只能是()A、让艺术审美与社会现实辩证地统一起来B、个体的自由和幸福C、为个体提供尽可能多的自由,完美的幻象D、最终处理好艺术自律与艺术他律之间的矛盾关系17、马契雷的代表作是()A、《文学生产理论》B、《阅读〈资本论〉》C、《单向度的人》D、《人文科学与哲学》18、“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这句话是由哪个提出来的?()A、皮亚杰B、康德C、黑格尔D、车尔尼雪夫斯基二、多项选择题1、柏拉图认为灵感的来源途径是()A、、“神灵凭附”B、心灵迷狂C、思维反省D、审美感兴E、灵魂回忆2、奥古斯丁是思想依据是()A、斯多葛主义B、新柏拉图主义C、唯名论D、《圣经》中的禁欲主义E、柏拉图的正统主义3、对象征主义做出积极贡献的理论家有()A、波德莱尔B、瓦莱里C、庞德D、瑞哈之E、、叶芝4、黑格尔断言“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这里的想象是()A、凭空而来的B、建立在观察现实、理解现实的基础上的C、纯粹是主体意识的产物D、需要有灌注生气的灵感E、勿需理性的指导5、下列理论家中对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作出贡献的有()A、康德B、席勒C、、斯莱格尔D、诺瓦利斯E、谢林6、雨果的文艺思想有()A、诗的基础是社会B、文艺是反映滑稽、丑陋,甚至怪异C、基督教在将诗引向真理的路上至关重要D、彻底扬弃一些浪漫主义者身上的宗教感情E、认为诗应该为现实的政治服务7、泰纳的条件决定论主要强调三种因素()A、民族B、种族C、经济D、环境E、时代8、王尔德在《道连·葛雷的画像》书前的序言里阐发了哪些唯美主义的理论观点()A、艺术的宗旨是展示艺术本身,即美本身,他反对艺术家在作品中指手画脚B、自传体是批评的最高形式,也是最低形式C、艺术是形式,是美,与道德无关D、艺术这面镜子放映的是照镜者,包括作者和读者,而不是生活E、艺术没有任何功利价值9、瑞恰兹对文学理论的主要理论贡献是()A、倡导精神分析法B、倡导社会历史批评方法C、倡导细读法D、长到“语义分析批评”E、长到诗学研究的语言回归10、下面选项中能体现英伽登现象学文论的观点的有()A、意义只是人们为达到意指对象经过的通道B、文艺作品是一个纯粹意向性构成C、文学作品是一个多层次构成D、我们以一种共同创造的态度投身于句子意义确定的对象领域E、但是为了达到对对象层次复杂结构的审美理解,积极的读者在发展的重构这个曾机后,还必须超越它,特别是要超出句子意义明确指出的种种细节,必须在许多方向补充所描绘的对象11、海德格尔指出“艺术的本性将是:存在者的真理将自身设入作品,但是迄今为止,人们海认为艺术是美的东西和美有关,而与真理没有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文论选1、柏拉图:古希腊哲学家。

讨论美学和文艺理论较多的是《大希庇阿斯》、《伊安》、《高吉阿斯》、《会饮》、《斐德若》、《理想国》、《斐利布斯》、《法律》。

《伊安》、《斐德若》主要阐述了“迷狂说”和“灵魂回忆说”。

认为诗人都是凭灵感创作,而灵感来源于“神灵凭附”和“灵魂回忆”。

当诗人获得了这种诗神的灵感或在灵魂中回忆到了理念世界,就会产生一种精神上的迷狂状态,从而创作出诗歌。

这在一定意义上否定了技艺和经验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

《理想国》阐述的是:文艺模仿现实事物,现实事物模仿理念。

文艺的这种属性,使得它无原则的同情和滋长了人的不良心理和原始情欲,颠覆了人的理性,成为一种低贱的东西。

这正是柏拉图要在所构想的理想国中驱逐是人的理论依据。

柏拉图的“模仿说”:世界的本原不是物质,而是绝对的精神性的“理念”,宇宙中的一切都是理念的模仿或影子,这些模仿和影子既不具有永恒性和普遍性,也不具有真实性。

2、亚里士多德:古希腊哲学家、自然科学家、文艺理论家。

柏拉图高足。

文艺理论著作只有《修辞学》和《诗学》,一篇对话《格律罗斯》,一篇论文《忒俄得克忒亚》。

《诗学》中涉及诗的起源、分类、真实性、悲剧观念等。

他认为诗和艺术起源于人的模仿本能。

因模仿对象不同而有悲剧和喜剧,方式不同又分史诗、抒情诗和戏剧。

1.认为艺术模仿是创作性的,模仿出来的是可能发生的事。

艺术模仿的对象是真实的,艺术体现的“可然律和必然律”,是一种富有哲学意味的高度真实性。

2.悲剧是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其效果是引起观众的悲悯和恐惧,从而使人的心灵得到陶冶。

3.悲剧成分中,情节最重要,人物性格居第二位,一个不好不坏的善良人是悲剧人物的最佳选择。

3、贺拉斯:罗马时代诗人、文艺理论家。

留《诗艺》。

《诗艺》中的文艺思想:1.诗歌应讲求“合式”,要合情合理,人物语言应与其身份相符,人物年龄应与其心理和行为方式相符。

2.创作要借鉴传统,要效仿希腊的范例。

3.要尊重天才、理智和感情。

4.文艺应能指示人生,寓教于乐,给人以益处和乐趣。

体现了贺拉斯的古典主义思想倾向。

4、郞吉弩斯:《论崇高》,主要讨论了崇高的含义和构成因素,崇高与社会文化背景等问题。

其文艺观以《诗艺》古典主义倾向相似,但《论崇高》更具批判性和超越性。

他尊重古代传统,突出天才,激情和想象,推崇强烈的艺术效果,具有浪漫主义观念的成分。

5、普罗提诺:古罗马哲学家、古希腊最后一位重要的美学家。

其理论体系被称为“新柏拉图主义”。

死后,其门徒波非利将其54篇讲稿辑为《九卷书》。

他关于美的本质在于分享了美的理式的观点成为中世纪把美的本原归于上帝的先声。

他从“太一流溢说”出发,把事物的发展变化归结为流溢与回归,于是把美的现象也做了同样的理解,否定了包括艺术在内的客观事物的现实依据,沦为唯心主义。

他将“太一“视为宇宙和艺术的本原。

6、奥古斯丁:罗马帝国末期基督教思想家,教父学代表作家。

教父神学的集成者。

著有《忏悔录》、《上帝之城》。

讲新柏拉图主义与基督教义相结合,强调人的“原罪“,为中世纪教权至上及信仰主义奠定了基础。

他对古典主义文化进行清算式的批判,他的禁欲主义和”原罪“理论发展而成堆自然和人的本能的全面排斥,他提出的人的三位一体和神的三位一体的无间契合显示了他的虔诚基督教理想,他的信仰主义的宗教激情和蒙昧主义说教相结合,给古典文化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7、波伊修斯:意大利哲学家、政治家。

涉嫌谋叛,在狱中作《哲学的安慰》。

另促进了亚里士多德学说在欧洲的传播。

《哲学的安慰》通过问答形式阐发了摒弃现实名利,追求神所恩许的永恒幸福的主张。

1.认为自然和人所陈设的美并不能增加人的价值,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上帝的认同,以及按照上帝所启示的哲学生活。

2.谴责世间的追名逐利和争权夺势,厚古非今的鼓励反朴归神,赞美爱的力量。

3.人要保持自身的尊严和地位,努力提高人的主体意识。

8、安瑟伦:中世纪欧洲神学家、经院哲学家,厄里根那之后第一个重要思想家。

著《论道篇》、《独白》。

《论道篇》中力图通过主观演绎推理出上帝的存在,认为主观和客观之间并无根本的区别,不讲抹杀了主客观之间的根本性区别,在思想方法上也陷入了混淆概念的境地。

把人的主观对象人为地客观化和人格化,暴露出了“主观上存在客观上必存在”的荒谬。

9、高尼罗:批评著作《作为愚人申辩》。

《以愚人的的名义答安瑟伦的本体论》揭露了安瑟伦逻辑错误,1他首先.指出人的头脑中可以产生关于实存之物和非实存之物的认识,因此头脑中的上帝还不就是实存的上帝。

甚至暗示上帝根本不存在。

2.指出观念中的存在实际是一种精神产物。

10、托马斯·阿奎那:法国中世纪重要的神学家和哲学家著《神学大全》,其神学成为基督教的正统理论。

阿奎那的美学文艺学观点是作为他的神学体系的一部分产生的:1.首先,他的文艺思想是以神学的本体论为前提的,在《神学大全》阐述了神学的地位和上帝的地位。

2.认为神学之所以必要,是出于人要得救的缘故,知性和理性并不代表善,也不足以解决信仰的问题.3.把善于美联系起来,把人的情感和上帝联系起来,认为最高的美和善都属于最高的神。

4.对人区别于动物的能力给予肯定,体现了人主体意识的萌发。

11、阿伯拉尔:法国神学家、哲学家。

在神学上主张信仰要以理性而非宗教信条为基础其诗显示出人文主义和唯情论倾向。

著《神学导论》、《是与非》、《认识你自己》、《我的苦难史》。

中看出他对自己和人类的苦难有着独特的体验和理解,认为苦难具有安慰他人、净化自己的作用,只有经历过苦难的人才能体会并同情别人的苦难,旨在教谕后人。

12、但丁:意大利诗人、文艺复兴的先驱者。

著《神曲》、《飨宴》、《致斯加拉大亲王书》、《论俗语》、《论帝制》。

《神曲》中 1.大力倡导俗语。

2.充分估价了语言文化的社会改造意义,在建设新的社会及其文化中的伟大作用。

3.文学应表现三个重要主题——安全、爱情和美德。

13、锡德尼:英国诗人、文学理论家。

著十四行诗集《阿斯特罗菲尔与斯苔拉》、戏剧《五月女郎》,传奇小说《阿刻底亚》、文学理论《为诗辩护》(英国近代诗学和美学的开端)。

在《为诗辩护》中,锡德尼从人文主义的美学立场批驳了高森对诗的谴责,其中包含以下几方面: 1.针对当时有人对诗和诗人的指责和贬斥,肯定诗人是预言家和创造者,而非“说谎的母亲”,“腐化的保姆”。

2.从文化历史、诗本身愉悦性情和诗的形象兼有一般性与个别性的特点等几方面论证诗对人类文化的贡献,高度肯定时高于其他学术,是学术之父。

3.认为诗的目的在于引人向善、导致德行、并能完善人的灵魂、智慧和勇气,使人居住在“最”上。

4.诗的本质特征是诗人凭借才能通过创造性虚构而成的“完美的图画”,诗模仿自然但却胜过自然而与自然并立。

14、列奥纳多·达·芬奇:意大利画家,自然科学家。

恩格斯称他为文艺复兴时代的巨人之一。

著《笔记》、《画论》中的诗学思想:1.在探讨绘画与自然的关系时,认为绘画模仿自然,又胜出自然。

文学亦是如此,这既看到了文学师法自然,又注意到了其创造性特征。

2.在对诗画做比较式,虽扬诗抑画,但却开创了对各门艺术进行比较研究的先河。

在比较中,从多角度准确的揭示了文学的特点。

本书所选部分涉及如下三点:一、达芬奇主张绘画是一门科学,其理由是绘画涉及明亮、阴暗、色彩、体量、形状、位置、远近、运动、静止等自然科学的问题;而且从功用性角度看,绘画通过视觉来传达,这比通过听觉来传达的文字更有好处;从与自然的关系来看,回话是自然界可见事物的唯一模仿者,是自然的合法的女儿。

二、绘画与自然的关系。

在他看来,绘画反映自然,在此基础上,成为第二自然。

那么如何做到的呢?首先,他要求画家的心应该像一面镜子一样把自然事物摄取进来;其次,画家应该广泛地观察自然,研究自然,通过思索对事物有所选择、有所创造。

三、诗与绘画的比较。

诗人是通过耳朵来服务于知解力,二画家是通过眼睛来服务于知解力;诗所处理的是精神科学,回话所处理的是自然科学;诗诉诸想象,回话诉诸实体。

他认为无论是在效用还是在美方面,绘画都胜过诗歌。

15、卡斯特尔维屈罗:意大利文学批评家,研究亚里士多德的权威。

著《亚里士多德<诗学>的诠释》。

依据古希腊、罗马的文艺思想和创作经验诠释了亚里士多德的文艺思想,但在诠释的过程中能独立思考,对亚里士多德的理论进行了大量的个人发挥,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见解。

主要包括:1、诗的目的和公用,2、诗的本质特征,3、“三一律”的初步主张,4、悲剧精华说心解。

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在诗的功用上取消了教化而只强调其娱乐的作用;他就有强烈的平民意识,把文艺的对象重点放在平民大众上;把亚里士多德的悲剧净化说做出了新的解释,即“净化”只是快感,但它又是实用的;指出诗的特点是想象的创造性虚构,但这种虚构又是具有其现实基础和合理性的;在对悲剧是史诗比较研究时,对亚里士多德的悲剧定义作了极大的发挥,初步透露出“三一律”的倪端,为法国新古典主义明确提出“三一律”的艺术法则作了理论铺垫。

15、布瓦洛:法国文艺理论家、美学家和诗人。

著有《书信诗集》、《讽刺诗集》、《唱诗台》、等诗作,翻译了朗吉弩斯的《论崇高》。

文艺理论著作《诗的艺术》、《关于朗吉弩斯的思考》。

《诗的艺术》(新古典主义的法典)共四章,第一章总论,论述文艺创作的基本原则和要求;第二章论述牧歌、悲歌、颂歌、讽刺诗等次要文体的特点和创作规律;第三章论述悲剧、喜剧、史诗等主要文体特点和创作规律;第四章结论,论述诗人的人格修养和艺术使命。

《诗的艺术》的核心思想是理性和自然。

选文出于第四章,展现了布瓦洛对新古典主义的理论原则和理想的概括:1.崇尚理性;2.模仿自然;3.皈依古典,人物塑造类型化,戏剧创作遵守三一律;4.诗人要加强人格修养,肩负起教化社会的使命。

16、蒲柏:英国诗人,成名作《论批评》,讽刺诗《夺发记》、《致阿伯死了诺特医生书》、《群愚史诗》,哲理诗《人论》等与人合作翻译作《伊利亚特》、《奥德赛》。

在英国文学史上,他将英雄双韵尸体发展的近于完美,讲英语讽刺文学推向了新的高度,并开创了英诗中的口语传统。

《论批评》:(它的观点来自维达的《科学》、布瓦洛的《诗的艺术》)。

它的核心观点:追随自然,模仿古典,崇尚理性。

1.文艺创作和批评的首法则就是追随自然,模仿古典。

2.强调艺术创作和批评中的某些复杂性,指出美是高于训诫的,艺术创作不仅仅是理性活动,并不能通过传授全然把握。

3.重视“才情”,“才情”在文中常与创造力、想象力、才能同义,运用好才情对文艺创作和批评都是很重要的。

17、狄德罗:法国思想家、文学家,欧洲启蒙运动的重要代表,继亚里士多德之后一位行使更加渊博的学者。

1746年发表第一部哲学著作《哲学沉思录》,又发表《谈盲人的信》、《对自然的解释》、《关于物质和运动的哲学原理》等著述,明确表达了他的怀疑上帝、指责上帝的立场和唯物论的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