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际信任与人格特征的现状及其关系
大学生人际信任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

大学生人际信任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人际信任是社会交往中非常重要的因素,而大学生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之一,其人际信任状况对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研究大学生人际信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对于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我们需要了解大学生人际信任的现状。
大学生是年龄比较集中的群体,他们在社会交往中面临着与同学、教师、朋友等不同层面的人际关系。
研究表明,当今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问题。
一方面,大学生之间存在着互相怀疑、防备心理的情况。
由于竞争激烈的升学压力和职业竞争,大学生之间的合作往往被视为对自己利益的威胁,从而导致彼此之间缺乏信任。
大学生也面临着外部环境的影响,如社会虚假信息的泛滥、人际关系破裂等问题,这也对大学生的人际信任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影响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因素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
家庭教育对于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家庭是否关注大学生的情感发展、家庭成员之间的互信程度等因素都会对大学生的人际信任产生直接影响。
同学关系和社交网络的建立也是影响大学生人际信任的重要因素。
同学间是否有良好的合作氛围,是否存在着恶性竞争等都会影响到大学生之间的人际信任。
大学生自身的性格特点和个人经历也会影响其对他人的信任程度。
一些性格内向、自卑的大学生更容易怀疑他人,缺乏对他人的信任。
大学生人际信任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对于改善大学生人际信任状况,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进行干预:加强大学生家庭教育,培养大学生的信任意识和能力。
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信任,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成长环境。
大学应该加强对于大学生人际信任教育的重视,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等形式,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人际关系,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
大学生个人也应该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增强自信,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信任意识。
大学生人际信任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社会、家庭和个人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研究。
大学生人际信任及其交往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大学生人际信任及其交往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当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大幅缩短,只可惜,人们也因此亲而不近。
冷冰冰的面孔,跳跃着机械呆板的表情,人们之间仿佛有一层看不见的墙,称得上信任实在是不多,这对我们的人际交往带来了相当不好的影响。
大学生们四年生活中最棘手的问题莫过于人际关系问题了,很多同学带着良好的人际关系期望与同学来往,但往往几个回合下来,便失去了耐心和宽容,几乎每个人都在历数别人交往中的缺点与不是。
然而,如果难以交往,又何谈走向社会呢?不论从事任何工作,都必须学会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学会人生的公关。
因此我们对现今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现状进行了一些调查和分析。
一、调查结果统计1.其中认为自己完全信任的人占多少百分比的人数如下经过统计其中大于15的占40%,但同样认为不足5%的也有40%,可以看出信任别人和不信任他人的同学人数上差不多,但是不信任的占到总数的近一半,反映出了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不信任感。
2.你认为人际交往的基础建立在什么基础上从这里可以看出,地缘关系占的百分比最大,换句话说,在校园里,老乡是最值得同学们信任的。
3.应该通过怎样的方式来赢得别人的信任从这里可以反映出,同学们还是能够认识到交往最重要的诀窍的。
4.你受到的人际交往困扰主要是可以看出,性格的不同是影响同学们人际交往的关键所在。
二、调查结果表明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不信任他人的人数明显过多,造成这种原因的大多是性格因素,同时由于同学们一直受到“老乡”思维的影响,使得这种情况更加严重。
大多数带有情绪化和地域化,习惯于感情用事,高兴时满面春风,称兄道弟;不高兴时冷若冰霜,拒人千里。
随自己心情的好坏决定对待他人的态度,不顾及他人感受,这就很容易伤害到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使人感到不快,在心理上产生隔阂;同时又带有不同地域之间的偏见,搞地域攻击。
这些都是值得我们系考的问题。
三、解决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的对策1.优化人格。
改造不良人格,培养和优化良好人格,这是建立和发展良好人际关系的第一步。
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问题

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问题当前大学生人际关系总体是和谐的,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思想单纯、精力充沛、兴趣广泛,人际交往需求强烈,渴望友谊,渴望交结更多的朋友。
但也免不了出现很多问题。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搜集整理的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问题。
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问题1.大学生人际关系困难化这点包括一部分大学新生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完全依靠自己的能力来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比较困难。
特别是一些独生子女,习惯了娇生惯养的他们经常以自我为中心,不懂与人分享和合作,这些孩子进入大学后往往不能很好地与同学相处和共同生活。
还有一部分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大学生,往往因自己家境贫困、经济拮据而自卑、孤僻,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在人际交往中表现为心理上缺乏信心,行为上采取逃避、退缩的方式,这样他们也很难与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另外就是少数大学生不能正确地处理生活、学习中的问题,往往会因为一个小小的问题而产生不良的情绪,如焦虑、压抑、抑郁、嫉妒等,并且又不懂得如何来调节它们,这些都容易直接影响他们的人际关系,表现为不合群、冷酷,拒绝交往等。
2.大学生人际关系无形中存在以经济条件为基础的圈层化在我国高校中,大学生家庭经济条件贫富悬殊的现象还比较突出,经济条件的不同决定了大学生在兴趣爱好、消费观念和行为上的差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差距就转变为心理和能力上的对比,并对他们的人际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
实际上,经济条件决定了大学生与谁交往、跟谁交友这一现实问题,形成了以富裕学生和贫困生为中心的两大特殊学生群体。
经济条件差的学生不能支付过多交往成本,自然他们参与各种活动和交际场合的机会就少。
久而久之,学生中间就出现了圈层化。
即使一个班级内,不同圈层中的同学间也是很少甚至没有交往的。
3.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不和谐,同学关系紧张化宿舍生活为大学生创造了交往的条件,但另一方面也成了引发矛盾纠纷的源泉。
大学生来自四面八方,他们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受教育环境、个性特点及习惯影响,长时间生活在一起免不了要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和冲突。
大学生人际信任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

大学生人际信任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
近年来,大学生人际信任问题受到了学术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大学生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人际关系和信任程度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研究大学生人际信任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大学生人际信任的现状需要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年龄较小但接触到大量的信息。
由于社会竞争的加剧和价值观的多样化,大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日益复杂。
有的大学生对他人持有较高的信任度,能够建立稳固的友情和合作关系;而有的则缺乏对他人的信任,对待人际关系较为冷漠。
通过对大学生的调查研究,可以了解到他们在人际信任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制定相关政策和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提供依据。
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影响因素也需要进行系统的研究。
人际信任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特点、家庭教育、社会经验等。
个人特点包括性格、情绪稳定性、自尊心等,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到个体对他人的信任态度和行为;家庭教育是人际信任形成的重要基础,家庭环境对于培养孩子的信任意识和能力起着重要作用;社会经验则是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通过与他人的接触和交流,个体逐渐形成了对他人的信任程度。
研究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影响因素对于了解大学生的信任行为和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大学生人际信任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可以为改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和信任水平提供参考。
通过了解大学生的信任行为和影响因素,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和教育措施,帮助大学生建立稳固的友情和合作关系,提高大学生的信任水平。
这对于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大学生个人总结人际关系与人格发展

大学生个人总结人际关系与人格发展大学生时期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关键阶段,不仅需要学习专业知识,还需要培养和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健康的人格。
本文将通过总结自己在大学期间的经历和体会,探讨大学生个人在人际关系和人格发展方面的重要性和方法。
一、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人际关系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提供支持和帮助。
大学期间,学习和生活中难免遇到各种问题和挑战,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得到他人的帮助和理解,解决问题更加容易。
其次,人际关系能够提供机遇和资源。
与各类人士建立联系,拓宽人脉圈,有助于获取更多的机会和资源,为个人的发展和就业做好准备。
最后,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个人的心理健康。
与他人的沟通和交流可以减少孤独感和压力,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二、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方法1. 建立积极的态度:积极向上的态度对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至关重要。
乐观的心态和积极的行为能够吸引他人并建立亲密关系,而消极与悲观的态度则会疏远他人。
2. 注重人际交往:积极参与各类社交活动,主动结识新的朋友和同学,扩大社交圈子。
多参加学生组织、社团、志愿者活动等,与他人共同经历合作和交流,增加沟通和交往的机会。
3. 倾听与关心:与他人交往时,注重倾听对方的需求和意见,真诚关心对方的感受。
建立双向的沟通与理解,增强人际之间的信任和共鸣。
4. 学会妥协与处理冲突:在人际关系中难免会有分歧和冲突,学会妥协和处理冲突是非常重要的。
保持冷静,理性地解决问题,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权益,寻求双赢的解决方案。
5. 维系友谊:建立好人际关系不仅是结交新朋友,也需要维护和珍惜与旧朋友的友谊。
时常联系和交流,分享彼此的生活和成长,增进感情。
三、人格发展的重要性人格发展是大学生个人成长的核心内容之一。
拥有健康的人格有助于塑造积极向上的个性和价值观,并为将来的职场和社会生活奠定根基。
良好的人格品质在大学生发展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既对自己的成果有所影响,也对他人产生积极的影响。
大学生人际信任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

大学生人际信任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在当今社会中,大学生人际信任的程度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从两个方面来探讨大学生人际信任的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
大学生人际信任的现状可以通过调查来了解。
我们进行了一项关于大学生人际信任的调查,共有500名大学生参与。
调查结果显示,只有25%的大学生表示对他人持有高度的信任,而有45%的大学生表示对他人持有中等程度的信任,还有30%的大学生表示对他人持有低度的信任。
这一结果表明,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整体上处于较低水平。
我们分析了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较低的原因。
社交媒体的普及和过度使用是一个重要因素。
大学生大量的时间花在社交媒体上,而不是与人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互动。
这导致了与他人的真实交流减少,难以建立深层次的信任。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人际关系复杂,大学生面临着各种假象和不信任。
这使得大学生更加谨慎对待他人,并对他人持有怀疑态度。
家庭教育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一些家庭环境中缺乏信任和亲密关系,导致大学生在人际关系中缺乏信任基础。
为了提升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大学生应意识到社交媒体的使用只是一种工具,而不是取代真实人际交往的方式。
他们应该减少社交媒体的使用时间,并积极参与面对面的交流和互动。
大学生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学会相信他人,并给予他人一定的信任。
他们可以通过参加团体活动和志愿者工作来培养亲密关系和信任感。
家庭教育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家长应该注重培养孩子们的信任感和亲密关系,为他们未来的人际关系打下基础。
大学生人际信任的现状普遍较低,但我们可以通过减少社交媒体的使用、保持开放心态以及家庭教育的改善来提升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
这不仅有助于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还对他们的发展和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
大学生人际信任现状及成因分析

大学生人际信任现状及成因分析近年来,中国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下降。
这种日益严重的现象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而了解大学生人际信任现状的原因,对于有效地改善大学生的信任意识和行为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的下降主要是由于大学生现代社会中所面临的各种压力所致。
大学生正处在过渡期,学校压力和职业压力非常大,往往使他们缺乏安全感和信心,无法得到足够的被重视,很难建立良好的信任感。
而且,大学生对外部社会的广泛联系也使他们更易受到影响,比如恶意竞争和虚假信息的影响,给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带来不良的影响,从而导致大学生的信任缺失。
另一方面,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的下降也和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的家庭育儿有关系。
现代家庭传统逐渐被破坏,学生们对家庭价值观和传统价值观的缺失,无法形成有效的家庭关系,从而影响大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也就无法培养信任感。
同时,由于家庭的不负责任态度,中国的家庭教育缺乏强制性,学生们很难接受家长和老师的严格管教,从而培养出对家庭和老师自然而然的信任与尊敬,从而影响了学生对他们周围人的信任态度。
此外,社会文化背景也是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下降的重要因素。
许多社会文化传统已经失传,例如信仰、宗教、宗族等社会文化形式,大学生对这些社会文化活动因抗拒和厌恶而不受欢迎,从而影响了他们对其他人的信任感。
综上所述,大学生人际信任的下降主要是由于当今社会中所面临的各种压力、缺乏家庭传统价值观以及文化背景等因素所致。
因此,改善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以及培养信任意识的重要性已经被广泛认识,并开始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来解决问题。
首先,学校可以为学生搭建一个和谐的环境,让学生拥有安全感,更容易建立信任感。
比如,学校可以定期组织一些团体活动,加强学生之间的理解,互动,从而改善学生的人际关系,增强信任感。
此外,学校也可以举办宣讲会,让学生了解人际关系和信任的重要性,加强对法律法规的教育,避免学生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
大学生人际信任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

大学生人际信任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引言人际信任是人际关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它直接关系到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而在大学生群体中,人际信任更是至关重要,它不仅影响着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
对大学生人际信任现状进行调查和研究,探讨其中的影响因素,对于促进大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调查方法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人际信任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了相关数据。
问卷调查的对象为我校不同年级、专业的大学生,共计收集了500份有效问卷。
问卷设计主要包括了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对不同因素的信任程度、信任感受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统计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果。
二、人际信任现状调查结果1. 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整体较高根据问卷统计结果显示,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整体上是较高的。
超过70%的大学生表示对同学和朋友有较高的信任度,相信他们在困难时会给予帮助和支持。
这表明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具有较强的信任意识和信任行为。
2. 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存在区别尽管大学生整体信任水平较高,但在不同年级、专业、性别和文化背景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异。
本科生的信任水平普遍高于研究生;理工科学生的信任水平普遍高于文科生;女生的信任水平普遍高于男生;来自不同地区或国家的学生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这些差异性反映出了各种因素对大学生的人际信任产生的影响。
三、影响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因素1. 人格特质研究显示,大学生的人际信任程度与其人格特质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
内向、紧张的人往往对他人的信任度相对较低,而外向、乐观的人则往往对他人的信任度较高。
诚实守信、友善善良、正直宽容等人格特质也是影响大学生人际信任的重要因素。
2. 交往状态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状态也对其人际信任产生着影响。
经常参与社交活动、拥有广泛人际关系的大学生往往对他人的信任度较高,而在社交活动中较少参与、人际关系较为狭窄的大学生对他人的信任度相对较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图分类 号 : 6 5 G 4
文献 标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6 2 4 7 2 1 )4 0 2 — 4 17 — 4 X(0 0 0 — 1 1 0
人 际 信 任 是 个 体 在 入 际 互 动 过 程 中建 立 起 来
入际 信任 与人 格特 征进 行 相关 研 究,以探讨 大学 生 人际信 任与 人格特 征 的现 状及 两 者之 间的关 系 。
对 象与 方法
月后的重测信度为 0 8 区分效度较好。( 采用英 . , 6 2 )
国著名 心理 学家 H n .yec a sJ sn k等 人 编制 的艾 森克 E
2 0份 , 收 问卷 2 0份 , 0 回 0 回收 率为 1 0 删 除 不合 0 %, 格 问 卷 后 实 得 问 卷 10份 。 占 总 问卷 的 比 率 为 9 9 %。 5 在合 格 的数据 中 , 男生 1 9 , 0 名 女生 8 名 ; 1 年龄
l ~ 5岁 ; 82 文科 6 8名, 科 1 2名 ; 一 5 理 2 大 3名 , 二 大 4 名, 1 大三 6 1名, 四 3 大 5名 。 ( 方法 二)
果认为 , 此量 表 的项 目较 少 , 于 测查 , 易 经修 订 后 内
容 较 适合 我 国 的情况 , 认 为 是较 好 的人 格 测定 方 被
徽 财 经 大 学 20名 大 学 生 为 调 查 对 象 。 实 发 问卷 0
收 稿 日期 :00 O — 5 2 1 一 1 1
作 者 简 介 : 晓 丹( 93 , 徽 界 首 市 人 , 徽 师 范 大 学 在读 硕 士 。 究 方 向为 教 育 社 会 心 理 学 。 王 18 -) 安 安 研
第l 2卷第 4院 学 报
J uralo a g h n Unv r o n fHu n s a ie s
Vo . 2NO. 11 . 4 Au .01 g2 0
大学生人 际信任与人格 特征 的现状及其关系
王 晓 丹 , 必 华 赵
( 徽 师范 大 学 教 育 科 学 学 院 , 徽 芜 湖 2 10 ) 安 安 4 0 0
特征 与人际 信任 呈显 著 正相关 。1 3 ] 为此 , 大学 生 的 对
() 用 R tt . 制 的 人 际 信 庄量 表 O S 1采 o eJ r B编 T)
评 定大 学 生 对 他 人 的行 为 、 诺 或 ( 承 口头 和 书面 ) 陈
述 之 可靠 性 的估计 ,其 内容涉 及 各种 处境 下 的人 际 信任 , 及不 同社会 角色 。该量 表共 2 题 , 用 五 涉 5道 采 级 评分 法, 分从 2 总 5分( 程 度最 低) 15分( 赖 信赖 一2 信 程 度 最 高) 。该量 表 有两 个 因子 , 是 特 殊 信任 因 分别 子 、 遍信 任 因子 。该量 表 的分半信 度 为 0 6 三 个 ‘ 普 . 。 7
摘
要 :为 了探 讨 大学 生人 际信任 与人 格特 征 的关 系与现状 ,采 用人 际信 任量 表和 艾 森克人 格 问卷对
2 0名在校 大 学生进 行测 试, 对 获得 的数 据进 行 分析 。 结果 显 示: 学生人 际信 任 水平较 同龄人 高。 0 并 大 特殊 信 任 年级差 异显 著(= . 4P OO ) 遍信 任 专业 差异 显著 (= . 1 < .1; 森克人 格 问卷评 定 女 生的 E、 F 51 ,< .1, 6 普 F 35 , O ) 5P 0 艾 P 分 高 于常模 (< .1, P0 ) O L分低 于常模 (< ,1 男生 的 P分 高 于常模 (< .1, 分 高于 常模 (< . ) P 0O ) ; P 00 ) N P 0 5, 低 于常 0 L分 模 (< .1; 经质 维度 与人 际信任 有 显著 正相 关, 饰性 、 p O0) 神 掩 内外 向 维度与 人 际信任 有 显著 负相 关 。 高校 要客 观 看待 大学 生这一特 殊 群体 的人格 和人 际信 任 的特 点, 时进 行 有针 对性 的心理 健康教 育 。 及
1 定工 具 . 评
的对 交往对 象 的 言词 、 诺 以及 书 面 或 口头 陈述 的 承 可 靠程 度 的一 种概 括 化 期望 。[ 学 阶段 既 是 人 际 1 ] 大 信 任发 展 、 成 的重 要阶 段, 是人 格 完善 的重 要 时 形 也 期 。大 学生人 际信 任 与人格 特 征之 间是 否存在 一定 的关系 ? 如果存 在 关系 , 那是 什么 样 的关 系? 多学 很 者 对此 很 感兴趣 , 并做 了 相关 研 究 。 但他 们 的 研究 结 果并 不一 致 , 至完 全 相 反 , 1 9 甚 如 9 6年 张 海 钟 的 研 究与 2 0 0 3年戚 少枫 的研究 。张海 钟 19 9 6年 的研 究 结论 为 : 绪 稳 定性 、 会 适 应性 与人 际 信 任 呈 情 社 负 相 关 , 外 向 与 入 际信 任 呈 正相 关 。阁 戚 少枫 内 而 20 0 3年 的研 究结 论 为 : 情绪 稳 定 性 、 神 质等 人 格 精
・
1 2・ 2
黄 山 学院学报
21 0 0年
法之 一。 2评定 方法 .
表 3 大学生 I 各 因子和 E Q各维 度方差 分析 S T P
一
、
人格 问卷 ( 人版 ) 定 大 学生 的 人格 特 征 。它 由 成 来评 我国学 者龚 耀先修 订 , 括 8 包 8道题 , 有 内外 向() 共 E、 神 经 质()精神 质()掩饰性 () 分量 表 。 般结 N、 P、 L四个 一
( 对 象 一) 选 取 皖 南医 学院 、 山学 院 、 徽师 范 大 学 、 黄 安 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