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2018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真题汇编 O单元 化学与技术 苏教版

合集下载

2018版高考化学(江苏专用)大一轮复习配套(对接高考)专

2018版高考化学(江苏专用)大一轮复习配套(对接高考)专

课时2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将Cl2与HCl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净的Cl2(×)(2016·全国卷Ⅰ,10D)(2)氯气作水的杀菌消毒剂,没有发生化学变化(×)(2016·四川理综,1A)(3)为测定新制氯水的pH,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2015·浙江理综,8A)(4)除去氯气中的HCl气体(×)(2015·四川理综,3B)(5)1 mol FeI2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2014·全国大纲,7A)(6)氯化铵、次氯酸都属于强电解质(×)(2014·四川理综,2C)(7)Cl2通入NaOH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Cl2+OH-===Cl-+ClO-+H2O(×)(2014·四川理综,3A)(8)因漂白粉在空气中不稳定故可用于漂白纸张(×)(2014·江苏化学,4C)2.(2015·北京理综,11)某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NaClO,还含有一定量的NaOH。

下列用来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中,不合理的是(已知:饱和NaClO溶液的pH约为11)()A.该消毒液可用NaOH溶液吸收Cl2制备:Cl2+2OH-===ClO-+Cl-+H2OB.该消毒液的pH约为12:ClO-+H2O HClO+OH-C.该消毒液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HCl)混用,产生有毒Cl2:2H++Cl-+ClO-===Cl2↑+H2OD.该消毒液加白醋生成HClO,可增强漂白作用:CH3COOH+ClO-===HClO+CH3COO-解析A项,NaClO的制备为Cl2与NaOH溶液反应:Cl2+2OH-===ClO-+Cl -+H2O,正确;B项,NaClO饱和溶液的pH为11,该消毒液中溶液的pH为12,是由于消毒液中还含有少量的NaOH,故pH增大是由于NaOH电离所致,错误;C项,该消毒液与洁厕灵混用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H++Cl-+ClO-===Cl2↑+H2O,正确;D项,因为醋酸的酸性比次氯酸的酸性强,CH3COOH +ClO-===CH3COO-+HClO,HClO浓度增大,漂白性增强,正确。

2018年江苏高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K12教育文档)

2018年江苏高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K12教育文档)

(完整word)2018年江苏高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word)2018年江苏高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word)2018年江苏高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化学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

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学@科网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 5 Ca 40 Fe 56 Cu 64 Ag 108 I 127 Ba 137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计20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CO2是自然界碳循环中的重要物质。

2018版高考化学(江苏专用)大一轮复习配套(讲义)专题六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课时3

2018版高考化学(江苏专用)大一轮复习配套(讲义)专题六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课时3

课时3 电解池、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课时跟踪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2017·贵阳调研)在世界海运史上曾发生过这样一个悲剧:一艘名叫“阿那吉纳”号的货轮满载着精选铜矿砂,在向日本海岸行驶时突然发生大面积漏水,最终沉没。

坚硬的钢制船体为什么会突然漏水呢?事后的事故调查结果表明导致沉船的原因与船上的精选铜矿砂密切相关。

下列对此调查结论的理解正确的是()A.精铜矿砂装载过多导致沉船B.运输途中铜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导致质量增大,超过船的承载能力C.在潮湿的环境中,船体与铜构成了原电池,加速了作为负极的船体的腐蚀D.在潮湿的环境中,船体与铜构成了电解池,钢制船体作阳极而被氧化腐蚀解析即使在潮湿的环境中精铜与空气(O2)的反应也很慢,但当它与钢(船体)、水膜(溶解有O2)形成原电池时会加速钢(船体)的腐蚀。

答案 C2.某溶液中含有Cu2+、Fe2+、Al3+、Cl-、NO-3,且浓度均为0.1 mol/L,用石墨作电极进行电解时,肯定得不到的产物是()A.Cl2B.AlC.Cu D.H2解析阴极上Al3+、Fe2+的放电能力弱于H+,而Cu2+的放电能力比水电离出的H+的放电能力强,阳极上Cl-放电能力强于OH-。

答案 B3.下列关于电化学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饱和食盐水在阳极得到氯气,阴极得到金属钠B.电解精炼铜时,阳极质量的减少不一定等于阴极质量的增加C.电解AlCl3、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在阴极上依次析出Al、Fe、Cu D.电解CuSO4溶液一段时间后(Cu2+未反应完),加入适量Cu(OH)2可以使溶液恢复至原状态通电解析A项,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Cl2↑,错误;B项,阳极除铜放电外,比铜活泼的金属如Zn、Fe也放电,但阴极上只有Cu2+放电,正确;C项,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阴极上离子的放电顺序是Fe3+>Cu2+>H+>Fe2+>Al3+,Fe2+和Al3+不放电,Fe3+得电子生成Fe2+,不会析出铁和铝,在阴极上依次生成的是铜、亚铁离子、氢气,错误;D项,电解CuSO4溶液,阴极析出Cu,阳极生成氧气,应加入CuO。

2018高考化学(苏教版)大一轮复习高考真题汇编F单元 化学反应与能量

2018高考化学(苏教版)大一轮复习高考真题汇编F单元  化学反应与能量

化学高考题分类目录F单元化学反应与能量F1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8.F1 F2[2016·江苏卷] 通过以下反应均可获取H2。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①太阳光催化分解水制氢:2H2O(l)===2H2(g)+O2(g)ΔH1=+571.6 kJ·mol-1②焦炭与水反应制氢:C(s)+H2O(g)===CO(g)+H2(g)ΔH2=+131.3 kJ·mol-1③甲烷与水反应制氢:CH4(g)+H2O(g)===CO(g)+3H2(g)ΔH3=+206.1 kJ·mol-1A.反应①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反应②为放热反应C.反应③使用催化剂,ΔH3减小D.反应CH4(g)===C(s)+2H2(g)的ΔH=+74.8 kJ·mol-18.D[解析] 反应①是光能转化为化学能,A项错误;反应②的焓变为正值,属于吸热反应,B项错误;催化剂只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不会改变反应的焓变,C项错误;根据盖斯定律可知,“反应③-反应②”得所求的反应,则焓变ΔH=+206.1 kJ·mol-1-131.3kJ·mol-1=+74.8 kJ·mol-1,D项正确。

10.F1 G3 H1 H2[2016·江苏卷]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不相符合的是()图0-0A.图甲表示燃料燃烧反应的能量变化B.图乙表示酶催化反应的反应速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C.图丙表示弱电解质在水中建立电离平衡的过程D.图丁表示强碱滴定强酸的滴定曲线10.A[解析] 燃烧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图甲中生成物的能量大于反应物的能量,表示的是吸热反应,与叙述不符;酶在特定温度下的催化效果最好,如果温度过高,酶会失去活性,反应速率反而减小,图示与叙述相符;弱电解质电离时,开始时分子变成离子速率最大,而离子变成分子速率最小,当二者速率相等时,则建立了电离平衡,图示与叙述相符;在强酸中滴入强碱,pH不断增大,当接近滴定终点时,溶液的pH会发生突变,图示与叙述相符。

2018高考化学(苏教版)大一轮复习高考真题汇编:N单元 物质结构与性质

2018高考化学(苏教版)大一轮复习高考真题汇编:N单元  物质结构与性质

化学高考题分类目录N单元物质结构与性质N1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四、[2016·上海卷] NaCN超标的电镀废水可用两段氧化法处理:(1)NaCN与NaClO反应,生成NaOCN和NaCl(2)NaOCN与NaClO反应,生成Na2CO3、CO2、NaCl和N2已知HCN(K i=6.3×10-10)有剧毒;HCN、HOCN中N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完成下列填空:27.N1 E2上述反应涉及的元素中,氯原子核外电子能量最高的电子亚层是________;H、C、N、O、Na的原子半径从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7.3p H<O<N<C<Na[解析] 离核越远,亚层的能量越高,故能量最高的电子亚层是3p。

37.N1、N2、N3、N4、N5[2016·全国卷Ⅰ]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锗(Ge)是典型的半导体元素,在电子、材料等领域应用广泛。

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Ge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________,有________个未成对电子。

(2)Ge与C是同族元素,C原子之间可以形成双键、叁键,但Ge原子之间难以形成双键或叁键。

从原子结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3)比较下列锗卤化物的熔点和沸点,分析其变化规律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4)光催化还原CO 2制备CH 4反应中,带状纳米Zn 2GeO 4是该反应的良好催化剂。

Zn 、Ge 、O 电负性由大至小的顺序是________。

(5)Ge 单晶具有金刚石型结构,其中Ge 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微粒之间存在的作用力是________。

[配套K12]2018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真题汇编 M单元 糖类 蛋白质 合成材料 苏教版

[配套K12]2018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真题汇编 M单元 糖类 蛋白质 合成材料 苏教版

高考题分类目录M单元糖类蛋白质合成材料M1 糖类M2 蛋白质合成材料2.M2[2016·天津卷] 下列对氨基酸和蛋白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A.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B.氨基酸和蛋白质遇重金属离子均会变性C.α-氨基丙酸与α-氨基苯丙酸混合物脱水成肽,只生成2种二肽D.氨基酸溶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的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向负极移动2.A [解析] 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A项正确;变性是蛋白质的性质,氨基酸遇到重金属离子不会变性,故B项错误;α-氨基丙酸和α-氨基苯丙酸混合物脱水成肽,生成的二肽有4种,故C项错误;氨基酸溶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的是阴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向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移动,D项错误。

10.K1、K2、K3、K4、M2[2016·浙江卷]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一溴代物和的一溴代物都有4种(不考虑立体异构)B.CH3CH===CHCH3分子中的四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C.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的名称是2,3,4-三甲基-2-乙基戊烷D.与都是α-氨基酸且互为同系物10.A [解析] 甲苯分子中有四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中也有四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A项正确;2-丁烯中四个碳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但不在同一直线上,B项错误;最长碳链为6个碳原子,名称应为2,3,4,4-四甲基己烷,C项错误;D项两物质结构不相似,不属于同系物,D项错误。

11.M2[2016·上海卷] 合成导电高分子化合物PPV的反应为nII+CHnCH2CHC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PV是聚苯乙炔B.该反应为缩聚反应C.PPV与聚苯乙烯的最小结构单元组成相同D.1 mol最多可与2 mol H2发生反应11.B [解析] 聚苯乙炔为,A项错误;聚苯乙烯为,PPV 与聚苯乙烯的最小结构单元组成不相同,C项错误; 1 mol最多可与5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D项错误;该反应生成高分子PPV的同时,还有小分子HI生成,符合缩聚反应的定义,B项正确。

2018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真题汇编 J单元 化学实验 苏教版

2018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真题汇编 J单元 化学实验 苏教版

高考题分类目录J单元化学实验J1 化学实验常见仪器与基本方法9.J1 J2[2016·全国卷Ⅲ] 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9.D [解析] 配制稀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内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A项错误;排水法收集KMnO4分解产生的O2,应先移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否则可能会发生倒吸现象使试管炸裂,B项错误;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备纯净Cl2,气体产物应先通过饱和食盐水,后通过浓硫酸,否则不能除去水蒸气,C项错误;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I2时,振荡后分层,上层为水溶液,下层为I2的CCl4溶液,分液时先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有机层,后从上口倒出水层,D项正确。

7.J1 J2[2016·北京卷] 下列中草药煎制步骤中,属于过滤操作的是( )使草药的成分浸出, B项错误;把药渣去除,保留液体,是过滤的操作,C项正确;罐装保存,只是把草药转移到容器中保存, D项错误。

6.J1 J2[2016·江苏卷] 根据侯氏制碱原理制备少量NaHCO3的实验,经过制取氨气、制取NaHCO3、分离NaHCO3、干燥NaHCO3四个步骤。

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制取氨气B.制取NaHCO3C.分离NaHCO3D.干燥NaHCO3图0-06.C [解析] 制取NH3需要NH4Cl与Ca(OH)2反应,若只加热NH4Cl生成NH3和HCl,在试管口遇冷又生成固体NH4Cl,可能堵塞导管,A项错误;制取NaHCO3时,向NH3和食盐的饱和溶液中通入CO2的导气管应长进短出,B项错误; 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小,可用过滤法分离,C项正确;加热NaHCO3会分解,无法得到干燥的NaHCO3,D项错误。

5.J1、J2、J3[2016·天津卷] 下列选用的仪器和药品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5.C [解析] 水与电石反应非常剧烈,应该用分液漏斗加水,既能控制水的滴入又能防止乙炔气体溢出,故A项错误;锥形瓶作蒸馏时的接收装置时不能用橡胶塞,用橡胶塞后,蒸馏的液体不能顺利流下,故B项错误;HCl与饱和的亚硫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SO2,从而除去HCl又不引入新杂质,故C项正确;K2Cr2O7溶液具有强氧化性,会腐蚀橡胶管,所以不能用碱式滴定管量取,应用酸式滴定管,故D项错误。

2018版高考化学(江苏专用)大一轮复习配套(对接高考)专题七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课时3

2018版高考化学(江苏专用)大一轮复习配套(对接高考)专题七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课时3

课时3 化学平衡的移动外界条件对平衡移动的影响1.(2016·江苏化学,15)一定温度下,在3个体积均为1.0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2H2(g)+CO(g) CH3OH(g) 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双选)()B.达到平衡时,容器Ⅰ中反应物转化率比容器Ⅱ中的大C.达到平衡时,容器Ⅱ中c(H2)大于容器Ⅲ中c(H2)的两倍D.达到平衡时,容器Ⅲ中的正反应速率比容器Ⅰ中的大解析对比容器Ⅰ和Ⅲ可知两者投料量相当,若温度相同,最终建立等效平衡,但Ⅲ温度高,平衡时c(CH3OH)小,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即逆反应为吸热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A正确;Ⅱ相对于Ⅰ成比例增加投料量,相当于加压,平衡正向移动,转化率提高,所以Ⅱ中转化率高,B错误;不考虑温度,Ⅱ中投料量是Ⅲ的两倍,相当于加压,平衡正向移动,所以Ⅱ中c(H2)小于Ⅲ中c(H2)的两倍,且Ⅲ的温度比Ⅱ高,相对于Ⅱ,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H2)增大,C错误;对比Ⅰ和Ⅲ,温度相同,两者建立等效平衡两容器中速率相等,但Ⅲ温度高,速率加快,D正确。

答案AD2.(2015·江苏化学,15改编)在体积均为1.0 L的两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的相同的碳粉,再分别加入0.1 mol CO2和0.2 mol CO2,在不同温度下反应CO2(g)+C(s) 2CO(g)达到平衡,平衡时CO2的物质的量浓度c(CO2)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Ⅰ、Ⅱ、Ⅲ点均处于曲线上)。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CO2(g)+C(s)===2CO(g)的ΔS>0、ΔH<0B.体系的总压强p总:p总(状态Ⅱ)<2p总(状态Ⅰ)C.体系中c(CO):c(CO,状态Ⅱ)<2c(CO,状态Ⅲ)D.逆反应速率v逆:v逆(状态Ⅰ)>v逆(状态Ⅲ)解析A项,CO2(g)+C(s)===2CO(g)是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加的反应,故ΔS>0,观察图像知,随着温度的升高,c(CO2)减小,平衡为正移,则ΔH>0,错误;B项,相同温度下,图中Ⅱ点所在曲线对应的c(CO2)高,表示通入0.2 mol CO2,则Ⅰ点所在曲线表示通入0.1 mol CO2,Ⅰ点和Ⅱ点的c(CO2)相等,由图知参加反应的CO2的物质的量;Ⅱ点大于Ⅰ点的2倍,且该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增多的反应,同时Ⅱ点的温度比Ⅰ点高,所以体系的总压强p总:p总(状态Ⅱ)>2p总(状态Ⅰ),错误;C项,状态Ⅱ和Ⅲ,温度相同,Ⅱ中CO2的投料量是Ⅲ中CO2投料量的2倍,若恒容时两平衡等效,则有c(CO,状态Ⅱ)=2c(CO,状态Ⅲ),但成比例增加投料量,相当于加压,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c(CO,状态Ⅱ)<2c(CO,状态Ⅲ),正确;D项,状态Ⅰ和Ⅲ相比,Ⅲ的温度高,反应速率快,所以v逆(状态Ⅲ)>v逆(状态Ⅰ),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题分类目录O单元化学与技术O1 化学与工农业生产6.O1 O4[2016·北京卷] 我国科技创新成果斐然,下列成果中获得诺贝尔奖的是( )A.徐光宪建立稀土串级萃取理论B.屠呦呦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C.闵恩泽研发重油裂解催化剂D.侯德榜联合制碱法6.B [解析] 徐光宪提出的稀土串级萃取理论,使我国稀土分离技术和产业化水平跃居世界首位,于2006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A项错误;中国著名药学家屠呦呦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B项正确;闵恩泽研发重油裂解催化剂,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C项错误;侯德榜联合制碱法,在万国博览会上荣获了金质奖章,D项错误。

36.O1、O4、O5、A3[2016·全国卷Ⅱ] [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双氧水是一种重要的氧化剂、漂白剂和消毒剂。

生产双氧水常采用蒽醌法,其反应原理和生产流程如图所示:A.氢化釜B.过滤器C.氧化塔D.萃取塔E.净化塔F.工作液再生装置G.工作液配制装置图0-0生产过程中,把乙基蒽醌溶于有机溶剂配制成工作液,在一定的温度、压力和催化剂作用下进行氢化,再经氧化、萃取、净化等工艺得到双氧水。

回答下列问题:(1)蒽醌法制备H 2O 2理论上消耗的原料是__________,循环使用的原料是________,配制工作液时采用有机溶剂而不采用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氢化釜A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入氧化塔C 的反应混合液中的主要溶质为____________。

(3)萃取塔D 中的萃取剂是________,选择其作萃取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工作液再生装置F 中要除净残留的H 2O 2,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双氧水浓度可在酸性条件下用KMnO 4溶液测定,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种双氧水的质量分数为27.5%(密度为1.10 g·cm -3),其浓度为________mol·L -1。

36.(1)氢气和氧气 乙基蒽醌 乙基蒽醌(乙基氢蒽醌)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2) +H 2――→催化剂乙基氢蒽醌(3)水 H 2O 2溶于水被水萃取,乙基蒽醌不溶于水(4)H 2O 2分解放出氧气,与氢气混合,易发生爆炸(5)2MnO -4+6H ++5H 2O 2===2Mn 2++8H 2O +5O 2↑ 8.9[解析] (1)蒽醌法生产双氧水的反应原理为乙基蒽醌+H 2――→催化剂乙基氢蒽醌,乙基氢蒽醌+O 2―→乙基蒽醌+H 2O 2,由上述两步反应相加可得总反应方程式为H 2+O 2――→催化剂H 2O 2,乙基蒽醌是制备双氧水的催化剂,蒽醌法制备H 2O 2理论上消耗的原料是H 2、O 2;循环使用的原料是乙基蒽醌;乙基蒽醌(乙基氢蒽醌)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2)A 中反应物是乙基蒽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 2――→催化剂;A 中反应产生乙基氢蒽醌,它是进入C 中的反应混合液中的主要溶质。

(3)D 中的萃取剂是水,H 2O 2溶于水被水萃取,乙基蒽醌不溶于水,因此选择水作萃取剂。

(4)F 中残留H 2O 2,其分解产生的O 2可能通过G 进入A 中,氧气与氢气组成的混合气体易发生爆炸,从而引发安全事故,因此F 中要除尽残留的H 2O 2。

(5)双氧水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水和氧气,离子方程式为2MnO -4+6H ++5H 2O 2===2Mn 2++8H 2O +5O 2↑。

以1 L(即1000 cm 3)该双氧水为研究对象,溶质的c =n V =m M ·V =1000 cm 3×1.10 g ·cm -3×27.5%34 g ·mol -1×1 L≈8.9 mol ·L -1。

36.O1、O5[2016·全国卷Ⅰ] [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高锰酸钾(KMnO 4)是一种常用氧化剂,主要用于化工、防腐及制药工业等。

以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 2)为原料生产高锰酸钾的工艺路线如下:图0-0回答下列问题:(1)原料软锰矿与氢氧化钾按1∶1的比例在“烘炒锅”中混配,混配前应将软锰矿粉碎,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平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平炉”中需要加压,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K 2MnO 4转化为KMnO 4的生产有两种工艺。

①“CO 2歧化法”是传统工艺,即在K 2MnO 4溶液中通入CO 2气体,使体系呈中性或弱酸性,K 2MnO 4发生歧化反应。

反应中生成KMnO 4、MnO 2和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②“电解法”为现代工艺,即电解K 2MnO 4水溶液,电解槽中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阴极逸出的气体是__________。

③“电解法”和“CO 2歧化法”中,K 2MnO 4的理论利用率之比为____________。

(5)高锰酸钾纯度的测定:称取1.080 0 g 样品,溶解后定容于100 mL 容量瓶中,摇匀。

取浓度为0.200 0 mol·L -1的H 2C 2O 4标准溶液20.00 mL ,加入稀硫酸酸化,用KMnO 4溶液平行滴定三次,平均消耗的体积为24.48 mL 。

该样品的纯度为____________(列出计算式即可,已知2MnO -4+5H 2C 2O 4+6H +===2Mn 2++10CO 2↑+8H 2O)。

36.(1)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原料利用率(2)2MnO 2+4KOH +O 2=====△2K 2MnO 4+2H 2O(3)提高氧气的压强,加快反应速率,增加软锰矿转化率(4)①KHCO 3②MnO 2-4-e -===MnO -4 H 2③3∶2(5)20.00×10-3×0.200 0×25×10024.48×1581.080 0×100% [解析] (1)结合题干信息可知将软锰矿粉碎,能增大与KOH 的接触面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提高软锰矿的转化率。

(2)根据流程图可知在“平炉”中MnO 2、KOH 和O 2混合加热得到K 2MnO 4,可写出化学方程式。

(3)“平炉”中加压,能增大O 2浓度,加快反应速率,以提高软锰矿的转化率。

(4)①结合题中信息,可写出该歧化法的化学方程式为3K 2MnO 4+4CO 2+2H 2O===2KMnO 4+MnO 2+4KHCO 3,则所得另一产物应为KHCO 3。

②电解时阳极MnO 2-4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MnO -4,阴极是溶液中H +得电子生成H 2。

③电解法中MnO 2-4完全转化为MnO -4,而歧化法中有23的MnO 2-4转化为MnO -4,即两种方法中K 2MnO 4的理论利用率之比为1∶23=3∶2。

(5)根据关系式2MnO -4~5H 2C 2O 4,以及滴定0.200 0 mol/L H 2C 2O 4标准溶液20.00 mL 平均消耗KMnO 4溶液24.48 mL ,可求出c(KMnO 4)=0.200 0×20.00×10-3×25×24.48×10-3 mol/L ,则样品中m(KMnO 4)=0.200 0×20.00×10-3×25×24.48×10-3 mol/L ×0.1 L ×158 g/mol ,其纯度为20.00×10-3×0.200 0×25×10024.48×1581.080 0×100%。

36.O1[2016·全国卷Ⅲ] [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聚合硫酸铁(PFS)是水处理中重要的絮凝剂。

图0-0是以回收的废铁屑为原料制备PFS 的一种工艺流程。

图0-0回答下列问题:(1)废铁屑主要为表面附有大量铁锈的铁,铁锈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

粉碎过筛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酸浸时最合适的酸是________,写出铁锈与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釜中加入氧化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下列氧化剂中最合适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 .KMnO 4b .Cl 2c .H 2O 2d .HNO 3(4)聚合釜中溶液的pH 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

pH 偏小时Fe 3+水解程度弱,pH 偏大时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相对于常压蒸发,减压蒸发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6)盐基度B 是衡量絮凝剂絮凝效果的重要指标,定义式为B =3n (OH )n (Fe )(n 为物质的量)。

为测量样品的B 值,取样品m g ,准确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再加入煮沸后冷却的蒸馏水,以酚酞为指示剂,用c mol ·L -1的标准NaOH 溶液进行中和滴定(部分操作略去,已排除铁离子干扰)。

到终点时消耗NaOH 溶液V mL 。

按上述步骤做空白对照试验,消耗NaOH 溶液V 0 mL ,已知该样品中Fe 质量分数w ,则B 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1)Fe 2O 3·xH 2O 选取细小颗粒,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提高“酸浸”反应速率(2)H 2SO 4 Fe 2O 3·xH 2O +6H +===2Fe 3++(x +3)H 2O(3)使Fe 从+2价变成+3价 c(4)形成氢氧化铁沉淀(5)降低蒸发温度防止产物分解(6)0.168c (V 0-V )mw[解析] (1)铁锈的主要成分为Fe 2O 3的水合物,化学式为Fe 2O 3·xH 2O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