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前教学设计
音乐课《多年以前》教案

音乐课《多年以前》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多年以前》,感受并理解其表达的情感和故事。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听、唱、动、想等多方面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3. 引导学生通过歌曲《多年以前》回忆过去、思考人生,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歌曲《多年以前》的旋律、节奏和歌词。
2. 学会用正确的气息、音色和情感演唱歌曲。
三、教学难点1. 歌曲中附点八分音符的准确演唱。
2. 歌曲中旋律的起伏和情感的表达。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钢琴或其他音响设备。
3. 乐谱或歌词。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谈话或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过去,激发他们对歌曲《多年以前》的兴趣。
2. 新歌教学:a. 播放歌曲《多年以前》,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情感。
b. 教唱歌曲,重点讲解附点八分音符的唱法,引导学生正确演唱。
c. 分句教唱歌曲,注意旋律的起伏和情感的把握。
3. 歌曲练习:a. 集体练习:让学生跟琴或伴奏演唱歌曲,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b. 分组练习:让学生分组演唱,互相倾听、借鉴,提高演唱水平。
4. 歌曲展示:让学生自愿上台演唱歌曲,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5.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通过歌曲《多年以前》回忆过去、思考人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故事。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小结,强调歌曲《多年以前》所表达的情感和价值。
7. 作业:让学生课后复习歌曲《多年以前》,准备下一节课的学习。
六、教学策略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运用示范法,以生动形象的语言、示范演唱,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歌曲内容和演唱技巧。
3. 利用对比法,让学生欣赏不同版本的《多年以前》,拓展他们的音乐视野。
4. 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七、教学方法1. 聆听法:让学生多次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美感和情感。
2. 示范法:教师或优秀学生示范演唱,让学生模仿和学习。
第四课(演唱)多年以前(教案) 音乐三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作者借用原民歌对“多年以前”的美好回忆,来烘托亲近自然的情绪。
所填的歌词首先讲述多年以前地球拥有“蓝天、森林、小鸟”,后来“森林消失,小鸟一去不返,”再描写现在孩子们对小鸟“轻轻呼唤”,唱岀了孩子们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真挚而美好的愿望。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目标:1、用亲切、自然的声音学会唱歌曲《多年以前》。
2、认识四分休止符,并在歌曲学唱中体会。
3、通过歌曲《多年以前》的学唱,让学生体会歌曲的基本情绪,加强“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能用自然、亲切的声音学会唱《多年以前》,能体会歌曲的基本情绪和其中蕴含的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认识四分休止符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同学们,在学习新课以前,我们先来欣赏一幅美丽的画面。
(岀示课件)师朗读:这是一个美丽的世界成群的鸟儿飞来飞去,欢乐的歌唱森林是它们可爱的家园蓝天任它们自由飞翔它们的歌声让人们久久留恋二、参与活动1、聆听歌曲师:留恋的歌声定是一种美丽的语言。
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小鸟动听的歌声。
(1)初听(听情绪和速度)(2)复听(通过强弱规律判断拍子)(3)三听(加入歌词聆听)师: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可别忘了我们的新朋友--“0"(四分休止符)一定要把“0"表现出来。
2、学唱歌曲(岀示乐谱)1、跟琴学唱简谱2、加入歌词进行学唱3、跟伴奏唱三、主题升华1、小组活动:师:同学们,鸟儿听到了我们呼唤,它有话对我们说。
(岀示课件)“鸟”:谢谢大家!同学们,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让我们用实际行动来保护我们共有家园。
小组讨论:小组合唱演唱歌曲2、拓展延伸爱尔兰民歌四、小结:让我们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保护环境!正如歌名一样,“小鸟无家可归”永远成为多年以前的事,让小鸟在美丽的森林里、蓝天下自由自在地飞翔!。
多年以前.doc2

《多年以前》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用自然、亲切的声音学会唱《多年以前》,体会歌曲的基本情绪。
2、能积极参与《多年以前》的学习活动,并领悟其中蕴含的环保意识、保护自然环境,热爱自然生活是人和动物和谐共处的深刻道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学唱歌曲《多年以前》,体会歌曲中音乐记号的情绪表达,有感情地表现歌曲,并能主动地参与表演。
三、教学准备:电子琴音像资料四、教学过程:师生问好(一)情境创设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么?如果让你有一个机会,你想变成什么动物去了解它们的生活?为什么?生:自由畅言师:老师非常想变成一只小鸟,飞去一个叫“音乐”的森林,听说那里的鸟儿生活的非常快乐,你们想跟老师一起去么?(二)学习新识1、学习强、弱记号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聆听这是森林里什么鸟儿的叫声?两次叫声有何不同?生:布谷鸟叫(引导生回答)一个强一个弱出示:f强p弱2、学习渐强、渐弱记号、四分休止符师:接着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两串布谷鸟叫声,有何不同?生:(引导生回答)声音变大、变小的区别出示:渐强<渐弱>师讲解渐强渐弱记号互动:寻找生活中的渐强渐弱(可用拍手、演唱方式来表达)1 2 3 4︱5 4 3 2 ︳1 - - - ︳1 2 3 O︱5 4 3 O ︳1 - - O ︳师: 小朋友们,你们演唱的两条旋律有何不同呢?生:有一个用O表示的地方没有发音师:小朋友们观察很仔细,这个O是音乐中的红灯,它的名字叫做四分休止符。
出示:O 四分休止符a巩固练习 1 O 3 O︱5 O 3 O ︳1 O O O ︳(三)、情境引导,学习歌曲1、听一听师:小朋友们,大家都玩累了,我们带着f p ﹤﹥O五个朋友一起去小鸟的家园休息,听听小鸟的歌唱吧!(音响播放:歌曲《多年以前》第一段,生听后说说歌描绘画面)生:画面为森林深处,蓝天下一群美丽的小鸟在欢乐地歌唱。
2、唱唱(学习歌曲第一段)师:小鸟的家园美不美呀?我们一起用声音来描绘一下美丽的树林和蓝天下翱翔的小鸟好吗?(1)跟随歌曲,引导学生用“la”高兴地哼唱。
音乐课《多年以前》教案

音乐课《多年以前》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教材《小学音乐》第五册第三章《多彩的歌声》,详细内容为经典歌曲《多年以前》的学习与演唱。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多年以前》的旋律、节奏及歌词,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2. 培养学生对我国民间音乐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3. 通过合唱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旋律跳跃、节奏变化及歌词的快速记忆。
2. 教学重点: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的掌握及合唱时的音准、音色、情感表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多媒体教学设备、歌词卡片。
2. 学具:音乐课本、笔、纸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有关时间的影片,引导学生思考时间流逝的意义,引出本节课的歌曲《多年以前》。
2. 歌曲学习(15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旋律、节奏及歌词。
(2)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分组演唱,教师点评并指导。
3. 合唱训练(10分钟)(1)教师示范合唱,讲解合唱技巧。
(2)学生分组练习合唱,教师指导。
(3)全体学生合唱,教师点评并指导。
4. 歌曲演绎(5分钟)学生自由发挥,用自己的方式演绎歌曲,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5. 随堂练习(5分钟)(1)学生自主练习歌曲中的难点部分。
(2)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展示,给予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称:《多年以前》2. 歌曲旋律、节奏、歌词要点3. 合唱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演唱歌曲《多年年以后》,并用自己的话描述歌曲中的情感。
2. 答案:歌曲《多年以后》表达了人们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歌曲《多年以前》,使学生掌握了旋律、节奏、歌词,提高了音乐表现力。
在合唱训练中,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
音乐课《多年以前》教案

音乐课《多年以前》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流行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2. 通过学习《多年以前》这首歌曲,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巧,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3. 引导学生理解歌曲中的情感表达,培养他们的情感共鸣和共情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多年以前》的背景介绍和歌词解析。
2. 歌曲的旋律、节奏和和声分析。
3. 歌曲的演唱技巧和表演方式。
4. 歌曲的情感表达和内涵理解。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歌词解析和音乐分析。
2. 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3. 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演唱,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
4.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歌曲的情感表达和内涵理解,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观点。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括歌曲《多年以前》的背景介绍、歌词解析、旋律、节奏和和声分析等。
2. 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录音。
3. 乐谱:提供给学生练习演唱。
4. 录音设备:用于录制学生的演唱。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多年以前》,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魅力。
2. 歌曲背景介绍: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和创作意图。
3. 歌词解析:教师解读歌词的意义和情感表达。
4. 音乐分析:教师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和和声特点。
5. 演唱技巧讲解:教师讲解歌曲的演唱技巧,如呼吸、音准、发音等。
6. 学生演唱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演唱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
7. 情感表达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歌曲的情感表达和内涵理解,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观点。
8. 总结与反馈:教师对学生的演唱和讨论进行总结和反馈。
9.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相关的练习任务,如演唱歌曲、分析其他音乐作品等。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和讨论等。
2. 演唱技巧:评估学生在演唱过程中的音准、节奏、发音和情感表达等方面的表现。
3. 音乐分析能力:评估学生对歌曲旋律、节奏和和声的分析能力。
多年以前(教案)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多年以前》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是否曾经有过怀念过去、感慨时光流逝的经历?”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亲情的珍贵和时光的流转。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文章的主题情感和写作手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对比手法的运用,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亲情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表达对家人的爱”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对文章写作手法的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小练笔,尝试运用对比手法来描述一个生活中的场景。
多年以前(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多年以前》,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文本阅读:引导学生阅读《多年以前》,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情感,把握文章的写作技巧。
2.词语解析: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如“蹒跚”、“编纂”等,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3.句子分析:分析文章中的精彩句子,如“我懂得,有些东西,即使时间过去多年,也无法抹去”,体会句子中所蕴含的情感。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多年以前》这篇文章的主题、情感表达和写作手法。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亲情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珍惜与家人的每一刻。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多年以前》音乐教案1

《多年以前》音乐教案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教材第四章《经典作品欣赏》第三节,详细内容为欣赏《多年以前》这首经典音乐作品。
该作品旋律优美,充满怀旧情感,通过欣赏和分析,使学生了解作品的旋律特点、情感表达及创作背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多年以前》的创作背景,感受作品的怀旧氛围;2. 学会分析作品的旋律特点,提高音乐鉴赏能力;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多年以前》的旋律特点,理解作品情感。
教学重点:学会欣赏音乐作品,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音乐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怀旧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氛围;2. 作品背景介绍:介绍《多年以前》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感受作品情感;3. 旋律分析:播放音乐,让学生跟随旋律哼唱,分析旋律特点;4. 例题讲解:分析作品中的关键节奏和旋律,讲解音乐技巧;5. 随堂练习:分组讨论,每组选一位代表进行旋律演唱,其他组员负责分析;6.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自由组成小团队,创作一首以怀旧为主题的简短旋律;六、板书设计1. 《多年以前》音乐欣赏2. 内容:a. 作品背景b. 旋律特点c. 音乐技巧d. 怀旧主题创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多年以前》的情感表达,写一篇300字的音乐鉴赏短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欣赏更多经典音乐作品,提高音乐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旋律分析2. 例题讲解3. 实践情景引入4. 作业设计一、旋律分析1. 旋律线条:引导学生关注旋律的起伏、连贯性和节奏感,分析旋律线条的优美和流畅;2. 音乐动机:讲解音乐动机的发展、变化和重复,使学生理解旋律的构成要素;3. 调式调性:介绍作品的调式调性,分析其与旋律情感的关系;4. 旋律主题:强调旋律主题的重要性,让学生学会捕捉旋律主题并进行分析。
音乐课《多年以前》教案

音乐课《多年以前》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教材第四章第二节,详细内容为欣赏并学唱歌曲《多年以前》。
歌曲旋律优美,歌词富有哲理,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了解音乐的魅力,提高音乐素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多年以前》的旋律和歌词,能够熟练演唱。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提高音乐鉴赏水平。
3. 通过学习歌曲,引导学生珍惜友谊,懂得感恩。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部分旋律的掌握,如高音、滑音等。
2. 教学重点:歌曲的旋律、歌词以及情感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设备、多媒体课件。
2. 学具:音乐课本、歌词单、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友谊的故事,引出歌曲《多年以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歌曲欣赏:播放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歌词,了解歌曲的主题。
3. 旋律学习:教师钢琴伴奏,引导学生学唱歌曲旋律,注意高音、滑音等部分的掌握。
4. 歌词学习:分句教唱歌词,让学生跟唱,逐步熟练。
5. 节奏练习:进行简单的节奏练习,巩固歌曲的节奏感。
6. 完整演唱:学生独立演唱歌曲,教师及时纠正错误。
7. 情感表达:引导学生理解歌曲所表达的友谊、感恩之情,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8. 随堂练习:分组演唱,互相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称:《多年以前》2. 歌曲旋律:简谱、五线谱3. 歌词:分句展示4. 教学重点:旋律、歌词、情感表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演唱《多年年以后》,录制视频。
2. 答案:学生提交的视频中,要求旋律、歌词准确,情感表达丰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学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欣赏其他关于友谊的歌曲,如《朋友》、《祝你一路顺风》等,提高音乐素养。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音乐活动,锻炼舞台表现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歌曲中部分旋律的掌握,如高音、滑音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年以前》教学设计
简析教材:
《多年以前》这首歌曲是由美国一首同名民歌填词而成,作者借用原民歌对“多年以前”的美好回忆,来烘托亲近自然的情绪。
所填的歌词首先讲述多年以前地球拥有“蓝天、森林、小鸟”,后来“森林消失,小鸟一去不返,”再描写现在孩子们对小鸟“轻轻呼唤”,唱出了孩子们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真挚而美好的愿望。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用亲切、自然的声音学会唱歌曲《多年以前》。
2、认识四分休止符,并在歌曲学唱中体会。
3、通过歌曲《多年以前》的学唱,让学生体会歌曲的基本情绪,加强“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能用自然、亲切的声音学会唱《多年以前》,能体会歌曲的基本情绪和其中蕴含的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
认识四分休止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在学习新课以前,我们先来欣赏一幅美丽的画面。
(出示课件)
师朗读:这是一个美丽的世界
成群的鸟儿飞来飞去,欢乐的歌唱
森林是它们可爱的家园
蓝天任它们自由飞翔
它们的歌声让人们久久留恋
二、参与活动
1、学唱歌曲第一段
师:留恋的歌声定是一种美丽的语言。
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小鸟动听的歌声。
(1)初听(听录音范唱)
(2)复听(让学生认识四分休止符)
(出示课件——“0”的自我介绍)
(3)齐唱歌曲第一段
师: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可别忘了我们的新朋友——“0”(四分休止符),一定要把“0”表现出来。
2、学唱歌曲第二段
师:小鸟本来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但因为人们肆意地砍伐树木,大片森林遭到了破坏,小鸟的家园也渐渐消失了。
(出示课件)
“鸟”:谁来救救我们?谁来救救我们的家园?
思考1:我们应该怎样帮助鸟儿呢?
思考2:到春天又将来临的时候,一定会是绿树成荫、花开满园的美好景象,到那个时候,你想对鸟儿说些什么呢?
师:老师也有话对鸟儿,大家听!
(1)师范唱歌曲第二段
思考3: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来表达期盼鸟儿早日回家的心声?(2)用亲切的声音齐唱歌曲第二段。
三、主题升华
1、小组活动:
师:同学们,鸟儿听到了我们呼唤,它有话对我们说。
(出示课件)
“鸟”:谢谢大家!
同学们,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让我们用实际行动来保护我们共有家园。
小组讨论: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实际行动来保护环境?
2、出示课题——多年以前
师:刚才我们所学唱的歌曲,你能猜出它的歌名吗?
小结:
让我们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保护环境!正如歌名一样,“小鸟无家可归”永远成为多年以前的事,让小鸟在美丽的森林里、蓝天下自由自在地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