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必修四 哲学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标准
B.物质对意识有决定作用
C.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
A
D.只有亲身体验才能获得知识
据医学史料记载,17世纪20年代,英国有个 医生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奇迹般地挽 救了该青年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仿效,结果造 成了大量受血者死亡,输血医疗手段便被禁止使 用。19世纪80年代,北美洲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 的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 输血医疗热,却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1901年维 也纳医生莱因茨坦发现了人的血型系统,才打开 了科学输血的大门。
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
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坚
持
二、真理的属性
真
理
1、客观性——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2、有条件性——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3、具体性——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 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开与 拓时 创俱 新进
创设情境四
1930年天文学家汤 博发现了冥王星。从 此,冥王星成为九大 行星的一员。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嫦娥奔月”的神话
月球卫星图片
2007年10月24日中 国自主研制并发射 的首个月球探测器 “嫦娥一号”。
2011年11月 3日凌 晨1时04分,“神八 ”与“天宫一号” 成功交会对接。
创设情境一
月亮是由久远以前的人类造出 来的。有桂树、玉兔和吴刚。
科学探测表明月球是地球的伴星和卫星, 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月球是寂静荒凉的、 没有空气、昼夜温差极大、辐射强烈、月 球凹凸不平且分了大大小小的撞击坑。
1、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自觉参与实践活动。 2、重视认识的反作用,重视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
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2)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要求我们要与时 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感悟高考:
3、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对地球形 状的认识经历了“天圆地方”、“圆球 体”、“扁球体”和“不规则扁球体”的 漫长过程。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体现的哲理是 A、创新是对既有理论的突破和抛弃 B、认识在实践中多次反复而无限发展 C、意识随客观世界的变化而变化 D、对同一确定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认识
• 17—19世纪,欧洲人用望远镜观测到火星表面有许 多河床。
• 1965年以来,人们利用宇宙探测器探测火星的活动 一直没有停止。 • 2003年美国先后发射了“勇气”号和“机遇”号火 星车,找到了一些火星上有水的证据。 • 2009年或2011年,美国还将发射“火星对火刑,用 自己的生命点 燃了真理的火 炬!
布 鲁 诺
砍头不要紧, 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 还有后来人!
夏明翰像
第六课第二框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课堂目标:
1、掌握真理的含义、属性 2、了解真理和谬误的关系 3、理解真理的具体性和条件性 4、理解认识反复性和无限性
合作探究1:讨论詹姆士的实用主义真理
课堂小结:
真理是客观的
真理的含义
真理的属性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在实践中追 求 和发展真理
认识具有反复性
追求真理是一 认识具有无限性 个过程 在实践中认识和发
现真理,在实践中 检验和发展真理
“勇气号”拍摄的火星岩石
• …… ……
“勇气号”火星车
自主探究:
你能从人类对火星的探索中 总结出认识无限性的原因吗?
2.认识具有无限性
认识的对象——客观事物是无限变化的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 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共22张PPT)

• ①人们可以改变细胞生长规律,使之造福人类 ②生命现象是 复杂的,人们对其本质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 ③认识是不断发 展的,人们对细胞的原有的真理性认识被推翻 ④人类的认识 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解析:人们对人体干细胞生长规律的认识充满了 曲折,说明生命现象是复杂的,人们对其本质的 认识需要一个过程,②符合题意;人类的认识是 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④符合题意;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被改变,①错 误;认识具有无限性,真理是正确的认识,原有 的真理只会不断发展,而不会被推翻,③错误。
• 6.这是一个“大数据”时代。有人认为,大数据已成为“微 时代”的伟大生产力,将释放出巨大的价值;也有人认为大数 据会威胁到知识产权、隐私保护,甚至有人已经发出了要警惕 “数据暴政”。人们对“大数据”有不同认识,是因为( )
• A.人们对于大数据的认识受到立场、方法、知识水平等条件 的限制
• B.大数据是复杂的、变化着的,人们无法把握其本质
• 提示:不科学。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实 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因此大多数人所主张的未必就是真理。
• 1.“吃就吃新鲜的”,这是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 话。在通常情况下,对大多数食品而言,越新鲜,味 道越好,其营养价值也越高。但对黄花菜、海蜇、木 耳等食品而言,“新鲜”往往意味着可能存在导致食 物中毒的隐患。上述材料说明( )
• 答案:B
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 1.认识具有反复性 • 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
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 反复才能完成。 • 2.认识具有无限性 • 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 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 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 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解析:人们对人体干细胞生长规律的认识充满了 曲折,说明生命现象是复杂的,人们对其本质的 认识需要一个过程,②符合题意;人类的认识是 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④符合题意;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被改变,①错 误;认识具有无限性,真理是正确的认识,原有 的真理只会不断发展,而不会被推翻,③错误。
• 6.这是一个“大数据”时代。有人认为,大数据已成为“微 时代”的伟大生产力,将释放出巨大的价值;也有人认为大数 据会威胁到知识产权、隐私保护,甚至有人已经发出了要警惕 “数据暴政”。人们对“大数据”有不同认识,是因为( )
• A.人们对于大数据的认识受到立场、方法、知识水平等条件 的限制
• B.大数据是复杂的、变化着的,人们无法把握其本质
• 提示:不科学。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实 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因此大多数人所主张的未必就是真理。
• 1.“吃就吃新鲜的”,这是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 话。在通常情况下,对大多数食品而言,越新鲜,味 道越好,其营养价值也越高。但对黄花菜、海蜇、木 耳等食品而言,“新鲜”往往意味着可能存在导致食 物中毒的隐患。上述材料说明( )
• 答案:B
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 1.认识具有反复性 • 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
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 反复才能完成。 • 2.认识具有无限性 • 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 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 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 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高中政治课件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_图文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1.真理都是有条件的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 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 条件和范 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2.真理都是具体的 (1)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 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 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 ,真理和谬误往往是 相伴而行 的。
第二框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学习目标
1.知道真理的含义。 2.了解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和条件性。 (难点) 3.理解说明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坚持在实践中不断 追求和发展真理。 (重点)
思维脉络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一、真理是客观的 1.真理的含义 真理是标志 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 ,是人们对 客观事物 及 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真理的基本属性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 客观性。真理与谬误的 界限不容混淆。 3.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由于人们的 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 ,每个人的 知识结构 、认识能 力和认识水平 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 , 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 正确的认识,即真理只有 一个。真理面前人 人平等。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认识具有反复性 认识受到 各种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 经过从 实践 到认识 ,再从 认识 到实践 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认识具有无限性 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 ,作为认识 主体的人类是 世代延续的 ,作为认识 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因此,人类认 识是无限发展 的,追求真理是一个 永无止境 的过程。 3.认识的发展 (1)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 波浪式前进或螺 旋式上升的过程。 (2)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在实践中 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 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 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张说和板块构造说.
15
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认识具有反复性
实践
认识
再实践
再认识
(为什么?)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
从主体来看,会受到具体实践水平与各种条件的限制;
从客体来看,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变化性,使其本质的 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16
2.霍金预言在将 来能得到验证吗? 为什么?
17
我国主要矛盾
1981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 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017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
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0
• 探究:
01 如何看待我国主要矛盾的变化?
我国在每一个阶段对于主要矛 02
盾的认识都是真理吗?为什么?
11
二、真理的属性
2.真理都是具体的。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 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 历史的统一。
12
• 二、真 理 的 属 性
客观性
条件性
(最基本的属性)
具体性
13
03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4
• 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却被大多
数学者斥为“荒诞的怪论”。20世纪50年代,支持大陆漂移
说的新证据越来越多,大陆漂移说重新活跃起来。在此基础
上,科学家通过进一步探讨,创立了后来成为主流的海底扩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六课第二框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1
向 铭
记
伟 历
史
人 致 敬
2
01 什么是真理
3
• 关于什么是真理大讨论 有用的观念是真理。 01 正确的认识是真理 04
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D
2、(12福建卷)在牛顿经典力学问世后200多年时间里,许多 科学家认为,整个宇宙都要服从这一“永恒定律”。20世纪 初,爱因斯坦发现牛顿运动定律只有在宏观低速情况下才是 正确的,牛顿力学“永恒定律”神话被告打破。这启示我们 • A、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B、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认识 • C、对同一事物的判断因人的主观性而产生差异 • D、真理适用于任何已知和确定的历史条件和范围
②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人们对 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认识— —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几十年来,科学家探月研究得出:月球的年龄大约有 46亿年。月球上没有空气、昼夜温差极大、辐射强烈、月表 凹凸不平且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撞击坑…… 科学家在分析了月壤样品后估算,月球保存着大约5亿 吨氦,如果供人类作为替代能源使用,足以使用上千年…… 近几年研究人员获得的最大发现,是在月球上的陨石坑 里和广大的平原上的冰及岩石里发现了水……
√
认识是人对客观对象的能动反映
由于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 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于同一个确定的 对象就会有多种不同的认识。
与客观对象不符的 与客观对象相符的
谬误
真理
一、真理是客观的
认识: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相符合Leabharlann 真理 客观对象认识
不符合
谬误
(一)真理的含义: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 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无限变化
认识的主体(人类) ——世代延续 认识的基础(实践)——不断发展
每个时代、每个人的认识发展的有限性, 构成了整个人类的认识发展的无限性。
《高中政治必修4》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
(1)真理的条件性(从空间上讲)
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 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 任何政党,任何个人,错误总是 成谬误。
难免的,我们要求犯得少一点。犯了 (2)真理的具体性(从时间上讲) 错误则要改正,改正得越迅速,越彻 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 底,越好。
(1)真理的条件性(从空间上讲)
牛顿经典力学 适用
×
相对论力学
量子力学
适用
高速运动物体
适用
光速运动微观物体
低速运动宏观物体
揭示物体运动不同的本质和规律的力学
(2)真理的具体性(从时间上讲)
社会主义革命不可能在 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 社会主义革命不可能在 一个国家内首先取得胜利, 一切资本主义国家内同时取 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 社会主义首先在西欧比较发 得胜利,而可能首先在一个 史的统一。 如果不顾过程的推移或超越历史条件, 达的国家同时取得胜利。 或几个国家中获得胜利。 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误。
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 史的统一。 如果不顾过程的推移或超越历史条件, 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误。 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与谬误往 往是相伴而行的。
伽利略用实验证明“地心说” “日心说”否定了统治天文学1000多年的“地 是谬误,证实了哥白尼的“日 心说”,那么“日心说”是真 心说”的错误,但“日心说”作为一个学说,是有 理吗? 条件的,它只适用于太阳系的条件和范围。它在正 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 人的天职在勇 确证明地球是围绕太阳转的同时,也有错误:太阳 理。——亚里士多德 于探索真理。 是宇宙的中心。太阳只是太阳系的中心。现代天文 学提出“河外星系说”,认为,宇宙无限,没有中 心。 天文学的发展历程体现哪些哲学道理? 世界上一切事物包括人的认识都是运动变化 的;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托勒密
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 是,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党制定 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理论依据.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 统一的. 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 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目标和归宿。
说明真理是具体的,要在具体的历史范 畴来判别某个观点是真理还是谬误.
例:
“先在城市夺取政权” 理论 “农村包围城市” 理论
前苏联的 社会主义革命
中国的 社会主义革命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 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
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
3.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的意义.
判断下面的说法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1、圣人之言、领袖之话就是真理。 2、被多数人承认的就是真理。 3、有用的就是真理。
例如,“伊拉克存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这一命题对美国政府是“有用的”,但它不 是真理,没有任何真实性可言。
一、真理是客观的 人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有正 确和错误之分。
与客观对象不相符合的认识 谬 误
与客对象相符合的认识
真 理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 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为什么对同一对象有不同的看法?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 反映是有差别的。其中最重要的差别就是如实反 映和歪曲反映的差别。
4. 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 飞机失事,一天后,俄罗斯成功发射了运 货飞船。10月15日,我国“神舟”五号载 人飞船发射成功。这说明( ) ①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②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③事 物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④人类探索宇宙的 脚步永远也不会停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在城市夺取政权” 理论
“农村包围城市” 理论
前苏联的 社会主义革命
中国的 社会主义革命
2、真理是具体的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 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 的历史的统一。如果我们不顾变化,照搬 过去的认识,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探究:下雨是好事还是坏事?
• 当谷物播种完毕,接连一个小时下雨,这 雨对谷物有益吗? • 当已经积涝成灾,天还下倾盆大雨,这雨 对庄稼是有益的吗? • 离开一定的条件,不好判断一种认识是不 是真理。 3、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 真理是有条件的和具体的表明:真理与谬误 相伴而行。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 正确对待错误。
选择:泰格尔说:“真理之川从他的错误之沟渠中流 过”这说明 A真理与谬误相互区别 B真理与谬误相互融合 C 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 D真理中包含着谬误的成分
1981年4月21日,美国成功发射并返回世界上 首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使可重复使用的天 地往返系统梦想成真。
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从卡纳维拉 尔角升空72秒后爆炸,包括一名教师在内的7名美国宇 航勇士丧生。里根总统曾说,在冒险扩大人类活
1.电子的发现并没有推翻物质是由原子、分子构成 的理论,相对论力学和量子力学的提出也没有推翻 经典力学。这个事实主要说明
A、事物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 B、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C、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 D、认识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 、向前推移的辩证发展过程
2、“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哪怕是向同一方向迈一小步 ,真理便会变成谬误。”这句话意味着
1996年美国宇航局的 “火星全球调查者号” 发射,并让科学家们意 识到火星表面下可能有 水。04年人类近距离拍 人类对火星的认识还会发展吗? 摄到火星的表面有许多 为什么? 类似月球表面的坑洞, 并观测到火星表面的气 温、气压等现象。
2. 认识具有无限性
认识的对象(物质世界 — 无限变化 人类认 ) 认识的主体(人类)—世代延续 识无限
①第一次输羊血成功,从而发现输血可以救治病人,体现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从输羊血到输人血直到终于解决输血问题,体现
。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③输羊血的成功及大量受血者的死亡和输人血的再次成功及
又一次输血医疗热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终因发现血型系 统而使输血问题得以解决,体现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
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为什么?) 1.认识具有反复性
原因:(1)从认识的主体看: (2)从认识的客体看:
2.认识具有无限性
原因:(1)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的物质世界 (2)认识的主体人类是世代延续的 (3)认识的基础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3.认识具有上升性
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是一种波浪式 的前进或者螺旋式的上升,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 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的超越自身。
• 参考答案: •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 认识发展的动力。中国载人航天的实践活动日益 推进,促使中国对外太空的认识不断深入。 • (2)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 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与时俱 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 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随着中国载人航天的实践 活动日益推进,中国对外太空的认识也会不断深 入。
17世纪20年代,英国有个医生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 输羊血,奇迹般地挽救了该青年的生命。随后,其它医 生纷纷仿效,结果造成大量受血者死亡。 19世纪80年代,北美洲的一位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 病人输人血,病人起死回生。随后,医学界再次掀起输 血医疗热,却又带了来惊人的死亡。 直到1901年维也纳医生发现了人的血型系统,才打开 了科学输血的大门。 请问: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 一哲学原理的?
小结: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的世界 观原理与方法论要求: 原理: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 真理是一个过程。 方法论:这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 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 理。
本课小结
真理是 客观的
真理只有一个 真理的 基本属性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定义 客观性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 “神舟九号”飞船于2012年6月16日发射, 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载 人交会对接。航天员将进入天宫一号工作 和生活,开展相关空间科学实验,在完成 预定任务后返回地面。随着中国载人航天 的实践活动日益推进,中国对外太空的认 识也会不断深入。 • 结合上述材料,用认识论知识分析为什么 中国对外太空的认识会不断深入?
火星,是太阳系 第四颗大行星, 从地球上望去, 火星犹如一个巨 大的火球。人类 对这个红色星球 充满了巨大的好 奇和无限的遐思 ……
近代人类的对火星的探 索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开 始了。1965年美国的宇宙 飞船拍摄照片显示火星表 面是一片坑坑洼洼的贫瘠 荒地。1969年美国同时派 两艘飞船去探测火星.拍下 了100多张照片,并对火星 上的大气及其表面进行了 分析。
在 和实 真理是 有条件的 真理与谬误 人不怕犯错误 具体的 发践 相伴而行 要正确对待错误 有条件的 具体的 展中 (实践活动具有社会性历史性) 真追 理求
追求真 理是一 个过程
反复性 无限性
上升性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实践是动力: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2、真理是标志客观同主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 4、真理只有一个,不存在反映同一对象的相互矛盾的不 同的真理。 5、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具体性、条件性。
×
√
×
6、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认识到实践 、再从实践到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
7、由于受实践水平的限制,人的认识具有无限性。
×
8、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是不变的 。
对一个确定对象的认识来说,正确的认识----真理只有 一个。 真理就是真理、谬误就是谬误,二者有本质区别,不 能混淆。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 针对“发射天宫二号”这一事件,下面三 位同学各有自己的看法。(你认为多少个 是对的,多少是错的?) • 甲说:发射天宫二号,耗费人才、物力、 财力,得不偿失。 • 乙说:发射天宫二号,对国家有利对老百 姓不利。 • 丙说:发射天宫二号,促进了我国航天和 国防科技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 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真理与谬误的界限是什么?
主观同客观是否相符合。 相符合就是真理,反之就是谬误。
3.真理最基本属性——客观性(含有不 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①真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事物及规律,不依赖 于人的主观意志; ②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
输羊血——成功——大量效仿——失败——偶然的输 人——成功——大量输人血——失败——发现血型系统 ——科学输血。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 3、“真理是有用的,因为它是真的”与“真理是真的 × ,因为它是有用的”这两句话的意义是一样的。
• 吃一堑,长一智 • 学然后知不足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书到用时方恨少
•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 • 真理无价宝,实践里面找 的唯一标准 •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 精通的目的在于应用。
• 竹外桃花三两支,春江水暖鸭先知。 •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9、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表明真理是 具体的。
√
10、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 范围,如果超过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 11、任何认识都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12、真理的客观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缪误往往是 相伴而行的。
√
×
×
13、经过多次实践的反复,已经确定的真理往往被推翻。
④为救人而输血,并探寻输血失败的原因,直到发现人的血
型系统,从而最终解决输血问题,体现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
第二框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
——德国诗人
莱辛
一、真理是客观的 1.人的认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有正确和 错误之分 与客观对象不相符合的认识 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 谬 误 真 理
①真理有它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②真理和谬误没有确定的界限,真理具有相对 性,不具有绝对性 ③真理和谬误是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 ④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在一定条件下才具有绝对 的意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 国家测绘局授权公布了珠穆朗玛峰高程新数据:珠穆朗 玛峰峰顶岩石面海拔高度为8844.43米,高程测量精度 ±0.21米,峰顶冰雪深度3.50米。由于采用了先进的测量工 具,使得这组数据成为迄今为止国内乃至国际上历次珠峰高 程测量中最为详尽、精确的数据。可见
复习第一框 1.什么是实践?包括哪两层基本含义? 2.实践有哪三个特点? 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表现在哪四个方面?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目的和归宿
•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问:1、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多少?分别有等于180°,小 于180°,大于180°,哪个是真理?为什么? 2、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这一真理在凹球面和凸球 面两种条件下就会转化为谬误,为什么?
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的相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