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第1章培训讲稿)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件第1章

为衡量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现在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和交往都己离不开计算机网络。设想如果在某一天我们的计
算机网络突然出现故障不能工作了,那时会出现什么结果呢?第一我们将无法购买飞机票或火车票,
因为售票员无法知道还有多少票可供出售;也无法出售飞机票和火车票。第二我们也无法到银行存
钱或取钱,无法交纳水电和煤气费等;股市交易都将停止。第三在图书馆也无法检索需要的图书和
➢ 协议元素与数据的组合格式,即报文格式。例如:
HDLC Flag Address Ctrl
Data
FCSS Flag
BSC SOH HEAD STX
TEXT
ETX BCC
时序(Timing):
➢ 通信过程中,通信双方操作的执行顺序和规则
任务三、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可归纳为资源共享、提供 人际通信手段、提高可靠性、节省费用、便 于扩充、分组负荷及协同处理等方面。这些 方面的功能本身也是相辅相成的。
资料。第四人们既不能上网查询有关的资料,也无法使用电子邮件和朋友及时交流信息。由此可以
看出,人们的生活越是依赖于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对于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也就越重要。
既然计算机网络对于人们如此重要,那么我们有必要学习、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为进一步更好应用计算机网络打下良好基础,我们首先认识计算机网络,掌握它的发展、定义、组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第一模块 计算机网络概述
一、学习任务分析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系统,是存储、传播和共享信息的工具。经过
几十年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已成为目前信息化社会中经济社会生活的必要工具,成为人们之间信息
交流的最佳平台。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网络发展水平成
计算机网络培训课件

计算机网络培训课件计算机网络培训课件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1.1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各种电子设备通过通信链路相互连通,以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服务共享、通信和协作的系统。
1.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按照地域范围划分:LAN(局域网)、WAN(广域网)、MAN(城域网);2.按照数据通信传输技术分类:电路交换网络、分组交换网络、卫星通信网络、无线通信网络等;3.按照网络结构层次划分:OSI七层模型、TCP/IP四层模型、五层模型等。
1.3 计算机网络的优点1.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2.促进信息的共享、资源的共享;3.加快信息传递的速度;4.方便人们在各地进行远程交流和协作。
第二章:计算机网络基础2.1 OSI七层模型1.物理层:传输数字和模拟信号,实现物理接口和传输媒介;2.数据链路层:提供点对点的数据传输,实现物理地址和链路控制;3.网络层:为数据在多个网络之间的传输提供透明的服务,实现逻辑地址和路径选择;4.传输层:为数据提供端到端的传输服务,实现端口地址和流量控制;5.会话层:为应用进程之间的通信提供会话控制和同步;6.表示层:将应用数据格式转化为网络标准格式,并实现加密、解密和压缩等功能;7.应用层:提供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服务,实现通信协议和接口。
2.2 TCP/IP四层模型1.网络接口层:实现物理地址和链路层协议,与物理设备进行通信;2.网络层:实现IP协议,实现数据分组的传输和路由选择;3.传输层:实现TCP协议和UDP协议,实现端到端的传输控制和数据传输;4.应用层:实现DNS解析、HTTP、FTP、SMTP等协议的通信。
第三章:网络安全3.1 网络攻击类型1.网络病毒:通过邮件、文件、链接等方式传播,感染计算机系统;2.木马程序:伪装成正常程序,通过网络传播,实现非法控制他人计算机的目的;3.DDoS攻击:利用大量计算机对一个目标进行攻击,以致使其瘫痪,无法正常服务;4.钓鱼网站:通过仿冒合法网站的方式,骗取用户的个人信息或资金账号;5.黑客攻击:对网络进行非法侵入、截获数据等行为,造成网络系统的瘫痪或损坏。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程-第一讲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程-第一讲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程-第一讲第一章网络基础概念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分类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局域网(LAN)- 城域网(MAN)- 广域网(WAN)- 互联网(Internet)1.2 网络协议与网络体系结构网络协议的定义与作用网络体系结构的分类- OSI参考模型- TCP/IP参考模型1.3 网络拓扑结构星型拓扑环形拓扑总线拓扑树型拓扑网状拓扑第二章物理层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数据通信的基本要素电信号与数据信号2.2 信息的编码数字信号的编码模拟信号的采样和量化2.3 传输介质与传输方式常用的传输介质常用的传输方式- 单工传输- 半双工传输- 全双工传输2.4 调制与解调调制的概念与分类解调的概念与分类第三章数据链路层3.1 帧的概念与结构帧的定义帧的结构- 帧起始标志- 地质字段- 控制字段- 数据字段- 帧检验序列3.2 数据链路的控制流程数据链路的建立与终止数据链路的数据传输控制3.3 差错检测与纠正奇偶校验循环冗余校验(CRC)3.4 流量控制与可靠传输机制流量控制的定义与分类可靠传输机制的原理与实现第四章网络层4.1 IP协议与路由IP协议的功能与特点路由的定义与分类4.2 网际协议IPv4IPv4的地质分配与分类IPv4的分组格式与传输4.3 网际协议IPv6IPv6的地质分配与分类IPv6的分组格式与传输4.4 子网划分与子网掩码子网划分的概念与目的子网掩码的定义与使用法律名词及注释:1、OSI参考模型: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网络体系结构模型,将计算机网络通信过程分为七个层次,每个层次负责特定的功能。
2、TCP/IP参考模型:基于TCP/IP协议族的网络体系结构模型,将计算机网络通信过程分为四个层次,分别为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3、CRC:循环冗余校验是一种常用的差错检测方法,通过将数据与一个多项式做模运算来计算校验值,通过接收端对接收到的数据与校验值进行再次计算,判断是否存在差错。
计算机网络培训PPT讲稿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安全问题日 益突出,保护网络安全对于个人隐私、 企业利益和国家安全至关重要。
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定义
防火墙是用于阻止未经授权的网 络通信的一种安全设备,通常部 署在网络的入口处,以隔离内部
网络和外部网络。
防火墙类型
常见的防火墙类型包括包过滤防火 墙、代理服务器防火墙和有状态检 测防火墙。
IP协议
总结词
IP(互联网协议)是用于将数据分组从源地址发送到目的地址的网络层协议。
详细描述
IP协议负责将数据分组封装成IP数据报,并在每个路由器节点上转发数据报。IP 协议提供无连接的数据传输服务,不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或数据的顺序。IP协 议通过IP地址唯一标识网络中的每个设备。
DNS协议
总结词
解密。
数据加密应用
数据加密广泛应用于数据传输和 存储,例如SSL/TLS协议用于保 护在线交易和通信,AES算法用
于保护敏感数据。
入侵检测技术
入侵检测定义
入侵检测是指通过收集和分析网络中的数据包、日志文件等信息,发现可疑的网络行为或 攻击活动的过程。
入侵检测方法
常见的入侵检测方法包括基于特征的检测和基于异常的检测。基于特征的检测通过匹配已 知的攻击模式来检测入侵行为,基于异常的检测通过监测网络行为是否偏离正常模式来发 现入侵行为。
终端设备
01
终端设备是指通过网络连接到服务器或其他设备的计算机、手机、平 板电脑等设备。
02
终端设备可以是固定的或移动的,具有不同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 用于实现不同的功能和需求。
03
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连接到网络,如通过以太网、WiFi或移动网络等连接方式。
04
计算机网络培训课件3篇

计算机网络培训课件第一篇: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是一种互联互通的多个计算机之间传输数据的技术和设施系统。
它可以使许多计算机之间进行有效的通讯和信息共享,使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更加便捷和高效。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硬件和软件。
硬件部分包括计算机、网络设备和传输媒介等,其中计算机是网络的重要节点,网络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中继器等,传输媒介包括有线和无线两种。
软件部分包括操作系统、通讯协议和应用软件等,其中通讯协议是保证不同计算机之间能够相互通讯的基础。
计算机网络根据其规模可以分为局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等。
局域网是一种在小范围内的计算机网络,广域网是在较大的地理范围内相互连接的计算机网络,互联网是全球规模最大的计算机网络,由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网络互相连接而成。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网络应用也变得越来越普遍。
我们需要不断提高网络安全和性能,加强网络管理和维护,以确保计算机网络的稳定和安全运行。
第二篇: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包括数据通信、网络拓扑、网络协议和网络管理。
数据通信是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它是指数据交换和传输的过程。
数据通信的两种主要方式是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其中串行通信是一种逐位传输数据的方式,而并行通信则是同时传输多个比特的方式。
网络拓扑是指计算机网络中各个节点之间的物理连接方式。
目前常见的网络拓扑有总线型、星型、环型和树型等。
其中总线型为多台计算机通过一条总线连接,星型为多台计算机分别与中心节点连接,环型为多台计算机通过一条环形线路连接,树型为多台计算机呈树状分布进行连接。
网络协议是保证网络通讯的重要技术,它是一种规定了网络节点之间通讯规则和格式的标准。
其中常见的网络协议有TCP/IP协议、HTTP协议、FTP协议等。
网络管理是保证网络正常运行和安全的重要环节,它包括监控网络运行状态、管理网络资源和配置网络设备等。
网络管理需要进行规划、实施、监督和维护等方面的工作。
计算机网络技术第1讲PPT课件

路由选择算法
1 2
静态路由算法
静态路由算法是手动配置的路由算法,通过管理 员手动指定路由路径和下一跳地址等信息。
动态路由算法
动态路由算法是自动学习的路由算法,通过路由 器之间交换路由信息来动态生成路由表。
3
常见的动态路由算法
常见的动态路由算法包括距离矢量路由算法(如 RIP)、链路状态路由算法(如OSPF)等。
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
UDP协议详解
UDP协议特点
无连接、不可靠传输、基于数据报。
UDP报文格式
包括源端口号、目的端口号、长度和校验和等字段。
UDP应用场景
适用于实时性要求高、数据传输量小、对可靠性要求不高的场景,如 语音通话、视频直播等。
UDP与TCP的比较
UDP简单高效,适用于某些特定场景;TCP复杂可靠,适用于大多数 场景。两者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协议。
网络协议
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 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 或约定的集合。
层次结构
将网络功能划分为多个层 次,每层完成特定的任务 ,各层之间相互独立又协 同工作。
协议栈
按照层次结构排列的一系 列协议,实现网络中的通 信功能。
OSI七层模型
物理层
负责传输比特流,规定了硬件设 备的电气、机械、功能和过程特
交换机
在通信系统中完成信息交换功能的设备,具有多 个端口,每个端口都具有桥接功能。
ABCD
网桥
连接两个局域网的存储转发设备,用于扩展网络 的距离和范围。
路由器
连接因特网中各局域网、广域网的设备,用于实 现不同网络之间的互相通信。
05
网络层技术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培训(ppt 18页)

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由一台中央主机通过通信线路连接大量的地 理上分散的终端,构成面向终端的通信网络,也称为远程联机系统。 这是计算机网络的雏形,如图1-2所示。
图1-2 远程联机系统
远程联机系统最突出的特点是:终端无独立的处理能力,单向共享主 机的资源(硬件、软件),所以称为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这种网络结 构属集中控制方式,可靠性低。
1.3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网的结合,可以使众多的个人计算机不仅能够同时 处理文字、数据、图像、声音等信息, 而且还可以使这些信息四通八达, 及时地与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信息进行交换。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归 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数据通信
数据通信是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功能,它为网络用户提供了强有力的 通信手段。计算机网络的其他功能都是在数据通信功能基础之上实现的, 例如发送电子邮件、远程登录、联机会议、WWW等。
图1-4 局域网结构示意图
2. 广域网WAN(Wide Area Network)
广域网是远距离、大范围的计算机网络,覆盖范围一般是几百公 里~几千公里的广阔地理区域,其主要作用是实现远距离计算机之间 的数据传输和信息共享,并且通信线路大多租用公用通信网络(如公 用电话网PSTN)。广域网上的信息量非常大,共享的信息资源极为丰 富,但数据的传输速率较低,比局域网更容易发生传输差错。广域网 结构如图1-5所示。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本章学习要点: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和发展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以及在我国的现状
1.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1.1.1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是现代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所谓计算 机网络,就是把分布在不同地理区域的计算机与专门的外部设备用通 信线路互连成一个规模大、功能强的网络系统,从而使众多的计算机可 以方便地互相传递信息,共享硬件、软件、数据信息等资源。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01讲精品PPT课件

由单用户独占一个系统发
展到分时多用户系统,即
多个终端用户分时占用主
终端
机上的资源,这种结构被
主机
称为第一代网络。
每一个分散的终端都要单 独占用一条通信线路,线 路利用率低。
多点通信线路
为了提高通信线路的利用率并减轻主机的 负担,使用了多点通信线路、通信控制处理 机以及集中器。
主机
终端
使用通信控制处理机和集中器的通信系统
合成。因此,从字面的解释看,有互联网、交互网、国
际网的意思。Internet是将全球范围的成千上万个不 同形式的网络利用各种方式连接起来形成的一个集合体。
未来网络的发展呈现多样化,高速化。目前,网络正 在走向三网合一:电视网、电话网和计算机网络。
1.2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1.2.1以主机为中心的联机 系统
我们通过网络可以实现什么?
计算机网络的范畴覆盖了很多不同种类的网络,有大 的,有小的,有知名的,也有不知名的。它们有不同 目标、规模和技术,计算机网络从60年代诞生到现 在,经历了很多不同的阶段。 在计算机网络产生之前,通信主要依靠公共电话网络, 电话网非常脆弱。
பைடு நூலகம்
电话网络与计算机网络区别
在1969年12月,一个包含有4个节点的实验网络运 行了,4个节点都有许多不同类型并且完全不兼容的 主机,这便是ARPANET最初的形式,随着技术的 发展, ARPANET迅速成长起来。
N 部电话机两两相连,需 N(N – 1)/2对电线。 当电话机的数量很大时,这种连接方法需要的电线
对的数量与电话机数的平方成正比。
使用交换机
当电话机的数量增多时,就要使用交换机来完成 全网的交换任务。
交换机
“交换”的含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⑸网络应用软件 网络应用软件是为网络用户提 供服务,在网络上解决实际问题所 需要的软件。 如:实现文件传输系统FTP, WWW万维网系统,域名服务系统 DNS等功能的软件。
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要求理解的内容
1.3.1 按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分类 1.3.2 按网络的传输介质分类 1.3.3 按网络的拓扑结构分类 1.3.4 按网络的通信方式分类
《计算机网络》学习资源
4.审定并出版《计算机网络》文字教材 5. 录制直播课堂1讲
三、课程组今后的任务
1.完成IP课件的制作
2.完成实训项目“实训操作”部 分的撰写
发
3.进行“网络课件”的设计与开
全国电大海南会议培训材料
第1讲 《计算机网络概论》
天津电大《计算机网络》课程组
1.教学内容
概要介绍本章学习内容
⑵总线型网络 优点:布线简单、维护方便、 建设成本低,网络上一个站点发 出的信息可被网上各个站点接收, 并且某个站点出现故障一般不会 影响整个网络; 缺点是网上监控、检测比较困 难,安全性较差。
⑶树型网络 优点:网络结构简单、成本 低、站点扩充方便灵活; 缺点:除叶站点及其相连的 链路外,任何一个工作站及其 链路产生故障都可能影响网络 系统的正常运行。
姓名 何晓新
职称
工作单位
分
工
林成春 教授
天津电大 项目组长、主编
中央电大 项目副组长、教学设计
邹绯绯 副教授 天津电大 教材编写、主讲 孙学让 副教授 天津电大 教学设计 马朝东 讲师 纪福非 助教 天津电大 教学设计、教材编写 天津电大 网络课件设计
二、取得的初步成果
1. 签定“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和天 津广播电视大学关于共建共享《计算机 网络》课程协议书” 2.制定并审定了“《计算机网络》 课程教学大纲” 3.制定并审定了“《计算机网络》 课程多种媒体教材一体化设计方案”
③终端控制器:终端控制 器可以连接一组终端,负责这 些终端和主计算机的信息通信, 或直接作为网络节点。 ④连网外设:连网外设是 指网络中的一些共享设备,如 硬盘机、打印机、绘图仪等。
(2)通信子网:负责网络数 据传输、转发等通信处理。 通信子网主要由通信控制 处理机、通信线路与信号变换 设备等部分组成。
1
2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计算机网络的软、硬件组成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3 4
5
2.教学要求
阐明本章要求掌握的内容
1
2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及计算 机网络的组成和功能 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方法 和类型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
3
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发展
1.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⑷2006年1月1日中国政府门户 网站正式开通,标志着中国政府 网站体系基本形成。
⑸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从1997年 6月组建,到2007年7月10年内先后发 表了2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 报告》。 1998年7月统计我国互联网上网用 户数为117.5万人; 2007年6月30日统计我国网民总人 数达到了1.62亿。
2. 按网络的传输介质分类可分为
有线网
无线网
(1)有线网:有线网是指选用双绞 线、同轴电缆或光纤作为传输介质的 计算机网络。 (2)无线网:是使用无线电波作为 载体,通过自由空间来传输数据的计 算机网络。可有微波通信和红外线通 信两种。包括:无线电话网、无线电 视网和卫星通信网。
3. 按网络的拓扑结构分类可分为
⑷环型网络 优点:结构简单,网上传输 延时固定,容易维护。 缺点:环路中某个站点出现 故障都可能造成整个网络瘫痪, 不易增加新站点。
⑸网状型网络 优点是可靠性高、容错性好, 由于每个传输链路都相互独立, 故易于维护; 缺点:安装困难,难于增加 新站点;由于网络结构复杂,必 须采用路由选择算法和流量控制 方法。
1.1.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1.1.3 我国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要求掌握的 内容
计算机网络就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 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 算机系统互连起来,并在网络操作系统 等软件的支持下实现网络中的资源(硬 件资源、软件资源和数据信息资源)共 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世纪70年代中期。
第三代是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20 世纪90年代初。 第四代是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
⑵各阶段的特点:
第一代:地理上分散的多个终端通
过通信线路连接到一台中心计算机上,
形成了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主机是
网络的中心和控制者,分布在不同地理
位置上的终端分时占用主机的资源。
第二代: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 的发展,出现多个主机互联的系统,可实 现计算机和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可共享网
1.3.5 按网络的使用目的分类 1.3.6 按网络的服务方式分类
1. 按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分类可
分为
局域网(LAN)
城域网(MAN) 广域网(WAN)
*
(1)局域网:覆盖的地理范围从几十米 至数公里,一般不超过十公里;网上的传 输速率较高,可达到 万Mbps; (2)城域网:覆盖的地理范围从几十公 里至数百公里 ,是局域网的延伸,网上的 传输速率,通常在 1000M bps以内。 (3)广域网:覆盖的地理范围从数百公里 至数千公里,甚至上万公里;传输速率通 常在100Mbps以内。
围网络互联的统一标准——“开放系统互
连基本参考模型”,简称OSI/RM,使计算
机网络的发展有了统一的标准。
第四代:美国政府提出建设“信息 高速公路”、振兴美国经济的新举措, 这一举措触动了世界各国,很多国家相 继推出自己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计 划;同时,许多公司积极研制高速网络 产品,如:ATM(异步传输模式) 技术, 千兆以太网技术和ISDN(综合业务数字 网)技术等,促使计算机网络沿着“信 息高速公路”的方向飞速发展。
全国电大海南会议材料
《计算机网络》 项目汇报
天津电大《计算机网络》课程组
1.组建课程组 2.取得的初步成果 3.今后的任务
一.组建课程组
2006年6月中央电大理工部与 我校协商共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资源, 并组建由双方教师组成的《计算机 网络》资源建设课程组 。 一个同心协力、积极创新的团 队是搞好资源建设的基础和前提。
*
分析40多年来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
程和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特点,可以把计
算机网络的发展分为4个阶段:
第一代: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
第二代:计算机通信网络
第三代:计算机互联网络 第四代: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信 息高速公路)
*
⑴各阶段的时限:
第一代是从20世纪60年代初到60年
代中期。
第二代是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20
⑵网络操作系统 为网络计算机提供网络通信和网 络资源共享功能的操作系统;它负责 管理整个网络资源,支持用户的应用 程序对不同网络资源的访问等。 典型的网络操作系统有: Windows 2000 Server Windows 2003 Server UNIX Linux 等。
⑶网络通信软件 网络通信软件用于实现网络中 各种设备之间进行通信的软件。 ⑷网络管理软件 网络管理软件是用来对网络资 源进行管理以及对网络进行维护的 软件。
①主机:是资源子网的主要组 成单元, 用户终端通过主机连网。 主机为本地用户访问网络其它 主机设备与资源提供服务; 主机为网中远程用户共享本地 资源提供服务。 主机可以是大型机、中型机、 小型机、工作站、服务器或微机。
②终端:终端是直接面 向用户的交互设备。 终端可以是由键盘和显 示器组成的简单的终端, 也可以是一个微型计算机 系统。
⑶各个阶段的标志: 第一代的标志是:小型的办公室局 域网是网络主流。 第二代的标志是:美国国防部高级 研究计划署开发的ARPANET网络。 第三代的标志是:国际标准化组织 制定的世界范围内网络互联的统一标 准——OSI/RM。 第四代的标志是:美国政府提出的 “信息高速公路”。
显然可见:计算机网络是现代 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 物,是在网络通信协议和网络操作 系统等软件支持下,由若干计算机 硬件按照一定的“规则”互联起来
中其它主机的软、硬件资源,可把通信任
务从主机中分离出来,设置通信控制处理
机-CCP,形成了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构
成计算机通信网络。该阶段还没有成熟的
网络操作系统来管理网上的资源。
第三代:计算机通信网络的飞速发展, 提出了研究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和不同体 系结构的网络相互交换信息的互联标准,
为此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了世界范
4. 按网络的通信方式分类可分为
点对点传输网
广播式传输网
5. 按网络的使用目的分类可分为
共享资源网
数据处理网 数据传输网
6. 按网络的服务方式分类可分为
客户机/服务器模式(C/S)网
浏览器/服务器模式(B/S)网 对等网
⑴C/S模式网:
1.2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1.2.1 计算机网络的硬件组成
1.2.2 计算机网络的软件
1.2.2
1.计算机网络的硬件组成——要求掌握
的内容
1.计算机网络的硬件组成——要求掌
握的内容
主机 资源子网 终端 终端控制器 连网外设 通信控制处理机 通信线路 信号变换设备
通信子网
(1)资源子网:负责网络数 据处理并为网络用户提供网络 服务和网络资源。 资源子网主要由连网的主 机、终端、终端控制器、连网 外设等部分组成。
星型网络 总线型网络
树型网络
环型网络
网状型网络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就是 指网络中通信线路和站点(计算机 或设备)的几何排列形式,这种几 何排列形式通常有星型拓扑结构、 总线拓扑结构、树型拓扑结构、 环型拓扑结构、网状型拓扑结构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