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配血-酶法和聚凝胺法
交叉配血聚凝胺法的步骤

交叉配血聚凝胺法的步骤1. 原理凝聚胺(polymatching)法首先利用低离子介质降低溶液的离子强度,减少红细胞周围的阳离子云,促进血清(浆)中的抗体与红细胞相应抗原结合,再加入带亚电荷的高价阳离子多聚物-凝聚胺溶液,中和红细胞表面的负电荷,缩短细胞间距,形成可逆的非特异性聚集,并使IgG型抗体直接凝集红细胞。
加入中和液后,仅由凝聚胺引起的非特异性聚集,会因电荷中和而分散,而由抗体介导的特异性凝集则不会分散。
2. 标本采集:2.1 标本种类:抽取静脉血3-4ml待凝固后分离血清,将细胞配成5%盐水悬液将供血者血样以同样方法分离血清(浆)和红细胞悬液。
2.2 标本要求:抗凝和干燥管均可,如用抗凝血主张用EDTAK2(mg/dz)抗凝标本应无溶血,切标签齐全。
3. 标本储存:急诊标本30分钟内完成操作,标本应至4℃冰箱保存7天。
4. 标本运输:室温运输。
5. 标本拒收标准:细菌污染。
溶血标本,标签不齐全不能作测定。
6. 试剂:6.1 试剂名称:凝聚胺试剂(polymatching)6.2 试剂生产厂家:(台资)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6.3 试剂组成:试剂1. 低离子介质(LowLonic Medium,LIM).试剂打开使用后,可置室温贮存,未开封者2-10度贮存,有效期为2年。
试剂2. 凝聚胺溶液(PolybreneSolution).贮存及有效期同上。
试剂3. 重悬液(ResuspendingSolution).贮存及有效期同上。
试剂4. 8.5%生理盐水。
7. 仪器:7.1 血型血清索离心机:XTL-4.7 上海离心机械研究所7.2 离心机:上海手术器械厂7.3 电热恒温水箱:北京长源实验设备厂7.4 显微镜:OLYMPUS(日本)8. 操作步骤及结果判断:8.1 供受者红细胞用生理盐水配成3-5%的细胞悬液。
加样量均为:血清2滴,红细胞悬液1滴。
主管:受血者血清+供者红细胞悬液;次管:受者红细胞悬液+供者血清;(阴阳对照管另设)。
聚凝胺法在交叉配血中的应用

人 3 一5 % %红 细 胞 悬 液 1滴 。 ② 各 加 试 剂 10 6 , . ml 混匀 。 ③ 再 各 加 试 剂 Ⅱ2滴 , 匀 。 ④ 3 0 r mi 混 4 0 / n离 心 1 0秒 钟 , 掉 上 清 液 , 要 沥 干 , 管 底 保 留 大 约 倒 不 使 0 1 的液 体 。 ⑤ 轻 摇 试 管 , . ml 目测 红 细 胞 有 无 凝 集 现 象 , 果 没 有 凝 集 , 须 重 做 。⑥ 各 加 试 剂 II2滴 , 如 必 I
聚 凝 胺 法 在 交 叉 配 血 中 的 应 用
赵 舒 斌 , 淑 霞 李
【 要 ] 目的 为了给 安 全输 血提 供 有力 的 保证 , 用 聚凝 胺 法 , 方法 不论 在 交 叉 配 血 以及 血 型 鉴 定方 面 摘 采 该
均 有 灵 敏 、 速 、 便 的 优 点 。 方 法 病 人 血 清 加 献 血 员 血 球 加 低 离 子 强 度 介 质 加 聚 凝 胺 混 匀 , 心 , 生 凝 集 , 快 简 离 发 再
轻 轻混匀 , 察 结果 。若 为 非特 异性 凝 集 , 会 在 1 观 则
分 内 散 开 , 为 特 异 性 凝 集 , 不 会 散 开 。 ⑦ 可 进 一 若 则 步在 显 微 镜 下 观 察 有 无 凝 集 现 象 。 主 次 测 皆无 凝 集 的血 液 , 配 和 血 。 为 2 3 Rh血 型鉴 定 : 试 管 标 记 , 入 已 知 诊 断 血 清 . ① 加 2滴 , 入待 检 者 3 一5 加 % %红 细 胞 悬 液 1滴 。 ② 加 入 10 6 、 ml混 匀 。 再 加 聚 凝 胺 溶 液 2 滴 , 匀 。 ③ 混 3 0 r mi 4 0 / n离 心 1 0秒 钟 , 掉 上 清 液 , 要 沥 干 , 倒 不 待 管 底 保 留 大 约 0. m! 体 。 ④ 轻 摇 试 管 , I 液 目测 红 细
凝聚胺法交叉配血标准操作规程

凝聚胺法交叉配血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规范凝聚胺法交叉配血标准操作程序。
2.原理红细胞表面带有大量的负电荷,以避免其产生自发性聚集,当红细胞悬浮在电解质时,阳离子会被红细胞的负电荷所吸引,此时红细胞则被扩散的双层离子云所围绕,而形成Zeta电位, Zeta电位决定红细胞之间的排斥作用。
凝聚胺技术首先利用低离子溶液(LIM),降低介质的离子强度,减少红细胞细胞周围的阳离子云,以促进红细胞和血清(血浆)中的抗体结合。
其后,加入凝聚胺(Polybrene)溶液,它是一种高阶阳离子多聚物、肝素中和剂,溶解后能产生很多正电荷,可以中和红细胞表面带有的负电荷,使红细胞Zeta电位降低,缩短红细胞之间的距离,使红细胞产生非特异性的凝聚。
最后加入悬浮液(Resuspending), Resuspending具有中和凝聚胺(Polybrene)的作用,使正常的红细胞非特异性凝聚散开,试验结果为阴性;但如果红细胞被相应的抗体致敏,则会被凝聚胺凝结,凝集就不会散开,试验结果为阳性。
3.试剂由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凝聚胺法试剂盒,其组成:3.1低离子介质(LIM) 2×130ml。
3.2凝聚胺(Polybrene)溶液2×20ml。
3.3 Resuspending溶液2×20 ml4.仪器4.1 80-2离心机:上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4.2电热恒温水浴箱: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4.3 OLYMPUS显微镜:日本5.操作步骤及结果判断按照试管法血型鉴定检验标准操作程序进行受血者血型鉴定, 并将鉴定结果写于申请单,并签名。
以“同型输注”为原则,取相对应的成分血源进行交叉配血。
5.1取洁净小试管2支,分别标明主、次侧管。
5.2于主侧管中加入受血者血浆2滴和供血者3-5%红细胞悬液1滴,次侧管中加入供血者血浆2滴和受血者3-5%红细胞悬液1滴, 轻轻混匀离心1000r/分钟, 仔细观察有无凝集,无凝集则可进行下一步骤,若有凝集则查找原因。
交叉配血操作规程

1.目的:检查受血者与献血者的抗原及抗体成分是否相容,以保证安全输血;
2.要求:
要求全科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原理及操作;
3.
,
4.
4.1
4.2
4.3
4.4
5.
5.1 首先查看输血申请单,核对姓名、科室、床号等内容,无误后方可进行配血;★5.2盐水介质配血法
1首先对患者血样充分离心后,吸出血清于另一试管中并标记;
2取试管12支,分别标记患者细胞、患者抗A、抗B、抗D、A C、BC、O C、主侧、次侧、献血者抗A、抗B、献血者细胞管;对患者血样进行ABO血型正反定性和Rh血型检定,主侧管加受血者血清2滴,献血者2%~5%红细胞悬液1滴;次侧管加献血者血清2滴,受血者2%~5%红细胞悬液1滴,对献血者血辫进行ABO血型复查,以
1000g离心15秒,观察结果
6.结果判断
ABO同型配血,主侧和次侧均无凝集及溶血现象;为盐水介质配血结果阴性,可将原标本接着做聚凝胺法或抗人球蛋白法配血;
6.1聚凝胺法:具体方法见聚凝胺法;
6.2 抗人球蛋白法:具体方法见抗人球法;
7.
7.1
7.2
7.3,然后再离心;
7.4
误,,37℃或7.5
7.6 各医院前来配血时,要有输血申请单方可配血;
8.相关文件
8.1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
9.相关表单
9.1 CB—004血型参比室实验记录单
9.2 CB—005青海省血液中心交叉配血报告单
起草人:批准人:审核人:。
凝聚胺法在交叉配血试验结果的分析

凝聚胺法在交叉配血试验结果的分析【摘要】对405名受血者标本与其同型献血员标本做交叉配血,谱细胞反应分别用抗人球蛋法和凝聚胺法测定。
结果分析得出凝聚胺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敏感性强和结果清晰等优点,是目前基层医院急诊配血时交叉配血试验比较理想的方法。
【关键词】凝聚胺检测技术交叉配血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2)1-344-01交叉配血试验是临床上确保安全有效输血的重要手段。
传统的盐水配血法虽然简便快捷,但只能检出不现相配合的完全抗体,而不能发现不完全抗体。
抗人球蛋白法虽然能检出不完全抗体,但实验操作步骤繁琐、耗时长、易耽误危重病人的抢救时间。
微柱凝胶技术融合了分子筛技术、离心技术和免疫反应技术,具有标本用量少,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结果可长期保持优点。
凝聚胺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敏感性强和结果清晰等优点,是目前基层医院交叉配血理想的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出现配血不合的标本最好微柱凝胶法和凝聚胺法联合应用。
现将凝聚胺检测技术在本血站应用的结果作一阐述与分析。
1 材料与方法1.1 试剂polybrene试剂(包括低离子介质缓冲液、凝聚胺溶液和重新悬浮液) 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抗人球蛋白试剂、谱细胞由广州市血液中心提供。
1.2 标本2005年至2010年大连市中心血站由各医院提供送检的标本共405例受血者标本与其同型献血员标本做交叉配血。
1.3 方法凝聚胺检测技术:在主侧管内加受检血清2滴和献血员2%红细胞悬液2滴,次侧管加入献血员血清2滴和受检者2%红细胞悬液2滴;各管分别加入低离子介质0.6 ml,混匀,于室温下静置1 min;各管加入凝聚胺2滴,混匀,3 500 r/min离心15 s,移去上清液,观察管底红细胞有无凝块(如无凝块必须重做);加重新悬浮液2滴,轻轻摇动观察凝块是否散开,若为凝聚胺引起的非免疫性凝集在1 min内即自然散开,若是特异性抗原抗体引起的凝集即不会散开,必要时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常规法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操作。
交叉配血-酶法及聚凝胺法

将红细胞和血清放置在低离子介质中孵育,如果血 清中存在不完全性红细胞血型抗体(IgG类),可 以促进抗体和红细胞膜血型抗原结合,加入聚凝胺 促进红细胞凝集。
离心后,加入重悬浮液,中和聚凝胺的凝集作用, 使正常红细胞的凝集解散,而抗原抗体结合引起的 红细胞凝集不会散开。
实验仪器与试剂
仪器: 台式离心机、显微镜 试剂 :生理盐水 低离子介质(LIM) 聚凝胺试剂 重悬浮液 标本 :3mlABO同型全血标本2人份
实验结果
1.将如果主侧管和次侧管内红细胞凝集散开,则为聚 凝胺引起的非特异性凝集,表示受血者和献血者两血 聚凝胺介质配血相容,献血者血液可以输注
2.如果主侧管或(和)次侧管内红细胞凝集不散开, 则表明抗原抗体结合的特异性反应,两血不相容,献 血者血液不可输注
(用户可使用IgG抗D抗体(效价≥64)与RhD阳性红 细胞反应做阳性对照实验,测试本试剂的有效性。)
实验步骤
1.抽取受血者静脉血3~4ml,待凝固后分离血清;以生理盐水洗涤 受血者红细胞3次,配成3%红细胞悬液 2.将献血者血标本以同样方法分离血清;以生理盐水洗涤献血者红 细胞3次,配成3%红细胞悬液 3.主侧管:加受血者血清2滴,献血者红细胞悬液1滴; 次侧管:加献血者血清2滴,受血者红细胞悬液1滴 4.每管各加LIM溶液0.6ml,混匀,室温孵育1min 5.每管各加2滴聚凝胺溶液,混合后静置15s 6.1300×g离心15s,弃上清 7.轻轻摇动试管,目测细胞有无凝集,如无凝集,必须重做 8.加入2滴重悬浮液,并轻轻混合,肉眼观察结果 9.取载破片一张,用滴管分别从主侧管和次侧管内吸取红细胞悬液 各1滴,均匀滴放在载玻片上,用显微镜观察结果并记录
方法学评价
优点:操作简单、快捷,曾广泛使用,适 用于急诊抢救患者的交叉配血
交叉配血-酶法与聚凝胺法

方法学评价
优点:安全、敏感、快速、操作简单,结 果易判定,能为临床安全快速的输血提供 有力保证。 聚凝胺介质配血法反应较盐水法灵敏度高, 能检出几乎所有规则抗体及不规则血型抗 体,适用于各类输血患者的配血
缺点:漏检Kell系统(见注意事项)
2021/8/23
16
谢 谢!
2021/8/23
17
注意事项
1.聚凝胺介质交叉配血试验对Kell血型系统的抗体不能 有效检出(阴性结果加做抗球蛋白试验),但汉族kk 型几乎100%。 2.临床输血进行交叉配血试验时,应当首先进行盐水介 质的交叉配血试验,排除完全性(IgM类)红细胞抗体 的存在后,再进行聚凝胺介质交叉配血试验 3.溶血标本不得用于交叉配血试验 4.当重悬浮液加入后,应尽快观察结果(不可超过 3min),以免反应减弱或消失 5.聚凝胺溶液放置在玻璃瓶中过久可以导致红细胞凝集 过弱,因此必须保存在深色塑料瓶中 6.聚凝胺是一种2021/抗8/23肝素试剂,所以如果使用含肝素的血15 标本,要加较多的聚凝胺来中和肝素
2021/8/23
4
实验步骤
4.阳性对照管:3%RhD阳性O型红细胞悬液和人源性IgG 类抗D血清各1滴,1%菠萝酶溶液1滴 5. 阴性对照管:3%RhD阳性O型红细胞悬液和正常人AB 型血清各1滴,1%菠萝酶溶液1滴 6. 自身对照管:受血者自身血清和3%红细胞悬液各1滴
7.各试管经轻轻摇动后,置37℃水浴30min
12
实验步骤
1.抽取受血者静脉血3~4ml,待凝固后分离血清;以生理盐水洗涤
受血者红细胞3次,配成3%红细胞悬液
2.将献血者血标本以同样方法分离血清;以生理盐水洗涤献血者红
细胞3次,配成3%红细胞悬液
交叉配血操作规程凝聚胺法

交叉配血操作规程凝聚胺法交叉配血是指将一定数量的输血者的红细胞与另一组供血者的血清进行混合,通过观察混合血后是否发生凝集反应来确定血型。
交叉配血操作主要采用凝聚胺法进行,以下是交叉配血操作规程的详细步骤。
1.准备工作a.配置所需试剂,包括输入血浆、配血瓶、试剂盘、标本管、溶血酶溶液、配血盘等。
b.通过测定输血者和供血者的血型,确认双方的血型信息,并记录在相关记录表中。
2.标本采集a.采集输血者和供血者的静脉血标本,放入标本管中,避免血样凝固。
b.标本采集的相关操作要符合严格的无菌原则,确保血样的无菌及安全性。
3.标本处理a.将标本管中的静脉血标本置于冰上,在4℃下保存。
b.用溶血酶溶液处理输血者的红细胞,将3滴红细胞加入到每一个配血瓶中,轻轻摇动混合均匀。
4.试剂配置a.将配血盘中的试剂盘取出,配置新鲜的抗血型血清和已知血型标准红细胞。
5.凝胶装配a.打开凝胶洞口,将配血盘的试剂盘放入凝胶洞中。
b.确保试剂盘的位置正确,使试剂液体触及到凝胶洞的底部。
6.样本混合a.取出保存在冰上的输血者和供血者的静脉血标本,放置于试剂盘的对应位置。
b.轻轻旋转试剂盘,使血样和试剂充分混合起来,注意避免搅拌过于激烈。
7.观察凝聚反应a.在一定的时间内,观察配血盘中是否发生凝聚反应。
b.根据凝聚反应的情况,判断输血者和供血者的血型是否兼容。
8.结果判读a.若输血者的红细胞与供血者的血清发生凝聚反应,表示两者的血型不兼容,不适合进行输血。
b.若输血者的红细胞与供血者的血清没有发生凝聚反应,表示两者的血型兼容,可以进行输血。
9.记录和报告a.记录每次交叉配血的操作过程和结果,包括输血者和供血者的血型信息、配血的凝聚反应情况等。
b.报告输血者的血型结果和是否适合进行输血。
交叉配血操作规程凝聚胺法主要是通过观察凝聚反应来判定血型的兼容性,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可靠。
但需要注意的是,交叉配血结果只能作为指导输血的参考依据,还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情况和输血指征等因素,确保安全有效地进行输血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结果
1.将如果主侧管和次侧管内红细胞凝集散开,则为聚 凝胺引起的非特异性凝集,表示受血者和献血者两血 聚凝胺介质配血相容,献血者血液可以输注
2.如果主侧管或(和)次侧管内红细胞凝集不散开, 则表明抗原抗体结合的特异性反应,两血不相容,献 血者血液不可输注
(用户可使用IgG抗D抗体(效价≥64)与RhD阳性红 细胞反应做阳性对照实验,测试本试剂的有效性。)
注意事项
1.聚凝胺介质交叉配血试验对Kell血型系统的抗体不能 有效检出(阴性结果加做抗球蛋白试验),但汉族kk 型几乎100%。 2.临床输血进行交叉配血试验时,应当首先进行盐水 介质的交叉配血试验,排除完全性(IgM类)红细胞 抗体的存在后,再进行聚凝胺介质交叉配血试验 3.溶血标本不得用于交叉配血试验 4.当重悬浮液加入后,应尽快观察结果(不可超过 3min),以免反应减弱或消失 5.聚凝胺溶液放置在玻璃瓶中过久可以导致红细胞凝 集过弱,因此必须保存在深色塑料瓶中 6.聚凝胺是一种抗肝素试剂,所以如果使用含肝素的 血标本,要加较多的聚凝胺来中和肝素
试验结果
1.受血者自身对照管内红细胞不凝集,阳性对照管 红细胞凝集,阴性对照管红细胞不凝集,主、次侧 配血管内红细胞均不凝集,表示受血者和献血者两 血酶介质交叉配血相容,献血者血液可输注 2.如果受血者自身对照管内红细胞不凝集,阳性对 照管红细胞凝集,阴性对照管红细胞不凝集,主侧 或(和)次侧管内红细胞凝集,则表明两血不相容, 献血者血液不可输注。
实验仪器与试剂
仪器:台式离心机 37℃恒温水浴箱 显微镜 试剂:1%菠萝酶溶液、生理盐水 标本:3mlABO同型全血标本2人份
木瓜蛋白酶
菠萝蛋白酶
实验步骤
1.抽取受血者静脉血3~4ml,待凝固后分离血清; 以生理盐水洗涤受血者红细胞3次配成3%红细胞悬 液 2.将献血者血标本以同样方法分离血清;生理盐水 洗涤献血者红细胞3次,配成3%红细胞悬液 3.取洁净试管2支,分别标记主侧管和次侧管。 主侧管:受血者血清2滴和献血者红细胞悬液1滴 次侧管:献血者血清2滴和受血者红细胞1滴 两管分别加入1%菠萝酶溶液各1滴
实验步骤
1.抽取受血者静脉血3~4ml,待凝固后分离血清;以生理盐水洗涤 受血者红细胞3次,配成3%红细胞悬液 2.将献血者血标本以同样方法分离血清;以生理盐水洗涤献血者红 细胞3次,配成3%红细胞悬液 3.主侧管:加受血者血清2滴,献血者红细胞悬液1滴; 次侧管:加献血者血清2滴,受血者红细胞悬液1滴 4.每管各加LIM溶液0.6ml,混匀,室温孵育1min 5.每管各加2滴聚凝胺溶液,混合后静置15s 6.1300×g离心15s,弃上清 7.轻轻摇动试管,目测细胞有无凝集,如无凝集,必须重做 8.加入2滴重悬浮液,并轻轻混合,肉眼观察结果 9.取载破片一张,用滴管分别从主侧管和次侧管内吸取红细胞悬液 各1滴,均匀滴放在载玻片上,用显微镜观察结果并记录
实验步骤
4.阳性对照管:3%RhD阳性O型红细胞悬液和人源性 IgG类抗D血清各1滴,1%菠萝酶溶液1滴 5. 阴性对照管:3%RhD阳性O型红细胞悬液和正常人 AB型血清各1滴,1%菠萝酶溶液1滴 6. 自身对照管:受血者自身血清和3%红细胞悬液各1滴 7.各试管经轻轻摇动后,置37℃水浴30min 8.取出试管,轻轻摇动 或经120×g离心1min(或1300×g离心30s),取出试 管轻轻摇动 9. 观察试验结果并记录
方法学评价
优点:操作简单、快捷,曾广泛使用,适 用于急诊抢救患者的交叉配血
缺点:可能使M、N、Fya、Fyb等抗原的 抗体漏检,存在输血安全隐患 因此目前临床基本已经不再使用酶介质进 行交叉配血试验
低离子聚凝胺介质交叉配血试验
原理:
聚凝胺(polybrene)是一种高价阳性季胺盐多聚物, 溶解后可以产生较多的正电荷,可以大量中和红细胞 膜表面的负电荷,减弱红细胞之间的排斥力,使红细 胞彼此间的距离缩短,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可以引起 正常红细胞可逆性的非特异性凝集。 由于降低介质的离子强度,可以增加抗原抗体间的引 力(或降低红细胞膜的Zeta点位),可以增强血型抗 体凝集红细胞的能力。
交叉配血——酶法与聚凝胺法
by Cherish Kim
酶介质交叉配血法
原理
RBC表面具丰富唾液酸,造成红细胞表面带有大量负电荷,在电场 力的作用下,红细胞在液体中相互排斥,导致红细胞不能凝集。 蛋白水解酶能消化和破坏这种唾液酸减少红细胞表面的负电荷,导 致红细胞表面的Zeta电势减小,红细胞间的排斥力减弱,细胞间的 距离缩短,IgG类红细胞血型抗体分子的两个抗原结合位点可以分 别结合具有相应抗原的红细胞,导致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 酶介质交叉配血试验可以检测出献血者或受血者血清中是否存在 IgG类红细胞血型抗体,确保受血者和献血者血液相容,防止发生 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
方法学评价
优点:安全、敏感、快速、操作简单,结 果易判定,能为临床安全快速的输血提供 有力保证。 聚凝胺介质配血法反应较盐水法灵敏度高, 能检出几乎所有规则抗体及不规则血型抗 体,适用于各类输血患者的配血 缺点:漏检Kell系统(见注意事项)
谢 谢!
注意事项
1. 酶处理可增强一些抗原抗体系统的反应活性,例如Rh 和Kidd系统。酶处理后也会破坏一些抗原的结构,例如 M、N、Fya、Fyb抗原,导致这些抗原抗体的反应性减 弱。(可用抗球蛋白试验) 2. 应平行进行盐水介质交叉配血试验
3.红细胞经蛋白酶修饰后可以改变红细胞悬液的物理性 质,在交叉配血试验中可以出现非特异性自身凝聚,因 此必须使用标准对照试验,才能得出正确的试验结果
将红细胞和血清放置在低离子介质中孵育,如果血 清中存在不胞膜血型抗原结合,加入聚凝胺 促进红细胞凝集。
离心后,加入重悬浮液,中和聚凝胺的凝集作用, 使正常红细胞的凝集解散,而抗原抗体结合引起的 红细胞凝集不会散开。
实验仪器与试剂
仪器: 台式离心机、显微镜 试剂 :生理盐水 低离子介质(LIM) 聚凝胺试剂 重悬浮液 标本 :3mlABO同型全血标本2人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