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五大规律

合集下载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归纳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归纳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归纳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概念与规律:一、五对概念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五对既相对立又相联系的概念。

它们的名称和相互关系是:二、五条规律1、表现性质规律同种元素具有多种价态时,一般处于最高价态时只具有氧化性、处于最低价态时只具有还原性、处于中间可变价时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2、性质强弱规律3、反应先后规律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同时含有几种还原剂时,若加入氧化剂,则它首先与溶液中最强的还原剂作用;同理,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同时含有几种氧化剂时,若加入还原剂,则它首先与溶液中最强的氧化剂作用。

例如,向含有FeBr2溶液中通入Cl2,首先被氧化的是Fe2+4、价态归中规律含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该元素价态的变化一定遵循“高价+低价→中间价”的规律。

5、电子守恒规律在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向)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离)总数一定相等。

三.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的比较:(1)由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比较<1>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随其单质还原性的增强而减弱非金属阴离子的还原性随其单质的氧化性增强而减弱(2)由反应条件的难易比较不同的氧化剂与同一还原剂反应时,反应条件越易,其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

如:前者比后者容易发生反应,可判断氧化性:。

同理,不同的还原剂与同一氧化剂反应时,反应条件越易,其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

(3)根据被氧化或被还原的程度不同进行比较当不同的氧化剂与同一还原剂反应时,还原剂被氧化的程度越大,氧化剂的氧化性就越强。

如,根据铁被氧化程度的不同,可判断氧化性:。

同理,当不同的还原剂与同一氧化剂反应时,氧化剂被还原的程度越大,还原剂的还原性就越强。

(4)根据反应方程式进行比较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5)根据元素周期律进行比较一般地,氧化性:上>下,右>左;还原性:下>上,左>右。

5氧化还原反应的四大规律

5氧化还原反应的四大规律

3、难易规律: 一种氧化剂同时遇到几种还原剂时,还原性最强的优先发生发应。 一种还原剂同时遇到几种氧化剂时,氧化性最强的优先发生发应。
如: 向FeBr2 中通入Cl2 ,先与Fe2+ 反应, 再与Br-反应
4、不交叉规律:
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发生反应, 化合价只向中间靠拢,但不交叉。
如: 最低价 最低价 最低价 最低价 中间价 中间价 中间价 中间价 中间价 中间价 中间价 中间价 最高价 最高价 最高价 最高价
补充二:氧化还原反应的四大规律
1、守恒规律:
化合价有升必有降,电子有得必有失。 对于一个完整的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升高总数与降低总数相等,失电 子总数与得电子总数相等。
2、价规律:
举例:S
、Fe 、Cl
①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只具有氧化性; ② 当处于最低价态时,只能具有还原性; ③ 当处于中间价态时,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氧化还原反应---基本规氧化还原反应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基本规氧化还原反应规律
得到 6e-
失去 5e-
KClO3 6 HCl KCl 3Cl2 3H 2 O (√)
得到 5e-
(3)同种元素相邻价态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例4】下列气体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有(C ) A 、 H2 B、SO2 C、H2S D、 O2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4、先后律
当一种氧化剂与多种还原剂在一起时,则氧 化剂先将还原性强的还原剂氧化,然后再将还原 性弱的还原剂氧化; 反之,当一种还原剂与多种氧化剂在一起时, 则还原剂先将氧化性强的氧化剂还原,然后再将 氧化性弱的氧化剂还原。
【例1 】 3个SO32-离子恰好将2个XO4-离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2、强弱律
对氧化还原反应:
得到电子
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失去电子
则有: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例 2 】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两 个 离 子 反 应 : Ce4++Fe2+====Fe3++Ce3+ 、 Sn2++2Fe3+===2Fe2++Sn4+ 由此可以确定 Fe2+ 、 Sn2+ 、 Ce3+ 三种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是 (A ) A.Sn2+、Fe2+、Ce3+
中间价态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2)"只靠近不交叉" 高价态+低价态 中间价态,即“只靠拢,不交叉 (3)同种元素相邻价态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4、先后律
【例6 】. 在溶于FeSO4和CuSO4的溶液中加入锌粉,下列说 法不正确的是( B )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讲解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讲解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概念与规律:一、五对概念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五对既相对立又相联系的概念。

它们的名称和相互关系是:二、五条规律1、表现性质规律同种元素具有多种价态时,一般处于最高价态时只具有氧化性、处于最低价态时只具有还原性、处于中间可变价时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2、性质强弱规律3、反应先后规律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同时含有几种还原剂时,若加入氧化剂,则它首先与溶液中最强的还原剂作用;同理,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同时含有几种氧化剂时,若加入还原剂,则它首先与溶液中最强的氧化剂作用。

例如,向含有FeBr2溶液中通入Cl2,首先被氧化的是Fe2+4、价态归中规律含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该元素价态的变化一定遵循“高价+低价→中间价”的规律。

5、电子守恒规律在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向)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离)总数一定相等。

三.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的比较:(1)由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比较<1>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随其单质还原性的增强而减弱非金属阴离子的还原性随其单质的氧化性增强而减弱(2)由反应条件的难易比较不同的氧化剂与同一还原剂反应时,反应条件越易,其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

如:前者比后者容易发生反应,可判断氧化性:。

同理,不同的还原剂与同一氧化剂反应时,反应条件越易,其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

(3)根据被氧化或被还原的程度不同进行比较当不同的氧化剂与同一还原剂反应时,还原剂被氧化的程度越大,氧化剂的氧化性就越强。

如,根据铁被氧化程度的不同,可判断氧化性:。

同理,当不同的还原剂与同一氧化剂反应时,氧化剂被还原的程度越大,还原剂的还原性就越强。

(4)根据反应方程式进行比较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5)根据元素周期律进行比较一般地,氧化性:上>下,右>左;还原性:下>上,左>右。

高考化学考点突破: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高考化学考点突破: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知识梳理】1.价态规律(1)升降规律: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有升必有降,升降总值相等。

(2)价态归中规律含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的物质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该元素价态的变化一定遵循“高价+低价―→中间价”,而不会出现交叉现象。

简记为“两相靠,不相交”。

例如,不同价态硫之间可以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是注:⑤中不会出现H 2S 转化为SO 2而H 2SO 4转化为S 的情况。

(3)歧化反应规律“中间价―→高价+低价”。

具有多种价态的元素(如氯、硫、氮和磷元素等)均可发生歧化反应,如:Cl 2+2NaOH===NaCl +NaClO +H 2O 。

2.强弱规律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一般遵循强氧化剂制弱氧化剂,强还原剂制弱还原剂,即“由强制弱”。

3.先后规律(1)同时含有几种还原剂时―――――→加入氧化剂将按照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反应。

如:在FeBr 2溶液中通入少量Cl 2时,因为还原性Fe 2+>Br -,所以Fe 2+先与Cl 2反应。

(2)同时含有几种氧化剂时―――――→加入还原剂将按照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反应。

如在含有Fe 3+、Cu 2+、H +的溶液中加入铁粉,因为氧化性Fe 3+>Cu 2+>H +,所以铁粉先与Fe 3+反应,然后依次为Cu2+、H+。

4.电子守恒规律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

【典型例题】题组一电子转移数目判断与计算1.下列表示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正确的是()答案 B解析B项,硫元素发生歧化反应,两个S由0降低为-2价,总共降低4价,一个S由0价升高为+4价,总升高4价,共失去4个电子,正确;C项,根据化合价不能交叉的原则,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应从+5价降到0价,盐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应从-1价升高到0价,转移电子数是5;D项,氯酸钾中氯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氧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箭头应该是从O指向Cl,故D错误。

氧化还原反应基本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基本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基本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有五大规律:
1.强弱律: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2.价态律:元素处于最高价态,只具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态,只具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既具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3.转化律:同种元素不同价态间发生归中反应时,元素的氧化数值接近而不交叉,最多达到同种价态。

4.优先律:对于同一氧化剂,当存在多种还原剂时,通常先和还原性最强的还原剂反应。

5.守恒律: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数目等于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数目。

氧化-还原反应(oxidation-reduction reaction,也作redox reaction)是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的一类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实质是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三大基本反应之一(另外两个为(路易斯)酸碱反应与自由基反应。

自然界中的燃烧,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电池,金属冶炼,火箭发射等等都与氧化还原反应息息相关。

研究氧化还原反应,对人类的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物理概念
在无机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降,即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在有机反应中,有机物引入氧或脱去氢的作用叫做氧化反应,引入氢或失去氧的作用叫做还原反应。

氧化与还原的反应是同时发生的,即是说氧化剂在使被氧化物质氧化时,自身也被还原。

而还原剂在使被还原物还原时,自身也被氧化。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实质是发生电子转移。

氧化还原反应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一、氧化剂得到电子(电子对偏向)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得到还原产物还原剂失去电子(电子对偏向)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得到氧化产物表达式如下: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物质是氧化剂还是还原剂的判断:一般地,元素的化合价处于最高价态,具有氧化性;元素的化合价处于最低价态,具有还原性;元素的化合价处于中间价态的,既有氧化性还有还原性常见的氧化剂:(1)活泼非金属单质:O2、Cl2、Br2、I2、S等(2)高价态的金属阳离子的化合物:Fe3+、Cu2+、Ag+等(3)含某些较高化合价元素化合物:浓H2SO4、HNO3、KMnO4等常见的还原剂:(1)活泼金属和较活泼金属:K、Ca、Na、Mg、Al、Zn、Fe……………(2)低价金属阳离子的化合物:Fe2+(3)某些非金属单质:H2、C(4)含较低化合价元素的化合物:HCl、H2S、HI、KI二、怎么判断物质的氧化性强弱和还原性强弱1、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只与该原子得失电子能力的难易程度有关,得到电子能力越强,其氧化性越强,失电子能力越强,其还原性越强2、具体比较:(1)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2)根据金属活动顺序性:从左到右,还原性逐渐减弱,对应的阳离子的氧化性逐渐增强(3)与浓度和温度有关溶液浓度越大和温度越高,氧化性和还原性越强,如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三、氧化还原反应规律:1、守恒规律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的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的总数相等,常用于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及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2、歧化规律同一种物质分子内同一元素同一价态的原子(离子)发生电子转移的氧化还原反应叫歧化反应。

岐化反应化合价的特点是:某元素的中间价态在适宜的条件下同时向较高或较低的价态转化。

歧化反应是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的一种,常用于判断某元素的化合价高低以及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3、归中规律同种元素由不同价态(高价态和低价态)转变为中间价态的氧化还原反应,称之为归中反应,也称为“反歧化反应”。

【知识解析】氧化还原反应的四个基本规律

【知识解析】氧化还原反应的四个基本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的四个基本规律1 守恒规律应用: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及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1)氧化剂得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即得失电子守恒。

(2)反应前后各元素种类不变,各元素的原子数目不变,即质量守恒。

(3)在有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中,反应前后离子所带电荷的总数相等,即电荷守恒。

2 价态规律(1)高低规律若某物质由多种元素组成,其性质由这些元素性质综合体现,如HCl中H处于最高价态(+1价),Cl处于最低价态(-1价),故HCl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2)歧化反应规律中间价—→高价+低价。

具有多种价态的元素(如氯、硫和氮元素等)均可发生歧化反应,如Cl2+2NaOH===NaCl +NaClO+H2O。

(3)邻位转化规律(归中规律)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发生反应,元素的化合价“只靠拢而不交叉”,即如反应:KClO3+6HCl(浓)===KCl+3Cl2↑+3H2O中,KClO3中+5价的氯元素不会转化为KCl中-1价的氯元素。

同种元素相邻价态之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浓H2SO4与SO2不反应,因为二者中的硫元素的化合价为相邻价态,不存在中间价态。

3 强弱规律两强生两弱原理氧化性较强的氧化剂与还原性较强的还原剂反应,生成还原性较弱的还原产物和氧化性较弱的氧化产物。

其模型为应用:在适宜条件下,用氧化性较强的物质制备氧化性较弱的物质,或用还原性较强的物质制备还原性较弱的物质;亦可用于比较物质间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

4 优先规律(反应顺序)(1)当一种氧化剂遇到多种还原剂时,还原剂按还原性先强后弱的顺序参与反应。

如把Fe -Al 合金放入稀盐酸中,由于Al 的还原性强于Fe ,所以Al 先反应,当Al 反应完全后,Fe 开始反应。

再如,将Cl 2通入FeBr 2溶液中,Cl 2能氧化Fe 2+、Br -,由于还原性Fe 2+>Br -,所以Fe 2+先被氧化,若Fe 2+全部被氧化为Fe 3+后仍有Cl 2剩余,Br -再被氧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木县第七中学2015届化学备课组必修(1)导学案第周课时班级组别姓名
课题氧化还原反应五大规律编号29



究1、表现性质的规律:“高氧、低还、中兼”规律(价态律)
同种元素具有多种价态时,处于最低价时只具有还原性,处于最高价时只具有氧化性,处于中间可变价时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例如:S元素:化合价-2 0 +4 +6
代表物H2S S SO2H2SO4(浓) S元素的性质还原性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氧化性2、性质强弱的规律(强弱律)
(1)比较强弱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弱还原产物+弱氧化产物
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在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则其对应的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就越弱;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则其对应的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就越弱。

(2)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比较判断。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减弱,金属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依次减弱,还原性依次减弱。

K+Ca2+Na+Mg2+Al3+(H+) Zn2+Fe2+Sn2+Pb2+Cu2+Fe3+Hg2+Ag+对应的金属阳离子得电子的能力增强,即氧化性增强。

3、“强易弱难,先强后弱”规律(优先律)
当一种氧化剂遇到多种还原剂时,先氧化还原性强的,后氧化还原性弱的;
当一种还原剂遇到多种氧化剂时,先还原氧化性强的,后还原氧化性弱的。

4、“价态归中,互不交叉”规律(转化律)
含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的物质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该元素价态的变化一定遵循“高价+低价→中间价”的规律。

即同种元素不同价态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价态的变化“只靠拢,不交叉”。

编写人王洁审核人
学习目标1. 进一步复习巩固氧化还原反应各概念,掌握其内在联系;
2. .掌握氧化还原反应五大规律:守恒律、价态律、强弱律、优先律、转化律
重点
难点
掌握氧化还原反应五大规律:守恒律、价态律、强弱律、优先律、转化律
课前预习1、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实质是_____________。

2、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五对既相对立又相联系的概念。

它们的名称和相互关系是:
氧化剂(具有)→所含元素化合价→电子→被→发生反应→得到产物。

还原剂(具有)→所含元素化合价→电子→被→发生反应→得到产物。

3、氧化还原反应中,四要素之间的关系是:
氧化剂+ 还原剂=== 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
【练习】
用双线桥标出电子得失,指出氧化剂、还原剂;哪种物质被氧化,哪种物质被还原?
①2Fe +3Cl2点燃 2 FeCl3②Cl2+H2O=HCl+HCl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