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专业《电工基础》

合集下载

第一章机械电工基础知识-pdf

第一章机械电工基础知识-pdf

第一章机械电工基础知识第一节机械制图基础知识一、识图(一)投影1、投影在阳光或灯光下照射物体,在地面或墙面上可留下物体的影子。

把影子中间的涂黑去掉,只保留影子的外轮廓线,影子可视为物体的投影。

我们把照射的光线口 q做投影线;影子所在的平面叫做投影面;影子叫做投影。

2、投影的种类投影一般分为中心投影和正投影两大类。

1)中心投影夜晚把三角板放在灯泡与桌子之间,桌面上就有一个放大的三角形影子。

这种投影法,光源从投影中心发出,叫中心投影法。

中心投影法投影线互不平行,得到的图形不能反映物体的真实大小。

机械制图中一般不采用中心投影法。

2)正投影若把投影中心移到无穷远处,使投影线互相平行,并与投影面垂直物体在投影面上所得到的投影口 U正投影。

(二)正投影的投影特点中午,把一块正方形的薄铁皮放置在阳光下照射,如图 1-1-1所示。

当平面和地面平行时,影子的形状和大小与薄铁皮完全相同,如图 1-1-1(a)所示;倾斜时影子变小,如图1-1-1(b)所示,倾斜越厉害,影子越小;当平面与地面垂直时,影子成了一根直线,如图1-1-1(c)所示。

实验说明,平面投影的特点和平面的位置有关。

物体上的平面有平行、倾斜和垂直三种位置,三种位置平面在一个投影面上的投影特点:平行投影现原形(真实性),倾斜投影往小变(收缩性),垂直投影成直线(积聚性)。

同理,直线的投影也具有上述特点。

当直线与投影面平行时,直线的投影等于直线的实长(真实性);当直线与投影面倾斜时,直线的投影小于直线的实长(收缩性);当直线与投影面垂直时,直线的投影积聚为一个点(积聚性)。

(三)三视图的形成和投影规律1.视图在工程上,又把物体的正投影叫做物体的视图。

但一个视图很难表达物体的全貌。

实践证明,要反映物体的真实形状;一般要使用三面视图。

2.三视图的形成过程三视图的形成如图 1-1-2所示,把长方体放在三个互相垂直的投影面中间,这时在三个投影面上各得一个正投影。

电工基础学书籍

电工基础学书籍

电工基础学书籍1. 《电工基础》作者:Stephen L. Herman这本书是电工学方面的经典教材,涵盖了电学基础、电路分析、电力系统和电气设备等内容。

它以简洁明了的方式解释了复杂的概念,并提供了大量的实例和习题。

2. 《电力系统分析与设计》作者:J. Duncan Glover、Mulukutla S. Sarma、Thomas Overbye这本书详细介绍了电力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它涵盖了电力系统组成、传输线路、变压器、发电机、稳定性等方面的内容,并提供了实际应用案例和仿真练习。

3. 《电路分析基础》作者:J. David Irwin、R. Mark Nelms这本教材重点介绍了电路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它包含了直流和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以及电容、电感和理想变压器等元件的应用。

4. 《电气技术基础》作者:Herman W. Li、Vincent Del Toro、JohnA. Grainger这本书概述了电气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它包括电路分析、电力系统、电动机、发电机和传感器等方面的内容,并提供了大量的实例和图表。

5. 《电子技术基础》作者:Robert T. Paynter、Boyd L. Nashelsky这本书重点介绍了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包括二极管、晶体管、放大器、逻辑门电路和数字系统等。

它结合了理论和实际应用,旨在帮助读者理解和应用电子元件和电路。

6. 《电力电子学导论》作者:Daniel W. Hart这本书介绍了电力电子学的基础概念和应用。

它包括功率半导体器件、直流-直流转换器、直流-交流逆变器等内容,并提供了电力电子电路设计和控制的实际案例。

7. 《现代电力电子系统》作者:Ned Mohan、Tore M. Undeland、William P. Robbins这本书详细介绍了现代电力电子系统的原理和应用。

它包括交流调压器、交流电压调制、电力因数校正和电动车辆等方面的内容,并提供了仿真实例和设计指导。

(新)机械专业电工基础

(新)机械专业电工基础

沭阳中等专业学校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10单招机械专业《电工基础》 一、填空题(30分) 1、电力系统中一般以大地为参考点,参考点的电位为( )电位。

2、欧姆定律一般可分为( )的欧姆定律和( )的欧姆定律。

3、全电路欧姆定律,说明了回路中电流Ⅰ与电源电动势的代数和成( )比,而与回路中的( )及( )之和成反比。

4、导体电阻的单位是( ),简称( ),用符号( )表示,而电阻率则用符号( )表示。

5、已知电源电动势为E ,电源的内阻压降为U 0,则电源的端电压U=( )。

6、 有一照明线路,电源端电压为220伏,负载电流为100安,线路的总阻抗为0.2欧姆,那么负载端电压为( )伏。

7、串联电路中的( )处处相等,总电压等于各电阻上( )之和。

8、一只220伏15瓦的灯泡与一只220伏100瓦的灯泡串联后,接到220伏电源上,则( )瓦灯泡较亮,而( )瓦灯泡较暗。

9、1度电就是1千瓦的功率做功1小时所消耗的电量,所以它的单位又叫( )。

10、用万用表测量电路的电流时必须先断开电路,然后按照电流从正到负的方向,将万用表直流电流挡( )联到被测电路中。

11、一条均匀电阻丝对折后,通以和原来相同的电流,则在相同时间里,电阻丝所产生的热量是原来的( )倍。

12、用电压表测量电源路端电压为零,这说明外电路处于( )状态。

13、一电炉电阻为44Ω,额定工作电压220V ,则此电炉额定功率为( )。

14、如图1-2所示,已知E=50V ,I=20A ,R=20Ω,则A 点的电位是( ) 15.在串联电路中,等效电阻等于各电阻( )。

串联的电阻越多,等效电阻越( )。

16.图2-1所示电路中,已知U ab =6V, U=2V, 则R=( )Ω。

班级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____……………………….装……………………………………订…………………………………….线……………………图1-217.图2-2所示电路中,R=()Ω。

电工基础专业概述

电工基础专业概述

电工基础专业概述电工基础专业是电气工程技术类专业之一,通常包括电路基础、电子技术、电机与变压器、电力系统、自动控制等课程。

该专业培养学生具备电工基本理论知识、电气设备操作和维修技能等方面的能力,能够从事电力系统、电力设备、自动控制、电子产品等领域的工作。

一、课程设置电工基础专业的课程设置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电路基础:包括电学基础、直流电路、交流电路等内容,为学生打下电路分析的基础。

2.电子技术:包括半导体器件、数字电路、模拟电路、微机原理等内容,为学生了解电子产品的制作和维护提供基础知识。

3.电机与变压器:包括电机工作原理、电机控制、变压器原理等内容,为学生了解电机和变压器的运作提供基础知识。

4.电力系统:包括电力传输、变电站、配电系统、电力负荷等内容,为学生了解电力系统的运作和配电原理提供基础知识。

5.自动控制:包括控制理论、传感器、执行器、PLC控制等内容,为学生了解自动化控制的原理和应用提供基础知识。

二、培养目标电工基础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备以下方面的能力:1.掌握电工基本理论:学生应该掌握电路分析方法、电动机原理、电力系统运作原理等基本电工理论。

2.熟悉电气设备操作和维护技能:学生应该熟悉电气设备的操作和维护技能,包括电气安全知识、电气设备维护和检修等方面。

3.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包括电气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和故障排除等方面。

4.了解电力系统和自动控制的应用:学生应该了解电力系统和自动控制的应用,能够参与电力系统和自动控制的设计、调试、维护和改进等方面工作。

三、就业前景电工基础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领域包括电力系统、电力设备、自动控制、电子产品等领域。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电工基础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也越来越广阔。

尤其在新能源、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领域,电工基础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机会更加丰富。

电工基础专业是电气工程技术类专业中的重要一环,其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具备电工基本理论知识、电气设备操作和维修技能等方面的能力,从而为电力系统、电力设备、自动控制、电子产品等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电工基础

电工基础

《电工基础》开课学期:第2学期课程类别:必修课程性质:技术基础课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电工基础》是工科非电类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电工学》其内容由电路基础、直流电、交流电、安全用电四部分组成。

本课程的作用与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工学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今后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同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进而为学生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奠定好理论基础。

二、基本要求《电工基础》是机电一体化、模具、汽修类专业重要的技术基础课,授课内容可分为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了解”是指知道有关的知识和理论;“理解”(或“熟悉”)是指对有关的知识和理论能够正确认识和表述;“掌握”(或“学会”、“能”)是指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有关知识和原理能够比较全面、深入细致地把握,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电路的基础知识1、电流与电压。

2、欧姆定律。

3、电工和电功率教学要求(1)理解电压和电流的概念及其方向。

(2)理解电工和电功率的计算方法。

第二章直流电路1、电阻串并联连接的等效变换。

2、电压源与电流源及其等效变换。

3、混联电路。

4、直流电桥。

5、基尔霍夫定律6、叠加原理7、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8、戴维宁定理。

教学要求(1)理解电路模型和理想电路元件、电压和电流参考方向的意义,理解电路的基本定律并能正确应用。

了解电源的有载工作、开路和短路状态、了解电功率的意义。

(2)理解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掌握用支路电流法、叠加原理和戴维宁定理分析电路的方法。

(3)掌握分析、计算直流电路中各点电位的方法。

第三章电容器1、电容器与电容2、电容器的选用与连接。

3、电容器的充电与放电。

教学要求(1)理解电容器的概念,结构(2)电容器的连接选用。

(3)电容器的连接的计算。

第四章磁场与电磁感应1、磁场2、磁场的主要物理量。

3、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电工基础教学大纲

电工基础教学大纲

系统化培养技能型人才《电工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电工基础》是中等职业校电气类、机电类、电子类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

无论对学生的思维素质、创新能力、科学精神以及用电工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还是对后继课程的学习,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实现机电类专业的培养目标,《电工基础》教学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具备高素质劳动者和中高级专门人才所需的电工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全面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打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学生经过该课程的学习在熟悉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定理,熟悉通用电路的组成与特性;初步具备识读电路图、计算电路基本物理量的能力;初步具备分析电路一般问题的能力;初步具备学习和应用电子信息产业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电路基础知识教学要求1.了解电路的组成;掌握电流、电压、电位的基本概念和一般计算。

2.了解电阻和电导的概念,以及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一__3.理解电源电动势的概念,掌握欧姆定律,了解电路的3种基本状态。

4.理解电能与电功率的概念,掌握电功率的计算。

5.掌握万用表的使用方法。

教学内容;(一)电流和电压1.电路2.电流3.电压、电位和电动势实验与实训练习使用测电笔和万用表(二)电阻1.电阻与电阻率2.电阻与温度的关系3.用万用表测量电阻(三)欧姆定律1.部分电路欧姆定律2.全电路欧姆定律3.电源的外特性(四)电功和电功率1.电功2.电功率3.电流的热效应4.负载的额定值第二章直流电路教学要求1.掌握电阻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作用。

2.了解直流电桥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3,掌握基尔霍夫定律,能运用支路电流法、路;掌握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

4.建立电压源与电流源的概念,教学内容(一)串联电路1.电阻的串联叠加原理和戴维南定理分析计算两个网孔的电了解它们的特性及等效变换。

2.电阻串联电路的应用3.电池的串联(二)并联电路1.电阻的并联2.电阻并联电路的应用-3.电池的并联(三)混联电路实验与实训直流电阻电路故障的检查-、(四)直流电桥1.直流电桥平衡条件2.不平衡电桥(五)基尔霍夫定律1.基尔霍夫第一定律2.基尔霍夫第二定律(六)叠加原理(七)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1.电压源_-2:电流源3.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八)戴维南定理1.戴维南定理2.电源向负载输出的功率第三章电容器教学要求一--1.理解电容概念和决定平行板电容器大小的因素;了解电容器的主要参数。

《电工基础》在机电专业课程中的重要性

《电工基础》在机电专业课程中的重要性

电工基础》在机电专业课程中的重要性《电工基础》与机电专业课程的发展、专业教学水平的提高等多个方面都息息相关。

所以,对于《电工基础》在机电专业课程中重要性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机电专业教学领域虽然在《电工基础》重要性方面进行了一定研究,并且其研究应用在实际的机电专业课程教学中取得了十分有效的成绩,然而,随着社会对机电专业人才需求的不断提高,现有的对《电工基础》的研究显然已经不能满足机电专业课程发展的需要。

因此,在今后的机电专业课程领域的发展中,要加强对《电工基础》重要性的研究和重视,从而在更大程度上促进我国机电专业课程领域的进一步拓展。

一、《电工基础》在机电专业课程中的重要性《电工基础》作为机电专业中的一个重点科目,对于机电专业课程的发展有多个方面的重要作用。

笔者通过研究,将其重要性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1. 《电工基础》为机电专业课程提供理论基础。

笔者认为,《电工基础》在机电专业中最为突出的一点重要性就是其是机电专业课程中的基础课程,为机电专业课程提供理论基础。

《电工基础》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表现在知识点多、概念多等。

这些知识点、概念点都是机电专业课程中的基础知识点,为机电专业课程的深入学习提供较坚实的理论基础。

对于《电工基础》的学习,能够使学生的想象能力及创新能力有很大提高,这是因为《电工基础》中的一些理论具有较强的逻辑性,需要学生运用自身的想象能力及创新能力进行思考。

这两种能力对于机电专业课程的学习十分重要。

与此同时,《电工基础》在机电专业课程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其教材内容的承前启后。

首先,从《电工基础》的教材内容中,我们可以发现,该课程具有较强的衔接性,例如教材内容中的欧姆定律等都与中学的物理教材有很大关联性。

其次,在机电专业的其他重点课程中,如《电子技术》等,《电工基础》也是这些课程的延伸。

因而,《电工基础》在机电专业课程的发展中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2. 《电工基础》是机电专业的重要实践途经。

机械、机电专业类电子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考试题(多项选择题一)

机械、机电专业类电子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考试题(多项选择题一)

机械、机电专业类电子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考试题(多项选择题一)1.多级放大器的三种级间耦合方式为;A.阻容耦合;B.变压器耦合;C.直接耦合;D.间接耦合;答案:A、B、C2.影响三相异步电动机转速大小的物理量是;A.电源频率;B.磁极对数;C.转差率;D.磁场强度;答案:A、B、C3.电气安全检查包括;A.检查电气设备的绝缘是否老化、是否受潮或破损;B.检查绝缘电阻是否合格;C.检查电气连接部位是否完好;D.检查电工是否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答案:A、B、C、D4.三相四线制的供电系统,其线电压380V,关于负载的说法错误的是;A.采用三角形接法时负载可获得220V的相电压;B.采用三角形接法与星形接法时,相电压均为380V;C.用一个对称负载,作星形与三角形连接时,因线电压相等,所以线电流相等;D.照明用电应取其相电压;答案:A、B、C5.焊接操作的具体手法是;A.经常锉削烙铁头;B.烙铁撤离要讲究;C.加热要靠焊接桥;D.焊锡用量要适中;答案:B、C、D引入的反馈类型,错误的描述6.电路如下图所示,关于Rf2f2是;A.串联电压负反馈;B.并联电压负反馈;C.串联电流负反馈;D.正反馈;答案:A、B、CA10.用下图所示的数字万用表对12V 直流电压进行测量,正确 的说法是;A. 红表笔插VQ 孔,黑表笔插COM 孔。

B. 档位应选在▼~档20v 档。

C. 档位应选在V —档20v 档。

D. 黑表笔插VQ 孔,红表笔插COM 孔。

答案:A 、C11.下列图片中,电感元件是;BCD答案:B、DA% u_o■B.D.答案:C、D13.下列所示四只硅二极管中,处于导通状态的二极管是;答案:A、D14.某电路元件两端的电压及其通过的电流如图所示,则该元件呈负载性的情况是;B.2;C.3;D.4;答案:A、B15.属于滤波电路的是;A.低通滤波;B.中通滤波;C.高通滤波;D.带通滤波;答案:A、C、D16.可以用来计算电阻元件功率的公式为;A.UI;B.I2R;C.U2/R;D.UIt;答案:A、B、C17.在放大电路中,直流负反馈不能;A.提高晶体管电流放大系数的稳定性;B.提高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C.稳定电路的静态工作点;D.提高晶体管电压放大倍数的稳定性;答案:A、B、D18.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为;A.有效值;B.周期;C.初相;D.相位;答案:A、B、C19.下列属于电功的单位有;A.焦耳B.度C.兆瓦D.千瓦时答案:A、B、D20.关于实训室三相四线制电源,正确的说法是;A.电源频率为50Hz;B.电源相电压是220V;C.电源相电压是380V;D.电源线电压是380V;答案:A、B、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沭阳中等专业学校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10单招机械专业《电工基础》
一、填空题(30分)
1、电力系统中一般以大地为参考点,参考点的电位为( )电位。

2、欧姆定律一般可分为( )的欧姆定律和( )的欧姆定律。

3、全电路欧姆定律,说明了回路中电流Ⅰ与电源电动势的代数和成( )比,而与回路中的( )及( )之和成反比。

4、导体电阻的单位是( ),简称( ),用符号( )表示,而电阻率则用符号( )表示。

5、已知电源电动势为E ,电源的内阻压降为U 0,则电源的端电压U=( )。

6、有一照明线路,电源端电压为220伏,负载电流为100安,线路的总阻抗为0.2欧姆,那么负载端电压为( )伏。

7、串联电路中的( )处处相等,总电压等于各电阻上( )之和。

8、一只220伏15瓦的灯泡与一只220伏100瓦的灯泡串联后,接到220伏电源上,则( )瓦灯泡较亮,而( )瓦灯泡较暗。

9、1度电就是1千瓦的功率做功1小时所消耗的电量,所以它的单位又叫( )。

10、用万用表测量电路的电流时必须先断开电路,然后按照电流从正到负的方向,将万用表直流电流挡( )联到被测电路中。

11、一条均匀电阻丝对折后,通以和原来相同的电流,则在相同时间里,电阻丝所产生的热量是原来的( )倍。

12、用电压表测量电源路端电压为零,这说明外电路处于( )状态。

13、一电炉电阻为44Ω,额定工作电压220V ,则此电炉额定功率为( )。

14、如图1-2所示,已知E=50V ,I=20A ,R=20Ω,则
A 点的电位是( )
15.在串联电路中,等效电阻等于各电阻( )。

串联的电阻越多,等效电阻越( )。

16.图2-1所示电路中,已知U ab =6V, U=2V, 则R=( )Ω。

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____ ……………………….装……………………………………订…………………………………….线……………………
图1-2
17.图2-2所示电路中,R=()Ω。

图2-1 图2-2
18.电路的运行装态一般分为()、()、()。

19.负载获得最大功率时称负载与电源相()。

二、选择题(30)
1、一段电路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

A、I=UR
B、I=R/U
C、I=U/R
2、全电路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

A、I=R/(E+ro)
B、I=E/(R+ro)
C、I=E/R3、某直流电路的电压为220伏,电阻为40欧,其电流为()。

A、5.5安
B、4.4安
C、1.8安
D、8.8安
4、我国低压供电电压单相为220伏,三相线电压为380伏,此数值指交流电压的()。

A、平均值
B、最大值
C、有效值
D、瞬时值
5、某长度的1平方毫米铜线的电阻为3.4欧,若同长度的4平方毫米铜线,其电阻值为()。

A、6.8欧
B、5.1欧
C、1.7欧
D、0.85欧
6、6欧与3欧的两个电阻并联,它的等效电阻值应为()。

A、3欧
B、2欧
C、0.5欧
D、9欧
7、三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其总电阻等于一个电阻值的()。

A、1/3倍
B、3倍
C、6倍
D、4/3倍
8、将2 欧与3欧的两个电阻串联后,接在电压为10伏的电源上,2欧电阻上消耗的功率为()。

A、4瓦
B、6瓦
C、8瓦
D、10瓦
9、当导体材料及长度确定之后,如果导体截面越小,导体的电阻值则()。

A、不变
B、越大
C、越小
10、三个阻值相同的电阻R,两个并联后与另一个串联,其总电阻等于
()。

A、R
B、(1/3)R
C、(1/2)R
D、1.5R
三、判断题(22)
1.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是电子运动的方向。

()
2.几个不等值的电阻串联,每个电阻中通过的电流也不相等。

()3.两个电阻相等的电阻并联,其等效电阻(即总电阻)比其中任何一个电阻的阻值都大。

()
4. 并联电路的电压与某支路的电阻值成正比,所以说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电流相等。

()
5.当负载被断开时,负载上电流、电压、功率都是零。

()
6.电路图中参考点改变,各点电位也随之改变。

()
7.我们所说的负载增加、减少,是指负载电阻值的增加、减少。

()8.当负载取得最大功率时,电源的效率为100%。

()
9.电路图上标出的电压、电流方向是实际方向。

()
10.电路图中参考点改变,任意两点间的电压也随之改变。

()
四计算题
1.若3min 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是1.8C,则导体中的电流是多少?
2.图1-6所示电路中,已知V U V U cd ce 2,3==,若分别以e 和c 作参考点电位,求c 、d 、e 三点的电位及ed U 。

3.如图1-11所示电路,求U ad 、U bc 、U ac 。

图1-6
c
d
e

12V
36V

I=2A
a
b
c
d
图1-11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