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播音教程-节奏-语气-停连-重音
朗读技巧—停连重音语气

朗读技巧—停连重音语气朗读是一种有效传达信息和表达情感的方式之一,能够吸引听众,并让文字更加生动有趣。
为了提高朗读的质量和效果,以下是一些朗读技巧:停顿、重音和语气。
1.停顿停顿是朗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帮助你控制节奏,让听众更好地理解你的意思。
停顿有不同的类型和用途:-自然停顿:在句子的适当位置停顿一下,这样可以给听众一点时间理解所听内容。
一般来说,在逗号、句号和段落结束处停顿是必要的。
-意义停顿:在强调一些词或短语时,可以在其前后停顿,以突出重点。
通过合理运用停顿,可以使句子更加流畅和易于理解。
2.重音重音是指在朗读过程中强调一些词或短语,以突出其重要性或引起听众的注意。
重音有以下几种类型:- 词内重音:将重音放在一个单词内的一些音节上,通常在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中使用。
比如,"photoGRAPHY"、"proDUCE"和"beauTIFUL"。
- 词间重音:将重音放在一个句子中不同的单词或短语上,以强调它们之间的关系。
比如,"I didn't say he stole my MONEY",可以通过重音来强调不同的词汇,表达不同的含义和语气。
合理使用重音可以增加朗读的表现力和吸引力。
3.语气语气是指朗读时候表现出的情感和态度。
通过改变语气,可以更好地传达文章的意思和引起听众的共鸣。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语气:-愉快的语气:用于朗读欢乐、搞笑或轻松的内容,通过较高的音调和快节奏来表达快乐。
-悲伤的语气:用于朗读悲伤、悲惨或伤心的内容,通过较低的音调和缓慢的节奏来表达悲伤。
-惊讶的语气:用于朗读惊讶、震惊或紧张的内容,通过突然的变化、强烈的语调和停顿来表达惊讶。
使用适当的语气可以让听众更好地理解你的朗读内容,并产生共鸣。
总而言之,通过合理运用停顿、重音和语气等朗读技巧,可以提高朗读的质量和效果。
这些技巧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传达所读内容,吸引听众,并增加传递信息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朗诵过程中的4种停顿训练类型是什么

朗诵过程中的4种停顿训练类型是什么节奏与速度有密切的联系,但又不是等同的。
节奏不单是一个速度问题。
节奏是一种有秩序的、有规律的、协调的变化进程。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朗诵过程中的4种停顿训练类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与借鉴,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
朗诵过程中的4种停顿训练类型文法停顿文法停顿是行文过程的要求所产生的自然而然的停顿,它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按照行文的标点符号进行的停顿。
也就是说,这种停顿与标点符号是基本一致的。
一般来说,停顿的时间可理解为:逗号长于顿号分号长于逗号,句号长于分号,问号长于句号,感叹号、破折号、冒号则大致相同,段落之间的停顿长于句子间的停顿。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问号是表示疑问,需要对方回答或观众思考,停顿时间自然应比句号再长一些,给人留下思考的余地。
例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水向东流。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这两个句子前半句停顿时间应该较长,这是诗人提出的问题,需要读者回答或者思考,后半句是诗人自己给出的答案,停顿可比前句稍短。
第二种是由文章的结构决定的。
这种停顿是为了表示文章的层次、段落、部分等所作的停顿。
停顿是有思想、有内容的,并不是空的。
停顿时间长短应视具体的语言环境而定,往往是思想内容越多,停顿的时间就越长。
一般情况下,间歇时间由短到长依次是:句子、层次、段落、部分。
语法停顿语法停顿是指句子间语法关系的停顿,如句子中主谓之间、修饰、限制词与中心词之间的停顿,还有分句之间、句子之间、段落层次之间的停顿等。
标点符号是语法停顿的主要表征,语法停顿应与标点、层次、段落相一致。
逻辑停顿逻辑停顿是指为准确表达语义、揭示语言内在联系而形成的语流中声音的顿歇。
逻辑停顿不受语法停顿的限制,没有明确的符号标记,往往是根据表达的内容与语境要求来决定停顿的地方和停顿的时间。
逻辑停顿被称之为无形的“标点符号”,包括并列性停顿、照应性停顿、强调性停顿等多种方式。
感情停顿感情停顿是为了突出某种感情而作岀的间歇,这种停顿通常岀现在感情强烈处。
朗读技巧之重音、停连、语速、语调、语气、节奏要领方法指导

朗读基本技巧之重音、停连、语速、语调、语气、节奏所谓朗读的技巧,正是指朗读者为了准确地理解和传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感情而对有声语言所进行的设计和处理,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语言活动。
这些设计和处理是从作品内容出发的,技巧运用要经过两个阶段:其一,学习阶段——“刻意雕琢”阶段;其二,熟练阶段——“回归自然”。
不经过“刻意雕琢”,就不能“回归自然”,因为不敢雕琢,就永远不会雕琢,不学习技巧,就永远不能掌握技巧,也只好停留在自然状态中长期“自然”下去。
下面从重音、停连、语速、语调、语气、节奏等方面讲一讲朗读的基本技巧。
1.重音——朗读中画龙点睛的一笔。
如何表达重音呢?在确定了重音后,我们就要运用恰当的声音把重音表达出来。
提到重音的表达,人们往往理解为加重读。
其实,这是不够准确的。
如果各种重音都用使劲念、大声读的方法加以突出,不但不能突出重音,也显得单调。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重音表达方法:(1)加强音量就是把确定为重音的音节读得重一些、强一些,而把非重音音节读得轻一些、弱一些。
读重音,唇舌要用力;读非重音,唇舌可以稍松弛。
这样可以在强弱的对比中突出重音。
(2)增加音高就是把确定为重音的音节的读音提高一些,而把非重读音节的读音降低一些。
具体来说,在读重读音节时,发音部位推前,声带拉紧;非重读音节,发音部位靠后,声带稍松。
通过声音的高低对比突出重音。
(3)增加音长(4)重音轻读(5)语法重音一般短语的谓语重,动宾结构的宾语重,定语状语和补语重,疑问和指示代词重,列举的并列词语重,比喻句中的喻体重,轻声音节的头音重,人名地名的尾音重。
(6)逻辑重音朗读重音可以任意转移,但一定要符合语言逻辑绝对不能前言不搭后语。
必须前后呼应才有道理。
语法重音服从逻辑重音,是因为语言环境有差异,逻辑重音要标上着重号,以便于正确地体现语意。
2.停连——朗读中的标点符号这里的“停”,指的是停顿;“连”,指的是连接。
这里我们先谈谈句中的停连。
实用播音教程-节奏-语气-停连-重音

实用播音教程-节奏-语气-停连-重音实用播音教程-节奏-语气-停连-重音-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第十三章节奏第一节节奏的概念一、节奏的涵义(一)节奏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也是生理和心理的统一;例:鼓声,非洲战鼓那激越昂奋的敲击,儿童鼓乐队那单纯稚气的鼓音,轻音乐中小军鼓那轻快俏皮的鼓点;再如电影里“ 鬼子进村” 那呆滞沉闷的节奏,都由不同的生理感应,带来截然不同的心理感受,产生各个迥异的联想,引起强烈的感情共鸣。
(二)节奏的变化由各种不同要素的对比组合显现节奏是艺术作品中各种可比成分连续不断的交替。
-----《简明美学辞典》节奏是一件艺术品中所包含的各种不同要素有次序、有节度的变化。
-----《演技六讲》“……音响运动的轻重缓急形式形成节奏,……其中各音的时值和强弱不同形成节奏……”——《辞海》“节奏,谓或作或止,作则奏之,止则节之。
”——《乐记》“或者先抑而后扬,或者先扬而后抑,或者抑扬相间,这表现出来变成了诗的节奏。
”——郭沫若(三)节奏是交替出现的有一定规律的有序运动“ 有段落才可以有起伏,有起伏才可以见节奏。
音波始终单调一律,无节奏。
轻重相间见节奏。
”——朱光潜(一)播音节奏是以思想感情运动为依据的声音运动形式(二)播音节奏的外部形式表现为有声语言流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三)播音节奏是具有一定特点的声音形式的回环往复(四)播音节奏的整体性例:《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例:3月6日上午,河北滦县城内一条公路上,3匹马拉着一辆大车向北箭一般地狂奔,车把式已被摔在路边。
前面,有14名小学生正走到丁字路口,被这突如其来的险情惊呆了。
“快闪开!”路旁飞身闪出一位解放军同志,迎头去抓马缰绳,因惊马来势太猛,没有抓住。
他又侧身一闪抱住马头,惊马长嘶一声,前蹄腾空而起,把他悬吊起来,他紧紧抱住马头不放,被拖出二十多米,车终于停住了。
播音主持停连讲义

播音创作基础——停连播音主持语言表达得基本技巧(外部技巧)包括停连、重音、语气、节奏。
在一组稿件或一档节目中,语句得形态就是千变万化得。
一句话里,哪里该停,停多久,哪里就是重音,哪里该轻读,一段话中,哪几句该连,哪几句不连,哪几句就是重点;整个句子得声音形式就是升就是降,就是强就是弱,就是急就是缓……这都大有学问。
这节课我们来讲一下其中得表达技巧之一,“停连”。
什么就是停连呢,简单地说,有声语言得停连就是指语流中停顿与连接得总称。
为什么要把停连作为播音主持语言创作得技巧之一单列出来讲呢。
下面让我们三个方面来了解下停连在有声语言创作中得必要性。
从生理角度瞧,播音员、主持人得声音就是靠气息支撑得,除了发较短得句子外,任何人都不可能不停歇地一口气说到底。
在播音主持过程中,必须有不断补充与调节气息得自然生理过程。
从心理学角度瞧,语言就是思维与情感得反映,播音员、主持人在节目中肯定会有思维活动、情感运动,会有一个组织与选择恰当得语言,来表达思维并准确发出声音得心理过程。
内容表达上讲,适当得停连让听者有时间领会内容,突出重要信息。
在广播电视传播中,我们播音主持语言得停连就是以心理需要为主、生理需要为辅得。
要想正确运用停连为内容与思想感情服务,首先要照准停连得位置。
其次虽然停连在口语表达中很重要,但就是还应注意,停顿不宜太多,否则会支离破碎,特别就是新闻类节目得播报中,应少停多连。
停顿与连接都就是有声语言中表达思想、抒发感情得方法,就是有声语言中得标点符号。
下面我们来通过一个例子来感受下“停连”在语义表达中得重要作用。
例子:相传主人请客,给客人发请柬,客人回复: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一盘青菜不可。
于就是主人做了一桌青菜,结果客人很生气。
请问:主人与客人分别对这句话怎么断句?客人: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一盘青菜不可。
主人: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一盘青菜不可。
一、播音主持得节奏——停连停连:有声语言得流动过程中,声音得中断与延续。
(完整版)实用播音教程

内在语
• 言有尽而意无穷,天下之至言也。(北宋.苏轼) • 定义:播音的内在语,是指那些在播音语言中所
不便表露,不能表露,或没有完全表露出来和没 有直接表露出来的语句关系和语句本质。 • 作用:揭示语句本质和语言链条 • 类型 1发语性内在语
为什么需要停连
停顿和连接在有声语言表达中,常常是同时存在的,
既是一种生理需要,更是一种心理上的需要;既是传播
者的需要,也是受传者的需要。生理上一口气完成一个
作品是不可能的,心理上停连应该是积极地、主动地,
以自如的服从思想感情运动的需要。
1.能调节朗读者、说话者的气息 2.能准确、鲜明、生动地表达内容。
(组团规则:一二 、二三)
停连 重音 语气 节奏 即兴口语表达
目录
▪ 这个世界上如果男人没有了女人就恐慌了。
, 这个世界上如果男人没有了,女人就恐慌了。 , 这个世界上如果男人没有了女人就恐慌了。
火光 [俄]柯罗连科
很久以前,在一个漆黑的秋天的夜晚,我泛舟在西伯利亚一条阴森森 的河上。船到一个转弯处,只见前面黑黑的山峰下面,一星火光蓦地一 闪。
, 杀 他 不 得 留!
, 杀 他 不 得 留!
停连的分类
• 从准备稿件的全局角度出发,以稿件的内容、脉 络、听者心理为依据,我们将停连分为十类。
• 第一类:区分性停连 第六类:判断性停连 • 第二类:呼应性停连 第七类:转换性停连 • 第三类:并列性停连 第八类:生理性停连 • 第四类:分合性停连 第九类:回味性停连 • 第五类:强调性停连 第十类:灵活性停连
• 停顿和连接都是有声语言行进中显示语意、抒发 感情地方法。无论停或连,都是思想感情发展变 化的要求,而不是任意的。
播音主持停连讲义

播音创作基础——停连播音主持语言表达的基本技巧(外部技巧)包括停连、重音、语气、节奏。
在一组稿件或一档节目中,语句的形态就是千变万化的。
一句话里,哪里该停,停多久,哪里就是重音,哪里该轻读,一段话中,哪几句该连,哪几句不连,哪几句就是重点;整个句子的声音形式就是升就是降,就是强就是弱,就是急就是缓……这都大有学问。
这节课我们来讲一下其中的表达技巧之一,“停连”。
什么就是停连呢,简单地说,有声语言的停连就是指语流中停顿与连接的总称。
为什么要把停连作为播音主持语言创作的技巧之一单列出来讲呢。
下面让我们三个方面来了解下停连在有声语言创作中的必要性。
从生理角度瞧,播音员、主持人的声音就是靠气息支撑的,除了发较短的句子外,任何人都不可能不停歇地一口气说到底。
在播音主持过程中,必须有不断补充与调节气息的自然生理过程。
从心理学角度瞧,语言就是思维与情感的反映,播音员、主持人在节目中肯定会有思维活动、情感运动,会有一个组织与选择恰当的语言,来表达思维并准确发出声音的心理过程。
内容表达上讲,适当的停连让听者有时间领会内容,突出重要信息。
在广播电视传播中,我们播音主持语言的停连就是以心理需要为主、生理需要为辅的。
要想正确运用停连为内容与思想感情服务,首先要照准停连的位置。
其次虽然停连在口语表达中很重要,但就是还应注意,停顿不宜太多,否则会支离破碎,特别就是新闻类节目的播报中,应少停多连。
停顿与连接都就是有声语言中表达思想、抒发感情的方法,就是有声语言中的标点符号。
下面我们来通过一个例子来感受下“停连”在语义表达中的重要作用。
例子:相传主人请客,给客人发请柬,客人回复: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一盘青菜不可。
于就是主人做了一桌青菜,结果客人很生气。
请问:主人与客人分别对这句话怎么断句?客人: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一盘青菜不可。
主人: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一盘青菜不可。
一、播音主持的节奏——停连停连:有声语言的流动过程中,声音的中断与延续。
朗读技巧之重音停连语速语调语气节奏要领方法指导

朗读技巧之重音停连语速语调语气节奏要领方法指导朗读是指以声音表达文字内容的一种技巧。
在朗读时,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技巧来提高表达效果,使听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所传达的信息。
以下是一些朗读技巧的要领和方法指导:1.重音:重音是词语中的一部分音节在发音时更强调、更清晰的音。
在朗读时,需要根据句子的结构和含义确定重音的位置,并通过声音的强调和变化来突出重音部分。
这样做可以使整个句子更加生动有力,也更能吸引听者的注意力。
2.停连:停连是在朗读过程中合理使用停顿的技巧。
停顿的位置和长度会影响听者对语句的理解和感受。
在阅读时,尤其是在长句子和复杂句子中,适当的停顿可以提高阅读流畅性和准确性,同时也能给听者更好的理解时间。
3.语速:语速是指朗读时的节奏和快慢程度。
快速朗读可能会导致口误和发音不清晰,而过慢的语速则可能让听者产生厌烦和不耐烦的感觉。
在朗读中,需要保持适度的语速,使听者能够跟上并理解所表达的内容。
4.语调:语调是指朗读时声音的升降和变化。
适当的语调可以突出句子的重点和情感,增强表达效果。
在朗读时,可以通过改变声音的高低和变化来呈现出不同的情绪和语义,使听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所传达的信息。
5.语气:语气是指朗读时声音的强弱和力度。
语气的变化可以使语句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在朗读时,可以通过调整声音的响亮度和力度来突出关键词和情感,从而让听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接受所传达的信息。
6.节奏:节奏是指朗读中的音与音之间的间隔和距离。
适当的节奏可以使语句更加流畅和自然,同时也可以加强听者对所表达内容的注意力和理解。
在朗读过程中,需要注意调整音节和词语之间的时间间隔和音调变化,使整个句子的节奏感更加明显和舒适。
综上所述,朗读是一种能够更好地表达和传达文字内容的技巧。
在朗读时,我们可以通过使用重音、停连、调节语速、语调、语气和节奏等技巧来提高表达效果,并使听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所传达的信息。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调整,我们可以逐渐掌握这些朗读技巧,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的朗读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播音教程-节奏-语气-停连-重音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第十三章节奏
第一节节奏的概念
一、节奏的涵义
(一)节奏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也是生理和心理的统一;
例:鼓声,非洲战鼓那激越昂奋的敲击,儿童鼓乐队那单纯稚气的鼓音,轻音乐中小军鼓那轻快俏皮的鼓点;再如电影里“ 鬼子进村” 那呆滞沉闷的节奏,都由不同的生理感应,带来截然不同的心理感受,产生各个迥异的联想,引起强烈的感情共鸣。
(二)节奏的变化由各种不同要素的对比组合显现
节奏是艺术作品中各种可比成分连续不断的交替。
-----《简明美学辞典》
节奏是一件艺术品中所包含的各种不同要素有次序、有节度的变化。
-----《演技六讲》
“……音响运动的轻重缓急形式形成节奏,……其中各音的时值和强弱不同形成节奏……”
——《辞海》
“节奏,谓或作或止,作则奏之,止则节之。
”
——《乐记》
“或者先抑而后扬,或者先扬而后抑,或者抑扬相间,这表现出来变成了诗的节奏。
”
——郭沫若
(三)节奏是交替出现的有一定规律的有序运动
“ 有段落才可以有起伏,有起伏才可以见节奏。
音波始终单调一律,无节奏。
轻重相间见节奏。
”
——朱光潜
二、播音节奏概念
(一)播音节奏是以思想感情运动为依据的声音运动形式
(二)播音节奏的外部形式表现为有声语言流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
(三)播音节奏是具有一定特点的声音形式的回环往复
(四)播音节奏的整体性
例:《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例: 3月6日上午,河北滦县城内一条公路上,3匹马拉着一辆大车向北箭一般地狂奔,车把式已被摔在路边。
前面,有14名小学生正走到丁字路口,被这突如其来的险情惊呆了。
“快闪开!”路旁飞身闪出一位解放军同志,迎头去抓马缰绳,因惊马来势太猛,没有抓住。
他又侧身一闪抱住马头,惊马长嘶一声,前蹄腾空而起,把他悬吊起来,他紧紧抱住马头不放,被拖出二十多米,车终于停住了。
这时马车距离小学生只有三米多远,好险呀!
车把式赶上来紧紧握住解放军的手,可当人们追问他的姓名、住址时,他微笑着离开了人群。
人们经多方询问,才打听到他是当地驻军某部特务连指导员贾久玉。
“六一”前夕,部队召开大会,给他记了三等功。
语气与节奏的相异之处
第一,从存在范围看,播音基础理论中的语气概念,以语句为存在单位,存在范围较小。
第二,从确定语气或节奏的过程看,二者具有一定的逆向性。
第三,从语气和节奏的精神内涵看,语气更为具体,节奏则相对笼统,表现为“ 类” 的或有一定模糊度的情感体验。
第二节节奏的作用及成因
一、播音节奏的作用
(一)激发调节功能
(二)强化表现功能
(三)引导定向功能
二、播音节奏的成因
(一)体察存在于客体的节奏
(二)激活主体的生理、心理节奏
(三)考虑传播对象对节奏的需求心理
(四)熟悉语言声音形式的节奏要素
第三节节奏的类型
一、节奏的基本分类
(一)轻快型
(二)凝重型
(三)低沉型
(四)高亢型
(五)舒缓型
(六)紧张型
二、主导节奏与辅助节奏
(一)主导节奏的类型特色在回环往复中不断强化,从而具有鲜明的特定性。
(二)主导节奏对辅助节奏的影响,往往使渗入的辅助节奏也带有主导节奏类型的特点。
(三)主导节奏与辅助节奏的内在同一性形成了跌宕起伏、和谐统一的播音节奏。
(四),在播音作品中,主导节奏和辅助节奏之间的相互作用存在着多样性,或前后照应、或铺垫烘托、或对比映衬……大体上可概括为相反相成和相辅相成两种关系。
第四节节奏的转换方法
一、节奏转换的规律
“ 将欲作结密郁塞,必先以疏松点缀;将欲作平远舒徐,必先以峭拔陡绝;将欲之虚灭,必先之以充实;将欲之幽邃,必先之以显爽。
”
——于安澜《画论丛刊》
例: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
孟浩然
洛阳访才子,
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
何如北地春。
二、节奏的基本转换形式
(一)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例:
《草地夜行》中老战士牺牲自己,解救小战士的情节:
①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也被黑暗吞没了,满天堆起了乌云,不一会儿下起大雨来。
我一再请求他放下我,怎么说他也不肯,仍旧一步一滑地背着我向前走。
②突然,他的身子猛地往下一沉。
“ 小鬼,快离开我!” 他急忙说,“ 我掉进泥潭里了。
”
③我心里一惊,不知怎么办好,只觉得自己也随着他往下陷。
这时候,他用力把我往上一顶,一下子把我甩在一边,大声说:“快离开我,咱们两个不能都牺牲!——要……要记住革命!……”
④我使劲伸手去拉他,可是什么也没有抓住。
他陷下去了,已经没顶了。
⑤我的心疼得像刀绞一样,眼泪不住地往下流。
多么坚强的同志!为了我这样的小鬼,为了革命,他被这可恶的草地夺去了生命!
(二)欲快先慢,欲慢先快
例:《跳水》一文中船长机智救子一段:
①正在这时候,孩子的父亲——船长从船舱里走了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本来要打海鸥的。
②他看见儿子站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向他瞄准,同时喊:“跳到水里,赶快跳到水里,不跳我就开枪了!”
③小孩在上面摇晃着,没有听明白爸爸的话。
④“跳到水里,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在父亲刚喊出“三”的时候,小孩把头往下一低就跳了下去。
例:
广播通讯《电视急告》中,播音员的报告词:
¡°急告病儿¡ª¡ª邱波,不能服用错拿的药物。
汉阳区第二门诊部今天下午5点30分,有一份大人服用的土霉素、APC、颠茄合剂被邱波的家长错拿,急告病儿家长,邱波不能服用此药。
¡±
例:
散文《桂林山水》中的一段: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欣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
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
(三)欲重先轻,欲轻先重
例:散文《麻雀》中核心的三段:
①风猛烈地摇着路旁的白桦树,我顺着林荫路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才出生不久,是从窝里摔下来的。
②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
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地落在猎狗面前。
它蓬起了全身的羽毛,样子很难看,绝望地尖叫着。
③老麻雀用自己的身体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可是因为紧张,它小小的身体发抖了,发出嘶哑的声音,它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
在它看来,猎狗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哇!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三、节奏转换的技巧
例:散文《月光曲》中的一段:
①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
波光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
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缕轻纱似的微云。
②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例:散文《春》一文里描绘春草的一段:
①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②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③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④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第五节节奏的运用与控制
一、节奏的总体布局
(一)主导节奏的回环往复要鲜明;
(二)起烘托、映衬、铺垫、对比作用的辅助节奏与主导节奏要和谐,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对比适度,控纵有节
(一)对比适度,控纵有节的根据。
(二)节奏运用易出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