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放射科影像诊断试题PPT课件

合集下载

最新x线放射影像基础ppt课件

最新x线放射影像基础ppt课件

X线的基础知识
一、什么是X线 二、X线的产生 三、X线的特性 四、X线成像特点 五、X线机简介 六、放射防护知识
五、摄影X线机简介
X线机的主 要发生装置
X线球管
控制台
高压发生器
五、摄影X线机简介
X线球管:
五、摄影X线机简介
• X射线管相关参数 – 实际焦点、有效焦点(焦点功率) 0.6/1.2mm;32/77kw – 靶角:12° – 热容量:300kHu -阳极转速
X线的基础知识
一、什么是X线 二、X线的产生 三、X线的特性 四、X线成像特点 五、X线机简介 六、放射防护知识
三、X线的特性
穿透作用 X线的能量很大,波长很短,穿透力很强
荧光作用 某些物质受到X线照射时会产生荧光
物理 特性
电离作用 具有足够能量的X线光子照射物质时,
使核外电子脱离原子轨道
X
热作用
滤电胶 线离 器室片
人 体
放大 电离室自动曝光控时原理
五、摄影X线机简介
电离室自动曝光控制(AEC):
目前大部分采用所谓“三野 原理” 。三个测量野可根据 不同部位摄影的要求,用开 关选择分别使用或任意组合。
电极
三野电离室结构
导线 保护环
五、摄影X线机简介
X线的基础知识
一、什么是X线 二、X线的产生 三、X线的特性 四、X线成像特点 五、X线机简介 六、放射防护知识
五、摄影X线机简介
限束器(束光器、缩光器)
一、限束器的作用
二、手动、电动限 速器的区别
五、摄影X线机简介
滤线栅:是将许多根薄铅条互相平行或按一定的斜率排列固定起来
的装置。
五、摄影X线机简介
五、摄影X线机简介

最新9-1放射诊断影像质量及评价教学讲义ppt

最新9-1放射诊断影像质量及评价教学讲义ppt

原文解析
产后三病
(一)成因 【原文】 问曰:新产妇人有三病,一
者病痉,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难, 何谓也?师曰:新产血虚,多汗出, 喜中风,故令病痉;亡血复汗,寒 多,故令郁冒;亡津液,胃燥,故 大便难。(1)
【解析】
痉 病-产后血虚汗多,筋脉失养 复因体虚兼感风邪。
郁 冒-产后血虚多汗,血耗津伤, 复感外邪,表里之气逆而上冲。
第一节 放射诊断影像质量管理
一、质量管理理念的提出
• 1991年、1996年和1999年中华放射学会技术组 分别在大连、南京、沈阳召开了第一届、第二届 和第三届全国X线诊断影像QA和QC研讨会,并 组织制定了《X线摄影中5个典型部位的综合评价 标准》。
• 国家卫生部分别于1993年、1995年颁布了《医用 X线诊断放射卫生防护及影像质量保证管理规 定》、《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应用管理暂行办法》 等法规,并宣传、推广影像QA、QC的计划和实 施方法。
质量管理原则 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 质量管理体系基本原理 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第一节 放射诊断影像质量管理
二、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二)质量与质量管理 • 放射诊断影像质量就是指影像本身能满足临床诊
断目的的性质。 • 管理是指指导和控制各组织的相互协调活动,即
制定计划及完成计划所进行的一切活动。 • QM是指制定质量计划并实现这些计划所开展的
产后-产后伤血,血虚寒滞 -补虚散寒,行滞止痛
病机:产后血虚里急 治法:补虚养血,散寒止痛 方药:当归生姜羊肉汤
当归生姜羊肉汤证与当归芍药散证比较
当归生姜羊肉汤
当归芍药散
共同点
以腹中xiu痛为主症
主治 产后腹痛、寒疝腹痛、 妊娠腹痛、妇人杂病
虚劳不足

放射影像检查ppt课件

放射影像检查ppt课件
34
急性期
亚急性早期
亚急性晚期
囊变期
35

中枢神经系统
◦ 胶质细胞瘤
起源神经胶质细胞,星形细胞瘤最常见,分Ⅰ~Ⅳ级 CT表现 Ⅰ级:等或均匀低密度,无瘤周水肿,无强化
Ⅱ~Ⅳ级:混杂密度肿块,界限不清,有钙化、出 血、坏死或囊变,壁结节,瘤周水肿和占位明显
不规则环形强化
MRI表现
5
第一节 放射影像学原理

CT平扫

CT对比增强扫描
◦ 普通CT增强检查 ◦ 多期增强检查 ◦ CT血管成像(CT angiogaphy,CTA) ◦ 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g)
6
7
头颅CT平扫
脑血流速CBF 脑血流速CBV 平均通过时间MTT
8
第一节 放射影像学原理
血肿吸收形成软化灶伴局部脑萎缩
32
急性期 吸收期
慢性期
33

中枢神经系统
◦ 颅内出血
MRI表现 急性期(0~2天):T1WI和T2WI均为等或低信号 亚急性期(2~21天)
早期:T1WI高信号,T2WI低信号
晚期:T1WI及T2WI均为高信号, 慢性期(21天以后):T1WI及T2WI均为高信号且 周围有含铁血黄素沉着的低信号环 囊变期:液化囊变呈液体信号
诊断学12源自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Wilhelm Conrad Rö nten)发现了X线 1901诺贝尔物理学奖 医学影像学包括
◦ X线诊断 ◦ 超声诊断 ◦ 核素显像诊断 ◦ CT和MRI诊断 ◦ 介入放射学
介入诊断
介入治疗
3
第一节 放射影像学原理

放射诊断学PPT课件

放射诊断学PPT课件
21
正 位 : 后 前 位
22
侧位胸片上两侧肺 门大部重叠,右肺门略 偏前。肺门表现似一尾 巴拖长的“逗号”,其 前缘为上肺静脉干,后 上缘为左肺动脉弓,拖 长的逗号尾巴由两下肺 动脉干构成。
23
右 侧 位
24
左侧位
25
右 前 斜 位
26
(三)肺纹理:在充满气体的肺野,可见自 肺门向外呈放射分布的树枝状影,称为肺 纹理(lung‘s markings)。
29
30
(五)气管、支气管: 在高千伏胸片上,气管和肺门区的主
支气管、叶支气管可以显示。 气管在第5~6胸椎平面分为左、右主
支气管。气管分叉部下壁形成隆突,分叉 角为60°~85°。两侧主支气管逐级分出 叶、肺段、亚肺段、小支气管、细支气管、 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和肺泡囊。
31
32
二、纵隔: 纵隔(mediastinum)
8
9
四、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简称CT:
其主要特点是具有高密度分辨率,比 普通X线照片高10~20倍。能准确测出某一 平面各种不同组织之间的放射衰减特性的 微小差异,以图像或数字将其显示,极其 精细地分辨出各种软组织的不同密度,从 而形成对比。但CT也有其限制,如对血管 病变,消化道腔内病变以及某些病变的定 性等。
放射诊断学
内科教研室
1
2
检查方法
一、透视(Fluoroscopy): 使X线透过人体被检查部
位并在荧光屏上形成影像,称 为透视。透视一般在暗室内进 行,检查前必须做好暗适应, 带深色眼镜并有暗室内适应一 段时间。 (一)优点:经济,操作简便。 能看到心脏、横膈及胃肠等活 动情况,同时还可转动患者体 位,作多方面观察,以显示病 变及其特征,便于分析病变的 性质,多用于胸部及胃肠检查。

普通X线影像诊断PPT课件

普通X线影像诊断PPT课件

麻痹性肠梗阻:全胃肠道扩张,液平面相
对少。
第48页/共110页
机械性:对比
立位
卧位
腹部立卧位片:小肠明显扩张,肠腔内见多 量气体及多发液平 低位小肠梗阻
第49页/共110页
1、单纯性小肠梗阻:阶梯状液平面、大 跨度肠曲、肠曲张力高。
第50页/共110页
第51页/共110页
立位
卧位
2、绞窄性小肠梗阻:小肠扭转——空回 肠换位征、假肿瘤征、小跨度肠曲等。
第3页/共110页
肺 炎
第4页/共110页
第5页/共110页
右肺上叶大叶 性肺炎 大叶密度增高、 内有支气管气 象、下缘水平 裂为界和无体 积变化征象。
第6页/共110页
2、小叶性肺炎
第7页/共110页
2、小叶性肺炎
第8页/共110页
间质性肺炎
第9页/共110页
肺 癌
•1、中心型肺癌:发生在段支 气管以上 肺门肿块+支气 管阻塞性改变(肺气肿、肺 炎、肺不张) •2、周围型 肺癌:发生在段 支气管以下 肺内肿块 第10页/共110页
第28页/共110页
六、典型浸润性肺结核
多见于成人; 多发生于上叶尖后段及下叶背段; 多发病灶; 多种多样的病变:渗出、增生、纤 维化、钙化、空洞、播散灶、结核 球、干酪性肺炎。
第29页/共110页
浸润性肺 结核:
第30页/共110页
浸润性肺 结核:空 洞及播散 灶
第31页/共110页
圆形、椭圆形或 分叶状,多数直 径小于3CM,边缘 较光滑, 可出现 层状、环状或斑 点状钙化影,或 内有小透明区, 周围常有卫星灶 (纤维增殖病 灶)。但也可密 度均匀,无钙化, 无卫星病灶。

最新[精华]放射诊断学PPT课件

最新[精华]放射诊断学PPT课件

b急性粟粒型肺结核
(1)早期呈毛玻璃样密度增高,肺纹
理显示不清。
(2)约10天左右出现粟粒样病灶,1-
2mm,呈圆形。其特征是“三均 匀”。
(3)上述粟粒病灶多在10个月左右吸
《放射诊断学》
收。
东大医学影像学系 杨小庆 储成凤
8
X线表现 2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Ⅱ型)
b亚急性或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1)多发斑片状渗出或增殖灶 (2)多发粟粒或结节影 (3)可有斑片状钙化阴影
b 大叶性干酪性肺炎:呈肺段或肺叶性 实变,但密度较高,高千伏片显示多 发虫蚀状空洞。
b 小叶性干酪性肺炎:呈两肺散在的斑 片状阴影,亦可与大叶性病灶并存。
《放射诊断学》
东大医学影像学系 杨小庆 储成凤
20
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Ⅳ型)肺结核
是各型肺结核恶化、好转与稳定 交替发展而来,病理特征:纤维 厚壁空洞,广泛纤维性变及支气 管播散病灶组成病变的主体,可 合并支扩,肺气肿等。
12
结核球
浸润型肺结核
பைடு நூலகம்
b 为纤维组织包绕干酪样病灶而形成
b 呈圆或椭圆形致密影,单发多见。 直径2-3cm。
b 密度多较均匀,其内可有小空洞(呈 半月形或裂隙状),亦可有环状或点 状钙化。常有卫星灶。
《放射诊断学》
东大医学影像学系 杨小庆 储成凤
16
干酪性肺炎
浸润型肺结核
b 机体抵抗力极差,对结核菌高度过敏 者。
进 入 夏 天 ,少 不了一 个热字 当头, 电扇空 调陆续 登场, 每逢此 时,总 会想起 那 一 把 蒲 扇 。蒲扇 ,是记 忆中的 农村, 夏季经 常用的 一件物 品。 记 忆 中 的故 乡 , 每 逢 进 入夏天 ,集市 上最常 见的便 是蒲扇 、凉席 ,不论 男女老 少,个 个手持 一 把 , 忽 闪 忽闪个 不停, 嘴里叨 叨着“ 怎么这 么热” ,于是 三五成 群,聚 在大树 下 , 或 站 着 ,或随 即坐在 石头上 ,手持 那把扇 子,边 唠嗑边 乘凉。 孩子们 却在周 围 跑 跑 跳 跳 ,热得 满头大 汗,不 时听到 “强子 ,别跑 了,快 来我给 你扇扇 ”。孩 子 们 才 不 听 这一套 ,跑个 没完, 直到累 气喘吁 吁,这 才一跑 一踮地 围过了 ,这时 母 亲总是 ,好似 生气的 样子, 边扇边 训,“ 你看热 的,跑 什么? ”此时 这把蒲 扇, 是 那 么 凉 快 ,那么 的温馨 幸福, 有母亲 的味道 ! 蒲 扇 是 中 国传 统工艺 品,在 我 国 已 有 三 千年多 年的历 史。取 材于棕 榈树, 制作简 单,方 便携带 ,且蒲 扇的表 面 光 滑 , 因 而,古 人常会 在上面 作画。 古有棕 扇、葵 扇、蒲 扇、蕉 扇诸名 ,实即 今 日 的 蒲 扇 ,江浙 称之为 芭蕉扇 。六七 十年代 ,人们 最常用 的就是 这种, 似圆非 圆 , 轻 巧 又 便宜的 蒲扇。 蒲 扇 流 传 至今, 我的记 忆中, 它跨越 了半个 世纪, 也 走 过 了 我 们的半 个人生 的轨迹 ,携带 着特有 的念想 ,一年 年,一 天天, 流向长

医用放射诊断PPT课件

医用放射诊断PPT课件

CR系统影像读取原理图
a
18
CR影像的空间分辨力: 取决于PSL晶体的颗粒度和读取装置的电、光学特性。 PSL结
晶体尺寸越小,发光效率越高,图像空间分辨力越高。激光束 点直径越小,读取信息量相对越多,影像质量越高。 CR影像 的空间分辨力尚不如传统胶片。
CR影像的噪声: 1、X线量子噪声: IP吸收过程中产生,与IP 吸收的X线量子数(入射X线量)成反比。 2、光量子噪声:光电倍增管光电转换中产生,与光电子数成 反比。
的不同,应用灵敏度极高的仪器对人体进行测量 ,然后将测量所获取的数据输入电子计算机,电 子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后,就可摄下人体被检 查部位的断面或立体的图像,发现体内任何部位 的细小病变。
a
31
扫描系统:x线管、 探测器和扫描架; 计算机系统:将扫描收集到的信息数据进行储存 和运算;
图像显示和存储系统:经计算机处理,重建的图 像显示在电视屏上或用多幅照相机或激光相机将 图像摄下。
2).选择与部位大小相适应的IP板,不要用大 板照小部位,而且照射野要覆盖整块IP。
3).扫描前输入的检查部位、体位和投照资料 等要尽量准确和完整。
4).曝光时正确定向片盒,图像扫描出来就是 正向的,可以省除旋转图像的麻烦。
5).由于IP上的图像质量随时间推移而降低, 因此最好一个小时内扫描IP,IP长时间不用再次使用 时,最好先行强光擦除,以消除可能存在的潜影
3、系统固有噪声: IP结构噪声、光学系统噪声、电子系统噪 声、机械传导系统噪声等。
X线剂量较低时,图像噪声决定于量子噪声;X线剂量较高时, 图像噪声决定于固有噪声。
a
19
由于CR读取时会根据曝光条件、曝光范围、部位、 体位等信息自动调节图像至最佳状态,因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射剂 1.青霉素:静滴:一般10~20万u/kg/d。 2.头孢类:先锋6、先锋5、头孢噻肟、头孢 曲松、 头孢他啶等,一般用
30~100mg/kg/d 3.克林霉素 15~25mg/kg/d,静滴(浓度不 超过0.6%) 4. .穿琥宁:10mg/kg/d,静滴。 5.双黄连粉针剂:60mg/kg/d,静滴(浓度不 超过1%)
五、呕吐、腹泻
• 常见原因:急性胃肠炎、轮状病毒肠炎、 细菌性 痢疾
• 治疗: • 呕吐: • 1.胃复安:每次 0.1~0.3mg/kg im或口
服。 • 2. 吗丁啉:每次0.3mg/kg口服 • 3.藿香正气丸等
• 腹泻:
• 1.思密达:1岁以下,每次1/3袋, tid;1~3岁, 每次1/2袋,tid;大于 3岁,每次1袋,tid 。
6.
放射科影像诊断试题
第四套 描述所见 可能诊断
1.
2.
3.
4.
5.
6.
放射科影像诊断试题

第五套

描述所见

可能诊断
1.
2.
3.
4.男,78岁,排尿不畅
5.
6.
放射科影像诊断试题
第六套 描述所见 可能诊断
1.
2.
3.
4.
5.
6.
儿科急诊常见病症的处理
儿二科 代兴波
林、复方氨基比林、来比林忌用,因有
引致溶血可能;哮喘、水痘病伴发热者
慎用APC 、来比林。
• 蚕豆病用药禁忌:磺胺、呋南类,阿司匹林, 复方氨基比林,大量维生素C ,黄连,牛黄, 腊梅花,大剂量银花、麻黄。
(二)病因治疗:选用抗生素、中成药口服或静滴 口服类:
罗红霉素颗粒剂(50mg/包) 5 ~10 mg/kg/d, bid; 阿奇霉素5 ~10 mg/kg/d , qd; 阿莫西林干糖浆30~50mg/kg/d tid~qid; 先锋6干糖浆:25~50mg/kg/d tid~qid; 施复捷:7 ~15 mg/kg/d ,bid; 世福素:4 ~8 mg/kg/d ,bid; 抗病毒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银翘解毒液、 清开灵口服液等.
放射科影像诊断试题
1.双膝正侧位片: 描述所见 可能诊断
5.描述所见 可能诊断
6.
放射科影像诊断试题

第二套

描述所见

可能诊断
1.
2.
3.
4.
5.
6.床边片:呼吸困难 咳粉红色泡沫痰,双 肺湿罗音
放射科影像诊断试题
第套 描述所见 可能诊断
1.
2.
3.
4.
5.
(二)支气管肺炎
1.抗生素+地塞米松 2. 口服硫酸舒喘灵、小儿肺炎合剂等 (三)急性喉炎 1. 抗生素+激素 2. 激素、舒喘灵雾化吸入 3.咳嗽频:非那根糖浆(1ml含非那根1mg)
四、腹痛
常见病因:肠痉挛、便秘、肠套叠、阑尾炎
治疗
肠痉挛:轻度疼痛:口服普鲁本辛0.5mg/kg/

每天1~3次,金牛腹痛片。
三、咳喘
常见原因:哮喘发作、支气管肺炎、急性喉炎。 (一)哮喘发作:可选用以下药物. 1.舒喘灵雾化吸入:万托林0.25-0.5 ml+NS3ml 2.硫酸舒喘灵气雾剂:一般每次1喷,tid。 3.氨茶碱:口服:每次3-5mg/kg,每6-8小时一次; 静滴:每次3-5mg/kg用5%G.S50-100ml稀释后静滴。 4.舒喘灵:2.4mg/片。每次0.08-0.1mg/kg,tid。 5.强的松:1-2mg/kg/d,口服。 6.地塞米松:0.2-0.5mg/kg,静注或静滴。 7.抗过敏药:酮替芬、赛庚啶(0.25mg/kg/d)、 开瑞坦等
处理
常规检查:电解质,血常规,急诊生化, (头颅 CT)
1. 一般处理:平卧头侧位,解开衣领,吸 氧,保持气道通畅,及时吸出喉部分泌 物,以防吞入窒息,避免过多剌激。
• 常规静滴维生素B6100mg
2.抗惊厥 可选用以下药物
(1)安定 每次0.3—0.5mg/kg,静脉缓慢 注射必要时30分钟后可重复一次。最大 量一次不能超过10mg。 (2)鲁米那 每次5—10mg/kg,肌注,必要 时12小时后给维持量3—5mg/kg /d,肌注 或口服。 (3)10%水合氯醛 每次0.3—0.5ml/kg,或 每次1-2ml/岁加1-2倍生理盐水保留灌肠 或鼻饲,最大量一次不能超过1g。
重度疼痛654—2:每次 0.1~0.2mg/kg
或阿托品:每次0.01mg/kg,im。
便秘:开塞露,儿童每次10ml,婴幼儿每次 4~6ml
肠套叠特点: 1.年龄:2岁以下,4-10个月最多见。 2.腹痛:阵发性哭闹、屈腿、面色苍白。 3.血便:发病后4~12小时出现红果酱样便。 4.腹部肿物:右上腹肋缘下或脐上腊肠样 光滑带弹性略可活动肿物。
二、惊厥
常见原因:高热惊厥、癫痫、中毒性脑病(中毒
型菌痢、重症肺炎)、颅内感染、低血钙、低血 糖、维生素B6依赖症等.
高热惊厥特点:1.发病年龄在6个月至5岁, 2.多由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所致,惊厥大多发
生于急骤高热开始后24小时内. 3.发作多为全身性,持续数秒至数分钟,极
少超过l0分钟,同一疾病过程中惊厥极少 发生2次以上. 4.发作前后无神经系统异常。
一、发热
常见原因: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肺
炎等
治疗:
(一)退热处理:体温超过38.5℃给予退热处理 物理降温:冰敷、30~50%酒精擦浴 药物降温:可选用以下药物: 1.美林混悬液:每次5~10mg/kg(0.25~0.5ml
/kg) 2.百服宁咀嚼片:每次10~15mg/kg 3.泰诺林:每次10~15mg/kg 4.小儿退热栓:每次1个塞肛,1岁以下用半个。
3.退热:复方氨基比林肌注,来比林肌注或 静注,小儿退热栓塞肛。 4. 脱水:对有脑水肿或惊厥持续状态者, 用20%甘露醇,每次0.5—1.0g/kg,快速滴注。
5.病因治疗或原发病治疗: 包括选用抗生素 控制感染和针对不同病因给予相应治疗。 6.预防惊厥再发:鲁米那 3—5mg/kg /d,口服.
5. 阿司匹林:0.1/片,每次10mg/kg。 6.复方氨基比林:每次0.05~0.07ml/kg,im。
一般1岁以下婴儿不用 7.来比林:每次10~25mg/kg,用生理盐水 稀释后 im或iv(浓度1ml不超过0.3) 8.柴胡注射液:每次1~2ml,im
注意:G-6-PD缺乏(蚕豆病)者阿司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