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语文写作专题训练 专题训练

合集下载

语文作文写作练习题

语文作文写作练习题

语文作文写作练习题人类社会发展至今,语文作文一直是学生们日常学习中必备的一项内容。

通过作文写作练习,学生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写作水平,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和观察思考能力。

下面是一些语文作文写作练习题,供学生们进行练习。

通过针对每个练习题的实际写作,可以进一步提高写作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

1. 你的理想职业是什么?请详细描述一下你的理想职业,包括你理想职业的特点、所需技能以及你为实现这个理想职业所做的努力等。

2. 描写你参加过的一次课外活动。

请描述一下这次活动的背景,参与的人员,以及你在这次活动中的感受和收获。

3. 如何保护环境?请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和观察,写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作文,包括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如何保护环境以及个人应该如何参与其中等。

4. 描写一个你最敬佩的人,并解释你为什么会敬佩他/她。

请结合这个人的个人品质、成就等方面,描述你在他/她身上看到的值得敬佩的特点。

5. “望庐山瀑布,日夜思无穷。

”请结合这句古诗的意境和你的实际感受,写一篇关于旅行的作文。

可以是你所去过的某个地方,也可以是你憧憬的旅行目的地。

6. 描述一个你曾经遇到过的困难,以及你是如何克服这个困难的。

请结合你在困难中所体会到的成长和收获,写一篇个人成长的作文。

7. 描述你喜欢的一本书,并解释你为什么会喜欢这本书。

请结合书中的情节、人物以及对你的启发等方面,表达你对这本书的情感和观点。

8. 你心目中的好老师是什么样的?请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和对老师的观察,描述一下你心目中理想的好老师应该具备的品质和特点。

9. 描述你所喜欢的一件事情,并解释你为什么喜欢这件事情。

请结合你对这件事情的热爱和对其中乐趣的追求,表达你对这件事情的情感和态度。

10. 请你描述一个你和你的家人一起度过的难忘的时刻。

可以是家庭聚餐、旅行,或者是其他和家人在一起开心的经历。

以上是一些语文作文写作练习题,每个练习题都涉及了不同的内容和主题,希望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观察体验,展开想象,展示自己的语言和写作才华。

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训练——叙事引人入胜四法突转悬念巧合误会

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训练——叙事引人入胜四法突转悬念巧合误会

小说专题训练-----叙事引人入胜四法(突转、悬念、巧合、误会)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射击普希金我们驻扎在某小城。

军官的生活是众所周知的。

早上出操,练骑术,午饭在团长那里或犹太饭馆吃,晚上喝五味酒和打牌。

在我们这个圈子,只有一个人不是军人。

他三十五岁左右,因此我们就把他当成老头子。

他总是郁郁寡欢、脾气暴躁、说话尖刻,这对我们年轻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他的身世蒙上了某种神秘色彩。

他过的日子很清贫,同时又挥霍无度;他一贯步行,着一身穿旧了的黑礼服,但他的家却座上客常满,招待我团全体军官。

他的主要活动是练习手枪射击。

他房间的四壁被打得千疮百孔,像蜂窝一样。

他收藏了许多手枪,这是他那简陋的土屋里唯一的奢侈品。

他的射击技术高超,令人难以置信,如果他提出要把梨放在谁的制帽上,用枪子儿打掉,我们团里的人都会毫不犹豫地把头伸过去。

我们常常谈起决斗的事,西尔维奥(我这样称呼他)从来不参加这种谈话。

我们有时问他是不是决斗过,他冷冷地回答,决斗过,但从不谈细节。

我们猜想,他的良心上一定萦绕着一个什么不幸的事件,一定有人在他那可怕的枪法下成了屈死鬼。

不过我们从来没有怀疑他会有什么胆怯的事情。

可是,一件意外的事使我们大家都吃了一惊。

有一天,我们十来个军官在西尔维奥那里吃饭。

我们像往常一样,喝了很多酒。

饭后我们便请主人坐庄和我们打牌。

有个新调来的中尉因为喝了酒,输了钱,又受到伙伴的耻笑,急躁起来,他觉得自己受到莫大的侮辱,在暴怒中竟抓起桌上的铜烛台向西尔维奥掷去,幸好西尔维奥躲得快才没有被打中。

我们都不知如何是好。

西尔维奥气得脸色煞白,两眼冒火,站起来对那个中尉说:“先生,请您出去,您得感谢上帝,幸好这事发生在我家里。

”我们深知此事的后果,都料定这个新伙伴必死无疑。

那个中尉说,不管庄家先生准备干什么,他都愿意奉陪,说完便走了。

第二天,我们正在练马场打听那倒霉的中尉是否还活着,他却来了。

我们都感到很奇怪。

西尔维奥却对昨天发生的事只字不提。

[必刷题]2024高一语文下册现代文写作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

[必刷题]2024高一语文下册现代文写作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

[必刷题]2024高一语文下册现代文写作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0道1. 以下哪个选项是现代文写作中常见的表现手法?A. 对比B. 比喻C. 象征D. 拟人2. 现代文写作中,以下哪个词语更适合用于描述春天的景象?A. 姹紫嫣红B. 鹅毛大雪C. 金秋时节D. 炎炎夏日3. 以下哪个句子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A. 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

B. 月亮悄悄地爬上了树梢。

C. 风儿轻轻地吹过田野。

D. 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

4. 以下哪个选项是现代文写作中常见的结构形式?A. 总—分—总B. 总—分C. 分—总D. 分—总—分5. 在现代文写作中,以下哪个词语表示因果关系?A. 因为B. 虽然C. 但是D. 如果6. 以下哪个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A. 春天来了,花儿开了,鸟儿叫了。

B. 春天来了,有的花儿开了,有的鸟儿叫了。

C. 春天来了,花儿开了,鸟儿也叫了。

D. 春天来了,花儿开了,鸟儿在叫。

7. 以下哪个选项是现代文写作中常见的叙述方式?A. 顺叙B. 倒叙C. 插叙D. 补叙8. 在现代文写作中,以下哪个词语表示转折关系?A. 而且B. 但是C. 因此D. 然而9. 以下哪个句子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A. 这座山高得插入云霄。

B. 这座山很高。

C. 这座山非常高。

D. 这座山巍峨壮观。

10. 以下哪个选项是现代文写作中常见的表达方式?A. 记叙B. 抒情C. 议论D. 描写二、判断题:5道1. 现代文写作中,可以使用古诗词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2. 现代文写作中,人物对话必须使用引号。

()3. 现代文写作中,环境描写是为了烘托人物心情。

()4. 现代文写作中,记叙文和议论文可以相互穿插。

()5. 现代文写作中,文章的必须简洁明了。

()三、填空题:20道1. 现代文写作中,记叙文的六要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修辞手法中,拟人是赋予____以人的情感和行为。

大学语文作文题库 (写作技巧)

大学语文作文题库 (写作技巧)

大学语文作文题库 (写作技巧)笔尖在纸上迅速回旋进来,脑海中翻滚着无数个念头,像一颗颗珍珠,在心中连起了一条刺目的项链。

大学语文,这门可那特珠的课程,却猛含着无穷尽的魅力。

它像是这个可以先先打开了一扇窗,让我注意到了语言的无穷无尽可能,也不要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一望无际,壮阔。

“写作技巧”,这四个字,恍如是可以先打开宝藏的钥匙,让我对文字有了更深的理解。

几个那一次世俗之事着我的难题——要咋去构思、该怎么语言的组织、怎末思想感情情感,在老师的引导下,在书籍的陪伴下,渐渐地地变的了手中的工具,让我是可以不更加自信地铺洒笔墨。

我你我记得第一次一次次写议论文,我费劲脑汁地想,却依旧是不能不能理很清楚思绪,文章空洞洞疲乏无力,好似一个还是没有灵魂的躯壳。

当时,我读了鲁迅先生的《故乡》,感应到了语言的力量,也切身体会到了情感的表达。

文章却没是双目无神的理论,但是透着了生机与活力,像是有了生命,有了温度。

每一个作文题目,又是一个新的挑战,确实是一次新的探索。

它让我能学会了什么了用不同的角度细细的看的观察世界,用差别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

我又就开始前所未有发自内心的热爱泛读,从古至今,从国内到国外,从诗歌到散文,我努力吸纳着知识的养分,也很很争取感受到着语言的魅力。

我爱上了的在深夜里,静静的的看向地坐书桌前,手中的笔不时地飞速旋转,脑海中不断地地涌来出各种各样的想法。

我陶醉于文字的世界,也痴醉于自己的思考。

大学语文都让我的,不仅是写作技巧,更是一种思考的能力,一种怎么才能思想感情的能力,一种感知世界的能力。

大学语文,是人生道路上的宝贵财富,它让我能学会什么了了要怎摸与文字对话,也让我要会了如何能能和自己对话。

我将面带这份宝藏,继续前行,去赶过去未来的挑战,去所所创造的的不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2020版高考语文新素养大一轮复习专题练习:作文基本能力训练课时达标

2020版高考语文新素养大一轮复习专题练习:作文基本能力训练课时达标

课时达标写作[综合练]一、请根据作文题目,审题立意。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都说中国人有种菜天赋,这话真有道理。

小到饮料瓶、塑料管、泡沫箱,大到楼层露台、小区空地,以及住房周围边边角角,都能被中国人用来种点绿菜。

从雪域高原哨所到南海岛礁驻地,战士们自给自足,吃到了时令蔬菜;远赴南极的骨科医生王征,在中山站成功培植了无土蔬菜,让外国南极考察站的人羡慕不已;武警宁夏总队后勤基地养殖员孙鹏,当兵15年,种菜15年,把昔日的不毛之地建成了占地近2 000亩的现代化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到美国帮儿女照看孙辈的中国大爷大妈很难融入当地文化,种菜可以帮他们打发时间,也算是一种寄托乡思的方式。

非洲各国每年都会因为缺粮食而申请国际援助,许多人常年挣扎在温饱线上。

中国人去了,手把手地教非洲人怎么种地,不但帮他们解决了吃饭问题,还建了农贸市场。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看法?请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作指导本题是一道材料作文题,可以扣住材料中的关键句“中国人有种菜天赋”,从种菜的传统、乐趣、意义等几个角度来立意,内容可以涉及自然、生命、生活、社会、文化等方面。

参考立意如下:①亲近自然,体验生命的意义;②呵护生命,保护自然;③创造条件,造福人类;④幸福生活靠自己来创造;⑤自立自强,焕发生命的光彩;⑥勤劳是生活之本;⑦只有付出,才有收获;⑧种菜就是回归精神家园;⑨种菜让生活充满乐趣;⑩美化生活,从我做起;⑪让种菜技术成为文化交流的纽带;等等。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哥伦比亚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马尔克斯在《告别信》中说:永远有一个明天,生活给我们另一个机会将事情做好,可是如果我搞错了,今天就是我们所剩的全部。

高一语文议论文结构写作专题

高一语文议论文结构写作专题

高一议论文结构专题训练一、善于分解论点,打造并列式结构模板1. 并列式模板样式(1)概念分解法一般而言,一个论点往往有一个最核心的概念,而且这个核心概念在不同背景下的含义往往是不同的。

因此,在写作过程中,如能从“是什么”的角度切入,进而对这个核心概念在特定背景下的丰富内涵进行挖掘,并用“A是什么”或“什么是 A”的句式进行分类列举,就可以生发出许多比较具体和贴切的分论点。

(2)因果分析法因果分析法既是一种论证方法,也是一种设置分论点的具体方法。

作为设置分论点的方法,主要是回答原因和目的方面的问题。

这里的“因”是分论点,“果”是中心论点,是在中心论点后再来分析达成这个结果的原因。

日常生活中,凡条件,就必有主客观之分;凡原因,就必有内外主次之别;凡影响,更必有大小正反之异。

如果能根据这样的思路去辨析、思考,那么,即便是再简单的“为什么”,我们也能寻出丰富多彩的答案来。

(3)途径分类法途径分类法主要是回答方法、途径方面的问题。

思考的问题是“怎么做”,它以论点中所倡导的行为结果为出发点,通过对催生该结果的条件、追求该结果的方法、获得该结果的途径等的分析,实现对文章内容的深化。

通常情况下,这种方法可以帮助考生避开“言必谈为什么”的俗套,从而使所写文章别有一番新意。

边练边悟 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并列式结构模式列出写作框架。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

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我的论点:以梦想为伴,与时代同行。

分论点①:分论点② :分论点③:答案(示例)①我们的时代,是一个痛苦与欢乐并存的时代,我们的一个梦想,叫作前行。

②我们的时代,是一个国计与民生共举的时代,我们的一个梦想,叫作发展。

语文真题与模拟题分类训练专题08 写作-2021年高考语文真题和模拟题分专题训练1(学生版)

语文真题与模拟题分类训练专题08 写作-2021年高考语文真题和模拟题分专题训练1(学生版)

专题08:写作【2021年高考】一、【2021年高考全国甲卷】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历程。

在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血脉和灵魂。

我们过的节日如“五四”“七一”“八一”“十一”,我们唱的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读的作品如《为人民服务》《沁园春·雪》《荷花淀》《红岩》,我们景仰的革命烈士如李大钊、夏明翰、方志敏、杨靖宇,我们学习的榜样如雷锋、焦裕禄、钱学森、黄大年,等等,都给予我们精神的滋养和激励。

我们心中有阳光,我们脚下有力量。

我们的未来将融汇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我们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请结合材料,以“可为与有为”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二、【2021年高考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古人常以比喻说明对理想的追求,涉及基础、方法、路径、目标及其关系等。

如汉代扬雄就曾以射箭为喻,他说:“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

”大意是,只要不断加强修养,端正思想,并将“义”作为确定的目标,再付诸行动,就能实现理想。

上述材料能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三、【2020年高考新高考I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

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

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新步步高】2017年人教版语文一轮复习讲义:写作专题训练 专题训练五 Word版含答案

【新步步高】2017年人教版语文一轮复习讲义:写作专题训练 专题训练五 Word版含答案

专题训练五善设分论点[专题引语] 考场上绝大多数考生会选择写议论文,而不是记叙文。

可是,面对议论文,考生又多不会“分解”与“剖析”,尤其不会设置分论点和安排分论点,以致文章除了中心论点还是中心论点。

如果能巧妙地设置一些分论点,并很好地安排它们,那么,不仅可以使论证结构更清晰,还可以多角度、多侧面地论述中心论点,使说理更丰实、更深入。

本训练就试图教你一些分论点的设置方法及安排技巧。

真题回放(2016·全国乙)题目见专题训练二“品读佳作”部分。

满分佳作教育之道,不可任性福建一考生标题即中心论点。

《大学》中写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诚如斯言,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健全的人格,弘扬美好的德行,而漫画中的孩子脸上的一记巴掌却违背了《大学》的精神。

指出教育之道的内涵,漫画中的“巴掌”违背了教育精神。

从55分进步到61分值得嘉许,但孩子得到55分时的一记巴掌是他进步的关键因素吗?倘若是,那么分数上的进步也不意味着心智和人格上的进步。

再者,从100分退步到98分,可能不只是个人因素,更有试卷难度差异等诸多因素的叠加,那么一记巴掌怎能在学生心中留下积极向上的印记?分析漫画材料,印证观点。

分论点一:教育的手段是情感上的感化与人格上的孕育。

应当看到,教育的手段不应只有“亲吻”和“耳光”两个非黑即白的工具,而应是更多情感上的感化与人格上的孕育。

社会心理学家扎乔克曾言:“人是‘情感优先’的动物。

”人对于事物的认识首先是情感上的直觉判断,在此之后才有事后诸葛亮式的论证。

因此,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才是更为长久而又有深远意义的育人之道。

一个微笑、一些积极正确的指引能够在学生心中种下健全心灵的植株,在春风化雨下开出希望之花。

分论点二:耳光(代指惩罚)打落的是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况且,一记耳光扬起的是学生的成绩,打落的是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中写道:“强力惩罚迫使人服从社会意志,进而失去自我。

”由此观之,即使教育者的动机是好的,他采取的手段也不能是任性的一记耳光,正如《发条橙》中“上发条的玩具”,恰是惩戒过度之后的心灵写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论》)
一、拟题原则 1.扣住材料,切合文意。这里的“扣”与“合”,不是完全地“扣”与 “合”,可以扣住材料中的一两个关键词,如2015年广东卷一考生作文 拟题“远观流云近嗅花 ”,“远”“近”就扣住、切合了材料中的 “远”“近”。这里的“扣”与“合”,可以是明“扣”明“合”,也 可以是暗“扣”暗“合”,如“借风唤花醒,聊赠一枝春”就是暗“扣” 暗“合”。 2.要能明白显示文章,不劳读者猜测。也就是说,要稍有含蓄,过于晦 涩也不好。 3.要能引人入胜,使读者看到题目就想知道内容。 4.注意音节和谐,过长过短都不太好。
说其“难”,则在于考生要在极短的时间内,用简练、准确、优美的文 字,把自己心中所想最“适切”地表达出来。叶圣陶先生指出:“在意 思的全部里必然有论断或主张之类,在情感的全部里至少有一个集注点: 这些统称为中心。把这些中心写出简约的文字,不就是题目吗?……作 者在努力写作之外,不惮斟酌尽善,把中心写成个适切的题目。”
二、2015年高考作文佳题赏析 1.数风采人物,还看大李(全国卷Ⅱ,辽宁一考生) 赏析:该标题化用了毛泽东词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巧妙点出 了材料关键词“风采”,“风采”与“风流”一字之差,可以看出该考 生化用之准。更鲜明地表明了自己的情感倾向:在材料“大李”“老 王”“小刘”三人中,更看好“大李”。 2.追逐又怎样,千里又何妨?(全国卷Ⅱ,云南一考生) 赏析:文章标题吸引眼球,“追逐又怎样,千里又何妨”,似乎有一种 玩世不恭的矛盾在其中,但连续反问,似乎在矛盾中又鲜明地表达了自 己的挑战意味。含意丰富,手法巧妙,是难得的一佳题。
5.近林问烟尘,赏十里桃花(广东卷,广东一考生) 赏析:该标题用诗意的笔触表达了亲近自然、感知自然的愿望。“近” 字一语双关,既是“亲近”意,又关联材料关键词“近”;采用对偶句, 为文章增添了文采,创设了诗境。 6.借风唤花醒,聊赠一枝春(湖南卷,湖南一考生) 赏析:光看标题,顿觉诗意盎然,再看正文,方知作者借此标题形象地 表达了借助他人智慧把花香吹满世界的观点。标题用了拟人手法,化用 南北朝诗人陆凯“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的诗句,显示了作者非凡 的文学功底。
②间接引用(化用)。如:存天理,明人欲(2015年上海卷考生,化用宋朝理 学家朱熹名句“存天理,灭人欲”);我在,故路在(2015年福建卷考生, 化用法国哲学家笛卡尔名句“我思,故我在”)。 需要指出的是上面三种拟题方法是最常见最常用的;文章是分文体的,但 拟题不分文体,不同文体的拟题方法之间是互通互融的。当然,拟题时也 可以区别文体,如记叙文多用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意象等方式,议 论文多用“谈……”“A与B”等方式。
起长长的脚,踢向它的孩子,让小长颈鹿翻一个跟斗,四肢摊开。 如果小长颈鹿不能站起身,这个粗暴的动作就被长颈鹿母亲不断
地重复。小长颈鹿为了站起来,会拼命努力。疲倦时,小长颈鹿有时 会停止努力。母亲看到后,就会再次踢向它,迫使它继续努力。最后, 小长颈鹿终于颤抖着站起身来。
这时,长颈鹿母亲会做出更不合常理的举动——再次把小长颈鹿 踢倒。 答案
Ⅱ 指点技巧,找到提升门径
新材料作文的拟题是材料作文写作之重、之难。言其“重”,“重” 在它是架设在材料与作文之间的桥梁,一头连着材料,一头连着作文, 起沟通二者的作用。对学生而言,是从审题立意走向行文表达的必经 之路,是对作文主题、立意的一种提示、指引。对阅卷老师而言,又 起到传递第一印象的重要作用,影响其评判文章优劣的第一感,所谓 “印象有时比事实还重要”。
3.仙人掌般的心(上海卷,上海一考生) 赏析:新颖别致,仙人掌有着看似坚硬的外表,又有着柔嫩多汁的温 柔的内心。这个题目用了比喻,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已经暗含材料中 的“坚硬”与“柔软”这两大关键词。 4.花若盛开,阳光自在(安徽卷,安徽一考生) 赏析:富有诗意,让人眼睛为之一亮。用比喻义暗扣“成功需靠自身 努力,也需借助外界条件”的主旨;“开”与“在”又押韵。整体来 看,该标题新颖、灵动,有深意,有诗意。
5.大音希声,大智涌泉(江苏卷,江苏一考生) 赏析:该标题同样化用老子名言: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更妙的是与材 料对应得好:以“大音希声”对应“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大智 涌泉”对应“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前者强调的是对他人妙解“赞许 默声”的胸襟,“自知、知人之明”;后者侧重的是智慧与创新。如果 向前思考一下:文章的层次与思路已就此展开了。 6.虚拟吃灵魂(浙江卷,浙江一考生) 赏析:该标题用拟人手法,或者化虚为实,阐明了虚拟现实的危害性。 如果细想一下,该标题是仿写而来。仿写的俗语是:蚜虫吃草,锈吃铁, 虚伪吃灵魂。仅换了一个词,就那么扣题,那么形象。
二、整篇训练 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学者路过一座道观,看见一个老道士砍掉一棵槐树,重新栽一 株茶花。问及缘由,老道士说:“种上茶花,我明年就能看到它开花; 而这槐树,怕是我到死也享受不到它的荫凉了。”
学者摇头笑问:“难道种槐树的目的是为了当时就享受清凉吗?”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想?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注意 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标题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不 得抄袭、套作。 写作提示
内容索引
Ⅰ 品读佳作,体悟出彩理由 Ⅱ 指点技巧,找到提升门径 Ⅲ 实战演练,练出训练实效
Ⅰ 品读佳作,体悟出彩理由
一、2016年高考作文佳题赏析 1.进六与退二(全国乙卷,广东一考生) 赏析:该标题抓住了漫画中的分差,所谓“进六”,指第二个孩子的成 绩由55分考到61分;所谓“退二”,指第一个孩子的成绩由100分退到 98分。用数字的变化揭示出漫画的内容,而且设有悬念,耐人寻味。 2.让教育如春风拂面(全国乙卷,湖南一考生) 赏析:该标题采用比喻的说法形象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且有鲜明的现 实针对性,针砭时弊,尽去陈词滥调,给阅卷者新风扑面的感受。
第一组: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选错也是人生的经历 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 逆境成就未来 让弯路变直路 做出正确的选择 青春无悔

第二组: 走弯路,奔成功 敢走弯路,磨炼自我 经历弯路,才有收获 不走弯路枉青年 踏过弯路是成熟 走过弯路方懂得 求索在青春的弯路上
答案 审题指导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你对文题的理解,运用修辞法拟出三个标题。 长颈鹿母亲生下小长颈鹿后,会做一件看似不合常理的事——抬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你对文题的理解,运用引用法拟出三个标题。 常怀感激之心,这是生活的艺术,更是一种境界。当你饥饿难耐
时,放学回家,一进门发现妈妈已经为你准备好一桌可口的饭菜;当 你为一个学习问题抓耳挠腮,百思不得其解时,老师精妙的启发点拨, 让你豁然开朗;当你跑得气喘吁吁追上一辆公共汽车时,司机把已经 关上的车门重新为你打开……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给予你的也许是 微不足道的帮助,但对你来说却很重要,这些司空见惯的小事,你在 意过吗,动心过吗? 答案
1.常式(采用“是”字句形式)。如:评价是一种修行(2016年上海卷考生); 等待是最真诚的善良(2015年重庆卷考生);智慧是一间寂寞空屋(2015年 江苏卷考生)。 2.变式(采用非“是”字句形式,有时省略主语而采用动宾结构)。如:如 此教育,未免简单(2016年全国乙卷安徽考生);撕掉标签(2016年全国乙 卷河北考生);自信展现风范(2015年天津卷考生);走在通往智慧的路上 (2015年江苏卷考生);发掘本质(2015年安徽卷考生);通过词气辨格调 (2015年浙江卷考生)。 断语式标题的思维过程可分三步:先确定断定对象,再表明断定态度(肯 定或否定),后用“断语词”(“是”或其他联结词)把二者联结起来。
其实,上面介绍的方法只是“题面拟题”,只关乎语言文字的修辞层面, 而拟题更涉及作者的思维层面,因为拟题与审题立意甚至行文是一个写 作思维连贯的过程,是一个写作整体;从某种意义上说,拟题,是写作 者在阅读理解揣摩考题材料后,借以表达自己文意的“适切”形式的过 程,而标题,则是写作者思想感情、论断或主张的体现,是写作者审题 立意思维的直接的文字表现形式。下面介绍一种从思维层面来扣题的方 法——断语式。 所谓断语式,就是“甲是乙”或“甲非乙”这种形式。一般要具备两个 要素:一是断定对象,二是断定态度(肯定或否定)。有常式与变式两种。
3.引用法拟题 引用法就是引用或化用古诗文名句、名言警句、成语、俗语、歌词、 广告词、文学作品、影视剧题目……这样做往往能化俗为雅、化拙为 巧,增强文章的文化气息,彰显作者的人文素养。借他山之石,来包 装润色自己文章的标题。 运用引用法拟题,通俗明了,妥帖自然,并为大家所喜闻乐见。平时 多背些古诗词名句,多积累歌曲、俗语、歇后语等知识,不但可以丰 富我们的文学素养,同时对作文拟题也有帮助。 ①直接引用。如:看似寻常最奇崛(2015年江苏卷考生);苟日新,又日 新,日日新(2015年湖南卷考生)。
三、标题使用 拟制好标题后似乎就结束了,其实,尚需向前走一步:在文中应不断地 点题呼应,尤其在首尾呼应好标题。这样,拟出的标题不仅好看,而且 灵动,给正文注入一股新鲜的血液,带来一股灵动之风。
Ⅲ 实战演练,练出训练实效
一、针对训练 1.阅读下面的材料,比较两组标题,看看哪组好,并说明理由。
在青春的路口,曾经有那么一条小路若隐若现,召唤着我。母亲拦 住我:“那条路走不得。”“我不信。”“我就是从那条路走过来的, 你 还 有 什 么 不 信 的 ? ”“ 既 然 你 能 从 那 条 路 上 走 过 来 , 我 为 什 么 不 能?”“我不想让你走弯路。”“但是我喜欢,而且我不怕。”母亲心 疼地看我好久,然后叹口气:“好吧,你这个倔强的孩子,那条路很难 走,一路小心。”上路后,我发现母亲没有骗我,那的确是条弯路,我 碰壁,摔跟头,有时磕得头破血流,但我不停地走,终于走过来了。
3.“量小”非君子,“无读”不丈夫(全国甲卷,吉林一考生) 赏析:“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本是一句俗语,可是经作者一化用, 且用双关手法,巧换一字,赋予新意,形象地表达了要提高语文素养需 要大量阅读的道理,别出心裁,令人过目难忘。 4.漂其黑,守其白(全国丙卷,四川一考生) 赏析:该标题化用典故。老子《道德经》云:知其黑,守其白。作者只 改动一字,赋予新意:小羽以自己的洁白,为国家漂洗污浊环境,为国 家漂洗出民智。一“黑”一“白”,对比鲜明,极富象征意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