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常用实词简表
初中古文常用的实词

A1、安:怎么2、安:安稳,安定,指安养3、隘:地形险阻4、爱:怜惜B1、辩:辩论2、避:离开3、鄙:边远的地方4、鄙:鄙陋,指目光短浅5、鉢:和尚盛食物的碗6、保:保全7、:隐蔽,躲藏8、不胜:不堪,禁不住9、毕:尽10、蔽:遮蔽11、蔽:被蒙蔽12、奔:奔马13、别:告别14、辩:通“辨”,辨别15、本心:天性,天良16、敝:破旧17、裨:弥补18、布衣:平民19、卑鄙:身份卑微,见识浅陋20、璧:圆形的玉21、把:持,执22、庇:遮盖,掩护23、徧:通遍,普及24、败绩:打败25、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26、罢:通“疲”,疲惫27、罢:停止28、簿:文状,起诉书之类29、被:通“披”这里是穿的意思C沧:寒冷穿:凿通辞:辞令,言辞辞:不接受辞:言语赐:赏赐差可:大致,差不多尝:曾经惭:忏愧耻:以。
为耻从:跟随,引申为学习从:于是持:驾着摧:折,毁灭,崩坏尝:曾经惩:苦于彻:通达操:持,拿俶尔:忽然蹴:践踏出:在国外诚:实在彻:彻晓,天亮陈:摆开陈:通“阵”,摆好阵势察:明察,弄清楚乘:乘坐战车驰:驱车追赶儳:不整齐刺:指责,批评朝:朝廷迟:缓慢D东:向东斗:争斗道:议论道:路上道:道理对:回答得无:莫非,难道不是得无:能不,表疑问多子:很多果实怠:精神疲倦而无所得怠:懈怠,懒惰吊:对其不幸表示安慰独:只但:只,不过但:只是啖:吃独绝:独一无二斗折: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得:获得得:通“德”,感激得:获得,取得得:俘获动:使。
惊动秉:拿着度:推测当:抵挡遁:逃跑E恶:讨厌,憎恨恶:憎恨,讨厌俄而:一会儿俄而:一会儿而:如果饿:使。
受饥挨饿尔来:那时以来F方:将要,正要方:正方:见方,指面积方:方圆缚:绑缚,捆绑奉:拿覆:盖住废:坏覆:覆盖弗:不奉:给予,送,递给扶:沿,顺着蕃:多凡:凡是发:起,指被起用发:表现发:开放拂:不顺,违背拂:通“弼”,辅弼法:制度,标准霏霏:形容雨雪繁密的样子伐:攻打孚:信用,诚实,为人所信服福:赐福,保佑服:(对敌人)屈服封:密封负:背着G故:原因,缘故故:特意及:到皆:都更:改变溉:洗涤汲:从下往上打水过:经过,走过固:本来固:顽固固:坚决,坚持寡人:古代诸侯自称,表谦虚国器:国家的栋梁之才感:被。
初中文言文常用实词表

并列其两膝相比者比较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鄙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兵器,武器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兵士,军队一老河兵闻之疾病,生病未果,寻病终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君之病在肌肤疲劳,困苦不堪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明察,观察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识别,明察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坐,驾(战车)公与之乘趁着,引申为“冒着”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跟从,随从可以一战,战则请从隶而从者顺从,听从小惠未徧,民弗从也从哪里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便舍船,从口入乃大惊,问所从来对着,面对辟不当道者,皆不及往在,正在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当前咨臣以当世之事占着,把着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应当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当求之于上游相抵,当作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将要今当远离,临表涕泣路,途伐竹取道,下见小谭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思想,道理,主张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说,谈论不足为外人道也彼老朽者何足道方法策之不以其道得到,获得,找到然得而腊之以为饵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知道,了解)林尽水源,便得一山(看到)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得当,合适吾不得而见之矣能够,可以虽鸡狗不得宁安定,稳定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平定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砍伐伐竹取道,下见小谭伐乘从当道得定比兵病察彻穿透进攻,征伐十年春,齐师伐我侵犯并皆暴犯百姓触犯,冒犯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冒着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触风雨,犯寒暑方形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方圆,周围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地域,区域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背,以背载物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背,引申为“覆盖”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征收,敛取岁赋其二赋税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古代的一种文体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更换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相互更相庆更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缘故,原因既克,公问其故故意,特意桓侯故使人问之旧的,原来的两狼之并驱如故所以,因此故有所览辄省记望其旗靡,故逐之故有所览辄省记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回头看顾野有麦场看望,拜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看,观赏启窗而观,雕栏向望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观察,考察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回家太守归而宾客从也返回,归来归而形诸梦归还而其归书也必速余幼好书,家贫难致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大叫因大号,一虚皆惊别号故自号曰醉翁也大声哭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同“旋”,回转、掉转扁鹊望桓侯而还走返回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同“慧”,聪明汝之不惠号还惠故顾观归好喜欢,爱好犯方负赋更恩惠,给人好处小惠未徧,民弗从也赶得上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至,到及郡下,诣太守趁着,等到……时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达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极点,尽头极天云一线异色很,非常初极狭,才通人计算而计其长曾不盈寸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统计通计一舟,为人五超过,虚夸,以少报多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增加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假借,借来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期间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中间骈死于槽栃之间隔开,间断遂与外人间隔参与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一会儿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看见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吾不得而见之矣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拜见,往见扁鹊见蔡桓公居十日,扁鹊复见曹刿请见气节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季节寒暑易节,始一反焉竭尽,尽力做某事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庶竭驽钝,攘除奸凶枯竭,完彼竭我盈,故克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完,没有了林尽水源,便得一山担中肉尽全触草木尽死其远古刻尽漫失(过完)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毫无保留)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尽量,尽可能进尽忠言向前,前进,上进惟希望也故进取进献,献上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居住自吾氏三世居是乡曩与吾祖居者处于佛印居右,鲁直居左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竭尽进居加间简挑选,选择见节及极计停留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过了居十日,扁鹊复见提拔,举荐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全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具备,具有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详细具答之。
初中文言文个实词完整版

初中文言文个实词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180个文言实词1.安:①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②养(衣食所安)2. 卑:①低下(非天质之卑)②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 备: ①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②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③准备。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4. 被:①影响(被于来世)②同“披”,穿(皆被绮绣)5. 鄙:①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②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③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6. 毕:①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②全部(群响毕绝《口技》)7. 薄:①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岳阳楼记》)②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③厚度小。
(薄如钱唇《活板》)8.策:①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②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③记录。
(策勋十二传《木兰诗》)④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9.长:cháng ①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②与“短”相对。
(北市买长鞭《木兰诗》)③长久,健康。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④永远。
(死者长已矣《石壕吏》)⑤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⑥zhǎng,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10.称:①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②称赞(先帝称之曰能)11. 诚:①诚心(帝感其诚)②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③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12. 惩:①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②惩罚13. 驰:①骑(愿驰千里足)②驱车(追赶)(公将驰之)14. 出:①发、起(方其出海门)②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③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④产生(计将安出)15. 辞:①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②语言(未尝稍降辞色)16. 次:①编次。
文言文常用实词简表

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岳阳楼记
捕蛇者说
陈涉世家
醉翁亭记
陈涉世家
25
还
1返回
2交还,归还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伤仲永
桃花源记
出师表
中国古代寓言四则
26
会
1.会合,聚会;盟会,宴会
2.会面,会见
3.正好,恰巧
又以钜鹿之战、......垓下之会为最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岳阳楼记
答司马谏议书
陈涉世家
27
惠
恩惠,(给人以)好处
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曹刿论战
28
及
1.赶得上
2.至,到
3.趁着,等到......时
4.如,比得上
5.以及
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4.有名的,著名的
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
名之者谁?
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伤仲永
答司马谏议书
醉翁亭记
周处
陈涉世家
陋室铭
55
命
1.命令,使命
2.教导,告诫
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
徒属皆曰:“敬受命。”
夫子何命焉为?
捕蛇者说
陈涉世家
公输
曹刿论战
答司马谏议书
6
彻
贯通,穿透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初中文言文常用实词整理

初中文言文常用实词整理(按音序排列)1.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2、养(衣食所安)2.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备:1、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2、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3、准备。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4.被:1、影响(被于来世)2、同“披”,穿(皆被绮绣)5.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6.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7.薄:1、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岳阳楼记》)2、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3、厚度小。
(薄如钱唇《活板》)8.策:1、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2、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3、记录。
(策勋十二传《木兰诗》)4、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9.长:cháng1、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2、与“短”相对。
(北市买长鞭《木兰诗》)3、长久,健康。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4、永远。
(死者长已矣《石壕吏》)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6、zhǎng,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11.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12.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2、惩罚13.驰:1、骑(愿驰千里足)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14.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4、产生(计将安出)15.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16.次:1、编次。
(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完整)初中必背180个文言文实词

初中必背180个文言文实词文言文是很多初一新生头疼的语文项目,因为以前接触的少,对拗口的读法和晦涩的语义都不好把握,今天为您总结了180个文言文实词的含义,无他,直接背过,包你文言文学习越来越轻松。
1。
安:①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②养(衣食所安)2。
卑:①低下(非天质之卑)②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
备:①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②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③准备。
(犹得备晨炊)4。
被:①影响(被于来世)②同“披”,穿(皆被绮绣)5。
鄙:①边境(蜀之鄙有二僧)②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③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6。
毕:①尽(毕力平险)②全部(群响毕绝)7。
薄:①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②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③厚度小。
(薄如钱唇)8。
策:①马鞭。
(执策而临之)②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③记录。
(策勋十二传)⑤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9。
长:cháng ①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②与“短”相对。
(北市买长鞭)③长久,健康。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④永远。
(死者长已矣)⑤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⑥zhǎng,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10。
称:①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②称赞(先帝称之曰能)11。
诚:①诚心(帝感其诚)②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③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12。
惩:①苦于(惩山北之塞)②惩罚13。
驰:①骑(愿驰千里足)②驱车(追赶)(公将驰之)14。
出:①发、起(方其出海门)②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③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④产生(计将安出)15。
辞:①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②语言(未尝稍降辞色)16。
次:①编次。
(吴广皆次当行)②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17。
箪:①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②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18。
初中重点文言实词

初中重点文言实词
初中重点文言实词如下:
1、安:哪里;安逸、安稳;安定、安康。
2、鄙:边境;鄙陋、鄙俗;轻视、看不起。
3、兵:兵器;军队;战争。
4、病:生病;毛病、缺点;耻辱。
5、乘:坐、架(车);车、轿子;利用(机会等)。
6、持:拿着,握着;掌握;保持。
一只手从下托扶;控制,挟制;对立,对峙。
7、从:跟从,跟随(求学于);听从,顺从;采取某一种办法;自,由。
8、达:通;豁达,心怀宽阔;表达,传达;得志,显贵;通行的,共同的。
9、当:在(某时,某处);应当,应该;将要,就要;占着,挡着,阻挡;对着,面对;掌管,主持。
10、道:路,途;道理,规律;道义;说,讲。
11、得:得到、收获(看到、看见)(领会)(找到);能够、可以。
12、尔:你、你的、罢了。
180个文言实词总结

初中阶段必须掌握的180个文言实词总结1. 安:①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②养(衣食所安)2. 卑:①低下(非天质之卑)②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 备: ①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②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③准备。
(犹得备晨炊)4. 被:①影响(被于来世)②同“披”,穿(皆被绮绣)5. 鄙:①边境(蜀之鄙有二僧)②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③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6. 毕:①尽(毕力平险)②全部(群响毕绝)7. 薄:①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②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③厚度小。
(薄如钱唇)8.策:①马鞭。
(执策而临之)②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③记录。
(策勋十二传)⑤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9.长:cháng ①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②与“短”相对。
(北市买长鞭)③长久,健康。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④永远。
(死者长已矣)⑤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⑥zhǎng,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10.称:①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②称赞(先帝称之曰能)11. 诚:①诚心(帝感其诚)②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③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12. 惩:①苦于(惩山北之塞)②惩罚13. 驰:①骑(愿驰千里足)②驱车(追赶)(公将驰之)14. 出:①发、起(方其出海门)②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③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④产生(计将安出)15. 辞:①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②语言(未尝稍降辞色)16. 次:①编次。
(吴广皆次当行)②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17. 箪:①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②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18. 当:①承当,承受。
(当之无愧)②应当。
(当奖率三军)③将要。
(今当远离)④对着,向着。
(木兰当户织)⑤值,正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5
简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核舟记(七上)
选择,挑选
36
见
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伤仲永(七上)
①看见,看到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小石潭记(八下)
曹刿请见
曹刿论战(八上)
②往见,拜见,谒见
于是入朝见威王
邹忌讽齐王纳谏(八上)
此鼠之间闭而不得去也
黠鼠赋(七下)
③表示被动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孔孟论学(八下)
为一说,使与书俱
黄生借书说(八下)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答谢中书书(六上)
②全,都
44
聚
太医以王命聚之
捕蛇者说(九下)
聚集,征集
45
遽
是方啮也,而遽死耶
黠鼠赋(七下)
①急速;快;匆忙,仓促
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
《吕氏春秋》两则(六下)
②就,竟,遂
46
决
舍问,其奚决焉
问说(八下)
②反驳,质问,批驳
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答司马谏议书(九下)
58
平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桃花源记(九下)
①平坦
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圆
登泰山记(九下)
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孔孟论学(八下)
②使……平
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八下)
③平常
59
戚
言之,貌若甚戚者
捕蛇者说(九下)
③归属,归到一处
归依
23
好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黄生借书说(八下)
喜欢,爱好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孟论学(八下)
24
号
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岳阳楼记(九上)
①大叫,呼啸
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
捕蛇者说(九下)
②大声哭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陈涉世家(九下)
③号令,命令
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亭记(九上)
④称号,别号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八上)
④如,比得上
29
极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登泰山记(九下)
①尽头,极点;(天)边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岳阳楼记(九上)
②到极点,(直达)
30
计
通计一舟,为人五
核舟记(七上)
①计算,计量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黔之驴(七下)
②盘算,谋划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口技(蒲松龄)(七上)
①安定,稳定
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中国古代神话四则
②平定
13
伐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小石潭记(八下)
①砍伐
十年春,齐师伐我
曹刿论战(八上)
②进攻,征伐
以至仁伐至不仁
孔孟论学(八下)
扰龙伐蛟,登龟狩麟
黠鼠赋(七下)
③击,刺杀
14
犯
并皆暴犯百姓
周处(七上)
①侵害
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
曹刿论战(八上)
明察,识别,观察
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
答司马谏议书(九下)
6
彻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小石潭记(八下)
贯通,穿透
7
乘
公与之乘
曹刿论战(八上)
①坐、驾(车)
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
登泰山记(九下)
②趁着,凭借,引申为“冒着”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
陈涉世家(九下)
③量词(shèng)
捕蛇者说(九下)
②冒着
15
方
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登泰山记(九下)
①方形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邹忌讽齐王纳谏(八上)
②方圆,周围
北方有侮臣者,愿藉子杀之
公输(八上)
③区域,地方
多方以捕之,弗获
象虎(七下)
④方法,办法
16
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醉翁亭记(九上)
①背,以背载物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序号
例词
例句
出处
词义
备注
1
比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核舟记(七上)
①并列,靠近
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捕蛇者说(九下)
②比较,相比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
陈涉世家(九下)
③及,等到
2
鄙
蜀之鄙有二僧
为学(六下)
①边疆,边远的地方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曹刿论战(八上)
②目光短浅
3
兵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42
具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核舟记(七上)
①具备,具有
故今具道所以
答司马谏议书(九下)
②详细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桃花源记(九下)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
伤仲永(七上)
③器械,器具
具以情告
周处(七上)
④通“俱”,都,全都
具答之
桃花源记(九下)
43
俱
蛟或浮或沉,行数十里,处与之俱
周处(七上)
①在一起
答司马谏议书(九下)
62
窃
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
答司马谏议书(九下)
旧时谦词,私下,私自
63
请
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中国古代寓言四则(六上)
①希望,要求,请你做某事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橘逾淮为枳(六下)
②请允许我做某事
请献千金
公输(八上)
曹刿请见
曹刿论战(八上)
64
穷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复前
熟读精思(六上)
②学说,观点,论断
51
漫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登泰山记(九下)
①满,弥漫
其远古刻尽漫失
登泰山记(九下)
②不可辨认
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
熟读精思(六上)
③随意
52
灭
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
中国古代神话四则(七上)
①熄灭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小石潭记(八下)
②暗,看不见
53
明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熟读精思(六上)
④通“现”,出现
冀君实或见恕也
答司马谏议书(九下)
⑤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
37
竭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捕蛇者说(九下)
①竭尽,尽力做某事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八上)
②枯竭,完
38
尽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狼(七下)
完,没有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桃花源记(九下)
以尽吾齿
故今具道所以
答司马谏议书(九下)
④说,谈论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九下)
11
得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捕蛇者说(九下)
①得到,获得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
陈涉世家(九下)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岳阳楼记(九上)
②表示情况允许,有“能够”、“可以”的意思
虽鸡狗不得宁焉
捕蛇者说(九下)
12
定
参差并作,喧繁满室,食顷始定
登泰山记(九下)
师略授小技,此来为不负也
劳山道士(九上)
②辜负
17
赋
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捕蛇者说(九下)
①赋税
岁赋其二
捕蛇者说(九下)
②征收,敛取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岳阳楼记(九上)
③一种文体
18
更
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捕蛇者说(九下)
更换
19
故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七下)
①旧,与“新”相对
醉翁亭记(九上)
①穷尽,完结
行,欲穷其林
桃花源记(九上)
(走)完
愈往而不知其所穷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八下)
②尽头,终点
65
求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吕氏春秋》两则(六下)
天时不如地利(六下)
①兵器,武器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九下)
②军队
行收兵
陈涉世家(九下)
③兵士
4
病
未果,寻病终
桃花源记(九下)
①疾病,生病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捕蛇者说(九下)
②疲劳,困苦不堪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问说(八下)
③弊端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橘逾淮为枳(六下)
④辱
5
察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陈涉乃立为王,好为张楚
陈涉世家(九下)
25
还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
伤仲永(七上)
①返回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桃花源记(九下)
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中国古代寓言四则(六上)
②交还,归还
26
会
又以钜鹿之战、……垓下之会为最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八下)
①会合,聚会;盟会,宴会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岳阳楼记(九上)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既克,公问其故
曹刿论战(八上)
②原因,缘故
是故贵可以问贱
问说(八下)
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答司马谏议书(九下)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