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150常用实词简表(优选.)

合集下载

(中考)文言文150常用实词简表

(中考)文言文150常用实词简表

中考150字积累1、比B①比,《说文》“密也”。

本义,靠得很近。

古字像两人紧贴之形。

②引申:并列、靠近、勾结、亲密等。

③比较、比拟。

④及,等到。

⑤法律术语,同“例”。

比附照行的各类案例。

2、鄙①“鄙,边邑也。

”“鄙”是“野”中的偏远部分,是和邻国接近的地区。

(边疆,边远的地方。

)②见识浅陋。

(庸俗,浅陋。

)目光短浅(肉食者鄙)③鄙夫;鄙人(自谦);鄙俚;鄙吝④鄙薄;鄙弃;鄙夷(轻视厌弃)⑤卑鄙,身份低下,出身微贱。

⑥比较:鄙;敝3、兵①兵,《说文》“械也”。

军械、武器。

(本义,兵器、武器。

)古字双手举斧斤形。

例:兵器;兵库;兵工厂;兵不血刃;短兵相接。

铸兵。

②士兵,手执武器的人。

战士或军队。

③战争、军事。

兵贵神速(军队);兵连祸结(战争);兵不厌诈(用兵作战)。

兵力(作战能力)4、病①病,《说文》“疾加也”。

一般的病称“疾”,重病称“病”。

②引申:凡疲劳过度、饥饿过度造成的困苦不堪、软弱无力的状态也叫“病”。

③引申:心理状态,忧虑、担心、苦恼、困顿比较:病;疾5、察 C①察,《说文》“复审也”。

“察”是对已知但却知之不深,知之不详的事物进行仔细、详尽、反复的观测、考核,目的是弄清楚事物的方方面面和发展变化过程,是把事情看得一清二楚。

②“察”有各种各样的方式,如观察、省察、体察、考察、访察、核察……,这些“察”都为了了解真相。

③举荐。

④“察”的结果是明;“察察”是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6、彻①“彻”,《说文》“通也”,《小尔雅·广诂》“达也”。

(通达;贯通。

)②“彻”表通时重在一通到底,是由此及彼、由外及里、从头到尾、从上到下的贯通。

(深透;透彻。

)②中古之后,“彻”更广泛地用于声音、颜色、光线、温度、气味等的渗透到底上。

(日光下彻;穿透)7、乘①“乘,升也”。

登车、坐车。

②引申:驾车、驭马。

③“乘”,趁着,引申:冒着。

④欺凌,欺压。

⑤追逐⑥计量,计算。

⑦乘,sheng,量词。

一车四马;乘车驾四马。

中考150个文言实词

中考150个文言实词

中考150个文言实词
一、概述
文言实词是指在文言文中常常出现的实际意义的词语,是我们学习文言文必须要熟悉的基础词汇。

中考中对文言实词的考查也相当重要,因此,我们需要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以应对考试的要求。

二、150个文言实词
下面列出了中考中常见的150个文言实词,供大家参考学习:
1.即:就是,表示依附,相当于“就”、“便”
2.乃:表示转折、因果关系
3.皆:都,表示全体
4.且:表示不定的意思,相当于“还”
5.与:和,表示共同性
6.并:和,表示并列
7.不及:不如
8.亦:也
9.匪:不
10.非:不是
11.而:和,表示递进关系
12.见:认识到,知道
13.乃:表示因果关系
14.为:充当
15.何:什么
16.而已:表示事情的结束
17.不胜:不能
18.称:叫做
…(以下省略)
三、使用方法
掌握这150个文言实词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多读文言文:通过阅读文言文经典著作,多接触文
言实词的使用场景,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记忆这些词汇。

2.背诵文言文诗词:背诵文言文诗词是学习文言实词
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反复背诵,可以加深对文言实词的
理解和记忆。

3.制作闪卡:将这些文言实词制作成闪卡,反复复习,
帮助记忆。

四、总结
掌握150个文言实词对于中考文言文的学习至关重要。


过多读文言文、背诵文言文诗词以及使用闪卡等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这些词汇。

希望大家在备战中考的过程中能够重视文言实词的学习,取得优异的成绩!。

文言文常用实词简表

文言文常用实词简表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
登泰山记
桃花源记
登泰山记
邹忌讽齐王纳谏
出师表
登泰山记
29

1.尽头,极点;(天)边
2.到极点,(直达)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登泰山记
岳阳楼记
30

1计算,计量
2.盘算,谋划
3.计谋,策略
通计一舟,为人五
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故自号曰醉翁也
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岳阳楼记
捕蛇者说
陈涉世家
醉翁亭记
陈涉世家
25

1返回
2交还,归还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伤仲永
桃花源记
出师表
中国古代寓言四则
26

1.会合,聚会;盟会,宴会
2.会面,会见
3.正好,恰巧
又以钜鹿之战、......垓下之会为最
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
读书千遍,其义自见
冀君实或见恕也
伤仲永
小石潭记
小石潭记
曹刿论战
邹忌讽齐王纳谏
黠鼠赋
熟读精思
答司马谏议书
37

1竭尽,尽力做某事
2枯竭,完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捕蛇者说
曹刿论战
38

1.完,没有了
2.全都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以尽吾齿
2军队
3兵士
威天下不以兵戈之利

150个文言文实词大全

150个文言文实词大全
、兴致:遥襟甫畅,逸兴遄飞(滕)
、行
、行动:大行不顾细谨(鸿)
、品德行为:辱人贱行(五) 其行廉(屈)
、实行,做:余嘉其能行古道(师)
、行走:道芷阳间行(鸿) 草行露宿(指)
、将要:行将为人所并(赤)
、行列:涕 落百余行(孔)
、军队编制:蹑足行伍之间(过)
、经:行年四岁,舅夺母志(陈)
、周全,详尽。(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也)
、知道。(丞相亮其悉朕意)
、尽其所有。(料大王之卒,悉之不过三十万)
、详尽地叙述。(书不能悉意,略陈固陋)
、信
、诚实,不欺,讲信用。(言而有信)
、信任。(愿陛下亲之信之)
、相信。(忌不自信)
、信用。(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使者,送信的人。(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莫 72、乃 73、内 74、判 75、期 76、奇 77、迁 78、请 79、穷 80、求
、去 82、劝 83、却 84、如 85、若 86、善 87、稍 88、少 89、涉 90、胜
、识 92、使 93、是 94、适 95、书 96、孰 97、属 98、数 99、遂 100、率
、说 102、私 103、素 104、汤 105、涕 106、通 107、徒 108、图 109、退 110、亡
、朋友。(悲歌辞旧爱,衔泪觅新知)
、通“智”。智慧;聪明。(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置
、安置。(今以钟磬置水中)
、设立。(内外多置小门)
、购置,添置。(郑人有且置履者。)
、放弃。(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驿站。
、致
、送达,送来。(存问致赐《汉书?武帝纪》)

文言文常用实词简表

文言文常用实词简表
故自号曰醉翁也
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岳阳楼记
捕蛇者说
陈涉世家
醉翁亭记
陈涉世家
25

1返回
2交还,归还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伤仲永
桃花源记
出师表
中国古代寓言四则
26

1.会合,聚会;盟会,宴会
2.会面,会见
3.正好,恰巧
又以钜鹿之战、......垓下之会为最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岳阳楼记
答司马谏议书
陈涉世家
27

恩惠,(给人以)好处
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曹刿论战
28

1.赶得上
2.至,到
3.趁着,等到......时
4.如,比得上
5.以及
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4.有名的,著名的
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
名之者谁?
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伤仲永
答司马谏议书
醉翁亭记
周处
陈涉世家
陋室铭
55

1.命令,使命
2.教导,告诫
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
徒属皆曰:“敬受命。”
夫子何命焉为?
捕蛇者说
陈涉世家
公输
曹刿论战
答司马谏议书
6

贯通,穿透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中考150个文言实词表

中考150个文言实词表

中考150个文言实词表B1比:①并列,靠近;②比较,相比2鄙:鄙陋,目光短浅3兵:①兵器,武器;②兵士,军队4病:①疾病,生病;②疲劳,困苦不堪;③缺点C5察:观察,明察,识别6彻:穿透7乘:①坐,驾(战车);②趁着,引申为“冒着”8从:①跟从,跟随;②顺从,听从;③对着,朝着D9当:①对着,面对;②在,正在;③当前;④占着,把着;⑤应当;⑥ (dàng)相抵,当作10道:①路,途;②思想,道理,主张;③说,谈论;④方法11得:①得到,获得,找到(知道,了解)(看到);②得当,合适;③能够,可以12定:①安定,稳定;②评定F13伐:①砍伐;②进攻,征伐14犯:①侵犯;②触犯,冒犯;③冒着15方:①方形;②方圆,周围;③地域,区域;④正,正在16负:背,以背载物17赋:①征收,敛取;②赋税18覆:①覆盖;②颠覆,灭亡G19更:更换20故:①缘故,原因;②故意,特意;③所以21顾:①看望,拜访;②回头看22观:①看,观赏;②观察,考察23归:①返回,归来;②归还H24好(hào):喜欢,喜好25号:①(háo)大叫,呼啸;②(háo)大声哭26还:①返回;②同”旋“,回转,掉转;③归还27惠:恩惠,给人以好处J28及:①赶得上;②至,到;③趁着,等到……时29极:①极点,尽头30计:①计算,计量;②统计,汇总31加:超过,虚夸,以少报多32假:借,借来33间:①间隙,中间,期间;②(jiàn)隔开,间断;③(jiàn)参与34简:挑选,选择35见:①看见;②往见,拜见,参见36节:气节37竭:①竭尽,尽力做某事;②枯竭,完38尽:完,没有了(过完)(毫无保留)39进:①向前,前进,上进;②进献,献上40居:①居住;②处于;③停留;④在时间词前,过了;⑤相处41举:①提拔,举荐;②发动;③全42具:①具备,具有;②详细;③工具;④准备,置办43俱:在一起,一起44聚:征集K45苦:愁苦,背某事物所苦L46类:类似,相像47良:①精良,美好;②贤善,贤良48临:①面对,对着;②靠近;③正当,将要49虑:①思想,心思;②顾虑,担心50论:①议论,述说;②学说,观点,论断;③判定,定罪M51漫:①满,弥漫;②不可辨认52灭:①暗,看不见;②灭亡,消灭53名:①名称,名字;②由名气,著名54明:①明亮,光明;②照亮;③明智,贤明55命:①命令;②纸牌,差遣,吩咐;③使命56谋:①咨询,谋议,考虑;②商量,谋划,出主意N57难:①不容易;② (nàn)灾难,祸殃P58平:①平坦,无凹凸;②铲平,削平;③公正,公平Q59戚:悲伤,忧伤60启:开,打开61奇:①奇特,特别;②(jī)灾难零数,余数62强:①壮健,强盛,强大;②(qiǎng)勉强63清:①凄清,冷清;②清爽64请:请求,请允许(我)65穷:极,尽,(走)完66秋:日子,时期67求:①寻求,寻找;②要求,谋求68取:①拿;②索取;③获得,开出69去:①离开;②除掉,去掉;③损失,失去70全:①完整;②保全R71任:①责任,职责;②任用,委任72入:①进入,与”出“相对;②交纳,进献;③收入,收进S73塞:①(sāi)充满,塞满;②(sè)阻塞,堵塞74善:①好,好的,善良的;②善于,擅长75少:①数量小,不多;②(shào)年幼,年轻76舍:①放弃,离开;② (shè)房屋,住宅77身:自己,身体,生命78生:①草木生长,长出;②使……活;③生活,生计;④对读书任的称呼79胜:①超过,胜过;②忍不住,能承受80师:①军队;②老师;③以……为师81施:①施行,实施;②设置,安放82实:诚实,真实83食:①吃;②食物;③同“饲”,给吃,供养84使:①命令,派遣;②出使;③致使,让;④使者85属:①类,类属,一类;②同“嘱”,嘱托86说:①说,讲,告诉;②同“悦”,喜悦,高兴;③古代的一种文体;④劝说87素:白色的T88汤:①热水,开水;②同“烫“,用热水焐;③(shāng)汤汤:大水急流的样子89通:①达,到达;②通过,畅通90痛:悲痛W91亡:①灭亡,消亡;②使……遭到灭亡92望:①远看;②对着93为:①替;②做,作(雕刻)(写);③任,担任,充当;④变为,成为;⑤当作,作为,认为;⑥是;⑦被X94徙:迁移95狭:窄,不宽阔96鲜:鲜艳97向:以前,原来98效:①见效,奏效,有成效;②任务,重任99信:①言语真实,诚实;②信用,守信用;③相信,信任100兴:①(xīng) 期,兴起;②(xīng)兴盛,复兴101行:①行走;②做,实行,从事;③品行;④(háng)(军队)行列102形:①身体;②形状,样子;③表露,表现103修:①整治,修理,修建;②长104徐:缓慢,缓缓105许:①同意,答应,允许;②表约数,上下,光景106寻:①找寻,寻求;②顷刻,不久Y107业:①事业,功业;②职业108遗:①遗留;②(wèi)给予,赠送109夷:平坦110贻:赠送,送给111异:①不同;②奇特的,与众不同的;③其他的,别的;④诧异112易:①变换;②换,交换113诣:往,到……去(见)114益:①增多,增加;②益处,好处,得益115阴:山之北,水之南116引:引用117应:①理睬,响应;②答应,回答118盈:①满;②充足,增加119游:①游水,在水中浮行;②出游,游览120余:①我,我的;②遗留,剩下(的);③其他,此外;④整数后表不定余数121语:说话,谈论122缘:沿着123远:①遥远,空间距离大;②久远,指时间漫长;③深奥,深远;④不接近,疏远124云:①说;②如此,这样(常与“尔”连用);③云朵(“云”的简体字)125阅:①看,观览;②经过,经历126责:责备,责罚127章:①印章;②花纹128知:知道,懂得129止:①停止,停留;②阻止,劝阻130治:惩治,治罪131致:取得,得到132质:质地,本体Z133众:①众人;②多,众多134专:①专一,专心;②独有,独占135走:跑,逃跑136足:①脚;②足够,充足,满足;③值得,配137作:①起来,振作,兴起;②发出,表现出;③制作,写作;④劳作,劳动;⑤做,充任138坐:①坐;②座位;③触犯,犯罪139卑鄙:地位低下,见识鄙陋140布衣:平民,百姓141菲薄:轻视,小看142间隔:断绝往来143交通:彼此相通144绝境:与世人隔绝的地方145阡陌:田间小路146驱驰:奔走效劳147痛恨:痛心惋惜148问津:问路,探访,探求149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150牺牲:指猪、牛、羊等祭品古代第一人称(我)的称呼:寡人:后来成了帝王专用的第一人称代词;臣:“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朕:皇帝的自称;孤:拥有王爵的人(或许公爵也可)的自称,例如刘备入川以前自称“备“,就是自己的名字,自封为汉中王后,自称”孤“,称帝后,自称”朕“;关羽自称“某“;诸葛亮自称”山人“;鲁达自称”洒家“;武松自称”俺“;其他自称:仆、不才、不佞,小人,吾……人称代词:1、第一人称代词:吾、我、予、余、朕2、第二人称代词:女、汝、若、而、尔、乃子、卿、君、尊驾、阁下、公、足下3、第三人称代词:其、厥、之“之“和”其“都不是典型的第三人称代词:一是“之“和”其“除称代以外,海可以称人或物。

文言文常用实词(150个)

文言文常用实词(150个)

150个文言文实词大全(一)为便于广大文言阅读者,学习者能够有系统的进行学习,特将常用150个实词的一词多义进行系统的整理,每个词的义项基本上以《辞海》的解释为依据,尽量以本义、引申义的顺序排列。

目录1、爱2、安3、伯4、被5、倍6、本7、鄙8、兵9、病 10、察11、长 12、朝 13、池 14、曾 15、乘 16、城 17、诚 18、除 19、传 20、辞21、从 22、达 23、殆 24、迨 25、当 26、道 27、得 28、度 29、短 30、多31、发 32、方 33、非 34、复 35、负 36、盖 37、鼓 38、故 39、顾 40、固41、归 42、国 43、过 44、何 45、恨 46、后 47、胡 48、患 49、或 50、疾51、及 52、即 53、既 54、假 55、间 56、见 57、解 58、进 59、尽 60、就61、举 62、绝 63、堪 64、克 65、类 66、怜 67、临 68、弥 69、名 70、末71、莫 72、乃 73、内 74、判 75、期 76、奇 77、迁 78、请 79、穷 80、求81、去 82、劝 83、却 84、如 85、若 86、善 87、稍 88、少 89、涉 90、胜91、识 92、使 93、是 94、适 95、书 96、孰 97、属 98、数 99、遂 100、率101、说 102、私 103、素 104、汤 105、涕 106、通 107、徒 108、图 109、退 110、亡111、王 112、望 113、恶 114、微 115、闻 116、相 117、谢 118、悉 119、信 120、兴121、行 122、幸 123、修 124、徐 125、许 126、阳 127、要 128、宜 129、遗 130、贻131、易 132、阴 133、引 134、右 135、逾 136、狱 137、再 138、造 139、知 140、置141、致 142、质 143、治 144、诸 145、贼 146、族 147、卒 148、走 149、左 150、坐1、爱(1)名词。

150个文言文实词大全20.6.18

150个文言文实词大全20.6.18

150个文言文实词大全为便于广大文言阅读者,学习者能够有系统的进行学习,特将常用150个实词的一词多义进行系统的整理,每个词的义项基本上以《辞海》的解释为依据,尽量以本义、引申义的顺序排列。

目录1.爱2.安3.伯4.被5.倍6.本7.鄙8.兵9.病 10.察11.长 12.朝 13.池 14.曾 15.乘 16.城 17.诚 18.除 19.传 20.辞21.从 22.达 23.殆 24.迨 25.当 26.道 27.得 28.度 29.短 30.多31.发 32.方 33.非 34.复 35.负 36.盖 37.鼓 38.故 39.顾 40.固41.归 42.国 43.过 44.何 45.恨 46.后 47.胡 48.患 49.或 50.疾51.及 52.即 53.既 54.假 55.间 56.见 57.解 58.进 59.尽 60.就61.举 62.绝 63.堪 64.克 65.类 66.怜 67.临 68.弥 69.名 70.末71.莫 72.乃 73.内 74.判 75.期 76.奇 77.迁 78.请 79.穷 80.求81.去 82.劝 83.却 84.如 85.若 86.善 87.稍 88.少 89.涉 90.胜91.识 92.使 93.是 94.适 95.书 96.孰 97.属 98.数 99.遂 100.率101.说 102.私 103.素 104.汤 105.涕 106.通 107.徒 108.图 109.退 110.亡111.王 112.望 113.恶 114.微 115.闻 116.相 117.谢 118.悉 119.信 120.兴121.行 122.幸 123.修 124.徐 125.许 126.阳 127.要 128.宜 129.遗 130.贻131.易 132.阴 133.引 134.右 135.逾 136.狱 137.再 138.造 139.知 140.置141.致 142.质 143.治 144.诸 145.贼 146.族 147.卒 148.走 149.左 150.坐150个文言文实词大全(一)1.爱(1)名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150常用实词简表1、比B①比,《说文》“密也”。

本义,靠得很近。

古字像两人紧贴之形。

②引申:并列、靠近、勾结、亲密等。

③比较、比拟。

④及,等到。

⑤法律术语,同“例”。

比附照行的各类案例。

2、鄙①“鄙,边邑也。

”“鄙”是“野”中的偏远部分,是和邻国接近的地区。

(边疆,边远的地方。

)②见识浅陋。

(庸俗,浅陋。

)目光短浅(肉食者鄙)③鄙夫;鄙人(自谦);鄙俚;鄙吝④鄙薄;鄙弃;鄙夷(轻视厌弃)⑤卑鄙,身份低下,出身微贱。

⑥比较:鄙;敝3、兵①兵,《说文》“械也”。

军械、武器。

(本义,兵器、武器。

)古字双手举斧斤形。

例:兵器;兵库;兵工厂;兵不血刃;短兵相接。

铸兵。

②士兵,手执武器的人。

战士或军队。

③战争、军事。

兵贵神速(军队);兵连祸结(战争);兵不厌诈(用兵作战)。

兵力(作战能力)4、病①病,《说文》“疾加也”。

一般的病称“疾”,重病称“病”。

②引申:凡疲劳过度、饥饿过度造成的困苦不堪、软弱无力的状态也叫“病”。

③引申:心理状态,忧虑、担心、苦恼、困顿比较:病;疾5、察 C①察,《说文》“复审也”。

“察”是对已知但却知之不深,知之不详的事物进行仔细、详尽、反复的观测、考核,目的是弄清楚事物的方方面面和发展变化过程,是把事情看得一清二楚。

②“察”有各种各样的方式,如观察、省察、体察、考察、访察、核察……,这些“察”都为了了解真相。

③举荐。

④“察”的结果是明;“察察”是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6、彻①“彻”,《说文》“通也”,《小尔雅·广诂》“达也”。

(通达;贯通。

)②“彻”表通时重在一通到底,是由此及彼、由外及里、从头到尾、从上到下的贯通。

(深透;透彻。

)②中古之后,“彻”更广泛地用于声音、颜色、光线、温度、气味等的渗透到底上。

(日光下彻;穿透)7、乘①“乘,升也”。

登车、坐车。

②引申:驾车、驭马。

③“乘”,趁着,引申:冒着。

④欺凌,欺压。

⑤追逐⑥计量,计算。

⑦乘,sheng,量词。

一车四马;乘车驾四马。

8、从①“从”是跟随在后面意思,它和行动关系密切。

②所“从”的如果是人,跟随、跟从。

③如果所“从”的是命令、意愿、法令、计谋……,就是顺随、照办、遵守、服从……④参与,例如:从政。

⑤介词:由,自。

⑥比较:随——从(积极主动,经过主观判断。

)9、当 D①“当”,《说文》“田相值也”。

(井田制)②引申:势均力敌,互相对等。

③两两相等,引申:两两相对,或者以一方为主对着另一方。

④“当”,对着;面对;⑤处在。

引申:占着;把着。

引申:掌管,主持。

⑥阻挡,抗拒;⑦充当;相抵消、相平衡。

⑧适应,相当;适合,得当。

10、道①本义,道路。

②规律,道理。

③引申:学说、思想。

(道理、主张)④引申:引用、称述别人的话、说法、事迹。

(说、谈论)⑤比喻,人生所应遵循的社会准则。

(带有根本性、原则性。

)⑥从,由。

11、得①得,获得,得到。

(找到)语境义,得声,得形,得味,得道……②“得”,行为实现的现实性。

(能够)12、定①“定”,《说文》“安也”。

与“动”反义。

安定、稳定;平定。

(定婚,重在婚约的确定;订婚,重在双方同意。

协定,重在共同决定;签订,重在双方协商。

定金;订金)“定金”、“订金”,在汉语中是一对同音异义词,别看仅一字之差,但在法律上的意义却大相径庭,不少人都曾掉入“定金”与“订金”的陷阱。

究竟两者的区别何在呢?“定金”指合同当事人为保证合同履行,由一方当事人预先向对方缴纳一定数额的钱款。

《合同法》第115条规定:“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

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

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此外,定金必须以书面形式签订,且定金的总额不得超过合同标的的20%。

“订金”严格地说不是一个规范的概念。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18条规定:“当事人交付留置金、担保金、保证金、订约金、押金或者订金等,但没有约定定金性质的,当事人主张定金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所以,除非合同作明确约定外,合同履行的“订金”作为预付款的一部分,只能抵充房款。

无论哪一方不履行,只要将其如数返还给付订金的一方即可。

②决定,确定。

③副词,到底,究竟。

④一定(后起义)13、伐 F①“伐”,《说文》“击也”。

以戈击人,用斧砍树,持枪击鼓……都可以叫“伐”。

(砍伐;进攻,征伐;讨伐。

)公开宣战、公开进攻叫“伐”。

“伐”带有上伐下、讨有罪的色彩。

②引申:功劳,成绩;夸耀(《广韵》“自矜曰伐”)14、犯①《说文》“侵也”。

“犯”本来指狗咬人。

后来两极分化。

②受侵犯,使自己遭受损失。

(侵害、危害)③侵犯,侵入别人的领域,使别人或别的事物受到损失。

(触犯;犯险,冒着。

)15、方①“方”初文应作“上口下方”,指中央以往的四旁的广大地区。

与说话者所在地相邻的地区、地域。

②方形,四隅之和。

③方,方圆。

引申:正直;方正。

④面积⑤方向、方位。

引申:区域、地方。

⑥地方(戴圆履方)⑦方法,办法。

引申:处方,药方。

⑧“方”,《说文》“并船也”。

方船、方舟。

(枋、舫)⑨凡两两相并、相比。

例如:方轨;方征;方驾;比方。

⑩比拟,相比。

⑾副词,正在;将要。

⑿当……的时候。

16、奉①“奉”是捧的古字。

两手捧着。

②进献。

③承受。

④俸禄,给养。

17、负①《释名·释姿容》“负,背也,置项背也”。

引申:蒙受、遭受。

②《说文》“恃也”。

对自有之力之物的凭借。

(自恃,自负)③背靠着。

负隅顽抗。

④违背⑤失败⑥欠18、赋①“赋”,为作战而征集的军赋。

“兵赋”是征集兵士、民夫、战车、牛马、戈盾之类的作战用的人力、物力、财力。

②(征收;敛取;赋税。

)③出声念。

④写作方法,平铺直述。

19、覆①“覆”,《集韵》“反也”。

特指向上事物的向下翻转或倾倒。

②遮盖、掩蔽③翻转过来④倾覆,颠覆20、更G①《说文》“更”与“改”互训。

(改变、更换)“更”侧重于前后相续,是以一个顶替另一个的相互交换;就新旧来说,“更”不是除旧布新,而是推陈出新。

②经过,经历。

③抵偿④另,另外。

引申:再。

⑤更加⑥副词,重新。

⑦五更21、故①“故”作名词用时也指事情。

“故,事也。

”“故”重因果关系。

指某种原因引起的事情,多是使人不愉快的麻烦的“事”。

(现代汉语中:事故,变故。

)②《广韵》“旧也”。

“故”的反义词“新”、“今”。

作为时间观念,指过去的、从前的。

故都,过去的国都。

故乡,从前的家乡。

故人,旧友,从前的相知。

③原因,缘故。

④故意⑤通“固”,本来。

⑥所以,因此。

22、顾①《说文》“还视也”。

“顾”转过头来向后看。

(回顾;回头看。

)②探望,拜访。

③顾念。

引申:关心,照顾。

④副词,表示轻微的转折,相当于“而”“不过”。

⑤副词,反而,却。

23、观①《说文》“谛视也”,《正字通》“远视也”。

(看;观察;考察)②观赏;值得观赏的景物和景象。

③名物化之后,把宫廷大门外两旁的为观察了望而建的高大建筑叫“观”。

后来把宫廷中高大华丽的楼台也称“观”。

④道教的庙宇,道观(后起义)24、归①《说文》“女嫁也”。

(春秋以后多用“嫁”)②最初是离家远行又回到故处的意思。

(妇女出嫁,实际上是返回母亲所从出的氏族。

)(返回)③归还④归附,归属。

又:归到一处。

25、好H①女子容貌美。

引申:好,善。

②兼及服饰之类,有仪表堂堂的意思。

③友好④喜爱26、号①大声喊叫。

引申:大声哭。

②扬言,宣称。

(号称)③号令,命令。

④称号。

又:别号。

⑤称。

27、还①《广雅·释诂》“归也”。

(返回)②交还,归还③通“环”,环绕。

④通“旋”,旋转。

⑤通“旋”,轻快敏捷的样子。

⑥仍然(后起意义)28、惠①《说文》“仁也”。

《尔雅·释诂》“爱也”。

“惠”原是动词“仁爱”。

②对所关怀、同情的人给予照顾。

(恩惠,给人以好处)名词化之后,所给予的好处。

③柔顺、柔和。

④通“慧”,聪明。

29、及J①《说文》“逮也”。

段注“及前人也”。

“及”古字形像追逐者以手抓住被追者之形。

②赶得上,赶上,抓住③至,到④趁着。

等到……时候30、极①《说文》“极,栋也”。

②处在屋宇的最高处,所以最高的地位也叫“极”。

(登峰造极;北极)③由最高引申:极限,不能超越。

极点,尽头。

④最,非常。

⑤标准⑥通“亟”,急。

31、计①记数——计算,算帐,计量——统计,汇总②盘算,谋划③计谋32、加①“加”在上古是及物动词,把一物放在另一物上面。

(加上,放上)引申:施加②增加;超过,虚夸,以少报多。

③更加33、假①先秦,假,借同义。

(借,借来)②《说文》“非真也”。

(汉以后。

)假,真反义。

③非正式的,临时的。

(假寐;假上将军。

)34、间①閒,隙也,从门、月(《说文》)②间隙(彼节者有间)(《庄子》)③中间(间于齐楚)(《孟子》)④间隔(间一岁,郑人杀之)(《左传》)(间断;隔开)⑤离间(谁能间之)(《左传》)⑥参与(又何间焉)(《曹刿论战》)35、简①《说文》“牒也”,竹简或木札。

引申:书信。

②简易;简略;省约(由简的特点决定的。

)③荒废,怠慢。

④选取等长的“简”。

挑选,选择,选拔。

⑤《集韵》“阅也”。

检阅,检查。

36、见①《说文》“视也”。

看到。

看见。

②往见,拜见,参见;进见,谒见,会见,接见(不同身分)③见解,见识④表示被动。

⑤见谅的“见”⑥通“现”37、节①《说文》“竹约”。

竹节。

植物分枝长叶的地方。

引申:人与动物的骨节。

②时节,季节。

引申:节日。

③符节,古代用来做凭证的东西。

④气节,节操;礼节。

特指,贞洁。

⑤节制,节约。

⑥古乐器,引申:节拍。

38、竭①干涸,枯竭。

“竭”的反义词“盈”。

引申:衰竭。

②竭尽,尽力做谋事。

③尽,完。

39、尽①《说文》“器中空也”。

象征用到了极限,一无所有。

②不及物动词,无剩余。

(完,没有了。

) ③及物动词,全部用出。

④副词,净尽——都,皆,整个地,完全地,无保留地,达于极限。

⑤达到顶点⑥尽可能,尽量。

(第三声)⑦任凭40、进①本义,向前走或跑,或者说是朝着脸所向的方向行进。

②前进,与“退”相对。

③到朝廷。

④进献⑤通“贐”,赠送的路费或礼物。

41、居①《说文》“蹲也”。

“居”是后代“踞”的本字。

②坐。

引申:处于。

③居住。

又:住处。

④处在某种地位或某个地方。

⑤占,占据。

⑥积蓄。

⑦表示相隔一段时间(居有顷)42、举①“举”,《说文》“对举也”。

两个人共同把东西抬起来。

后来一个人用两只手把东西举过头也叫“举”。

②用手托起。

③举起,抬起。

引申:提出,举出。

又:发动。

④推荐,推举。

提拔。

又:检举。

举动。

⑥攻下,占领。

⑦全。

例如:举国,举世。

43、具①《说文》“供置也”。

“供置”即备办。

最初多指备办食物,后来扩展到备办其它物品,是个动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