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水分含量和检测方法,颗粒饲料水分过高对产品的影响
饲料水分标准 国标

饲料水分标准国标
饲料水分标准是指在饲料中水分的含量标准,它是饲料质量控制的重要指标之一。
我国已经制定了相应的国家标准,即GB/T
11373-2013《饲料水分的测定》和GB/T 13079-2006《饲料中水分的测定》。
根据国家标准,饲料的水分含量应该在一定的范围内,以保证饲料的品质和营养价值。
一般来说,不同类型的饲料所允许的水分含量也不同,例如:颗粒饲料水分含量应该在10%-13%之间,粉状饲料水分含量应该在10%-15%之间。
同时,饲料生产企业也应该严格控制饲料水分含量,以确保饲料的稳定性和保存期限。
如果水分含量过高,会导致饲料发霉、变质,降低饲料的营养价值,甚至对动物的健康造成影响。
因此,遵守和执行饲料水分标准是保障动物健康和饲料质量的重要举措。
- 1 -。
饲料产品中水分的含量及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饲料的商品水份,不但危害饲料的本质和外在产品质量,并且对商品的制作率和经济收益有真接危害。1个年产量3万t的颗粒饲料公司,年损害的经济收益可达到75万余元。依据制造时节和原材料的转变调节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参数,特别是在是调节造粒时调质加工工艺主要参数,可明显提升公司的经济收益和饲料产品质量。
1.3饲料保水对动物制造特性的危害
在粉料中加上0.5%、1.5%的水份,猪的日增重比对照实验各自提升2%和9%,饲料转换速率也逐步提高。其缘故就是说加上水份后,造粒全过程中淀粉的糊化度和颗粒物使用性能提升。加上2.5%水份沒有提升猪的生长发育特性,由于在调质前加上过多的水份会减少原材料吸附蒸气的工作能力,进而减少了调质温度,反倒不利淀粉糊化。
1.1饲料商品中水份的含水量
在秋冬季时节,因为温度较低,生产厂家多应用新上市的苞米等原材料,这种新上市的饲料原料通常水份很高。苞米-豆柏型日粮在饲料制造造粒后,水份通常在13%以内,基本上能满足需要品管规定,但伴随着米糠粕、DDGS等农副食品(水份较低,约在9%-12%)的很多应用,使制成品水份降至了12%以内。在夏秋季时节,饲料原料水份通常在11%-13%上下,加上高温天气,饲料原料水份在破碎和造粒全过程中损害部分,促使饲料制成品水份很低,通常在9%-11%上下,小于我国规定的规糊化不理想化、造粒环模损坏、饲料适口性减少等不利条件,将会真接到危害饲料公司的经济收益。
控制颗粒料水份具体规定

控制颗粒料水份具体规定
颗粒料中水分含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质量指标,它直接影响到颗粒料的品质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由于受天气的影响,如何控制颗粒料的水分含量(夏季颗粒料标准水分在12%--12.5%),已成为饲料行业普遍关心的问题。
为有效控制颗粒料的合理水分,降低损耗,增加企业效益,请分公司总经理高度重视,各分公司生产主管积极配合,结合实际情况严格控制颗粒料水分。
特此通知如下:
(一)调整冷却器内料层基本平整(多调几次)。
(二)根据颗粒大小调整风门开度与料层厚度配合,不同组合尝试。
(三)夏季蒸汽压力控制在0.15-0.2Pa之间(关闭所有或部分疏水阀)。
(四)调整制粒温度到80—85℃(乳猪料除外)。
(五)冷却塔加蒸汽提高颗粒料水分(确保成品安全)。
(六)使用糖蜜提高颗粒料水分(品管支持)。
(七)台安公司及双城公司尝试风机加变频器降低风机转数控制颗粒料水分。
备注:请各分公司关注原料入厂及库存水分(注意仓库管理/仓库应定时通风)、粉碎前后原料水分、混合后粉状料水分、颗粒调质后水分、成品水分,后三项水分多做几次列表对比。
饲料型式检验项目

饲料型式检验项目
饲料型式检验项目涵盖了饲料的各种形式,包括粉状、颗粒状、饼状、颗粒饲料、浓缩饲料、全价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等。
对于不同的饲料类型,其检验项目也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饲料的检验项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外观检查:包括饲料的颜色、气味、形状等方面的检查,用于判断饲料是否正常。
2. 水分含量检测:水分含量是饲料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过高或过低的水分含量都会影响饲料的营养价值。
3. 粗蛋白含量检测:粗蛋白是饲料中的主要营养成分之一,其含量高低直接关系到饲料的营养价值。
4. 粗脂肪含量检测:粗脂肪是饲料中的另一个主要营养成分,其含量高低也对饲料的营养价值有着重要的影响。
5. 粗纤维含量检测:粗纤维是饲料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等成分的总称,其含量高低也是饲料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6. 粗灰分含量检测:粗灰分是饲料中无机盐和矿物质等成分的总称,其含量高低也对饲料的营养价值有影响。
7. 维生素含量检测:饲料中的维生素是动物生长和健康的重要营养素,其含量高低也对动物的生长和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8. 病原微生物检测:饲料中可能存在一些病原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会对动物的健康造成威胁,需要对饲料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
9. 农药残留检测:如果饲料中存在农药残留,就会对动物的健
康造成威胁,需要对饲料进行农药残留检测。
总之,饲料型式检验项目是保障动物健康和生产安全的重要工作,也是饲料生产企业的义务。
颗粒饲料水分检测控制的研究

宜 的水 分 含 量有 利 于 制粒 ,能 降低 加 工成 本 , 提 高 颗粒 饲料 的质 量 和生产 效 率 。
1 影 响颗 粒饲 料水 分含 量 的 因素
加2 %的水仅 有 4 0%一 5 0%的保 水 率 ;最 好 是使 用 热水 . 可 以防 霉 : 要 考 虑 混 合 时 间 和水 分 添 加 时 间 的一 致 : 为保证均匀 , 调 整 喷 头 的位 置 和 喷 水 口大小 ; 需 要 加 防霉 剂 ; 要 注 意 清 理 混 合 机 的
0
引 言
耗 明显增 加 。 同样 对不 同梯度 水 分含 量 的 物料 , 粉 碎前 后 物 料水 分 含量 对 比检 测 分析 发 现 , 随 着
物 料 水分 含 量 的增 加 , 粉 碎后 粉料 的水 分损 耗 增 加 ,水 分 的最 大 损耗 接 近 1 % ,粉 碎效 率显 著 降 低, 能耗 明显 增加 。
颗 粒饲 料产 品含水量 的多变性 。混 合后半 成 品粉
料 的水 分 变化 应 控制 在 9 %~ 1 4 %之 间 : 调 质 前粉
料 的水 分 含 量应 控 制在 1 2 . 5 %, 任何 时候 都 不应 超过 1 3 %, 否则 容 易发 霉变 质 。调质 后 入模 粉 料
的水 分 含量应 控 制在 l 5 . 0 %~ 1 6 %之 间 , 这样 生产 的颗粒 饲 料质 量 较好 , 光 洁度 均匀 , 粉 化 率低 , 成
含 量低 于 合 理标 准 , 会 影 响适 口性 并产 生 重 量 损
失, 效益 会 相应 降低 。因此在 饲料 加 T过程 中 , 适
当混合 后粉 料 的水 分 含 量远 低 于 l 2 . 5 %时 ,
颗粒饲料加工过程的水分控制

颗粒饲料加工水分控制技术分析摘要通过对颗粒饲料加工过程中常规水分控制技术的分析,介绍了低水分饲料的水分添加技术和水分在线检测与控制技术,有助于提高颗粒饲料的质量及均一性,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饲料加工;水分;控制技术中图分类号S816.9颗粒饲料的水分含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质量指标,它直接影响到颗粒饲料的品质和加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对其进行有效控制是保证饲料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之一。
水分含量超过规定的标准,颗粒饲料容易发霉变质,不利于保存,还会使营养成分的含量相对减少,降低了饲料的能量;水分含量太低,会影响饲料口味并造成过大的重量损失,加工企业经济效益明显下降。
在饲料加工过程中,适宜的水分含量有利于制粒,能提高颗粒饲料产品的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加工成本。
如何控制颗粒饲料的水分含量,成为饲料加工企业普遍关心的问题。
颗粒饲料加工所用原料来源及品种的多样性,带来了饲料加工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水分分布的差异和含水量的多变性。
研究表明,混合后半成品粉料的水分变化一般在9%~14%之间;调质前粉料的水分含量在12.5%左右;调质后入模物料的水分含量在15.0%~16.5%之间比较合理,生产的颗粒饲料加工质量较好,光洁度均匀,粉化率低,同时能耗也较低,最终产品的水分含量也易达到标准要求(一般加工后颗粒饲料的水分应不高于12.5%)。
1水分控制技术原料本身的水分含量及调质过程中水分添加量和冷却效果是影响颗粒饲料产品最终水分含量的主要因素。
在颗粒饲料加工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情况综合控制这些因素,才能保证产品的最终水分含量达到预期目标。
1.1原料的水分控制颗粒饲料是由多种原料配合制成,成品饲料的水分与原料密切相关,当原料水分超标引起成品饲料水分超标时,现行的颗粒饲料加工工艺无法解决,只有从控制原料的水分抓起,才能有效控制成品颗粒饲料的水分。
首先必须有完善的原料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原料采购和进库关,常规原料的进仓水分含量不应超过正常指标,凡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不准采购和进库,水分超标的原料,一般情况下不得加工成品饲料。
饲料水分对颗粒饲料质量的影响分析

饲料水分对颗粒饲料质量的影响分析一、饲料原料和饲料成品水分的季节性变化饲料玉米含水量是影响饲料水分变化的重要因素,饲料玉米含水量的变化随着季节有规律的变化,秋冬季是新玉米上市的季节,同时该季节气温低,玉米水分很高,市场上水分在15%~16%的玉米也很多,饲料厂为了控制饲料质量,防止玉米霉变,限制收购玉米的水分在14%以下。
但是到了春夏季,玉米和其他饲料原料的水分很低,如玉米的水分有时达到10%左右,豆粕、棉粕和菜粕等主要蛋白质原料的水分在8%~10%左右,加上高温季节粉碎时水分的挥发和制粒后的干燥和冷却过程,水分损失很大,饲料成品的水分一般在9.0%~10.0%左右。
饲料原料水分和颗粒饲料水分的变化存在两个极端,在秋冬季,由于气温较低,玉米等新原料的上市时水分含量很高,在饲料生产制粒后,水分一般在13%~14%左右。
但是到了夏秋季,饲料原料水分一般在12%~13%左右,加之夏季高温,饲料原料水分在粉碎和制粒过程中损失,使得饲料水分很低,一般在9~11%左右。
饲料原料水分过低会产生以下生产问题:饲料粉尘增多;成品损耗率增加;制粒能耗增加;玉米糊化不理想;滑膜磨损等。
二、饲料水分和颗粒饲料质量的关系1、水分对颗粒耐久性和粉率的影响由于饲料水分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这种差异导致了饲料生产和饲料颗粒质量的季节性变化。
饲料水分的含量和制粒效率有显着的相关性,饲料中的水分能够降低饲料粉碎和混合时的粉尘。
饲料淀粉的糊化是影响饲料颗粒质量的首要因素,淀粉糊化作用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1)可逆吸水阶段,水分进入淀粉粒的非晶质部分,体积略有膨胀,此时冷却干燥,颗粒可以复原,双折射现象不变;(2)不可逆吸水阶段,随着温度升高,水分进入淀粉微晶间隙,不可逆地大量吸水,双折射现象逐渐模糊以至消失,亦称结晶“溶解”,淀粉粒胀至原始体积的50~100倍;(3)淀粉粒最后解体,淀粉分子全部进入溶液。
从以上过程可以看出,适当的水分有利于热蒸汽渗透进入饲料颗粒内部,提高淀粉的糊化率(见表1),饲料的水分过低会影响到淀粉的糊化和颗粒的质量。
饲料颗粒水分含量测定方法

水分含量是饲料颗粒加工过程中的重要指标。
在饲料颗粒加工过程中,水分含量控制的环节包括粉碎阶段中的饲料水分控制、混合过程中的水分控制、调质过程中的水分控制和冷却环节的水分控制等,而实时精测测定饲料水分含量的变化情况,直接影响饲料水分控制的好坏,最终影响饲料的生产质量。
一、饲料颗粒加工过程中水分含量的控制环节1、粉碎阶段中的饲料水分控制粉碎工艺是饲料产品加工过程的关键环节,水分在粉碎过程中的损失不容忽视。
通过对不同孔径的粉碎机筛片,粉碎前后物料水分含量进行对比检测分析发现,随着物料粉碎粒度的减小,水分损耗明显增加。
同样对不同梯度水分含量的物料,作粉碎前后物料水分含量对比检测分析发现,随着物料水分含量的增加,粉碎后粉料的水分损耗增加,水分的损耗接近1%,粉碎效率显著降低,能耗明显增加。
虾料超微粉碎后,粒度98%能过80目。
鱼料目前使用较多的是水滴型的锤片粉碎机,筛网的粒径在1.0-1.5mm。
对配有负压吸风并有风门调节装置的粉碎机,可调节风量的大小。
对粉碎前后物料水分损耗作对比检测发现,风量的大小对生产效率影响较显著,而水分损耗没有显著影响,但随着风量的增加,水分损耗仍有增加的趋势。
玉米粉碎后用机械运输水分损耗为0.22%,用气力运输损耗为0.95%。
虾料大多用的是无网的超微粉碎,是使用吸风的气力运输,鱼料大多是粉碎后使用绞龙做机械运输。
2、混合过程中的饲料水分控制当混合后粉料的水分含量远低于12.5%时,可考虑在混合时喷加雾化水。
但目前这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不能超过2%;保水性能差,添加2%的水仅有40-50%的保水率;是使用热水,防霉;要考虑混合时间和水分添加时间(一起喷完)的一致;为保证均匀,调整喷头的位置和喷水口大小;需要加防霉剂;要注意清理混合机的内壁。
诸多因素限制了在混合机加水,而且加的游离水会使成品料的潜在发霉机会增加。
3、调质过程中的饲料水分控制调质过程是饲料产品加工过程中重要的一个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饲料水分含量和检测方法,颗粒饲料水分过高对产品的影响
各种饲料的水分含量差别很大,其变动范围在8%〜95%之间。
一般谷实及饼粕类为12%〜14%,糠麸类为10%〜13%,鱼粉、肉骨粉等动物性词料为8%〜11%,青绿伺料为70%〜80%,块根类为80%〜90%,水生青饲料为90%〜95%,人工配制的配合饲料为11%〜13%。
第一法:烘箱法参照《GB/T 6435-2014》饲料中水分的测定
第二法:饲料及其原料快速水分仪测定法
1.固态颗粒:将样品粉碎后进行待检测。
液态及半固态样品直接进行检测。
2.将样品放到样品盘中
3.点击开始检测,等待结果
两个平行测定结果,水分含量小于15%的样品绝对差值不大于0.2.水分含量大于15%的样品相对偏差不大于1.0%
饲料部分样品的水分含量
配合饲料11.43%
浓缩饲料10.20%
糖蜜饲料7.92%
干牧草11.77%
甜菜渣86.0%
紫花苜蓿80.30%
颗粒饲料,粉体饲料水分过高对产品的影响
一、颗粒饲料:
颗粒饲料的含水量是一种比较关键的质量评价指标,它可以直接危害到颗粒饲料的质量和饲料公司的效益,对它进行合理操控是确保饲料产品品质安全性的核心技术的一种。
颗粒饲料的含水量是一种比较关键的质量评价指标,它可以直接危害到颗粒饲料的质量和饲料公司的效益,对它进行合理操控是确保饲料产品品质安全性的核心技术的一种。
含水量超出要求的规范,颗粒饲料非常容易霉变,不利储存,还会使营养价值的成分相对性降低;但要是新产品含水量过低,对公司又产生了不必的亏损,并且尺寸不均匀的含水量,还产生产品品质的不稳定性,危害到新产品的企业品牌信誉。
在饲料加工过程中,适宜的含水量有利于制粒,降低能耗、提高生产加工。
因此,在配合饲料的生产过程中,要使生产加工更顺利地进行,能耗更低,颗粒更光洁均匀,最后新产品又符合规定的含水量规范,就必须进行生产加工全过程的水分含量操控。
水分含量操控,是在生产加工的全过程中依据不一样的状况综合性操控多种要素,使新产品的最后含水量做到生产商的预期效果。
危害饲料新产品最后含水量的关键原因有:饲料原料自身的含水量、破碎环节的水分含量转变、混和环节的液态加入量、水蒸汽的含水量、调质水平、压模的模孔尺寸以及薄厚、冷却器的排风量及吹干时长、包裝质量控制、不一样气侯环境要素的危害等。
二、粉状饲料:
粉状饲料区别于颗粒饲料、碎粒饲料、液体饲料等,该饲料制作方法简单、加工成本低,因此成为饲料厂生产的主要类型。
一般类型有草粉秸秆饲料,血粉饲料,骨粉饲料。
水分过大会影响其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