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分录和试算平衡
试算平衡的步骤、方法、基本方式和分类

试算平衡的步骤、方法、基本方式和分类试算平衡是财务会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它能帮助企业和个人了解财务状况,确保会计记录的准确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试算平衡的步骤、方法、基本方式和分类。
一、试算平衡的步骤1.收集和整理原始凭证:将一段时间内的所有经济业务按照类型和日期进行整理。
2.登记会计账簿:根据原始凭证,将各项经济业务分别登记到相应的会计账簿中。
3.编制会计分录:根据会计原则和规定,对每笔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4.过账:将编制好的会计分录过入总账和明细账。
5.计算各项账簿余额:计算每个会计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和贷方余额。
6.编制试算平衡表:将计算出的各项账簿余额填入试算平衡表,检查借方和贷方总额是否相等。
7.分析和调整:分析试算平衡表,查找可能存在的错误和遗漏,并进行调整。
8.重新试算平衡:在调整后,重新计算借方和贷方总额,确保试算平衡。
二、试算平衡的方法1.手工试算平衡:通过人工计算和填写试算平衡表,进行试算平衡。
2.电算化试算平衡:利用会计软件,自动计算和生成试算平衡表。
三、试算平衡的基本方式1.直接试算平衡:直接计算每个会计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和贷方余额,然后比较借方总额和贷方总额。
2.间接试算平衡:先计算每个会计科目的本期发生额,再计算期末余额,最后比较借方总额和贷方总额。
四、试算平衡的分类1.定期试算平衡:在会计期末,对一定时期内的经济业务进行试算平衡。
2.不定期试算平衡:在需要时对特定时间段内的经济业务进行试算平衡。
3.全面试算平衡:对整个会计账簿系统进行试算平衡。
4.部分试算平衡:仅对部分会计科目或特定业务进行试算平衡。
通过以上介绍,相信大家对试算平衡的步骤、方法、基本方式和分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会计基础试算平衡

(六)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
【2009】单选6.在借贷记账法下,余额 试算平衡的理论依据是( ) A.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B.账户的对应关系 C.账户的结构 D.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 答案: D
(六)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
【2008】单选2.下列各观点中,正确的是( ) A.从某个会计分录看,其借方账户与贷方之间 互为对应账户 B.从某个企业看,其全部借方账户与全部贷方 账户之间互为对应账户 C.试算平衡的目的是验证企业的全部账户的借 贷方金额会计是否相等 D.复合分录指同时存在两个以上借方账户和两 个以上贷方账户的会计分录 答案: A
(六)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
【2006】单选7.下列记账错误中不能通过 试算平衡检查发现的是( ) A.将某一账户的发生额500元,误写成 5000元 B.漏记了某一账户的发生额 C.将应记人“管理费用”账户的借方发 生额,误记人“制造费用”账户的借方 D.重复登记了某一账户的发生额 答案: C
三、总分类科目与明细分类科目的平行登记
8200
20000
30000
862000 862000
(六)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
在编制试算平衡表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必须保证所有会计科目的余额均已
记入试算平衡表 其次,如果试算平衡表借贷不相等,肯的平衡关系,
并不能说明会计科目记录绝对正确,因为有 些错误并不会影响借贷双方的平衡关系。如 漏记、重记某项经济业务,借贷方向颠倒, 或记错有关会计科目等,试算依然是平衡的
2.平行登记的要求 (1)所依据会计凭证相同(依据相同)。即对发生 的经济业务,都要以相关的会计凭证为依据 (2)借贷方向相同(方向相同) (3)所属会计期间相同(期间相同)
对每项经济业务在记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 类科目过程中可以有先有后,但必须在同一会 计期间(如同一个月、同一季度、同一年度)全 部登记入账 (4)计入总分类科目的金额与计人其所属明细分 类科目的金额合计相等(金额相等)
会计分录与试算平衡表

一、会计分录与试算平衡表(一)资料广源公司200x年4月份有关资料如下:1.4月1日各账户金额银行存款15100元现金1900元应收账款80000元库存材料273000元库存商品250000元固定资产260000元应付账款30000元银行借款100000元实收资本750000元2.4月份发生下列经济业务1)4月1日,购入材料40000元,材料验收入库,货款未付。
2)4月2日,销售产品90000元,货款存入银行。
3)4月5日,从银行提取现金20000元,备发工资。
4)4月10日,以现金发放职工工资20000元。
5)4月12日,销售产品60000元,货款未收。
6)4月13日,支付房屋修理费50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
7)购入材料450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
8)收到应收货款60000元,存入银行。
9)以银行存款支付管理部门水电费1000元。
10)销售产品25000元,货款存入银行。
11)以现金支付机器修理费1500元。
12)以银行存款偿还前欠货款30000元。
13)销售产品80000元,货款存入银行。
14)以银行存款偿还银行借款100000元。
15)结转本月销售产品成本215000元(库存商品减少)。
(二)要求:1.判断4月份内发生的每笔经济业务的类型,作出会计分录。
2.根据1、2项数据,开设有关帐户,登记期初、本期数额,结出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
编制试算平衡表。
(1)广源公司4月份期初余额由此得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2)会计分录:1、借:原材料400002、借:银行存款90000贷:应付账款4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900003、借:库存现金200004、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20000贷:银行存款20000 贷:库存现金20000 5、借:应收账款60000 6、借;营业外支出5000贷:主营业务收入60000 贷:银行存款5000 7、借;原材料45000 8、借:银行存款60000贷:银行存款45000 贷:应收账款60000 9、借;管理费用1000 10、借;银行存款25000贷:银行存款1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25000 11、借:营业外支出1500 12、借:应付账款30000贷:现金1500 贷:银行存款30000 13、借:银行存款80000 14、借:短期借款100000贷:主营业务收入80000 贷:银行存款100000 15、借;库存商品215000贷:主营业务成本215000(3)编制试算平衡表某企业总分类账试算平衡表二、计算账户中的有关数据三、某企业总账户各账户的五月份期初余额(1)下列是各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借方库存现金贷方借方银行存款贷方借方应收账款贷方借方原材料贷方借方固定资产贷方借方短期借款贷方(2)编制试算平衡表某企业总分类账试算平衡表2010年6月30日单位:元从上表,可以看出什么问题?说明了什么?思考题:1、什么是复式借贷记账方法?它的记账规则如何?2、为什么既要设置总分类账户?又要设置明细分类账户?其相互关系如何?◆广州宏发公司编制2008年5月份的试算平衡表如下表所示,在标号的空格内填上正确的数字,使试算平衡表平衡。
会计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名词解释1、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是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
2、会计分录:是表明某项经济业务应借、应贷账户及其金额的记录。
3、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即会计要素进一步分类核算的项目。
4、账户:是对会计要素进行分类核算的工具,它以会计科目为名称,并具有一定的格式,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及其结果的工具。
5、存货:是指企业在正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的以备销售或耗用的各种实物性资产。
6、复式记账法:指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进行登记的记账方法。
7、未达账项:是指银行与企业之间,由于凭证传递上的时间差,导致一方入账而另一方尚未入账的项目。
8、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银行借款利息支出(减存款的利息收入)、汇总损失(减兑损失(减汇兑收益)以及相关的手续费。
9、贴现:指银行承兑汇票的持票人在汇票到期日前,为了取得资金,贴付一定利息将票据权利转让给银行的票据行为,是持票人向银行融通资金的一种方式。
10、^11、折旧:(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提折旧额进行的分摊。
12、实收资本:是指企业实际收到的投资者投入的资本,它是企业所有者权益中的主要部分。
简答题会计的六大要素及其特征:一、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式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1)资产是一项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资源。
(2)资产必须由某一特定主体所拥有或控制。
(3)资产能为给企业带来预期的经济利益。
二、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式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1.引起负债的交易或事项已经发生,即负债是现有的负债,而不是预期的负债;2.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牺牲)。
三、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会计基础知识与应用试算平衡表的作用及编制

会计基础知识与应用试算平衡表的作用及编制推荐阅读:会计电算化推荐阅读: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所谓试算平衡,就是根据借贷记账法的“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平衡原理,检查和验证账户记录正确性的一种方法。
试算平衡工作是通过编制试算平衡表完成的。
编制试算平衡表,是为了在结计利润以前及时发现错误并予以更正。
同时,它汇集了各账户的资料,依据试算平衡表编制会计报表将比直接依据分类编制会计报表更为方便,对于拥有大量分类账的企业尤其如此。
试算平衡表可定期或不定期地编制,它是企业经营性的会计工作之一。
因为试算平衡表使用频繁,所以企业大多事先印好企业名称、试算平衡表名称、账户名称,实际编制时只要填入各账户余额或发生额并予以汇总即可。
与上述两种试算平衡原理相对应,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有账户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和账户余额试算平衡法两种。
前者是以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为依据的,后者是以资产等于权益(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会计等式为依据的。
试算平衡表一般设为六栏,既可以进行总分类账户本期发生额的试算平衡,又可以进行总分类账户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的试算平衡。
把一定时期例如一个月或一个年度的各项经济业务,按照“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做成会计分录,并全部登入总账以后,如果不发生错误,那么,每一笔会计分录中的借贷两方金额及全部帐户中借方发生额合计和贷方发生额合计都应能自动保持平衡。
在此基础上,企业便可以结计本期利润,编制会计报表。
账户发生额试算平衡法是以本期全部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合计数和贷方发生额合计数是否相等来检验账户记录正确性的一种试算平衡方法。
其平衡公式如下: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根据借贷记账法“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每一笔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其借贷两方的发生额必然是相等的。
一定时期内,所有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合计数和贷方发生额合计数,分别是所有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的借方发生额和贷方发生额的累计。
基础会计学课程-电子教案

基础会计学课程-电子教案第一章:会计基础概念1.1 会计的定义解释会计的定义,说明会计是一门记录、整理、分析和解释经济活动的学科。
强调会计在企业管理和决策中的重要性。
1.2 会计要素介绍会计要素的概念和分类,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
解释会计等式: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1.3 会计基本原则和假设介绍会计基本原则,如会计等式原则、货币计量原则、历史成本原则等。
解释会计假设,如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周期假设、货币单位假设等。
第二章:会计记录方法2.1 会计科目和账户介绍会计科目和账户的概念,解释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展示如何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和账户。
2.2 记账方法介绍记账方法,包括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
解释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则和规则。
2.3 会计分录和试算平衡介绍会计分录的概念和编制方法。
解释试算平衡的概念和意义,展示如何进行试算平衡的编制。
第三章:财务报表编制3.1 资产负债表介绍资产负债表的概念和编制方法。
解释资产负债表的各个部分,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3.2 利润表介绍利润表的概念和编制方法。
解释利润表的各个部分,包括收入、费用和利润。
3.3 现金流量表介绍现金流量表的概念和编制方法。
解释现金流量表的各个部分,包括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
第四章:账户式会计分录4.1 账户式会计分录的定义和作用解释账户式会计分录的定义和作用,强调其在会计记录中的重要性。
4.2 账户式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介绍账户式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包括借方和贷方的记录方式。
4.3 账户式会计分录的应用实例提供一些实际的应用实例,展示如何使用账户式会计分录记录不同的经济活动。
第五章:财务分析5.1 财务分析的概念和目的解释财务分析的概念和目的,强调其在评估企业财务状况和决策中的重要性。
5.2 财务比率分析介绍财务比率分析的概念和常用比率,如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负债比率等。
5.3 财务报表分析介绍如何使用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和解读,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

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电子讲义一、试算平衡的含义所谓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是指根据会计等式的平衡原理,按照记账规则的要求,通过汇总计算和比较,来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完整性。
二、试算平衡的公式(一)发生额平衡法——总分类账户发生额试算平衡表(二)余额平衡法——总分类账户余额试算平衡表采用借贷记账法,由于对任何经济业务都是按照“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的记账规则记入各有关账户,所以不仅每一笔会计分录借贷发生额相等,而且当一定会计期间的全部经济业务都记入相关账户后,所有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合计数必然等于贷方发生额合计数;同时,期末结账后,全部账户借方余额合计数也必然等于贷方余额合计数。
因此,对所有账户借贷两方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进行试算,如果借贷两方金额相等,则可以认为账户记录基本正确;如果借贷两方金额不相等,则表明账户记录已发生错误。
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发生额及余额的试算平衡计算公式分别为:全部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余额合计试算平衡工作,一般是在月末结出各个账户的本月发生额和月末余额后,通过编制总分类账户发生额试算平衡表和总分类账户余额试算平衡表来进行的。
现将以上所举长城公司的7 笔经济业务记入有关总分类账户,并结出各账户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分别编制总分类账户发生额试算平衡表(见表1)和总分类账户余额试算平衡表(见表 2)。
(三)试算平衡表表1 总分类账户发生额试算平衡表2×18 年11 月30 日单位:元表2 总分类账户余额试算平衡表2×18 年11 月30 日单位:元在实际工作中,为了方便起见,还可将总分类账户发生额试算平衡表和总分类账户余额试算平衡表合并在一起,并结合各账户的期初余额数,编制总分类账户发生额及余额试算平衡表(见表3)。
这样,在一张表上既可进行总分类账户借贷发生额平衡的试算,又能进行总分类账户借贷余额平衡的试算。
试算平衡——精选推荐

试算平衡试算平衡,是指根据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和资产与权益(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的恒等关系,通过对所有账户的发⽣额和余额的汇总计算和⽐较,来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种⽅法。
1.试算平衡的分类 (1) 发⽣额试算平衡发⽣额试算平衡,是指全部账户本期借⽅发⽣额合计与全部账户本期贷⽅发⽣额会计保持平衡,即:全部账户本期借⽅发⽣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发⽣额合计发⽣额试算平衡的直接依据是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即“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2) 余额试算平衡余额试算平衡,是指全部账户借⽅期末( 初) 余额合计与全部账户贷⽅期末(初)余额合计保持平衡,即:全部账户借⽅期末(初) 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期末(初) 余额合计余额试算平衡的直接依据是财务状况等式,即: 资产= 负债+所有者权益。
⽬的:预先验证会计分录的准确性,以提⾼会计效率。
试算平衡的会计原理试算平衡的理论基础就是会计基本恒等式,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具体内容在借贷记账法下,其内容包括:1、检查每次会计分录的借贷⾦额是否平衡;2、检查总分类账户的借贷发⽣额是否平衡;3、检查总分类账户的借贷余额是否平衡平衡公式在借贷记账法,试算平衡的基本公式是:(1)全部账户的借⽅期初余额合计数=全部账户的贷⽅期初余额合计数;(2)全部账户的借⽅发⽣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发⽣额合计;(3)全部账户的借⽅期末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期末余额合计。
如果上述三个⽅⾯都能保持平衡,说明记账⼯作基本上是正确的,否则就是说明记账⼯作发⽣了差错。
在实际⼯作中,这种试算平衡通常是通过编制试算平衡表来进⾏的。
试算平衡表的编制试算平衡是通过编制试算平衡表进⾏的。
试算平衡表通常是在期末结出各账户的本期发⽣额合计和期末余额后编制的,试算平衡表中⼀般应设置“期初余额”、“本期发⽣和“期末余额”三⼤栏⽬,其下分设“借⽅”和“贷⽅”两个⼩栏。
各⼤栏中的借合计与贷⽅合计应该平衡相等,否则,便存在记账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分录是对每笔经济业务列示其应借记和应贷 记账户及其金额的一种方法。
会计分录三要素:
账户名称 记账方向(借、贷) 记账金额
2、如何编制会计分录 程序和步骤是: ①引起哪些要素项目的变化(变化的项目/金额/增或减) ②根据科目表判断变化项目应记入的账户名称及金额 ③根据账户模式判断应记账户的借方还是贷方
3、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一般格式) 例1 向供货单位购入原材料50 000元,货款暂欠。
借(-)
应付账款 贷(+) 50000
借(+) 原材料贷(-)
50000
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
50 000 50 000
例2 以银行存款归还短期借款200 000元。
借(+) 银行存款 贷(-)
借(-) 短期借款 贷(+)
●结论:编制发生额及余额试算表的步骤
A. 在发生额及余额试算表中登记各账户期初余额 B. 根据发生的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C. 根据会计分录编制试算底稿(登T账) D. 在T字账中结计各账户发生额和期末余额 E. 将发生额和期末余额登入余额试算表 F. 汇总,并验证A、B、C三栏是否相等。 举例如下:
试算平衡能够检验的错误
会计分录中一方金额记错 一方金额遗漏记载或重复记载 过入账户的一方金额过错、一方方向过错 账户借方或贷方合计数计算错误
试算平衡不能检验的错误
会计分录中借贷双方全部漏记 全部重记 方向颠倒 用错账户
200000
200000
借:短期借款 贷:银行存款
200 000 200 000
例3
收到购买单位所欠账款30000元,存入银行。
贷 (- ) 借(+) 银行存款 贷 (- )
借(+) 应收账款
30000
30000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30 000 30 000
例4 投资者投入机器设备一台,价值10 000元。
实收资本 10000
借(+) 固定资产
借(-)
贷(+)
贷(-)
10000
借:固定资产 贷:实收资本
10 000 10 000
4、编制会计分录时应注意的问题
上借下贷; 账户名称 书写齐全; 贷方金额 较借方金额 缩后两位
借:固定资产 10,000
5、会计分录的分类 简单分录
贷:现金 银行存款
500 9,500
:一“借”一“贷”
借:银行存款 :一“借”多 复杂分录 5,000 贷:短期借款 5,000
“贷” 多“借”一 “贷”
∑借方发生额指根据会计等式的 平衡原理,按照记账规则的要求,通过汇总计算 和比较,来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完整性。 按照借贷记账法记账,必然出现下列两组借贷 平衡关系: ○发生额平衡法 ∑账户借方余额 = ∑账户贷方余额 ∑账户期初借方余额= ∑账户期初贷方余额 ○余额平衡法 ∑账户期末借方余额= ∑账户期末贷方余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