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合集下载

课件1:实验三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课件1:实验三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1) 等 效 法 : 一 个 力 F′ 的 作用效果和两个力F1、F2的作用
效果都是让同一条一端固定的 橡皮条伸长到同一点,所以一
个力F′就是这两个力F1和F2的 合力,作出力F′的图示,如图
实Ⅲ-1所示.
高考总复习·物理
实验三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2)平行四边形法: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 力F1和F2的合力F的图示.
高考总复习·物理
实验三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3)由图得到F合=________ N. [解析] (1)描点用平滑曲线作图如图所示.
高考总复习·物理
实验三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图象的斜率为弹簧的劲度系数 k=(6.5-3.50-)×010-2 N/m=53 N/m. (2)弹簧测力计的精确度为 0.1 N,读数时要估 读到 0.01 N,读为 2.10 N. (3)以这两个力(两分力的方向都已知,还已知 一个分力的大小)作为平行四边形的两条邻边,作 平行四边形,画出对角线.用刻度尺量出平行四 边形对角线的长度,除以标度,得出 F 合=3.3 N, 如图所示.
考点二 实验数据的处理
[例2] (2012·浙江理综)在“探究求合力 的方法”实验中,现有木板、白纸、图钉、橡皮 筋、细绳套和一把弹簧测力计.
(1)为完成实验,某同学另找来一根弹簧,先 测量其劲度系数,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弹力F(N)
伸长量 x(10-2 m)
0.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0.74 1.80 2.80 3.72 4.60 5.58 6.42
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用刻
度尺从O点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
高考总复习·物理
实验三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O’ 如果F1,F2取值适中,夹角很小,则合力可能超过量程;
夹角很大,则合力可能过小。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1、两个弹簧测力计挂钩勾在一起,向相反的方向拉,如果两个读数不一样,说明什么?减小然误差的常用方法:适当增加测量值
如果F1,F2取值适中,夹角很小,则合力可能超过量程;
(2)平行四边形定则:以F1,F2为领边所做平行四边形,对角线F即为F1,F2合力。
F1
F2
F2
F
F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2、绳套为什么不要太短? (整数)4N+(格数)0.
A
用一个力F’把橡皮条结点拉到O点
A 阅读p36页:实验步骤、数据处理、 注意事项、误差分析
F1,F2,F’取值适当大,但不能超过弹簧秤量程。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O
2、绳套为什么不要太短? 1、两个弹簧测力计挂钩勾在一起,向相反的方向拉,如果两个读数不一样,说明什么?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1)等效法: 两个力F1和F2共同作用,把橡皮条的结
点拉到O点; 用一个力F’把橡皮条结点拉到O点 (2)平行四边形定则:以F1,F2为领边
所做平行四边形,对角线F即为F1,F2合 力。
(3)验证:F与F’大小与方向是否相同。
1、两个弹簧测力计挂钩勾在一起,向相反 的方向拉,如果两个读数不一样,说明 什么?
如果F1,F2取值适中,夹角很小,则合力可能超过量程;
(整数)2N+(格数)5.
(整数)2N+(格数)5.0×精度 0.1N=2.50N
(整数)4N+(格数)0.0×精度 0.1N=4.00N
1、两个弹簧测力计挂钩勾在一起,向相反的方向拉,如果两个读数不一样,说明什么?

高中物理实验03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解析版)

高中物理实验03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解析版)

实验三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解析版)1.实验原理等效思想:互成角度的两个力F1、F2与另外一个力F'产生相同的作用效果,看F1、F2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F与F'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是否相同。

2.实验器材方木板、白纸、弹簧测力计(两只)、橡皮条、细绳及细绳套(两个)、三角板、刻度尺、图钉(多个)、铅笔。

3.实验步骤(1)仪器安装①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水平放置的方木板上。

②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A点,如图所示,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个细绳套。

(2)测量与记录①用两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与绳的结点伸长到某一位置O。

记录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1、F2,用铅笔描下O点的位置及此时两细绳的方向。

②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样的位置O,记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和细绳的方向。

(3)换白纸,改变两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再重做两次实验。

4.数据分析(1)用铅笔和刻度尺从力的作用点(位置O)沿着两绳的方向画直线,按选定的标度作出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利用刻度尺和三角板以F1和F2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过O点画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即合力F的图示。

(2)用刻度尺从O点按同样的标度沿记录的方向作出实验步骤中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的图示。

(3)比较F与F'是否完全重合或几乎完全重合,从而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

5.注意事项(1)位置不变:在同一次实验中,橡皮条拉长时结点的位置一定要相同。

(2)角度合适:用两个弹簧测力计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时,其夹角不宜太小,也不宜太大,以60°~100°为宜。

(3)尽量减少误差①在合力不超出量程及在橡皮条弹性限度内形变应尽量大一些。

②细绳应适当长一些,便于确定力的方向。

(4)统一标度:在同一次实验中,画力的图示选定的标度要相同,并且要恰当选定标度,使力的图示稍大一些。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机构、凸轮机构等。通过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可以预测和优化这些机
构的运动性能和力学性能。
02
电气工程
在电气工程中,平行四边形定则可以用于分析和计算电场和磁场中的力
。例如,在电动机或发电机的设计中,可以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来确定
线圈在磁场中所受的力,进而优化电机的性能。
03
建筑工程
在建筑工程中,平行四边形定则用于分析和设计结构的稳定性。例如,
力的分解是指将一个力矢量分解为两个或多个分力 矢量的过程,同样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在实验中,可以通过测量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来验 证平行四边形定则的正确性。同时,也可以通过改 变分力的数量和方向,来探究不同情况下力的合成 与分解规律。
02
实验器材与步骤
实验器材
方木板 白纸
图钉(若干)
实验器材
橡皮条 细绳套(两个)
02
8. 改变两个力的大小和方向,重 复上述实验步骤。
操作注意事项
1. 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 ,要注意使弹簧测力计 与木板平面平行。
2. 在同一次实验中,橡 皮条拉长后的结点位置 O必须保持不变。
3. 细绳套应适当长一 些,便于确定力的方向 。但不要过长,以免产 生较大的误差。
4. 在实验过程中,要始 终记录力的实际大小和 方向,不要凭主观判断 来作图。
误差来源分析
实验装置误差
包括测量仪器的精度、稳定性以及装置调整不当等 引起的误差。
操作误差
由于实验操作不熟练或操作不当引起的误差,如读 数误差、记录误差等。
环境误差
实验环境如温度、湿度、气压等因素对实验结果的 影响。
减小误差的措施
选用高精度测量仪器
提高测量仪器的精度,减小仪 器误差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实验三_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三_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图1
3.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拉 到同样的位置O,记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和细绳套的 方向.
4.用铅笔和刻度尺从结点O沿两条细绳套方向画直 线,按选定的标度作出这两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1和 F2的图示,并以F1和F2为邻边用刻度尺作平行四边 形,过O点画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此对角线即为合 力F的图示.
【误差分析】
1.用两个测力计拉橡皮条时,橡皮条、细绳和测力计 不在同一个平面内,这样两个测力计的水平分力的 实际合力比由作图法得到的合力小.
2.结点O的位置和两个测力计的方向画得不准,造成 作图的误差.
3.两个分力的起始夹角α太大,如大于120°,再重做
两次实验,为保证结点O位置不变(即保证合力不
D.按选好的比例,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个弹簧秤的 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E.只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 出弹簧秤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比例作出 这个力F′的图示
F.比较力F′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 得 出结论
上述步骤中: (1)有重要遗漏的步骤序号是____________; (2)遗漏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实验的基本思想是“等效替代”,用一个弹 簧秤拉橡皮条和两个弹簧秤拉的效果相同,所以要把 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点. 答案 (1)E (2)E中未说明是否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了O点
相等,在白纸上记下细线的方向和弹簧测力计的读 数.如图7甲所示. D.在白纸上按一定标度作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弹力 的图示,如图乙所示,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可求 出这两个力的合力F′.
图7
形定则作出的理论值,F为合力的实际测量值;本实验

高中物理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

高中物理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

第一部分:概述1. 引出物理学中的力和平行四边形定则的概念在物理学中,力是一种能够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或形状的物理量,它是导致物体加速度产生的原因。

平行四边形定则是力学中一个重要的定理,它描述了多个力共同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时所产生的结果。

通过实验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力的性质和作用。

2. 介绍本文要探讨的内容本文将介绍高中物理课程中一个常见的实验,即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我们将通过实验的具体步骤、原理和实验结果,全面展示该实验的重要性和意义。

第二部分:实验准备3. 实验仪器和材料准备- 弹簧测力计- 直线导轨- 滑块- 杂物组- 桌子、椅子等实验台面4. 实验原理- 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牛顿第二定律第三部分:实验步骤5. 实验操作步骤1)在实验台面上安装直线导轨,确保导轨平整稳固。

2)将滑块装在导轨上,并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滑块所受重力,记录下测量值。

3)在滑块上方放置一重物,使其悬挂在滑块上,测量悬挂重物的重力大小,并记录下测量值。

4)移除悬挂重物,将其放置在滑块上方,使其与滑块构成一个夹角,并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测量平行于滑块的力和垂直于滑块的力的大小。

5)通过不同组合测量滑块所受的合力大小和方向,记录下各测量值。

第四部分:实验结果分析6. 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实验结果显示,当施加的力不平行时,合力的大小和方向会发生变化;而当施加的力平行时,合力的大小和方向仍可以通过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求解。

第五部分:实验结论7.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验证了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即当多个力共同作用于一个物体时,它们所产生的合力可以用平行四边形法则确定。

这一定律的验证进一步验证了牛顿第二定律,揭示了力的叠加定律的重要性和普遍性。

第六部分:总结8. 实验的意义和应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是力学中的重要原理,它不仅有理论意义,而且在各种工程和科学研究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力的性质和作用,并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和应用。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一、实验目的1.验证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合成时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二、实验器材方木板一块、白纸、弹簧测力计(两个)、橡皮条一段、细绳(两条)、白纸、刻度尺、三角板、图钉、铅笔。

三、实验原理等效法:使一个力F'的作用效果和两个力F1、F2的共同作用效果相同,都是让同一条一端固定的橡皮条伸长到某点,则力F'就是这两个力F1、F2的合力。

作出F'的图示,再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力F1、F2的合力F的图示,比较F和F'的大小和方向是否相同,从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四、实验步骤1.在桌面上平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它固定在方木板上。

2.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

3.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两个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的同一结点,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如图所示)。

4.用铅笔记下O点的位置和两条细绳的方向,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5.用铅笔和刻度尺在白纸上从O点沿着两条细绳的方向画直线,按照一定的标度作出两个力F1和F2的图示,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其合力F。

6.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样的位置O,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

7.比较力F'与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在一定范围内是否相等。

8.改变两个分力的大小和夹角,再做两次实验。

本实验的依据是合力与分力的等效性,在操作时要记住“三注意”和“七记录”1.注意两次结点O的位置必须相同.2.实验中的两个细绳套不要太短.3.用两只弹簧测力计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时,夹角不宜太大也不宜太小,在60°~100°之间为宜.4.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记录两弹簧测力计示数、两绳方向和结点O的位置(五记录)5.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示数和细绳方向(二记录) 五、数据处理1.本实验用作图法处理数据,要注意三个力的图示必须用同一标度,要选取合适的标度,使力的图示在坐标纸中的比例尽量大些.2.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实验得到的合力F′一定与橡皮筋在一条线上,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的合力F由于实验误差偏离此直线。

高考物理新课标件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高考物理新课标件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引导学生将实验结论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加深对物理规律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应 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02
实验器材与步骤
所需器材Βιβλιοθήκη 方木板用于固定白纸和弹簧测力计,确保实验过 程中器材的稳定性。
白纸
用于记录实验数据和作图,需保持平整。
弹簧测力计
用于测量力的大小,应选择合适的量程和 分度值。
所需器材
数据处理方法
01
02
03
数据筛选
根据实验要求,筛选出符 合要求的实验数据,去除 异常值和误差较大的数据 。
数据处理
对筛选后的实验数据进行 处理,如计算平均值、标 准差等统计量,绘制图表 等。
数据分析
运用适当的数学和物理方 法,对处理后的实验数据 进行分析,如线性拟合、 误差分析等。
结果分析与讨论
对未来物理实验教学的思考
强化实验教学的地位
物理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得到足够 的重视和投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验机会和资源。
推动实验教学改革
针对传统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应该积极推 动实验教学改革,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实验教 学的效果和质量。
培养学生的实验素养
除了传授实验技能和知识外,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 素养,包括实验安全、实验数据处理、实验报告撰写等方 面的能力和素质。
图钉
用于固定橡皮条的一端, 确保实验过程中橡皮条不
会移动。
橡皮条
用于产生形变,从而验证 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细绳套
用于连接橡皮条和弹簧测 力计,确保力的传递和测
量准确。
所需器材
铅笔
用于记录实验数据和作图。
刻度尺
用于测量长度和角度,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教学目的;
1、让学生通过实验验证互成角度的两个力合成时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的实验态度。

实验器材:
1、木板,
2、铅笔,
3、量角器,
4、弹簧秤2只,
5、橡皮筋
2根,6、细绳,
7、三角板,8、刻度尺,9、图钉。

课堂师生互动
讲解一
实验目的、器材和和注意事项(4分钟)
实验目的:验证互成角度的两个力合成时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注意事项:
1、弹簧秤在使用前应检查,校正零点,弄清量程和最小刻度。


查时,应将两个弹簧秤勾在一起,水平的沿相反方向相互拉伸,两个弹簧秤的读数应相同。

2、使用弹簧秤测拉力时,拉力应沿弹簧秤的轴线方向,弹簧秤、
橡皮筋、细绳套都应该与木板平行,不要与木板摩擦。

实验原理:
互成角度的两个力F1与F2共同作用与一个力F作用产生的效果都是使橡皮筋伸长到某点O,F,为F1与F2的合力,作出F的图示,
再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F1与F2的合力F的图示,比较F、F,是否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相等。

就验证了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讲解二实验步骤(6分钟)
1、把图钉钉在木板上。

2、把木板平放在桌面上,用图钉把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A点,橡
皮筋的另一端拴上两个绳套。

3、用两只弹簧称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筋,使橡皮
筋伸长到某一位置O,用铅笔描下O点的位置和两条细绳套的方向,并记录弹簧的读数,在使用弹簧秤的时候,要使弹簧秤与木板平行。

4、用铅笔和刻度尺从力的作用点沿着两绳套的方向画直线,按选定的标度作出这两只弹簧秤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以F1和F2为邻边利用刻度尺和三角板作平行四边形,过O点画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即为合力F的图示。

5、只用一只弹簧秤把橡皮筋的结点拉到同样地位置O,记下弹簧秤的读数和细绳的方向,
用刻度尺从O点作出拉力F,的图示。

6、比较一下,力F,与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F在大小和方向上是否相同。

7、改变两个力F1、F2的大小和夹角,再重复实验两次。

8、分析实验数据。

巡回辅导学生做实验(30分钟)
作业布置:
将所绘图形写上姓名和组号上交老师查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