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基础知识
化肥基本知识

颗粒状或条状产品 25 12 15 70 5.5-8.0 95 10-1 3.0 0.0050 0.0150
铬及其化合物(以Cr计)的质量分数/%
汞及其化合物(以Hg计)的质量分数/%
≤
≤
0.0500
0.0005
a.
b.
标明的单一养分的质量分数不得低于2.0%,且单一养分测定值与标明值负偏差的绝对值不得大于 1.0%。 如产品氯离子的质量分数大于3.0%,并在包装容器上标明“含氯”,该项目可不做要求。
复混(合)肥料
复混肥料的主要原料及各原料适配性 复混肥料的一般概念 • •
复混肥料的分类 复混肥料的主要工艺及特点
复混(合)肥料
生产复混(合)肥料常见原料
品种 N 尿素 硫胺 氯化铵 碳铵 硝酸铵 液氨 46.0 20.5 23.5-25 17.1 34 82 养分含量 P2O5 / / / / / / K2O / / / / / /
液体复混肥料 颗粒状复混肥
按养分种类数量分类:氮磷复混肥料NP、 氮钾复混肥料NK 磷钾复混肥料PK、 氮磷钾复合肥料NPK
按总养分浓度分类: 高浓度≥40%、 中浓度≥30% 低浓度≥25% 通用型 专用型复混肥料(测土配方肥)
19
按施用范围分类:
复混肥料一般概念
复混(合)肥料生产方法按所使用的工艺类型可分为:
30
熔融法工艺及产品特点
三种冷媒,自然空气的称为1塔式造粒;制冷空气的称为2冷冻 结晶造粒;液体如矿物油的称为3油冷造粒。 从造粒原理上看,以上三种工艺都属于熔体结晶法造粒。
自然空气
高塔 造粒
尿素 MAP 钾盐 辅料
物 料 熔 融
冷冻空气 冷冻结晶 矿物油
NPK
肥料基础知识

二、种类
●1.有机肥料 ●2.无机肥料(化肥) ●3.微生物肥料
1.有机肥料
●我们通常所说的有机肥料有广义有机肥(俗称农家 肥)与狭义有机肥(商品有机肥)之分。
●1.1广义有机肥(俗称农家肥):主要来源于植物和(或) 动物残体,其施于土壤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
酰胺态氮肥如尿素施入土壤后,首先以分子的形式存在,在土壤中有 较大的流动性,且植物根系不能直接大量吸收,尿素分子在微生物分泌的 脲酶的作用下,转化为碳酸铵,碳酸铵可进一步水解为碳酸氢铵和氢氧化 铵。所以尿素施在土壤的表层也会有氨的挥发损失,特别在石灰性土壤和 碱性土壤上损失更为严重。尿素的转化速度主要取决于脲酶活性,而脲酶 活性受土壤温度的影响最大,通常10℃时尿素转化需7-10天,20℃时需 4-5天,30℃时只需2天。因为尿素在土壤中需要转化为铵态氮以后,才能 大量被植物吸收利用,故尿素作追肥时,要比其它铵态氮肥早几天施用, 具体早几天为宜,应视温度状况而定。
●镁肥:硫酸镁、硝酸镁、氯化镁、氧化镁、钾镁肥。
●硫肥:石膏、硫酸铵 硫酸钾、硫酸镁、青(绿)矾、硫 磺。
微量元素
● 微量元素是指土壤和植物体中含量较低的必需营养元素。目前研究和施用较多的有B 、 Mo 、Zn 、 Mn 、Fe、 Cu 六种。
● 硼肥(H3BO3):敏感作物:油菜,白菜,苷蓝,萝卜,葡萄,棉花,豆科。
磷肥在土壤中的转化
过磷酸钙在土壤中的转化:过磷酸钙施入土 壤后,最主要的反应是有效成分溶解。即在施肥 以后,水分向施肥点汇集,使磷酸一钙溶解和水 解,形成一种磷酸一钙、磷酸和含水磷酸二钙的 饱和溶液。
磷素的循环
溶液中 ca-P
溶解慢的 ca-P
在土壤pH 高时,石灰 性土壤中无 机磷的主要
最全面的肥料常识详解

最全面的肥料常识详解一、基本概念肥料:人们用以调节植物营养与培肥改土的一类化学物质。
有“植物的粮食”之称。
基肥:播种前或移植前施入土壤的肥料。
基肥的作用主要是供给作物整个生长期所需养分。
为改良土壤而施用的肥料一般也作基肥施下。
种肥:在播种同时施下或与种子拌混的肥料。
种肥的作用主要是供给幼苗对养分的需要。
因为肥料就在种子附近,幼苗根系很快能吸收到养分。
追肥:在作物生长过程中加施的肥料。
追肥的作用主要是为了供应作物某个时期对养分的大量需要,或者补充基肥的不足。
生产上通常是基肥、种肥和追肥相结合,一般是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
肥料利用率:指当季作物从所施肥料中吸收的养分占肥料中该种养分总量的百分数。
在目前栽培技术管理水平下,化肥的利用率大致在以下范围:氮肥为30—50%,磷肥10—15%,钾肥40—70%。
生理酸性肥料:某些化学肥料施到土壤中后离解成阳离子和阴离子,由于作物吸收其中的阳离子多于阴离子,使残留在土壤中的酸根离子较多,从而使土壤(或土壤溶液)的酸度提高,这种通过作物吸收养分后使土壤酸度提高的肥料就叫生理酸性肥料。
所以硫铵、氯化铵等都是生理酸性肥料。
生理碱性肥料:某些肥料由于作物吸收其中阴离子多于阳离子而在土壤中残留较多的阳离子,使到土壤碱性提高,这种通过作物吸收养分后使土壤碱性提高的肥料,叫做生理碱性肥料。
所以硝酸钠属于生理碱性肥料。
生理中性肥料:指肥料中的阴阳离子都是作物吸收的主要养分,而且两者被吸收的数量基本相等,经作物吸收养分后不改变土壤酸碱度的那些肥料,如硝酸铵。
碳酸氢铵虽然其中的铵离子被作物吸收多于碳酸氢根(HCO3-),土壤残留较多的碳酸氢根,它与作物交换出来H+结合成碳酸(H2CO3),按理讲碳铵是生理酸性肥料,但由于碳酸不稳定,它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且碳酸的酸性很弱,所以碳铵一般也属生理中性肥料。
肥料的生理反应对土壤性质及肥效有一定影响,因此,酸性土最好选施生理碱性肥料,石灰性土或碱性土最好选施生理酸性肥料。
化肥基础知识

2.4、常用的施肥方法有:
撒施、沟施、条施、穴施、环施、叶面喷施、冲施、根外追施,各种方法各有特色,我们在施肥的过程中不能盲目施肥,应根据作物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施肥方法,这样才能让施入的肥料最大程度的发挥其肥效,经济又环保。
2.1、不同土壤如何施肥?
土壤从颗粒组成上来说可分为砂土、粘土和壤土三种,不同的土壤的施肥要求是不同的,砂土:通透性强,粒间隙大,保肥保水性能差,发小苗不养老苗。施肥应该以有机肥为主,这样有利于培肥地力,追施化肥应该用少量多次的方法;粘土:通透性差,粒间隙小,保肥保水性能良好,不发小苗养老苗,肥料缓慢,因此施用有机肥应该要充分腐熟,追施化肥应该早施,并且要少餐多吃。壤土各项性能居于砂土和黏土之间,综合性能良好,因此在施肥中应该适时适量,有机无机相结合。
员工专业速成宝典
一、肥料
1、什么是肥料
2、什么是土壤
二、氮肥
1、氮素的作用
2、氮素的缺素症状
3、氮肥的分类
4、氮肥施用中的注意事项
5、常见的氮肥
三、磷肥
1、磷肥的作用
2、磷的缺素症状
3、磷肥的原料和加工方法
4、市场上常见的磷肥
四、钾肥
1、钾肥的作用
2、缺钾的表现症状
3、常见的钾肥
4、钾肥的生产
5、钾肥使用注意事项
每个养分N的价格:1740÷46≈37.83元
每个养分KO2的价格4600÷50=92元
每个养分的P2O5的价格3200÷64=50元
这样可以得出单个养分的价格。
那么45%(15-15-15)的复合肥最低价格为:37.83×15+92×15+50×15=2697元/吨
化肥基础知识(全)

3、什么是化学肥料?从狭义来说,化学肥料是指用化学方法生产的肥料;从广义讲,化学肥料是指工业生产的一切无机肥及缓效肥。所以一些人只把氮肥叫做化肥是不全面的,化肥是氮、磷、钾、复合的总称,还有中量微量营养元素、低量微量营养元素。
4、什么叫有机肥料?有机肥料是农村利用各种来源于动植物残体或人、禽、畜排泄物等有机物料,就地积制或直接耕埋施用的一类自然肥料,习惯上称作农家肥料。
5、有机肥料分为多少类?有机肥料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七类:(1)粪尿肥:包括人畜粪尿及厩肥、禽粪、海鸟粪以及蚕沙等。(2)堆沤肥:包括堆肥、沤肥、秸秆以及沼气肥料。(3)绿肥:包括栽培绿肥和野生绿肥。(4)杂肥:包括泥炭及腐殖酸类肥料。(5)油枯饼粕类、(6)泥土类肥料。(7)海泥肥等。
6、有机肥料与化学肥料有什么差别?(1)有机肥料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具有明显的改土培肥作用;化学肥料只能提供作物无机养分,长期施用会对土壤造成不良影响,土地板结,地肥下降,病虫害增多,农产品质低劣。使土壤“越种越馋”。(2)有机肥料含有多种养分,所含养分全面平衡。而化肥所含养分种类单一,造成土壤和食品中的养分不平衡。(3)有机肥料养分含量低,需要大量施用。而化学肥料养分含量高,施用量少。(4)有机肥料肥效时间长;化学肥料肥效期短而猛,容易造成养分流失,污染环境,危害人民身体健康。(5)有机肥料来源于自然,肥料中没有任何化学合成物质,长期施用可以改善农产品品质;化学肥料属纯化学合成物质,施用不当能降低农产品品质。(6)有机肥料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只要经过充分的腐熟处理,施用后便可提高作物的抗旱、抗病、抗虫能力,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长期施用化肥,由于降低了植物的免疫力,往往需要大量的化学农药维持作物生长,容易造成食品中有害物质增加。(7)有机肥料中含有大量的有益微生物,可以促进土壤中的生物转化过程,有利于土壤肥力的不断提高;长期大量施用化学肥料可抑制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导致土壤的自动调节能力下降,甚至绝收。
化肥基础知识

3硫
(1)硫是构成蛋白质的重要元素。在作物体内,硫 是构成半光氨酸、胱桉酸和蛋桉酸的成分。
(2)在作物体内,含硫的有机物参与氧化还原过程。 (3)硫对叶绿素的形成有一定作用,缺硫时,叶绿
素含量降低,夜色淡绿,严重时,叶色黄白,叶片 寿命缩短,硫促进豆科作物根瘤的形成。 (4) 硫夜氧化态形式进入作物体内,但在形成氨 基酸等化合物过程中,通常被还原为硫氢基,这些 氧化还原反映大都在叶片中进行。
(2)锰可促进作物体内硝态氮的还原进程,利用蛋 白质的合成,从而提高氮肥的利用率。
(3)锰是多种酶的活化剂,能促进碳水化合物和氮 的代谢。与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有密切关系。
4.铜
(1)铜是作物体内一些氧化酶的组分,如抗坏血酸 氧化酶、多酸氧化酶等。
(2)铜对叶绿素有稳定作用,可避免叶绿素过早地 遭受破坏,有利于叶片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
氯化钾的施用技术
• 氯化钾与硫酸钾一样适宜作基肥或早期追肥,肥效 也相近,但一般不宜作种肥。因为氯离子易影响附 近种子的发芽。氯化钾和氯化铵同时施用,成为双 氯化肥,不仅在烟草作物和盐碱地、咸田、不宜施 用,茶树、葡萄、马铃薯、甘薯、甜菜、甘蔗、西 瓜等忌氯作物,尤其在幼苗或幼龄期更要少用或不 用。
促进根系发育,又可提高磷的
再利用。
4、钾
• 钾是作物的主要养分,是影响作物产量的三要素 之一。钾与氮、磷不同,它不是作物体内有机物 的组分。钾呈离子状态存在于作物汁液中,或吸 附在原生质胶粒的表面。钾在作物体内分布很广, 尤其在细胞分裂活跃的部位。钾在作物体内流动 性很强,随作物生长最旺盛部分移动。一般在幼 芽、幼叶和根尖含钾量最高。而种子中含量最低。
成并积累淀粉,对浆果、甜菜 中积累糖分,都有良好的作用。
肥料基础知识大全

肥料基础知识大全肥料基础知一什么是有机肥?有机肥是指含有大量生物物质、动植物残体、排泄物、生物废物等物质,施用有机肥不仅能为农作物提供全面营养,而且肥效长,可增加和更新土壤有机质,催进微生物繁殖,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是绿色食品生产的主要来源。
二有机肥的来源有哪些?有机肥的来源可以分为动物有机肥、植物性有机肥、和城市工业有机废弃物。
动物性有机肥-禽畜粪便、人粪尿、皮革毛渣等。
植物性有机肥-秸秆、绿肥、饼肥、沼气肥等。
城市工业有机废弃物-生活垃圾、生活废水。
三有机肥的作用有哪些?1为作物提供全面营养。
2促进微生物繁殖。
3改良土壤结构。
4增强土壤的肥力。
5刺激作物生长。
6 提高抗旱能力。
7提高化肥利用率。
四什么是化学肥料?它与有机肥比有什么优缺点?从狭义来说,化学肥料是指用化学方法生产的肥料;从广义来说,化学肥料是指工业生产的一切无机肥及缓效肥。
所以一些人把氮肥叫做化肥是不全面的,化肥是氮、磷、钾、复合肥的总称。
化学肥与有机肥的性质有很大的不同。
化学肥料含有的营养元素单一或较少,但养分含量较高。
但肥效猛而不长,改善土壤的作用不大。
而有机肥料含养分较全面,肥效较长,有改善土壤的作用。
所以把有机肥和化学肥相结合,能互相取长补短,充分发挥肥效。
五什么叫无机肥料?无机肥为矿质肥料,也叫化学肥料,简称化肥。
它具有成分单纯,含有效成分高,易溶于水,分解快,易被根系吸收等特点,故称“速效性肥料”。
(1)碳酸氢铵:又叫重碳酸铵,含氮17%左右,在高温或潮湿的情况下,极易分解产生氨气挥发。
呈弱酸性反应,为速效肥料。
(2)尿素:含氮46%,是固体氮肥中含氮最多的种。
肥效比硫酸铵慢些,但肥效较长。
尿素呈中性反应,适合于各种土壤。
一般用作根外追肥时,其浓度以0.1%~0.3%为宜。
(3)硫酸铵:含氮素20%~21%,每公斤硫酸铵的肥效相当于60~100kg人粪尿,易溶于水,肥效快,有效期短一般10~20天。
呈弱酸性反应,多用作追肥。
化肥基础知识

化肥基础知识第一节化肥概述一、化肥的概念是指在工厂中经化学方法生产,或开采矿石或利用工业废渣,经加工而制成的无机肥料。
由此得出化肥的3个来源:1、化肥厂生产;2、矿石开采并加工;3、工业废渣加工而成。
二、化肥的特点1、有效成分含量高、浓度大,但元素单一如尿素含N46%,二铵含N21%、含P205 48%。
而有机肥中含N量仅有0.1—1%,可见,1公斤化肥相当于几十至上百斤有机肥。
2、肥效发挥快,见效快,但肥效持续时间短。
夏季3天即可见效。
肥效期一般为3—6个月。
3、多为晶体或颗粒,所占体积小,便于贮存运输及使用,但成本较高。
4、不含有机物,无改良土壤作用,且长期施用会造成土壤的板结。
分析土壤板结的原因(生产上举例)三、我区化肥的生产及旋用情况世界上最早生产化肥于1845年(法国、德国)。
我国于1936年在沿海城市生产施用化肥。
新疆于50一60年代开始生产施用化肥。
不论从施肥数量上、还是从发展史上讲,新疆的化肥业都落后于内地省区。
四、当今世界化肥发展的趋势1、高效化:高浓缩,营养元素含量更高、肥效更高;2、液体化:既便于管道运输又适合滴灌、喷灌施用,还节省劳力。
3、复合化:添加多种微量元素,制成多元复合肥,也可添加除草剂及农药制成一体化肥,发挥综合效应、多功能作用。
4、长效化:通过降低释放分解速度,延长肥效。
如涂层尿素、腐殖酸尿素等.五、化肥的种类按所含营养元素不同分为5大类:1、氮肥(按氮素形态不同分)(1)铵态氮肥(2)硝态氮肥(3)酰胺态氮肥2、磷肥(按磷肥溶解性不同)(1)水溶性磷肥(2)弱酸溶性磷肥(3)难溶性磷肥3、钾肥主要品种有:硫酸钾、氯化钾等。
4、复合肥分二元复合肥、多元复合肥:化成复合肥、混成复合肥。
5、微肥主要有铁(Fe)肥、锌(Zn)肥、硼(B)肥、锰(Mn)肥等。
6、新型有机—无机复合肥主要是近几年来市场上的各种各样的“宝”,“剂”“素”等都是多元素有机、无机复合肥。
如喷施宝、叶面宝、农大哥、小红帽等品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施用及注意事项
尿素适宜于各种土壤和作物 ,可做基肥与 追肥; 追肥;
尿素应适当深施或施用后立即灌水。 尿素应适当深施或施用后立即灌水。
氮肥的合理分配及施用
研究氮肥合理施用的基本目的在于减少氮 肥损失,提高氮肥利用率, 肥损失,提高氮肥利用率,充分发挥肥料 的最大增产效益。 的最大增产效益。由于氮肥在土壤中有氨 的挥发、 的挥发、硝态氮的淋失和硝态氮的反硝化 作用三条非生产性损失途径, 作用三条非生产性损失途径,氮肥的利用 率是不高的,据统计, 率是不高的,据统计,我国氮肥利用率在 水田为35%-60%,旱田为45%-47%, 水田为35%-60%,旱田为45%-47%,平均 50%,约有一半损失掉了, 为50%,约有一半损失掉了,既浪费了资 又污染了环境,所以合理施用氮肥, 源,又污染了环境,所以合理施用氮肥, 提高其利用率, 提高其利用率,是生产上亟待解决的一个 问题。 问题。
3、酰胺态氮肥——尿素 、酰胺态氮肥——尿素
1、概述:尿素因具有含氮量高、物理性状较 概述:尿素因具有含氮量高、 好和无副成分等优点, 好和无副成分等优点,是世界上施用量最 多的氮肥品种。 多的氮肥品种。 2、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 尿素为白色晶体或颗粒, 尿素为白色晶体或颗粒,晶体呈针状或棱 柱状; 柱状; 尿素易溶于水; 尿素易溶于水; 常温下基本不分解,但遇高温、潮湿气候, 常温下基本不分解,但遇高温、潮湿气候, 有一定的吸湿性
(2)作物的营养特点
作物的氮素营养特点是决定氮肥合理分配的内 在因素,首选要考虑作物的种类, 在因素,首选要考虑作物的种类,应将氮肥重点 分配在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上。其次要考虑不同 分配在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上。 作物对氮素形态的要求,水稻宜施用铵态氮肥, 作物对氮素形态的要求,水稻宜施用铵态氮肥, 尤以氯化铵和氨水效果较好, 尤以氯化铵和氨水效果较好,马铃薯最好施用硫 铵,大麻喜硝态氮,甜菜以硝酸钠最好,西红柿 大麻喜硝态氮,甜菜以硝酸钠最好, 幼苗期喜铵态氮,结果期则以硝态氮为好, 幼苗期喜铵态氮,结果期则以硝态氮为好,一般 禾谷类作物硝态氮和铵态氮均可, 禾谷类作物硝态氮和铵态氮均可,叶菜类多喜硝 态氮等。 态氮等。作物不同生育时期施用氮肥的效果也不 一样,在保证苗期营养的基础上, 一样,在保证苗期营养的基础上,一般玉米要重 施穗肥,早稻则要蘖肥重、穗肥稳、粒肥补, 施穗肥,早稻则要蘖肥重、穗肥稳、粒肥补,果 树重施腊肥, 树重施腊肥,这样都是经济有效施用氮肥的措施。
(3)肥料特性
肥料本身的特性也和氮肥的合理分配密切 相关,铵态氮肥表施易挥发, 相关,铵态氮肥表施易挥发,宜做基肥深 施覆土。硝态氮肥移动性强,不宜做基肥, 施覆土。硝态氮肥移动性强,不宜做基肥, 更不宜施在水田。碳铵、氨水、尿素、 更不宜施在水田。碳铵、氨水、尿素、硝 铵一般不宜用做种肥, 铵一般不宜用做种肥,氯化铵不宜施在盐 碱土和低洼地,也不宜施在棉花、烟草、 碱土和低洼地,也不宜施在棉花、烟草、 甘蔗、马铃薯、葡萄、甜菜等忌氯作物上。 甘蔗、马铃薯、葡萄、甜菜等忌氯作物上。 干旱地区宜分配硝态氮肥, 干旱地区宜分配硝态氮肥,多雨地区或多 雨的季节宜分配铵态氮肥。 雨的季节宜分配铵态氮肥。
硝铵是无副成分的氮肥; 硝铵是无副成分的氮肥; 硝铵宜做追肥,一般不做基肥,且不 硝铵宜做追肥,一般不做基肥, 能做种肥; 能做种肥; 旱地做追肥应分次深施覆土, 旱地做追肥应分次深施覆土,使用深 度为10cm左右 左右。 度为10cm左右。
2、硝酸钙和硝酸钠
(1)相同点: 相同点: 纯品均为无色晶体; 纯品均为无色晶体; 水溶液呈碱性,极易吸湿结块; 水溶液呈碱性,极易吸湿结块; 两者均宜做旱地追肥 不同点: (2)不同点: 不宜施于盐碱土, 硝酸钠不宜施于盐碱土 硝酸钠不宜施于盐碱土,旱地作基肥应 适当深施;硝酸钙适用于酸性土壤, 适当深施;硝酸钙适用于酸性土壤,盐碱 土或缺钙的旱地土壤。 土或缺钙的旱地土壤。
(5)按肥料中养分的有效性或供应速 可划分为:速效肥料、缓效肥料、 率,可划分为:速效肥料、缓效肥料、 长效肥料和控释肥料。 长效肥料和控释肥料。 按肥料中养分的形态或溶解性, (6)按肥料中养分的形态或溶解性, 可分为氨态氮肥 硝态氮肥、 氨态氮肥、 可分为氨态氮肥、硝态氮肥、酰胺态 氮肥等,或水溶性肥料、 氮肥等,或水溶性肥料、弱酸溶性肥 料和难溶性肥料。 料和难溶性肥料。 按积攒方法分,则有堆肥、 (7)按积攒方法分,则有堆肥、沤肥 和沼气发酵肥等。 和沼气发酵肥等。
二、单质肥料
常见的单质肥料有: 常见的单质肥料有: 1、氮肥;2、磷肥;3、钾肥。 氮肥; 磷肥; 钾肥。
(一)氮肥
氮肥是农业生产中需要量最大的化肥品种, 氮肥是农业生产中需要量最大的化肥品种, 它对提高作物产量, 它对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的品质有 重要作用。 重要作用。 现代氮肥工业生产所用的原料主要是合成 氨。 根据含氮基团将化学氮肥分为:铵态氮肥、 根据含氮基团将化学氮肥分为:铵态氮肥、 硝态氮肥、酰胺态氮肥和氰氨态氮肥四类。 硝态氮肥、酰胺态氮肥和氰氨态氮肥四类。
1、硝酸铵 、 (1)基本性质
硝铵为白色结晶,含杂质时呈淡黄色; 硝铵为白色结晶,含杂质时呈淡黄色; 易溶于水,溶解度大; 易溶于水,溶解度大; 吸湿性强,易结块; 吸湿性强,易结块; 热稳定性差,易发生分解; 热稳定性差,易发生分解; 含氮量≦35%。 含氮量≦35%。
硝酸铵
(2)施用及注意事项
2、肥料的分类 按肥料来源与组分的主要性质可分为: (1)按肥料来源与组分的主要性质可分为: 化学肥料、有机肥料、生物肥料和绿肥。 化学肥料、有机肥料、生物肥料和绿肥。 按所含营养元素成分,可分为:氮肥、 (2)按所含营养元素成分,可分为:氮肥、 磷肥、钾肥、镁肥、硼肥、锌肥和钼肥等。 磷肥、钾肥、镁肥、硼肥、锌肥和钼肥等。 按营养成分种类多少,可分为: (3)按营养成分种类多少,可分为:单质肥 复合肥料或复混肥料。 料、复合肥料或复混肥料。 按肥料状态分,则有固体肥料( (4)按肥料状态分,则有固体肥料(包括粒 状和粉状肥料)与液体肥料。 状和粉状肥料)与液体肥料。
碳酸氢铵
1、基本性质
品种 性状 颜色 含氮量 吸湿性 溶水性 挥发性
碳酸氢铵 NH4HCO3) (NH4HCO3)
细粒晶体
无色或白色
16.5%-17.5% 16.5%-
易吸湿
易溶于水
易挥发
硫酸铵((NH4) ((NH4 硫酸铵((NH4) 2SO4) 2SO4)
晶体
白色或微黄 色
20%
吸湿性 小
铵态氮肥
凡氮肥中的氮素以NH 凡氮肥中的氮素以NH4+或NH3形态存在的均属铵 态氮肥。 共性:( 共性:(1)易溶于水,肥效快,作物能直接吸收 利用;(2)肥料中NH 利用;(2)肥料中NH4+易被土壤胶体吸附,部 分进入黏土矿物的晶层被固定,不易造成氮素流 失;(3)在碱性环境中氨易挥发;(4 失;(3)在碱性环境中氨易挥发;(4)在通气 良好的土壤中,铵态氮可经硝化作用转化为硝态 氮,易造成氮素的淋失和流失。 常见的铵态氮肥有:碳酸氢铵( 常见的铵态氮肥有:碳酸氢铵(NH4HCO3)、硫 )、硫 )、氯化铵( CL)、液 酸铵((NH 酸铵((NH4)2SO4)、氯化铵(NH4CL)、液 氨(NH3)。
1、氮肥的合理分配
土壤条件、 氮肥的合理分配应根据土壤条件 氮肥的合理分配应根据土壤条件、作 物的氮素营养特点和肥料本身的特性 来进行。 来进行。
(1)土壤条件
土壤条件是进行肥料区划和分配的必要前提, 土壤条件是进行肥料区划和分配的必要前提,也是确定 氮肥品种及其施用技术的依据。 氮肥品种及其施用技术的依据。首选必须将氮肥重点分 配在中、低等肥力的地区, 配在中、低等肥力的地区,碱性土壤可选用酸性或生理 酸性肥料,如硫铵、氯化铵等; 酸性肥料,如硫铵、氯化铵等;酸性土壤上应选用碱性 或生理碱性肥料,如硝酸钠、硝酸钙等。 或生理碱性肥料,如硝酸钠、硝酸钙等。盐碱土不宜分 配氯化铵,尿素适宜于一切土壤。 配氯化铵,尿素适宜于一切土壤。铵态氮肥宜分配在水 稻地区,并深施在还原层,硝态氮肥宜施在旱地上, 稻地区,并深施在还原层,硝态氮肥宜施在旱地上,不 宜分配在雨量偏多的地区或水稻区。 早发田” 宜分配在雨量偏多的地区或水稻区。“早发田”要掌握 前轻后重、少量多次的原则,以防作物后期脱肥, 前轻后重、少量多次的原则,以防作物后期脱肥,“晚 发田”既要注意前期提早发苗,又要防止后期氮肥过多, 发田”既要注意前期提早发苗,又要防止后期氮肥过多, 造成植株贪青倒伏。质地粘重的土壤上氮肥可一次多施, 造成植株贪青倒伏。质地粘重的土壤上氮肥可一次多施, 砂质土壤上宜少量多次。 砂质土壤上宜少量多次。
1、肥料的发展历史 第一阶段:氮肥阶段,以补充“氮元素”为主题。 第一阶段:氮肥阶段,以补充“氮元素”为主题。 时间:上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末。 30年代至70年代末 时间:上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末。 代表产品:氨水、碳酸氢铵、尿素。 代表产品:氨水、碳酸氢铵、尿素。 第二阶段:磷肥阶段,以补充“磷元素” 第二阶段:磷肥阶段,以补充“磷元素”为主题 时间:上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 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 时间:上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 代表产品:钙镁磷肥、重钙、磷酸一铵、 代表产品:钙镁磷肥、重钙、磷酸一铵、 磷酸二铵。 磷酸二铵。 第三阶段:复合肥阶段, 第三阶段:复合肥阶段,以 “氮、磷、钾”均衡补 充 为主题。 为主题。 时间:上世纪90年代初至本世纪06 90年代初至本世纪06年 时间:上世纪90年代初至本世纪06年。 代表产品:中低浓度复混肥、高浓度复合肥。 代表产品:中低浓度复混肥、高浓度复合肥。 第四阶段:全营养肥料阶段,诉求平衡施肥、 第四阶段:全营养肥料阶段,诉求平衡施肥、全面营 实现有机+无机、 养。实现有机+无机、大中微量元素的均衡补充 时间:2006年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 时间:2006年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 代表产品:新型有机+无机复混肥。 代表产品:新型有机+无机复混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