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草剂室内高通量筛选方法研究
高通量筛选技术在新农药研发中的实验应用

高通量筛选技术在新农药研发中的实验应用近年来,随着全球农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农药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然而,传统的农药研发方式存在着效率低下和成本高昂的问题。
为了提高农药研发的效率和降低成本,科学家们开始探索高通量筛选技术在新农药研发中的应用。
高通量筛选技术,顾名思义,是一种能够快速筛选大量样品的技术。
它通过自动化设备和高效的数据处理方法,能够在短时间内对上千种化合物进行测试和评估。
与传统的人工筛选相比,高通量筛选技术具有以下优势:首先,高通量筛选技术能够大幅提高筛选效率。
传统的农药研发方式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而高通量筛选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对大量样品进行测试,从而大大缩短了研发周期。
其次,高通量筛选技术能够降低研发成本。
传统的农药研发方式需要大量的实验室设备和耗材,而高通量筛选技术通过自动化设备的使用,可以大幅减少实验室设备的使用量,从而降低了研发成本。
再次,高通量筛选技术能够提高筛选的准确性。
传统的农药研发方式往往依赖于人工的主观判断,而高通量筛选技术通过高效的数据处理方法,可以提供更加客观和准确的评估结果。
在新农药研发中,高通量筛选技术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例如,科学家们利用高通量筛选技术,成功筛选出了一种能够有效抑制害虫生长的化合物。
传统的筛选方式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资源,而高通量筛选技术仅需几天时间就能够完成同样的筛选过程,大大提高了研发效率。
此外,高通量筛选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农药的毒性评估。
科学家们可以通过高通量筛选技术,对不同化合物的毒性进行快速评估,从而筛选出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影响较小的农药。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农药的安全性,还可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然而,高通量筛选技术在新农药研发中还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高通量筛选技术需要大量的实验数据支持,而这些数据的获取和处理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资源。
其次,高通量筛选技术需要高度的自动化设备和技术支持,这对研究机构和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投资。
除草剂组合靶标筛选的研究

除草剂组合靶标筛选的研究摘要:主要研究了几种单、双子叶植物种子在人工环境条件下的发芽率及对几种常用溶剂的反应,并选用了几种合适的种子以及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浮萍(Lemnaceae)对9种除草剂进行了除草活性试验。
结果表明,不同备选靶标在室内人工环境适应性及对除草剂活性反应均不同;综合比较各备选靶标的发芽率、培养温度、对常用溶剂及除草剂的敏感性等因素,确定了几个可用于除草剂组合筛选的靶标。
以组合靶标方式建立的除草剂筛选流程提供的是一个多重筛选模型,可减少对低活性先导化合物的漏筛。
近3年来对30 000多个微生物源提取物的筛选结果表明,运用组合靶标是一种稳定、高效的除草活性筛选模式。
关键词:组合靶标;除草活性;微生物源提取物;模式靶标除草剂筛选作为新药发现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必须有选择性地针对单、双子叶杂草进行大规模的筛选,同时由于样品中有效成分含量普遍较低,为了避免对低含量或有潜在活性的先导化合物的漏筛,使用组合靶标是最高效的方法。
使用组合靶标模型进行筛选,不仅可以提高筛选的敏感度,减少漏筛,而且不会受到使用杂草进行除草剂筛选的资源少、耐药性不稳定、季节性差异等方面的限制。
因此,构建适用于各种类型除草剂的多重筛选网,可以提高筛选效率、突破资源限制、减少漏筛。
本试验通过比较几种单、双子叶植物对除草剂敏感程度及高通量筛选的可操作性,选取了几种容易获得的单、双子叶植物及对除草剂高度敏感的浮萍(Lemnaceae)、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组成组合靶标。
该组合靶标具有对除草剂敏感度适中、易获取、可操作性强、不受季节限制等优点。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1.1.1 备选靶标红苋菜(4个品种)、白苋菜(3个品种)、狗芽根(2个品种)、早熟禾(4个品种)、高羊茅、油菜、生菜、油麦菜、浮萍、小球藻。
种子保藏温度为5~7 ℃。
1.1.2 琼脂粉北京鼎国昌盛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型号为DH010-4。
细胞学中的高通量筛选方法研究

细胞学中的高通量筛选方法研究细胞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生物体内的细胞结构、功能和生理特性。
在细胞学的研究中,高通量筛选方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可用于对大量细胞进行快速、准确的分析和筛选,为细胞学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高通量筛选方法的概述高通量筛选方法是利用先进的实验技术和数据处理手段,对大量生物学样本进行快速、高效的分析和筛选的一种方法。
该技术最早应用于药物筛选领域,但随着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已经广泛应用于蛋白质、基因、细胞等生物样本的分析和筛选。
在细胞学中,高通量筛选方法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基因表达:通过高通量筛选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大量基因的表达情况,为研究基因功能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2.筛选新药:高通量筛选方法可以对大量的化合物进行筛选,以寻找具有生物活性的新药分子。
3.探索细胞信号通路:通过高通量筛选方法可以了解细胞信号通路的调节和相关蛋白质的表达情况,可能为探讨新的疾病治疗靶标提供相关信息。
二、高通量筛选方法的类型在细胞学中,高通量筛选方法有多种类型,包括:1.细胞芯片技术:利用微阵列技术或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细胞内成千上万的基因进行快速筛选和分析,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高通量筛选方法之一。
2.蛋白质芯片技术:通过在芯片上固定各种蛋白质,然后对多种样本进行测试,快速检测不同蛋白质的表达情况。
3.细胞筛选平台:包括高通量筛选仪、细胞分类器等,可以对细胞进行高效、自动化的分类和筛选。
4.细胞图像分析技术:通过细胞拍照和图像分析技术对大量细胞进行分析和分类,提取出细胞特征,并确定不同细胞类型的数量和比例。
三、高通量筛选方法的优势相对于传统的单个样本筛选和分析技术,高通量筛选方法具有以下优势:1.高效快速:高通量筛选方法可以同时处理大量的生物样本,并且处理速度非常快速。
2.准确性高:高通量筛选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以有效排除人为误差和实验干扰。
3.数据量大:高通量筛选方法能够产生大量的数据,并且可以自动化处理和存储这些数据,为后续分析提供重要支持。
除草剂生物测定方法及操作方法

在酶水平上进行的生物测定,前提是已知该除草剂的作用靶标。例如,草甘膦的作用靶标为EPSP 合成酶,是芳香族氨基酸合成过程中的重要酶,通过抑制EPSP 合成酶活性可以导致莽草酸累积,所以通过测定植物体内莽草酸累积量可以确定草甘膦活性大小[6](Pline W. A. et al.,1999;Fuchs M. A.et al,2002)。另外,磺酰脲类除草剂的作用靶标为乙酰乳酸合成酶,那么植物对磺酰脲类除草剂的敏感性可以通过乙酰乳酸合成酶的活性变化来判定[7]。
2.3 生物测定在新农药筛选中的应用
筛选目标化合物除草活性的一般步骤为:1. 确定生物活性,在相同植物试材,相同剂量下,进行新化合物普筛,明确化合物活性。2.确定活性大小,通过设置梯度浓度,初步确定目标化合物的活性大小。3.确定除草剂作用特点和特性,通过不断筛选、复筛,逐渐增加靶标杂草的种类和扩大试验作物的范围,对除草剂自身特性和使用特点进行研究,确定应用剂量、除草剂选择性、杂草谱和应用阶段,进而确定对作物的安全性以及除草剂残留消解动态等[12,13]。目前,新农药创制中,生物测定时普遍采用培养皿法,也就是种子萌发法。具体做法是将靶标生物种子放入铺有双层滤纸的培养皿内,用移液枪加入稀释成梯度浓度的目标除草剂,放入人工气候箱内进行培养,7 天后对种子生物指标进行统计,通过发芽率、鲜重、根或茎的抑制情况等数据计算抑制中浓度,从而判断比较目标除草剂生物活性[14]。种子萌发法在除草剂新化合物筛选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氨基甲酸酯类除草剂具有很高的筛出率,但难以检出大部分光合作用抑制型除草剂[2],因此在除草剂新化合物筛选上应进一步拓展新方法、新思路,避免化合物的错选、漏筛。
2 除草剂生物测定操作方法
2.1 生物测定中供试生物体的选择
夏枯草大田除草剂筛选试验

夏枯草大田除草剂筛选试验夏枯草(Xanthium strumarium L.)是一种十分顽固的杂草,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为了有效控制夏枯草的生长,农业生产中普遍使用大田除草剂进行防治。
目前市场上的大田除草剂品种繁多,并且其效果可能因地域、气候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在不同地区对夏枯草大田除草剂进行筛选试验,有助于找到最适合当地条件的除草剂,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持。
本文将从试验设计、试验过程和试验结果三个方面对夏枯草大田除草剂筛选试验进行详细介绍。
一、试验设计1. 试验地点选择选取夏枯草生长较为丰富的农田作为试验地点,根据地形、土壤类型等因素,选择不同的地点进行试验,以模拟不同地区的情况。
2. 试验材料准备选取市场上常见的夏枯草大田除草剂作为试验材料,包括草甘膦、草铵膦、氟西草胺、啶草酮等品种,保证试验的代表性和可比性。
3. 试验组建将不同大田除草剂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成溶液,以备试验使用。
同时选取相对应的对照组,用水代替除草剂进行对照试验。
二、试验过程对试验地点进行勘察,了解当地夏枯草的生长情况和农作物的种植情况。
根据土壤肥力、作物品种等因素,调整试验方案并确定试验区划。
按照预先制定的试验方案,在试验地点设置不同的处理区和对照区。
将不同的大田除草剂按照既定的浓度和用药量进行试验,保证试验的科学性和可比性。
在试验过程中,对不同处理区和对照区进行定期观测和记录,包括夏枯草的生长状况、农作物的生长情况以及其他相关环境因素。
对试验区进行必要的管理和保护,保证试验的顺利进行。
三、试验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观测和记录后,获得了较为详实的试验数据。
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和比较,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夏枯草大田除草剂的选择经过试验筛选,草铵膦在控制夏枯草方面效果最为显著,其次是草甘膦和氟西草胺,啶草酮效果相对较差。
在当地的农业生产中,可以选择草铵膦作为首选的除草剂。
2. 药剂用量的确定在试验中还需要对不同大田除草剂的药剂用量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和确定。
基于高通量自动化技术的新型药物筛选方法研究

基于高通量自动化技术的新型药物筛选方法研究一、概述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药物研究已经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基于高通量自动化技术的新型药物筛选方法的发展,药物研究更加高效、精确和可视化。
为了更好地探索这项技术的威力以及推动药物研究的进步,本文将围绕高通量自动化技术的新型药物筛选方法进行研究。
二、高通量自动化技术在药物筛选中的应用高通量自动化技术是一种用于高效筛选药品的技术,该技术通过大规模的试验来识别潜在的药物目标,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药物筛选和优化。
这个过程通常涉及到自动化仪器、数据处理软件以及高质量的化合物库。
1. 机器人化化学合成在现代药物研究中,机器人化合成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技术,能够实现高效率、高质量和低成本的药物生产。
通过机器人化学合成系统,研究人员可以控制反应时间、反应条件、温度和反应物质量等参数。
这一过程既可以实现单个化合物的合成,也可以实现大规模的化合物合成,从而为药物研究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2. 高通量筛选仪器高通量筛选仪器是一种用于高效筛选药品的技术,可以同时对数万种化合物进行测试。
常见的高通量筛选仪器包括荧光筛选仪、蛋白质筛选仪和细胞生长和生存筛选仪等。
通过高通量筛选仪器的使用,研究人员可以筛选出具有潜在药效的化合物,并进行药效、毒性等方面的评估。
3. 数据处理软件数据处理软件是一种用于有效分析和管理大批量数据的软件。
在药物研究中,数据处理软件可以对筛选出的大规模化合物进行分析,以减少研究人员的手工分析和人工操作,提高数据的精确度和可靠性。
三、高通量自动化技术的优势高通量自动化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药物研究的效率和精确度。
这种技术的优点包括下列方面:1. 高效率:高通量自动化技术不仅能够加快药物研究过程,而且能够同时测试众多化合物,从而提高研究效率。
2. 精确度:通过机器人化化学合成等自动化技术,研究人员可以控制多个因素,提高药物的生产质量和稳定性。
3. 可视化:数据处理软件可以将大规模的数据可视化呈现,从而方便研究人员对药物研究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
除草剂组合靶标筛选的研究

第23期轻简栽培逐渐适应目前农业生产的需要,使直播水稻(Oryza sativa)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杂草是影响直播稻田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化学防除是直播稻田除草技术的核心[1]。
吡嘧磺隆属于内吸传导型磺酰脲类除草剂,广泛用于直播田防除一年生及多年生阔叶草如鸭舌草、陌上菜等[2,3],然而吡嘧磺隆用药时期或用药量不当都会造成水稻生长停滞、黄化等[4,5],但是吡嘧磺隆对水稻苗期不同生长阶段生物指标的影响尚未有量化的分析报告。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吡嘧磺隆对水稻不同生长阶段株高、根长的影响,为吡嘧磺隆在直播水稻田中的安全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水稻品种为鄂粳杂1号,药剂为江苏快达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10%吡嘧磺隆可湿性粉剂。
1.2试验方法将水稻种子在25℃下浸泡48h后催芽24h,待种子露白后准备播种。
将未施用过吡嘧磺隆的田间水稻土装至塑料杯(高12cm,直径7cm)内,达杯深2/3位置。
在每个杯中播12粒种子,置于光照培养箱中(LRH-400-GSI型,广东省医疗器械厂)。
培养箱温度(26±1)℃,连续光照16h。
吡嘧磺隆水稻种植中推荐剂量为0.02g/L。
将吡嘧磺隆配制成推荐剂量(A)、2×推荐剂量(B)、4×推荐剂量(C)3种浓度处理,剂量分别为150、300、600g/hm2,有效浓度分别为0.02、0.04、0.08g/L。
分别在播种后5、7、10d 喷施3种不同处理浓度的吡嘧磺隆,每杯喷药2 mL,每个处理重复3次,同时设置清水作为对照(CK)。
各处理施药后3、7、14、21d调查10~24株稻苗的株高、根长等,同时记录发生药害的典型症状。
株高为从地上部分至最高叶片的长度。
根长为将稻苗的根部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测量最长的长度。
1.3数据处理采用DPS数据处理系统,完全随机设计,单因素统计分析方法进行方差分析,多重比较采用Duncan’s新复极差法。
高通量筛选方法筛选新型智能催化剂的研究

高通量筛选方法筛选新型智能催化剂的研究智能催化剂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新型材料,在化学领域、环保领域、工业领域等多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然而,我们仍然面临着智能催化剂研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如何提高催化剂的选择性和活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高通量筛选方法被广泛用于智能催化剂的研究领域。
高通量筛选方法是指快速筛选大量催化剂样品并评价每个样品性能的方法。
它可以通过对不同的实验参数进行调整来获得最佳的催化效果,并将这些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以便为催化剂的设计和优化提供指导。
这项技术在催化剂研究领域中尤为重要,因为催化剂的表现不仅取决于组成和结构,还取决于其形态和表面性质等多方面因素。
只有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和高效的数据处理算法,才能全面评估不同催化剂的性能和效率。
高通量筛选方法有多种形式,其最基本的形式是高通量平行反应室。
这种方法可以同时对多个催化反应器进行测试,并通过实验参数的快速更改来优化反应条件。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优化催化反应剂的配比和反应温度等指标。
除了高通量平行反应室外,还有其他更为先进的高通量技术,如高通量自动化气相微反应器和高通量平行化学合成仪。
这些方法可以同时测试数千个催化剂,使得我们能够更快速地识别出具有良好催化性能的材料。
这些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高通量筛选方法在新型智能催化剂研发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高通量筛选方法的实际应用中,需要配合用于数据分析和处理的机器学习算法。
机器学习算法可以有效地挖掘数据中隐藏的模式和规律,并通过分类、聚类和预测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这样,我们可以通过数据分析获得更深入的信息,解释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进一步指导后续的催化剂设计和优化。
目前,高通量筛选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智能催化剂的研究中。
例如,可采用高通量筛选方法对催化剂中活性物质的化学性质进行研究,以评估其催化活性。
同时,还可以利用高通量筛选方法研究催化剂在不同反应条件下的反应动力学,并建立相应的反应模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除草剂室内高通量筛选方法研究摘要:以狗牙根为材料,对除草剂筛选的限制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分流失和真菌污染是引起筛选结果不稳定的主要因素;运用多种规格的组织培养板和雾化补水可以控制水分流失对筛选的不利影响;添加抗真菌剂和对种子进行杀菌处理可以消除真菌污染对靶标的侵害和延长试验的可观察时间。进一步的筛选试验结果表明,运用以上方法能够稳定、高效地对不同来源的样品进行筛选。关键词:高通量筛选;除草活性;种子处理;抗真菌剂Study on High Throughput Screening of HerbicideAbstract: In order to optimize the high throughput screening of herbicide, various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growth of grass in testing plates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key factors were the loss of water and fungal infection. So a screening model was advanced to break the series of limiting factors. The loss of water had been controlled by the application of different testing plates and addition of water by the atomizer; by the application of selective fungicide and seeds treatment, the problem of fungal infection had been solved and the period of testing had been lengthened. The screening method had been tested and verified with three standards and about 1280 samples from different sourc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t is a stable and highly efficient method for the screening of herbicide activity of samples from different sources.Key words: high throughput screening; herbicidal activity; seeds treatment; fungicide.直接应用目标杂草进行除草剂筛选具有针对性强、活性反应真实、直观等优点,在新药发现方面更具有独特的优势。而对于来源多样、理化性质复杂及数量巨大的样品,直接使用目标杂草进行筛选存在着操作复杂、工作量大、活性重现性差、可观察时间短等诸多瓶颈。本试验以狗牙根种子为筛选起点,使用琼脂为载体对除草剂室内高通量筛选的限制因素进行了探索[1],同时选择3个标准样品和一些不同来源的样品进行了筛选,旨在找到高效、稳定的除草剂室内高通量筛选方案。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1.1.1 种子狗牙根种子发芽率大于70%,保藏温度为17~20 ℃。1.1.2 培养基原料琼脂粉(北京鼎国昌盛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型号DH010-4)、PDB培养基原料(Becton,Dickinson & CO.)。1.1.3 试剂及标准样品试剂丙酮、乙醇、二甲基亚砜、吐温-80均为市售分析纯,抗菌剂特比萘芬、放线菌酮、嘧菌酯、咪鲜胺为市售分析纯,除草剂标准样品乙草胺、草甘膦、硝磺酮为市售原药。1.1.4 供筛选试验样品化学合成物由湖北省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绿色化学研究室提供,真菌和放线菌发酵提取物由湖北省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微生物工程研究室提供,微生物源先导化合物及植物提取物由湖北省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先导化合物分析室提供。1.1.5 主要仪器、设备B100-1F蠕动泵、KQ-250DE型数控超声波清洗器、医用雾化器、BIOHIT eLINE(MCE8k)电子移液器、High Tech Lab DV8-200移液器、人工气候室(光、温、湿可调)、经过灭菌处理的96孔组织培养板和深孔组织培养板、JN.GL 100 W LED植物生长灯(0.4 m距离光照度为3 500~4000 lx)、生物安全柜。1.2 试验方法1.2.1 狗牙根生长试验试验设4个处理组:第一组为载体对照组,把0.7%的琼脂加入96孔组织培养板,每孔加入量为0.2 mL;第二组为种子对照组,在作为载体的琼脂表面接入未经处理的狗牙根种子,接入量约为20粒/孔;第三组为种子杀菌处理组,在琼脂表面接入经过杀菌处理的种子,接入量约为20粒/孔;第四组为加入营养成分的载体对照组,把真菌培养基(已加入抗细菌剂重铬酸钾,终浓度为0.020 mg/mL)加入96孔组织培养板。组织培养板移入70 cm × 40 cm × 15 cm的无盖白色食品盆中,盆口以透明塑料薄膜覆盖。所有培养盆均在人工气候室中培养(30 ℃、相对湿度70%~80%、光照14 h/d,光源100 W LED植物生长灯距植物20~25 cm)。每个处理组使用3个组织培养板,每组设2个重复。每天称取培养板重量,并计算各组水分流失的平均值。同时观测4、7、14 d时植物生长状况及真菌污染情况。1.2.2 培养板中真菌的分离及抑菌试验从1.2.1生长试验中培养14 d后的组织培养板中分离真菌,并进行纯化培养[2],使用管碟法半定量测定特比萘芬、放线菌酮、嘧菌酯、咪鲜胺对分离获得的3个真菌纯培养的抑菌效果[3],根据抑菌圈的大小进行抑菌活性分级。各抗真菌剂使用3个浓度梯度(0.020、0.010、0.002 mg/mL)进行试验。1.2.3 抗菌剂及种子处理的应用效果试验根据1.2.2的结果,选择抑菌活性最强和最弱的抗菌剂。试验中使用的狗牙根种子分为2组,一组为未处理的普通种子,另一组以温汤法进行杀菌处理[4]。1.2.4 稳定性试验1)活性评价指标。根据活性反应的不同,使用2项指标标记除草活性。一是以株高为指标进行标记,按0、3、5、7、9分级。0表示无活性,指标为株高与阴性对照组株高一致; 9表示活性为100%,指标为种子未萌发。在0与9之间设置3个级别,对于植株株高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的样品标记为“S”。二是以植株黄化程度为指标进行标记,按0、3Y、5Y、7Y、9Y分级,0表示无活性,指标为植株黄化程度与阴性对照组一致,所有植株均发生黄化标记为“9Y”,在0与9Y之间设置3个级别。2)标准样品稳定性筛选试验。作为植物生长载体的琼脂(0.7%)中加入嘧菌酯,终浓度为0.002 mg/mL。种子经过灭菌处理。3个标准样品母液浓度为1.00 mg/mL,以无菌水稀释成12个浓度。96孔组织培养板中琼脂表面涂布样品溶液量为0.01 mL/孔,每个浓度设2个重复。试验重复5次。培养条件为温度30 ℃、相对湿度70%~80%,光照时间10 h/d,光源为100 W LED植物生长灯距植物25~30 cm。3)不同来源样品的筛选试验。随机选择不同来源的样品1 280个,其中包括化学合成物64个、微生物发酵提取物1056个、微生物源先导化合物64个及植物提取物96个。将以无菌水稀释后的样品溶液涂布到琼脂表面,样品浓度为1.00 mg/mL,涂布量为0.01 mL/孔,然后接入狗牙根种子[5]。以无菌水为空白对照。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琼脂、种子灭菌处理及培养条件同上。2 结果与分析2.1 种子在琼脂上的生长试验2.1.1 培养板水分流失试验培养板水分流失不仅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和试验的可观察时间,而且会引起样品浓度的变化。在培养9 d后,水分流失50%左右;接入了种子的培养板较未接入种子的培养板中水分流失更多。2.1.2 真菌污染试验以目测法对琼脂表面真菌生长情况及植物生长情况进行观测。结果(表1)显示,引起培养板中真菌污染的真菌来源于种子和培养环境;并且种子为真菌生长的营养来源;真菌菌丝的密集生长引起培养孔中的植株发生黄化,即造成假阳性结果;假阳性率与真菌感染率正相关。2.2 真菌的分离及抑菌试验从1.2.1试验中培养14 d的组织培养板中分离得到3种真菌纯培养物,初步鉴定为根霉、曲霉和蠕孢霉。应用管碟法测定抑菌效果的结果(表2)显示,嘧菌酯对3种真菌抑制效果最好,咪鲜胺效果最差,其他2种抗菌剂抑菌活性居中。2.3 抗真菌剂及种子处理的应用效果试验抑菌试验结果见表3,种子杀菌处理和抗真菌剂对控制真菌污染都有明显的作用;嘧菌酯表现出良好的抑菌能力,而咪鲜胺的抑菌效果差,该结果与管碟法所测定的抑菌活性结果一致。2.4 稳定性试验2.4.1 标准样品稳定性试验对3个不同类型的标准样品进行稳定性试验,培养7 d后按目测分级法,根据株高及植株黄化程度进行分级。从表4可以看出,标准样品稳定性试验中5次重复的变异系数(CV)均在30%以下。作为以快速定性为目标的除草剂室内高通量筛选方法,这一指标已经达到要求。2.4.2 不同来源样品的筛选试验结果筛选试验中所有培养板中均无真菌浸染,各重复活性反应一致;1 056个微生物发酵提取物中检出活性样品9个;64个微生物源先导化合物中检出活性样品1个;64个化学合成物和96个植物提取物中均无活性样品检出。3 讨论与滤纸平皿法、盆栽法等筛选方法比较,使用琼脂平板作为载体的筛选方法具有可自动化程度高、可观察时间长、样品消耗少、筛选通量大等优点。在水分流失和真菌污染对靶标的影响得到控制后,筛选结果稳定。本试验中选用的狗牙根种子较小,其生物量增长慢,仅通过提高水分总量(如使用深孔板或孔径较大的培养板等)就可以达到延长可观察时间的目的。对于子粒较大的种子,因其生物量增长速度快,水分消耗速度也较快,则需要补水。在除草剂筛选过程中,作为筛选靶标的植物种子为真菌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营养,因此真菌在培养板中生长迅速;而且在高湿、弱光照的小环境中,快速滋生的真菌会严重影响种子的正常萌发和植株的正常生长,进而影响筛选结果的准确性,因此抗菌剂的使用成为必要。随着现代农用抗菌剂的发展,可供选择的抗真菌剂越来越多,抗菌剂对除草剂活性存在的协同或颉颃影响尚待进一步研究。参考文献:[1] 逄森,袁会珠,李保同,等.利用96孔板建立除草剂微量活体筛选方法初探[J].农药学学报,2005,7(4):334-338.[2] 梁晨,吕国忠. 土壤真菌分离和计数方法的探讨[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0,31(5): 515-518.[3] 李凡,朱志华,姜凤丽,等. 管碟法测定生物效价影响因素的探讨及改进[J]. 中国兽药杂志,2008(1):45-48.[4] 张志元,罗永兰,官春云.油菜种子内生菌的检测及杀菌消毒处理方法[J].湖北农业科学,2005(1):52-55.[5] 许勇华,台方俊,陈杰. 新农药创制中除草活性评价程序及方法概述[J]. 现代农药,2009(5):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