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量药物筛选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内涵筛选技术

高内涵筛选技术
应用拓展
近年来,高内涵筛选技术不断取得技术突破,如提高检测灵敏度、降低背景噪音、实现多参数同时检测等,使其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更加广泛和深入。
技术进步
高内涵筛选技术的原理与方法
CATALOGUE
02
原理概述
01
高内涵筛选技术是一种基于细胞功能和表型的高通量、高灵敏度筛选技术,通过对细胞进行多参数、多角度的检测和分析,实现对细胞状态和功能的全面评估。
通过高内涵筛选技术,可以对细胞或组织样本进行多参数、多指标的检测,从而发现新的药物作用靶点。这些靶点可能是一些关键的蛋白质、酶或细胞结构,为新药研发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
高内涵筛选技术有助于评估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
在新药开发过程中,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高内涵筛选技术可以对细胞或组织样本进行全面的检测,评估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为新药的安全性评价提供有力支持。
高内涵筛选技术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和预测复发风险。
在疾病治疗过程中,评估治疗效果和预测复发风险是重要的环节。高内涵筛选技术可以对治疗前后的样本进行检测,评估治疗效果和预测复发风险,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有力支持。
总结词:通过高内涵筛选技术,快速检测环境中的污染物。
THANKS
感谢观看
细胞成像
02
高内涵筛选技术利用荧光、化学发光、生物发光等标记技术,对细胞进行多通道成像,获取细胞形态、位置、数量、荧光强度等信息。
数据分析
03
通过对获取的大量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出与实验目的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如细胞增殖、凋亡、自噬等。
实验准备
根据实验目的和需求,选择适当的细胞系、试剂和仪器,制定实验方案和操作流程。
02
数据预处理
对获取的图像数据进行预处理,如去噪、对比度增强、色彩校正等,提高数据质量和可分析性。

药物筛选基础知识PPT课件

药物筛选基础知识PPT课件

药物筛选的流程
样品准备
从各种来源获取大量化合物或 混合物,并进行预处理,以便
进行后续的筛选实验。
筛选模型建立
根据研究目的和筛选目标,建 立合适的生物或化学筛选模型 ,用于评估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或药理作用。
筛选实验实施
按照建立的筛选模型,对预处 理的样品进行实验,记录实验 结果并进行初步分析。
活性化合物筛选
针对神经性疾病的药物靶点筛选
利用神经元细胞系和小鼠模型,通过蛋白质组学方法,筛选出与神经性疾病相关 的蛋白质,作为潜在的药物靶点。
03
化合物筛选
化合物筛选的方法
基于细胞活性的筛选
高通量筛选
通过检测细胞对化合物的反应,评估 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利用自动化技术对大量化合物进行快 速、高效的筛选。
基于酶活性的筛选
药物副作用问题
许多已上市的药物存在严重的副作用,这给患者带来极大的风险和困 扰。如何降低药物副作用是药物筛选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药物筛选的未来发展方向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在药物筛选中的应用
01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探
索其在药物筛选领域的应用,以提高筛选效率和精准度。
精准医疗与个性化药物
药物筛选基础知识PPT课件
• 药物筛选概述 • 药物靶点筛选 • 化合物筛选 • 细胞模型筛选 • 药物筛选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01
药物筛选概述
药物筛选的定义
药物筛选
是指在大量化合物或混合物中快速、准确地找出具有特定生物活性或药理作用 的物质的过程。
特定生物活性或药理作用
指能够影响生物体内特定生理、生化过程或病理过程,并产生一定生物效应的 物质。
药物。

《药物发现技术》课件

《药物发现技术》课件
01
其他新技术与新方法在药物发现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如高通量筛选技 术、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结构生物学等。
02
高通量筛选技术可以快速筛选大量化合物,寻找具有潜在活性的候选 药物,提高药物发现的效率。
03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和预测药物与靶点的相互作 用,为新药设计和优化提供理论支持。
04
未来药物发现
随着生物技术的进步,未来药物 发现将更加依赖于基因组学、蛋 白质组学等新兴领域,以实现个 性化治疗和精准医疗。
药物发现的过程与挑战
药物发现过程
药物发现通常包括靶点筛选、先导化 合物的发现、候选药物的确定和临床 前研究等阶段。
药物发现的挑战
药物发现面临诸多挑战,如新靶点的 发现、先导化合物的优化、临床试验 的高风险和长周期等。
04
药物筛选与评价
药物筛选的方法与技术
体外筛选
01
利用细胞、酶、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进行药物筛选,具有高通
量、高效率的特点。
体内筛选
02
通过动物模型进行药物筛选,能够模拟人体生理环境,评估药
物在体内的效果。
计算机辅助药物筛选
03
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对候选药物进行虚拟筛选,具有快速、
低成本的优势。
药物评价的实验设计与实施
药物发现的重要性
药物发现是医学领域的关键环节 ,对于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延长 寿命以及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 意义。
药物发现的历史与发展
古代药物发现
人类在古代就开始寻找和利用天 然药物来治疗疾病。例如,草药 、植物和动物制品等。
现代药物发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药物 发现逐渐形成了系统化、规范化 的研究方法,包括高通量筛选、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等。

药物发现与药物筛选ppt课件

药物发现与药物筛选ppt课件
——鲁迅《南腔北调集·经验》
10
药物发现简史
——现代药理学 1
实验动物的应用
正常动物模型 病理动物模型
自发性病理动物模型 实验性病理动物模型
优势和局限性
扩大药物筛选范围和规模 降低药物研究的风险
种属差异和病理变化的特殊性 技术要求高,病理模型有限
11
药物发现简史
——现代药理学 2
组织器官实验、分子药理药理学、细胞生物学
优势和局限性
高效、低耗自动化程度高 机理明确、结果误差小 信息量大、比较范围大
药理作用不明确
13
药物发现简史
——药物筛选方法比较
原始方法
现代方法
观察对象

动物
筛选规模
零散
小规模<100/日
筛选方向
随机
定向
样品用量
不定
1—5克
结果特点
直接
药效明确
高通量筛选 细胞、分子 大规模>1000/日 随机/一药多筛
standard work of pharmacology, the molecular targets of all known drugs that have been characterized as safe and
effective have been collected and listed according to their biochemical nature (62).
机能实验 药物作用机理研究 病理机制研究 药理作用选择性研究
优势和局限性
减少筛选药物用量提高筛选效率 减少动物用量和实验干扰
种属差异和病理变化的特殊性 观察指标局限和手工操作过程
12

高通量药物筛选

高通量药物筛选

放射性分析技术,主要应用于检测RNA
转录,测定P56激酶活性,对氨基乙酰化 tRNAd进行测定以及肝炎C病毒NS3蛋白 酶抑制剂的药物筛选等方面。
比色技术,用于检测具有吸收性质的物
质浓度,根据光线经过被检物质后被吸收 的多少,来评价吸收物质的含量。是目前 应用最广泛的一向检测法。
发光检测技术,有些生物和化学物质可以在
高通量药物筛选的出现,使药物筛选逐步实现 规模化、自动化和集成化,具有筛选速度快,所 需样品用量少的特点。
传统药物筛选
高通量药物筛选
人类疾病相关动物模型
药物作用分子靶点

药物筛选发现有效药物

药物筛选

活性化合物

活性化合物

药效学研究

作用机制研究

组织器官水平研究

组织、器官水平研究

作用机制研究

带筛样品的准备

筛选的实施

数据分析
药物发现的基本过程
初筛和复筛(分子、细胞水平) 深入筛选(综合分析获得先导化合物) 确证筛选(确定开发前景并进行临床研究)
高通量药物筛选的前景
• 高通量药物筛选只经过十余年的实践检验, 在药理发现理论研究、技术方法的研究及 筛选结果评价的研究方面,任需要完善。 而如何提高高通量药物筛选的效率和准确 性,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 荧光强度分析法
原理:许多分子带有天然荧光基团,当待测 大分子本身的荧光团不够强烈而无法检测 时,可结合一些荧光染料以加强其光谱特 征,然后根据其荧光强度的变化进行检测。
➢时间分辨荧光分析
原理:利用激发波长、发射波长和荧光寿 命的变化,对物质进行检测。 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无放射性危害、标 记物稳定、线性范围宽、分析速度快和操 作简便等优点,受到广大药物筛选工作者 的关注。

药物分析说课课件PPT课件

药物分析说课课件PPT课件
总结词:药物分析的方法包括化学分析法、光谱法、色谱法等,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药物分析的实验技术
03
03
化学实验技术的局限性
对于复杂样品和未知成分的分析存在困难,且对实验条件要求较高。
01
化学实验技术
通过化学反应对药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如沉淀反应、显色反应等。
02
色谱实验技术
1
2
3
利用物质与光相互作用后产生的光谱特征进行分析的方法。
光谱实验技术
可以提供丰富的分子结构信息,有助于深入了解药物成分的结构特征。
光谱实验技术的优点
对样品纯度要求较高,且部分光谱分析方法操作较为复杂。
光谱实验技术的局限性
光谱实验技术
药物分析的应用
04
药品质量控制是药物分析的重要应用之一,通过药物分析的方法,可以对药品的成分、纯度、稳定性等进行检测和控制,确保药品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药物成分分析
讲解药物制剂的分析方法,如片剂、胶囊剂、注射剂等。
药物制剂分析
介绍药品质量标准的制定原则和方法。
药品质量标准制定
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验操作
药物分析的基本概念
02
药物分析是对药物进行全面质量研究的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旨在确保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
在药品质量控制中,药物分析的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质谱法等,这些方法可以对药品中的杂质、残留溶剂、重金属等进行检测和控制,保证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药品质量控制
药物代谢研究是药物分析的另一个重要应用,通过药物代谢研究可以了解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为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估提供依据。

《药物分析》课件

《药物分析》课件

微纳药物分析技术
微纳药物分析技术是一种将微纳 米科学与药物分析相结合的技术 ,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高
分辨率的特点。
该技术利用微纳尺度上的物理、 化学和生物效应,实现对药物分 子和生物分子的快速、准确分析

微纳药物分析技术为药物分析和 生物医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和 方法,有助于推动相关领域的发
展。
03
02
酸碱滴定法
通过酸碱反应测定药物的酸碱度, 从而推算其含量。
氧化还原滴定法
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对药物进行定量 分析。
04
仪器分析法
总结词
利用各种仪器对药物进行分析的方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利用紫外可见光谱技术对药物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法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药物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
气相色谱法
THANKS
THANK YOU FOR YOUR WATCHING
药品质量控制中的药物分析
原料药的检验
对原料药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是保证 药品质量的关键,通过药物分析技术 可以对原料药的成分、纯度等进行检 测。
生产过程的监控
药品稳定性的评估
通过药物分析技术可以评估药品在不 同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为药品的储 存、运输和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在药品生产过程中,通过药物分析技 术可以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确 保生产出的药品符合质量标准。
利用气相色谱仪对挥发性药物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
生物分析法
总结词
利用生物体对药物进行分析的方法。
微生物法
利用微生物对药物的代谢产物进行分析,以 测定药物的含量。
酶联免疫法
利用酶联免疫技术对药物进行定量和定性分 析。
生物芯片技术

药物发现的虚拟筛选方法 PPT课件.ppt

药物发现的虚拟筛选方法 PPT课件.ppt
作用:通常一个或多个描述符可以用来描述分子的结构、性质等, 如lgP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分子穿透细胞膜的能力;拓扑指数描述 了结构的复杂性。
化合物。
MDL ISIS化学数据库管理系统
ISIS系统提供了基于Oracle 数据库系统的各类化学信息系统的管理和开发工 具,可以同时管理化学结构、化学反应、生物活性及谱图等多种化学信息。
ISIS已应用于全球超过80%的化学与制药企业,已成为事实上的化学信息管 理系统的工业标准。
ISIS (Integrated Scientific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MDL的综合性结 构和反应管理软件
C
C C
C
H
H
N
O
C
C
C
O
H
O
OH H2N
用图表示苯丙氨酸的结构
2、化合物结构的矩阵表示
(1)邻接矩阵(以乙醛为例)
(2)距离矩阵:表示了相应原子之间的距离:几何距离(用Å表示), 拓扑距离(两原子之间连接的键的个数)
(3)键矩阵:矩阵元素为相连接的两个原子之间的键级。 双键:2,三键:3。
(4)关联矩阵:是一个n×m的矩阵。 顶点(原子)作为列(n),边(化学键)作为行(m), 如果边在顶点内,则相应的元素置为1。
❖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先进技术应运而生(X 射线晶 体衍射法、多维核磁共振法、扫描隧道显微技术等),使 得越来越多生物靶标(蛋白质、核酸、多糖等)的空间结 构被解析。
❖ 同时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又极大地提高了计算和分析的速度 和精度。
❖ 因此,自上世纪90 年代起,合理药物设计就逐渐成
为一种实用技术接融入到药物研发的各个环节。
❖ 应用化学信息学可促进化学信息的获取、转化与共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荧光极化(荧光偏振)
原理:当处于激发期的可自由运动的荧光团 分子,被平面极化的光激发,使其发射到 一个固定平面,分子间的旋转碰撞导致发 射光平面与激发光平面产生差别,导致极 化值变化,从而进行检测。
适用于:酶催化水解的检测、蛋白质互相作 用、DNA诊断、生物膜的流动性变化、高 通量筛选。
22
通过对虚拟组合库的优化,可以大大 减少实验组合库的药物数量,这为我们节 省了大量的时间和资源。
6
新药的发现过程:
1. 合成化合物, 2. 纯化, 3. 鉴定结构, 4. 进行生物活性的测定。
7
传统合成方法是要逐一合成,这种方法 效率低、速度慢、成本高、周期长。
高通量筛药物选利用组合合成方法同时 和成大量化合物,然后通过生物高通量方 法,对大量化合物进行高速、高效、低成 本、微量化的筛选,并促进了许多新的生 物活性评价方法。
高通量药物筛选的出现,使药物筛选逐步实现 规模化、自动化和集成化,具有筛选速度快,所 需样品用量少的特点。
3
传统药物筛选
高通量药物筛选
人类疾病相关动物模型
药物作用分子靶点

药物筛选发现有效药物

药物筛选

活性化合物

活性化合物

药效学研究

作用机制研究

组织器官水平研究

组织、器官水平研究

作用机制研究
➢荧光共振能量传递分析法
原理:在合适的能量供体和能量受体分子间, 提供一定的条件,即当供体激发态能量满 足光学和空间上的要求时,能量就会有效 转移给受体,通过记录能量转移接受体的 接收时间来进行检测。
23
➢时间分辨能量传递分析方法
原理:常范围能量传递在荧光镧复合物和共 振能力安防受体之间。
对于毒性较大的化学样品,就要比较 其最小有效浓度和最低毒性浓度差距,然 后判断其药用价值。
12
对于结构类型完全不同的化学样品, 通过活性综合分析,判断样品的药理作用 的选择性。若该样品只在特定模型中表现 活性,且选择性较好,则具有特定方面的 开发价值;若在多种模型上都表现活性, 则需通过综合资料分析其是否具有药用价 值,然后再做进一步药理价值研究。

药效学研究

分子细胞水平研究

疾病相关动物模型研究


药物开发研究
4
高通量筛选与组合化学
组合化学应用组合合成的方法,可以在 短时间内合成出含有102~106个化合物的 化学库,为高通量药物筛选提供了物质基 础。
5
高通量筛选与组合化学
组合化学实现了组合库的虚拟化,从 而可以根据合成目标,获得一个虚拟组合 库。然后通过相关软件,从虚拟组合库中 筛选出,可能实现的、符合目标要求的药 物化学式,这就得到了实验组合库。
16
高通量筛选常用分析技术
1. 荧光分析法 2. 放射性分析技术 3. 比色技术 4. 发光检测技术 5. 核磁共振技术
17
荧光分析法
荧光分析法的特点:灵敏度高、易于检测、 实验条件简单、可以实现筛选体系的微量 化等。
18
荧光分析法包括:
1. 荧光强度分析法 2. 均相时间分辨荧光法( HTRF ) 3. 极化荧光法(FP) 4. 荧光共振能量传递分析法(FRET) 5. 时间分辨荧光能量传递分析法(TRET) 6. 荧光关联光谱法(FCS)
高通量药物筛选
——
高通量药物筛选
• 高通量药物筛选(high throughput screening,HTS),是指用现代科技手 段,对可能作为药用的物质进行大规模的 生物活性检测,从而寻找出具有药用价值 的物质,为新药的开发研究奠定基础。
2
高通量药物筛选的形成
高通量药物筛选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 的高新技术。它主要由生物高通量和药物筛选结 合而成。所谓的高通量就是以新的药物作为靶点, 对药物的作用进行研究;而药物筛选可以简略的 解释为重合物吸 收、分布和代谢的体外筛选模型,根据药 理学、毒理学和药动学筛选结果反馈来指 导下一步的合成或改造。 目前常用的模型有:肝切片、培养的肝细 胞、亚细胞部分如S9及肝微粒体等。
15
5.高信息筛选技术
高信息筛选技术是指通过软件(常用 ArrayscanⅡTM和ImageProTM)获得高分 辨率的图像,从而获得单个细胞、细胞器 和细胞内药靶的多方位信息。图像一般可 以反映多种细胞毒性的指征:细胞密度、 溶解后pH、细胞形态、核形态和膜通透性 等。
10
2.药理活性评价
1. 靶点的选择 受体结合分析法、酶活性测定
法、细胞活性因子测定法、代谢物质测定法、 细胞活性测定法等。
2. 药理活性结果评价 阳性率法、活性指标
法、阳性药标准。
11
对于同一结构类型、具有活性的化学 样品,应将该类化合物作为一组样品,选 取活性较好的样品进行进一步研究,并分 析其构效关系。
8
高通量筛选生物活性评价方法:
1. 组合化学样品的准备 2. 药理活性评价 3. 细胞毒性评价 4. 药代动力学评价 5. 高信息筛选技术
9
1. 组合化学样品的准备:
样品登记→称量→稀释→转运→标记 具体操作:样品登记时涉及样品名称、理化性质、
测试目的等内容,样品入库后称取一定量并用相 应的溶剂(常用而甲基亚砜)溶解后作为母液共 筛选用,然后经过稀释制备工作液,实验室一般 工作液分布在96孔板上,每板可以分布80个样品, 剩余16个孔作为筛选时设置各种对照。一般母液 经过2次100倍稀释后即可作为工作液供筛选使用。
13
3.细胞毒性评价
细胞毒性终点包括细胞吸附、迁移、 凋亡、分裂、分化和坏死等。因细胞的生 长抑制具有较好的毒性预测性,常选择单 一来源的细胞进行高通量细胞毒性筛选作 为毒性的初筛。 细胞毒性检测方法有:化学染料法、MTT 法、LDH法、放射性核素标记法、荧光法、 化学发光法、生物发光检测法。
14
19
➢ 荧光强度分析法
原理:许多分子带有天然荧光基团,当待测 大分子本身的荧光团不够强烈而无法检测 时,可结合一些荧光染料以加强其光谱特 征,然后根据其荧光强度的变化进行检测。
20
➢时间分辨荧光分析
原理:利用激发波长、发射波长和荧光寿 命的变化,对物质进行检测。 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无放射性危害、标 记物稳定、线性范围宽、分析速度快和操 作简便等优点,受到广大药物筛选工作者 的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