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高职单招语文模拟试卷8
福建高职单招语文押题卷

(面向普通高中)本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名句名篇默写(12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2分)(1)故不积跬步,《劝学》(2)群贤毕至,《兰亭集序》(3),死当结草《陈情表》(4)鹤汀凫渚,《滕王阁序》(5)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说》(6),身世浮沉雨打萍《过零丁洋》(7)可堪回首,佛狸祠下,《永遇乐》(8)伤心秦汉经行处,《山坡羊·潼关怀古》(9)我寄愁心与明月,《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0)人生如梦,《念奴娇》(11)所以游目骋怀,《兰亭集序》(12),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陈情表》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15分)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鸟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抉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轼《赤壁赋》节选)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何为其然.也然:这样B.侣.鱼虾而友麋鹿侣:伴侣C.举.匏樽以相属举:举起D.羡长江之无穷.穷:尽3.下列四组中,全都间接体现“客”心情的“悲凉感伤”的一组是()(3分)①其声呜呜然②如怨如慕,如泣如诉③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④苏子愀然,正襟危坐⑤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⑥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②⑤⑥ D.②③⑥4.下列对文章内容概括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主客一起饮酒乐极,扣舷而歌,抒发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胸怀。
2024 年高职考试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2024年高职考试语文模拟试卷(分值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语文基础知识(本大题共6小题,第1-5小题,每题3分,第6小题5分共20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告罄.(xīn)臆.造(yì)差.遣(chā)淳.朴(chún)B.囫.囵(hú)劫.持(jié)参禅(..chán)佝.偻(gōu)C.肤.浅(fū)诽谤.(pàng) 推诿.(wěi)嫉.恨(jì)D.蹂躏.(làn)酷.爱(kù)芜.杂(wú) 吝啬.(sè)答案:B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腼腆闲遐笑靥相应成趣B.辐射寒暄苍穹言简意赅C.惆怅渎职睿智乐不可支D.徜徉缥缈休憩相濡以沫答案:A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有这么一些人,他们对个人利益斤斤计较....,对广大群众的疾苦却漫不经心。
B、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C、学校广播传来骇人听闻....的消息,小明同学获得市跳高比赛第一名。
D、孤芳自赏....并不能代表美丽,也不能说明绚烂。
答案:C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节期间,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一系列诚意满满的新春元宵文旅活动吸引大批游客和市民慕名而来,街上的人摩肩接踵....,节日氛围十分浓厚。
B.如今的莆田,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乡村振兴稳步推进,民生事业欣欣向荣,人居环境优美宜人,一幅产业兴旺、美丽宜居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C.风雪中,总有那么一些瞬间让人铭记一生。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风雪中,瓜州人民用他们的善良与纯朴,为世人诠释了什么叫做“人间大爱”。
D.人类的发展不应是各国独自美丽,而应是各国携手同行....,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各个国家,这些正与强调平等互利的“上海精神”不约而同。
答案:D5.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A、三姐是母亲的右手。
福建省泉州市高职单招模拟试卷《语文》试题

福建省泉州市高职单招模拟试卷《语文》试题_______班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一、语文基础知识(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毗.邻(bǐ) 菁.华(jīnɡ) 殷.红(yān) 有的.放矢(dì)B.抨.击(pēnɡ) 应.届(yīnɡ) 箴.言(zhēn) 生吞活剥.(bō)C.粗犷.(kuànɡ) 奇葩.(pā) 饮.马(yìn) 吹毛求疵.(cī)D.气氛.(fèn) 倾轧.(yà) 勾.当(ɡòu) 前仆.后继(pū)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三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仗义直言不胫而走鸠占鹊巢出神入画B.针砭时弊沓无音信淳淳告诫贻笑大方C.应接不暇前踞后恭断章取义纷至踏来D.幅圆广阔直接了当残无人道鸦雀无声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尘封千年的杭州雷锋塔地宫昨日开启,一尊珍贵的铜佛像得以重见天日....。
B.事故的隐患越来越明星,厂领导还是认为不足为训....,以致酿成“8.9”大火。
C.家庭温暖,事业有成,李容却皈依佛门,让人不可理喻....。
D.你毕业时送给我的那支笔,我敝帚自珍....,一直保存着。
4.下列加点字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殒身不恤.(顾虑) 罪愆.(罪过) 如履.平地(鞋子) 豁.然(开阔) B.不厌.其烦(嫌) 先.哲(有智慧的人) 穷形尽相.(外表) 深味.(味道) C.化险为夷.(平安) 缔.造(创立) 繁冗.拖沓.(多余无用) 兼.程(两倍的) D.大相径.庭.(门外小路) 感喟.(叹气) 纷繁芜.杂(杂乱) 杜撰.(写作) 5.下列词语构词方式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轻描淡写独吞虎咽越俎代庖萍踪浪迹B.天理昭彰神采奕奕富丽堂皇篷荜生辉C.世外桃园夸夸其谈项庄舞剑卓著成效D.草菅人命贫瘠不堪逃之夭夭蛊惑人心6.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⑴能源短缺,加上恶劣的自然条件,极大地_____着这个小镇的经济发展。
2023年高职单招考试语文试卷(答案) (8)

2023年全国单独考试招生文化考试语文试题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共60分)1.下列作品、作者、国籍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碗清汤荞麦面》——栗良平——日本B、《项链》——莫泊桑——英国C、《我愿意是急流》——裴多菲——匈牙利D、《雷雨》——曹禺——中国2.对《琵琶行》中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别时茫茫江浸月--借秋江月影的清冷,烘托主客别离时的黯然神伤。
B、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渲染了寂静的气氛,烘托了琵琶女技艺的高超。
C、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以明月寒江烘托了琵琶女独守空船的孤寂感伤。
D、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表现诗人在春天的花朝节和秋天的明月夜由于兴奋而饮酒取乐的情景。
3.在课文《项链》中,小说结尾才道出项链是赝品,对这样写的作用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A、深化了主题,既嘲讽了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理,又对受害者路瓦栽夫人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B、充分证明了一件偶然的小事使玛蒂尔德吃尽了苦头。
C、揭露了佛来思节夫人一伙资产阶级的虚伪,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统治的罪恶。
D、掀起波澜,揭露了资产阶级社会的种种丑恶的行径以及他们的虚伪,教育人们要谨防上当。
4.“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摘自《雷雨》)对这句话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运用了谐音的手法。
B、表现了母子相见却不能相认的痛苦。
C、表现鲁侍萍对大儿子周萍极度失望。
D、省略号表示中间省略了鲁侍萍所说的一些话。
5.下列句子中,“所以”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所以兴怀,其致一也C、圣人之所以为圣D、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6.与“以吾一日长乎尔”中“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如或知尔,则何以哉B、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D、如其礼乐,以俟君子7.《种树郭橐驼传》中,用“长安豪富人”“皆争迎取养”写郭橐驼种树技艺高超,这种表现手法是()A.侧面烘托B.对比反衬C.象征暗示D.类比显现8.下列作品中属于散文诗的是()A.《秋夜》B.《香市》C.《爱尔克的灯光》D.《都江堰》9.在为他人做介绍时,应遵守()A."尊者优先了解情况"原则B."尊者决定"原则C."以右为尊"原则D、从熟悉到陌生10.()是指个人结合自身情况,对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进行分析,为自己确立职业方向和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以及制定用于实施的教育计划、发展计划,以实现职业生涯目标.A.职业意识B.职业生涯规划C.自我评价D、职业道德11.下列不属于积极态度的构成部分是()A.乐观B.热情C.懦弱D、坚持12.沟通的关键技巧是()A.可以随时打断对方的谈话,帮助对方分析问题B.倾听和尊重对方C.随意的表态D.表达自己观点13.所有河南来京打工人员都办理了暂住证,所有办暂住证的人员都获得了就业许可证,有些河南来京的打工人员当上了门卫,有些武术学校的学员当上了门卫,所有的武术学校的学员都获未获得就业许可证.如果上述情况就是真的,无法断定为真的选项就是()A.有些河南来京打工人员就是武术学校的学员B.所有河南来京打工人员都获得了就业许可证C.有些门卫有就业许可证D、武术学校的学员当上了门卫14."三分长相,七分打扮"体现的是仪容的()A.内在美B.修饰美C.自然美D、打扮很重要15.____是一种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职业修养,是一种软实力.()A.职业技能B.职业素养C.职业规划D、职业操守16."一门父子三词客"提到的"三父子"是指()A.曹操、曹丕、曹植B.苏洵、苏轼、苏辙C.班彪、班固、班超17.中国最早的叙事诗是:()A.格萨尔王B、栏辞C、孔雀东南飞D、长恨歌18.著名水城威尼斯共有几个小岛:()A、116B、118C、120 D.12<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是哪个朝代的人?()A、西汉B、春秋C、东汉D、大唐20.<掷铁饼者>是什么时期的作品?()A.艺复兴时期B、古希腊时期C、古罗马时期 D.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二、填空题(共15分)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_____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
(word完整版)福建省高职单招语文模拟试题附答题卡及答案

福建省高职招考(面向普通高中)模拟试卷语文试卷(时间120分钟分值150分)一、默写(10分)1、,血色罗裙翻酒污。
(《琵琶行》白居易)2、淇则有岸,。
(诗经《氓》)3、所以遣将守关者,。
(《鸿门宴》司马迁)4、,丰宣室以何年。
(《滕王阁序》王勃)5、小楼昨夜又东风,。
(《虞美人》李煜)6、蚓无爪牙之利,。
(《劝学》荀子)7、,略无慕艳意。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8、香远益清,亭亭玉植,。
(《爱莲说》周敦颐)9、,山岳潜形。
(《岳阳楼记》范仲淹)10、若出其中,。
(《观沧海》曹操)二、文言文阅读(15分)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卒保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节选《陈情表》李密)【理解】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况臣孤苦,特为尤甚(更严重)B.过蒙拔擢,宠命优渥(提拔,提升)C.皇天后土,实所共鉴(共同审察)D.庶刘侥幸,卒保余年(差不多)12.D (庶:或许)12.下列句子与“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B.沛公安在C.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D.臣以供养无主1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密在这之前很少做官,显示了他无意以名誉节操来炫耀。
B.文字融入了作者强烈的感情,在述说自己和祖母相依为命的深厚亲情时,是通过叙事来表达的。
高职单招语文模拟试卷

高职单招语文模拟试卷高职单招语文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莅(lì)临曝(pù)晒模(mó)具呼天抢(qiāng)地 B. 惬(qiè)意躯壳(qiào) 沏(qì)茶载(zài)歌载舞 C. 症(zhēng)结应届(yīng) 玷(diàn)污削肩细腰(xiāo) D. 粗犷(guǎng) 应届(yìng) 着(zháo)凉谆谆教诲(zhūn)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坐在办公桌前,他感到一阵莫名其妙地伤感油然而生,下意识地挑亮了灯,他双手支住下巴,把额头抵在交错的双臂上,闭上眼睛,他仿佛又置身于滴水成冰的北方的故乡。
B. 那一望无垠的广袤和悲凉,不禁让我觉得骄躁和安祥。
我的心空久已没有这样踏实,我的思绪久已没有这样清晰。
C. 我也常常陷入这种迷惑:生命就是不断拥有和路写作的过程,哪怕演出的结尾是悲剧的落幕,那也是人生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灿烂的篇章。
D. 固然,人要活得像一团熊熊的火,才能熊熊得照耀,才能生存和发展,但人也要活得像一块冰,在火热的生活中保持一份清醒和冷峻。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我跟他们没有来往,而且我们言语不通,他们经常冲着我一顿喊叫,然后我就跟他们打手语。
B. 他为人很方正,处事很正直,工作很勤奋。
C. 上帝在这女孩身上拿捏恰到好处的地方多着哪!她的不足就是你我这样的普通人所残留的那些不准确、不得体而相貌弄人的玩意儿。
D. 我们来到郊外,登上开满野花的小丘,在温润的凉风中醺醺欲醉,极目四望寻找着你的踪影。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我们这位主管不仅会画画,而且有一手以假乱真的障眼法,只要给足够的钱,他甚至可以“画”出一张你的脸。
B. 我们班上有一位同学很自卑,不爱说话,不爱活动,可是大家发现他的日记本上写满了工工整整的蝇头小楷。
最新高职单招考试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最新高职单招考试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最新高职单招考试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敕造炮烙B. 洗马切磋C. 鞭笞迁涉D. 窒息诘责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大家的帮助,使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
B. 听老师讲课时,同学们应该专心致志,认真记录。
C. 语文学习最重要的目的是培养和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
D. 不过,这个悬挂在天空中的一轮明月,究竟意味着什么呢?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凋弊舶来品大展宏图B. 涵养计算机徇私舞弊C. 融资多媒体防微杜渐D. 付梓惬人意脚踏实地4、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实在标致极了。
B. 处处就会像那虚伪的老人。
C. 活像一只乱蹦的小球。
D. 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活跃与强大。
B.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C. 你就走到一棵高树下,嫩绿的树叶向你摇曳,的原导出咕咕的叫声。
D. 我想啊想,想了半天。
我说,我知道浓阴是多种东西培养出来的——是从前就有许多树种,经过培养,才有了后来的树。
6、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叠词且不恰当的一项是:()A. 一双双凄然的眼睛望着她,一声声地向她道谢。
B. 我们是一群来自荒僻的山区,在都市中如同盲人。
C. 一片幽香,一丝寒意,轻悄悄地吹进了窗户。
D. 等到落日余晖洒在冰凉的地面上,我站在小路尽头久久不愿离去。
二、填空题7、《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_______史著作。
71、《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_______派词人的代表作之一,其中写到“遥想公瑾当年,。
”这里的“公瑾”是指(姓名)。
711、《项链》是_______国著名作家_______的一部短篇小说,其中讲述了主人公_______十年的艰辛生活。
福州市中职高职单招语文模拟卷高职单招试题

福州市中职高职单招语文模拟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单项选择题共20分)一、语文基础知识(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2分,共22分)1、下列加点字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复辟.(bì)针砭.(biān)濒.(pín)危岑.(cén)寂B、单.(shán)于瞠.(chēng)目鞭笞.(chī)憧.(chōng)憬C、辍.(zhuì)学簇.(cù)拥玷.(diàn)污踱.(duó)步D、佝.(gōu)偻刽.(guì)子手巷.(hàng)道僭.(jiàn)越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按部就班扬长而去相形见拙穿流不息B、出类拔萃入不付出万事亨通貌和神离C、迫不及待病入膏肓断壁颓垣不胫而走D、轰堂大笑骁勇善战不可思议心浮气躁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A、听到战友不幸遇难的消息,他如丧考妣....,悲痛万分。
B、文学创作辅导材料汗牛充栋,而真正依靠这些辅导材料步入文学途径的却可谓是寥若晨星....啊!C、矮桩水稻成熟期参差不齐....,不宜用机器统一收割。
D、一个月后,他终于闯过危险期,又一次起死回生....。
4、依次填入下文横线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玛蒂尔德不像她丈夫预料的那样高兴,她懊恼地把请柬在桌上。
②所有的男宾都她,打听她的姓名,求人给介绍……③她觉得她生来就是为着过和奢华的生活,因此她不断地感到痛苦。
A、丢注视高雅B、扔盯着雅致C、抛瞧着典雅D、放打量优雅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赵明把信认真读了两遍,指着一处对我说:“这句话说重了。
”B、新闻工作者要维护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不揭人隐私,不诽谤他人。
C、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的领导介绍,三峡工程没有出现一起贪污或挪用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考试《语文》适应训练(八)一、语文基础知识(本大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选出下面对加点字字形、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3分)A.崔巍(wéi)纤(qiān)尘婀娜(nó) 皱缬(xié)B.编纂(zuǎn)渲(xuàn)染坍沓(tà)寒暄(xuān)C.惆畅(chàng) 漆(xī)黑涔涔(cén)相称(chèn)D.绚(xuàn)烂寒伧(chen)酝酿(niàng) 诅(zǔ)咒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游刃有余延口长喘党同伐异安然无恙B.向偶而泣首屈一指联绵不断泽被后世C.历精图治大相经庭生杀予夺沸反盈天D.矫揉造作专心一志借题发挥因地制宜3、下列句子中不是单句的一项是:()(3分)A.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
B.只有主观主义的狂人,才会说字典里没有“难”字之类的呓语。
C.在原来的荒山野岭上,经过十二年时间,他用双手奇迹般地创造了大片郁郁葱葱的森林。
D.待到校恢复旧观,往日的教职员以为责任已尽,准备陆续引退的时候,我才见她虑及母校的前途,黯然至于泣下。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学习方法是否正确,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
B.这个经验值得文教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视。
C.电门一关,就可以阻止电流不再进来。
D.昨天是转会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中国足协又接到许多球员递交的转会申请。
5、修辞手法不同其他三项的一项是()(3分)A.水从悬崖上像条飞练似的泻下。
B.云海五座,如五大洋,汹涌澎湃。
C.绯红的莲花峰迎着阳光,舒展了一瓣瓣的含水的花。
D.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6、从语言的得体性考虑,用词正确的一项()(3分)A.请你明天在家等候,我会按时光临的。
B.你们的服务质量不错,下次我一定惠顾。
C.星期天我登门拜访你,你可以在家恭候。
D.我们一定提供最好的服务,欢迎各位光临。
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核线上的关联词语是()(3分)全部工作是手工,待打磨的成品套在转轮上,转轮由马达带动的皮带转动,算是借一点儿机械力。
拿着蘸水的木炭、磨刀石挨着转动的成品,跟它磨擦,得靠打磨工人的两只手。
起瓜楞的花瓶就不能套在转轮上打磨,表面有高有低,洼下去的地方磨不着。
非纯用手工打磨不可。
A.只有但是也因为那 B.只要可是还因为那C.只有可是还所以那 D.只有可是还因为那8、下面一段话中有重复罗嗦的地方,在不影响原意的情况下,必须删除的有哪三处?把要删除部分的序号填在下面的横线上,只选择3个。
(3分)今天我去百货大楼买钢笔。
当我向卖钢笔的营业员说明来意后,她马上拿出好几种钢笔①②③让我挑选。
我左挑右挑也没有挑到一支令我满意的。
百货大楼的那位营业员始终热情服务,④⑤⑥⑦⑧⑨她的服务态度真好。
⑩删除部分:、、。
9、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祝福》写于1924年,小说生动了塑造了一个受侮辱、受迫害的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形象,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的精神摧残,后收入《彷徨》。
B、莫泊桑,法国著名作家。
在世界文学史上有“短篇小说巨匠”的美称,《项链》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C.《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礼记》四种书,是儒家主要经典。
D.茅盾,字雁冰,著名作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
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子夜》10、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乡愁(席慕容)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惆怅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别离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席慕容,台湾诗人,祖籍内蒙古)A.诗歌的一开头,诗人就抓住清远的笛声和晚上的月亮这两个意象,顿时撩起了天涯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B.这首诗以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来结构全篇,写了诗人身处故乡、告别故乡和思念故乡三个阶段。
C.这首诗虽然抒写诗人个人乡愁,但包含了一种特殊的时代内涵,能引起许多人的情感共鸣。
D.诗人想象丰富,以实写虚,使乡愁这一抽象情感变得生动可感,受到很好艺术效果。
二、现代文阅读。
(本题三部分共38分)(一)粘在铜胎上的图画全是线条画,而且一般是繁笔,没有()只用少数几笔的。
这里头有道理可说。
景泰蓝要涂上色料,钢丝粘在上面,涂色料就有了界限。
譬如柳条上的每片叶子由两条铜丝构成,绿色料就可以填在两条铜丝中间,不至于溢出来。
其次,景泰蓝内里是铜胎,表面是涂上的色料,铜胎和色料膨胀率不相同。
要是色料的面积占得宽,烧过以后冷却的时候就会裂。
还有,一件器物的表面要经过几道打磨的手续,打磨的时候着力重,容易使色彩剥落。
现在在表面帖上繁笔的铜丝图画,实际上就是把表面分成无数小块,小块面积小,无论热胀冷缩都比较细微,又比较禁得起外力,因而就不至于破裂、剥落。
通常谈文艺有一句话,叫内容决定形式。
咱们在这儿套用一下,是制作方法和物理决定了景泰蓝掐丝的形式。
咱们看见有些景泰蓝上画的图案画,在图案画以外,或是红地,或是蓝地,只要占的面积相当宽,那里就嵌几条曲成图案形的铜丝。
为什么一色中间还要嵌铜丝呢?无非使较宽的表面分成小块罢了。
11、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词语是()。
(3分)A.繁密芜杂 B.密密麻麻 C.稀疏零落 D.疏疏朗朗12、这段文字的总体结构是()。
(3分)A.并列式 B.总分式 C.总分总式 D.进层式13、“这里头有道理可说”的“这里头”是指。
(2分)14、这一段文字主要使用了那几种说明方法。
(3分)(二)阅读《雷雨》片断,完成文后问题15、对周朴园分析得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在证实眼前的“四凤妈”就是当年的梅侍萍后,周朴园有四句台词:①哦侍萍!(低声)是你?②(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③谁指使你来的?④(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A.周朴园对侍萍还有较深的感情,他想认下侍萍,又有诸多不便,于是要进一步问明情由。
B.周朴园出于阶级本性和社会经验,判断侍萍可能要对他进行敲诈。
C.周朴园认为有人指使侍萍同他作对以败坏他的“好声望”。
D.周朴园的言语、表情暴露出他虚伪、冷酷的本性。
16、对下面对话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周朴园:话很多。
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改,——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鲁侍萍:你不要怕。
他永远不会知道的。
A.周朴园怕鲁贵利用他同待萍的关系敲诈他。
B.鲁侍萍对周朴园还有一定的感情,为了不影响他的社会地位,决定向鲁贵隐埋她和周朴园的关系。
C.鲁侍萍迫于生活的压力,不能把她和周朴园的关系告诉鲁贵。
D.鲁侍萍的言语中含有对周朴园的轻蔑和嘲讽。
17、《雷雨》中鲁侍萍几处说到命运。
对于她的命运观的解释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侍萍不能解释自己三十多年来为什么受那么多的苦,不得已自认为“命很苦”。
B.侍萍摆脱不了封建迷信的毒害,把一切痛苦都归结于命运和报应,听天由命。
C.侍萍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清醒了,她所说的“命”,实际上是对黑暗社会的彻底批判。
D.侍萍相信命运,她悲叹自己“命苦”,但这其中也有对世道不公的愤懑和不平。
(三)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完成文后问题我们开会,作报告,作决议,以及做任何工作,都为的是解决问题。
我们说的做的究竟能不能解决问题,问题解决得是不是正确,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是否善于总结经验,针对客观现实,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一切从实际出发。
我们只有这样做了,才有可能正确地或者比较正确地解决问题,而这样地解决问题,究竟是否正确或者完全正确,还需要今后的实践来检验。
如果我们不这样做,那我们就一定什么问题也不可能解决,或者不可能正确地解决。
我们党有很多同志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这是很好的,我们一定要继续发扬。
但是,我们也有一些同志天天讲毛泽东思想,却往往、甚至毛泽东同志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这样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根本方法。
不但如此,有的人还认为谁要是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谁就是犯了弥天大罪。
他们的观点,实质上是主张只要马克思、列宁、毛泽东同志的原话,照抄照转就行了。
要不然,就说这是违反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违反了中央精神。
他们提出的这个问题不是小问题,而是涉及到怎么看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问题。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则,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这是毫无疑义的。
但是,一定要和实际相结合,要分析研究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
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18、文中第二节橫线处应填的词语是()(3分)A. 忘却抛置反对照搬搬置B. 忘记摈弃反对照抄照置C. 忘却摈弃反对照搬照搬D. 忘记抛弃反对照抄照搬19、)(3分)A.(,)(、)(,)( 。
)B. (、) (,) (、)( 。
)C. (,)(。
)(,)( 。
)D. (、)(、)(,)( 。
)20、本文第一自然段中“这样”一词指的是什么?作者在这一自然段中突出强调了什么?(3分)答:。
21、第二节文字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是()(3分)A.正面论述B.侧面论述C.反面论述D.正反论述22、第三节第一句话从结构上来说,它的作用是()(3分)A.统领B.衔接C.概括D.承前启后23、在这段文字中提出中心论点的是()(3分)A.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一切从实际出发。
B.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
C.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这样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
D.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则,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这是毫无疑义的。
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7小题。
共22分)24、下列各句中不存在文言文通假现象的一句是:()。
(3分)A.合从缔交。
B.君子生非异也。
C.至莫夜月明。
D.刘豫州帝王之胄。
25、下列语句中加横线的词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
如此则鼎足之势形成矣。
C、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D、立土动及百尺,迥然耸立,亦雁荡具体而微者。
2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与其它句子不同的一项是()(3分)A.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B. 皆后人以贯休诗名.之也C.刘备、周瑜水陆..并进,追操至南郡 D.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27、下列文言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1)豫州今欲何至(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3)古之人不余欺也(4)皆不可限以时月(5)陈涉瓮牖绳枢之子(6)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7)何以言之(8)而大声发于水上(9)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10)项伯者,项羽季父也(11)刘备天下枭雄(12)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A. 3.6.7./2.4.9/1.8.12/5.10.11B. 3.6.8. /2.9.12/1.4.7.10/5.11C. 1.3.7/2.6.9. /4.8.12 / 5.10.11D. 1.3. 7/2.4. 6.9/8.10. 12/5. 11.28、虚词“乃”在文言文中,可以表示:A、表示顺接:就、于是; B、表示反接:竟(然)、反而; C、代词:你、你的; D、表示判断:是; E、表示条件: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