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安全及洁净实验室介绍及设计与布局
p2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要求

p2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要求为了确保生物实验工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p2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建设必须符合严格的要求和标准。
以下是建设p2生物安全实验室所需的要求:1.实验室布局设计:p2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布局应合理科学,包括实验室区域、办公区域、储存区域等,各区域之间应有清晰的分隔,以防止交叉污染和意外发生。
2.通风系统:p2生物安全实验室必须配备高效的通风系统,确保实验室内空气的流通和清洁。
通风系统应具备过滤和排放功能,保证实验室内气体和微生物的安全排放。
3.防护设施:p2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墙壁、地面和天花板应采用防水、防腐、易清洁的材料,以便及时清洁和消毒。
实验室应配备紫外线灯、安全柜、生物安全柜等防护设施,确保实验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4.实验设备:p2生物安全实验室应配备符合要求的实验设备和仪器,如PCR仪、离心机、显微镜等,以支持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5.实验操作规范:p2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实验操作必须符合严格的规范和标准,实验人员应接受专业的培训和考核,确保操作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6.废物处理:p2生物安全实验室产生的废物必须按照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分类、包装和处理,以防止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7.实验室管理:p2生物安全实验室必须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包括实验室使用管理、设备维护管理、安全检查管理等,以确保实验室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8.应急预案:p2生物安全实验室应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和处置措施,以应对突发事件和事故,保障实验人员和实验室设施的安全。
建设p2生物安全实验室需要综合考虑实验室布局设计、通风系统、防护设施、实验设备、实验操作规范、废物处理、实验室管理和应急预案等多方面因素,确保实验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只有严格遵守相关要求和标准,才能保证生物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和科研成果的取得。
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规范

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规范1.建筑设计与布局:-实验室应位于较为独立的建筑物或独立的楼层,周围不应有住宅或办公室等与实验室活动有冲突的区域。
-实验室的进出口应设置防护措施,包括限制进入人员、材料和设备的必要检疫和审核。
-实验室的布局应合理,实验操作区域、洗手间、更衣室等功能区域应分开设置,并具备适当的空间和设施。
2.安全设施:-实验室内应配备安全性能稳固的生物安全柜,用于防止实验物质外泄和在实验操作中的人员暴露。
-实验室应具备合适的通风系统,能够有效排除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并确保空气流动的均匀性。
-实验室的电气设备应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并进行定期的检测和维护。
3.材料和设备选购:-实验室内的材料和设备应符合相应的生物安全级别要求,并能够有效防止有害物质外泄和交叉污染。
-实验室应配备合适的实验仪器和设备,以满足实验需求,并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4.废物处理:-实验室应设置合适的废物处理设施,包括生物废物处理装置和化学品废物储存区,以防止废弃物污染环境和传播疾病。
-废物处理设施应按照相关法规规定进行定期清理和消毒,并采取适当的包装和封存措施,以减少对人员和环境的危害。
5.实验室操作规范:-实验室操作人员应经过相关培训和教育,了解实验室安全规范和操作流程,并遵守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
-所有实验操作应具备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穿戴个人防护装备、使用适当的实验仪器和设备,并进行必要的操作指导和监督。
以上是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规范的一些施工要求,旨在保障实验室的安全性和功能性。
建设一个符合规范的生物安全实验室,可以为科研人员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研究环境,同时减少实验操作对人员和环境的危害。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实验室的具体要求、使用的生物安全级别和相关法规进行具体设计和调整,以确保实验室的建设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BSL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要求

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要求第一节实验室建设要求一、生物安全实验室分级根据实验室的设计特点、建筑结构和屏障设施等可将生物安全实验室分为四个安全防护等级,即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一级(biosafety level,BSL-1)~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四级(biosafetylevel,BSL-4),BSL-1防护水平和隔离要求最低,BSL-4防护水平和隔离要求最高。
BSL-1、BSL-2实验室属基础实验室,BSL-3实验室为屏障实验室,BSL-4实验室为高度屏障实验室。
但使用频率最高,最频繁的是BSL-2级实验室,因此,这里需要对BSL-2实验室的建设问题重点讨论。
二、实验室建设的防护要求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基本要求,首先是实验室在建设前就要委托具有生物安全实验室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并组织专业人员对设计方案进行安全性、科学性、实用性、选址布局的合理性及可行性等方面论证。
其次,实验室的建设应由具有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经验的单位承建;再者,在建设过程中的施工质量及用材等方面进行监督与质量控制,最后应对建成的实验室进行工程质量的验收。
生物安全实验室在平面布局上可通过分区物理隔离措施,将实验污染区和其它清洁区进行隔离,还有就是通过气流组织的方式,使实验室形成单向气流(负压梯度),即空气气流由清洁区向污染区方向流动,达到抑制感染性因子外泄的目的。
三、生物安全实验室布局要求1、安全原则:毒性强、感染性高的专业实验室应与办公区域隔离,成独立或相对独立区域;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等尽量设在人员流动少的区域(新建最好独立设置)2、实验室流向:由安全低毒实验室向高毒高感染性实验室过度,高度高感染性实验室应远离人员活动频繁区域,设在建筑物末端3、人流物流通道尽量分开人员进出通道和物品通道分开洁净物品与污染物品通道分开4、按项目设立专业实验室HIV、PCR、正常细胞、血清免疫学动物、放射等,形成合理分区布局5、隔离:通风系统布局:洁净与污染区域维护结构:维护结构隔离物理抑制设备:安全柜、负压通风柜等6、实验室层高:建筑层高:3.5~4.0M内部净高:洁净实验室:2.5~2.6M生物安全实验室: 2.5~2.6M一般实验室:2.7~2.8M设备层高度(技术夹层):1.2~1.5M7、实验室走廊和门宽度:走廊:1.6~2.0M门:1.1~1.5M,留有设备门8、实验室开间模数:宽3.5~4.0M,净深:6~9M,7~8M为宜9、选址考虑:一般实验室没有特殊要求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第二节 BSL-2实验室建设要求一、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选址与布局BSL-1和BSL-2级实验室在选址和建筑物间距方面并没有特殊要求,也不要求有单独的建筑物,不过BSL-2级实验在布局上还是强调要与办公用房和其它公共用房隔离,尽量自成一区或设在建筑物的一端,远离公共活动场所,对功能接近的实验室最好集中布局,尽可能减少对其它区域的影响。
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要求

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要求生物安全实验室(BSL)是为了进行高度危险的生物实验而设计的专门实验室。
这些实验室需要严格遵守特定的建设要求,以确保实验过程中的生物危害最小化,并保护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安全。
以下是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的一些要求:1.建筑结构: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建筑结构必须能够防止生物危害物质的泄漏和传播。
实验室应具备防火、防爆、防水等功能,以确保实验过程中不会发生意外事故。
2.空气处理系统:生物安全实验室需要配备高效的空气处理系统,以确保实验室内的空气质量符合标准。
空气处理系统应包括过滤器、排风系统和负压控制系统,以防止生物危害物质的传播。
3.实验室设备:生物安全实验室应配备必要的实验设备,如生物安全柜、实验台、洗眼器等。
这些设备必须符合相关的国际标准,并且应经过定期的检验和维护。
4.生物安全柜:生物安全柜是生物安全实验室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生物安全柜可以提供物理屏障,防止生物危害物质的泄漏和传播。
根据实验的风险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应配备不同级别的生物安全柜。
5.防护设施:生物安全实验室需要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如防护服、手套、面罩等。
这些防护设施可以降低实验人员接触生物危害物质的风险。
6.废物处理系统:生物安全实验室应配备适当的废物处理系统,以安全处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
废物处理系统应包括储存、收集、处理和处置环节,并且应符合相关的环境法规。
7.安全管理计划:生物安全实验室需要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计划,包括人员培训、实验操作规程、事故应急预案等。
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都应接受相关的培训,并且必须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定。
8.安全监测:生物安全实验室需要配备必要的安全监测设备,如气体探测器、生物安全柜监测系统等。
这些设备可以实时监测实验室内的环境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风险。
9.安全审查: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的安全审查。
安全审查可以评估实验室的安全性能,并提出必要的改进措施。
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建筑规划与设计

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建筑规划与设计生物安全实验室(Biosafety Laboratory, BSL)是进行高级生物实验和研究的专门场所,其主要目标是确保人员和环境的安全,以及防止实验中的生物材料泄漏和扩散。
在设计和规划生物安全实验室时,需要考虑多个方面,包括物理结构、空气流通、实验员安全、废弃物处理、设备和装备等。
本文将分享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建筑规划与设计要点。
首先,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建筑规划应符合严格的标准和指南,例如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和国际生物安全咨询委员会(IBAC)的相关指南。
这些指南提供了建筑物的最低要求和规定,以确保实验室的操作和使用符合国际安全标准。
建筑物的物理结构是确保实验室安全性的关键。
首先,实验室必须位于独立建筑或独立楼层,并具有高强度的结构,能够承受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的影响。
实验室必须有足够的面积来容纳实验台、设备和储存区域,同时也必须有充足的出入口和紧急逃生通道。
空气流通是生物安全实验室设计中至关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实验室必须配备适当的排风系统和空气处理设备,以保持空气质量良好,并避免生物材料的扩散。
空气流通系统应具备高效的过滤和处理设备,以确保室内空气的洁净度和生物安全。
此外,实验室还应配备紫外线灯和自动气体灭菌系统,以对实验室内的空气进行定期消毒和杀菌处理。
实验员的安全是设计生物安全实验室时的重点之一。
实验室的设计应该确保实验员在操作实验室时不会受到生物材料的污染和伤害。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实验室中应配备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服、口罩、手套和护目镜等。
此外,实验室还应设有安全检测设备,如生物安全柜和紧急洗眼器等,以应对突发情况。
废弃物处理机制是生物安全实验室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废弃物管理应符合国际规范,并采取适当的处置方法,以防止生物材料的泄漏和病毒扩散。
实验室应配备特殊的废物容器和储存区域,以便进行正确的分级和储存。
废物处置应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和程序,消毒和处理废物时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以确保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

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生物安全实验室是进行与生物相关的科学研究、教学、检测和生产等活动的重要场所。
为了确保实验人员的安全、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以及防止生物危害的扩散,必须遵循严格的建筑技术规范。
一、选址与规划生物安全实验室的选址至关重要。
首先,应远离人口密集区、水源保护区和生态敏感区,以减少潜在的风险对周边环境和人群的影响。
同时,要考虑交通便利性,便于实验材料和设备的运输以及应急情况下的人员疏散。
在规划方面,要根据实验室的功能和级别合理划分区域。
通常包括实验区、辅助区和办公区。
实验区应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并且布局合理,以保证实验流程的顺畅。
辅助区如设备机房、洗涤消毒间等要与实验区紧密相连,方便服务。
办公区则应与实验区有明确的分隔,以避免交叉污染。
二、建筑结构与布局(一)建筑结构建筑结构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能够承受实验设备的重量和可能发生的震动。
对于高等级的生物安全实验室,还需要考虑防爆、抗震等特殊要求。
墙体、地面和天花板应采用密封、光滑、易清洁的材料,如不锈钢、环氧树脂等,以防止微生物的滋生和污染物的积聚。
门窗的设计要保证密封性良好,并且能够自动关闭。
(二)布局实验室内的布局应遵循“三区两缓”的原则。
即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之间设置缓冲间,以减少不同区域之间的交叉污染。
清洁区主要包括办公区、休息室等人员活动区域;半污染区是实验人员更换防护装备和进行初步消毒的区域;污染区则是进行实验操作和存放生物样本的区域。
实验室内的通道应宽敞、畅通,便于人员和设备的移动。
同时,要设置专门的物流通道,避免实验物品与人员通道交叉。
三、通风与空调系统(一)通风系统良好的通风系统是保证生物安全实验室空气质量的关键。
通风系统应能够实现定向气流,即从清洁区流向污染区,避免污染物逆流。
对于高等级的生物安全实验室,通常采用全新风系统,以确保空气的新鲜度和安全性。
通风设备应具备高效的过滤装置,能够去除空气中的微生物和有害气体。
生物安全实验室的规划与设计

生物安全实验室的规划与设计
实验室设计的基本要求:实验室设计的目的是要建立有高效率、功能完善和考虑周全的实验室。
在实验室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影响实验室效率和安全的因素,如空间、工作台、储藏柜、通风设施、照明等。
实验室设计应按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要求设计,对于传染性强疾病检查实验室,应按国家标准有关要求设计。
实验室空间:要有合理化的实验室空间,空间的合理化分配是根据现有自身实验功能模块及放置设备的需要而决定的。
同时,应从发展眼光来确定实验室空间大小。
有很多因素直接影响到实验室空间的设计,如工作人员的数量、分析方法和仪器的大小。
实验室空间应该是灵活的,让工作人员感到舒适,又不产生浪费。
工作空间的大小应保证最大数量的工作人员在同一时间工作。
应将有效的空间划分为清洁区:包括办公室、休息室、学习室等,缓冲区:包括储存区、供给区、过道等,污染区:包括工作区、洗涤区、标本储存区等。
gja0jbk4m 实验室设计。
生物安全实验室的选址与布局

生物安全实验室的选址与布局一、选址原则1.地形宜规整,方便实验室布局和组织区内交通。
2.避让饮用水源保护区,防止污染外泄。
3.避开化学、生物、粉尘、噪声、振动、强电磁场等污染源及易燃易爆场所。
4.充分利用城市基础设施,在电力、水处理等方面具有便利条件为宜。
5.宜设置在当地夏季最小风频的上风向,以降低对周边建筑的影响。
6.尽量选择在清洁安静的场所,远离交通要道、生活区和商业街等。
二、生物安全实验室布局形式一般分为集中布局和分散布局两种形式。
1.集中布局将生物安全实验室集中设置在一栋建筑物内或集中在某一层、某一个区域内。
实验室按级别分区,统一管理,通过预约、租赁等方式进行管理和使用。
此类布局优点是:经济性高,易于管理,便于维护,物资供应和人员流线简单清晰。
2.分散布局生物安全实验室按部门或不同实验对象分成若干组或模块,分设在实验楼的不同楼层或不同建筑中。
此类布局优点在于:使用方便,可同时开展针对不同实验对象的多个实验。
适用于规模较大,对生物安全实验室有较多使用要求的单位。
分散式布局方式要着重考虑实验室的整体管理、维护、安防、物资供应和废弃物收集储藏方式。
设计上要避免人流、物流、污物相互交叉。
机电系统设计既要考虑整体性,又要考虑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环境要求的特殊性。
三、生物安全实验室分级布局要求生物安全实验室按生物安全防护要求分为四级:1.生物安全一级实验室在建筑内的位置、与其他建筑物间距方面没有特殊要求,不要求建设单独的建筑物。
2.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应与办公用房和其他公共用房隔离,功能相近的实验室宜集中布局,尽量自成一区或设在建筑物的一端,减少对其他区域的影响。
3.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应单独成区,设在建筑物的一端或一侧。
新建的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宜远离公共场所和居住建筑。
4.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应建造在独立的建筑物内,也可以和与其配套的低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共处于同一栋建筑物内,尽量远离公共场所和居住建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可开窗
—
温度 ℃
18~28
相对湿度 %
噪声dB(A)
最低照度lx
≤70 ≤60
200
—
可开窗
—
18~27 30~70 ≤60
300
7或8 7或8
15或12 15或12
-10
18~25 30~60 ≤60
350
-10
18~24 30于大气的最小负压不应小于-30Pa,BSL—4主实验室相对于大气的最 小负压不应小于-40Pa。
垃圾筒 高压锅
图2 典型的一级生物安全水平实验室
图3 典型的二级生物安全水平实验室。 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可能发生气溶胶的操作程序。门保持关闭并贴上适当的危险标志。潜在 被污染的废弃物同普通废弃物隔开。
图4 典型的三级生物安全水平实验室。 实验室与公共通道分开并通过缓冲间(双门入口或二级生物安全水平的基础实验室)或气 锁室进入。处理废弃物前,在实验室内先进行高压灭菌以清除污染。应有非手控的水槽。 形成向内气流而且涉及感染性材料的全部工作应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
选址和建筑间距
无要求
无要求
距离公共场所和居住建筑至少20m。 主实验室所在建筑物离相邻建筑 物或构筑物的距离宜不小于相邻 建筑物或构筑物高度的1.2倍
四级
独立建筑物,或与其他级别的 生物安全实验室共用建筑 物,但应在建筑物中独立 的隔离区域内
应远离市区。主实验室所在建筑物 离相邻建筑物或构筑物的距离应 不小于相邻建筑物或构筑物高度 的1.5倍
供水系统。 14.应该有可靠的和充分的电力供应及紧急照明以便安全撤离,为了一
些特殊设备的正常使用,最好有备用的发电机组。 15.如实验室有特殊的通风方面的要求,应安置风向向内的、无回流的
机械通风系统。
BSL-2 的布局 示意图
二级生物安全柜
主实验室 (微负压)
缓冲间 走廊
洗手池 衣橱 紫外灯 实验台 水池 淋浴洗眼器
2. ABSL—3主实验室相对于大气的最小负压不应小于-40Pa,其中解剖室不应小于-50Pa; ABSL—4主实验室相对于大气的最小负压不应小于-50Pa,其中解剖室不应小于-60Pa。
3.本表中的噪声不包括生物安全柜、动物隔离器的噪声,如果包括上述设备的噪声,则最大不应 超过68dB(A)。
4.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内的参数应符合《实验动物 环境及设施》GB 14925的有关要求。
3、动物实验观察室为生物安全1级实验室。
卫生微生物实验室平面布局流向
非实验室 洁净实验室
区域
工作区域
实验准备 区域
病原菌实验室 工作区域
实验室受控区域 污染物处理 区域
原则:洁污流线分明、流程简捷、层次清析去污有 效,能有效地切断感染途径,降低感染率。
洁净室原理
新风
新风机
一级过滤器
送风机 +
二级过滤器
BSL-2的设施与设备主要要求1
1. 无特殊选址要求,实验区与办公区分开,实验室内易划分污染 区与清洁区。
2. 实验室应设在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的建筑物内。 3. 实验室的能开启的窗户必须安装防昆虫进入的纱窗,下水道和
排风管道应安装防啮齿类动物进入的铁网。 4. 应有充足的空间以使实验室工作安全进行。 5. 实验室要有限制进入设施,实验室的门宜带锁、可自动关闭,
4m
2m
4m
3m
1.2m
3m
2.3m
3m
2.5m
卫生 清洁
间
科长 办公
室
科员 科员
不透
钢边 100 级
更2
办办公公室 室台 实验室
更1
不锈钢边台 递物
培养
观察
室 落地
水池
仪器
视窗
受控区域
冰箱 保存 室
生物 安全 柜
食尜性 致病菌
接种 罩
霉菌室
# 紧急冲淋装置
样品 室
信息 档案
室
不锈钢边台 递物
更1 不
卫生微生物实验室建筑要求
1、食品、化妆品、消毒产品和水质的微生物检验 室以洁净实验室为主。其中无菌试验、卫生用品 和医院监测产品应在100级洁净无菌室检验,食 品、化妆品、消毒剂和水质微生物检验应在 1000级无菌室检验。
2、食源性疾病分离和鉴定实验室、霉菌分离和鉴 定实验室应在生物安全2级实验室进行。
洁净实验室技术参数(4)
1、空气净化级别表
等级
静态空气洁净度
浮游菌
落菌量
自净换
级别 ≥0.5μm的微粒数/m3 (菌落数/m3) (菌落数/φ0.05 μ,30min) 气数
Ⅰ
100
≤3500
≤5
≤1
>100
Ⅱ
1000
≤35000
≤75
≤2
55
Ⅲ
10000
≤350000
≤150
≤3
30
卫生微生物实验室平面布局设计 参考图1(中廊式12×25=300m2)
生物因子危害程度分级
1. 危害等级I (低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 不会导致健康工作者和动物致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
生物因子。 2. 危害等级Ⅱ (中等个体危害,有限群体危害)
能引起人或动物发病,但一般情况下对健康工作者、群体、家畜 或环境不会引起严重危害的病原体。实验室感染不导致严重疾病,具 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并且传播风险有限。 3. 危害等级 III (高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
18~26
-10
18~26
-10
18~26
化学淋浴室
—
4
-10
18~28
一更(脱、
穿普通衣、 —
—
工作服)
—
18~26
注:如果在准备间安装生物安全柜,则最大噪声不应超过68dB(A)。
相对湿 度%
噪声 最低照
dB(
度
A)
lx
30~70 ≤60
200
30~70 ≤60
200
30~70 ≤60
200
—
≤60
锈 男更 女更 钢 衣室 衣室 边
1000级 实验室
能引起人类或动物严重疾病,或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但通常不能 因偶然接触而在个体间传播,或能使用抗生素、抗寄生虫药治疗的病 原体。 4. 危害等级Ⅳ (高个体危害,高群体危害)
能引起人类或动物非常严重的疾病,一般不能治愈,容易直接或 间接或因偶然接触在人与人,或动物与人,或人与动物,或动物与动 物间传播的病原体。
建立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必要性
1. 实验室的生物安全行为准则已被赋予了更高的要求。,
① 将要出台的国务院《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条例》; ② 已经发布的国家标准《实验室 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③ 早已发布的卫生部行业标准《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 全通用准则。 2. 社会、民众和政府对实验室的生物危险性愈加关注。如新加坡、台 湾和国家CDC病毒所的SARS泄露事件。 3. 医疗卫生行业的绝大多数实验室所涉及的病原体都是属于Ⅱ或Ⅱ危 害等级以上的,必须在BSL-2或BSL-3、4以上的防护水平实验室操 作。 4. 我区目前基本没有规范的BSL-2,而BSL-3、4属国家严格控制和特 殊审批的实验室。 5. 今后BSL-2将是我区医疗卫生系统建设和改造的普遍方向。
门上有观察窗,出口应有发光指示标志。 6. 墙壁、天花板和地板要光滑且易于清扫,对液体要有防渗透性
,对实验室日常应用的化学药品及消毒剂要有抗腐蚀性。地面 应防滑、无缝隙、不得铺设地毯和瓷砖。 7. 实验台表面应不透水、耐腐蚀、耐热。
BSL-2的设施与设备主要要求2
8. 实验室内要配备二级生物安全柜和高压灭菌锅。 9. 应就近设置洗眼和淋浴装置. 10.实验室内要求安装紫外线消毒灯。 11.每个实验室宜在靠近出口处设置洗手池。 12.提供充足的照明,光线不要眩目,也不应产生讨厌的倒影。 13.实验室水源和饮用水源不应有交叉连接,应有防倒流装置保护公共
三级和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辅助用房的主要技术指标
房间名称
洁净度 级 别
最小换气次 数(次/h)
与室外方向上相邻 相通房间的最 小负压差(Pa)
温度℃
主实验室的 缓冲室
隔离走廊 准备间 二更
二更缓冲室
7或8 7或8 7或8
8
8
15或12 15或12 15或12
10
10
-10
18~27
-10
18~27
-10
与一般生物洁净室的不同3
5.排气处理方式
BSL实验室:不允许室内 → 室外; 排气须净化,不许回风。
生物洁净室:一般室内 → 室外; 排气可回风。
6.实验室软、硬件的作用
BSL实验室:对工作人员保护,实验室软件应是决定性 的; 对环境保护,实验室硬件应是决定性的;
生物洁净室:均很重要,但硬件设施作用比较大。
微生物实例
枯草杆菌 大肠埃希氏杆菌 K12
伤寒沙门氏菌 乙型肝炎病毒 结合分支杆菌 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病毒
布鲁氏菌属 拉沙热病毒 荚膜组织胞浆菌 埃波拉病毒 口蹄疫病毒 SARS CoV
主实验室的主要技术指标
级别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洁净度级 别
最小换气次数 (次/h)
与室外方向上相邻相 通房间的最小负 压差(Pa)
生物安全及洁净实验室介绍 设计与布局
生物安全的概念
生物安全是指由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体给人 类健康和自然环境造成的危害以及人们所采取的防范措 施。
生物安全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涉及三个方面:
1. 外来物种迁入导致的原生态系统不良改变或破 坏;
2. 人为造成的环境剧烈变化危机生物的多样性;
3. 科学研究、开发、生产和应用中,病原或变异生 物体的泄露对人类健康或生存环境所造成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