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施工不扰民措施

合集下载

施工防尘、防噪音及不扰民措施范文

施工防尘、防噪音及不扰民措施范文

施工防尘、防噪音及不扰民措施范文一、施工防尘措施1. 现场周边布设围挡为了避免施工期间产生的尘土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我们将在施工现场周边布设围挡,以防止尘土扩散。

围挡将采用防尘网进行封闭,保证尘土无法向周围扩散。

2. 路面湿化处理施工现场的路面将进行湿化处理,使用喷水车对路面进行喷水补湿,以防止尘土飞扬。

喷水车将按照规定的时间和频率进行操作,确保路面始终保持湿润状态,减少尘土产生。

3. 施工材料覆盖施工现场的材料堆放区域将会进行覆盖处理,使用防尘布或防尘膜对材料进行封闭,以防止尘土飞扬。

材料覆盖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确保封闭效果达到最好。

4. 施工设备封闭在施工现场的相关设备,如挖掘机、运输车等,将会进行封闭处理。

设备将采用防尘罩进行封闭,防止尘土从设备中泄露出来。

同时,设备运转时的排放口也将配置防尘装置,减少尘土排放。

二、施工防噪音措施1. 噪音监测在施工现场周围的建筑物、居民区等敏感区域,我们将布设噪音监测设备,及时监测施工产生的噪音。

监测结果将作为调整施工措施的依据,确保噪音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2. 施工设备降噪处理施工现场的相关设备将进行降噪处理,比如安装消音器、隔音罩等。

降噪处理将减少设备运转产生的噪音,降低噪音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 施工时间控制我们将在施工时间上进行限制,避免在夜间或是敏感时间段进行噪音较大的施工工作。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也会控制噪音产生的频率和强度,减少对周围居民的影响。

4. 提供噪音防护设施对于临近施工现场的居民,我们将提供噪音防护设施,如耳塞、耳机等,以减少他们受到的噪音干扰。

同时,我们也会与居民进行沟通,协商施工时间和噪音控制措施,尽可能减少对居民的不便。

三、不扰民措施1. 施工通告在施工前,我们将发布施工通告,告知周边居民和单位施工的时间、地点和施工内容等相关信息,让他们有足够的准备。

通告将通过多种方式发布,如悬挂告示牌、发送短信通知等。

2. 施工现场的美化我们将在施工现场进行美化处理,如设置园林绿化、悬挂装饰物等。

施工现场不扰民措施+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制度+施工现场消防防火责任制度

施工现场不扰民措施+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制度+施工现场消防防火责任制度

建筑工程施工企业施工现场不扰民措施+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制度+施工现场消防防火责任制度施工现场不扰民措施1、施工现场应加强环境管理,控制扬尘、噪声和水、气污染,把环境保护作为文明施工的重要内容。

2、施工现场应经常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环保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职工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经常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3、建筑楼层清理建筑垃圾,必须搭设封闭式临时专用垃圾道或采用容器吊运,严禁随意凌空抛撒;施工垃圾及时清运,适量洒水,减少扬尘。

4、在市区、郊区城镇和居民稠密区、风景区、文物保护区的施工现场,应采取洒水降尘措施,并指定专人负责。

5、施工现场使用的锅炉、茶炉、大灶烟气排放必须符合环保要求。

6、凡有搅拌作业的,应在搅拌机前台及运输车辆清洗处设置沉淀池,废水经沉淀后可排入市政排污管线或回用于洒水降尘。

7、施工污水严禁随地外溢,污染环境。

8、凡在居民区进行施工作业的,应防止施工噪声污染,必须控制作业时间,一般不超过夜间22小时;特殊情况需连续作业的,应尽量采取降噪声措施,报经所在地环保局许可后公告周边居民群众,方可施工。

9、对人为的施工噪声应有降噪声措施,并进行严格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扰民。

10、施工现场不得焚烧有毒、有害物质,夜间施工照明不得直射居民住宅区,现场住宅内夜间不得大声喧哗,播放电视、音乐音量不得过大。

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制度为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提高作业人员的自我保护能力意识,防止各类事故发生,根据建筑施工企业的生产特点,特制定本制度。

1、交底范围:建筑施工项目中,凡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施工,如打桩、基坑支护、土方开挖、支拆模板、热沥青作业、起重吊装、搭拆脚手架、布设临时施工用电、安拆塔吊、物料提升机和外用电梯等,在开工前都应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2、交底内容: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技术部分)和专项安全技术方案中的内容,安全防护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注意事项等。

装修工程噪声控制、防扰民措施

装修工程噪声控制、防扰民措施
焊接部位设置挡光棚,防止强光外射对地周围区域造成影响。遮光棚采用钢管扣件、防火帆布搭设,可拆卸周转使用。
工作面设置挡光彩条布或者密目网遮挡,碘钨灯照射方向始终朝向工地内侧,防止夜间施工灯光溢出施工场地范围以外,对周围居民造成影响。
选用低噪声或有消声降噪措施的施工机械,对空压机、冲击电钻使用采取必要的降噪措施。
禁止大声喧哗,采取专人专管的原则,根据监视和测量程序对不同的施工阶段对噪声进行监测,及时采取降噪措施。
专人检查由于材料运输及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保证周边相邻道路、步行道和现场出入口干净、整洁,不影响相邻单位人员通行。
防扰民措施
对于容易产生噪声的加工机械,如切割机、锯台、气泵等,选择在远端封闭房间集中使用、加工材料,并对房间采取隔声措施。
严格强噪声控制作业时间,如因工艺技术原因需要连续施工,应向当地主管部门申请,获得夜间施工的手续,并采取降噪措施。
教育全体人员防噪扰民意识。禁止构件运输车辆、混凝土罐车高速运行,并禁止鸣笛。材料运输车辆停车卸料时应熄火。
装修工程噪声控制、防扰民措施
本工程位于********,经过现场勘查,周围有居民楼、宾馆及写字楼,在施工中将存在着一定的民扰和扰民问题,为给施工现场周围的居民和单位提供一个正常的工作、生活、学习的环境,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噪声控制、做好文明施工。
项目
措 施
噪声控制措施
紧邻居民区,是防止施工扰民的重点区域。根据噪声标准,合理安排噪声工序的施工时间,并在施工时关闭相关区域门窗,减少噪声传播。

不扰民施工措施范本

不扰民施工措施范本

不扰民施工措施范本不扰民施工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影响,保持施工现场的安静、整洁和安全。

下面是一个不扰民施工措施的范本,供参考:1. 噪音控制:- 在施工现场使用低噪音设备,如电动工具、静音发电机等。

- 使用隔音设施,如搭建隔音板或者设置隔音罩,减少噪音传播。

- 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在夜间或者居民休息时间进行噪音较大的工作。

2. 尘土控制:- 在施工现场设置防尘措施,如喷水降尘、搭建防尘网等,减少扬尘情况。

- 定期清理施工现场和周边区域的尘土,保持环境整洁。

3. 交通管理:- 合理划分施工区域和通行区域,确保施工现场与周边交通的顺畅。

- 设置明显的交通标志和警示牌,提醒驾驶员减速慢行,并确保施工区域的安全。

- 定期清理施工区域的道路,减少积水和车辆滑动的可能性。

4. 安全管理:- 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管与管理。

- 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他们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 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并确保施工现场设备和机械的安全性能。

5. 环境保护:- 严格按照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施工,防止污染物对环境的污染。

- 做好垃圾分类和处理工作,确保施工现场的垃圾不影响周边环境。

- 对可能造成的污染物进行监测,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6. 公共秩序维护:- 合理规划施工路线和施工区域,避免对周边居民的通行和生活造成不便。

- 设置合理的施工围挡和指示牌,引导行人和车辆绕过施工现场。

- 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施工期间的公共秩序。

7. 沟通与协调:- 与周边居民、企事业单位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协调,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关切。

- 及时回应居民的投诉和建议,解决问题,确保施工期间居民的生活质量。

- 定期召开居民见面会,向他们介绍施工进展和施工措施,增加透明度和信任度。

以上是一个不扰民施工措施的范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改和调整。

在施工过程中,要始终将保护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放在首位,尽量减少对居民生活和周边环境的影响。

施工防尘、防噪音及不扰民措施模版

施工防尘、防噪音及不扰民措施模版

施工防尘、防噪音及不扰民措施模版一、施工防尘措施1. 封闭施工区域:施工前应对工作区域进行封闭,确保施工区域与周边环境隔离开来。

2. 安装防尘设备:在施工现场周边及施工区域内设置防尘网、防尘布等设备,有效控制扬尘。

3. 洒水降尘:施工期间要定期进行洒水降尘,保持施工区域地表湿润,减少扬尘的产生。

4. 覆盖物料:施工现场应覆盖好正在使用的物料,减少物料表面的扬尘。

5. 施工吸尘设备:在施工现场配备吸尘设备,及时清理施工区域的扬尘。

6. 管理施工车辆:对进出施工现场的车辆进行管理,保证车辆的轮胎清洗,减少扬尘的污染。

二、施工防噪音措施1. 合理施工时段:尽量在白天施工,减少施工噪音对周边居民的影响,晚上避免施工。

2. 使用低噪音设备:选择噪音较低的施工设备,减少施工噪音的产生。

3. 隔音设施:对于噪音较大的设备,应在施工现场周边架设隔音屏障或者设置隔音挡板,减少噪音向周边传播。

4. 隔音封闭:对于噪音源较为集中的施工区域,可以进行隔音封闭,采用隔音板、隔音窗等设施来减少噪音的扩散。

5. 整改噪音设备:对于产生较大噪音的设备,可以考虑更换或者进行技术改造,减少噪音的产生。

三、不扰民措施1. 定期与居民沟通:施工前应与周边居民进行沟通,告知施工时间、施工范围等信息,尽量减少对居民的困扰。

2. 延长工期:如果施工时间允许,可以适当延长施工周期,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3. 施工周边设施保护:确保施工期间周边设施的正常使用,比如保证周边道路的通行畅顺,不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

4. 排放控制:控制施工期间产生的废气、废水的排放,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5. 安全防护: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确保施工过程对周边居民的人身安全没有威胁。

总结:施工防尘、防噪音及不扰民措施,是保障施工过程中减少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的影响的重要工作。

通过合理的防尘措施、防噪音措施以及不扰民措施的落实,可以有效减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噪音污染,并最大限度地保护周边居民的利益和生活环境。

不扰民施工措施

不扰民施工措施

不扰民施工措施在进行施工工程时,为了不扰民,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以下是我们在施工过程中常用的措施,这些措施旨在减少对周围居民的干扰和影响。

首先,我们将使用低噪音设备和机械,在施工现场尽量减少噪音的产生。

例如,我们会选择使用低噪音的施工机械,减少机械行驶和操作时的噪音。

此外,我们还会尽量避免在早晨和晚上进行施工,以减少对周围居民正常生活的干扰。

其次,我们会尽可能减少施工过程中的粉尘和污染物的产生,以保证周围环境的清洁。

我们将采取防尘措施,如覆盖工地周围的地面和道路,使用喷水设备降低粉尘的飞扬。

同时,我们会使用环保材料,减少对空气和水的污染。

另外,我们会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我们会设置围栏和警示标志,提醒周围居民施工区域的存在,避免他们误入施工区造成意外。

我们还会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施工设备和机械的正常运行,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除此之外,我们也会与周围居民进行沟通和协商。

我们会定期召开居民会议,向他们介绍施工计划和措施,并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我们会尽量满足居民的合理需求,确保施工过程对他们生活的影响最小化。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会尽量减少施工队伍和车辆的停放。

我们会合理安排施工区域的临时停车位,避免施工车辆占用周围居民的停车位。

同时,我们也会限制施工队伍的人数,确保施工现场的秩序和安全。

最后,我们会定期进行现场巡查和清理。

我们会派专人负责施工现场的清理工作,及时清除施工垃圾和废料。

这样既可以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也能减少对周围居民的视觉污染。

综上所述,通过采取一系列的不扰民施工措施,我们可以减少对周围居民的干扰和影响。

这些措施包括使用低噪音设备、减少粉尘和污染物的产生、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与居民进行沟通和协商、合理安排施工车辆和队伍的停放、以及定期巡查和清理施工现场。

通过这些努力,我们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周围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安全。

不扰民措施制度(5篇)

不扰民措施制度(5篇)

不扰民措施制度为了保障建筑工地职工和附近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促进工程的正常运行,制定下列不扰民措施。

1、遵守国家有关劳动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有效地控制粉尘、噪声、固定废弃物、泥浆、强光等对环境污染和危害。

2、施工现场要制定防尘措施,以达到减少或杜绝扬尘的目的。

特别在规划市区、居民稠密区,风景游览区、疗养区及国家规定的文物保护区内施工,施工现场要制定洒水降尘制度。

3、施工现场提倡文明施工,尽量减少人为的大声喧哗,增强全体施工人员防噪声扰民的自觉意识。

4、凡在居民稠密区进行强噪声作业的,严格控制作业时间,晚间作业不超过22时,早晨作业不早于6时,特殊情况需连续作业(或夜间作业)的,应尽量采取防噪声措施,事先作好周围群众工作,并报工地所在的区、县环保局备案后方可施工。

5、加强施工现场环境噪声的长期监控,凡超过《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标准的,要及时对施工现场噪声超标的有关因素进行调整,达到施工噪声不扰民的目的。

6、施工现场禁止焚烧有毒,有害物质。

不扰民措施制度(2)是一种为了减少对公众生活造成干扰和困扰而设立的一种法律制度。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噪音控制:制定规定,对于产生噪音的活动如建筑施工、工厂运营等进行限制,确保其在规定时间范围内进行或采取措施减少噪音对周围居民的影响。

2. 环境保护:制定规定,对于环境污染严重的产业如化工、矿山等进行限制,确保其排放的废气、废水等在规定的标准之内,减少对周围居民的损害。

3. 垃圾处理:建立垃圾分类和处理制度,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并规范垃圾分类,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升居民周围的环境质量。

4. 施工规范:对于建筑施工、道路维修等活动制定规范,控制施工时间和对交通的影响,减少对周围居民的干扰。

5. 交通管理:加强对交通规则的执法和监管,减少交通拥堵、噪音和空气污染对居民的影响。

不扰民措施制度的出台和执行,有助于维护公众的正常生活秩序和生活环境的质量,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防粉尘防噪音施工不扰民措施计划

防粉尘防噪音施工不扰民措施计划

防粉尘防噪音施工不扰民措施计划为了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对周边居民造成过多的粉尘和噪音污染,我们制定了以下的防粉尘防噪音施工不扰民措施计划:一、防粉尘措施:1.施工现场周边严密封闭:将施工区域周边用防尘网进行封闭,防止粉尘外扩。

2.施工现场湿化处理:在施工现场进行湿化处理,定期使用喷水进行路面洒水,减少扬尘。

3.使用封闭式混凝土搅拌站:施工中使用封闭式混凝土搅拌站,减少搅拌过程中的扬尘。

4.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尽量减少对道路和空气的影响,避免浮尘产生。

5.路面覆盖:对施工区域的道路、人行道等部分进行覆盖,减少粉尘的飞扬。

6.定期清洗施工设备: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清洗,避免积尘造成二次扬尘。

二、防噪音措施:1.施工现场隔音:对施工现场进行隔音处理,使用隔音装置将噪音隔绝在施工区域内。

2.限制作业时间:尽量将噪音产生的施工工序安排在白天进行,避免夜间施工产生过多噪音。

3.使用低噪音施工设备:尽可能使用低噪音的施工设备,减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

4.合理调整车辆行驶路线:合理调整施工车辆的行驶路线,将尽量减少施工车辆经过居民区的情况,减少噪音的扩散。

5.施工现场周边设置隔音屏障:在施工现场周边设置隔音墙,减少噪音向周边扩散的影响。

6.定期维护施工设备: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维护,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减少噪音的产生。

三、不扰民措施:1.与周边居民进行沟通:在施工前与周边居民进行充分的沟通,告知他们施工的时间、施工内容以及可能产生的噪音和粉尘情况。

2.设置告示牌:在施工现场周边设置告示牌,提醒周边居民施工时间和注意事项,引起居民的注意和理解。

3.定期开展居民满意度调查:定期开展居民满意度调查,了解他们对施工过程中不扰民措施的满意度,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改进。

4.建立投诉处理机制:建立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处理居民的投诉和意见,并给予合理的解释和回应。

5.定期组织居民会议:定期组织居民会议,向周边居民介绍施工进展情况、施工不扰民措施的执行情况,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明施工不扰民措施-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不扰民施工措施
为了保证工地施工时,不干扰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及工厂正常作业,特作如下措施:
1.在市区主要路段的工地周围设置高于于2.5米的围档,在一般路段工地周围设置高于 1.8米的围档。

使用的材料应保证围档稳固、整洁、美观,围档要沿工地四周连续设置。

2、施工现场进出口设大门,设门卫和制定门卫制度,人员进出要登记,民工不准进周围居民生活区。

3、在主体工程周围排栅上满挂安全网和设立安全挡板。

4、设立作业时间制度,在居民休息时间内停止噪音大的工种作业且夜间施工按规定不得超过10点,如需连续施工要报有关部门批准。

5、在居民区的出入口,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出入口和道路的畅通,以及通行安全。

6、在施工现场周围悬挂安全警戒标志,夜间施工红灯示警。

7、施工现场周围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做到天天清扫。

8、工地设有排污沟,场地四周干净。

9、工人下班后,不准在工地周围大声喧哗。

10、听取周围居民的良好意见,做好各项有益于民的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