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动汽车的各方面知识集锦
电动汽车基本知识

纯电动汽车的主要部件——充电设备
充电设备是电动汽车能源供给的基础,是电动 汽车进入商业化运营的保障。充电机是与交流电网 连接、为动力电池灯可充电的储能系统提供电能的 设备。 根据充电器的不同分类标准,可分为多种类型。
分类标准 充电机类型
安装位置
输入电源 连接方式
车载充电机
单相充电机 传导是充电机(接触)
充电模式:整车停车状态,驱动电机转变成发电机,将整车动能转变成电能 回收至储能系统
七、电动汽车安全知识
七、电动汽车安全知识
机动车安全
GB 7258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电动汽车特殊安全
GB/T18384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
电动汽车安全知识——标准说明
GB/T 18384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 2011年第一次发布,2015年发布第二版。
车轮
辅助控制系统具有动力转向、温度控制和 辅助蓄电池供给等功能。 整车控制器 电机控制器 驱动电机 机械传动装置 传统低压电器系统主要由车灯、喇叭、雨 刮、仪表和收音机等电器件组成。 车轮
五、纯电动汽车的主要部件
纯电动车新能源部件主要包括了六大件,分别 是:电动机、电机控制器、整车控制器、辅助电源、 动力电池、以及充电设备。
车身
驾驶室
货厢
电气系统
传统低压电气系统
新能源电气系统
纯电动汽车的基本构成
底盘——传动系统
①
驱动电机
④
⑤
②
③
④
① 万向节
④半轴
②传动轴
⑤桥壳
③主减速器及差速器
纯电动汽车的基本构成
底盘——行驶系统
行驶系统的组成
1、车架
2、前后悬架
3、前后轮 4、前后桥
新能源汽车的冷知识

新能源汽车的冷知识
以下是一些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冷知识:
1. 最早的新能源汽车可以追溯到19 世纪:1834 年,美国人托马斯·达文波特制造了第一辆电动汽车,它由不可充电的干电池驱动。
2. 新能源汽车也需要保养:与传统燃油汽车一样,新能源汽车也需要定期保养,如更换电池液、检查电机和电控系统等。
3. 有些新能源汽车可以通过太阳能充电:一些新能源汽车配备了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在行驶过程中或停车时利用太阳能为电池充电。
4. 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寿命有限:尽管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技术在不断进步,但目前大多数电池的寿命仍然有限,需要在一定时间后更换。
5. 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速度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充电速度会受到电池类型、充电器功率、充电电缆长度等因素的影响。
6. 新能源汽车在一些国家享受政策优惠:许多国家为了鼓励使用新能源汽车,提供了购车补贴、免费停车、免费充电等政策支持。
7. 新能源汽车可以通过动能回收系统充电:一些新能源汽车配备了动能回收系统,在刹车或减速时将动能转化为电能,为电池充电。
这些冷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新能源汽车。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新能源汽车在未来将变得更加普及和成熟。
关于电动汽车的各方面知识集锦(精选)

关于电动汽车的各方面知识集锦(精选)关于电动汽车的各方面知识集锦(精选)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科技的进步,电动汽车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为您介绍电动汽车的相关知识,包括其原理、优势、发展趋势以及与传统汽车的对比等方面。
一、电动汽车的原理电动汽车是指以电能作为主要能源,通过电动机驱动车辆运行的一种汽车。
它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电池供能、电动机驱动和能量回收三个过程。
首先,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能量来源,将电能存储起来;其次,电动机负责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推动汽车前进;最后,能量回收系统通过制动时的能量回收,将部分能量转化为电能再次存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二、电动汽车的优势1. 环保节能:电动汽车使用电能作为能源,不产生尾气排放,可以有效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同时,电动汽车具有高能量转化效率,相比传统汽车更加节能。
2. 减少噪音:电动汽车采用电动驱动,相比传统汽车的内燃机,噪音更低,减少了城市交通噪音的污染。
3. 低运营成本:电动汽车充电费用相对较低,而且维护费用也较传统汽车更低,减少了车主的使用成本。
4. 提高车内空气质量:电动汽车不仅能够改善室外空气质量,也能够提供更加健康的车内环境,减少对乘客的健康影响。
三、电动汽车的发展趋势1. 技术突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池技术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逐渐增加,电池充电速度也在逐渐加快。
同时,电动汽车的智能化和自动驾驶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2. 政策支持: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扶持电动汽车的政策,包括免征购置税、补贴购车款项、免费充电等福利政策,进一步推动了电动汽车的发展。
3. 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是电动汽车发展的关键。
各地方政府和企业密集投资充电桩建设,提高了电动汽车的充电便利性。
4. 共享出行:共享出行模式与电动汽车的结合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通过共享出行平台,用户可以更加便捷地使用电动汽车,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的出行效率和节能效益。
与新能源汽车有关的生活知识

与新能源汽车有关的生活知识
以下是一些与新能源汽车有关的生活知识:
1. 节能减排:新能源汽车,如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相比传统燃油汽车,它们的尾气排放量较少,因此对环境更加友好,有助于减少空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
2. 经济性:新能源汽车的能源成本通常较低。
电动汽车的电费比燃油费用更低,而且维护成本也相对较低,因为它们没有复杂的内燃机和传动系统。
3. 续航里程和充电设施: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和充电设施的可用性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在选择新能源汽车时,要根据自己的日常行驶需求和当地的充电设施情况来评估是否适合。
4. 驾驶体验:新能源汽车通常具有安静和平顺的驾驶体验。
由于电动汽车没有内燃机的噪音和震动,因此驾驶更加宁静。
5. 智能互联:许多新能源汽车配备了智能互联功能,可以与手机应用程序连接,提供导航、远程控制、车辆状态监测等功能,提高了驾驶的便利性和智能化程度。
6. 环保意识:选择新能源汽车是一种积极的环保行动,可以减少个人对环境的影响,同时也为推动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总之,新能源汽车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好处,从环保、经济、驾驶体验等方面都有所改善。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新能源汽车将会越来越普及,为我们创造一个更加清洁、可持续的未来。
电动汽车知识

电动汽车知识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动汽车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交通工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从电动汽车的基本原理、优势和劣势、充电技术以及未来发展等方面,对电动汽车的相关知识进行介绍。
一、电动汽车的基本原理电动汽车是以电池组为动力来源,通过电动机驱动车辆运动的汽车。
电池组是电动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储存大量的电能,并将其转化为电动机所需的动力。
电动机通过控制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实现车辆的加速、减速和转向等功能。
电动汽车还配备了电子控制系统,用于监测和控制整个车辆的运行状态。
二、电动汽车的优势和劣势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电动汽车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优势。
首先,电动汽车零排放,不会产生尾气和噪音污染,对改善空气质量和减少城市噪音有着积极的作用。
其次,电动汽车的维护成本较低,不需要定期更换机油和空气滤清器等零部件,只需定期检查电池组和电动机的状态。
此外,电动汽车具有高能量利用率和高效率的特点,可以更好地满足城市交通的需求。
然而,电动汽车也存在一些劣势。
首先,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受到电池容量和充电设施的限制,无法满足长途出行的需求。
其次,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间相对较长,目前快充技术尚未普及,影响了车辆的使用便利性。
此外,电动汽车的造价相对较高,电池组的价格是影响电动汽车成本的重要因素。
三、电动汽车的充电技术电动汽车的充电技术是电动汽车发展的关键之一。
目前,常见的充电技术主要有三种:家庭充电、公共充电和快速充电。
家庭充电是指通过家庭电网将电能传输到电动汽车的电池组中,可以在夜间低峰期进行充电。
公共充电是指在停车场、加油站等公共场所设置充电桩,供电动汽车进行充电。
快速充电是指利用高功率充电设备,将电能迅速传输到电动汽车的电池组中,可以在短时间内充满电池。
四、电动汽车的未来发展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不断突破和成本的降低,电动汽车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首先,电池技术的进步将提高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和充电速度,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
电动汽车知识点总结

电动汽车知识点总结1. 电动汽车简介电动汽车,又称为电动车,是一种使用电力驱动的汽车。
与传统的内燃机汽车相比,电动汽车使用电池储存电能,通过电动机驱动车辆。
电动汽车的出现是为了减少尾气排放,减少对石油资源的依赖,保护环境和提高能效。
2. 电动汽车的优势电动汽车相比传统的内燃机汽车有以下优势:节能环保:电动汽车使用电力驱动,不产生尾气排放,对环境更加友好;同时,电动汽车的能效更高,利用能源更加充分。
维护成本低:电动汽车没有传统汽车那样的发动机、变速箱等零部件,维护成本更低。
驾驶体验好:电动汽车的电动机响应速度快,加速性能好,驾驶体验更佳。
外观时尚:因为电动汽车是新的汽车类型,外观更加时尚,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3. 电动汽车的类型根据电动汽车的驱动方式,可分为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
纯电动汽车:只使用电力驱动,无内燃机。
混合动力汽车:同时配备内燃机和电动机,可根据路况自动切换驱动模式。
燃料电池汽车:使用燃料电池产生电能,驱动电动机。
4. 电动汽车的主要零部件电动汽车的主要零部件包括电池组、电动机、控制器、变速器、充电器、制动系统等。
电池组:用于储存电能,是电动汽车最重要的零部件。
电动机:用于产生驱动力。
控制器:用于控制电动机的启动、停止和速度调节。
变速器:用于调节电动机的转速。
充电器:用于将外部电能转化为电池容器内能储存的电能。
制动系统:用于汽车的制动。
5. 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是指一次充电可以行驶的路程,是用户选择电动汽车时最关心的问题。
影响续航里程的主要因素有电池容量、电池质量、电机效率、外界气温等。
目前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已经在不断提升,有些车型的续航里程已经达到500公里以上。
6. 电动汽车的充电方式电动汽车的充电方式分为家用充电和公共充电。
根据充电速度不同,家用充电又可分为普通充电和快速充电。
家用充电:一般使用交流电进行充电,慢充电通常需要6-8小时,快充电一般需要1-2小时。
4电动汽车基础

天然气
压缩天然气(CNG) 氢气
CNG汽车
CNG混合动力车 燃料电池汽车 纯电动汽车
15%
30% 50~60% 65~90%
13%
26% 29~39% 25~34%
煤
电池
燃料效率(Well To Tank,WTT):燃料从矿井开采、加工、存储到加入油箱过程中的效率。 车辆效率(Tank To Wheel,TTW):车辆上的燃料被转换和传递到车轮驱动车辆过程中的效率。 总效率(Well To Wheel,WTW):考虑燃料从矿井开采、加工、存储、加入油箱,以及被转 换和传递到车轮驱动车辆的整个过程中的效率。
国际能源署2009年对全球800多处主要油田所做的评估显示, 多数大油田已过产油高峰期。石油生产速度呈下滑趋势。
• 近10年,我国汽车工业高速增长。 • 汽车产销总量已全球第一。2013年,汽车产2211.68万辆,销 2198.41万辆。 • 2013中国汽车保有量1.37亿辆,第二。
China’s Energy Challenge 中国的能源挑战
电动汽车基础
一、电动汽车背景知识
• 电动汽车定义与分类 • 为什么发展电动汽车? • 一些参数与专业术语
二、电动汽车结构与工作原理
1、电动汽车定义与分类
--定义
广义:由电机驱动的车辆,驱动电能来源于车载储能装置(蓄 电池、超级电容、飞轮储能装置等)。包括:道路行驶电动车辆, 低速工业用电瓶车,机场、码头、仓库用的电动运输车和电动 叉车,电动游览车,电动巡逻车以及各种电动专用车等。 狭义:由电机驱动,从车载储能装置获得电能,同时满足道路
中国 China 俄国 Russia
6.19
China
6.07 4.36 2.37 2.36 2.32 1.69 1.01 0.98 0.95 0.86 0.84
关于电动汽车的各方面知识集锦

关于电动汽车的各方面知识集锦电动汽车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技术的发展,电动汽车正逐渐成为人们选择的主流交通工具之一。
本文将从各个方面对电动汽车的知识进行集锦,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电动汽车。
一、电动汽车的基本概念电动汽车是指以电能为燃料,通过电动机驱动车辆运行的汽车。
与传统内燃机汽车相比,电动汽车不需要使用化石燃料,减少了尾气排放,对环境更加友好。
电动汽车主要分为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两种类型。
纯电动汽车(Battery Electric Vehicle,BEV)是指仅依靠电池组供电的汽车。
电池组是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贮存着电能,供电给电动机驱动车辆前进。
纯电动汽车不产生任何尾气排放,具有零排放的优势。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PHEV)是指既可以通过充电桩充电,也可以通过内燃机燃料驱动的汽车。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通过内燃机发电机组和电池组提供动力,既可以长途行驶,又可以实现纯电动模式行驶,具备了较好的续航能力。
二、电动汽车的优点1. 环保节能:电动汽车不排放废气,减少了空气污染和温室气体的排放,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和缓解气候变化。
同时,电动汽车的能源利用效率更高,相较于内燃机汽车更加节能。
2. 减少能源依赖:电动汽车减少了对传统石油能源的依赖,实现能源结构的转型和多元化。
通过开发可再生能源,并与电动汽车相结合,可以进一步减少对非可再生能源的需求。
3. 维护成本较低:电动汽车的维护成本相较于传统内燃机汽车较低。
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较为简单,不需要定期更换机油和空气滤清器等零部件,同时电动机寿命较长,减少了维修和保养费用。
4. 静音舒适:电动汽车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音较小,给乘坐者带来更加宁静的驾乘体验。
同时,电动汽车的细腻动力输出,提供平顺加速的性能,使得驾驶更加舒适。
三、电动汽车的挑战1. 续航里程有限:目前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仍然是制约其发展的一大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电动汽车一:电动汽车的综合概念纯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
电动汽车的优点是:它本身不排放污染大气的有害气体,即使按所耗电量换算为发电厂的排放,除硫和微粒外,其它污染物也显著减少,由于电厂大多建于远离人口密集的城市,对人类伤害较少,而且电厂是固定不动的,集中的排放,清除各种有害排放物较容易,也已有了相关技术。
由于电力可以从多种一次能源获得,如煤、核能、水力等,解除人们对石油资源日见枯竭的担心。
电动汽车还可以充分利用晚间用电低谷时富余的电力充电, 使发电设备日夜都能充分利用,大大提高其经济效益。
有些研究表明,同样的原油经过粗炼,送至电厂发电,经充入电池,再由电池驱动汽车,其能量利用效率比经过精炼变为汽油,..电动汽车的研发历史一百多年来,电动汽车在汽车发展史中经历了三次重大机遇:第一次发生在一百余年前。
由于当时电池和电机的发展较内燃机成熟,而且石油的运用还没有普及,使电动汽车在早期的汽车领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第一辆电动汽车(3轮)由法国人古斯塔夫·土维(Gustave Trouve)在1881年制造出来,此后三四十年间,电动汽车在当时的汽车发展中占据着重要位置。
例如,世界上首辆车速超过100公里/小时的汽车就是电动汽车。
那是在1899年,由比利时工程师卡米乐·热纳茨(Camille Jenatzy)设计的名为“从不满意”(La Jamais Contente)的铝制车身汽车,现在保存在法国贡批尼(Compiegne)博物馆中。
据统计,到1890年在全世界4200辆汽车中,有38%为电动汽车,40%为蒸汽车,22%为内燃机汽车。
到了1911年,就已经有电动出租汽车在巴黎和伦敦的街头上运营,到了1912年在美国更有至少3.4万辆电动汽车运行。
第二次是在70年代石油危机的爆发时.由于石油的大量开采和内燃机的种种优越性,电动汽车渐渐被人们忽视。
直到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的爆发,给世界各国政界一次不小的打击,开始考虑替代石油的其他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电能等可再生能源。
因此从政治经济方面考虑,才又给了电动汽车第二次机遇,又一次被人瞩目。
第三次机遇开始于若干年前,世界上除了已存在的能源问题之外,环境保护问题也逐渐成为了各个方面所关心重大课题,内燃机汽车的排放污染,给全球的环境以灾难性的影响,因此开发生产零污染交通工具成为各国所追求的目标,电动汽车的无(低)污染优点,使其成为当代汽车发展的主要方向。
目前混合动力汽车的成本还是居高不下,加上其他的一些问题,推广起来还有很大难度。
电动汽车主要有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3 种类型。
1.纯电动汽车是完全由二次电池( 如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或锂离子电池等) 提供动力的汽车。
目前纯电动轿车和纯电动客车均已通过国家质检中心的型式认证试验, 各项指标均满足有关国家标准和企业标准的规定。
天津清源电动车辆有限公司、深圳雷天公司等单位研发的纯电动轿车, 其整车的动力性、经济性、续驶里程、噪声等指标已达到甚至超过国外同级别车型, 初步形成了关键技术的研发能力。
目前, 进行纯电动汽车示范运行的城市有若干个, 但是规模都比较小。
2005 年1 月, 天津市的22 辆轿车和1 辆公共汽车的示范运行通过了国家验收。
同年12 月, 武汉市进行的95 辆纯电动小型公共汽车( 另有20 辆混合动力公共汽车和3 辆混合动力轿车) 的3 年示范运行也通过了国家验收。
因为纯电动汽车受到续驶能力的约束, 纯电动汽车试验主要集中在小型公共汽车上。
根据“中国电动汽车网”报道, 2006 年1 月, 湖南省株洲市有50 台小型电动汽车进行社区内运行, 该市有若干辆电动公共汽车也在运行中。
同年4 月, 浙江省杭州市启动了电动汽车示范项目, 6 辆轿车和5 辆公共汽车在市内进行示范运行。
2.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是以燃料电池作为动力源的电动汽车。
是在纯电动汽车开发过程中为有利于市场化而产生的一种新车型。
一般是指采用内燃机和电动机两种动力, 将内燃机与储能器件( 如高性能电池或超级电容器) 通过先进控制系统相结合, 提供车辆行驶所需要的动力,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并未从根本上摆脱交通运输对石油资源的依赖。
因此,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是电动汽车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过渡车型。
目前进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研发的主要企业有一汽、上海大众、东风汽车、长安汽车、奇瑞汽车、吉利汽车、比亚迪汽车、上海华普、上海通用等企业。
一汽从1999 年开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研发, 2002 年起得到国家“863 计划”的支持, 2005 年12 月开始生产混合动力电动公共汽车。
该电动公共汽车采用了双轴并联驱动方式, 制造成本比普通公共汽车约高30%。
东风汽车公司自主开发了混合电动动力公共汽车“EQ6110H 电动汽车”, 该产品在2006 年5 月被列入国家“汽车生产目录”, 其生产的20 辆混合电动动力公共汽车在武汉市作示范运行。
上海则开发了途安轿车、海尚305 轿车、申新1 号公共汽车等混合电动动力汽车。
另一方面, 2005 年12 月, 一汽丰田开始生产普瑞斯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同年, 广州本田和东风本田也相继宣布要尽早实现雅阁和思域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生产。
5 月份, 北京现代则宣布要在2008 年前在中国进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生产。
3.燃料电池是利用氢气和氧气( 或空气)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直接经电化学反应产生电能的装置, 具有完全无污染( 排放物为水) 的优点,但现阶段, 燃料电池的许多关键技术还处于研发试验阶段。
我国自主研发的燃料电池电动轿车在必比登世界清洁汽车挑战赛上, 在高速蛇行障碍赛、噪音、排放、能耗、温室气体减排5 个单项指标方面获表现突出。
我国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以清华大学和上海同济大学为中心进行研发工作。
1998 年,清华大学开发了中国首辆高尔夫用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5kW) ,之后清华大学和北京绿能公司、三星公司、丰田公司共同进行了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研发工作。
在上海, 同济大学和上海神力科技公司共同开发了“超越1 号”, 现在已经改进至“超越3号”。
2005 年, 生产了两辆“超越3 号MPV”和两辆“超越3 号桑塔纳3000”; 2006 年, 进行了10 辆“超越3 号”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示范运行。
上海市政府推出了“百千万计划”, 即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普及量2008 年达到100 辆, 2009 年达到1000 辆,2012 年预计达到10000 辆。
另外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
动力蓄电池、高功率镍氢电池、锂离子动力电池性能有了较大提高,已能为整车提供基本符合要求的产品; 燃料电池发动机, 突破了大功率氢- 空燃料电池组制备的关键技术。
轿车用净输出30kW、客车用净输出60kW和100kW的燃料电池发动机, 已在同济大学和清华大学燃料电池发动机测试基地分别通过了严格的测试, 并装车运行; 驱动电机及其控制系统, 已开发出额定功率为60kW、100kW功率等级的客车用驱动电机系统, 可以满足整车行驶性能要求。
3 种类型电动汽车的比较如附表所示。
概括来讲, 电动汽车与内燃机汽车相比有以下优点。
1效率高:对能源的利用, 电动汽车的总效率至少在19%以上( 采用燃料电池时效率远高于这一数值) , 而内燃机汽车效率低于12%, 由此可见, 电动汽车更加节能。
2 环境污染小:电动汽车排出的废气非常少甚至不排出废气, 产生的废热也明显少于内燃机汽车。
3可使用多种能源:可直接利用电厂输出的电能, 也可以通过太阳能、化学能、机械能转化而获得电能。
4 噪音低:即使靠近正在高速运转的电动机也不会感觉到让人不舒服的噪音, 而内燃机的噪音则非常大。
电动汽车尚需解决的问题:若要获得广泛的应用甚至完全替代内燃机汽车, 电动汽车还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1 蓄电池的能量密度、使用寿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 充电时间需要大幅缩短, 即蓄电池要具备快速充电性能。
3 电池以及整车的安全性能。
4 配套设施需要跟进建设, 包括充电站, 未来燃料电池原料的储存与加载设备等。
二:电动汽车的现状1 发达国家与主要汽车集团的电动汽车现状国外著名汽车公司都十分重视研究开发电动汽车,世界发达国家不惜投入巨资进行研究开发, 并制定了一些相关的政策、法规来推动电动汽车的发展。
美国目前正在大力研制和推广使用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和纯电动汽车, 政府能源部与通用、福特和戴- 克三大汽车制造商联合开发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现在, 美国已有7 个州加入了零排放计划, 到规定年限后这些地区销售的汽车必须为零排放, 即只能为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以美国蓝鸟客车公司、英国的FRZAERNASH公司、日本丰田、日本本田为代表的电动客车和轿车已经上市, 英国已有数万辆电动汽车在使用;法国是世界上推广应用纯电动汽车最成功的国家之一, 成立了电动汽车推广应用国家部际协调委员会,巴黎和拉罗舍尔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纯电动汽车充电站网基础设施, 制定了优惠的支持和激励使用电动汽车的政策, 且已经初步形成了纯电动汽车运行体系。
在近年的国际性大型运动会上, 电动汽车也成为各国展示其科技实力和环保意识的工具之一。
亚特兰大奥运会使用了美国蓝鸟客车公司生产的纯电动客车作为公务和电视转播车, 悉尼奥运会购买了英国FRAZER- NASH 公司的近400 辆电动客车作为运动员接送车辆。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领域, 日本丰田公司开发的Prius 和本田公司开发的Insight2 种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已开始批量投放市场。
丰田公司的Prius 销售已在2006 年累计突破150 万辆, 并于2005 年底在我国长春一汽进行了组装生产和销售。
日产公司也于2003 年推出Tino 混合动力汽车, 在日本国内市场上销售了100 多辆。
欧洲各大汽车厂商争先恐后地推出了本公司研制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甚至德国的博世(BOSCH) 等著名的零部件公司也积极与大汽车公司联手开发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
美国已有近20 个城市试验使用混合动力电动公交车, 瑞典、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国计划在9 个欧洲城市开通混合动力电动公共汽车线路。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斩露头角, 国外企业界纷纷组成强大的跨国联盟, 以期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
如日本丰田与美国通用公司, 日本东芝公司与美国国际燃料电池公司, 德国BMW公司与西门子公司, 雷诺汽车公司与意大利De Nora 公司分别组成联盟开发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本田也已投资数亿美元开发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其中, 以加拿大的巴拉德、美国的福特、德国的戴姆勒- 克莱斯勒联盟(XCELLSIS)最具代表性, 该联盟投资10亿加元开发生产电动汽车用燃料电池动力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