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动力学基础及光化学反应(精)

合集下载

光化学反应的机理和动力学研究

光化学反应的机理和动力学研究

光化学反应的机理和动力学研究光化学反应是指在光照条件下,物质分子通过电子跃迁而发生化学反应的一种过程。

光化学反应在自然界和工业生产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如光合作用、光催化反应、光敏材料的制备等。

光化学反应的机理和动力学研究是深入理解光化学反应规律和应用的基础。

一、光化学反应机理的研究光化学反应的机理研究主要涉及分子的能级结构和光激发过程中的电荷转移。

其中,分子的能级结构决定了分子在不同波长光照射下的吸收和发射光谱,从而影响反应的速率和效率。

电荷转移则是指在分子受到光激发后,电子自基态跃迁至激发态,从而形成电子对,并通过电子对间的电子转移或电荷重新组合而产生化学反应。

在光化学反应机理的研究中,比较重要的方法是通过光敏化剂或荧光探针来观察反应中的中间体和活性离子的产生与转化过程。

例如,许多有机合成反应需要通过紫外光激发光敏化剂,从而生成自由基、离子或激发态分子,进而实现反应。

此外,荧光探针也可以被用于研究生物大分子的内部动态过程,通过测试荧光的变化,了解分子结构和功能的相互关系。

二、光化学反应动力学的研究光化学反应的动力学研究主要关注反应速率、反应机理及对反应物和环境的敏感性等问题。

光化学反应的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光源强度、波长、反应物浓度等。

此外,受温度、氧气浓度、pH值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光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也会发生变化。

在光化学反应动力学的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紫外可见光谱学和荧光光谱学。

通过测定反应物和产物的吸收光谱或荧光光谱,可以得到反应速率的变化和产物生成的过程。

此外,压力跟踪光谱法和快照光谱法也是常用的研究方法,通过追踪反应的光谱变化,了解反应动力学的细节。

三、未来的发展趋势在未来,随着现代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光化学反应的研究将会日益深入。

其中,高能分辨率和灵敏度的紫外光电子能谱技术、光电子跃迁动力学的超快光谱学技术、原子力显微镜和单分子荧光成像技术等都将为光化学反应的机理和动力学研究提供更多的手段和实验条件。

化学动力学

化学动力学

化学动力学化学动力学的概述化学反应动力学主要研究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即反应速率的研究,包括反应快慢的描述,影响反应速率的各种因素。

二是对反应机理的阐述,确定反应的历程,用所建立起来的理论来解释实验得到的结论。

化学反应进行的动力学描述 一、反应速率我们如何对一个反应进行的快慢进行描述呢,注意到反应进度ξ是描述一个反应进行程度的物理量,如果建立起来ξ与时间t 的关系,我们就可以确定出一个反应进行的快慢。

那么t∂∂ξ就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反应的快慢,称之为化学反应的转化速率。

我们常用的描述反应快慢的物理量是化学反应速率r=tV ∂∂ξ1,即单位体积内反应进度随时间的变化率。

对于上式,若V 不是t 的函,那么则可以放入微分号内,写成r=tc t V n t V BB B B ∂∂=∂∂=∂∂ννξ1)()(其中νB 表示化学计量数。

对于不同的物质来说νB 是不同的,若有反应αA →βB+γC ,我们定义r A = -tc A∂∂α1为A 的消耗速率,或r B = t c B ∂∂β1的生成速率。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一个反应来说不同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是相同的,但是各自的生成(消耗)速率是不同的,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

对于气相反应,我们还可以通过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来写出它的用压力表示的速率表达式,以及换算关系。

二、速率方程我们确定了描述反应快慢的物理量——化学反应速率,那么这个速率与什么有关,具体的关系又是什么呢?这个关系就是速率方程。

对于反应αA+βB=γC+…来说,其速率方程为,r=k[c A ]a [c B ]b ,其中的r 为整个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若针对某一具体的物质应为r A =k A [c A ]a [c B ]b ,其他物质的表达形式与之类似。

其中,k 称为速率常数,只与温度有关,a 和b 为对应浓度的指数,与α和β一般不等。

只有在基元反应中,才相等。

a+b 称为反应级数,对于任何一个能写成上述简单速率方程的表达式,都是成立的,无论基元反应还是非基元反应。

化学反应动力学-第九章-光化学反应动力学

化学反应动力学-第九章-光化学反应动力学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返回
一、光化学反应的基本特点
所有的原子或分子都可以吸收可见光、紫外线或 真空紫外线波长范围的光。吸收光子的同时,使 原子核周围的电子发生重排。即把电子从所占有 的较低能量的轨道激发到未占有的较高能量的轨 道上,电子重排只能引起一种形式激发态分子的 微小变化,而这种激发态分子多半可能通过发射 荧光或者碰撞失去它的电子能变成基态分子,即 又变成了正常电子状态的分子。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返回
一、光化学反应的基本特点
2.光量子 光束是光子流,即量子流。换句话说,光束被认为 是一束能量。光子没有静止质量,但是它具有特
定数量的能量ε,这个能量与光的频率有关,用普
朗克关系式表示如下: h
分子以单个量子的形式吸收光,它吸收光子的能 量形成激发分子,利用上式,可以计算光子的能量
只能按着一个单位数而改变。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返回
一、光化学反应的基本特点
此外,对于双原子分子,为了吸收辐射,它必须是 不对称的,因此,HCl 分子存在红外活化作用,而 N2 分子却没有。多原子分子具有一个以上的振 动状态,它们通常吸收红外辐射。对于某些对称 的分子如CO2,由于某种振动破坏了它们的对称 性,结果也可以吸收红外辐射。此外,多原子分子 的振动状态可以单独或者一起被激发。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返回
一、光化学反应的基本特点
因此,从激发态到产物的选择余地也就更大,特 别是当受激分子的产物是能量较高的自由基或 存在应力作用的环状化合物时,更是如此。而 从基态形成这类产物,虽然并不是绝对不可能, 但往往要困难得多。这就是电子在分子中的状 态不同,所造成的化学反应能力上的差别。
上一内容

光化学反应的动力学研究

光化学反应的动力学研究

光化学反应的动力学研究光化学反应是指在光的照射下,分子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光化学反应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例如光合作用、光降解等。

了解光化学反应的动力学过程对于研究材料的性能优化以及环境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光化学反应的动力学研究,包括反应速率常数的确定、反应机理的揭示以及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1. 反应速率常数的确定光化学反应的速率常数是衡量反应速率的重要指标。

在光化学反应的研究中,我们通常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或者荧光法来测定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变化,进而得到反应速率。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光致发光法(PL)来测定反应物的浓度变化。

通过比较实验室条件下的反应速率与实际应用环境中的速率,可以为光化学反应的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2. 反应机理的揭示了解光化学反应的机理对于进一步优化反应条件具有重要意义。

在研究光化学反应机理时,我们通常采用激发态分子动力学、量子化学计算及光谱学等方法。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揭示分子在激发态下的转化路径以及反应中间体的形成。

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荧光光谱、红外光谱等手段来研究反应过程中的分子结构变化。

这些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光化学反应的机理,指导相关领域的应用研究。

3.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为了更好地理解光化学反应的动力学过程,研究人员通常会建立数学模型来描述反应速率与温度、光强度、反应物浓度等因素的关系。

其中,最为常见的是简单反应级数模型和反应动力学微分方程模型。

通过实验数据的拟合和计算,我们可以确定反应的动力学模型,并预测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

这在工业领域的过程控制以及环境修复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4. 光化学反应与环境修复对于环境修复领域而言,光化学反应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

例如,光催化材料的开发可以利用光化学反应的能量转化,将有害物质光催化分解为无害物质。

此外,光氧化反应可以将有机污染物通过光照氧化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对于工业废水、废气的处理以及土壤污染的修复,光化学反应在环境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光化学反应机理

光化学反应机理

光化学反应机理
是指在光的作用下发生的化学反应,是化学和光学的交叉领域。

的研究不仅可
以提高化学反应的效率,还可以探索光的本质和原理。

光化学反应的原理是利用光的能量将分子激发到高能量状态,使其发生化学反应。

光化学反应的机理涉及到能量转移和电子转移过程。

能量转移是指光的能量被吸收后被转移给分子,从而使分子激发到高能量状态。

这个过程需要分子具有吸收光的能力,这个能力称为分子的吸收光谱。

分子的吸收光谱不仅可以用于研究分子的结构,还可以用于研究分子的。

电子转移过程是指光的能量被转移给分子的电子,在过程中形成离子或自由基,从而触发分子的化学反应。

光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产物都是由离子或自由基组成的。

这个过程不仅涉及到分子的电子结构,还涉及到分子之间的电荷传递过程。

光化学反应还涉及到化学反应动力学和热力学过程。

化学反应动力学是指化学
反应速率和反应机理的研究,热力学是指反应物和产物的能量变化和热力学稳定性的研究。

这些研究都可以用来解释光化学反应的机理和产物的生成。

的研究对于化学合成、环境保护、光化学能源等领域都有重大意义。

比如说,
利用光催化剂或光敏剂促进化学反应可以提高反应效率或产率。

光化学反应还可以用来研究环境中的污染物转化和降解。

此外,利用光化学能源可以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从而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总之,是一门涉及到化学和光学的交叉领域,对于理解光的本质和化学反应机
理有重大意义。

的研究可以提高化学反应效率、实现环境保护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是现代化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化学反应的反应动力学

化学反应的反应动力学

化学反应的反应动力学化学反应是物质转化的过程,其中反应速率是一个重要的性质。

反应动力学研究的就是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旨在揭示反应速率与反应条件和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介绍反应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影响因素以及实验方法。

一、反应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反应速率指的是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变化量。

反应动力学则是研究反应速率与反应条件和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

反应速率可以用反应物消失速率或产物生成速率来表示。

1. 反应物消失速率(消失相速率):当反应物A以浓度a参与反应,反应速率可以用A消失的速率来表示,可以用下式表示:v = -(Δ[A] / Δt)其中,v表示反应速率,Δ[A]表示反应物A浓度的变化量,Δt表示时间的变化量。

2. 产物生成速率(生成相速率):当产物B以浓度b生成,反应速率可以用B生成的速率来表示,可以用下式表示:v = (Δ[B] / Δt)二、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反应速率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浓度、催化剂等。

1. 温度:温度对反应速率有显著影响。

一般来说,温度升高会使反应速率增加,因为高温下分子动能增加,反应物分子的能量更容易达到活化能,促使反应发生。

2. 浓度:反应物浓度的增加会导致反应速率的增加。

这是因为反应物浓度越高,其中的分子碰撞的次数越多,发生反应的几率也就越大。

3. 催化剂: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提高反应速率。

它通过提供一个新的反应途径,降低了反应物分子之间的碰撞能量要求,使得反应更容易进行。

三、实验方法反应动力学的研究通常采用实验方法来获得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

1. 初始速率法:通过在反应初期测量多个不同浓度下的反应速率,可以得到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

这种方法需要在反应初期进行测量,比较适用于反应物快速消耗的反应。

2. 变温法:通过在不同温度下测量反应速率,可以研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变温法需要控制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温度来观察反应速率的变化。

化学反应动力学的基础知识

化学反应动力学的基础知识

化学反应动力学的基础知识化学反应动力学是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反应机理以及反应难易程度的重要分支学科。

它通过实验方法、理论分析以及计算机模拟等手段,探究化学反应中的原子、分子之间的物质转化过程及机理。

化学反应动力学的发展史也与人们对化学反应认识的深化和加强密不可分。

以下从反应速率、速率常数、反应级数、速率方程、温度效应等方面介绍一些化学反应动力学的基础知识。

一、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失量或产物生成的量。

反应速率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化学反应的快慢。

为了研究反应速率,通常要对反应物的浓度进行监测,以便得出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并在当中寻找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二、速率常数速率常数是定义在特定的温度下,各相同级数的反应物在单位时间内消失(或生成)的物质数与各反应物浓度乘积的积的比值。

在一定的反应条件下,速率常数是不随反应进行而改变的,与反应物的浓度及反应温度有关,在化学反应的机理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三、反应级数反应级数是指一个反应中某一物质浓度与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

简单来说,就是反应速率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变化而变化的趋势。

反应级数可以分为单级反应、双级反应、多级反应等。

对于不同类型的反应,反应级数的表达式也不同。

四、速率方程速率方程是指通过实验手段所测得的反应速率与各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式。

速率方程的表达式可以通过实验方法或理论研究的手段得出,在化学反应过程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常情况下,速率方程可以分为一级反应、二级反应及其他级数反应。

在一些具有明显反应机理的反应当中,通过理论分析可以得到该反应的速率方程,从而加深对该反应的理解。

五、温度效应温度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以通过理论或实验方法进行研究。

实验表明,恒定压力下,反应速率大致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且不同反应速率的温度变化趋势可能不同。

根据阿累尼乌斯方程以及各分子在温度变化下的动能变化规律,可以得出“油滴实验”式、光化学反应式等与温度效应相关的化学反应机制。

化学反应动力学及其在化学合成中的应用

化学反应动力学及其在化学合成中的应用

化学反应动力学及其在化学合成中的应用化学反应动力学是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及其随外界条件而变化的科学分支。

化学合成是化学领域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通过设计和优化反应条件,可以有效地实现目标分子的高效合成。

而化学反应动力学正是化学合成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

本文将从动力学基础、反应机理、条件影响和应用案例等方面综述化学反应动力学及其在化学合成中的应用。

一、动力学基础化学反应速率体现了反应中化学物质的变化速度。

通常情况下,化学反应速率可以通过反应物消耗或产物生成的速率来描述。

例如,一个关于自由基反应(R + X → RX)速率的示例:v = k[R][X]其中,k是速率常数,[R]和[X]分别表示反应物R和X的浓度。

式中方括号表示浓度,v表示反应速率。

这个公式说明了反应速率取决于反应物的浓度以及反应物的相对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化学反应动力学则是研究反应速率与反应条件、反应物性质、反应机理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如下所示,图1展示了不同浓度下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这种变化情况就是化学反应动力学所要研究的内容。

二、反应机理反应机理是反应过程中物质分子的组成和排列方式变化的描述。

反应机理可以描述反应速率的表达式以及反应体系中各分子组成的变化情况。

其中,反应的步骤越多且步骤之间转化产品的速率越快,反应的速率就越快。

例如,下面是一个简单的反应机理示例:X + Y → M (慢速)M + P → Q (快速)其中,第一个反应步骤速率较慢,且离最终生成物有较远的距离,需要化学物质在此等待,等到下一步骤快速转化生成物质Q。

因此,这个反应机理的速率表达式应该写成:v = k [X][Y][M]其中,[X], [Y]分别是反应物X和Y的浓度,[M]是中间产物M 的浓度。

注意,[M]在最后一步转化中也可能如果快酶时出现。

三、条件影响在不同的条件下,化学反应速率也会发生变化。

这些条件包括温度、压力、光照等等。

下面是这些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温度:温度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碰撞理论
活化能:只有能量达到 或超过某一能量低限Ea 的分子间的碰撞,才有 可能发生化学反应,此 最低能量Ea称为活化能
碰撞理论
方位影响:只有分子在一 定方向上的碰撞才能完 成化学反应
NO2(g) +CO(g)→NO(g) + CO2(g)
无效碰撞 有效碰撞
化学反应速率
总结: k=ZPf=ZPe^(-Ea/RT) 式中, Z是总的碰撞次数,P是方位因子, f是能量因子,k称为反应的速率常数
(R1) (R2) (R3)
设O(1D) 浓度稳态近似,有OH生成率POH:
POH
2k3[O(1 D)][H 2O]
k
2
[M
2J1k3 ] k3[
H
2O]
[O3
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的大师谢苗诺夫
Nikolay Semyonov 1896~1986 尼古拉依·尼古拉那维奇·谢苗诺夫是杰出的苏联化学家、是苏联 建国后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学者。
谢苗诺夫的重大贡献是发展了 链反应 理论。谢苗诺夫因研究化学动力学,与C.N. 欣谢尔伍德 共获1956年诺贝尔化学奖。他还曾获列宁勋章。著有《链反应》和 《化学动力学和反应能力的若干问题》等书。
A=K.l.c
K-吸收系数
光化学反应动力学
光化学反应的机理一般包括初级反应过程与次级 反应过程。
初级反应过程包括化学物种吸收光量子,形成激 发态物种A+ hv-A*,随后激发态物种进一步发生 反应的各种过程(如光解、辐射跃迁等)。
次级反应过程:初级过程中形成的产物之间进一 步发生反应,或初级过程形成的产物与其他物种 发生反应。
也常用其另外一种形式:lnk=lnA-Ea/RT (对数式)。 据此式作实验数据的lnk~1/T图为一直线,由斜率可得表观活 化能Ea,由截距可得指数前因子A。
将对数式微分可得: dlnk/dT=Ea/RT (微分式),如果温度变化 不大,Ea可视为常数,将微分式作定积分可得不同温度下的 反应速率常数与其相对应的温度之间的关系。
光化学与热化学反应的区别:
(1)热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来自反应物分子的热碰撞; 而光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来自辐射的光子能量;
(2)恒温恒压下,热化学反应总是使体系的自由焓降低; 许多光化学反应体系的自由焓是增加的;
(3)热化学的反应速率受温度影响较大;而光化学的反应 速率受温度影响较小,有时甚至无关。
k2[Cl][H2]
k3[H][Cl2] 2k4[Cl]2[M]
0
(2)
d[H] dt
k2[Cl][H2
]
k3[H][Cl2
]
1/ 2
0
将(3)代入(2)得:
[Cl]
k1 k4
Cl2 1/2
(3) (4)
用稳态近似推导直链反应速率方程
将(3), (4)代入(1)得:
1/ 2
d[HCl] dt
a,b分别为A,B物质的反应级数 a+b是反应的级数
反应级数 n
① n 反应了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n=0
r与c无关
n>0
c↑
r↑ (多见)
n<0
c↑
r↓ (少见)
② n可为正、负整数、分数甚至为零
反应级数
零级反应 反应速率是常数,与反应物浓度无关。 一级反应 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的反应。 二级反应 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的平方(或两种物质浓
阿伦尼乌斯公式的推导:它是由路易斯的有效碰撞理论作为前提的。
四、反应速率和温度的关系
碰撞理论:反应物分子必须碰撞才能反应, 反应速率与碰撞频率成正比;
碰撞频率: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分子的 碰撞次数;
有效碰撞:并非分子间的每一次碰撞都能 发生化学反应,将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碰撞 称为有效碰撞。
两个分子碰撞发生反应时,需要考虑两个因素:
总包反应 实验测定的速率方程
快平衡 慢
用稳态近似法求碘原子浓度
1 2
d[I] dt
k1[I2 ][M]-k-1[I]2[M]-k2[H2 ][I]2
0
反应机理: (1) I2 M ƒ
2I M
[I]2 k1[I2 ][M]
(2) H2 2I 2HI
k1[M] 2k2[H 2 ]
r
k2[H2 ][I]2
链反应的主要步骤
(1)链引发(chain initiation)-自由基生成
1. 气处相于断稳链定:态的2分Cl子 吸M收了外界C的l能2 量M,如加热、
光照,加引气发体压剂力,较大使时它占优分势解成自由原子或自由基等活 性传递物。活化能相当于所断键的键能。
(2)2.链器传壁递断(链c:hain Cprlopa器ga壁tion)-湮自灭由基传递
第三章 化学动力学和光化学基础
一、化学反应速率方程
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及反应机理的科学。
化学反应速率定义:表示为反应物(或产物) 的浓度变化与变化时间的比率。
化学反应速率=
反应物(产物)浓度变 化 时间
反应机理:化学反应所经历的途径。
二、基元反应和质量作用定律
基元反应
反应物分子在碰撞中一步直接转化为生成物 分子的反应;
光化学基本定律
1.光化学第一定律
只有被体系内分子吸收的光,才能有效的引起体 系内的光化学反应,但并非说吸收的光一定能引 起化学反应
2.光化学第二定律
在初级过程中,一个被吸收的光子只活化一个分子。
光化学基本定律
3.比尔-朗伯定律
当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通过某一均匀非散射 的吸光物质时,其吸光度(A)与吸光物质 的浓度(c)及吸收层厚度(l)成正比。
k1k2[H2 ][I2 ][M] k1[M] 2k2[H2 ]
快平衡 慢
因为(1)是快平衡,k-1很大;(2)是慢反应,k2很小,
分母中略去2k2[H2]项,得r :k1k2
k1
[H
2
][I
2
]
k[H
2
][I2
]
与实验测定的速率方程一致。
光化学反应动力学
由分子、原子、自由基等吸收光子后发生的反应 称为光化学反应。
一步完成,无中间步骤;
构成化学反应途径的基本单元。
但绝大多数的化学反应往往需要几个步骤才能完成,即 要通过几个基元反应后才能最终转化为生成物。
氢与碘的反应
H2 I2 2HI
r
1 2
d[HI] dt
k[H2
][I2
]
总包反应 实验测定的速率方程
反应机理:
(1) I2 M ƒ 2I M (2) H2 2I 2HI
活被性器壁;吸或收与器,造壁成相反碰,应CH形停2止成。稳CH定2 分 R子 ,放RC出H的2C能H量2
链反应的类型
直链反应:
支链反应:
稳态近似
假定反应中间产物的浓度可认为保持不变, 这种近似处理的方法称为稳态近似,一般活泼 的中间产物可以采用稳态近似。
d[活性中间物] 0 dt
用稳态近似推导直链反应速率方程
首先,分子运动速度不同,分子发生碰撞时的能量不 同。对于大多数反应来说,反应发生时需要克服一定 的能垒(能阈)。能垒来源于同时发生的旧键断裂和 新键形成的净的能量效应,这一能量差即为能垒。需 要通过其他途径提供足够的能量来克服能垒的才能使 其反应发生。
其次,即使反应分子碰撞时具有足够的能量来克服能 垒,反应也不一定会发生,这是因为分子相互碰撞的 角度也很重要。
快平衡 慢
各基元反应速度有快有慢,整个反应的速度应取决于慢反应 的速度,该慢反应称为定速步骤,或称该反应的控制步骤。
质量作用定律
质量作用定律:在一定温度下,基元反应 的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及其化学计量数 次方的乘积成正比。
如有基元反应 aA+bB→→产物,其质量作用定 律的数学表达式即速率方程为:
度的乘积)成正比的反应。
例 2NO + Br2 → 2NOBr
实验
初始浓度
速率mol\(L·S)
NO
Br2
1
0.10
0.10
12
2
0.10
0.20
24
3
0.10
0.30
36
4
0.20
0.10
48
5
0.30
0.10
108
比较实验1,2,3可知反应对Br2是1级的 比较实验1,4,5可知反应对NO是2级的
或原子团,强氧化性。
A : B h、热 A B H 2O 抢电场 H OH H 2O2 h 2 OH CCl3F h CCl3 Cl
A : B 热 A : B H 2O(l) H OH
通过自由基生成而引发的反应称自由基反应。
链反应:
Cl2 h 2Cl
Cl CH 4 CH 3 HCl CH 3 Cl2 CH 3Cl Cl
链反应(Chain Reaction)
欣谢尔伍德,C.N. Cyril Norman Hinshelwood 1897~1967
英国化学家
欣谢尔伍德主要从事 化学动力学 方面的研究。欣谢尔伍德发现一部分火药分 解和氢氧生成水等反应是按照 链反应 机理进行的。细菌的繁殖也属于链反应或支 链反应。欣谢尔 伍德因研究化学反应动力学的贡献而与H.H.谢苗诺夫共获1956年 诺贝尔化学奖。 著有《气相化学反应动力学》
(1) Cl2 M 2Cl M
从H2 Cl2 2HC(l的 2) 反Cl应 机 H2理 HCl H
d[HCl] dt
k2[Cl][H2
由稳态近似,有以下方程
]
k3[H((43][))CH2l2C]l
Cl2 HCl Cl (1)
M Cl2 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