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保健常识
脊椎保健一二三

脊椎保健一二三
多数颈椎病由于脊椎受过扭﹑撞等急性损伤处理不当,或由长期处于某种不良姿势发展而来。
许多白领阶层过度使用脊椎而不知维护,使脊椎病成为其第一健康杀手。
脊椎保健包括:①运动虽然能煅炼身体,应防止运动性创伤。
②学习和工作中,克服生活和工作中的不良姿势。
③重视诊治脊柱早期的和轻微的损害,以免加速脊椎退行性变,促其发展成脊椎病。
多数颈椎病由于脊椎受过扭﹑撞等急性损伤处理不当,或由长期处于某种不良姿势,如伏案工作等所致慢性劳损(静力性损伤)发展而来。
许多白领阶层过度使用脊椎而不知维护,使脊椎病成为其第一健康杀手。
脊椎保健包括:①运动虽然能煅炼身体,但是也会因为运动不当而发生损伤。
青壮年人在锻炼时应防止运动性创伤。
②学习和工作中,要重视预防慢性劳损,加强脊柱的保护,克服生活和工作中的不良姿势,避免由长期姿势不良造成慢性劳损,以致椎间关节失稳。
某些必须在不良姿势下长时间工作者,建议在工间或业余时间做相反的平衡运动。
例如长时间伏案工作者,提倡每小时作一次昂首,左﹑右转颈,同时扩胸几次。
对喜爱在床上或沙发上半卧位看电视或看书,将颈﹑背靠在床栏上,使自己处于过度屈位,或扭转姿势,如此容易损伤颈、胸椎间软组织。
一旦引发错位,损害交感神经,临床上就会出现胸闷、心悸、头昏、失眠、背痛﹑手麻、多汗、乏力等症状。
③重视诊治脊柱早期的和轻微的损害,以免加速脊椎退行性变,促其发展成脊椎病,有车祸﹑落枕﹑颈拉扯等损伤后,青少年的驼背、脊脊柱轻度变形、侧弯,此时虽无症状,却已是发病早期,宜及早矫正。
脊柱和腰的保健常识

脊椎保健大师告诉你最简单的脊椎保健技巧脊椎保健大师告诉你最简单的脊椎保健技巧正常人或多或少都有些脊椎的缺点,此时如能透过正确的维护,做定时保养,对健康获益良多;但一般整脊技术都强调治疗,保养的技巧就必须细致精确,才不至发生负面效果。
很多人懂得正确的姿势和运动来保健脊椎,但很多运动反而造成脊椎的伤害,如网球和蓝球等。
很多脊椎的问题都需要整体调养,才可根本解决,每人脊椎结构、韧带组织都不一样,经常遇到颈椎韧带松弛者,必常‘落枕’,需教育他们配合‘体内调养’,并做‘相关配合运动’,如此才能根治‘落枕’的问题;脊椎就如电线杆,韧带好比四周支撑的钢索,钢索的粗细度及弹性够,当然电线杆就不易歪斜。
保养脊椎的运动:一般来说,游泳是最不伤害到脊椎的运动,但不是游泳就没有脊椎的问题。
任何运动都有其优缺点,国民健康操是良好的保健方式,有些瑜珈的动作要注意每人结构的差异,切勿勉强自己而受到伤害,最好有专家指导量身订做的运动,从根基强化架构,可一劳永逸。
很可惜现代很多人把自己看成植物,当然得到健康将大打折扣。
1、退着走“退着走”就是连续地向后退着走路。
这一治疗方法有些类似太极拳中的“倒撵猴”动作。
慢性腰痛患者的腰痛,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腰部的肌肉力量、韧带强度不够,腰椎的稳定性差引起的。
进行“退着走”的锻炼能增强腰背肌群的力量,加强腰椎的稳定性及灵活性。
而且,在退着走时,腰部肌肉有节律地收缩和放松,可使腰部血液循环得以较好改善,有助于腰部组织新陈代谢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较好的治疗作用。
“退着走”动作较简单,掌握容易,尤其适合中老年人采用。
疾病发作期不主张“退着走”运动疗法,“退着走”期间要有人监视,谨防摔倒。
一般以每次“退着走”以后,稍事休息疲劳感即可消失。
具体的方法有以下两种:(1).叉腰式(2).摆臂式。
“退着走”一般可每日早晚进行2次,每次20分钟。
选择的场地要平坦、无障碍物,锻炼时要尽可能挺胸并尽量后抬大腿。
背部养生专业知识以及方法

背部养生专业知识以及方法背部养生专业知识以及方法背部健康与否,往往赢接反映着脏腑是否正常运转。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背部养生专业知识以及方法,希望大家喜欢!背部养生专业知识以及方法1背部养生专业知识1、大椎突出、色素沉着。
肩颈长期劳损,易引发肩周炎,肩颈经络不通,脑部供血供氧不足,容易头晕头痛,心慌胸闷。
长痘:——肠道宿便便堆积,毒素代谢缓慢,便秘、腹胀、肠鸣。
2、肺区。
毛孔粗大、色素沉着:——肺功能减弱,易引发鼻咽问题,鼻炎、咽炎、候咙,干痒、易上火、胸闷气短。
3、心区。
毛孔粗大、色素沉着、长痘:——心火旺,有心事,浅睡多梦,心悸,心慌,手脚冰冷。
4、肝区。
明显凸起:——肝火旺、心情抑郁或脾气暴躁,面黄,口苦,目赤干涩,解毒功能弱,易引发洒精肝,脂肪肝,胆结石,两肋满胀,后背发沉,容易小叶增生,乳腺增生,手脚冰冷。
5、脾区。
推膀胱经时更容易判诊,有气节、肿胀:——肤色暗黄、皱纹明显、胃口不好、胃火或胃寒、口臭、胃胀胃疼、打嗝反酸,肌肉松弛、易淤青,月经不调。
6、肾区。
发黑、色素沉着、肾虚纹、腰眼深:——肾气不足,易脱发,记忆减退,睡眠质量不高,夜尿频繁,易受惊吓,黑眼圈,眼袋明显,耳鸣,易浮肿,怕泠,手脚冰,内分泌失调,月经不调,妇科疾病,夫妻生活不和谐,性冷淡,不孕不育,腰酸背痛,下肢循环不好。
7、妇科。
八髎穴突出、发青、发黑、长痘:——内分泌失调、宫寒、月经不调、崩漏带下、赤白带下、子宫背部养生区的保健方法1、晒背取暖:避风晒背,能暖背通阳,增进健康。
2、衣服护背:平时穿衣服注意保暖,随时加减,以护其背。
3、捶背:捶背又分自我捶打和他人捶打。
本法可以舒经活血,振奋阳气,强心益肾,增强人体生命活力。
4、搓背:搓背也分自我搓和他人搓。
自搓可在洗浴时进行。
以湿毛巾搭于背后,双手扯紧毛巾两端,用力搓背,直至背部发热为止。
注意用力不宜过猛,以免搓伤皮肤。
搓背法有防治感冒、腰背酸痛、胸闷、腹胀之功效。
(精品)医学常识脊椎PPT课件

25
S │薦椎 Co │尾椎 主排泄系統
n 如直腸、肛門、攝護腺,其神經系統受 壓迫可能發生如下:攝護腺炎、大小便 失禁、不耐久坐、痔瘡。
26
善待自己
首先就要
保健脊椎
27
為何脊椎 會出問題?
28
脊椎的周圍,有許多不同的韌帶和肌肉包 圍著,形成嚴密的保護,在正常的活動下, 不大會有問題,但如果受外力撞擊、車禍、 跌倒、搬重物、坐姿不正、不良習慣、劇 烈運動、營養失衡…都有可能造成脊椎的 移位,進而壓迫神經,造成不適?
當脊椎發生了問題而壓迫到神
經,其相對的器官或肢體 亦會
受到影響。因此當醫生針對頭 痛醫頭,腳痛醫腳,施予適當 的處理後,仍未有明顯改善時 就必需要注意是否是
脊椎 出了問題!
11
頸椎七節的八對神經,影響到 五官、頸、肩、肘、手及腦神經
n C 1 │頭痛、失眠、高血壓、倦怠、眼睛酸脹、記憶力衰 退、焦燥不安、發燒。
保健脊椎 健康一生
紐西蘭新生命慈善基金會
報告人:陳閩雄
1
2
保健脊椎的重要性
3
脊椎是人體的中軸,垂直於骨盤上,支撐起 肩膀、上肢及頭部。
4
人體的脊椎,是 由 7節頸椎. 12 節胸椎. 5節腰 椎. 薦椎.尾椎連 接而成,椎骨 與椎骨之間, 就有一個椎間 盤夾在其中
5
認識脊椎的解剖構造
6
脊髓是 訊息傳遞 之 高速公路
12
如 何 判 斷 頸 椎 問 題
13
正常頸椎為63.5°之
圓弧,
(1)照X光,能清楚看清曲線正常 與否。
像英文「C」
14
n (2)側面看一個人,觀察其 外耳孔和肩膀肩峰是否為一 直線
脊椎保养小常识

脊椎保养小常识
脊椎是人体的支柱,它承担着身体的重量和运动的负荷。
因此,脊椎的健康对于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脊椎保养的小常识,帮助您保持脊椎的健康。
1.正确的坐姿和站姿
长时间的坐姿和站姿会对脊椎造成很大的压力。
因此,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非常重要。
坐姿时,应该让脊椎保持自然弯曲,双脚平放在地面上,不要交叉。
站姿时,应该让脊椎保持直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
2.适当的运动
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加强脊椎的肌肉和韧带,从而保持脊椎的健康。
建议进行一些低强度的运动,如散步、瑜伽、游泳等。
3.正确的睡姿
正确的睡姿对于脊椎的健康也非常重要。
建议睡在硬床上,让脊椎保持自然弯曲。
同时,不要使用过高或过低的枕头,以免对脊椎造成压力。
4.避免长时间低头
长时间低头看手机或电脑会对脊椎造成很大的压力。
建议每隔一段
时间就站起来活动一下,或者使用一些支架来提高手机或电脑的高度。
5.保持良好的心态
压力和焦虑会导致肌肉紧张,从而对脊椎造成压力。
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冥想、放松等方式来缓解压力和焦虑。
脊椎的健康对于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适当的运动、正确的睡姿、避免长时间低头和保持良好的心态,可以帮助保持脊椎的健康。
脊柱保健知识ppt课件

运动的注意事项(一)
运动要有规律,强度应循序渐进,由低到中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并合理安排时间 避免高强度运动,防止意外伤害 随身携带易于吸收的碳水化合物食物,如软
饮料、葡萄干,以备出现低血糖情况下食用
54
运动的注意事项(二)
穿着舒适合脚的鞋,并注意足部护理 锻炼前多饮水 如运动前血糖较低,应先加餐 运动会引起食欲增加,消化功能增强,应注意
48
重点运动项目简介 —祖国传统体育
太极拳
各式简化太极拳 杨式太极拳、陈式太极拳、孙氏太极拳、吴氏
太极拳、武式太极拳
八段锦 易筋经 华佗五禽戏 其它健身气功
强壮功、内养功、站桩功、六字诀等
49
运动时间
可自10分钟开始,逐步延长至30—40 分钟,其中可穿插必要的间歇时间
日常所见的驼背、侧弯、过度肥胖、怀孕等姿势不良, 容易引起肌力失调,破坏脊柱的动力平衡,甚至形成 结构性改变
再加不合适的床铺、坐椅、衣服、鞋靴及工作中用力 体位不当,都是引起姿势性腰痛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良的姿势和体位可逐渐破坏 体态平衡,并不需明显的外伤史,就可以引发颈腰背 痛。所以,养成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姿势与体位对预防 腰背痛具有重要意义。
脊柱伤病是人类常见病痛
背痛的发生仅次于呼 吸系统疾病
84%的人一生之中会遭遇 腰痛
疼
痛
和
功
高发病率
能 障
碍
1
颈椎病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高发 病率 趋势
2
年轻化趋势
3
4
脊柱的运动-屈伸
5
脊柱的运动-侧屈
6
7
8
9
脊椎保健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级保健阶段
这个阶段有的人也叫做“转折期”,一般需要3~5周。
从脊椎保健的观点来讲,这个阶段的保健基本上调整了比较轻或者是发生不久的半脱位,所以身体能够开始自然的修复了。
在这个阶段,您以前的不适或不舒服的症状开始减轻、好转,甚至消除。
第二阶段:康复阶段
在完成第一个阶段的调整后,马上进入第二个阶段的调整。
这个阶段一般需要4~8周,调整主要针对较深的、时间比较久的和潜在的半脱位。
在这个阶段您的身体健康状况开始恢复。
第三阶段:常规保健阶段
这是美国脊椎保健与现代医学的不同之处。
定期的常规美国脊椎保健学调整,可以有效的缓解脊椎退化和机体衰老,保持您的整个身体的功能处于最佳状态。
关爱脊椎讲座方案

关爱脊椎讲座方案引言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长时间坐着工作,电子设备的普及也使我们的生活方式变得越来越久坐。
久坐不仅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着消极的影响,还给我们的脊椎带来了负担。
因此,关爱脊椎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话题。
本文将介绍一个关爱脊椎的讲座方案,旨在通过向群众宣传脊椎的重要性、正确的坐姿和脊椎保健方法,促进大众的健康意识。
讲座目标该讲座的主要目标是:1.提高参与者对脊椎健康重要性的认识;2.增加参与者对脊椎损伤的防范意识;3.传授正确的坐姿和脊椎保健方法。
讲座内容和流程1. 脊椎健康的重要性1.1 脊椎的结构和功能介绍1.1.1 脊椎的组成脊椎由骨骼、椎间盘和关节组成。
讲解它们的结构和功能,并通过可视化图像向参与者展示。
1.1.2 脊椎的重要性讲解脊椎对身体的支持和保护作用,以及脊椎健康与整体身体健康的关系。
1.2 常见脊椎问题的介绍1.2.1 脊椎曲度异常介绍脊椎曲度异常的种类和危害,帮助参与者认识常见的脊椎问题,如脊柱侧弯和脊柱前凸等。
1.2.2 脊椎损伤介绍脊椎损伤的危害和预防方法,提醒参与者在日常生活和运动中注意脊椎的保护。
2. 正确的坐姿和脊椎保健方法2.1 正确的坐姿2.1.1 坐姿对脊椎健康的影响介绍错误的坐姿对脊椎的压力和负担,以及正确的坐姿对脊椎健康的重要性。
2.1.2 正确的坐姿指导通过示范和实践演练,教导参与者正确的坐姿方法,包括坐姿的角度、腰部和颈部的支撑等。
2.2 脊椎保健方法2.2.1 日常生活中的脊椎保健介绍日常生活中的脊椎保健方法,如正确的抬重姿势、避免长时间低头使用电子设备等。
2.2.2 运动和休息中的脊椎保健介绍适合脊椎健康的运动方式,如瑜伽、游泳等,并提醒参与者在运动中注意脊椎的保护。
3. 问答环节和总结在讲座的最后,安排一个问答环节,让参与者提问和分享脊椎保健的经验。
同时,对本次讲座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再次强调脊椎健康的重要性。
参与者需求•参与者数量:建议每场讲座控制在30人以内,以便互动和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脊柱是人体躯干的支柱。它位于颈、躯干和骨盆的背面正中,是人体躯干的中轴,起着支撑头颅和构成支撑胸腔、腹腔、盆腔脏器的骨干,同时也是上下肢的支持者。有了这条健康的脊柱,你才能“站直了,别趴下”。
保护作用
脊柱有4个弯曲,使脊柱如同一个大弹簧,增加了缓冲震荡的能力,加强了稳定性,在跳跃或剧烈运动时,椎间盘也可吸收震荡,防止颅骨和脑部受到损伤。脊柱与肋骨、胸骨和髋骨分别组成胸廓和骨盆,对保护胸腔和盆腔脏器都起着重要作用。如果没有胸腔的保护,脆弱的心脏和肺脏受伤的几率不知道要大多少倍,形同豆腐的大脑如何还能承受来自各个方向的冲击呢!
正面
脊椎前面(见图1)可以见到各部椎体和椎间盘。椎体的宽2—4胸椎稍变窄,从第5胸椎至骶岬又逐渐变宽,尤其是第10胸椎以下,变化更加明显,这样可以适应人体负重功能的需要。由骶岬向下又迅速缩窄,正常人可见轻度侧弯。椎间盘的厚度亦由上而下逐渐增加。在椎体两侧可见到横突向外侧伸出,上部颈椎横突变化不明显,颈下部至胸上部较长,在胸下段横突又逐渐变短,至第12胸椎和第1腰椎处最明显,向下至第3腰椎处又变长,向下又变短。
症状越来越复杂
脊椎问题不但可以引起颈肩腰腿痛,还可以引起心律失常、头痛眩晕、胃痛腹泻、血压异常、性功能障碍等症状,现在的城市白领越来越多地饱受亚健康之苦,不少原因都是脊椎惹的祸。
症状越来越严重
脊椎问题引起疼痛麻木、行走不便、活动受限,这是很多人知道的事实,但个别严重者在贻误治疗时还能引起中风、瘫痪等严重并发症,这方面知道的人就不多了。脊椎有病不可怕,可怕的是有病还不知情,让其自然发展,以至延误治疗,失去康复的时机。
病发的人群数字越来越庞大
超过人口总人数的10%的人饱受脊椎疾病之苦,且人数不断上升,为目前引起劳动力丧失的主要原因,病发人群中又以城市白领居多。
病发的年龄越来越小
如果一个8岁的小孩告诉你他患有颈椎病,不必惊奇。脊椎疾病不但影响儿童的生理健康,越来越多的小学生会由于颈椎病变影响视力、记忆力、注意力等各种生理功能,甚至还可以影响到儿童的身体发育及心理健康。
脊柱错位的病因
引起脊柱错位的原因很多,可以说,婴儿从刚出生时受产道的挤压,就已可能出现脊柱错位。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由于环境的污染、自身的解剖变异因素、心理状态因素、工作体位、环境等的变化,都有可能引起脊柱错位。
自身解剖因素导致的椎体错位
如椎体变异畸形、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此时有可能出现椎间组织的松弛,在某种外力的作用下,发生椎体滑脱或椎间关节的微小错位,从而压迫血管、神经而出现功能障碍。
的后方;腰椎横突位于关节突的前方及椎间孔的后方。
后面
从后面(见图3)观察脊椎,正中为由椎骨棘突形成的纵嵴。颈椎棘突一般水平向后伸出,并稍向下偏斜,胸上部棘突则斜向后下,胸中部几乎垂直向下,下部胸椎棘突则逐渐趋于水平;腰椎则为水平向后伸出,且棘突间的间隙较大。棘突两侧为椎弓板,由于腰椎棘突水平向后伸出,相邻椎骨椎扳间可以见到较宽的椎板间隙,椎板外侧可以见到由关节突形成的关节柱。
脊柱的姿势
当我们站着的时候
当人体处于站立位时,脊柱因有椎间盘、纵向韧带和横向韧带等连接结构,使其具有一定的弹性。矢面上的生理性曲线也给脊柱带来弹性,所以,脊柱具有承受较大负荷的能力。另外,躯干肌肉不但在活动时能稳定脊柱,并且在任何位置情况下,躯干肌肉都能起到稳定脊住的作用。站立位时,维持其姿势的肌肉只需很小的工作量。脊柱的任何活动,都会产生重力的移动,因此也产生力矩的变动。
脊椎保健常识
于晓
2009-07-20
关注
了解你的脊椎
脊柱由7块颈椎、12块胸椎、5块腰椎共24块椎体和1块骶骨(由5块骶椎骨融合成一块)、l块尾骨(由3—4块尾椎骨融合成一块)组成,通过23个富有弹性的椎间盘和很多活动方向不同的小关节,以及长短不等的坚强韧带连结而成的。因其结构的特殊性,第1颈椎与第2颈椎分别称为寰椎和枢椎。寰枢椎之间以及骶尾椎骨之间没有椎间盘结构。脊柱结构上位于躯体的中心,上端承托颅骨,中部与肋骨相连构成胸廓,下端和髋骨组成骨盆。以下从前面、侧面、后面几个方位来详述。
当我们坐着的时候
当人体处于坐位时,腰椎间盘的负荷要比直立位时为大:其原因是,当坐位时,骨盆处于向后倾斜的位置,这时,腰椎的前凸弧形消失,原在腹侧的重力线则更向前移动,增加了力矩,若躯干向前屈,力矩将更进一步增加。若采用正直的坐位,骨盆前倾,腰椎前凸增加,力距减少,腰椎的负荷也将减少。
当我们躺着的时候
各段椎体的厚度亦有变化:颈、腰椎体均为前高后低,椎间盘的厚度亦为前厚后薄。在胸部,椎间盘亦为前厚后薄,而椎体为前低后高。这是因为,脊椎各部分的椎骨关节面方向和椎间盘的大小、厚度与该部分运动的方向及范围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们还可以看到23对椎间孔,椎间孔呈卵圆形,颈部较小,腰部较大。各椎骨的横突位置也有所不同:颈椎横突位于关节突前方,椎弓的外侧;胸椎横突位于椎间孔及关节突
当人体处于卧位时,脊柱的负荷最小,椎间盘的负荷也最小。因为此时脊柱已经不受自身体重的影响,只因肌肉、韧带仍牵连着脊柱,使脊柱仍有负荷。例如,髋关节伸直时,腰肌将牵拉着椎体,可产生对腰椎的负荷;当髋关节屈曲和膝关节也处在屈曲位时,腰椎因腰肌放松而成平直,这时腰椎的负荷当然就小。因此,放松腰肌是减少腰椎负荷的重要方法。
当我们扭动的时候
脊柱的旋转运动,是围绕着纵轴运动的,由于各段椎骨关节突的方向不同,纵轴的位置也不同。颈、腰段的关节突的关节面近于额状位,其旋转纵轴近于椎间盘的中心。在腰椎关节突呈矢状位时,其纵轴在椎间盘后方。由于各段椎骨关节突的水平角不一,旋转运动在颈椎最大,上胸段尚有活动,腰段最小。
我们的脊椎如此脆弱
平衡作用
脊柱上端承托头颅,胸部与肋骨结成胸廓。上肢借肋骨、锁骨和胸骨以及肌肉与脊柱相连,下肢借骨盆与脊柱相连,正常脊柱可作前曲、后伸、侧曲、旋转等运动。上、下肢的各种活动,均通过脊柱调节,保持身体平衡,一侧上肢可以持重百余斤,而身体仍能保持平衡,这都是脊柱的平衡功劳。
运动作用
完整的脊椎是由26个脊椎骨、23个椎间盘及方向不一、活动范围各异的小关节和许多坚强的韧带所组成,这使脊椎既有坚韧的弹性,又有较灵活的运动能力。每一块脊椎骨头上又有6个关节,可以向6个方向旋转,因而我们的身体可以有两亿种不同方向转动的排列组合,任何一块骨头的错位都有可能造成身体的不适。脊椎的弯曲就像拧毛巾,扭曲达到极限的时候就要出问题。除第1、2颈椎及尾椎外,其余椎骨的解剖结构基本相似,即由1个椎体、2个椎弓根、2个椎板、2个横突、4个关节突和1个棘突组成。椎间盘位于椎体之间,棘突间、横突间和椎板间均有坚强的韧带连接,当脊柱前屈受到压挤时能保持其形态不变,且能限制脊柱的过伸运动。此外,椎体前侧、椎体后侧和棘突之上,分别有3条长韧带,上自枕骨下达骶骨,把29个脊椎牢固地连接在一起,在颈部,棘上韧带形成项韧带,有协助颈肌支持头颈的作用,并有对抗脊柱屈曲的作用。
现代人脊椎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a)生物进化的原因:人类由爬行进化为直立行走,从生物进化角度来说,并不是个很成功的进化。直立的人体,脊椎负担明显增加,至此脊椎疾病与人结缘;
b)社会发展的原因:竞争激烈,节奏加快,社会活动增加,损伤机会增加,脊椎疾病越来越普遍;
c)职业分工的原因:计算机化,伏案等职业因素大大增加脊椎损伤的机率;d)生理结构的原因:脊椎本身生理结构的脆弱使得脊椎受损伤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软组织外伤所致的椎体错位
当身体突然受到某一方向的外力作用时,使脊椎周围的软组织受到损伤或断裂,造成出血水肿,使肌肉、韧带张力失去平衡而导致椎体错位而产生相应的病症。
慢性软组织劳损所致的椎体错位
引起软组织慢性劳损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姿势不端正或长期处于某一特定的姿势(如低头写字或做超负荷的重体力劳动)、气温的变化、精神过度紧张、疲劳、肥胖,体力不支、情绪低落、营养不良、慢性中毒等,均可诱发脊柱两侧的肌肉痉挛,毛细血管收缩,局部组织血液供给不足,淋巴回流受阻,从而使代谢产物积蓄,引起颈、胸、腰部疼痛。正如《素问宣明五气篇》所指出的:“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过度劳伤,首先引起气血筋骨等的损伤。损伤带来的后果必然是“气滞血瘀”而导致疼痛,引起局部肌肉痉挛,造成脊柱微小关节的错位。
侧面
从侧面(见图2)观察脊椎,可以见到脊椎呈S形,有颈、胸、腰、骶4个弯曲。颈部凸向前,叫颈曲;胸部凸向后,叫胸曲;腰部凸向前,叫腰曲;骶部凸向后,叫骶曲。这些弯曲的出现,更进一步增强了脊椎的弹性和支持功能,对跑、跳所产生的震荡,起着弹簧样的缓冲作用。胸曲和骶曲在胚胎时就已经出现,出生后保持不变。颈曲出现于胚胎晚期,但不明显,至出生后,由于抬头动作而变显著。颈曲凸向前,其范围自寰椎至第2胸椎,其曲度可因职业和生活习惯不同而发生变化。胸椎突向后,自第2胸椎至第12胸椎,如过度后凸则成驼背。腰曲凸向前方,自第12胸椎至骶岬附近,其最凸段在第3—4腰椎处,此曲于人体在站立时最为明显。骶曲凸向后,自骶岬至尾骨尖。
百病之源---脊椎错位
脊柱是人体的栋梁,它位于颈、躯干和骨盆的背面中央,坐落在骨盆上。骨盆由骶骨、尾骨、髂骨、耻骨和坐骨等所构成。是一个上宽下窄、前宽后窄的环状结构,除了支持上身体重,又是躯干与下肢的桥梁。由于骶髂关节有轻微的活动性,加之体位负荷重力等因素的影响,极易产生错位。骶髂关节错位后,首先会造成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功能失调,引起皮肤粗糙、面部色素沉淀、脸上出现皱纹,年龄偏大者,过早出现老年斑等衰老症侯。其次带来一系列生理机能的减退,骨盆移位,必然会导致脊柱移位,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我们把人体骨盆比作高楼大厦的基础,脊柱就是高楼的墙体,当地基塌陷时,墙体就会发生偏歪,甚至楼房倒塌。人体骨盆歪了,脊柱又怎能直立呢?脊柱一骨盆错位,几乎人人都有,只是轻重程度不同而已。我们的祖先对脊柱早已有大量的研究,背部的督脉(阳脉之海),正好走在棘突的尖线上,脊柱两侧,就是华陀夹脊穴和膀胱经,支配人体脏器的穴位星罗棋布,分布在脊柱的两侧。从解剖学上来讲,脊髓分出的3l对脊神经就分别从不同的椎间孔穿出,调节支配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而人体的脊柱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致使90%的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脊柱错位。当软组织损伤时,某一部位的肌张力发生变化,使肌肉牵拉失去平衡,关节的不正常移位就已同时发生,随着软组织损伤程度的增加,关节的移位也随之加大。如果能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一般关节即可复位,疾病痊愈。如果未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遗留下粘连,瘢痕甚至挛缩等变性组织,则会维持甚至扩大关节微小移位状态,出现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当然这种变化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当骨盆、脊柱错位后,本来间隙就很小的椎间孔,首先变形,周围肌肉、韧带张力发生改变,脊椎的三维运动(前屈、后伸、侧屈)发生障碍,进一步压迫血管、神经,阻塞经络,引起一系列的感觉运动障碍和脏腑生理机能改变,造成内分泌机能紊乱,导致多种疾病发生。早期头痛、头晕、视力下降、颈部僵硬、多梦、失眠、口渴、心烦、耳鸣、耳聋、胸闷、气短、肩胛酸痛、腰膝酸软、全身乏力、反应迟缓、腹部胀痛、小便困难、便秘、腹泻、肥胖、消瘦、男性阳萎、女性月经紊乱,经络进一步阻塞后,病情进一步加重,生理机能逐渐下降,加速了人体的衰老进程,甚至发生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