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常用公式汇总(自学)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公式汇总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公式汇总作为中级经济师,经济学基础知识是非常关键的。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经济学公式的汇总。
1.供给和需求的平衡当市场处于供求平衡状态时,供给量等于需求量。
QS=QD2.价格弹性价格弹性衡量需求量或供给量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价格弹性(E)=(%需求量变化)/(%价格变化)3.收入弹性收入弹性衡量需求量对收入变化的敏感程度。
收入弹性(EY)=(%需求量变化)/(%收入变化)4.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是指增加一单位产品或服务给个人带来的额外满足感。
边际效用(MU)=(%总效用变化)/(%消费量变化)5.边际成本边际成本是指生产或消费一个额外单位产品或服务所需要的额外成本。
边际成本(MC)=(%总成本变化)/(%产量变化)6.生产函数生产函数揭示了生产建立在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
Y=f(K,L)其中,Y表示产出,K表示资本投入,L表示劳动投入,f表示生产函数。
7.边际产出边际产出是指增加一单位投入所带来的额外产出。
边际产出(MP)=(%产出变化)/(%投入变化)8.边际产品边际产品是指产品的单位价格。
边际产品(MRP)=(%价值变化)/(%产量变化)9.名义GDP和实际GDP名义GDP是指在当前价格下计算出的国内生产总值,而实际GDP是指消除价格变动因素后计算出的国内生产总值。
名义GDP=∑(P×Q)实际GDP=∑(P₀×Q)其中,P表示产品价格,Q表示数量,P₀表示基年价格。
10.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率衡量了货币价值的下降。
通货膨胀率=(当前价格指数-前一时期价格指数)/前一时期价格指数×100%11.外汇汇率外汇汇率衡量了一种货币与其他货币之间的交换比率。
直接汇率(DR)=1/间接汇率(IR)12.利息计算利息是资本的利用成本,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利息=本金×利率×时间这些公式代表了经济学中一些重要概念的数学表达方式。
作为中级经济师,熟练应用这些公式将有助于分析经济现象和解决经济问题。
2023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公式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公式汇总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公式1: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符号释义:为∆Q 需求量的变动量,Q 0为变动前的需求量,Q 1为变动后的需求量。
∆P 为价格的变动量,P 0为变动前的价格,P 1为变动后的价格)①点弹性:E d =6QtQ =6Q ·P6PtP6P Q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等于需求量无穷小的相对变化对价格的一个无穷小的相对变化的比。
②弧弹性:E d ==6Q·P O +P 16P Q O +Q 1需求曲线两点之间弧的弹性,等于需求量的相对变化量与价格相对变动之比公式(符号释义:E ijP j为商品j 的价格,∆P j E ij=商品i 公式(符号释义:E y 代表原消费者收入,∆Y 程度。
公式4:供给价格弹性E S =∆Q S Q S÷∆PPX2A m/P2m/P1(符号释义:E S 代表供给价格弹性系数,∆Q S 代表供给量的变动量,Q S 代表原供给量,∆P 为价格的变动量)第二章消费者行为分析公式1商品边际替代率:MRS =-∆X 2∆X 1(符号释义:MRS 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X 2为放弃的第二种商品的数量,∆X 1为获得第一种商品的数量。
)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表明的经济含义是指随一种商品消费量的逐渐增加,消费者为了获得这种商品的额外消费而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会越来越少。
公式2预算约束:P 1X 1+P 2X 2≤mBX1(符号释义:P 1为第一种商品的价格,P 2为第二种商品的价格,X 1为第一种商品的消费量,X 2为第二种商品的消费量,m 为消费者可支配的收入)①在预算约束线内的点,表示在两种商品上的花费并未用尽全部收入。
(收入有剩余)②在预算约束线外的点,表示支付能力达不到的购买选择。
(买不起)③包括预算线本身及预算线内的点,是消费者预算可行集,是消费者决策时可以选择的区间。
④预算线的斜率是两种商品价格的负比率或两种商品价格的比率负值,斜率的大小表明在不改总支出数量的前提下,两种商品可以相互替代的比率。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公式汇总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公式汇总【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公式汇总】作为经济学领域的从业者,掌握经济基础公式是必不可少的。
这些公式既是理论研究的基础,也是实践应用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对中级经济师考试范围内的经济基础公式进行汇总和解析,以便读者全面理解和掌握这些重要知识。
1. 边际分析边际分析是微观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其公式为:边际效用:MU = ΔU/ΔQ边际生产力:MPP = ΔQ/ΔL边际成本:MC = ΔTC/ΔQ边际收益:MR = ΔTR/ΔQ通过边际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单位变动对整体的影响,帮助企业和个人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2. 价格弹性价格弹性是衡量商品需求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其公式为:价格弹性:Ep = (ΔQ/Q) / (ΔP/P)当价格弹性大于1时,表示需求对价格变动非常敏感;而当价格弹性小于1时,表示需求对价格变动不太敏感。
了解价格弹性有助于企业制定价格策略,调整市场份额。
3. 成本、收益和利润在企业经营中,成本、收益和利润是核心概念,其公式包括:总成本:TC = FC + VC平均成本:AC = TC/Q边际成本:MC = ΔTC/ΔQ总收益:TR = P × Q利润:Π = TR - TC这些公式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至关重要,能够帮助企业实现成本控制、盈利最大化。
4. 国民收入核算国民收入核算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其公式包括:国民收入:Y = C + I + G + (X - M)储蓄:S = Y - C - T投资:I = S + (X - M)通货膨胀率:π = (P - P')/P'通过国民收入核算公式,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提供重要依据。
总结回顾经济基础公式是经济学学习的重要基础,掌握这些公式能够帮助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经济现象。
边际分析能够帮助个人和企业做出更明智的决策,价格弹性是制定价格策略的重要工具,而成本、收益和利润公式则是企业经营活动的核心。
经济基础公式

中级经济师 经济基础知识公式汇总第一章 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价格的相对变化需求量的相对变化弧弹性(1)如果E d <1,即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增加,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减少。
销售收入与价格变动成同方向变动趋势。
(2)如果E d >1,即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减少,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增加。
销售收入与价格变动成反方向变动趋势。
(3)如果E d =1,即需求单位弹性的商品,价格变动不会引起销售收入的变动。
综上,企业对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适用实行薄利多销的方法。
需求交叉价格弹性 E ij =价格的相对变化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化商品j i(1)需求交叉弹性系数E ij >0,两种商品之间存在替代关系,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会随着它的替代品的价格的变动呈同方向的变动。
(2)需求交叉弹性系数E ij <0,两种商品之间存在互补关系,即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会随着它的互补品价格的变动呈反方向的变动。
(3)需求交叉弹性系数E ij =0,两种商品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即其中任何商品的需求量都不会对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做出反应。
需求收入弹性yQ Q y y y Q Q Ey ∆∆∙=∆÷∆= 需求收入弹性的类型 1=yE ,表明收入变动和需求数量变动是成相同比例的。
1>yE ,表明收入弹性高,即需求数量的相应增加大于收入的增加。
1<yE ,表明收入弹性低,即需求数量的相应增加小于收入的增加。
0=yE ,表明不管收入如何变动,需求数量不变。
0<y E ,表明收入增加时买得少,收入降低时买的多。
就一般商品而言,收入弹性的大小,可以作为划分“高档品”和“必需品”的标准。
(1)收入弹性大于1的商品,称为“高档品”,小于1的称为“必需品”。
(2)收入弹性为负值的商品称为低档物品,随收入水平的提高,其需求量反而减少。
供给价格弹性系数=价格的相对变动供给量的相对变动.供给价格弹性的类型(1)E s >1,供给富有弹性(2)E s <1,供给缺乏弹性(3)E s =1,供给单位弹性(4)E s =0,供给无弹性,现实的市场很少见到(5)E s =∞,供给完全有弹性,现实的市场很少见到第二章 消费者行为分析1、总效用函数: TU =)(Q f 消费数量为Q ,总效用为TU2、边际效用: MU =QTU ∆∆3、商品边际替代率是指在效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商品时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课程会计公式汇总

一、偿债能力分析: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2、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3、现金比率=现金÷流动负债4、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5、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6、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利息总额+利息费用)÷利息费用二、运营能力分析:1、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平均余额×360)÷营业收入净额备注:营业收入净额=营业收入-销售退回、折让和折扣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2、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次数=营业成本÷平均存货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次数=平均存货×360÷营业成本3、流动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净额÷流动资产平均余额4、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净额÷总资产平均余额三、盈利能力分析:1、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100%2、营业净利润率=(净利润÷营业收入净额)×100%3、资本收益率=净利润÷实收资本(或股本)×100%4、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所有者权益平均余额)×100%5、资产净利润=(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6、普通股每股收益=(净利润-优先股股利)÷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7、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场价格÷普通股每股收益凯恩斯消费理论的三个假设(或三个前提)①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0 小于MPC 小于1);②收入是决定消费的最重要因素;③平均消费倾向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平均消费倾向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1。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公式大全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公式大全1.GDP(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公式:GDP=C+I+G+(X-M)其中,C表示消费支出,I表示投资支出,G表示政府支出,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
2.税收收入的计算公式:税收收入=T其中,T表示税收收入。
3.消费支出的计算公式:消费支出=C其中,C表示消费支出。
4.投资支出的计算公式:投资支出=I其中,I表示投资支出。
5.政府支出的计算公式:政府支出=G其中,G表示政府支出。
6.净出口的计算公式:净出口=X-M其中,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
7.消费支出的决定公式:消费支出=C=C₀+cY其中,C₀表示基本消费支出,c表示边际消费倾向(即收入每增加1单位,消费支出增加的单位)Y表示可支配收入。
8.储蓄的计算公式:储蓄=S其中,S表示储蓄。
9.投资的计算公式:投资=I=I(r)其中,I表示投资,r表示利率。
10.政府支出的决定公式:政府支出=G=G₀其中,G₀表示固定政府支出。
11.净出口的决定公式:净出口=X-M=X₀+mY其中,X₀表示固定出口,m表示边际进口倾向(即收入每增加1单位,进口增加的单位)Y表示国内收入。
12.价格水平的计算公式:价格水平=P其中,P表示价格水平。
13.通货膨胀率的计算公式:通货膨胀率=(P₂-P₁)/P₁*100%其中,P₂表示后期价格水平,P₁表示前期价格水平。
14.实际利率的计算公式: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其中,实际利率表示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后的实际利率。
15.名义GDP的计算公式:名义GDP=P*Y其中,Y表示实际GDP。
16.实际GDP的计算公式:实际GDP=Y其中,Y表示实际GDP。
17.失业率的计算公式:失业率=(就业人数/劳动力人口)*100%其中,失业率表示当期失业人数与劳动力人口的比率。
18.劳动力参与率的计算公式: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人口/总人口)*100%其中,劳动力参与率表示劳动力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
19.货币乘数的计算公式:货币乘数=1/预备准备金率其中,预备准备金率表示商业银行需准备的存款比率。
2023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公式汇总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重要公式汇总第一章2.需求交叉弹性:一种商品价格相对变化与由此引起的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化之间的比率。
计算公式:Eij = CQi/Qi) / CPj/Pj)Eij>0,替代品;Ejj<0,互补品;Ejj = O,无关品。
3.需求收入弹性:需求变动对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
计算公式:Ey = (A Q/Q) - (Ay/y) = g以)x (y/Q)Ey>1,高档品;0<Ey<1,必需品;Ey<0,低档品。
第一早1.商品边际替代率:MRS= - CX2QX1 ),表示为了获得第一种商品个单位,愿意放弃第二种商品AX2个单位。
加负号是为了使边际替代率成正数。
2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商品边际替代率=商品的价格之比,MRS = P1/P2第三章1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1)总产量:生产出来的用实物单位衡量的产出总量。
(2)平均产量:每一单位劳动L生产的产量。
AP = TP/L(3)边际产量:在其他投入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的劳动△!_投入而增加的总产量MP。
MP= A TP/A L2.短期成本变量第四章完全垄断企业定价法则:(P - MC) /P = - 1/Ed【结论1】边际成本上的加价额占价格的比例等于需求价格弹性倒数的相反数(需求价格弹性是负数)。
【结论2】一个垄断企业索取的价格超过边际成本的程度,受制于需求价格弹性。
公式整理后:边际成本MC1 + (1/E d)当需求价格弹性较低(注意需求价格弹性是负数),即Ed的绝对值较小时,垄断者可以确定较高的价格;但是,随着需求价格弹性的增大,则价格将非常接近边际成本。
第五章1 .生产要素的相关变量2.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MRP=MFC,边际收益产品等于边际要素成本。
3.劳动的供给原则劳动的边际效用=闲暇的边际效用,A U/A L=A U/A|第七章1 .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收入法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支出法:GDP = C+I + G+ (X- M)2.四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l = S+ (T-G) + (M-X)3.3.边际消费倾向:消费的增量和收入的增量之比率。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公式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公式作为一名中级经济师,你需要了解和掌握一些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公式。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经济学基础公式,供你参考:1. 均值公式(Mean Formula):均值是计算一组数的平均值的方法。
均值(Mean)等于总和(Sum)除以数量(Number)。
公式:Mean = Sum / Number2. 边际效用公式(Marginal Utility Formula):边际效用表示消费者为了获得一个附加单位的其中一种经济商品所付出的代价。
公式:MU=ΔTU/ΔQ3. 需求弹性公式(Demand Elasticity Formula):需求弹性衡量商品或服务需求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公式:E=(ΔQ/Q)/(ΔP/P)4. 边际生产率公式(Marginal Productivity Formula):边际生产率是指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如劳动力)所带来的增加产量。
公式:MP = ΔOutput / ΔInput5. 简单利润公式(Simple Profit Formula):利润是指企业的总收入减去总成本后的剩余金额。
公式:Profit = Total Revenue - Total Cost6. 名义GDP公式(Nominal GDP Formula):名义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特定时间内的总产出。
公式:Nominal GDP = P1 × Q1 + P2 × Q2 + … + Pn × Qn7. 实际GDP公式(Real GDP Formula):实际GDP是指经过物价调整后的国内生产总值。
公式:Real GDP = Nominal GDP / GDP Deflator8. 通货膨胀率公式(Inflation Rate Formula):通货膨胀率是指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升导致货币购买力下降的百分比。
公式:Inflation Rate = (CPI₂ - CPI₁) / CPI₁9. 外汇汇率公式(Exchange Rate Formula):外汇汇率是一种货币与另一种货币之间的相对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