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的特点张红芳
高效的数学课堂

新乡十中高效课堂模式简介
“一四三”模式
即:一个中心,四个环节,三种学习。 一个中心:课堂教学以学生展示为中心。
新乡十中高效课堂模式简介
四个环节
创设情境 确定目标 任务分解 小组准备
小结反馈 矫正提升
开放展示 互动生成
新乡十中高效课堂模式简介 三种学习: 学案引导自主学; 任务分解合作学;
主题拓展探究学。
新乡十中高效课堂模式简介
第一、教育自觉的精神。
第二、永不言弃的精神。 第三、团队合作的精神。
新乡十中高效课堂模式简介
高效课堂的评价体系
高效数学课堂误区举例与思考 误区一:课堂教学模式全盘“杜郎口化” 误区二:导学案,起不到“导、学”的作用 误区三:过于重视情境激趣,忽视教学实效 误区四:合作学习,运用不够科学 误区五:语言缺乏推敲,废话连篇
怎样上好高效的数学课
(一)数学课应该上出数学的味道
(二)让学生活起来 (三)轻快、紧凑、高效的数学课堂 (四)精心设计、灵活组织提高课堂 练习的有效性
十中高效课堂模式简介
打造鲜活的高效课堂,
追求美丽的教育梦想
新乡十中高效课堂模式简介
开创教改先锋之路,打造高效创新课堂
十中“一四三”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解读: 源于课改而高于课改的三种精神: 高效课堂探索实验的深深感悟和悸动 。
结束语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追求美丽 的教育梦想,实现学校、学生、教师 共生的,永恒而宏伟的目标!
新乡十中高效课堂模式简介 1、学案导学,激发动力。
第一、对预习的重视和运用,强化了对学生 自学能力的培养。 第二、对学案的落实与检查,进而保证了对 所学知识的及时掌握。 第三、由学案带出的“三无”现象,即无练习册、 无作业、无补课;既减了负,又增了效。
注重练习设计提高课堂实效 张雪芬

注重练习设计提高课堂实效东陈小学——张雪芬练习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成就高效课堂的重要举措。
那么,如何才能设计出有效的练习,真正为课堂服务呢?一、要注重基本练习的有效训练新课程比较注重“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的整合教学”,部分老师也往往淡化计算的专项训练,学生的计算水平往往没有想象的那样扎实,因此,我们在课上,利用学生注意力还未集中的前2-3分钟,设计一些简单的计算训练,比如低段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高段的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相结合的四则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目的旨在让每个学生更扎实的掌握“双基”.总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精心选择练习内容,及时捕捉学生平时的错误资源,及时进行强化训练,提高练习实效。
二、要结合教材设计针对性练习人教版教材中,作业的练习形式多样,但需要教师课外补充的知识点比较多,因此我们要针对知识的重、难点同时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设计针对性更强的练习。
在圆柱的表面积教学时,我们也要引导学生弄清生活中物体的表面积,比如“厨师帽”、“水管”、“烟囱”、“圆柱形游泳池铺瓷砖”,学生往往搞不清楚这些物体究竟有几个面,导致错误率较高,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时一定要结合生活实际注重这方面的练习。
三、要加强对易混知识的对比练习在平时的学习和教学中大家可能有这样的体会:学生对貌似质异的题目,往往很难分清,常常是一错再错。
对于易混的概念,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用对比的练习方法来认识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
在对比练习中,让学生发现知识间的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之处。
通过练习,既有利于理解知识,又有利于分清混淆。
所以在设计练习题时,无论是新授课还是练习课,教师都要加强对易混知识的对比练习。
如在低段学生学习了“比多比少的解决问题”后,对于何时用加法算,何时用减法算学生往往比较茫然,看到“多”,往往会用加法,看到“少”往往会用减法,造成这种错误的原因在于学生对于加、减法的本质未理解到位,所以,在教完这部分知识后,可设计以下的对比练习:(1))小红有10朵红花,小明比小红多(少)2朵,小明有多少朵红花?(2)小红有10朵红花,比小明多(少)2朵,小明有多少朵红花?(3)小红有10朵红花,再多(少)2朵就和小明一样多了,小明有多少朵红花?结合三种题型,要让学生真正明白什么时候用加法计算,什么时候用减法计算。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科特点渗透育人功能--杨宏煜2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科特点渗透育人功能金川总校第五中学杨宏煜2016.8尊敬的领导,亲爱的老师:大家早上好,我给大家汇报的题目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科特点渗透育人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育人,其次才是育才。
在中学阶段,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 数学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与其它学科有着密切联系.以及它在社会实践中有着广泛应用,更重要的是数学教育具有巨大的智力价值,数学的学习能训练人的思维方法,完善人的良好的个性品格. 提高人的精神道德价值,通过数学的思想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念.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爱国主义立场;通过数学审美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在美的感染中变得精神丰富和道德高尚。
一、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积极进取的良好品质的培养。
数学是一门系统严谨,论证严格的学科,要求学生运筹有章,计算有法,应用有方,分析有规,始终要求不可违背数学的科学规范,在数学教学中,重点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推理,学会概括,学会判断,要学会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律,做到步步有据可依,有理可推,通过数学中严密的推理.论证,错例分析,对学生数学解题规范性的训练,严格要求书写整洁,认真练习,有错必改,逐步使学生形成严谨,认真的作风,明白数学来不得变电虚假和欺诈,需要的是诚实,正直,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在习题课的训练中,要让学生明白,学数学需要智慧,更需要热情和毅力,尤其需要开创精神.数学是发展的.其历程又是艰难曲折的.通过数学学习,要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还可以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推广命题.难题巧解等手段,以此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积极探索的精神(针对优等生),还可以用数学家解决数学问题不屈不挠的故事激励学生,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真谛,进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高涨的热情。
来探索数学天地的奥秘。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数学蕴含着及其丰富的辩证思想,它较其他学科更具体,和广泛,这是数学学科的一大特点。
浅谈《高等数学》的课堂教学

浅谈《高等数学》的课堂教学作者:张郑芳来源:《高教学刊》2016年第07期摘要:文章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三方面阐述了《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建议。
关键词:理论;计算;延伸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07-0092-02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ree aspects of the suggestions in the process of the course of Advanced Mathematics are given, including the contents of teaching, the methods of teaching and forms of teaching.Keywords: theorems; calculation; extension自2011年开始《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以来,从课堂教学的体验、学生的交流反馈以及名师课堂的学习等过程中,以青年教师的角度,以“教学花心思,学生乐学”为宗旨,有如下几点建议。
一、教学内容:理论与计算并重(一)理论是基石《高等数学》中存在大量的定义、引理、定理、推论,需要学生先理解后记忆。
而学生往往对定义比较轻视,对定理的证明又一知半解,因此缺乏较扎实的理论基础。
在实践中,由于对数学本质的知识内容无法理解透彻,碰到稍微综合的题目,就容易出现思路模糊,一错再错的情况。
例1 求在x=0处的导数,分析导函数的连续性。
在这个问题中,学生需要弄清楚的是导数的定义和连续函数的定义。
由于学生在中学时已经学习了一些初等函数的求导公式,碰到计算题往往不假思索,匆匆下笔,最终迷失在解题的过程中。
通常错误的做法是,先对函数非零处的表达式利用求导公式求导,然后再对导函数求极限,由于极限不存在,得出函数在x=0处导数不存在的结论。
这里所犯的严重错误就是对函数导数的概念不清晰、理解不到位所致。
小学数学优质课堂的特征分析

小学数学优质课堂的特征分析小学数学优质课堂是指教学效果优秀,教学质量高,学生学习成果显著的数学课堂。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优质课堂是教师全面素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与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结合,通过创新性的思维、多样性的情境、互动性的学习过程、个性化的发展路径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成就。
一、教学设计合理小学数学优质课堂的设计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标准要求,设计合理、科学严谨,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思维发展规律。
教师整体思路明确,各环节衔接有序,任务布置合理,教学效果明显。
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注重个性化、差异化,设计的任务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引导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开展创新性思维的训练。
二、情境化教学小学数学优质课堂的教学注重情境创设,以实际生活和学生熟悉的环境为基础,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教师不仅注重知识性的讲授,更加注重情境下的思维和感受,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
如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数学游戏、抽象化表现、比喻、类比等情境化元素,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数学概念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师生互动性教学小学数学优质课堂的教学注重师生平等、相互尊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精神。
教师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开启讨论、小组合作、抢答、实验探究等形式,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
教师在互动学习过程中,还能充分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四、个性化发展路径小学数学优质课堂的教学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把学生的个性特点发挥到最大。
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兴趣和能力水平,注重差异化教育,掌握优化性、有效性、适度性的原则,在教学中灵活地抉择适应不同学生的教学策略,满足学生不同的知识需求和学习难度,为学生创造适合他们的学习环境和学习体验。
小学数学优质课堂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不断完善教学理念和教育方法,让更多的学生在这样的教学中获得乐趣、收获知识、体会成长。
让兴趣贯穿课堂 使教学精彩纷呈

让兴趣贯穿课堂使教学精彩纷呈——特色课堂成果展示张爱芳名师工作室冯慧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____爱因斯坦大家都认识到小孩子对故事、童话、动物、趣味游戏都非常感兴趣,倘若把教材中的知识编成童话、小故事、用小动物来做主人公,让学生如身临其境,置身于数学生活的氛围中,“投其好而行之”。
不仅能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而且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学习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年龄小、注意力不易集中,往往凭兴趣去认识事物,感兴趣的会全神贯注,不感兴趣的则心不在焉。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课堂教学要“寓教于乐”,运用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又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一、创设有趣的情景,以情激趣活泼好动是儿童的天性。
把课本中静态的情境,让学生在动态表演中再现,放手让学生动手实践有利于学生的体验和感悟。
教材中的情境是静止的,并以语言叙述为主,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将这些静止的情境,还原成动态的,可操作的教学活动。
课本中要求“动”起来的,教师要必须让学生再现出来,能创造条件“动”起来的,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再现出来。
在教学中,读儿歌中体会上下左右,赏古诗,让学生上课就是在情境中参加各个活动,在活动中学到知识。
学生不仅学得轻松、愉快,学习效率也大大提高!二、制作精美的课件,提高探究兴趣动态的事物比静态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注意,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计算机多媒体能为教学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使静止的文本和图画动起来,使文本产生各种色彩和动态效果。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这节课中,我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的辅助教学功能,以直观、动态、形象化的演示效果,让学生在饶有兴趣地观看他们喜欢的动画片,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观察物体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
三、设计动手操作活动,以动激趣。
“知识的本身就是活动。
”小学生具有好动的心理特征, 动手操作不仅有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还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聚焦课堂教学——效益,效率,途径

教育目的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关键在 课程目标(三维目标)的全面达成。 新课程的最大一个特征,就是改变了将 教育(或教学)仅仅理解成知识传授的 过程,其目的是: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 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教学技术中,有一个核心的思想:分类教学 (1)知识根据学生学习的心理过程,可以进 行分类,如加涅的言语信息 、智力技能 、认 知策略 ;安德森的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 (2)不同的知识只有在学生内部的学习过程 与外部的学习条件匹配时,学习是有效的 (3)依据心理过程的分类,能帮助我们知晓 学生学习该类知识的条件,帮助我们为学生进 行有效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学就是为 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好的教学应当是高质量的、有效率的和 富有吸引力的,能帮助学生: ①提高学习的质量或掌握的程度; ②减少获得预期目标的时间耗费量; ③减少费用但又不影响质量; ④建立较强的学习意愿、浓厚的学习兴 趣、有求知欲旺盛。
好课的标准:在方向正确的“路”上,“走得 快”者 问题:如何在正确的路上,走得更快? 观点1:除了苦学,没有别的办法 观点2:多用功 观点3:多练几遍 观点4:讲的清楚 ……
[1]知识类型与教学策略的选择
例如,从学生学习过程的复杂程度可以 将知识分为宽泛的两类。 类型1 事实、规则和动作序列 类型2 概念、模式和理论
事实 规则
发现所有带撇号s的单词
动作序列
在一个句子中运用带撇 号的s
鉴别带撇号的s
论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效率 张红香

论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效率张红香发表时间:2019-03-15T15:57:02.147Z 来源:《中国教师》2019年5月刊作者:张红香[导读] 新课改以来,课堂教学效率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如何在短短的四十多分钟的课堂上提高教学效率就成为了重要研究课题。
初中数学是一门相对枯燥的学科,教师如何使出浑身解数,带动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升学生成绩,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去深入研究。
张红香陕西省岐山县第三初级中学 722400【摘要】新课改以来,课堂教学效率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如何在短短的四十多分钟的课堂上提高教学效率就成为了重要研究课题。
初中数学是一门相对枯燥的学科,教师如何使出浑身解数,带动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升学生成绩,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去深入研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策略中图分类号:G6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9)05-198-01一、活跃课堂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数学课堂是学生探究知识的主要场所。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激发他们思维的活跃性,促进他们积极思考,能够让学生加快对数学概念和定义的理解,促使他们将新旧知识建立起联系。
在活跃的氛围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他们用积极的心态探究教师布置的课堂学习任务,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课堂氛围良好,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最直接的作用。
在良好、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充分发挥他们学习主体的作用,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知识探究,能够让他们深刻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定义。
要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把学生放到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处于平等的位置,让他们敢于大胆说出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看法,并敢和教师针对不同的意见进行讨论。
通过积极讨论,学生的思路更清晰,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课堂教学的特点
淇县实验学校张红芳
初中八年级的数学教学就有一定的难度,怎样能高效的上好数学课了?教师们应该掌握课堂教学的特点。
数学课堂应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好的课应当有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能在探索和学习过程中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
上“板着面孔”的课,学生可能会掌握有关的知识技能,但他们不会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也不会有积极主动地参与热情。
宽松和谐的环境并不意味着只有通过游戏或生动的情境才能实现,教师生动的语言,和蔼的态度,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问题,有探索性的活动等都可以为学生创造和谐的环境。
如“大数目的认识”,让学生说出生活中的大数目,提供一万人、几万人的情境,让学生亲自数一数一万粒大米有多少。
这样一些活动,都为学生提供了和谐的气氛。
2)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有体验数学的机会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数学和经历数学。
数学学习,特别是新概念、新方法的学习,应当为学生提供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中去体会数学。
如认识圆时,给学生不同的工具,让学生选择几种,通过交流体会合作画出一个圆来。
在画的过程中,学生既体会到圆的特征,也体验了“做”数学的乐趣。
3)为学生创设了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好的课堂教学应当是富于思考的,学生应当有更多思考的余地。
学习归根结底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
学习的效果最终取决于学生是否真正参与但学习活动中,是否积极主动地思考。
而教师的责任更多的是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为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与空间。
最简单的一个指标是教师提问以后是否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至少用几秒钟让学生思考,而不是急于下结论,判定学生会不会,特别是那些需要深入理解和需要一定的创造性才能解决的问题,更要让学生有一定的思考时间。
4)一堂好课应该注重学生有效学习,关注课堂效率有效学习一定是有价值的学习,对学生有用的学习,是针对学生普遍需要解决的问题及进行的学习。
例如有老师在上复习课时,一共出了八道题,一道一道讲,刚讲完第六道题的时候,下课了。
我们发现在学生中间,这些题只有两三个同学不会,但老师还要从头到尾全班讲,这种现象很普遍,所谓复习课几乎都是这样进行的,没有提出一个有效学习的针对性问题,集体浪费时间,只是为了完成所谓的教学任务、教学计划。
可想而知,这样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没有。
有效率的课是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而不是去“迎合”老师的问题,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能提出有深度的问题。
所以,一堂好课也是解决了学生问题的课。
评课时,最终是要观察学生能不能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一是解决他提出的问题,而是解决他在此过程中带出别的问题。
问题解决了,就是好课,是有内容的课,有效率的课,也就是充实的课,是关注学生发展的课。
有效率的课应当关注学生的差异,尊重不同学生在知识、能力、兴趣等方面的需要。
应当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不同类型和不同水平的题目,使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教学活动,都能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
5)运用灵活的方法,适应学生的事迹和内容的要求。
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应根据不同年龄和不同发展水平学生的需要,同时也要符合不同的学习内容。
探索与发现的方法是值得提倡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应当用这样的方法.
评价课堂教学,应该看着堂课是否有新意,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是否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是否以学生发展为本,是否有让新思想、新观念、新信息、新内容进入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