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博士讲金匮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第十
贾海忠金匮要略(一六零)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胁痛恶寒

贾海忠金匮要略(一六零)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胁痛恶
寒
五、胁痛恶寒
【原文】寸口脉弦者,即胁下拘急而痛,其人啬啬恶寒也。
有胁痛又有怕冷,还有腹满,虽然原文没有腹满,但是说的还是腹满,只不过是有疼痛。
“寸口脉弦”桡动脉弦。
如果摸上去比较有力,比较紧。
寸口是胸腔这么地方,代表是寒症。
这个弦脉呢,都是代表有水的脉,寸口代表胸,这是寒水,我们只要摸到病人有弦脉,都是寒水。
“胁下拘急而痛”“胁下”就是肋弓下。
“拘急而痛”痉挛疼痛。
因为有寒证,寒则收,寒则凝,所以会出现拘急而痛。
“啬啬恶寒”阵阵怕冷。
寸脉是弦脉的时候,我们知道有水积在这个胁下的地方,因为水在里面病人会有一点怕冷的现象。
我们在临床上什么时候会出现肚子痛还怕冷还发烧,其实在临床上也是很多见的,腹满的一个阶段,这里虽然没提腹满,肯定是有腹满的,不想吃饭了,这就是伴随有腹痛恶寒的腹满。
【要点延伸】
“胁下拘急而痛,其人啬啬恶寒”的启示:胁下就是两个胁骨以下,胁下拘急而痛,是左胁下还是右胁下?其实都有可能,如果是左胁下多为急性胃炎,右胁下多为胆系感染,因为这两者均伴随恶寒表现。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趺阳脉微弦,法当腹满,不满者必便难。
原来这是一段,底下又一段。
趺阳脉就是脾胃脉,候脾候胃,微者是虚,弦者是寒实,弦脉一般和紧脉差不多,主寒又主实,是寒实。
胃既虚,寒又盛,法当腹满,我们讲.伤寒论.太阴篇,腹满而痛这是虚满,虚满有寒。
假如要是不满,胃是虚,假设寒不在胃里,也必从下往上攻,所以大便难。
两胠疼痛,两胠就是两侧两胁,道理是虚寒从下上,因为胃虚啊,胃虚“邪之所凑,其其必虚”寒在下乘着胃虚就往上了,往上攻,所以两胠疼痛,那么这气往上攻,不往下去,所以大便难,这是寒从下上的一种现象。
当以温药服之,这温药服之是双关的,上面那段,法当腹满当然也要用温药了,那么这个病也要用温药了,这是一段不是两段我刚才说错了,一段分为两解,一个是趺阳脉微弦,微者胃虚弦者寒盛,胃虚又有寒,依法当腹满,这是虚满。
不满者必便难,如果不满,胃虽虚,寒当时没在胃里头,那么当时就不满,光虚而已。
可是虚下面有寒,不然脉不会弦的,下面的寒也必乘虚而上攻,所以大便难,两胠疼痛,道理就是寒从下上,就是由于胃虚,寒从下上。
这两种情形,无论是胃虚而满,或者是大便难、两胠疼痛,寒从下上这种情形,都应该用温药来治疗,那么该用什么温药呢?他在这没有具体讲,是原则是说的,当然阴证而实。
这是第一段,说这个腹满,上面讲的都是虚寒,有虚有实有热有寒,不是一样的,所以底下对腹满有所发挥。
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
到这是一段,底下“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以温药。
”这又一段。
腹满有实有虚,实满里头有东西,按着有抵抗,大力按有拒按有疼痛,就是胃家实那种满,一按就疼。
所以胀满按之不痛,里面没有东西,所以也就不疼,不痛者为虚。
假设里头痛里头实的很,你碰不得,一按他就疼,这为实,实者可下,虚者不可下也。
舌苔黄这是里实的一个症候,我们临床上常看舌苔,腹胀满又拒按,舌苔再黄,肯定是里头热实,那么没下的时候舌苔是黄的,下之后,病实解了,腹满也除了,那么这舌苔黄也自然解了。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课件

兼证→呕吐、不能饮食、手足厥逆 治法:温补中阳,祛寒止痛 方药:大建中汤 蜀椒、干姜(重用) —温中散寒止呕止
寒疝
寒疝 — 是一种阴寒性的腹痛证,是由于寒气攻冲, 寒性收引而形成。 《说文》曰: “疝者,腹痛也” 与后世所说小肠、大肠的疝气痛不同
二、血虚寒疝 (原文18条) [分析]
病机:血虚内寒 症候:胁腹疼痛、喜温喜按 治法:养血补虚、湿阳散寒
太阳表邪未 解而兼见里 实,且里证
饮食如故—说明病变中心在肠,不在胃 重于表证
治法:表里双解→行气除满,佐以解表和营卫
方药:厚朴七物汤 厚朴三物汤 药
桂枝汤—芍
(二)里实兼少阳证 (原文12条) —少阳阳明合病 [分析] 按之心下满痛—部位特点:痛的范围满于胸腹 而旁
及两胁→疼痛拒按 +兼有 阳明证—大便秘结,苔黄厚燥 少阳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
大黄、枳实—去积通便
(四)里实积胀俱重 (原文13条) 病机→实热与燥屎内结,里有实邪,腹满不
减 →攻下里实 →大承气汤
(六)脾胃虚寒 (原文14条) [分析]
“心胸中大寒痛”→为严重脾胃阳虚,阴寒内盛
(病因病机) 范围广
从上下看:从腹部到胸中,寒气都攻冲作痛 从表里看:从经络到脏腑
主证→疼痛 痛势剧烈:痛不可触近,为严重的虚寒证
方:当归生姜羊肉汤
三、寒疝兼表 (原文19条) [分析]
病机:表里皆寒证,里寒为主因,外寒为诱因 腹痛—寒气内结
证候 肢
手足逆冷—阳气大衰,不能达于四 手足麻木不仁—气血失于温养
卫不和
身体疼痛—寒邪痹阻肌表,营
治法:两解表里寒邪 方药:乌头桂枝汤 乌头、蜂蜜
Hale Waihona Puke 桂枝宿食一、宿食在下的证治 大承气汤 —宿食内停,肠胃气滞不畅
11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第 十
概述
病位相近:均涉及胃肠(胆);脾、肾(肝) 合篇意义 症状相似:腹部胀满疼痛
治法方药:可相互借用
概念
1.腹满病: 狭义:症状,腹部胀满,可出现在多种疾病过程中。 广义:疾病,以腹部胀满、疼痛、便闭、呕吐为主症的疾病。 2.寒疝病: 《说文》:“疝,腹痛也”,指急性发作性的寒性腹痛病。 3.宿食病:
〘病因病机〙
表里俱虚,内外皆寒,寒邪充斥,阳气不行。
第2段:论寒疝发作时典型证候的治法 寒疝绕脐痛-主症:剧烈疼痛。
部位:绕脐周围:寒气结于三阴经脉
若发则白汗出-白:“薄”,通“魄”,逼迫也 1.呈发作性:感寒辄发 2.疼痛剧烈,逼迫汗出 手足厥冷-四肢厥逆。〘病机〙阴阳之气不相顺接。
其脉沉紧者-阴寒内盛(由弦紧→沉紧,甚至伏而不见)
宿 食 (二)宿食在上的证治(24)涌吐法-瓜蒂散:涌吐实邪 病
后世发展:消导法
〘习题〙
1.名词术语解释:
两胠 白汗 腹满病 寒疝病
宿食病 雷鸣切痛 如一炊顷 2.怎样鉴别腹满病寒热虚实证?
3.腹满病有虚寒、实热、寒实证,各举一方说明其病
机、证候特点及功效。 4.试比较大承气汤、大柴胡汤、厚朴三物汤、厚朴七 物汤的证治。 5.寒疝发作时的典型证候是什么?用何方治疗?并说
〘病机〙脾胃阳虚,阴寒之气时聚(满)时散(减)
《素问·异法方宜论》:“脏寒生满病。” 此为寒-脾(胃)虚寒 当与温药-温补:宜服四逆辈
(二)实热性腹满 【原文】
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 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2)
〘解析〙 病者腹满-辨病;以胀满为主症,兼痛、闭、呕症 腹诊+问诊: 按之不痛为虚-喜按,得按则舒。 〘病机〙脾胃虚寒,气滞不运 痛者为实-拒按,按之痛剧。 〘病机〙实热内结,腑气不通 可下之-为寒下法-承气汤类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第十

病邪在里,并 及少阳,阳明
少阳合病
实热内积胃腑, 气机壅滞,胀
重于急
燥屎内结胃肠, 积胀俱重
治则
双解表里
和解攻里
行气除满
荡涤肠胃
用药特 点
以桂枝汤解表, 厚朴三物汤攻
里
以小柴胡汤和 解少阳,大黄、 黄芩、枳实攻
逐阳明热结
君厚朴行气除 满,臣大黄、 枳实通腑泄热
重用大黄、厚 朴攻逐积滞, 佐芒硝、枳实
主症 : 病腹满,发热十日,脉浮而数 饮食如故
治法:表里双解。 方剂:厚朴七物汤。
方义:厚朴三物汤—行气除满,治里实。 桂枝汤去芍药—以解表;
加减:胃气上逆加半夏降逆止呕 表寒或里寒甚者加生姜 脾虚下利去大黄
2.里实兼少阳证
【原文】
按之心下滿痛者,此為實也,當 下之,宜大柴胡湯。(12)
4.里实积胀俱重
【原文】 腹滿不減,減不足言,當須下之,
宜大承氣湯。(13)
大承氣湯方:見前“痙病”中。
大黄四兩(酒洗) 厚朴半斤(炙,去皮) 枳實五枚(炙) 芒硝三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 去滓,內大黄,煮取二升;去滓,內芒硝,更 上火微一、二沸,分溫再服,得下止服。
腹满里实四证比较表
不同点 厚朴七物汤 大柴胡汤证 厚朴三物汤 大承气汤证
证
证
脉症
腹满,发热, 饮食如故,脉
浮数
心下满痛,往 来寒热,心烦 喜呕,脉弦有力
腹部痞满腹痛, 便秘
腹满不减,痞 满燥实俱全
病位
满痛在脐腹, 满痛在心下, 满痛在中脘, 满痛在脐周,
病位在肠兼表 病位在胃胆
病位在胃
病位在胃肠
病机
表证未罢,邪 热入里,壅滞
[医学]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医学]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https://img.taocdn.com/s3/m/4a538988b9f3f90f76c61bb5.png)
(原文十五)论述寒实内结的证治。 病机:寒实内结 治则:温阳通便 方药:大黄附子汤
方药释义
大黄附子汤 大黄:泻下通便 附子+细辛:温经散寒,止痛
腹满病
三、预后 (原文四)论述寒实内结,里阳衰 竭的危候。
寒疝病
一、证治
(一)阳虚寒盛 (原文十七)论述寒疝的病机和证治
概说
二、合篇的意义 病位 症状 脉象 方药
腹满病
一、辨证与治则 1、虚寒性腹满 (原文一)论述虚寒性腹满的脉证 与治则。 病机:脾胃虚寒,气滞不运 (原文三)进一步论述虚寒性腹满 的辨证和治法。
虚寒证固当温中,实寒证又宜 温下,需具体分析。
虚寒证可用理中汤、附子理中汤 等,实寒证可用大黄附子汤等。
两
腹满病
二、证治 (四)里实积胀俱重
(原文十三)论述积和胀俱重的腹满证 治。 病机:积胀俱重 治则:攻下积滞 方药:大承气汤
实热腹满四方证治比较
方名 厚朴七物汤 大柴胡汤 厚朴三物汤 大承气汤
表邪入里而 病邪在里而 实热内结, 燥屎积滞于 病机 甚于里,积 连及于表 气机壅滞 肠道
滞壅积肠道
腹满,发热, 心下满痛, 痛而闭
方药释义
当归生姜羊肉汤 当归+生姜:温血散寒 羊肉(血肉有情之品):补虚
生血
寒疝病
二、证治 (三)内外俱寒
(原文十九)论述寒疝兼有表证的证治。 病机:寒疝兼表证 治则:两解表里寒邪 方药:乌头桂枝汤
方药释义
乌头桂枝汤 乌头:祛寒止痛 桂枝汤:调和营卫以散表寒
寒疝三方证之比较
方名 病机
主证 病性 治则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教学目标
了解腹满、寒疝、宿食三病的概念及 其相互关系。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_第十

脉沉紧:寒邪与正气相搏,里阳大伤 手足厥冷:寒甚失温煦 白汗出:疼痛剧烈冷汗出
病机——阴寒内结
治法——破积散寒止痛 方药——大乌头煎 乌头:祛寒助阳,缓急止痛 蜜:制乌头毒性,延长药效 服法:药性峻烈,宜慎
[原文18] 寒疝腹中痛,及胁痛里急者,当归 生姜羊肉汤主之。
[提要] 论述血虚寒疝的证治
治疗——表里同治(理中汤加苏叶、葱白)
[原文8] 夫瘦人绕脐痛,必有风冷,谷气不 行,而反下之,其气必冲,不冲者,心下 则痞也。
[提要] 论述里寒证误下后的变证
瘦人:中焦虚寒,气血不足 绕脐痛:感受风冷或贪食生冷,寒凝腹中 谷气不行:寒邪犯胃,传导失职 治疗——温通
下之:更伤中阳 气上冲:正气抗拒下药之力 无气上冲:正气无力抗邪 心下痞:邪气内陷,中焦升降失常
腹满舌黄: 邪实热盛——承气类寒下 热结津枯——增液行舟 食积——消导同用
未经攻下——下 已经攻下——
病重药轻——下 湿温、转虚——不可下
[原文3] 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与 温药。
[提要]论述虚寒腹满的辨证与治疗
腹满:脾胃虚寒,运化失司 时减:清阳得长,寒得温煦 复如故:浊阴复胜
治疗:温药——理中、附子理中
[提要] 论述素体虚寒之人,外感寒邪的病症
中寒家:中焦阳虚,阴寒内盛之人 喜欠:阳气不伸 清涕出:感受外寒,胁壅肺窍 发热:寒邪外束,卫阳被遏 色和:邪未犯里 善嚏:邪气尚轻,正欲祛邪外出
[原文7] 中寒,其人下利,以里虚也,欲嚏 不能,此人肚中寒。
[提要] 论述里虚受寒的病证
中寒:素体里阳虚 下利:寒邪凝滞,清阳下陷 欲嚏不能:外触风寒,里阳无力抗邪外出
满痛偏于中, 腹病在肠道
解表攻里
大柴胡
贾海忠金匮要略(一六一)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欠涕热嚏

贾海忠金匮要略(一六一)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欠涕热嚏六、欠涕热嚏【原文】夫中寒家,喜欠,其人清涕出,发热色和者,善嚏。
腹满的症状很多的,欠、涕、热、嚏,这实际上是原文的整个概括。
这是有合并有这四个症状的腹满。
也就是说,我们见到有这四个症状的病人也会伴有腹满。
“夫中寒家”就是经常遇冷就发病的人,只要遇冷就会发病。
比如说现在那些在冰库里面工作的人,那是最容易受凉的,还有就是经常在野外工作的人,特别是东北那边,也是最容易受凉。
“喜欠,其人清涕出”经常打哈欠,还嘉奖流清鼻涕。
为什么呢?接着前面一句说的,中寒家,只要天气一变冷就发病,流清涕,那肯定是有寒。
“发热色和者”虽然有发热,但是看起来面色很正常。
“善嚏”经常打喷嚏,实际上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过敏性鼻炎。
整个全部连起来,看起来就象是一个感冒的人,因为受寒,流清涕,打喷嚏。
【要点延伸】从文字上来看很好理解,但是要怎么和我们现在临床怎么结合。
“中寒家,喜欠,其人清涕出,发热色和者,善嚏”描述的是什么病?其实就是我们现在临床上所见到的肺气郁闭风寒外袭的过敏性鼻炎。
我们现在想到过敏性鼻炎,总是想到只是鼻子,从来没有想到会是肚子的事,但是,很多过敏性鼻炎,只要一问,可能都伴有腹部的不舒服,所以说,有的人一冷就会打喷嚏,有的人吃了什么东西以后,也会打喷嚏。
喜欠,这是肺气郁闭、大脑缺氧的表现,大家一定有这个体会,只要犯困了,就是大脑缺氧了,这个时候,就会打哈欠。
所以,在临床上,只要见到打哈欠,一定是大脑缺氧了,这提示大脑要休息了。
清涕、善嚏。
这个患者流清涕又打喷嚏,其实就我们现在所说的过敏性鼻炎。
发热色和,这个看上去从气色上没有什么异常,但是,他有发热,这个特点提示就是外寒内热。
虽然有外寒,流清涕,打喷嚏,但是,里面有热,表现出来的看起来是不冷不热的感觉,气色看起来也比较正常。
实际上是一个寒热错杂的状态。
过敏性鼻炎,不要单纯的去按寒或者热这么来区分,它一定是一个寒热虚实错杂在里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40下载文档可编辑 倪海厦博士讲金匮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第十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第十 好,我们开始,我们今天要介绍这个,第十篇。第十篇,分几样,第一个腹满,第二个寒疝,第三个宿食,这一篇就分了这三个重点。 那腹满呢,包括了实,包括了虚,我们有虚和实,如何去辩证,如何知道他是虚,如何知道他是实,这就是这个条辩要讲的。这个腹满包含,只是一般的气胀,怎么,老师我总是每次吃完饭,胃口什么......这个很正常啊,能吃能喝能拉能睡,可是每天的肚子很胀,常常排气,哦,上面隔气出来,气很多在里面,这个气怎么处理。对不对,这个是最简单的,那个人完全正常。没有脾脏肿大,没有胰脏,没有胰脏癌,没有肝癌,什么都没有,就是肚子很大,气很多,常常哦哦,然后放屁,所以呢这种人去旅游的时候,一个人一个房间最好。那实在没有办法,要两个人在一个房间,就开厚朴生姜半夏人参甘草汤,在经方,在伤寒论里面提到,哦,厚朴生姜半夏人参甘草汤就是专门治疗气胀,这个气胀本身不是很严重的病。 趺阳脉微弦,法当腹满,不满者必便难,两胠(qū)疼痛,此虚寒从下上也,当以温药服之。 那你如果说,摸到这个病人呢,趺阳脉,就是讲冲阳的脉,冲阳在脚上面,足阳明胃经上的冲阳脉,微弦,弦呢,代表是寒,有寒水,法当腹满,这个腹满跟腹痛不一样,肚子痛,腹满的时候,胀满,腹满2 / 40下载文档可编辑
者必便难,意思是说,如果你摸到的胃上的脉是寒的,胃里面是冷的,应该是肚子胀满,结果这个人没有胀满的话,就是便秘,所以一个实一个虚,如果是胀满的话,就是虚,如果便秘的话,就是实。反正都是寒。如果两胠,就是这个疼痛(倪师按后腰部)肾脏后面到膀胱,我们的输尿管的地方,就是这两个地方,哦,中,这个下来的地方,虚寒从下往上走,当以温药服之。 第一段的话的意思是,就是告诉诸位,你是病人有虚寒的现象,胃脉虚寒的,虚寒的现象,肚子会胀满,还有就是肚子是实的,肚子也会胀满,这里讲的是,胀满但不痛,这是虚寒,虚寒的现象呢,最明显的就是两边痛,不是中间痛,中间痛的话,可能是承气汤症,不然小肠或大肠痛,承气汤症,这是虚满的一种症状。虚满的症状当以温药,温的药,像胀满的时候,可以开什么,可以开理中汤,人参啊,白术茯苓,甘草干姜诸如此类的。可以开到里面去。让他用温药就可以治好,因为虚寒吗! 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 如果是病人那,是腹满,按之不痛为虚,所以我们用触诊,压肚子吗,中医辩证,虚实,虚就是没有东西在里面,实就是有东西在里面,那你手去按他的肚子的时候,不要鸡同鸭讲,你按了半天,他肚子很大,他按在旁边,没有压到重点,我们去查查到底是虚实的时候,我们就按天枢穴,所以针灸要很熟,天枢啊,中脘啊,下脘啊,关元啊,尤其天枢你按脉,你按到他,按下去,他没有感觉到,他不难过。哦,3 / 40下载文档可编辑
你多按点,很舒服啊,医生你多按按,没有关系,这个就是虚,里面没有东西,你按到他非常痛。不要按,那叫拒按,拒按的现象,就是实。所以这个是用手来触诊,来帮助你诊断虚实。 虚证出现的时候用温药,肚子胀很大啊,如果是实症的话,要攻下,那你看他还有一种方法呢,舌苔黄,如果你攻他,你看他是实症,你开处方啦,攻他,那你处方可能是大柴胡,可能是小承气,大承气啊,诸如此类的,开下去的话,如果舌头还黄,吃下药以后,大便出来了,苔黄还没有退,代表里面还是有堵到。继续吃。一定要舌苔颜色回来再停止。我们有很多诊断的方式,诸位不要担心。很多诊断的方式,可以确定他,哦,有没有排干净。如果说,老师这个舌苔黄,我们看不到病人,在电话里怎么办,对不对,你问病人,小便是黄的,还是淡的,哦,原来小便时很深黄,现在吃你的药以后,变成中黄,那继续吃,不要停,在一个礼拜后,打电话说,现在吃的。医生我可不可以停药?你小便什么颜色?淡黄,清澈的淡黄,好你可以停药了。小便颜色变淡了以后,代表浊气,里面的热没有了嘛!所以承气汤症,如果是实症热证的时候,不管你是大柴胡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小便颜色都是黄的,因为那里面很热,当里面大肠小肠没有东西堵到,小便出来就是淡黄的,所以我常常问病人小便去,小便什么颜色,那有时,美国人很好玩,都是刷舌苔,所以你不能以他的舌苔,他把它刮得很干净,一看,奇怪啊,没有舌苔,或者是他吃的,那个薄荷那个东西,蓝蓝的,舌苔蓝色的,那个舌苔看不到了,就问他小便颜色。可以知道,所以确诊的方式,非常的多。 4 / 40下载文档可编辑
还有一种腹满那,也是分虚实,也分虚实,如果遇到脾脏肿大,肝硬化,肝癌,他也是分虚实啊,虚证的时候,前面我们在伤寒论的时候,哦,有介绍过,补气建中汤,如果是实症的时候,我们用分消汤,这两个处方,在伤寒论的时候,我跟诸位讲过了。那你说老师,这个人肚子很大,腹水,肚脐都突出来了,突得像个鸡蛋一样,突出来了,看起来都是实啊,病人都是一样的,我们怎么去区分,很简单,你口渴不渴?渴,实症。不渴,虚?讲完了,就这么简单,因为实症他才会口渴,他还有消化的力量,他是实,这个你用什么,你用分消汤。如果是虚证,要补气,建中汤,这两个药,这两个处方呢,都是甘淡渗利,甘淡渗利为阳,酸苦涌泄为阴,药分阴阳,这是他的,药的性,所以说,你看到分消汤或补气建中汤,或者补气治湿汤,里面的白术,苍术啊,哦,这些大腹皮啊,蛇形草,这种茯苓啊,泽泻啊,都是甘淡渗利,能够,这是我们,腹水的时候,也分两个处方。 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与温药。 这个“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与温药。”如果是实症,里面东西完全堵到的时候,他不会时减,时减就是说有时候好,有时候不好,一般来说,虚证的时候,才会时好时坏,所以实症出现的时候,他是持续的,所以比如说,回头你用虚实,可以看所有的病,老师那个心脏病,你问他,他动脉血管堵塞,那老师怎么知道他堵到,堵到是实啊,那你就问他,你这个痛是断断续续的痛,还是持续的痛,持续的痛,是实,堵到了,已经讲完了,所以实症发生的时候,一定是持续的。虚证才是断续的,时好时坏,腹满,有时候胀,有时又不胀,5 / 40下载文档可编辑
那你如果大便堵到里面的话,是持续的胀,因为虚的,才会时好时坏,这时候才会开温药给他。当然啦,你按他了,肚子也不会痛。 病者痿黄,躁而不渴,胸中寒实,而利不止者,死。 “病者痿黄,躁而不渴,胸中寒实而利不止者,死。”这个痿黄就是阴黄,暗黄。我们黄有分两种,一种是鲜黄,一种是暗黄,鲜黄病比较浅,暗黄病比较深,比如说你这个黄,可能是胆汁逆流,胆堵到了,变成鲜黄,或者是你是那儿划船的摆渡的,常常跳到水里面去,流汗后跳到水里面,一次两次没有关系,常常跳下去,就是黄汗啊,身上也会有黄, 那这种暗黄,都是得到,比如说胰脏有问题啊,脾脏有问题啦,肝脏有问题啦,颜色非常暗,躁而不渴,病情在恶化的时候,会有烦躁的现象,烦躁的原因呢,是心,心藏神,心主血,神藏在血里面的,当你有痿黄,病人有血不足的时候,贫血的时候,心神不能守,病人就会烦躁,这个烦躁除了情绪会烦躁以外,手脚会不自主的颤动,手足躁扰,就是他不知道怎么摆,晚上睡觉的时候,他摆这边摆那边,或者扎针,他手在那动来动去,我奇怪,这是神经病啊,躺在床上,静静地,为什么动来动去,他不是故意的,他的病就会躁,当你躁。 不渴,不渴和渴在中医定义里面完全不一样,不渴的时候,就是胸中有寒,身体有寒是不渴的,我们正常的人,身体里面是热的,外面是冷的,这叫正常,那如果胸中寒实,寒实的时候,再加上下利不止,这里面寒实已经阳虚了,因为胸里面是阳,胸是诸阳之会,那现在阳虚了,因为里面是寒实,再加上利不止,下利又不止,阴又虚,阴又6 / 40下载文档可编辑
脱掉,所以这就是死症,诸位在念伤寒论的时候,我们念过胸中寒,我们有去胸中的寒实,我们的处方,叫三物小白散。听他讲的小白,好像叫小猫小狗一样,好像很温和,这个是最凶的药,你不要,老师这个药一定很可爱,很好吃,这个你在做梦一样,这三物小白散那,贝母、桔梗、巴豆,当懂经方的人,懂处方的,一看到巴豆就知道,他会攻下,那现在这个胸中寒实,你不用攻下,他已经下利了。是不是死症,了解我意思吗,所以说胸中寒实,我们用三物小白散,病人一定便秘。了解我的意思吧,所以就不会死症,这里胸中寒实,胸里面是阳的地方,再加上下利,阴阳两脱,都是死症。所以一个人烦躁,手足躁扰,你渴不渴啊,渴,那没事,就还不会那么快死。就马上可以知道了。大家知道这个比例吗?331,不要弄错了,不要巴豆3啊。 怎么使用三物小白散,过去用三物小白的时机是这样子,夏天的时候,很热吗,小孩子口渴啊,就喝冰的,就吃刨冰什么,吃完以后肚子还是很热啊。因为很热,胃火很大,吃炒饭那,什么蛋炒饭之类的,吃完以后还是口渴,因为味精很多,吃了冰完了以后,又饿了啊,又吃,可能吃的是米粉汤,好,梗在里面,结果从小肠到大肠十二指肠到胃一直到食道,全部是食物和冰,就是胸中寒,这时候,三物小白散,那个病人呢,昏迷过去,你摸他还有气息,他还没有死啊,因为梗到了,因为噎住了,吃太多了,三物小白散一吃下去,大便排出来,可以看出来,早上吃什么,中午吃什么,一路看统统在里面。这是我们用三物小白散的的时机,我们在临床是这样子,所以说你的老师不对啊,吃东西怎么那么厉害,赶快跟我讲,不要吃了,用白虎汤就可以7 / 40下载文档可编辑
了。哦,老师我不要吃白虎汤,老师我要试试三物小白散如何,看看这个小白有多厉害。我告诉你,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阻挡巴豆。 那这是死症,这样了解了,诸位要体会的方式,一看到病人这个样子,你就知道,心里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寸口脉弦者,即胁下拘急而痛,其人啬啬恶寒也。 “寸口脉弦者,即胁下拘急而痛,其人啬啬恶寒也。”寸口是心脏啊,弦。寸口是胸腔这么地方,代表是寒症,会造成胁下拘急而痛,其人啬啬恶寒,这个呢,就是,这个弦脉呢。都是代表有水的脉,寸口代表胸,这是寒水,我们只要摸到病人有弦脉,都是寒水,那胸腔这个水会停积在胸肋中间,肋骨这边,胁下拘急而痛,这是小柴胡汤,都是水饮会停在两胁的地方,所以当我们看到病人是弦脉的时候,寸脉是弦脉的时候,我们知道有水积在这个胁下的地方,因为水在里面病人会有一点怕冷的现象。 夫中寒家,喜欠,其人清涕出,发热、色和者,善嚏。 那这里呢,“夫中寒家,喜欠,其人清涕出,发热色和者,善嚏。”这个条辩放到这里,只是跟大家讲,肺里面有寒症的话,喜欢打啊,欠,其人清涕出,肺主鼻,肺开窍在鼻,所以鼻涕跟肺有关系。那如果说病人有发热的现象,代表体能恢复了,把肺里面的寒要清出来的时候,善嚏,要打喷嚏。所以这个条辩可以看出来,张仲景经方里面的观念,人家打喷嚏是对的,所以你常常鼻子很痒,想打喷嚏,不要去忍啊,找个没有人的地方,对着空气打,你不要对着我打,对,那个不礼貌啊。找个地方喷气,或者是用毛巾打,不要,要礼貌,但是涕一定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