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规划的理论、方法与思路

合集下载

电力配网规划及建设思路_3

电力配网规划及建设思路_3

电力配网规划及建设思路发布时间:2022-12-05T09:09:33.397Z 来源:《福光技术》2022年23期作者:梁真龙[导读] 随着国家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我国电力企业得到更好发展,而电能也已经渗透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社会发展也更加依赖电能。

所以,电力系统的运行,将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等产生直接影响。

中国南方电网广西新电力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靖西供电公司广西百色 533800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电力的需求也在成倍地增长。

为给人们生活提供所需电力,就应基于电力配网规划具体情况,建立一套完善健全的电力配网系统,以确保电力运行的长期稳定运行。

这不仅可有效提升电力供应水平,还可有效促进电力配网体系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

在当今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为适应电力市场的发展新形势,电力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应充分利用这一现代技术,不断加强电力配电系统规划,以此来有效完善电网的各种规划方式及其规划方案,这对于整个区域电力配网供电安全性和稳定性的有效提升,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电力配网规划及建设思路,以供参阅。

关键词:电力配网;规划;建设思路引言随着国家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我国电力企业得到更好发展,而电能也已经渗透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社会发展也更加依赖电能。

所以,电力系统的运行,将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等产生直接影响。

但是从目前我国电力发展中不难看出,我国电力配网在规划以及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现阶段的电力配网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快速发展,无法满足人们需求。

所以,电力配网需要及时进行改革创新,在创新过程中要将各个因素进行全方面考虑。

如此才能促进我国电力企业更好发展,推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

1合理规划电源及线路在电力配电网规划建设过程中,电源选址于线路安排作为其规划建设的重点,在整个规划建设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电力企业在实际的规划过程中,要根据当前的具体实际情况,做好电源及线路的合理规划建设,为了取得理想的建设效果。

浅谈中低压配电网规划方法

浅谈中低压配电网规划方法

浅谈中低压配电网规划方法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低压配电网的规划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

怎样合理规划中低压配电网,成为了电力行业和城市规划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就中低压配电网的规划方法进行简要探讨。

一、中低压配电网的规划原则1.可靠性原则。

中低压配电网是城市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靠性对城市的供电质量和供电安全具有重要影响。

在中低压配电网的规划中,要根据城市的发展需求和用电负荷的增长趋势,合理确定供电可靠性指标,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和设备配置,确保配电网的可靠供电。

2.经济性原则。

中低压配电网的规划建设需要投入巨大的资金,因此在规划中应该尽量降低成本,提高投资效益。

合理选择设备配置和技术方案,采用节能、环保的新技术和设备,降低建设和运行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3.灵活性原则。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用电负荷的变化,中低压配电网的规划需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随时根据需求进行调整和扩建。

规划中要考虑未来城市的发展规划,合理预留配电设备的安装空间和技术改造的余地,确保中低压配电网能够适应未来的需求变化。

1.确定用电负荷。

中低压配电网的规划需要充分了解城市的用电负荷情况,包括各类用户的用电需求、用电负荷的分布和变化趋势等。

通过对用电负荷的调研分析,可以对中低压配电网的规模和结构进行合理确定。

2.制定规划方案。

根据城市的规划布局和用电负荷的情况,制定中低压配电网的规划方案,包括配电变压器的选址、配电线路的走向和接线方式、设备的配置和技术方案等。

规划方案要综合考虑城市发展的需要、现有设备的技术状况、经济成本和环境影响等因素,保证规划的科学合理。

3.技术经济分析。

制定中低压配电网的规划方案后,需要进行技术经济分析,评估规划方案的可行性和投资效益。

对规划方案的建设投资、运行成本、设备寿命和维护费用等进行综合考量,分析规划方案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终确定最佳的规划方案。

4.规划实施。

浅谈电力配网规划与建设思路

浅谈电力配网规划与建设思路

浅谈电力配网规划与建设思路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快,促使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许多电器设备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众所周知,稳定的电力供应是确保电气正常运转一项基础条件,因此,人们对电力供应的需求变得越来越高。

就目前形势来看,我国很多地方的配电网络仍然很陈旧,配电网络也不是特别完善,无法适应人们对于电力正常需求,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因此,配网的改造和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最为重要的工作。

然而,配网建设不仅仅只依靠坚持电网工作的经济性和合理性的原则,更重要的是要应符合当前人们日益增高的生活水准。

电网规划是保证电力系统是否有效运行的基本前提,因此,只有科学、合理地做好电网整体规划,才能确保社会经济效益的长期平稳发展。

1 配网规划中存在问题分析在城市配网规划与建设中存在很多问题。

究其原因主要是:(1)在城市电网规划工作中,有很多不确定因素,这使得我们很难精确地预测到负荷的发展状况;(2)城市电网规划工作所牵涉的部门非常复杂,电网规划工作不仅满足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基本要求,更重要的是要尽最大能力与市政规划部门协调,只有这样才得以以满足城市发展的基本需求。

然而,各部门间的协调工作往往会给规划带来诸多不便,无形中增加了规划的难度,另一方面,城市本身存在的不确定因素也是影响规划全局的一个主要原因。

我国国土面积较大,配电网络自动化涉及范围就自然而然变得很广泛。

所以,在进行配电网络建设时,我们很有必要选取特定线路作为试点,然而,所有迹象表明这种做法是不能满足电力供需求的。

在我国,有很多地区在进行电力设备的选择上根本没有从长远的角度出发,没能按照具体情况开展工作,从而严重影响了配电网络的有效运行。

2 城市配网规划方向一系列鲜活的案例表明,我国城市配网规划工作必须要本着安全、经济、可靠性原则,在保证电网经济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开展工作。

电网规划工作要不断创新,积极寻求电网规划新方法,以适应电力市场的基本要求,从而推动电网投资多样化,提高电网规划工作。

配电网规划方法PPT学习教案

配电网规划方法PPT学习教案
2. 分析接入110kV和35kV网的地方电源分布情况 3. 35kV和110kV网架结构及运行方式分析 4. 线路运行年限及维护现状,运行率( T=P/Pmax) 5. 110kV变电站负荷分布情况及容载比 6. 电网运行指标现状
第27页/共80页
容载比
容载比=K1*K2*Se/P=K1*K2/(T*功率因素)
其中, K1:负荷分散系数,为同时率的倒数 K2:储备系数(包括事故备用和负荷发展储备系数) Se为变压器额定视在容量(KVA) P为变压器实际最大有功负荷(KW)
根据《城市电网规划设计导则》,220kV容载比 一般为1.6-1.9;35kV- 110kV容载比:1.8-2.1
理由:变压器2小时内一般能过载30%,110kV站多为2台变压器,假设N -1方式下变压器负载率1.3时恰好能供全部负荷,即,S=1.3*Se, 则正常运 行率T=S/(2*Se)=1.3/2=65%, 相应的功率因素0.9,同时率0.9,储备系数 1.05时,容载比为2.0。
可采用双曲线拟合: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11/9W95 =19a9+6 b19/9(7t-11998998) 1999 2000
大截面线路来改造?过长的线路有哪些?其电压能否合格? 网架结构是否合理?包括无联络的线路有多少?有联络的线路有
无事故转供能力?
4. 确定规划期的改造目标和指导思想
注:相关计算公式-电压降=(PR+QX)/V;线损= (P2+Q2)*R/V2
第17页/共80页
五、与现状分析有关的规划网结构分析
电网结构分析
辐射 单联络 多联络
可能存在问题
无联络
第20页/共80页
设备水平分析

10kV配电网规划设计方法探讨

10kV配电网规划设计方法探讨

10kV配电网规划设计方法探讨10kV配电网设计是城市电力系统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对各种用电负载的精准供电,提升了电力系统的可靠性,更好地保障了用电质量。

本文将从配电网规划设计的步骤和方法、选址因素、配网结构和技术手段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配电网规划设计的步骤和方法配电网规划设计应遵循“综合规划、灵活设计、科学选址、合理结构、精细施工、优质管理”的原则,具体设计步骤如下:1、需求分析:根据配电区域的经济、社会、自然条件,综合分析未来用电负荷的电量、性质和分布等需求信息。

2、选址评估:选择合适的用地,考虑土地性质、环境保护、供电范围、施工条件以及周边居民的意见等因素。

3、设计方案:根据需求分析和选址评估,绘制配电网的平面布置、线路、变电站等方案,并进行合理的配电系统设计,包括配变容量、变电站配置方案等。

4、技术评审:依据规划标准和动态负荷的影响,对设计方案进行技术评审并进行修改和完善。

5、建设方案: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和防范措施,包括地勘、施工计划、材料选型、施工进度等内容。

6、监理和验收:在施工实施过程中,进行监理和验收,确保配电设备、线路符合标准要求,并对新投运的配电线路进行调试。

二、选址因素选址是配电网规划设计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

选址因素包括:1、土地性质:需考虑土地的用途、土地的地形、地质条件以及地面承载能力等因素。

2、电力供应范围:选址应尽量避免距离用电设施过远或分布范围狭窄的地区,确保电力源的充足供应。

3、施工条件:选址时需要考虑到交通、自然条件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施工区域。

4、环境保护:考虑到配电站在建设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环境影响,需要选址时注意环境保护。

5、居民意见:在选址之前,应该听取周边居民的意见,并充分考虑其关注的问题。

三、配网结构和技术手段配电网的结构设计应当充分考虑用户的用电负载、线路配变容量、节点选择等因素。

配电网的结构体系一般为:变电站-高压主干线-配电站-区域配电线路-配变。

10kV配电网规划设计方法探讨

10kV配电网规划设计方法探讨

10kV配电网规划设计方法探讨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供应需求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

作为城市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10kV配电网的规划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10kV配电网规划设计的方法,以期为相关领域的从业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一、背景介绍10kV配电网是城市电网的主干部分,起着将高压输电网输送下来的电能供给到城市居民和工业企业的作用。

其规划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一方面,合理的10kV配电网规划设计可以保障城市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也直接关系到城市电网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

如何科学合理地规划设计10kV配电网成为了当前城市电网建设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规划设计方法1. 确定负荷特性在进行10kV配电网规划设计时,首先需要对城市的负荷特性进行充分的了解和分析。

这包括负荷的大小、分布、变化规律等方面。

通过对负荷特性的研究,可以为10kV配电网的容量规划和线路布置提供科学依据。

2. 节能减排考虑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节能减排也成为了电力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进行10kV配电网规划设计时,需要考虑如何在城市电网建设中促进节能减排。

可以在规划设计中引入新能源技术,采用高效节能设备,从而减少电力损耗,降低供电成本,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线路敷设优化10kV配电网的线路敷设对城市电网的安全运行和供电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规划设计中需要对线路的敷设进行优化。

可以根据城市的负荷特性和用电需求,采用合理的线路布置方案,避免过度集中或过度分散的情况,从而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4. 设备选型应用在进行10kV配电网规划设计时,需要对配电设备的选型应用进行充分的考虑。

这包括设备的性能、质量、成本等方面。

选择合适的设备可以提高10kV配电网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性,降低维护成本,并且能够满足城市电网未来的发展需求。

5. 安全可靠保障10kV配电网是城市电网的主干部分,其安全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城市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浅谈中低压配电网规划方法

浅谈中低压配电网规划方法

浅谈中低压配电网规划方法
中低压配电网规划方法是指对中低压配电网进行合理布局和优化设计的方法。

中低压
配电网是指供电电压在0.4kV至35kV之间的配电网。

一个合理的中低压配电网规划方案可以有效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运行效率,降低电网运营成本,保障电力供应的安全稳定。

1.运行负荷预测和分析:通过对用电负荷的调查和数据分析,预测未来的用电负荷,
并根据预测结果进行配电变压器、配电线路等设备的布置和规划。

2.线路布置与选址:根据城市规划和供电范围要求,确定中低压线路的布置方案和选址。

考虑到电网的供电半径、线路长度、负荷容量等因素,合理规划线路的走向和位置,
以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4.设备选型与配置:根据用电负荷需求,选择适当的中低压设备,并合理配置各种设备。

考虑到设备的耐久性、可靠性、维护成本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设备品牌和型号,并根
据实际需要进行适当的配置。

5.电网保护与自动化:为了确保电网的安全运行,中低压配电网规划中需要考虑电网
的保护与自动化系统。

根据电网规模和负荷特点,合理设计电网的保护设备和自动化系统,如开关设备、跳闸器、保护装置等。

6.运行管理与维护:为了保证电网的正常运行,中低压配电网规划中还需要考虑运行
管理与维护。

制定科学合理的运行管理制度和维护计划,建立完善的电网运行监测和故障
处理机制,保障电网的稳定运行。

中低压配电网规划方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负荷预测、线路布置、变电站
规划、设备选型与配置、保护与自动化、运行管理与维护等因素。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规
划方法,才能建设出安全可靠、高效节能的中低压配电网。

电力配网规划及建设思路分析

电力配网规划及建设思路分析

电力配网规划及建设思路分析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也日趋成熟,社会发展的整体水平不断提升,企业生产经营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电力资源的有效供应,这给电力配网规划建设带来更新更高的综合考验。

而当前部分区域的配电网规划仍存在较大的不足,对电网总体运行效率与供电质量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制约,社会经济发展也因此受到一定的影响。

为了能够尽可能地满足现阶段及今后社会及人们在生活与工作中对于电力资源的有效需求,而且进一步提高电网的运行安全性及稳定性,就必须全面优化电网规划和加大配电网建设投入。

基于此,本文专门针对电力配网规划与建设思路展开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配网;规划及建设;思路分析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与企业的生产经营都离不开电力资源的支撑,对于供电企业来说,配电网的规划以及建设投入对于电力系统的整体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就目前而言,仍存在一些显著的弊端,因此,相关管理者必须要重视对电力配网的改良与优化,从而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助力,确保在能够贴合人们生活以及企业经营的电力需求的基础上,兼顾实现供电企业的社会和经营效益,为社会整体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图1:电力配网规划建设概念图1.电力配网规划及建设现状及问题概述1.供电可靠性要求与日俱增供电企业针对配电网进行规划与建设的实质是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民众的日常生活用电以及企业的经营用电需要,而随着人们生活质量与物质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企业经营规模的不断壮大,其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量也在急剧增加。

与此同时,若一旦遭遇停电,对于居民生活来说,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对于用电企业来说则可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从社会责任层面来看,供电企业配电网运行的可靠性要求与日俱增,而不同供电区域对于供电可靠率的要求标准又存在一定的明显差异,以停电时间及电压合格率为例,对于重要负荷占比较重的客户来说,其对于停电时间的评价越低,电压合格率的要求也越高,所以必须严格把控电力配网的规划及建设的标准,确保能够满足不同区域的供电可靠性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器最高负荷、供电可靠率、电压合格率、10kV以上 线路联络情况N-1比例,线路绝缘化率、开闭所配电房 设备运行年限) ❖ 变电站和各类线路工程综合造价
第二步:现状配电网分析与评估
主干长度截面分析 线路装设配变容量、负载分析 线路接线模式分析 电压水平分析 短路容量校验 N-1安全分析
配网规划工作的意义
❖ 科学的变电站规划,有利于系统的运行管理,减少系统 跨区域交叉供电,提高系统管理和运行效率。
❖ 科学的配电网规划,可以降低系统的网络损耗,提高系 统的供电可靠性,极大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益。
❖ 科学的配网规划是提高系统投资效益的最有效途径。 ❖ 科学的配网规划是配电自动化规划和实施的基础。
容量(kVA)
100 20 20 30
平均负载率(%)
95 126 91 144.67
下桥771线
315
299.37
水头611线
400
102.58
第三步:确定规划的主要技术原则
❖ 《浙江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原则》
❖ 《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配电网典型供电模式
技术规范》 ❖ 《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 ❖ 《农村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
有16回线按手拉手环网与另一变电站联络才能达到转供要求。
第四步:负荷及负荷分布预测
❖ 这是整个规划工作中最为关键的工作之一。其目的就 是尽可能准确地确定未来各规划年内的负荷及负荷分 布情况。
❖ 总原则是根据城市或开发区的用地规划,以空间负荷 分布预测为基础,采用多种负荷预测方法进行负荷及 负荷分布预测。
❖ 弹性系数法首先根据历史数据计算K,然后用该K值预测规划期内 的电量。 电力弹性系数是描述电力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一个宏 观指标,通常定义为:K=Vw/VG 其中,Vw为电量年均增长率,VG为经济年均增长率
例:已知1995年和2000年的用电量分别为W0和Wn,地区国内生产总值 分别为G0和Gn,预计2001-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V, 预测2001-2005年的用电量。 求K: Vw=(Wn/W0)1/5-1, VG=(Gn/G0)1/5-1, K= VW/VG 求规划年预测用电量: W2001=(1+KV)W2000,
❖ 负荷预测原始数据
✓ 历年负荷及电量数据、现状负荷分布 ✓ 历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
数据收集、调查内容
❖ 县域发展规划、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 ❖ 重点负荷及高压用户调查 ❖ 220kV及以下电网规划方案(电力设施布局规划) ❖ 已列入计划(在建)变电站的情况 ❖ 电网现状基础数据(各类设备台账) ❖ 电网运行指标(变电站主变、10kV以上线路、配电变
特点:规划效果质量完全依赖规划人员的知识、经验 等,对方案的分析仅限于定性分析,不仅工作量大, 而且容易出现问题。
➢ 结果:通常规划结果质量一般
现有规划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 近期(5年)电网规划水平较低,规划年限不尽合理,不能做到远 景、中期和近期的结合,电网建设改造目的性不强,项目决策缺乏 定量的技术依据,针对性较差。确定资金的投向主要还是依靠经验 拍脑瓜,存在很大的盲目性。每年建设改造后的电网仍然出现很多 问题,这使得公司配电网处于不断的“改造”状态,造成了资金的 巨大浪费。
角度考虑的电网建设项目综合评价决策工具。 ➢ 电网建设项目实施投运后,还需要通过逐年滚动进行的
后评估来检验先前决策的合理性,修正和完善决策工具
三、配电网规划的思路与步骤
❖ 配电网规划的总体思路 ❖ 配电网规划的总体原则 ❖ 配电网规划的具体步骤
配电网规划的总体思路
❖ 以认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发挥人在配电网规 划中的主导作用,协调规划相关的各方面意见, 以现有电网为基础,保证负荷需求,进行高水 平的配电网规划工作,建设安全可靠、经济合 理的配电网。
重载线路
201
负载率≤80 负载率>80
高耗能配变情况
重载配变情况
配变数量 134 2372
高耗能配变 普通及节能配变
台区名称
郑楼吴洋变100KVA农村公变 怀溪穹岭头村公变 南雁镇大丰村公变 交溪村公变
宋桥尤里下段315KVA农村综 合变
水头611线昌学路公变
所属线路
练川575线 晓坑466线 山溪468线 吴洋722线
16.6 18.684 21.21
0
L≤3
5≥L>3 15≥L>5
L>15
配电线路装设配变容量统计
160
149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S≤7574
装接容量 94
7574≤S≤21500
4 S>21500
线路名称
大道835 巴黎765 西炉825 兴萧890
装接配变容量(kVA)
公用
3970 11950 8485 6820
二、城市配电网规划方法的发展与趋势
❖ 配电网规划需求 ❖ 规划问题的难度 ❖ 我国配电网规划方法的发展 ❖ 现有规划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 现阶段城网规划工作发展方向
配电网规划需求
❖ 省公司高度重视每五年要进行一次全面的规划,如 配电网“十二五”规划
➢ 每年编列下一年的计划项目的滚动规划
❖ 省公司在配网投资计划上实施提前规划、刚性管理
功率因素取0.9,负荷同时率K1取0.9,负荷发展储备系数 K2 取1.05时
容载比
变电所容量 变电所最高负荷
2 Se
1.3 Se cos K1 / K2
2.0
技术原则
❖ 供电半径: 10kV线路供电半径应满足末端电压质量的要求,原则上B类供区的供电 半径不宜超过3km,C类不宜超5km,D类不宜超过15km。 低压线路供电半径应满足末端电压质量的要求,原则上B类不宜超过 250米,C类不宜超过400米,D类不宜超过500米。
其它区域
负荷密度(MW/km2) 供电可靠率 电压合格率
σ≥6
1≤σ<6
用户年平均停电时间不高 用户年平均停电时间不高于9
于3小时(≥99.965%)
小时(≥99.897%)
≥99.95%
≥99.70%
技术原则
❖ 容载比:
cos
理由:变压器2小时内一般能过载30%,110kV站多为2台变压器,假设N -1方式下变压器负载率1.3时恰好能供全部负荷,
配电网规划的理论、方介 ❖ 我国配电网规划方法的发展与趋势 ❖ 配电网规划的思路与步骤
一、配电网规划简介
❖ 配电网规划的主要内容 ❖ 配电网规划的意义
配电网规划的主要内容
❖ 电网现状分析,提出现状年高、中压配电网存在的分析; ❖ 负荷预测,对规划区内电量、负荷、负荷分布和负荷曲线进行预测; ❖ 规划目标与原则,指明配电网建设方向; ❖ 高压电网规划,确定规划区高压配电变电站在各规划年的站址及容量; ❖ 中压配电网规划,确定各规划年10千伏建设项目; ❖ 开闭所及中压电缆管道规划; ❖ 农网智能化规划;
❖ 接线方式: 选取10kV6种典型接线方式
典型接线方式
典型接线方式
线路负载率
手拉手
母线1
满足N-1情况下,线路1、2负载率只有50%
多分段适度联络
母线1 母线3
满足N-1情况下,线路1、2负载率能达到75%
母线2
母线2 母线4
供电能力
装接容量上限
对于手拉手或单环网线路装接容量校验
JKLYJ/10-240导线按照N-1校验如下: S线路限额 :按照典型供电模式取8180KVA;
技术原则包含如下主要内容
❖ 供电区域划分及规划目标 ❖ 电网供电安全准则 ❖ 高、中压网络接线模式 ❖ 变电站的变压器容量及台数 ❖ 站内主接线 ❖ 导线的种类(电缆、裸导线或绝缘线) ❖ 线径规格 ❖ 配变的规格型号 ❖ 系统接地方式等
技术原则
供电区域划分
供电区域
B
C
行政区域
昆阳镇、鳌江镇、水头镇 和萧江镇镇区范围
配电网规划的具体步骤
❖ 第八步:智能电网规划 ❖ 第九步: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分析 ❖ 第十步:撰写规划报告报审稿 ❖ 第十一步:规划成果全面汇报、交流及修改 ❖ 第十二步:规划成果评审,根据修改意见修改 ❖ 第十三步:提交最终规划文本和图集
第一步:数据收集、调查
❖ 图形资料
✓ 规划区的详细电子地图 ✓ 规划区用地性质图 ✓ 现状高压电网地理接线图 ✓ 现状10kV中压配电网地理接线图
:满足N-1模式下线路负载率控制在50%以下,这里取50%; :配变同时率0.9; :配变经济运行负载率取0.6;
S装接
S线路限额
8180 0.5 0.9 0.6
7574 kVA
最优分段方式
联络线数量确定
中压电网同时担负着高压站变压器故障时转移负荷的任务。变电站间10kV 联络线的回数应据此确定。 例:110kV郑楼变电站容量为2×50MVA。10kV配网干线截面240,网架按 手拉手环网构建,求防止变电站全停负荷转移所需站间联络线回数。 解: ❖1台主变停运情况:由于变压器容载比配置必须满足一台变压器停运时, 另一台变压器带1.3倍额定容量(过载30%)就能承担全部负荷,则2小时内 需经10kV联络线由其它变电站转供的容量为0.3×50=15MVA, 240线路按 手拉手配置时,每回线约能转供4MVA负荷,故必须有4回线按手拉手环网与 另一变电站联络才能达到转供要求。 ❖变电站全停情况:内需经10kV联络线由其它变电站转供的容量为1.3×50 =65MVA, 240线路按手拉手配置时,每回线约能转供4MVA负荷,故必须
❖ 详细分析负荷预测所需的原始数据,确定负荷预测的 工作思路。分析确定各类用地或建筑面积的负荷指标。
负荷预测
❖ 配电网规划常用的负荷预测方法有:空间负荷预测法、弹性系 数法、单耗法、负荷密度法、趋势外推法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