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新柳路与江山路交汇处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合集下载

表1规划地块控制指标一览表

表1规划地块控制指标一览表

11-209 -K01 -03 铁路用地 (H21) — <15 <15 <0.5 >30
≥1.5 车位/百 平米建筑面积 ≥2 车位/百平 米建筑面积 见图则
11-209 -K01 -04 铁路用地 (H21) — — — — —
— —
11-209 -K01 -05 铁路用地 (H21) — <15 <15 <0.5 >30
郑州市第 11-209-K01 街坊控指标一览表
地块编号 11-209-K 01 -01 公园绿地 (G1) — — — — % >70
— —
11-209 -K01 -02 铁路用地 (H21) — <15 <15 <0.5 >30
≥1.5 车位/百 平米建筑面积 ≥2 车位/百平 米建筑面积
总用地 面积 地块面 积 规 定 性 指 标 建筑后 退红线 (米) 建筑容 量
平方米 平方米 平方米
机动车出入口方 位
道路名称 西四环路 站前大道 顺达路
引 导 性 指 标
建筑风格 建筑色彩 环境要素
建筑风格以现代风格为主,外观造型应简约明快,并应服从整体空间形态的要求,处理 好与周边建筑空间的关系。 单体建筑色彩不宜超过三种;色彩上应与周边建筑统一协调。 注重沿路景观的塑造,处理好建筑与道路的关系;小品设施应鲜明简洁,具有艺术性和 时代感;注重开敞空间和绿地的营造,形成宜人的公共活动空间。注意防止噪声污染, 重视夜景照明。
≥1.5 车位/百 平米建筑面积 ≥2 车位/百平 米建筑面积
11-209 -K01 -06 防护绿地 (G2) — — — — >85 — —
用地性质 用地兼容性 建筑密度 强 制 建筑高度 容积率 绿地率 % 米
性 指 机动车停车位配建标准 标 非机动车停车位配建标准

郑州市郑东新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说明书

郑州市郑东新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说明书
第二章 城市概况及现状绿地分析 ...................................................................................................................................................................5
张忠民(规划所副所长)
倪凯旋(主任工程师)
郑州市郑东新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说明书
目录
第一章 项目背景与工作方法 ...........................................................................................................................................................................4
第三章 规划范围和规划期限 .........................................................................................................................................................................14
一、城市概况..................................................................................................................................................................................................5 (一)区位及自然条件概述.................................................................................................................................................................................................... 5 (二)人文景观资源概述........................................................................................................................................................................................................ 6 (三)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8

郑州城市总体设计规划

郑州城市总体设计规划

市人民政府市城市总体规划〔2021-2021〕城市总体规划文本〔一〕〔 zzupb 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32649 更新时间:2005-12-31 文章录入:zzupb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 1984年国务院批准的市城市总体规划,通过十几年来的贯彻实施,市的经济、社会开展和城市建立取得了重大成就,1992年进入全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投资硬环境40优行列。

实践证明,原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根本原则是正确的,对市的建立和开展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

为了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和开展方向,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把建立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商贸城市〞的指示精神,本次规划在原规划根底上,依据?中华人民国城市规划法?、?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立用地标准?等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及省、市经济社会开展战略,对原城市总体规划进展必要的修订。

第二条城市总体规划修订的重点是:1.调整城市开展规模,确定城市开展目标。

2.健全城市综合效劳功能,强化商贸金融设施建立。

3.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全市城镇体系。

4.建立综合交通体系,突出交通枢纽优势。

5.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展示古代商都风貌。

6.加快根底设施与绿化建立,提高环境质量。

第三条城市规划区围:市行政辖区7446.2平方公里为市城市规划区围。

包括中原、金水、二七、管城、邙山、上街六区和荥阳、巩义、新、新密、登封、中牟五市一县所辖围。

第四条修订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与根本原则1.以理论为指导,贯彻党的根本路线,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展。

2.围绕两个根本转变,突出区位优势,以科技为先导,以贸促工,以流通促开展,贯彻实施开放带动战略,优化产业构造布局,建立与完善市场体系,促进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快速开展。

3.贯彻国家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开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建立方针。

实行城乡统筹规划,严格控制市区规模,切实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充分发挥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土地及空间资源的调控作用,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开展的能力。

20160410 十三五轨道交通线路情况

20160410 十三五轨道交通线路情况

/6号线
控制性工程 1 桐柏路站、商都路站、黄河路站、龙湖中环站分别与5号线、3号 线、5号线、4号线换乘,建议一并实施。 苗圃站周边为苗圃住宅小区及学校,拆迁量大;两侧区间下穿铁 路,与市政道路关系复杂,征迁量大。建议作为控制性工程提前 征迁施工。
2
/7号线一期
项目概况: 郑州市轨道交通7号线一期工程北起惠济区金山路站,向南依次沿文化路、 优胜南路、石桥东里、大学路、大学南路走行,在马寨镇设终点站豫一路站。 豫一路站预留向南延伸的条件。 7号线一期工程全长约27.3km,全部采用地下线敷设。共设车站18座。其 中:招标范围不含淮河路站(与6号线的换乘车站),不含东风路站(与8号 线的换乘站);不含豫一路站(与9号线的换乘站)。中原路站招标范围含10 号线的换乘车站。 7号线一期车辆采用A型车6辆编组,在线路南端设定修段南环车辆段,接 轨豫一路站;在线路北端设东赵停车场,接轨金山路站。 7号线一期增设鼎盛大道主变电所一处。 7号线一期工程投资总额约204.8亿元,2016年12月开工建设,2020年12月 建成通车,工期为四年。 线站位方案见下图。
7号线一期
18
204.8
6A
8号线一期
27 47.8 37.1 37.1 41.1 23.7 17.4 0 23 11.5
332
6A
9号线二期
18
240.5
6B

10号线
193.8
6A
郑上路主变
11号线
航海东路 站-西谢站
/10号线
起终点 线路走向 长度(km) 车站数(个) 敷设方式 投资额(亿) 上街机场站-郑州火车站 洛宁路、郑上路、广武路、中原西路 41.1 23 地下23.7,高架17.4 193.8

郑州市高新区综合交通规划

郑州市高新区综合交通规划

郑州市高新区综合交通规划目录一、概述1.1 区域概况1.2 规划背景1.3规划依据1.4规划理念1.5规划范围与规划年限二、规划目标2.1区域发展现状2.2交通愿景2.3远期发展目标2.4近期发展目标三、交通发展战略四、高新区交通发展现状4.1.高新区道路一览表4.2高新区主要道路路段的交通调查4.3高新区主要道路交叉口的交通调查4.4高新区主要路段高峰期路况五、交通发展趋势六、综合交通规划6.1 对外交通规划6.2 干路网规划6.3 公共交通规划6.4 停车规划6.5 交通管理规划6.6客货运系统6.7近期建设重点6.8近期管理举措附录图一、概述1.1 区域概况郑州市高新新城”为郑州高新城五大功能组团之一,位于高新区西北部,是郑州高新城“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区域。

“高新新城”的范围为东至西四环路、西至绕城高速公路、北至连霍高速公路、南至科学大道用地,总面积约为35平方公里。

规划范围内,由西南向东北贯通三条水系:须水河、须水河西支流和索河,须水河西支流在区域内汇入须水河,是高新区生态绿化带的主要组成部分。

“高新新城”规划范围内已有郑州轻工业学院、格力电器郑州产业园等项目,其余为村庄、农田、河道等。

宏观区位1.2 规划背景9究院修编高新城整体规划(高新区总体规划修编方案)"两翼齐飞""产城融合、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品位提升"力打造产城一体的郑州高新城。

中观区位1.3规划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2、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19953、 《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20034、 《河南省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导则》,20055、 其他上位相关规划1.4 规划理念1.智创:机遇无穷的创业环境 为中小型创新企业提供资金、场地和设施方面的支持,加强新城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交流平台的建设,刺激创新性企业成长。

控规说明书

控规说明书

规划说明书目录一、项目概况....................................................................................................... - 1 -二、规划背景....................................................................................................... - 1 -三、规划依据....................................................................................................... - 2 -四、规划区建设条件SWOT分析 .................................................................... - 2 -五、开发策略....................................................................................................... - 3 -六、规划设计原则 .............................................................................................. - 3 -七、规划设计目标 .............................................................................................. - 4 -八、功能定位....................................................................................................... - 4 -九、规划重点....................................................................................................... - 4 -十、用地布局规划 .............................................................................................. - 4 -十一、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 - 4 -十二、绿地系统规划 .......................................................................................... - 5 -十三、城市设计引导 .......................................................................................... - 5 -十四、规划实施措施 .......................................................................................... - 6 -十五、经济技术指标 .......................................................................................... - 7 -一、项目概况龙子湖地区位于郑东新区东北部,东临正在建设的京珠高速公路,西靠东三环(107辅道),北接连霍高速公路,南到陇海铁路,新修的金水东路横穿其中;南北长10公里,东西宽4公里,总用地约40平方公里,规划总人口为35万。

郑州都市区总体规划(2012~2030)

郑州都市区总体规划(2012~2030)

《郑州都市区总体规划(2012~2030)》出炉河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2014年03月31日来源:郑州市政府郑州都市区划分九大功能片区国家中心城市、国际航空大都市、世界文化旅游名城、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区,未来15年郑州的发展定位确定。

2011年,为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引导郑州都市区发展建设,郑州市进行了方案征集,通过多轮技术讨论,最终确定了都市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最终方案。

战略定位国家中心城市全国经济格局的战略支点“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示范区世界文化名城国际陆港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区结合战略规划,进一步确定郑州都市区的发展定位为(一区三城),即国家中心城市、国际航空大都市、世界文化旅游名城、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区。

确定都市区的战略格局为“一主、一城、三区、四组团,一带、两翼、三轴”,建立“一主、一城、三区、四组团、26个新市镇、若干新型农村社区”的新型城镇体系。

“一主”即主城区,为都市区现代综合服务中心,功能定位为“国家级商贸中心,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一城”就是航空经济新城。

“三区”即东部、南部、西部三个新城区,主要承担新的城市功能,并疏解主城区人口和功能。

其中东部新城为“省级公共文化行政服务中心、先进制造业基地”,南部新城为“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西部新城为“通用航空产业基地、区域性医疗健康中心、新材料生产基地”。

“四组团”即巩义、登封、新密、新郑四个外围组团,主要承担次区域服务中心的作用。

其中巩义为“铝及铝精深加工基地、文化创意旅游区”,登封定位为“世界文化旅游名城、都市区文化、旅游服务主体功能区”,新密定位为“都市区能源、建材、原材料循环经济示范区”,新郑定位为“炎黄历史文化展示区、食品制造基地”。

26个新市镇承担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节点服务职能,发展特色产业。

新型农村社区为都市区最基层的社区单元。

发展目标优化布局,组团发展。

按照产城互动、组团发展的空间开发原则,重点推进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合理调整城市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加快宜居城市组团建设,以便捷交通为纽带,以绿色生态为基础,进一步拉大城市框架,成为千万人口城市。

郑州市总体规划完整版

郑州市总体规划完整版

郑州市总体规划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2008-2020年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以下简称《总规》)经过3年多时间的精心编制,目前报批成果已完成。

本规划共分为两个层次:市域和中心城区。

市域规划范围为郑州市域行政辖区,包括金水、管城、二七、中原、惠济、上街六区和荥阳、巩义、新郑、新密、登封、中牟五市一县所辖范围,总面积为7446.2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规划范围为市区行政辖区的中原、金水、二七、管城、惠济五区的城区范围。

发展目标怎么确定?2020年,市域总人口约1000万《总规》首先确定了城市的定位和发展目标:到2020年,郑州将成为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重要的商贸城市和枢纽城市;建成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中心、现代农业示范区。

预计到2010年,郑州市域总人口约为800万人,市域城镇人口约为538万人;2020年,市域总人口约为1000万人,市域城镇人口约为789万人,全市生产总值1万亿元左右,人均生产总值10万元左右。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万元;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5平方米/人;人均文化设施用地面积0.8~1平方米/人。

照此规划,再有12年,郑州市域人口每人一间35平方米的房子,如果是3口之家,就是一套105平方米的房子。

中心城区如何布局?两轴一带,七片多中心《总规》对中心城区这样规划,两轴,东西向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区域。

南北向是城市中心和外部区域的主要联系轴带。

一带:以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改线工程、四港大道、高铁客运枢纽站、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干线公路物流港和新郑国际机场等为依托,形成一个以现代制造业为主的产业发展带。

七片:根据主要交通走廊和自然绿化的分隔,中心城区形成七大功能片区。

多中心:优化和分解城市中心职能,形成区域级--城市级--片区级三个层次的多中心体系。

郑州将来怎么发展?发展方向以东西南三向为主郑州未来12年的发展方向,以东西南三向为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州市惠济区新柳路与江山路交汇处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院(系)名称工学院建筑系专业名称10城市规划学生姓名邢超学号100107023指导教师汪霞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规划定位与发展规模 (2)第三章用地布局规划 (2)3.1 用地布局结构 (2)3.2 居住用地规划 (2)3.3 开发建设时序 (2)第四章道路交通规划 (3)第五章绿地景观规划 (4)5.1 绿地系统规划 (4)5.2 景观系统规划 (4)第六章公共设施规划 (4)6.1 公共设施布局 (4)6.2 公共活动组织 (5)第七章城市设计导引 (5)7.1 城市设计目的 (5)7.2 高度控制分区 (5)7.3 建筑风格 (5)7.4 街廊设计 (5)第八章规划控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1 土地使用控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8.2 环境容量控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8.3 建筑建造控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8.4 交通指标控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8.5 “六线控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8.6 “城中村”开发改造实施办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九章附则 (6)第一章总则1.1 郑州市惠济区新柳路与江山路交汇处控制性详细规划是规划区内各项建设活动的指导性文件。

规划区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均应执行本规划。

1.2 本文本用词含义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GB/T50280-9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及其它相关法律文件、规范、技术细则等为准。

1.3 规划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1990);·山东省建委《山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规定(试行)》;·新泰市人民政府、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新泰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1.4 规划目标在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对规划区内土地利用进行深化。

通过制定一套完善的规划控制指标体系和控制图则,保证规划区建设开发合理有序地进行,防止对土地的不适当开发,保证各项公用设施的配置,并就规划区道路交通、市政设施进行较深入的规划设计。

1.5规划原则·符合国家、河南省、郑州市的规划与建设规范标准和要求,符合郑州市总体发展对该规划用地的要求,强调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优化用地结构,达到用地布局、交通和市政配套的总体平衡,配合郑州市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合理置换土地功能。

·紧扣规划区开发建设及管理的需要,提供完善的开发控制指标体系,兼顾确定性与灵活性。

·注重规划区内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提高规划区的环境起点,增强规划区的吸引力,创造环境优美的生活氛围。

·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便捷的道路交通条件,为规划区的长远发展创造条件。

1.6 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新柳路与江山路交汇地区,西至京广路、东靠省体育中心和郑州大学体育学院。

规划区用地面积:254.5公顷。

第二章规划定位与发展规模规划区定位:以优美的生态环境景观为基础、以完善的服务功能为特色、以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为目标的新型生活社区。

建设高效便捷的城市综合交通、公用设施、环境保护、综合防灾等基础设施系统,完善城市功能,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第三章用地布局规划3.1 用地布局结构规划采取“一心、两带、一环、九片”的总体布局结构。

一心:指社区中心,位于江山路两侧,新柳路和江山路是规划区内主要交通轴线的交汇处,规划发展为集商业、社区服务、绿地景观、文化娱乐、休闲游憩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社区中心。

两带:南北向的新柳河是规划区内重要的生态景观河道,规划从新柳河引出一条景观河道,自西向东引至社区中心,打造规划区“T”字形生态景观带;规划区北侧临新龙路,东侧临长兴路布置连续的贸易咨询用地,打造一条商务带。

一环:打造一条环形的林荫路,联系社区服务、文化教育、休闲活动等功能,有机的串联起规划区内的各个居住街坊,形成组织社区生活功能的主通道。

九片:规划区被主要道路和河流分为多个居住街坊。

3.2 居住用地规划居住区小区组团建筑面积用地面积建筑面积用地面积建筑面积用地面积总指标1668~3293(2228~4213)2172~5559(2762~6329)968~2397(1338~2977)1091~3835(1491~4585)362~856(703~1356)488~1058(868~1578)其中教育600~12001000~2400330~1200700~2400 160~400 300~500医疗卫生(含医院)78~198(178~398)138~378(298~548)38~98 78~228 6~20 12~40文体125~245 225~645 45~75 65~105 18~24 40~60商业服务700~910 600~940450~570100~600 150~370 100~400社区服务59~464 76~668 59~292 76~328 19~32 16~28金融邮电(含银行、邮电局)20~30(60~80)25~50 16~22 22~34 -- --市政公用(含居民存车处)40~150(460~820)70~360(500~960)30~140(400~720)50~140(450~760)9~10(350~510)20~30(400~550)行政管理及其它46~96 37~72 -- -- -- --注:①居住区级指标含小区和组团级指标,小区级含组团级指标;②公共服务设施总用地的控制指标应符合规定;③总指标未含其它类,使用时应根据规划设计要求确定本类面积指标;④小区医疗卫生类未含门诊所;⑤市政公用类未含锅炉房。

在采暖地区应自行确定。

3.3 开发建设时序规划建议采取分期建设、滚动开发的模式。

一期开发依托新龙路,集中开发北部片区,重点建设青龙路沿线商务带,基础设施基本到位;二期开发以新柳路以北中部片区的开发为主,完善基础设施;三期开发南片区。

第四章道路交通规划道路系统规划在强调系统性的同时,充分结合现状,在肌理上继承地区的空间特色,并与都市化的功能相协调。

长兴路与规划区外围的城市干道是社区主要的对外联系交通性道路。

其中长兴路红线宽度36米,青龙路红线宽度60米。

规划区内部的道路系统共分为四个层次:1、城市主干道包括一横一纵两条主干道:东西向的新柳路红线宽度为50米,主要承担规划区与西部产业片区之间的通勤交通,重点满足交通功能;南北向的江山路红线宽度为40米,主要承担规划区与北部新建片区之间的生活性交通,在满足交通功能的基础上还应强调景观性功能。

两条主干道形成了规划区内部的交通主轴。

2、城市次干道主要包括东西向的双山路,南北向的向阳路和重兴路。

其中双山路红线宽度为30米,向阳路红线宽度为35米,重兴路红线宽度为40米。

这三条城市次干道与城市主干道共同构筑规划区交通骨架。

3、城市支路主要包括环形的居住区道路以及平阳河两侧的顺河西路与顺河东路。

规划区内部的环形居住区道路是区内主要的生活性道路,串联各个居住街坊,红线宽度为22米。

顺河东路与顺河西路红线宽度为11米,结合平阳河生态景观带,塑造优美的滨水景观道路。

4、社区道路在区内城市道路网的基础上,结合不同功能用地的布局,合理设置社区道路,为规划区提供良好的交通条件。

社区道路红线基本控制为14米。

第五章绿地景观规划5.1 绿地系统规划为保证生活社区内的生态景观质量,提升区内的环境品质,规划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生态绿地系统。

结合各居住街坊内的综合服务核安排八处集中绿地,与规划区内的街头绿地共同构成点状要素;结合交通干道两侧控制绿地、环形林荫路、高压走廊防护绿地,构成线状要素;利用平阳河绿带、中心景观带,形成面状要素。

规划区内新柳河宽度58M,河道两侧各控制10M宽绿化带;新龙路北侧控制防护绿地40M;市政设施周边、高压走廊下按有关规定设置防护绿地。

5.2 景观系统规划在景观规划方面,形成一心、两轴、三带的空间景观体系。

一心:着重打造社区中心景观环境,作为社区内部的标志性景观节点。

两轴:以东西向的虎山路和南北向的龙池路为骨架,形成社区内部主要的景观通道,重点控制轴线两侧的建筑界面。

三带:注重现代都市景观带、生态滨水景观带以及社区生活景观带三类景观带的塑造。

现代都市景观带:重点打造青龙路沿线景观,重点控制两侧的空间景观界面,展示现代都市风貌。

生态滨水景观带:以新柳河为依托并向社区中心渗透,形成区域重要的景观生态通廊。

社区生活景观带:将各居住街坊内部的公共服务核、集中绿地通过环形林荫路串联起来,形成生活气氛浓厚的社区生活景观轴。

第六章公共设施规划6.1 公共设施布局结合社区中心及环形林荫路布置各级公共设施,形成一心一环的格局。

规划区内设一处体育活动中心、一处文化活动中心、一所医院、一所中学、三所小学、七所幼托以及八处社区服务中心。

公共设施的空间布局除考虑设施的服务便捷性外,提出将街坊内的公共设施向林荫路集中布置的思路,一方面提升林荫路的活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发挥设施的集聚效益。

6.2 公共活动组织公共活动包括商业活动、游憩活动、文教活动及商务活动等形式。

外部市民可由新龙路进入商务活动域;内部居民通过社区中心组织商业活动;通过社区林荫路组织文教活动;通过生态水系景观带组织游憩活动。

第七章城市设计导引7.1 城市设计目的保证规划区的建筑物、街道和公共开放空间等有统一和谐的环境品质,引导设计者能够了解各开发地块与整体环境的关系。

引导开发者、建筑师和景观设计师在整体城市设计框架原则下,发挥各自设计创意与多样化的手法,以达成彼此尊重与整合的新型生活社区景观及场所氛围。

7.2高度控制分区新龙路南侧与江山路西侧的商务带及社区中心东南侧片区构成规划区内的中高层区域,商务带内重点建设部分地域标志性建筑物,主要以商务办公为主,社区中心以商业服务、商住为主;商务带南侧居住片区、临近社区中心的居住片区及规划区东北角居住街坊构成社区内的小高层片区;新柳河两侧以中高档住宅为主,社区中心滨水片区以低层休闲商业为主,共同构成社区内的低层片区;其余用地主要为多层住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